![八級語文下冊第五單元教案新人教版0209183-語文備課大師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0/11/17/wKhkGGZZD46AHhtEAAL2Z7xAQoE801.jpg)
![八級語文下冊第五單元教案新人教版0209183-語文備課大師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0/11/17/wKhkGGZZD46AHhtEAAL2Z7xAQoE8012.jpg)
![八級語文下冊第五單元教案新人教版0209183-語文備課大師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0/11/17/wKhkGGZZD46AHhtEAAL2Z7xAQoE8013.jpg)
![八級語文下冊第五單元教案新人教版0209183-語文備課大師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0/11/17/wKhkGGZZD46AHhtEAAL2Z7xAQoE8014.jpg)
![八級語文下冊第五單元教案新人教版0209183-語文備課大師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0/11/17/wKhkGGZZD46AHhtEAAL2Z7xAQoE8015.jpg)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7壺口瀑布知識與技能1.了解壺口瀑布,進而了解黃河。2.作者兩次到壺口季節(jié)不同、感受不同。課文是怎樣描繪壺口瀑布特點的。3.品味文章借景抒情的寫法和形象可感的語言特點。過程與方法1.通過朗讀感受壺口瀑布聲如奔雷的磅礴氣勢。2.體會文中所表現(xiàn)的中華民族百折不撓的精神。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感受瀑布的美,領(lǐng)會黃河精神的象征意義,激發(fā)熱愛祖國、熱愛大自然的情感。重點品味語言,感受力量之美,感悟作者在贊美黃河中融入的對中華民族歷盡艱辛、寧壓不彎、勇往直前精神的贊美。難點理解黃河剛?cè)嵯酀奶攸c與中華民族堅強不屈、勇往直前精神之間的聯(lián)系。朗讀法、討論法、演示法。多媒體課件2課時黃河流域是中華民族的搖籃,孕育了璀璨的華夏文明。因此,黃河是中華民族名副其實的母親河。如果要去瞻仰這位母親,那么黃河壺口這一處景觀是不可不看。今天我們通過梁衡的游記散文《壺口瀑布》去一同領(lǐng)略“天下黃河一壺收”的奇特景觀吧。梁衡,當代作家,山西霍州人。著名新聞理論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論家,現(xiàn)任《人民日報》副總編輯。其作品有科學史章回小說《數(shù)理化通俗演義》,新聞三部曲《沒有新聞的角落》《新聞綠葉的脈絡(luò)》《新聞原理的思考》,散文集《夏感與秋思》《人杰鬼雄》等。有《晉祠》《壺口瀑布》《夏》《武侯祠,一千七百年的沉思》等多篇散文入選中學課本。壺口瀑布位于晉陜兩省的邊境上,為國務(wù)院1988年公布的第二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黃河像一條騰飛的巨龍,穿行在西北黃土高原的秦晉大峽谷中,當流經(jīng)壺口時,寬約500米左右的河水突然收束一槽,形成特大馬蹄狀瀑布群。主瀑布寬40米,落差30多米,瀑布濤聲轟鳴,水霧升空,驚天動地,氣吞山河,為黃河第一大瀑布,也是我國僅次于貴州黃果樹瀑布的第二大瀑布。觀賞圖片,初讀課文,初步感受壺口瀑布。1.說說作者幾次游覽了壺口瀑布?分別在什么季節(jié)?第一次雨季;第二次枯水季節(jié)2.壺口瀑布在不同的季節(jié),表現(xiàn)出的特征各是怎樣的?第一次雄壯偉大第二次氣勢磅礴柔和細碎剛中帶柔3.請用簡練的語言說出什么是“壺口”以及壺口瀑布形成的原因。(1)溝底的河心還有一條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條深溝,當?shù)厝私小褒埐邸?,槽頭入水處深不可測,這便是“壺口”。(2)黃河的河床在這里由寬而窄,由高而低,于是就形成了巨大的水流。巨大的水流從高達幾十米的斷面沖下,就形成了壺口瀑布。1.朗讀課文第2自然段,感受壺口瀑布與其他瀑布的不同之處表現(xiàn)在何處?“壺口瀑布不是從高處落下,讓人們仰觀垂空的水幕,而是由平地向更低的溝里跌去,人們只能俯視被急急吸去的水流?!?.品讀第2、3、4自然段,感受黃河剛?cè)嵯酀奶攸c。(1)試比較一下壺口瀑布在雨季和枯水季有哪些方面不同?(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其聲、其勢、其景均不同。(2)結(jié)合2、3、4自然段的內(nèi)容,完成下列表格。作者兩次游覽壺口的不同之處季節(jié)聲勢景感雨季(鋪墊和渲染)略寫隱隱如雷,震耳欲聾(剛)“上面的水還是一股勁地沖進去,沖進去……”水浸溝岸,霧罩亂石危險、氣勢磅礴、令人膽戰(zhàn)心驚(驚心動魄)撼人心魄的壯美枯水季(借物喻人,賦予水以人的情感)詳寫隆隆沖去、轟然而下(剛)汩汩如泉、潺潺成溪、哀哀打旋、如絲如縷(柔)“其勢如千軍萬馬,互相擠著、撞著、推推搡搡、前呼后擁,撞向石壁,排排黃浪霎時碎成堆堆白雪?!薄澳亍薄懊土摇薄褒埐邸薄吧畈豢蓽y”;大水“向龍槽隆隆沖去”時“被跌得粉碎,碎成點,碎成霧”。大水“向兩邊涌去”時,“平平的,大大的,如飛毯抖落”。(波瀾壯闊)“柔和之中只有寬厚絕無軟弱,當她忍耐到一定程度時就會以力相較,奮力抗爭?!庇袌匀滩话蔚木?。雄偉壯闊、剛?cè)嵯酀?,這一段主要寫什么內(nèi)容?有什么作用?討論明確:寫腳下的石頭。用石頭來襯托黃河水與命運抗爭的意志力之堅強?!包S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而最能體現(xiàn)黃河奔騰的氣勢的,莫過于黃河壺口瀑布了,讓我們繼續(xù)品讀課文,領(lǐng)略壺口瀑布的磅礴氣勢。繼續(xù)品讀第3、4、5自然段。1.作者第二次到壺口看黃河是在枯水季節(jié),他看到了與雨季不同的景象。當狹窄的壺口容不下黃河排排涌來的河水時,有什么奇特的景象發(fā)生了?渾厚莊重如一卷飛毯從空抖落;簡直如一卷鋼板出軋,的確有那種凝重,那種猛烈。運用了比喻句,將柔而無形的水比作“一卷飛毯”“一卷鋼板”,傳神地體現(xiàn)了河水的“凝重”“猛烈”。突出了水勢變化之大,將黃河博大的胸懷、壯闊的氣勢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出來。2.作者第二次在壺口見到黃河,對它產(chǎn)生了不同于前次的感受,他想到了什么?黃河既有令人震撼的剛強的一面,也有如歌如畫的柔美的一面。用一個成語概括,可以稱之為——剛?cè)岵?.“我突然陷入沉思”,黃河以她寬廣博大的胸懷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種感情”。找出“喜、怒、哀、怨、愁”,指代的是哪些具體描寫?喜:“還有那順壁掛下的,亮晶晶的如絲如縷?!迸骸坝谑呛榱鞅阆騼蛇呌咳?,沿著龍槽的邊沿轟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渾厚莊重如一卷飛毯從空抖落。不,簡直如一卷鋼板出軋,的確有那種凝重,那種猛烈?!卑В骸盎虮粖A在石間,哀哀打旋?!痹梗骸坝谑怯钟幸恍└髯詩Z路而走的,乘隙而進的,折返迂回的”。愁:“或鉆石覓縫,汩汩如泉,或淌過石板,潺潺成溪。”4.作者為什么會將水的各種形態(tài)與人的各種感情聯(lián)系起來的?作者將水的各種形態(tài)的特點與人的各種感情的特點巧妙地結(jié)合在一起。利用兩者的相通相似:如海、河、瀑激越奔涌,與喜、怒、愁相似;水流經(jīng)不同的地點有不同的形態(tài),人碰到不同境遇也會有不同的情感相似。作者將思辨融入山水之中,通過描寫黃河,贊美了中華民族剛?cè)岵僬鄄粨系膫ゴ缶?。研讀第6自然段1.說說下面句子有什么特點和含義?黃河博大寬厚,柔中有剛;挾而不服,壓而不彎;不平則呼,遇強則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運用排比、擬人的修辭手法,并運用議論、抒情的表達方式和借物喻人、借景抒情的表現(xiàn)手法,表現(xiàn)了黃河水寬厚的雄壯之美,前仆后繼、勇往直前的精神,抒發(fā)了對大自然的熱愛,對中華民族精神的贊美之情。2.作者在課文的最后一自然段這樣寫道:這偉大只在沖過壺口的一剎那才閃現(xiàn)出來被我們看見。“這偉大”指什么?是哪些偉大的性格?“這偉大”指黃河偉大的性格,即:博大寬厚,柔中有剛;挾而不服,壓而不彎;不平則呼,遇強則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3.思考黃河的偉大性格與中華民族有著怎樣的聯(lián)系?能借助一個實例具體說明嗎?黃河的偉大性格是柔中有剛或剛?cè)嵯酀?,具有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精神,這也是中華民族的性格。“黃河博大寬厚,柔中有剛;挾而不服,壓而不彎;不平則呼,遇強則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弊髡哔澝傈S河,正是贊美中華民族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精神。例如: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中國人民小米加步槍打敗日本鬼子;建國后“兩彈一星”建設(shè)祖國;眾志成城抗震救災(zāi)等。4.總結(jié)全文,作者筆下壺口瀑布的壯美表現(xiàn)在哪幾個方面?請分點說明。(1)瀑布迸濺形成的飛霧形成了一道令人驚駭且永不消散的奇景。(2)瀑布發(fā)出的不絕不滅的震吼撼天動地,包容萬千。(3)統(tǒng)一和團結(jié)使狂放不羈絆的黃河水流的力量排山倒海。(4)黃河水流的前仆后繼的獻身精神和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介紹壺口瀑布的位置。第二部分(第2~5自然):作者介紹兩次游覽壺口瀑布所見到的勝景。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贊美黃河偉大的性格,贊美中華民族的精神。本文作者用形象可感的語言,細致地描繪了壺口瀑布磅礴、雄壯的氣勢。從黃河的“挾而不服”“壓而不彎”“勇往直前”的精神中,賦予了黃河一種無堅不摧、無往不勝、堅韌剛強的精神。抒發(fā)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表達了作者對中華民族百折不撓、勇往直前精神的由衷贊美。1.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寫景是為了抒情言志。常見的寫法是:一將贊美之情巧妙地融合在具體的描寫之中;二是在寫景時加以聯(lián)想。作者由小小的壺口瀑布概括黃河博大寬厚的雄壯之美,再由黃河的性格聯(lián)想到民族歷盡艱難、寧折不彎、勇往直前的精神,抒發(fā)了對大自然的熱愛,贊美了中華民族偉大的精神。2.文辭優(yōu)美,意境雄渾。作者在描寫壺口的水時,運用了多種修辭,創(chuàng)設(shè)出雄渾意境。如“河水從五百米寬的河道上排排涌來,其勢如千軍萬馬,互相擠著、撞著,推推搡搡,前呼后擁,撞向石壁,排排黃浪霎時碎成堆堆白雪”一句,運用了比喻和擬人的手法抓住事物的特征,寫出了瀑布的聲響、形狀、態(tài)勢、力量,形象生動地寫出了壺口瀑布令人震撼的氣勢,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感受,使人震撼。又如“它們在龍槽兩邊的灘壁上散開來,或鉆石覓縫,汩汩如泉;或淌過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夾在石間,哀哀打旋;還有那順壁掛下的,亮晶晶的如絲如縷,……”,這里運用排比寫出了河水纖細、柔和、優(yōu)美的形態(tài),其中“鉆”“覓”“淌”“夾”等動詞的運用十分貼切,使文章靈動多姿。eq\b\lc\{\rc\}(\a\vs4\al\co1(\b\lc\(\a\vs4\al\co1(雨季\b\lc\{\rc\}(\a\vs4\al\co1(聲:震耳欲聾,勢:一股勁沖進去,景:水浸溝岸、霧罩亂石))驚心動魄,\a\vs4\al(枯水季,節(jié)水)\b\lc\{(\a\vs4\al\co1(\b\lc\{\rc\}(\a\vs4\al\co1(\b\lc\(\a\vs4\al\co1(聲:隆隆沖去、轟然而下,汩汩如泉、潺潺成溪,哀哀打旋、如絲如縷,勢:千軍萬馬、推推搡搡,前呼后擁、擠著撞著,凝重猛烈,景:深不可測、碎成點霧)),平平大大、飛毯抖落))\a\vs4\al(雄偉,壯闊,剛?cè)?并濟),石:\b\lc\\rc\}(\a\vs4\al\co1(窟窟竅竅,蜂窩雜陳))反襯:水奮力抗爭))))))eq\a\vs4\al(百折,不撓,勇往,直前)通過本課的教學,我有了如下心得:1.教師的讀是為學生服務(wù)的,不應(yīng)該喧賓奪主。2.文章的解析應(yīng)著重于關(guān)鍵語句的理解玩味,在讀懂關(guān)鍵語句,把握文章主旨的前提下,再激發(fā)學生的感受,不應(yīng)該要求學生空發(fā)議論。3.對于文本的處理要站在學生立場上,大膽設(shè)計,反復(fù)思考,防止不恰當?shù)脑O(shè)計增加學生的理解難度。18在長江源頭各拉丹冬知識與技能了解各拉丹冬,體會作者在描寫壯美景觀中所融入的情感。過程與方法朗讀課文,抓住重點,學習文中寫景的順序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積極關(guān)注環(huán)保,為保護美好生態(tài)做出自己的努力。重點學習作者細致觀察景物,抓住重點,有序地描寫景物特征。難點在寫景的過程中,融入自己的情感。朗讀法,討論法。有關(guān)各拉丹冬的掛圖和多媒體課件。1課時長江如黃河一樣是我們的母親河,她也橫貫中華大地,用她的甘醇(江水)哺育著中華兒女。這條美麗而神奇的江河是多么讓人親近??!同學們你們知道長江發(fā)源于什么地方呢?她的源頭是什么樣的呢?今天,我們將目光聚集到祖國西部的雪域高原上,去領(lǐng)略那里奇異的風光吧。各拉丹冬位于青海省雜多縣唐古拉山鄉(xiāng)境內(nèi)。各拉丹東南北長50千米,東西寬30千米,除主峰各拉丹冬峰外,周圍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峰還有40余座,,有冰川130條。雪線高度北坡5570米。南北坡側(cè)各有一條弧形冰川,南支姜根迪如冰川,長,寬,尾部有5千米長的冰塔林,是長江正源沱沱河的發(fā)源地;北支冰川長,寬,尾部有2千米長的冰塔林,冰橋、冰草、冰針、冰蘑菇、冰湖、冰鐘乳、冰塔等構(gòu)成千姿百態(tài)的冰塔林世界。各拉丹冬地區(qū)不僅水資源豐富,還蘊藏著大量的黃銅、黃鐵、水晶等珍貴礦物。在嚴寒的氣候條件下,高山草原上仍然牧草豐盛,為優(yōu)良的天然草場,是白唇鹿、野驢、雪豹、高峰雪雞等20多種野生動物天然庇護所。除此之外,還有野牛、野驢、藏羚羊等國家保護動物。1.讀課文第1自然段,各拉丹東的地貌特征是什么樣的?各拉丹東西北陰坡盡是冰雪;東南陽坡是形態(tài)多樣高峻的大山。2.從第2自然段可知這里的氣候特征怎樣?多嚴寒,總是云遮霧障的。3.作者在各拉丹東考察時遇到哪些困難?高山反應(yīng),缺氧,地震,寒冰,最大的困難是摔了一跤,以至尾椎骨折斷不能很好出行了。4.作者在文中描寫最主要的景觀是什么?冰塔林。5.文中哪一句可看出各拉丹東是長江的源頭?最后一自然段:那是堅冰之下的流水之聲,……開始演繹長江的故事。找出文中有關(guān)描寫冰塔林的語段,朗讀并體會。1.文中幾次描寫了冰塔林?三次2.前面兩次描寫冰塔林有什么不同?填寫下面表格,欣賞作者筆下的冰塔林。角度句段特點第一次描寫遠望(總寫)5、6自然段晶瑩連綿的冰峰,平坦遼闊的冰河,冰山像屏風,雕刻著各種圖案;由許多冰的莊園冰的院落組成奇美,令人眩暈,自成一天地第二次描寫近觀(細致描繪)10、11自然段風聲呼嘯,冰河光滑難行、陽光和風如刻刀,冰體奇形怪狀,冰塔、冰柱……像長發(fā)披肩;陽光下,冰世界熠熠爍爍;冰紋如歲月的年輪。瓊瑤仙境晶瑩潔白冰體多樣光彩奪目時光永恒從作者描寫冰塔林的語句中,我們可欣賞到藏北高原所特有的奇異壯美景色,感受到作者由心底涌出的驚嘆和自豪之情。3.作者第二天再去冰塔林,寫了什么內(nèi)容?有什么作用?對冰塔林的景觀不再著筆,只是在礫石灘上尋找貝殼、植物之類的化石,或者古人類活動的痕跡。目的是想進一步探尋冰塔林(也包括各拉丹東)的真面目,也想和那些事物一樣,融入冰塔林,成為各拉丹東的一組成部分。4.一切景語皆情語。作者在描寫各拉丹東景觀的時候,也融進了自己的情感。結(jié)合語境,體會下面句子中表達的情感。(1)遠方白色金字塔的各拉丹冬統(tǒng)領(lǐng)著冰雪勁旅,天地間浩浩蒼蒼。這一派奇美令人眩暈,造物主在這里盡情賣弄著它的無所不能的創(chuàng)造力。表達了作者被眼前各拉丹東壯美的景色所震撼,也慨嘆于大自然創(chuàng)造的偉力。(2)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掛冰的流蘇,像長發(fā)披肩。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將“徐徐垂掛的冰的流蘇”比作“長發(fā)披肩”,化靜為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冰流蘇的美麗,流露出作者的喜愛之情。(3)那是堅冰之下的流水之聲,它一刻不停,從這千山之巔、萬水之源的藏北高原潺潺流出,開始演繹長江的故事。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賦予水以人的能量和情感,生動地寫出了各拉丹東的冰化成水之后,翻越千山、流經(jīng)萬里,匯成浩浩蕩蕩的長江,抒寫跌宕起伏、悲歡離合的動人故事。表達了作者的敬佩和自豪感。5.文章寫了許多作者在各拉丹冬的感受,下面便是寫作者感受的句子,請說說其作用。頭痛,惡心,雙腳綿軟,呼吸困難——典型的缺氧反應(yīng),外加新傷劇痛。索性哪兒都不去了,一個人蜷臥在最近的這座冰山腳下。作用:寫感受是為了反襯后文觀瞻此壯景之不易,使文章有波瀾。同時也為下文“似乎已經(jīng)衰竭……長眠于此吧”作鋪墊。6.讀完這篇文章后,你在心中生發(fā)怎樣的情感?生甲:和作者一樣為各拉丹東的奇異壯美景色折服,為祖國有如此的大好河山而驕傲。生乙:長江之所以波浪滔滔,長流不息,就是因為有各拉丹東這些巨大的冰體。它們是長江水之源,也是長江兩岸生命之源。生丙:各拉丹東是長江的源頭,景色壯美,人跡罕至,生態(tài)完好,要想使長江中下游水勢高漲,水質(zhì)清澈,我們在快速發(fā)展經(jīng)濟的同時,也要大力建設(shè)對長江的保護設(shè)施,使長江這條母親河能永葆青春的容顏。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概括介紹各拉丹東的地貌和氣候特征。第二部分(第3~11自然段):寫作者陪攝制組去考察各拉丹東,主要描繪了奇異壯美的冰塔林,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第三部分(第12~15自然段):寫作者再次去冰塔林所見,揭示這里是長江的源頭。本文記述了作者跟隨攝制組在各拉丹東游覽的經(jīng)歷,描寫了雪域高原的壯美景色,展現(xiàn)了大自然偉大的神奇,表達了作者觀瞻如此壯景由衷涌出的豪情。1.以時間和地位轉(zhuǎn)換為序,組織材料。如文章開頭和第12自然段第一句話既有表時間,還有交代作者行蹤的語句;第6自然段的第一句話“慢慢從礫石灘上走下來,慢慢沿冰河接近冰山”,交代作者行蹤也很明顯。2.寫景優(yōu)美,融情于景。作者觀察細致,尤其是對冰塔林的描繪,運用比喻等修辭,再滲入自己的情感,讓人如臨其境。如“端詳著冰山上縱橫的裂紋,……這波紋是否就是年輪”一句,就是很好的體現(xiàn)。eq\a\vs4\al(在長江的源,頭各拉丹東)eq\b\lc\{(\a\vs4\al\co1(總寫:氣候嚴寒,地貌高峻,冰體多端。,描繪冰塔林\b\lc\{(\a\vs4\al\co1(遠望(總寫),奇美,近觀\b\lc\{(\a\vs4\al\co1(瓊瑤仙境,晶瑩潔白,冰體多樣,光彩奪目,時光永恒))))))學習與祖國河山有關(guān)的文章,同學們的興致總是很高,所以我就通過多種形式去引導(dǎo),如掛圖,演示多媒體課件,讓同學互動。這樣既體現(xiàn)了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又很好地讓同學們以主人翁的角色去學習這篇課文,在掌握知識、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培養(yǎng)上都能達到設(shè)想的目的。實踐證明,這堂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19登勃朗峰知識與技能1.了解勃朗峰景色的奇異特點,體會作者的游蹤的順序。2.了解旅途中的所見所遇之事。過程與方法朗讀課文,體會作者運用優(yōu)美和幽默的語言描寫眼前景物、記敘所遇人物的寫作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熱愛大自然,以積極美好的心態(tài)面對生活。重點體會作者以游蹤和觀察點的變化描寫眼前景物。難點體會作者優(yōu)美和風趣的語言風格。朗讀法,討論法有關(guān)多媒體課件1課時要問西歐最雄偉的山脈是什么山脈,那就是阿爾卑斯山脈;要問阿爾卑斯山脈上最高峻的山峰是哪座山峰,那就是勃朗峰。今天,我們將穿越到一個世紀以前,跟隨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去登游勃朗峰,這必定會是一次輕松愉快的旅行。馬克·吐溫(1835-1910),美國幽默大師、小說家,19世紀后期美國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杰出代表之一。作品風格以幽默和諷刺為主,既富于獨特的個人機智與妙語,又不乏深刻的社會洞察與剖析。主要的代表作品有《百萬英鎊》(短篇)等。此外,馬克·吐溫還有自己的四大名著:《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湯姆·索亞歷險記》《敗壞了哈德萊堡的人》《苦行記》等。勃朗峰是阿爾卑斯山脈最高峰,也是西歐第一高峰,海拔4807米,法語意為“銀白色山峰”,位于法國和意大利邊境。勃朗峰地勢高聳,常年受西風影響,降水豐富。冬季積雪,夏不融化,白雪皚皚,山體約有200平方公里為冰川覆蓋。勃朗峰設(shè)有空中纜車和冬季體育設(shè)施,為登山運動勝地;山峰雄偉,風光旖旎,為阿爾卑斯山最大旅游中心。勃朗峰下筑有公路隧道,起自法國的沙漠尼山谷到意大利的庫馬約爾,長,1965年建成通車,使巴黎到羅馬的里程縮短了約220公里。1.速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填表格方式所見所遇感慨上山徒步登山(1-6)勃朗峰美麗景色驚嘆美好聯(lián)想下山雇車旅行(7-11)幽默風趣的“車夫之王”幸運輕松愉快,看一看作者的行蹤怎樣,體會本文行文順序。馬蒂尼→阿冉提村→勃朗峰→沙蒙尼旅館可見,本文以作者的行蹤到展現(xiàn)作者旅行的所見所遇。1.作者登山時是徒步進行,為什么認為乘車騎騾的游客“可憐可憫”呢?見課文第1段,采用了對比的寫法。因為路都是山坡,陡峭難行;天氣又灼熱難當,焦炙于火辣辣的艷陽下,乘車騎騾反而極不方便,所以顯得“可憐可憫”。2.作者怎樣描繪勃朗峰的?(1)遠望勃朗峰:穹山頂呈V字形,聳入藍天,巍峨壯觀;(2)登山勃朗峰:望周圍的峰奇形怪狀,側(cè)面襯托了勃朗峰的雄偉。(3)逗留高地:仰面遙望美景獨特,滿目華彩,變幻無窮,如同肥皂泡(仙境)。3.作者由勃朗峰奇幻的景象聯(lián)想到什么?抒發(fā)了怎樣的感慨?作者由勃朗峰美麗景色,尤其是神奇變幻無窮的云彩聯(lián)想到肥皂泡。肥皂泡的色彩也是變幻無窮的,且轉(zhuǎn)瞬即逝,這和作者在勃朗峰上見到的奇美景象相似。作者這種特別聯(lián)想,一方面表達了對大自然創(chuàng)造如勃朗峰神奇美麗一般景觀的贊嘆;一方面也感慨如此的美景轉(zhuǎn)瞬即逝,快樂的時光總是短暫,人們應(yīng)好好珍惜吉時美景,人們也應(yīng)積極投身大自然,縱享大自然的饋贈。4.下山作者寫的是遇“車夫之王”一事,怎樣理解作者的安排,這一內(nèi)容和題目“登勃朗峰”有聯(lián)系嗎?作者下山寫雇車去旅館,塑造了一位車技嫻熟、幽默風趣的車夫之王,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這一內(nèi)容和前文登勃朗峰緊密相連,展現(xiàn)了旅行的另一面。寫美景,令人陶醉留戀;寫人,風趣幽默,讓人倍感輕松愉快。這樣的旅游行程真是一個完美的身心之旅。5.細讀課文,體會課文的語言特點。(1)“有些頂端尖峭,并微微傾向一旁,宛如美女的纖指;有一怪峰,形如塔糖?!边\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將山峰或比作“美女的纖指”,或比作“塔糖”,形象地寫出了山峰的形狀,突出了勃朗峰周圍山峰奇形怪狀、千姿百態(tài)的特點。(2)“我們曾仰面遙望附近的一座峰巔,但見色彩斑斕,彩霞滿天,白云繚繞,輕歌曼舞,那朵朵白云精美柔細,宛如游絲蛛網(wǎng)一般。”描寫峰巔的奇幻色彩和白云姿態(tài),從側(cè)面反映了勃朗峰景色的美麗壯觀,如夢似幻。(3)“自然界中最美麗最精致的造物,莫過于肥皂泡泡了:剛才空中的華麗色彩,天衣云錦,恰如那在陽光下破裂并蔓延開去的肥皂泡?!卑蜒矍安史宓拿谰啊@個大自然精美的杰作比作色彩華麗、奇幻無比的肥皂泡泡,聯(lián)想豐富、獨特,也贊美了勃朗峰的景觀真是如夢似幻,可望不可久留。(4)“他說的是法語,還不時地打嗝,像是在加標點符號?!鄙鷦用鑼懗鲕嚪蛑跽f話的特點。語言幽默風趣,氣氛輕松愉快。本文記敘了與友人游覽勃朗峰的一次經(jīng)歷,描繪了山中奇景、嶙峋怪石、變換光影,敘述了奇人奇事、驚險旅程、怪異車夫,表現(xiàn)了旅途的無限趣味,表達了對世事人生的無限感慨,抒發(fā)了對奇山異景的贊美之情。1.全文以作者的行蹤和觀察點的移動為線索,描述了作者游勃朗峰的所見和所遇之事。2.作者筆法多變。寫上山,用散文筆法,描繪山中奇景,嶙峋的怪石,變幻的光影,引出無限感慨;寫下山,以小說筆法,敘述奇人奇事,驚險的旅途,怪異的車夫,富有傳奇色彩。3.文中語言優(yōu)美又不乏幽默風趣。馬克·吐溫是語言大師。即使本篇文章是篇游記散文,也體現(xiàn)了他語言精美又不失幽默的語言風格。如“有些頂端尖峭……只能在分野處才得以偶見幾堆”一組句子,就運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辭方法,生動形象地描寫出勃朗峰周圍山峰多樣的形狀;而所選的喻體都來自生活,以小喻大,不失幽默,能使讀者閱讀后產(chǎn)生輕松愉悅之感。eq\a\vs4\al(登,勃,朗,峰)eq\b\lc\{(\a\vs4\al\co1(上山觀峰\b\lc\{(\a\vs4\al\co1(遠望:V字形壯觀,周圍山峰形狀多樣,美景獨特:華彩變幻,如肥皂泡(聯(lián)想))),下山遇車夫之王\b\lc\{(\a\vs4\al\co1(車技嫻熟,說話風趣,輕松愉快))))讀馬克·吐溫的《登勃朗峰》,我們絲毫不覺得作者同他朋友一道登山旅行的勞頓之苦,有的只是觀賞美景,享受旅行的輕松愉快。那么,我在教授這一課時,力求也能讓同學們輕松地讀,愉快地學。學習的過程也好比旅行的過程,只要我們抓住主要目標,端正我們的心態(tài),運用恰當?shù)姆椒?,就能像作者游勃朗峰一樣,既能觀賞沿途的美景,又能享受出行的樂趣,從身和心都能得到美的享受。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我都要力求貫徹這一教學理念。20一滴水經(jīng)過麗江知識與技能1.了解麗江的自然景觀和人文風情。2.體會作者以一滴水的視角去游覽麗江的新穎構(gòu)思。過程與方法朗讀課文,發(fā)揮想象,跟隨作者以一滴水的身份去游覽麗江,領(lǐng)略麗江古城的魅力。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熱愛祖國風光,熱愛祖國燦爛文化,為把祖國建設(shè)得更美好而努力學習。重點抓住作者重點介紹麗江四方街的景物特征,感受她的魅力所在。難點體會作者化身為一滴水經(jīng)過麗江,介紹麗江的新穎構(gòu)思和獨特視角。朗讀法,討論法,活動探究。掛圖,多媒體課件1課時在我國的西南邊陲,有一座美麗的城市,她的名字叫麗江,因其獨特的人文和自然景觀,自古以來就是人們喜聚的地方。作家阿來以一滴水的獨特視角,帶領(lǐng)我們?nèi)ビ斡[這座古城,更增添了一份新奇的美感。今天我們就來賞讀這篇佳文——《一滴水經(jīng)過麗江》吧!阿來,男,藏族,1959年生于四川省馬爾康縣,當代著名作家,茅盾文學獎史上最年輕獲獎?wù)撸骶庍^《科幻世界》。代表作有小說《塵埃落定》《空山》《格薩爾王》,2016年,作品《蘑菇圈》獲得第四屆郁達夫小說獎中篇小說獎。麗江即麗江市,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云貴高原與青藏高原的連接部位,曾經(jīng)是絲綢之路和茶馬古道的中轉(zhuǎn)站。歷史非常悠久,因為獨特的人文和自然景觀,成為國內(nèi)人氣非常高的旅行勝地。麗江古城又叫大研古鎮(zhèn),是中國為數(shù)不多的少數(shù)民族古城,被評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這里有濃郁的民族風情,小橋流水式的布局,錯落有致的民居建筑,還有散漫的生活節(jié)奏,豐富的夜生活。不少旅行者以為麗江古城就是麗江,其實不然。除了古城,麗江地區(qū)面積遠大于麗江古城,這里有很多值得游覽的地方——比如神秘的“東方女兒國”瀘沽湖,安靜閑適的束河古鎮(zhèn),巍峨雄偉的玉龍雪山,山清水秀的拉市海和波瀾壯闊的虎跳峽等地。朗讀課文,初步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1.文章標題有什么含義?“一滴水”實際上指作者自己。題目的含義是作者以“一滴水”的身份游覽麗江,向人們介紹麗江這座古城。2.文章標題“一滴水經(jīng)過麗江”中“經(jīng)過麗江”在文中是怎樣體現(xiàn)的?具體體現(xiàn)是,“順著玉河,我來到了四方街前”,“我乘水車轉(zhuǎn)輪緩緩升高,看到了古城……”,“從水車上嘩然一聲跌落下來,回到了玉河”,“我穿過了一道又一道小橋”,“我經(jīng)過……經(jīng)過……經(jīng)過……經(jīng)過……進了納西人三坊一照壁的院子”,“黃昏時,三人再去打水澆花時,我又回到了穿城而過的水流之中”,“很快,我就和更多的水一起出了古城,來到了城外的果園和田地里”,“黎明時分,作為一滴水,我來到了喧騰奔流的金沙江邊,躍入江流,奔向大?!?。這些語句實際上交代了作者的行蹤,可見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是按作者的游蹤順序來安排的。3.再讀課文,畫出文中的重點詞句,搞清作者在文中著重介紹了麗江的什么景觀。作者主要介紹了麗江的四方街。1.文中的這一滴水在形體上有哪些變化?開始是玉龍雪山上的一片雪,又化成冰成為冰川的一部分,然后融化成一滴水。作者開始交代一滴水的身份來源,實際上是介紹麗江河流源頭以及地理位置——玉龍雪山。2.這一滴水到麗江經(jīng)歷了怎樣的曲折?先是玉龍雪山頂上形體的演變,再是奔向麗江卻跌落到落水洞中,經(jīng)歷漫長黑暗與等待才冒出來,后又經(jīng)歷了水車上的眺望和玉河中的徘徊,最終來到麗江,穿行于最美麗的四方街。3.作者以一滴水的身份是怎樣介紹四方街的?四方街應(yīng)是麗江最核心最美麗的景觀,作者以一滴水的身份在文中對它作了三處介紹。一是在文中第3自然段,簡要介紹了四方街的歷史沿革,因徐霞客而揚名天下。二是在文中第10自然段,作者化成水滴乘水車升高遙望:蒼勁的老柏樹,重重房屋,蜿蜒老街,自然美麗。三是在文中第13、14自然段具體而詳細地介紹:有銀器小店,玉器店,字畫店,納西人家,以及黃昏時茶樓酒吧,喧嘩的夜景,等等。4.文章的第8自然段有什么作用?過渡段。領(lǐng)起下文,同時與上文第4自然段相呼應(yīng),突出四方街的重要,是一滴水旅行的重要地方。5.第13自然段中,作者為什么著重介紹了東巴文“水”這個字?(1)作者是化身為一滴水游麗江的,這里介紹“水”這個字,自然合拍。(2)從“水”這個字說明了當?shù)赜兄鴼v史悠久的文化和文明,反映了當?shù)厝嗣竦那趧诤椭腔邸?.作者在文中是怎樣安排時間這一條線索的?既有大的時間概念:從古代到現(xiàn)在;又有具體的時間觀:從白天到黃昏,再到第二天黎明時分。7.作者為什么要讓自己化作一滴水去經(jīng)過(游覽)麗江?因為麗江既是當?shù)爻鞘忻Q,也是穿城而過的一條河流。作者化身為一滴水在麗江中流淌,可穿越歷史,縱貫疆域,從不同角度、多層面地介紹麗江的地理位置,歷史沿革,城市建筑,人物風情,等等。且構(gòu)思新奇、視角獨特,既能讓人易于接受,有身臨其境之感,又能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8.在文中,作者是以一滴水的身份,介紹了自己游覽麗江的全過程,我們是不是可以仿照這種寫法,以其他的身份介紹自己曾游覽的某個地方。生甲:我到過北方的大草原,我想化作一匹駿馬奔馳在遼闊的草原上。生乙:我曾到過祖國的南海,我想化為一條魚,暢游在碧波之中。生丙:我曾到過深圳,我想變成一輛現(xiàn)代汽車,行駛在寬闊的高速公路上。第一部分(1~2):寫自己是玉龍雪山的雪化成的一滴水。第二部分(3~15):具體介紹自己以一滴水的身份游覽麗江的經(jīng)過,重點是游覽四方街。第三部分(16):寫“我”奔向金沙江,作為一滴水,完成了游歷麗江的行程。作者以第一人稱寫一滴水的旅行,從古代到現(xiàn)代,從雪山到平原,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現(xiàn)了麗江的自然景物、人文風情,給讀者以清新優(yōu)美的藝術(shù)感受,表達了作者對美麗麗江的熱愛和贊美之情。1.以時間和行蹤交叉為序,安排全文的內(nèi)容,這符合游記散文的行文特色。2.語言優(yōu)美,融情于景。作者在文中寫景不乏優(yōu)美語句,又飽含情感。如第10自然段寫景句“我乘水車轉(zhuǎn)輪緩緩升高,看到了……看到了……看到了……看見了……,”運用排比修辭,多方面介紹四方街的遠景,表達了心中的向往之情。再如第14自然段“在這里,盡情歡歌處,夜涼如水,他們的心像一滴水一樣晶瑩”運用了比喻,對遠方來客進行真誠的贊頌。3.構(gòu)思新穎,視角獨特。作者以第一人稱寫一滴水的旅行,從古代到現(xiàn)代,從雪山到平原,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現(xiàn)了麗江的自然景物、人文風情,令人耳目一新。eq\a\vs4\al(一滴水,經(jīng)過麗江)eq\b\lc\{\rc\}(\a\vs4\al\co1(一滴水身世來源,麗江地貌,歷史,耐心等待終如愿,游四方街\b\lc\{(\a\vs4\al\co1(水車上眺望:,穿行街道:人文風情,黃昏夜景,走進麗江,躍入金沙江))))eq\a\vs4\al(城市美麗,視角獨特,情感熾熱)古代——現(xiàn)代白天——黃昏——黎明教學本課后,再聯(lián)系前面幾課類似的游記散文教學,我有了如下一點心得和反思:教育為學生提供了獲取知識的方式和渠道,但僅僅讓學生掌握知識遠不是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理想在于將一個孩子的知識轉(zhuǎn)化為智慧,推動他們?nèi)ンw驗人生去關(guān)注了解社會,充分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情感。老師只有關(guān)注學生的生活實際,把握他們的主體情緒,通過點撥和引導(dǎo),創(chuàng)設(shè)情境,才能讓他們的心動起來,讓他們的好奇心、探索精神、創(chuàng)造性的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都在各種活動中表現(xiàn)出來,并達到發(fā)展。在對真善美的領(lǐng)悟中化解思維疙瘩,解除心理障礙,從而達到教學效果的最優(yōu)化。寫作(五)學寫游記知識與技能把握游記的選材角度,掌握抓特點、重描繪的寫作技巧,提高寫作能力。過程與方法通過翻看照片,觀看視頻,閱讀名家游記,寫出讓自己感受最深的一次游記。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發(fā)現(xiàn)美、捕捉美、表達美,培養(yǎng)性情,陶冶情操。重點、難點抓住景物的特點,運用一定的技法,寫一篇游記。1課時一、新課導(dǎo)入古語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同學們外出旅游的機會多了,城市的繁華、鄉(xiāng)村的秀美、名勝古跡的魅力,無不給同學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能把這些印象變成文字,就是游記。像本單元的幾位作者一樣,我們在外面去走一走,看一看,寫一寫,是多么有意義的一件事??!二、了解游記游記,是描寫游覽中的所見所聞,表達自己思想感情的記敘文。游記題材廣泛,凡游覽中見到的社會生活、風土人情、山川景物、名勝古跡以及聽到的神話、傳說等,都可以作為游記的材料。游記的寫法靈活,在敘事記人、寫景狀物的過程中,可以抒發(fā)情感,夾雜議論。一篇生動的游記,不僅能引導(dǎo)讀者跟作者一起飽覽美麗的景色,使讀者產(chǎn)生身臨其境的感覺,還能啟迪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情操,給人以美的享受。三、學寫游記怎樣才能把游記寫好呢?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做些努力。1.寫出自己與別人的不同感受來。游記不能寫成流水賬,關(guān)鍵是寫出自己獨到的感受,要寫出游時的“味”來。比如同一座泰山,在不同時代,在不同季節(jié),在不同人的筆下所具有的情韻是不一樣的。如果我們也到泰山去,是在一個陽光燦爛的日子,那么我們的筆下一定會是另一番景象。就算是兩個人在同一季節(jié)、同一天去同一個地方,兩個人所獲得的感受也是不一樣的,因為兩個人的生活閱歷、知識水平、個人愛好都不一樣的,我們寫游記就是要把這不一樣的體驗寫出來。當然,游覽過程中一些特別的經(jīng)歷也可以寫出來,以增強文章的可讀性。比如《登勃朗峰》后半部分,寫那個“車夫之王”的言行,這是旅途中難得的趣事,值得一寫。2.選自己感受最深的、心靈受觸動最大的方面去寫。我們在寫作中,一定要試著去捕捉那些撼動我們心靈的東西,捕捉那些剎那間產(chǎn)生的思想的火花,只有這樣才能寫出有特色的文章。例如《在長江源頭各拉丹冬》中寫作者遠望冰塔林的景物,就是經(jīng)過作者選擇的,融入了主觀的情感,表現(xiàn)出人在自然奇景面前的渺?。蛔髡叱3T诿鑼懼笾苯影l(fā)表議論和抒情,表達景物帶給自己的震撼以及對自然神奇?zhèn)チΦ馁澝?,更是“畫外”之音,極大地豐富了文章的內(nèi)涵。3.要有一個明確的主題,要巧妙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散文講究借物寓意、托物言志,從而把人們的思想引向一個豐富而深邃的境界。游記散文也應(yīng)如此。有些游記散文主要描寫祖國的壯麗山河,以激發(fā)人們熱愛祖國的熱情;有些文章則通過一定的事物或游歷傳達作者的某種思想情感或某種人生哲理。我們在寫游記時應(yīng)該做到能表達一定的情感,寄寓一定的思想。4.游記類散文要有一個合理的順序。任何文章都要有一個合理的順序,游記文章的順序可以是時間的推移,可以是地點的轉(zhuǎn)移,也可以是作者的某種思想感情的變化,還可以是多者合一,這樣才能使行文自然、條理清晰。5.游記文章要展開豐富的聯(lián)想去寫景狀物。在游記中,有時為了逼真地表現(xiàn)事物,也為了豐富文章的內(nèi)容,我們可以展開豐富的聯(lián)想,用比喻、擬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部編版】七年級歷史上冊《百家爭鳴》公開課 聽課評課記錄
- 2024年高中歷史第四單元近代中國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1課太平天國運動練習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 2024年高考生物母題題源系列專題15種群數(shù)量的變化含解析
- 無錫蘇教版四年級數(shù)學上冊《可能性》聽評課記錄
- 小學六年級畢業(yè)班工作總結(jié)
- 畢業(yè)生頂崗實習總結(jié)報告怎樣寫
- 數(shù)學教師工作方面考核總結(jié)教師工作總結(jié)
- 六年級第一學期班級工作計劃
- 星球版地理七年級下冊《第二節(jié) 俄羅斯》聽課評課記錄1
- 果園承包合作合同范本
- 《環(huán)境管理學》教案
- 2025年蛇年年度營銷日歷營銷建議【2025營銷日歷】
- (一模)寧波市2024學年第一學期高考模擬考試 數(shù)學試卷(含答案)
- 攝影入門課程-攝影基礎(chǔ)與技巧全面解析
- 冀少版小學二年級下冊音樂教案
- 【龍集鎮(zhèn)稻蝦綜合種養(yǎng)面臨的問題及優(yōu)化建議探析(論文)13000字】
- 父母贈與子女農(nóng)村土地協(xié)議書范本
- 《師范硬筆書法教程(第2版)》全套教學課件
- 中國聯(lián)通H248技術(shù)規(guī)范
- 集團母子公司協(xié)議書
- 孫權(quán)勸學省公共課一等獎全國賽課獲獎?wù)n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