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構造 上冊》 課件 第1章 緒論_第1頁
《建筑構造 上冊》 課件 第1章 緒論_第2頁
《建筑構造 上冊》 課件 第1章 緒論_第3頁
《建筑構造 上冊》 課件 第1章 緒論_第4頁
《建筑構造 上冊》 課件 第1章 緒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建筑的構造組成

1.2建筑的分類

1.3影響建筑構造的因素和設計原則

1.4建筑模數(shù)協(xié)調(diào)

第1章

緒論

建筑構造的定義:——建筑構造是研究建筑物的構造組成以及各構成部分的組合原理與構造方法的學科。其主要任務是在建筑設計過程中綜合考慮使用功能、藝術造型、技術經(jīng)濟等諸多方面的因素,并運用物質(zhì)技術手段,適當?shù)剡x擇并正確地決定建筑的構造方案和構配件組成以及進行細部節(jié)點構造處理等。1.1建筑的構造組成建筑的物質(zhì)實體一般由承重結構、圍護結構、飾面裝修及附屬部件組合構成。承重結構可分為基礎、承重墻體(在框架結構建筑中承重墻體則由柱、梁代替)、樓板、屋面板等。圍護結構可分為外圍護墻、內(nèi)墻(在框架結構建筑中為框架填充墻和輕質(zhì)隔墻等)等。飾面裝修一般按其部位分為內(nèi)外墻面、樓地面、屋面、頂棚等。附屬部件一般包括樓梯、電梯、自動扶梯、門窗、遮陽、陽臺、欄桿、隔斷、花池、臺階、坡道、雨篷等。建筑的物質(zhì)實質(zhì)按其所處部位和功能的不同,又可分為基礎、樓地層、墻或柱、飾面裝修、樓梯和電梯、屋頂和門窗等部分。1、基礎:——定義:房屋底部的承重結構——

作用:將房屋上部的荷載全部傳遞給地基——

要求:必須堅固、穩(wěn)定而可靠。2、墻或柱:——定義:墻是建筑物的承重和維護構件

柱是框架或排架結構的主要承重構件?!饔茫鹤鳛槌兄貥嫾?,承受屋頂和樓板傳遞的荷載給基礎;作為圍護構件,外墻起著抵御自然界各種因素對室內(nèi)的侵襲作用;內(nèi)墻分隔房間、隔聲、遮擋視線等作用。——要求:有足夠的強度、穩(wěn)定性、保溫性、隔熱、隔聲、防火、防水等。3、樓蓋層和地坪層:——定義:樓板層將荷載傳遞給墻或柱地坪層房屋底層之地坪——作用:水平方向的分隔構件、承重結構。——要求:具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隔聲、防火、防潮等,地坪層具有均勻傳力、防潮、防水、堅固、耐久、易清潔等。4、飾面裝飾依附于內(nèi)外墻、柱、頂棚、樓板、地坪等之上的面層裝飾。5、樓梯:——定義:房屋的垂直交通工具——作用:作為人們上下樓層和發(fā)生緊急事故時疏散人流之用——要求:應有足夠的強度、足夠的通行能力、堅固和安全。6、屋蓋:——定義:房屋的頂部——作用:房屋頂部的圍護構件、承重結構?!螅簣怨棠途?、防水、防潮、保溫、隔熱等。7、門窗:——作用:門:主要起交通作用、兼起采光、通風窗:主要起采光、通風?!螅悍浪?、隔聲、防盜、熱工。抵御風、霜、雨、雪等承受各種荷載除上述七部分以外,還有一些附屬部分,如陽臺、雨篷、臺階、坡道、氣囪等。在設計工作中,還把建筑的各組成部分劃分為建筑構件和建筑配件?!ㄖ嫾褐饕笁?、柱、梁、樓板、屋頂?shù)瘸兄亟Y構——建筑配件:主要指屋面、地面、墻面、門窗、欄桿、花格、細部裝修等。

1.2建筑的分類(一)按建筑的使用功能分類a居住建筑.

如住宅、集體宿舍等。b公共建筑.行政辦公建筑、文教建筑、托幼建筑、醫(yī)療建筑、商業(yè)建筑、觀演建筑、體育建筑、展覽建筑、旅館建筑、交通建筑、通信建筑、園林建筑、紀念性建筑、公寓等。(二)按建筑的修建量和規(guī)模大小分類a、大量性建筑;指量大面廣,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的建筑,如住宅、學校、商店、醫(yī)院等。b、大型性建筑:指規(guī)模宏大的建筑,如大型辦公樓、大型體育館、大型劇院、大型火車站和航空港、大型博覽館等。這些建筑規(guī)模大、耗資大,與大量性建筑比起來,其修建量是有限的。但對城市面貌影響較大。以下是大型項目:按工業(yè)、民用與公共建筑工程分類:大型:建筑物層數(shù)≥25層;建筑物高度≥100m;單跨跨度≥30m;單體建筑面積≥30000㎡;按住宅小區(qū)或建筑群體工程分類:大型:建筑群建筑面積≥100000㎡;按其他一般房屋建筑工程分類:大型:單項工程合同額≥3000萬元。(三)按建筑層數(shù)分類

民用建筑根據(jù)其建筑高度和層數(shù)分為單、多層和高層民用建筑。

根據(jù)GB50016-2014?建筑設計住宅設計規(guī)范?劃分如下:

住宅大于27米、建筑高度超過24米其它非單層民用建筑均為高層建筑。

高層根據(jù)其使用性質(zhì)、火災危險性、疏散和撲救難度等,又分為一類高層和二類高層。一類在耐火極限、消防設施和安全疏散等方面要求更高。具體區(qū)分規(guī)則是:

(1)對于住宅建筑,建筑高度大于54米就是一類高層住宅,否則就是二類高層住宅。

(2)對于公共建筑,建筑高度大于50米的二層及二層以上建筑為一類高層,建筑高度大于24米小于等于50米的非單層建筑為二類高層。

(3)建筑高度大于24米的醫(yī)療建筑、獨立建造的老年人照料設施、重要的公共建筑為一類高層。(四)建筑物的耐火等級在選擇結構材料和構造做法時,應根據(jù)其性質(zhì)分別對待。按照現(xiàn)行《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50016-2014)建筑物的耐火等級根據(jù)主要構件的燃燒性能和耐火極限確定,共分四級。一級最好,四級最差。性質(zhì)重要的或規(guī)模宏大的或具有代表性的建筑,通常按一、二級耐火等級設計,大量性的或一般的建筑按二、三級耐火等級設計,很次要的或臨時建筑按四級耐火等級設計。

1.建筑構件的燃燒性能a.非燃燒體用非燃燒材料做成的構件。非燃燒材料系指在空氣中受到火燒或高溫作用時不起火,不微燃、不炭化的材料。如建筑中采用的金屬材料和天然或人工的無機礦物材料。b.難燃燒體用難燃燒材料做成的構件或用燃燒材料做成而用非燃燒材料做保護層的構件。難燃燒材料系指在空氣中受到火燒或高溫作用時難起火、難微燃、難炭化,當火源移走后燃燒或微燃立即停止的材料。如瀝青混凝土,經(jīng)過防火處理的木材。用有機物填充的混凝土和水泥刨花板等。c.燃燒體用燃燒材料做成的構件。燃燒材料系指在空氣中受到火燒或高溫作用時立即起火或微燃,且火源移走后仍繼續(xù)燃燒或微燃的材料。如木材等

根據(jù)《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燒性能分級》GB8624,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燒性能等級分為:A級、B1級、B2級、B3級,對應不燃、難燃、可燃、易燃等四個不同的性質(zhì)。見下表燃燒性能等級名稱A不燃燒體(制品)B1難燃燒體(制品)B2可燃燒體(制品)B3燃燒體(制品)表1-1建筑材料及制品的燃燒性能等級2.建筑構件的耐火極限耐火極限對任一建筑構件按時間一溫度標準曲線進行耐火試驗,從受到火的作用時起,到失去支持能力或完整性被破壞或失去隔火作用時為止的這段時間,用小時表示。建筑構件的耐火極限不僅決定于其材料,同時也與其它條件有關。如墻體的厚度,鋼筋混凝土構件的截面最小尺寸與保護層的厚度有關。耐火穩(wěn)定性——在標準耐火試驗條件下,承重或非承重建筑構件在一定時間內(nèi)抵抗坍塌的能力。耐火完整性——在標準耐火試驗條件下,當建筑分隔構件一面受火時,能在一定時間內(nèi)防止火焰和熱氣穿透火災或在背火面出現(xiàn)火焰的能力。耐火隔熱性——在標準耐火試驗條件下,當建筑分隔構件一面受火時,能在一定時間內(nèi)使其背火面溫度不超過規(guī)定值的能力。名稱耐火等級構件一級二級三級四級墻防火墻不燃燒體3.00不燃燒體3.00燃燒體3.00不燃燒體3.00承重墻不燃燒體3.00不燃燒體2.50燃燒體2.00難燃燒體0.50非承重外墻不燃燒體1.00不燃燒體1.00燃燒體0.50燃燒體樓梯間的墻,電梯井的墻,住宅分戶墻不燃燒體2.00不燃燒體2.00燃燒體1.50難燃燒體0.50疏散走道兩側(cè)的隔墻不燃燒體1.00不燃燒體1.00不燃體0.50難燃燒體0.25房間隔墻不燃燒體0.75不燃燒體0.50燃燒體0.50難燃燒體0.25名稱耐火等級構件一級二級三級四級柱不燃燒體3.00不燃燒體2.50不燒體2.00難燃燒體0.50梁不燃燒體2.00不燃燒體1.50燃燒體1.00難燃燒體0.50樓板不燃燒體1.50不燃燒體1.00燃燒體0.50燃燒體屋頂承重構件不燃燒體1.50不燃燒體1.00燃燒體燃燒體疏散樓梯不燃燒體1.50不燃燒體1.00燃燒體0.50燃燒體吊頂頂棚(包括吊頂格柵)不燃燒體0.25不燃燒體0.25燃燒體0.15燃燒體(五)按建筑的設計使用年限分類不同建筑的質(zhì)量要求各異,為了便于控制和掌握,常按建筑物的耐久年限和耐火程度分級。(一)建筑物的耐久年限建筑物的耐久年限主要根據(jù)建筑物的重要性和建筑物的質(zhì)量要求而定,是作為建設投資、建筑設計和選用材料的重要依據(jù)。級別適用建筑物范圍耐久年限(年)一二三四臨時性建筑易于替換結構構件的次要建筑普通建筑和構筑物紀念性和特別重要的建筑物525501001.3影響建筑構造的因素和設計要求一、影響建筑構造的因素:(一)外界環(huán)境的影響(自然界和人為的影響)(二)使用者的需求生理和心理需求。如門洞、窗臺、欄桿的高度;走道、樓梯、踏步的寬度;家具設備及內(nèi)部空間聲光熱等的要求。(三)建筑技術條件的影響:材料技術、結構技術和施工技術等。(四)建筑經(jīng)濟因素:建筑標準的影響、造價等。(一)外界環(huán)境的影響1、外界作用力的影響:外力包括人、家具和設備的重量,結構自重、風力、地震力,以及雪重等,這些統(tǒng)稱為荷載。2、氣候條件的影響:如:日曬雨淋、風雪冰凍、地下水等——防水、防曬、防潮、防溫度變形等。3、人為因素的影響:如:火災、機械振動、噪聲等的影響——防火、防噪、防振等二、建筑構造的設計原則:堅固實用:保證建筑的整體承載力和剛度,經(jīng)久耐用。滿足使用者的使用要求。技術適宜:建筑構造從地域技術條件出發(fā),引入先進技術的同時,因地制宜,不脫離實際。經(jīng)濟合理:就地取材,節(jié)約材料,降低能耗,降低造價。美觀大方:局部與整體的關系,細部的美學表達。1.4建筑模數(shù)協(xié)調(diào)一、模數(shù)----模數(shù):選定的尺寸單位,作為尺度協(xié)調(diào)中的增值單位。1.基本模數(shù):是模數(shù)協(xié)調(diào)中選用的基本尺寸單位,其數(shù)值為100mm,符號為M,即1M=100mm。2.擴大模數(shù):基本模數(shù)的整數(shù)倍數(shù)。3M,6M,12M,15M,30M,60M.3.分模數(shù):整數(shù)除基本模數(shù)的數(shù)值。1/10M,1/5M,1/2M.4.模數(shù)數(shù)列:在基本模數(shù)或擴大模數(shù)基礎上的尺度協(xié)調(diào),其目的是:減少構配件的尺度變化,并使房屋設計者在排列構配件時有更大的靈活性。二、模數(shù)協(xié)調(diào)房屋構配件及其組合的房屋在尺度協(xié)調(diào)中與尺度有關的規(guī)則,供設計、制作和安裝時采用,其目的是:使構配件在現(xiàn)場組裝時,不須割去或補充一部分,并使不同的構配件間有互換性。

分類及其應用范圍模數(shù)化空間網(wǎng)絡

把建筑看做是三向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