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版)GBT 41320-2022 非家用燃氣取暖器_第1頁
(高清版)GBT 41320-2022 非家用燃氣取暖器_第2頁
(高清版)GBT 41320-2022 非家用燃氣取暖器_第3頁
(高清版)GBT 41320-2022 非家用燃氣取暖器_第4頁
(高清版)GBT 41320-2022 非家用燃氣取暖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非家用燃氣取暖器Non-householdgas-firedspaceheater2022-03-09發(fā)布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I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13術語和定義 24分類和型號 24.1分類 24.2型號 45結構、零部件及材料 45.1結構 45.2零部件 55.3材料 75.4冷凝式取暖器的特殊要求 85.5可移動的取暖器的特殊要求 85.6直接對流式取暖器的特殊要求 85.7使用交流電的取暖器的電氣結構 96性能 96.1穩(wěn)定性 96.2燃氣通路氣密性 96.3熱負荷準確度 96.4燃燒工況 6.5安全裝置 6.6防倒風排煙罩 6.7熱效率 6.8帶助燃風機的取暖器的特殊要求 6.9抗風性能 6.11運行安全性 6.12使用交流電的取暖器的電氣要求 6.13電磁兼容安全性 6.14NO,污染 7試驗方法 7.1試驗條件 7.2穩(wěn)定性 Ⅱ7.3燃氣通路氣密性 7.4熱負荷準確度 7.5燃燒工況 7.6安全裝置 7.7防倒風排煙罩 7.8熱效率 7.9帶助燃風機的取暖器的特殊要求 7.10抗風性能 7.11溫升 7.12運行安全性 7.13使用交流電的取暖器的電氣要求 7.14電磁兼容安全性 7.15NO,污染 8檢驗規(guī)則 8.1出廠檢驗 8.2型式檢驗 8.3檢驗項目及不合格分類 9標志和說明書 9.2說明書 10.1包裝 10.3貯存 附錄A(資料性)本文件支持GB16914—2012基本要求的條款對應表 附錄B(資料性)按排煙方式分類的取暖器結構示意圖 附錄C(規(guī)范性)電磁兼容安全性 附錄D(規(guī)范性)NO,污染 Ⅲ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guī)則》的規(guī)定起草。本文件為與GB16914—2012《燃氣燃燒器具安全技術條件》保持一致,在附錄A中給出了本文件支持GB16914—2012基本要求的條款對應表。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fā)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本文件由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提出并歸口。本文件起草單位: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上海拓邦電子有限公司、中山凱沃能暖通空調有限公司、青島森瑞普熱能有限公司、施萬科暖通技術(天津)有限公司、佛燃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山東施密特熱能設備有限公司、廣州市精鼎電器科技有限公司、西特燃氣控制系統(tǒng)制造(蘇州)有限公司、廣東強基電器科技有限公司、長青熱能科技(中山)有限公司、國家燃氣用具質量監(jiān)督檢驗中心、廣東美的廚衛(wèi)電器制造有限公司。1非家用燃氣取暖器1范圍本文件規(guī)定了非家用燃氣取暖器(以下簡稱“取暖器”)的分類和型號,結構和材料,性能,試驗方本文件適用于使用GB/T13611規(guī)定燃氣的,使用額定電壓不大于250V單相電源的,單個燃燒器額定熱負荷不大于120kW的取暖器。本文件不適用于:a)室外安裝且在室外使用的取暖器;b)專為工藝用途設計的取暖器;c)在移動的運輸交通工具中使用的取暖器。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guī)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191包裝儲運圖示標志GB/T3280不銹鋼冷軋鋼板和鋼帶GB/T4208外殼防護等級(IP代碼)GB/T7306(所有部分)55°密封管螺紋GB/T9144普通螺紋優(yōu)選系列GB/T13611城鎮(zhèn)燃氣分類和基本特性GB/T16411—2008家用燃氣用具通用試驗方法GB16914—2012燃氣燃燒器具安全技術條件GB/T17626.2—2018電磁兼容試驗和測量技術靜電放電抗擾度試驗GB/T17626.4—2018電磁兼容試驗和測量技術電快速瞬變脈沖群抗擾度試驗GB/T17626.5電磁兼容試驗和測量技術浪涌(沖擊)抗擾度試驗GB/T17626.6電磁兼容試驗和測量技術射頻場感應的傳導騷擾抗擾度GB/T17626.11電磁兼容試驗和測量技術電壓暫降、短時中斷和電壓變化的抗擾度試驗GB/T19212.7電源電壓為1100V及以下的變壓器、電抗器、電源裝置和類似產品的安全第7部分:安全隔離變壓器和內裝安全隔離變壓器的電源裝置的特殊要求和試驗GB25034—2020燃氣采暖熱水爐GB35844瓶裝液化石油氣調壓器GB/T37499燃氣燃燒器和燃燒器具用安全和控制裝置特殊要求自動和半自動閥GB/T38693燃氣燃燒器和燃燒器具用安全和控制裝置特殊要求熱電式熄火保護裝置2GB/T38756燃氣燃燒器和燃燒器具用安全和控制裝置GB/T39485燃氣燃燒器和燃燒器具用安全和控制裝置CJ/T180建筑用手動燃氣閥門HG/T20592鋼制管法蘭(PN系列)JB/T81板式平焊鋼制管法蘭特殊要求特殊要求點火裝置手動燃氣閥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用于體育館、商場、廠房、倉庫等非家用場所,并以燃輻射式取暖器radiantgas-firedspaceheater以紅外線輻射為主要傳熱方式的取暖器。管式輻射取暖器radianttubetypegas-firedspaceheater燃氣在輻射管內燃燒,并以輻射管為輻射面向外傳導熱量的輻射式取暖器。板式輻射取暖器radiantplatetypegas-firedspaceheater以全預混板式燃燒器為輻射面向外傳導熱量的輻射式取暖器。間接對流式取暖器convectiontypegas-firedspaceheater燃燒后煙氣通過換熱裝置間接加熱室內空氣的取暖器。直接對流式取暖器directgas-firedspaceheater將燃燒煙氣排向室內、且不以人員取暖為目的的取暖器。安裝于煙氣出口處,用于減少倒風對燃燒器燃燒性能影響的裝置。兩個相互配合的螺紋沿螺紋軸線方向相互旋合部分的長度。4分類和型號4.1分類4.1.1取暖器按使用的燃氣種類分類以及對應的燃氣額定供氣壓力見表1。3表1按使用的燃氣種類分類燃氣種類"額定供氣壓力kPa天然氣取暖器T液化石油氣取暖器19Y、20Y、22YY燃氣種類應符合GB/T13611的規(guī)定。4.1.2取暖器按加熱方式分類見表2。表2按加熱方式分類類別熱量傳遞方式說明代號輻射式取暖器熱量通過熱輻射方式傳遞F間接對流式取暖器熱量通過換熱裝置以熱對流方式傳遞J直接對流式取暖器熱量由高溫煙氣直接傳遞H4.1.3取暖器按安裝位置及排煙方式分類見表3。表3按安裝位置及排煙方式分類類別安裝位置及排煙方式說明代號室內型室內排氣式安裝在室內的取暖器燃燒煙氣直接排至室內。室外排氣式強制給排氣式將給排氣管接至室外,利用助燃風機強制進行室外空氣供給和將煙氣排至室外。G自然排氣式燃燒時所需空氣取自室內,通過排煙管在自然抽力下將煙氣排至室外。D強制排氣式燃燒時所需空氣取自室內,在助燃風機作用下通過排煙管強制將煙氣排至室外。Q室外型安裝在室外的取暖器燃燒煙氣排至室內。燃燒煙氣排至室外。注1:按排煙方式分類的取暖器結構示意圖參見附錄B。注2:當取暖器既可作為室外排氣式,又可作為室內排氣式時,代號為Z。4.1.4取暖器按煙氣中水蒸氣利用分類見表4。表4按煙氣中潛熱利用分類說明代號冷凝式燃燒煙氣潛熱被部分冷凝,且冷凝過程中釋放的潛熱被有效利用的取暖器L非冷凝式燃燒煙氣潛熱不會冷凝,或冷凝過程中釋放的潛熱不能被有效利用的取暖器——注:“—”為無代號。4取暖器型號編制如下:產品特征或序號(制造廠白行編制)—是否冷凝(代號,非冷凝式省略)額定熱負荷(單位kW,四舍五入保留整數位)排煙方式(代號)—燃氣種類(代號)非家用燃氣取暖器(F)示例1:安裝在室外且燃燒煙氣排至室內、使用天然氣、輻射式、額定熱負荷為20kW、非冷凝式管式取暖器的型號表示為:示例2:使用液化石油氣、強制排氣式、額定熱負荷為50kW、冷凝式取暖器的型號表示為:FYQ50L-B5.1結構5.1.1取暖器的結構應安全、牢固、耐用,在安裝和使用過程中不應產生影響使用的彎曲、變形、損壞。5.1.2取暖器啟動時產生的冷凝水不應影響整機運行的安全性。5.1.3取暖器正常使用時,雨水不應流進取暖器內部。5.1.4取暖器正常使用、調節(jié)、維修保養(yǎng)過程中,手可能接觸的部位邊緣應光滑、無毛刺。5.1.5維修與保養(yǎng)時,需要拆裝的部件應易于拆裝,并能用常用工具進行拆裝,不應產生錯誤安裝的可能性。5.1.6取暖器出廠后應有防止用戶調節(jié)額定熱負荷的措施。5.1.7易損耗部件、可調節(jié)部件應易于更換或調節(jié)。5.1.8燃氣通路不應采用焊料熔點低于450℃的焊接方式。5.1.9與供氣管道的連接應采用金屬管。螺紋應符合GB/T7306(所有部分)或GB/T7307的規(guī)定,當采用GB/T7307規(guī)定的螺紋時,進氣接頭的末端應具有一個平整的環(huán)形表面;法蘭應符合GB/T9124.1、HG/T20592和JB/T81的規(guī)定,且制造商應隨整機提供配對法蘭和密封墊。5.1.10用于安裝零部件的螺釘孔、螺栓孔等不應布置在燃氣通路上。除測量孔外,其他用途孔和燃氣通路之間的壁厚不應小于1mm。5.1.11日常維修時必需拆裝的燃氣通路連接件應采用機械方式密封,金屬與金屬之間的接頭連接應通過墊片、密封圈密封。5.1.12非螺紋連接不應采用鉛錫焊或粘合劑。5.1.13能形成螺紋并產生金屬屑的自攻螺釘,不應用于燃氣通路部件或維修時可被拆卸的部件。5.1.14能形成螺紋且不產生金屬屑的自攻螺釘,應只有其可被符合GB/T9144的公制機械螺釘代替時,才可用于連接燃氣通路部件或維修時可被拆卸的部件。55.1.15取暖器燃氣入口處應有過濾網,其網格不應允許直徑1mm的銷規(guī)穿過。當燃氣通路中包含一個D級的自動閥,則過濾網的網格不應允許0.2mm的銷規(guī)通過。5.1.16燃氣通路應設置不少于兩道燃氣閥,兩道閥的功能應互為獨立,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a)當兩道燃氣閥均為自動截止閥時:——第一道閥為A級閥或B級閥時,第二道閥應為A級閥或B級閥或C級閥或J級閥;——第一道閥為C級閥時,第二道閥應為A級閥或B級閥或C級閥。b)當第一道閥為手動截止閥時,第二道閥應為自動截止閥,且應為A級閥或B級閥或C級閥。5.1.17當取暖器的風機異常時,取暖器應處于安全狀態(tài)。5.1.18當燃燒用空氣或換熱用空氣取自室外時,進空氣口應裝有防止堵塞的防護罩,且防護罩的大小應不可調,且用5N的壓力不應將直徑16mm的鋼球壓入防護罩。5.1.19當取暖器采用燃氣和空氣聯動方式時,應能保證空燃比準確。聯動裝置應可靠,不應出現破損、脫離或改變相對位置的情況。5.1.20電氣高壓回路或點火回路的未絕緣部分應安裝在取暖器內部,且應進行防護或密封。5.1.21遙控裝置應采用安全特低電壓或電池供電,遙控裝置故障時不應發(fā)生危險;取暖器在本體上的手動操作應優(yōu)先于遙控裝置操作。5.1.22取暖器應設置熄火保護裝置,取暖器的單個燃燒器額定熱負荷小于或等于10kW時,每個燃燒器宜采用自動燃燒器控制系統(tǒng),可選用熱電式熄火保護裝置;取暖器額定熱負荷大于10kW時,應裝有自動燃燒器控制系統(tǒng)。5.1.23取暖器的控制電路應具有斷電或發(fā)生故障時安全中斷的功能,不應產生漏氣、漏電或危害使用的不安全現象。5.1.24采用熱電式熄火保護裝置時,應可直接觀察到火焰狀態(tài);采用自動燃燒器控制系統(tǒng)時,應有火焰監(jiān)視裝置,或可直接觀察到火焰狀態(tài)。5.1.25冷凝式取暖器應有冷凝水堵塞安全裝置。5.1.26取暖器采用多個控制器時,控制器之間不應相互干擾。5.1.27取暖器的復位功能設置,應保證當取暖器發(fā)生故障時,同一故障的連續(xù)復位運行次數不應超過5.1.28使用瓶裝液化氣的取暖器,內部不應有可安裝液化石油氣鋼瓶的空間,應隨取暖器配備符合GB35844的調壓器。5.1.29使用管道燃氣的取暖器,宜配備燃氣穩(wěn)壓裝置。5.1.30間接對流取暖器還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a)取暖器應設置過熱保護裝置,溫度設定值不應可改變,當保護裝置動作或發(fā)生故障時,取暖器應關閉燃氣通路,并產生鎖定,且只能通過手動復位來實現重新啟動;b)強制排氣式取暖器應設置風壓過大安全裝置;c)強制排氣式取暖器、強制給排氣式取暖器的主燃燒器每次點火前,提供助燃空氣的風機應進行預清掃;d)自然排氣式取暖器的結構應防止可燃氣體的積聚,應設置可拆卸、便于清掃的防倒風排煙罩。5.2零部件手動燃氣閥應符合GB/T39485或CJ/T180的規(guī)定。6自動截止閥應符合GB/T37499的相關規(guī)定。取暖器應采用固定尺寸噴嘴,且噴嘴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a)使用一般工具應能被拆裝;b)噴嘴上應永久性標明噴嘴直徑;c)噴嘴應設在不易被外界塵土異物堵塞的位置,或使用不易被堵塞、易清掃的噴嘴;d)噴嘴應采用螺紋連接,螺紋旋合長度不應小于3%倍螺距長度。取暖器的主燃燒器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a)可拆裝的主燃燒器,使用普通工具應可進行拆裝、清潔和重裝;b)可拆裝的主燃燒器應有定位裝置,以保證燃燒器在正常使用中不應彎曲、滑動或脫離;c)主燃燒器與噴嘴、點火燃燒器、點火針、安全裝置等相關部件的相互位置應準確,且不應發(fā)生變化。5.2.5調風裝置和風門當取暖器設置調風裝置、風門時,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a)設有調風裝置時,調風裝置應易于調節(jié)空氣量,調節(jié)后位置不應自行滑動;b)風門的緊固裝置松脫后,不應由于重力的原因改變位置;c)采用全預混燃燒的燃燒器,不應設置用戶使用的調風裝置。5.2.6燃氣穩(wěn)壓裝置燃氣穩(wěn)壓裝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a)設置測壓口,測壓口內徑不應超過1mm;b)呼吸孔應設置在不易被堵塞的位置,且應保證膜片不會被插入的尖銳器械損傷。5.2.7自動燃燒器控制系統(tǒng)自動燃燒器控制系統(tǒng)應安全可靠,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a)任一功能發(fā)生故障都不應影響其他控制功能的安全運行;b)當自動燃燒器控制系統(tǒng)失效時,燃氣閥門應處于關閉狀態(tài);c)自動燃燒器控制系統(tǒng)失靈不應影響安全裝置的動作;d)直接點燃主燃燒器時,應設置點火程序和火焰確認程序;e)主燃燒器意外熄火時,應自動切斷主燃氣通路,當取暖器為采用液化石油氣時,還應同時切斷點火燃燒器的燃氣通路;f)當點火裝置出現故障時,不應影響安全。5.2.8熱電式熄火保護裝置熱電式熄火保護裝置應符合GB/T38693的規(guī)定。7取暖器應裝有點火裝置,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a)點火針對于點火火孔的位置及點火針之間的間隙應固定;b)主燃燒器保養(yǎng)時,應防止點火裝置的錯誤安裝;c)點火裝置應符合GB/T38756的規(guī)定。5.2.10點火燃燒器當取暖器裝有點火燃燒器時,點火燃燒器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a)應可直接觀察到點火燃燒器的火焰狀態(tài);b)點火燃氣管路應避免被灰塵、污垢或冷凝液堵塞;c)點火燃燒器熱負荷不大于250W;d)點火燃燒器供氣管的內徑不應小于2mm;e)點火燃燒器被點燃后,才允許打開通往主燃燒器的燃氣通路。5.2.11管式輻射取暖器的反射罩反射罩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a)鋼板和帶涂覆層的鋼板最小厚度不應小于0.4mm;b)鋁合金板最小厚度不應小于0.6mm。當取暖器裝有風機時,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a)風機應安裝牢固、無松動;b)正常使用時,應有防止風機的運動部件、帶電部件別接觸的措施。5.2.13排煙管和給排氣管取暖器的排煙管、給排氣管的結構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a)直徑16mm的鋼球在5N的壓力下不應被壓入排煙管的煙氣出口、給排氣管的給排氣口;b)排煙管/給排氣管與取暖器連接部位的承接長度不應小于30mm。5.3材料5.3.1取暖器不應采用含石棉、水銀成分的材料。5.3.2取暖器及其部件正常使用時,其材料應能夠承受可預期的機械、化學及冷熱環(huán)境的影響。室外型取暖器的外殼應滿足長期使用的抗紫外線和抗銹蝕能力。5.3.3取暖器的部件使用的環(huán)境溫度在80℃以上時,不應使用鋅合金材料。5.3.4輻射取暖器的加熱表面應結構穩(wěn)定、耐久、耐腐蝕。當采用金屬板時,其物理特性不低于0.7mm厚的熱軋鋼板。5.3.5與燃燒產物接觸的材料應有防腐蝕保護,或為耐腐蝕材料,應能承受燃燒產物的溫度和腐蝕影響。5.3.6噴嘴、噴嘴座的熔點應大于500℃。5.3.7燃燒器火孔部位的熔點應大于700℃。5.3.8熱交換器的熔點應大于700℃。85.3.9金屬板風門的熔點應大于500℃,厚度應大于0.7mm。當厚度小于1.3mm時,應采用外邊緣折成直角方式或其他等效加強措施。5.3.10燃氣管路的零部件應采用耐腐蝕、熔點大于350℃的金屬材料或非燃性材料(密封、潤滑材料除外)。5.3.11排煙管和給排氣管的材料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a)自然排氣式取暖器的排煙管應采用耐腐蝕的金屬材料或表面進行過耐腐蝕處理的金屬材料,不應使用鋁制波紋管作為排煙管;b)強制排氣式取暖器所用的排煙管、強制給排氣式取暖器所用的給排氣管應采用厚度不小于0.3mm并符合GB/T3280中奧氏體型鋼的不銹鋼材料,或厚度不小于0.8mm的碳鋼板雙面搪瓷處理,或與之同等級別以上耐腐蝕、耐溫及耐燃性的其他材料,其密封件、密封墊也應采用耐腐蝕的柔性材料。5.4冷凝式取暖器的特殊要求5.4.1與冷凝液接觸的材料可能與煙氣冷凝液接觸的部件應采用耐腐蝕材料或進行耐腐蝕處理,在制造商聲明的條件下,應達到制造商聲明的使用壽命。注:可能與煙氣冷凝液接觸的部件主要指換熱器、風機、排煙管、給排氣管等。5.4.2冷凝液的收集和排放煙氣產生的冷凝液應經過收集后排放,或收集后經過中和處理再排放。中和處理后的冷凝液的pH值應在6.5~8.5之間。收集和排放裝置的結構應符合:a)收集和排放裝置應方便安裝和拆卸,易于檢查和清潔,不易堵塞;b)冷凝液排出系統(tǒng)的內徑不應小于13mm,且應滿足冷凝液的正常排放需要;c)收集和排放裝置有水封結構時,水封深度不應低于25mm;d)取暖器運行期間,在燃燒室最大壓力下,收集和排放裝置應能防止煙氣泄漏;e)收集和排放裝置應保證密封性,不應有冷凝水滲漏。5.4.3排煙系統(tǒng)限溫裝置冷凝式取暖器排煙系統(tǒng)應采用耐腐蝕、阻燃的非金屬材料,當材料含有一些受溫度影響的材料(如密封材料)時,應設置限溫裝置,限溫裝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a)溫度限定值不可調節(jié);b)使用專用工具方可拆卸;c)煙氣溫度到達溫度限定值時,取暖器應安全關閉。5.5可移動的取暖器的特殊要求5.5.1取暖器應設置鎖定裝置,保證使用時不會發(fā)生移動。5.5.2取暖器應設置防傾倒保護裝置。5.6直接對流式取暖器的特殊要求5.6.1與室內空氣接觸的材料應能承受濕空氣、環(huán)境內腐蝕氣體的腐蝕,或進行耐腐蝕處理。95.6.2燃氣管不應使用鋁制材料。5.6.3取暖器應設置過熱保護裝置,其溫度設定值應不可改變,當保護裝置動作或發(fā)生故障時,取暖器應關閉燃氣通路,并應產生鎖定,且只能通過手動復位來實現重新啟動。5.6.4風機應安裝在不受到火焰沖擊的位置,風機和軸承應能承受預期的溫度影響。5.6.5燃燒器的結構應設計為無熾熱的微?;蛎骰鹜庖?。5.6.6絕緣絕熱材料本體及固定措施應能承受在正常操作時溫度和空氣流速的影響。5.7使用交流電的取暖器的電氣結構5.7.1取暖器使用的安全特低電壓應由安全隔離變壓器提供,安全隔離變壓器應符合GB/T19212.7的規(guī)定。5.7.2鋁線不應用于內部布線。5.7.3黃/綠組合雙色標識的導線,應只用于接地導線。5.7.4取暖器應有防止將電源軟線推入本體內部的措施。5.7.5取暖器應有軟線固定裝置,固定裝置應有防止意外松脫的措施,并應使軟線在接線端處免受拉力和扭力的影響。5.7.6具有接地措施的取暖器,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a)其接地線端子和電源軟線插頭的接地端應有永久性標志;b)接地端子應牢固,無意外松脫的可能;c)當電源軟線從取暖器內滑出時,載流導線在接地導線之前應先繃緊。6性能6.1穩(wěn)定性可移動的取暖器按7.2的規(guī)定進行穩(wěn)定性試驗,應無傾倒。6.2燃氣通路氣密性6.2.1燃氣進口至噴嘴的燃氣通路,按7.3.1的規(guī)定進行試驗時,空氣泄漏量不應超過表5規(guī)定值。表5最大泄漏量單位為毫升每小時最大泄漏量內部氣密性外部氣密性6.2.2噴嘴至火孔的燃氣通路,按7.3.2的規(guī)定進行明火試驗時,應無燃氣泄漏。6.3熱負荷準確度取暖器按7.4試驗時:——額定熱負荷不大于20kW時,折算熱負荷與額定熱負荷偏差不應大于10%?!~定熱負荷大于20kW時,折算熱負荷與額定熱負荷偏差不應大于5%。6.4燃燒工況6.4.1燃燒器按7.5.1進行試驗時,火焰應在4s內傳遍所有火孔、不應發(fā)生回火,且無爆燃現象。6.4.3按7.5.3進行試驗時,不應產生積碳、非冷凝式取暖器的煙氣不應產生冷凝水。6.4.4按7.5.4進行試驗時,不應發(fā)生回火、熄火及妨礙使用的離焰現象。6.4.5按7.5.5進行試驗時,煙氣中CO-)含量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a)強制給排氣式取暖器的煙氣中CO(=含量不應大于0.10%;b)自然排氣式取暖器和強制排氣式取暖器的煙氣中CO。=)含量不應大于0.04%;c)室內排氣式取暖器的煙氣中CO=1含量不應大于0.02%;d)室外型取暖器的煙氣排向室外時,煙氣中CO=D含量不應大于0.10%;室外型取暖器的煙氣排向室內時,煙氣中CO=1)含量不應大于0.02%。6.4.6除室內排氣式取暖器、冷凝式取暖器外,按7.5.6進行試驗時,取暖器的排煙溫度不應小于110℃,且不應大于260℃;冷凝式取暖器的排煙溫度應小于70℃,煙氣中氧含量不應大于7.0%。6.4.7采用市電的取暖器按7.5.7進行試驗時,其性能應符合6.4.1~6.4.5的規(guī)定。6.4.8點火燃燒器按7.5.8進行試驗時,應無熄火、回火和爆燃現象。6.4.9點火燃燒器按7.5.9進行試驗時,不應產生積碳。6.5安全裝置6.5.1自動燃燒器控制系統(tǒng)取暖器自動燃燒器控制系統(tǒng)按7.6.1進行試驗時,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a)點火時,應先產生電火花,再打開燃氣閥;b)點火、再點火或再啟動時應無爆燃現象;c)額定熱負荷不大于70kW的取暖器熄火安全時間不應大于5s,額定熱負荷大于70kW的取暖器熄火安全時間不應大于3s(再點火除外);d)再點火安全時間不應大于1s;e)再啟動應先關閉氣路,點火過程再重新開始,且應符合a)和b)的規(guī)定;f)延時點火不應危及人身安全和損壞取暖器;g)其他安全裝置動作時,控制系統(tǒng)應產生故障報警。6.5.2熱電式熄火保護裝置熱電式熄火保護裝置按7.6.2進行試驗時,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a)點火延遲開閥時間不應大于20s;b)熄火延遲閉閥時間不應大于45s。6.5.3過熱保護裝置按7.6.3進行試驗時,過熱保護裝置動作時,間接對流取暖器的熱空氣出口溫度不應大于85℃,直接對流式取暖器的熱風出口溫度不應大于220℃。機械定時器按7.6.4進行試驗時,定時器誤差不應大于10%,且其動作時,取暖器應安全切斷燃氣通路。6.5.5風壓過大安全裝置強制排氣式取暖器,按7.6.5進行試驗時,在風壓小于80Pa時安全裝置不應動作。風壓增大時,在產生熄火、回火、影響使用的火焰外溢及妨礙使用的離焰現象之前,安全裝置應能關閉通往燃燒器的燃氣通路。冷凝式取暖器在試驗期間,冷凝水排出口不應有煙氣泄漏。6.5.6燃氣穩(wěn)壓裝置按7.6.6進行試驗時,其折算熱負荷與0-2氣的折算熱負荷偏差不應大于10%。6.5.7冷凝水堵塞安全裝置按7.6.7進行試驗時,取暖器關閉前的CO(a=)含量不應大于0.2%,且應無冷凝水泄漏。6.5.8防傾倒保護裝置可移動的取暖器按7.6.8進行試驗時,防傾倒保護裝置應在其翻倒后10s內關閉通往燃燒器的燃氣通路,且不應自動再開啟。6.5.9煙道堵塞保護裝置按7.6.9.1進行試驗時,煙氣中CO=1含量不應大于0.06%。當安全裝置切斷燃氣后,應產生鎖定、且只能通過手動復位來實現重新啟動。冷凝式取暖器在試驗期間,冷凝水排出口不應有煙氣泄漏。按7.6.9.2進行試驗時,煙氣中CO。=1含量不應大于0.10%。當安全裝置切斷燃氣后,應產生鎖定、且只能通過手動復位來實現重新啟動。冷凝式取暖器在試驗期間,冷凝水排出口不應有煙氣泄漏。6.6防倒風排煙罩6.6.1按7.7.1進行試驗時,防倒風排煙罩堵塞時煙氣中CO=1含量不應超過0.04%。6.6.2無風狀態(tài)下,按7.7.2進行試驗時,煙氣不應從排煙口以外的地方排出。6.6.3有風狀態(tài)下,按7.7.3進行試驗時,火焰不應熄滅或產生回火、離焰、外溢,且不應產生危害取暖器的現象。非冷凝的間接對流取暖器按7.8進行試驗時,熱效率不應小于80%。6.8帶助燃風機的取暖器的特殊要求按7.9.1進行試驗時,取暖器的預清掃時間應大于10s,且換風量不應小于4倍的燃燒室容積。注1:管式輻射取暖器的燃燒室容積計算為6m長、且不小于火焰長度的輻射管容積。注2:板式輻射取暖器和直接對流式取暖器無換風量要求。6.8.2強制排氣式取暖器按7.9.2進行試驗時,除排煙口外,排煙系統(tǒng)不應有煙氣泄漏。6.8.3強制給排氣式取暖器按7.9.3進行試驗時,燃燒通路的空氣泄漏量(m3/h)不應大于額定熱負荷值(kW)的0.43倍,且不大于10m3/h。6.9抗風性能室外型取暖器和強制給排氣式取暖器按7.10進行試驗時,煙氣中CO=1含量不應大于0.14%(體積分數)。按7.11進行試驗時,取暖器零部件表面溫升應符合表6規(guī)定。測試部件/部位溫升/K距離取暖器最近的可燃物表面操作時必須接觸的旋鈕、按鍵等部位操作時可能接觸的旋鈕、按鍵等部位周圍表面燃氣調壓器手動燃氣閥干電池自動截止閥自動燃燒器控制系統(tǒng)注:Tmx為制造商給出的部件最高允許溫度,用℃表示。6.11運行安全性取暖器按7.12進行試驗時,煙氣中CO=含量應符合6.4.5的規(guī)定。6.12使用交流電的取暖器的電氣要求在7.13.1的試驗條件下,額定輸入電功率偏差不應大于±15%。6.12.2泄漏電流和電氣強度在7.13.2的試驗條件下,取暖器的泄漏電流和電氣強度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a)在1.06倍額定電壓下:——I類取暖器泄漏電流不大于3.5mA;——Ⅱ類取暖器泄漏電流不大于0.25mA。b)取暖器絕緣承受7.13.2規(guī)定的試驗電壓,在試驗期間,不應出現閃絡和擊穿。在7.13.3的試驗條件下,接線端子對外殼接地電阻應小于0.1Ω。6.12.4外殼防護等級在7.13.4的實驗條件下,外殼防護等級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室內型取暖器的外殼防護等級應至少為IP2X;——室外型取暖器的外殼防護等級應至少為IP25;——允許使用水沖洗的取暖器,在拆除允許用戶拆裝的部件后,防水等級不應低于IPX6。6.13電磁兼容安全性使用交流電源的取暖器的電磁兼容安全性應符合附錄C的規(guī)定。間接對流取暖器和管式輻射燃氣取暖器煙氣中NO.含量應符合附錄D的規(guī)定。7試驗方法7.1試驗條件實驗室條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a)實驗室條件參照GB/T16411—2008中第4章的規(guī)定執(zhí)行;b)如無特殊規(guī)定,使用市電的取暖器的各項試驗應在額定電壓下進行。7.1.2試驗用燃氣試驗用燃氣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a)試驗用燃氣參照GB/T16411—2008中第5章的規(guī)定執(zhí)行,且天然氣最低試驗燃氣壓力不應大于1500Pa;b)如無特殊說明,取暖器的各項試驗應在0-2氣條件下進行。7.2穩(wěn)定性可移動的取暖器應按下列規(guī)定進行試驗:a)質量不大于45kg的取暖器,各個方向傾斜15°,松手后取暖器應無傾倒;b)質量大于45kg的取暖器,在取暖器頂部中心水平施加1/10取暖器重量的力,取暖器應無傾倒。試驗結果應符合6.1的規(guī)定。7.3燃氣通路氣密性7.3.1燃氣入口至噴嘴處的燃氣通路氣密性應按下列規(guī)定進行試驗:a)內部氣密性按下列步驟進行:——關閉被測的密封閥門,其余閥門打開,逐道檢測(并聯的密封閥門作為一道閥門檢測);——在燃氣入口連接檢漏儀,分別通入10kPa和0.6kPa的空氣;——檢查被測閥門的內部氣密性。b)外部氣密性按下列步驟進行:——打開所有閥門,堵塞噴嘴出口;——在燃氣入口連接檢漏儀,通入10kPa的空氣;——檢查從燃氣入口至噴嘴處的外部氣密性。試驗結果應符合6.2.1的規(guī)定。7.3.2噴嘴至燃燒器火孔的燃氣通路氣密性按下列規(guī)定進行試驗:a)采用0-1氣,將燃氣調節(jié)裝置調到最大位置;b)點燃取暖器,用明火檢查噴嘴至燃燒器火孔的燃氣通路是否存在燃氣泄漏;c)采用0-3氣,將燃氣調節(jié)裝置調到最小位置;d)重復b)。試驗結果應符合6.2.2的規(guī)定。7.4熱負荷準確度按GB/T16411—2008中第6章的要求進行試驗,試驗結果應符合6.3的規(guī)定。7.5燃燒工況7.5.1冷態(tài)下,點燃主火燃燒器一端火孔,點燃后,記錄傳遍所有火孔的時間,目測有無爆燃現象,試驗結果應符合6.4.1的規(guī)定。7.5.3完成所有試驗后,目測檢查電極、熱交換器部分是否有積碳;非冷凝式取暖器目測檢查是否有冷凝水產生,試驗結果應符合6.4.3的規(guī)定。7.5.4主燃燒器點燃后:a)主火燃燒器冷態(tài)點燃15s后,目測是否有妨礙使用的離焰現象;b)主火燃燒器冷態(tài)點燃15s后,目測是否有熄火現象;c)主火燃燒器點燃30min后,目測火焰是否回火。試驗結果應符合6.4.4的規(guī)定。7.5.5煙氣中CO。=D含量試驗按GB/T16411—2008中8.2.8的規(guī)定進行,試驗結果應符合6.4.5的規(guī)定。7.5.6取暖器應按下列規(guī)定進行測試:a)取暖器運行至熱平衡后,測量排煙出口處的煙氣溫度;b)冷凝式取暖器同時應測量排煙出口處煙氣中氧氣含量。試驗結果應符合6.4.6的規(guī)定。7.5.7分別調整燃氣壓力(0-1氣、0-3氣),采用市電的取暖器還應同時調整供電電壓(90%和110%額定電壓),重新進行7.4.1~7.4.5的試驗,試驗結果應符合6.4.7的規(guī)定。7.5.8點火燃燒器運行點燃15min后,目測點火燃燒器單獨燃燒時是否存在回火、熄火。用點火燃燒器點燃主燃燒器時,是否存在爆燃現象,主燃燒器熄火時,點火燃燒器是否存在回火、熄火現象,試驗結果應符合6.4.8的規(guī)定。7.5.9所有試驗完成后,目測點火燃燒器是否有積碳,試驗結果應符合6.4.9的規(guī)定。7.6安全裝置7.6.1自動燃燒器控制系統(tǒng)自動燃燒器控制系統(tǒng)按下列規(guī)定進行試驗:a)目測點火和燃氣閥門開啟的順序;b)目測點火過程是否存在爆燃現象;取暖器運行10min后,人為關閉燃氣,火焰熄滅后馬上恢復燃氣供應,檢查再點火(如有)、再啟動(如有)過程是否存在爆燃現象;c)取暖器運行10min,人為斷開火焰檢測裝置,測量斷開瞬間至燃氣閥關閉的時間;d)取暖器運行10min,人為關閉燃氣,火焰熄滅后馬上恢復燃氣供應,測量斷開瞬間至再次點燃的時間;e)取暖器運行10min,人為關閉燃氣,火焰熄滅后馬上恢復燃氣供應,采用a)和b)的方法檢查;f)未通燃氣狀態(tài)下啟動取暖器,測量燃氣閥開閥時間。在冷態(tài)下,燃氣閥開啟后開始點火,第一次點火延遲時間為開閥后1s,且每重復一次循環(huán),點火延遲時間增加1s,直到延遲時間為開閥間結束,目測是否危害人身安全和損壞取暖器。試驗結果應符合6.5.1的規(guī)定。7.6.2熱電式熄火保護裝置熱電式熄火保護裝置應按下列規(guī)定試驗:a)點火延遲開閥時間測試時,在冷態(tài)下點燃燃燒器,維持到6.5.2規(guī)定的時間,取消手動操作。b)熄火延遲閉閥時間測試時,取暖器在額定熱負荷狀態(tài)下工作10min后,人為關斷燃氣,點火燃燒器和主燃燒器火焰熄滅瞬間開始計時,重新打開燃氣直至安全裝置切斷燃氣結束計時??刹捎玫刃Х椒ù?。試驗結果應符合6.5.2的規(guī)定。7.6.3過熱保護裝置取暖器的過熱保護裝置按下列規(guī)定試驗:a)使溫度自動控制裝置處于失效狀態(tài),取暖器運行至穩(wěn)定狀態(tài),逐步降低換熱空氣流量或新風量,測量熱風出口溫度;b)當過熱安全裝置動作時,檢查燃氣通路是否關閉,并讀取熱風出口溫度;c)增大換熱空氣流量或新風量,檢查取暖器是否重新啟動。試驗結果應符合6.5.3的規(guī)定。將定時器設定至最長定時時間,啟動取暖器,使其正常運行,記錄取暖器安全關閉時的時間,測定3次,最大時間偏差應符合6.5.4的規(guī)定。7.6.5風壓過大安全裝置取暖器的風壓過大安全裝置按下列規(guī)定試驗:a)將排煙管接入背壓箱,點燃取暖器運行15min后,將風壓箱內壓力調節(jié)至80Pa,目測安全裝置是否動作、燃燒器有無熄火、回火、火焰外溢等不正常燃燒的現象;b)有點火燃燒器時,僅點燃點火燃燒器,按a)的方法進行檢查;c)緩慢升高背壓箱內壓力,檢查在產生熄火、回火、火焰外溢之前,安全裝置是否切斷燃氣通路;冷凝式取暖器檢查冷凝水排出口是否有煙氣排出;d)斷開安全裝置回路,檢查取暖器是否運行。試驗結果應符合6.5.5的規(guī)定。7.6.6燃氣穩(wěn)壓裝置分別使用0-1、0-3氣,按GB/T16411—2008中第6章的規(guī)定測試熱負荷,與7.4中測試的熱負荷相比較,計算出實測折算熱負荷偏差,計算結果應符合6.5.6的規(guī)定。7.6.7冷凝水堵塞安全裝置取暖器在最大負荷狀態(tài)下連續(xù)運行15min后,堵塞冷凝水出口,直至取暖器關閉,測量關閉前的COa=)含量,試驗結果應符合6.5.7的規(guī)定。7.6.8防傾倒保護裝置點燃取暖器,然后沿可能方向推倒取暖器,測量自翻倒至關閉燃氣通路的時間,試驗結果應符合7.6.9煙道堵塞保護裝置強制排氣式取暖器應按下列規(guī)定進行試驗:a)取暖器運行15min;b)在煙氣出口或空氣進口處逐步堵塞至取暖器剛能維持運行,測量煙氣中CO含量,并按GB/T16411—2008中8.2.8的規(guī)定進行折算;c)然后完全堵塞煙氣出口或空氣進口,堵塞狀態(tài)維持3min,然后除掉堵塞物,檢查取暖器是否重新啟動;d)試驗期間冷凝式取暖器檢查冷凝水排出口是否有煙氣排出。試驗結果應符合6.5.9.1的規(guī)定。7.6.9.2強制給排氣式取暖器取暖器運行至熱平衡后,應按下列規(guī)定進行試驗:a)取暖器運行15min;b)逐漸堵塞排氣管或給氣管至取暖器剛能維持運行,測量煙氣中CO含量,并按GB/T16411—2008中8.2.8的規(guī)定進行折算;c)然后完全堵塞排氣管或給氣管,堵塞狀態(tài)維持3min,然后除掉堵塞物,檢查取暖器是否重新啟動;d)試驗期間冷凝式取暖器檢查冷凝水排出口是否有煙氣排出。試驗結果應符合6.5.9.2的規(guī)定。7.7防倒風排煙罩7.7.1排煙罩堵塞取暖器的排煙罩堵塞應按下列規(guī)定進行試驗:a)取暖器設定在最大熱負荷狀態(tài)運行15min后,逐漸堵塞排煙罩,直至完全堵塞或取暖器剛能維持未熄滅狀態(tài),測量煙氣中的CO含量并按GB/T16411—2008中8.2.8的規(guī)定進行折算;b)然后分別采用0-1氣、0-3氣進行上述測試。試驗結果應符合6.6.1的規(guī)定。7.7.2無風狀態(tài)下煙氣泄漏取暖器的煙氣泄漏應按下列規(guī)定進行試驗:a)根據制造商的安裝說明書,分別安裝最長和最短排煙管;b)取暖器至少運行15min;c)采用露點板觀察是否有煙氣從減壓口溢出。試驗結果應符合6.6.2的規(guī)定。7.7.3有風狀態(tài)下煙氣泄漏取暖器應按下列規(guī)定進行有風狀態(tài)的防倒風排煙罩試驗:a)根據制造商的安裝說明書,安裝最短排氣管并連接送風機;b)取暖器至少運行15min;c)啟動風機,使排氣管內分別產生2.5m/s向上和5m/s向下的風速;d)點火燃燒器應單獨進行上述試驗。試驗結果應符合6.6.3的規(guī)定。7.8熱效率非冷凝的間接對流取暖器根據安裝說明書裝配完整,排煙管/給排氣管根據隨取暖器提供配件安裝,使取暖器在0-2氣條件下運行,達到熱平衡后,測量相關參數,按公式(1)計算熱效率。計算結果應符合6.7的規(guī)定:式中:n——熱效率,以百分數(%)表示;ty——煙氣溫度,單位為攝氏度(℃)t——環(huán)境溫度,單位為攝氏度(℃);A——液化石油氣取0.41,天然氣取0.40;B——液化石油氣取0.31,天然氣取0.32;(CO?)n——試驗燃氣的理論二氧化碳量,以體積分數(%)表示;(CO?)m——干煙氣中二氧化碳測定的數值,以體積分數(%)表示。7.9帶助燃風機的取暖器的特殊要求7.9.1預清掃按下列規(guī)定進行試驗:a)預清掃時間試驗:按制造商的聲明進行安裝,測量風機啟動至點火開始的時間間隔;b)換風量試驗:在冷態(tài)下,在預清掃階段測量排氣管出口的空氣流量,并折算成標準狀態(tài)。試驗結果應符合6.8.1的規(guī)定。7.9.2強制排氣式取暖器取暖器運行15min后,用發(fā)煙劑或露點板測試取暖器排煙系統(tǒng)是否有煙氣泄漏,試驗結果應符合7.9.3強制給排氣式取暖器按下列要求進行試驗:a)取暖器應配置給、排氣管,并將其按照安裝說明書的說明安裝好;b)將氣體流量計連接至取暖器給排氣口;c)使取暖器處于停機狀態(tài);d)然后從給、排氣口輸入壓力為100Pa的空氣,記錄氣體流量計的流量。其數值應符合6.8.3中對空氣泄漏量的規(guī)定。按GB25034—2020中7.4.2.2中的要求進行試驗,試驗結果應符合6.9的規(guī)定。7.11溫升按下列要求進行試驗:a)將取暖器根據制造商聲明的條件進行安裝;b)取暖器附近可燃物用25mm±1mm厚、無光澤黑色木板代替;c)采用0-1氣,使取暖器運行至熱穩(wěn)定狀態(tài);d)測量環(huán)境溫度和6.10規(guī)定的各點的溫度。試驗結果應符合6.10的規(guī)定。7.12運行安全性按下列要求進行試驗:a)取暖器設在1.1倍額定熱負荷下運行8h×6d;b)調節(jié)取暖器至額定熱負荷狀態(tài);試驗結果應符合6.11的規(guī)定。7.13使用交流電的取暖器的電氣要求取暖器在額定電壓、最大熱負荷狀態(tài)下運行15min后,測量電功率并計算偏差,結果應符合6.12.1的規(guī)定。7.13.2泄漏電流和電氣強度按下列要求進行泄漏電流和電氣強度試驗,試驗結果應符合6.12.2的規(guī)定。a)泄漏電流——試驗前,保護阻抗要從帶電部件上斷開,使取暖器處于室溫,不連接電源的情況下進行試驗;——交流試驗電壓施加在帶電部件和連接金屬箔的易觸及金屬部件之間;被連接的金屬箔面積不超過20cm×10cm,與絕緣材料的易觸及表面相接觸;——單相燃具試驗電壓為1.06倍的額定電壓;在施加試驗電壓后的5s內,測量泄漏電流。b)電氣強度泄漏電流試驗后,絕緣應立即經受1min頻率為50Hz或60Hz基本正弦波的試驗電壓,在試驗期間不應出現擊穿?!娫床孱^L端(或N端)與易觸及部件之間為1250V電壓;——有附加絕緣時,帶電部件和易觸及部件之間為1750V電壓;——有加強絕緣時,帶電部件和易觸及部件之間在3000V電壓。從空載電壓不超過12V(交流或直流)的電源取得電流,并且該電流等于器具額定電流1.5倍或25A(兩者中取較大者),讓該電流輪流在接地端子或接地觸點與每個易觸及金屬部件之間通過。在器具的接地端子或器具輸入插口的接地觸點與易觸及金屬部件之間測量電壓降。由電流和該電壓降計算出電阻,試驗結果應符合6.12.3的規(guī)定。7.13.4外殼防護等級按GB/T4208中的要求進行試驗,試驗結果應符合6.12.4的規(guī)定。7.14電磁兼容安全性電磁兼容安全性按附錄C的規(guī)定進行。7.15NO.污染間接對流取暖器和管式輻射燃氣取暖器煙氣中NO,試驗按附錄D的規(guī)定進行。8檢驗規(guī)則8.1出廠檢驗出廠檢驗可分為逐臺檢驗和抽樣檢驗,逐臺檢驗是生產全過程中對產品的檢驗;抽樣檢驗是產品進入成品庫前或交貨時進行的檢驗。當采用逐臺檢驗時,檢驗項目按表7執(zhí)行。檢驗項目全部符合要求時,判定為合格。當采用抽樣檢驗時,抽樣檢驗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a)抽樣方案由制造商自行確定;b)檢驗項目按表7執(zhí)行;c)檢驗項目全部符合要求時,判定為合格。8.2型式檢驗有下列情況之一時,應進行型式檢驗:a)新產品鑒定定型;b)投入批量生產之前或轉廠生產;c)正式生產后,產品在材料、工藝、結構等方面有較大改變可能影響產品性能;d)出廠檢驗結果與上次型式檢驗有較大差異;e)停產1年以上恢復生產。型式檢驗項目按表7執(zhí)行。檢驗項目全部符合要求時,判定為合格。8.3檢驗項目及不合格分類檢驗項目及不合格分類見表7。表7檢驗項目及不合格分類序號檢驗項目出廠檢驗型式檢驗不合格分類條款逐臺檢驗抽樣檢驗1結構 —√B2零部件 ——√B3材料 —√B4冷凝式取暖器的特殊要求—— √B5可移動的取暖器的特殊要求————√B6穩(wěn)定性————√B7燃氣通路氣密性√√√A8熱負荷準確度———√B9燃燒工況火焰?zhèn)鬟f√√√A6.4.1火焰穩(wěn)定性 √√B6.4.2~6.4.4、6.4.7煙氣中一氧化碳含量——√√A6.4.5煙氣溫度——√√B6.4.6點火燃燒器——√√B6.4.8、6.4.9安全裝置√√√A表7檢驗項目及不合格分類(續(xù))序號檢驗項目出廠檢驗型式檢驗不合格分類條款逐臺檢驗抽樣檢驗防倒風排煙罩——√√A熱效率√√A帶助燃風機的取暖器√√B抗風性能——√√B溫升√B6.10運行安全性————√B6.11電氣安全性電氣強度√√√A6.12泄漏電流——√√A接地電阻——√√A其他項—√√B電磁兼容安全性————√B附錄C————√B標志和說明書標志銘牌√√√A9.1.1警示標志√√√B9.1.2包裝標志√√√B9.1.3說明書——√√B包裝———√B注1:不合格分類中A類為涉及安全項目。注2:“√”為需要檢驗項目;“—”為不需要檢驗項目。9標志和說明書9.1標志a)取暖器的名稱;b)燃氣種類和代號;c)額定燃氣壓力;d)額定熱負荷;e)煙氣排放方式;f)安裝位置;g)取暖器的編號或生產日期;i)外殼防護等級;j)制造商名稱或制造商標志;k)執(zhí)行標準。取暖器應在醒目位置貼有規(guī)范中文編寫的警示標志,警示標志應字跡清晰、牢固耐用,且應至少給出下列警示內容:a)使用前應仔細閱讀使用說明;b)取暖器適用場所的限定(室內排氣式取暖器和室外型取暖器);c)不得使用規(guī)定以外的其他燃氣;d)直接使用交流電源的取暖器應可靠接地;e)使用場所通風換氣的要求;室內排氣式取暖器應說明換氣量或換氣次數的相關信息;f)燃燒用空氣取自室內的取暖器應規(guī)定重要零部件(如燃氣閥、燃燒用風機、火焰監(jiān)控裝置、燃燒器等)的使用周期;g)遙控裝置上應有遙控裝置使用前檢查采暖系統(tǒng)與可燃物之間的安全距離的相關警示;h)工作時可能存在燙傷操作者、使用者的警示;i)清潔時不應使用有腐蝕性的清潔劑;j)允許使用水清洗的取暖器,應注明清洗注意事項;k)嚴禁私自拆裝取暖器;1)輻射面與可燃物之間的最小距離(輻射式取暖器);m)使用人員限制,如非專業(yè)人員不應操作取暖器等;n)可移動的取暖器使用前應固定取暖器,如燃氣接口有更換時,應檢查燃氣接口處氣密性。包裝箱上的標志應至少包括下列信息.a)產品名稱;b)質量及外形尺寸;c)燃氣類別;d)制造商名稱,生產地址;e)生產編號或日期;f)怕濕、向上、小心輕放等符合GB/T191規(guī)定的儲運標志。9.2說明書9.2.1安裝說明書每臺取暖器均應配有專門用于安裝的說明書,說明書中除應包含9.1.2內容外,應至少包含下列信息。a)安裝參數——銘牌上除生產編號、生產日期、執(zhí)行標準外的所有信息;——取暖器及其包裝上符號的含義;——距可燃物的最小距離;——取暖器附近如有不耐熱的墻壁,如木墻,應給出隔熱保護措施建議;——安裝取暖器的墻壁和取暖器外側熱表面之間的最小間隙;——對取暖器的說明,及主要零件及部件的相關圖示;——若采用過濾器,應有與取暖器相匹配的參數信息。b)燃氣安裝——檢查銘牌上有關數據;——檢查供氣條件是否滿足取暖器要求。c)電氣安裝——建筑物的配電系統(tǒng)應有接地線,取暖器的接地線應牢固并可靠接地,插頭、插座應通過相關認證;——電氣端子接線圖(包括外部控制裝置);——Y型連接的取暖器,應寫有“如果電源軟線損壞,為避免危險,應由制造商或制造商認可的維修人員來更換”;——Z型連接的取暖器,應寫有“電源軟線不能更換,如果軟線損壞,應由制造商或制造商認可的維修人員來檢修”;——取暖器連接的開關不應設置在有潮濕或有淋浴設備的房間。d)本體安裝——室外型取暖器不應安裝在室內;——取暖器不應安裝在封閉空間(除強制給排氣式);——取暖器不應暗裝;——不應靠近電磁爐、微波爐等強電磁輻射電器;——安裝時,應在取暖器前的管道上安裝燃氣截止閥;——應使用原配煙道,不應隨意改用其他煙道,及用單管煙道代替同軸煙道;——安裝時不應拆動取暖器上的任何密封件;——安裝時應考慮溫度變化產生的膨脹和收縮;——取暖器的安裝和調試應由制造商認可的專業(yè)人員進行;——管式輻射取暖器的輻射管和反射罩的設計與安裝應考慮熱應力的影響,保證取暖器的安——取暖器安裝之后,安裝人員應對取暖器的給排氣系統(tǒng)進行位置標識,安裝人員應向用戶介紹取暖器及其安全裝置的使用方法。在說明書中應對可預期的誤安裝風險提出警示,應至少包含下列信息:a)安裝不當會引起對人和物的危害;b)取暖器應按安裝說明書進行安裝;c)取暖器應使用原裝配件和煙道;d)取暖器燃氣進氣口前應安裝燃氣截止閥;e)取暖器不應安裝在強電磁輻射電器附近;f)安裝場所的配電系統(tǒng)應有接地線;取暖器連接的插座不應設置在有用水設備附近或淋浴設備g)只有制造商授權的代理商或專業(yè)技術人員才可以安裝、維修、更換零部件或整機;h)維修和檢查人員在產品維修后應在產品上進行標示維修和檢查的結果;i)嚴禁拆動取暖器上的任何密封件;j)冷凝水排出管的安裝位置及安裝方法(冷凝式取暖器)。9.2.2使用說明書使用說明書應至少包含下列信息:a)取暖器的啟動、停機等操作使用說明。b)用戶使用應遵守的警示事項:——鎖定裝置不應隨意調節(jié);——應由專業(yè)人員進行定期檢查和維護;——只有制造商授權的代理商或專業(yè)人員才可以維修、更換零部件或整機;——無行為能力和限制行為能力人員(非專業(yè)人員)不應操作取暖器;——不應使用有腐蝕性的清潔劑;——維修時涉及燃氣調壓閥和控制器的維修應聯系取暖器制造商;——維修時,應使用原裝配件;——維護時間間隔。c)取暖器可能出現的故障情況以及相應解決方案的說明。d)取暖器的清潔及日常維護時的操作說明、允許用戶拆裝部件的聲明。e)防止動物、植物接近取暖器的方法(直接對流式取暖器)。f)冷凝水的排放方法,不能堵塞冷凝水的排放口(冷凝式取暖器)。g)冷凝水不可用于洗手、飲用、洗滌等生活用水(冷凝式取暖器)。h)如有冷凝水中和系統(tǒng),應有系統(tǒng)清潔和維護說明(冷凝式取暖器)。i)在使用前應固定取暖器,如燃氣接口有更換時,應及時檢查氣密性(可移動的取暖器)。10.1.2產品的包裝應牢固、安全、可靠、便于裝卸,在正常的裝卸、運輸和儲存期內應確保產品的安全和使用性能不會因包裝原因發(fā)生損壞。10.2.1運輸過程中應防止劇烈振動、擠壓、雨淋及化學品的侵蝕。10.2.2搬運時不應滾動、拋擲和手鉤等,以免對取暖器造成損害。10.3貯存10.3.1產品應在干燥通風、無高溫或陽光直射、周圍無腐蝕性氣體的倉庫內存放。10.3.2產品應分類存放,堆碼不應大于規(guī)定高度極限,防止擠壓和倒垛損壞。(資料性)本文件支持GB16914—2012基本要求的條款對應表表A.1給出了本文件支持GB16914—2012基本要求的條款對應表。表A.1本文件支持GB16914—2012基本要求的條款對應表GB16914—2012條款基本要求內容本文件對應條款操作安全性第5章、第6章安裝技術說明書用戶使用和維護說明書安全警示(燃具和包裝上)器具配件材料特性材料保證可靠性、安全性和耐久性第5章、第6章排煙冷凝爆炸的危險性水和空氣滲入不適用輔助能源正常波動輔助能源異常波動電氣安全5.7、6.12、附錄C承壓部件不適用控制和調節(jié)裝置故障安全裝置功能同上不允許操作部件的保護用戶可調節(jié)裝置的設計進氣口連接燃氣泄漏危險燃具內燃氣積聚的危險5.1.28、6.4、6.5.1、6.5.2、6.8防止房間內的燃氣積聚點火火焰的穩(wěn)定性和煙氣排放燃燒產物意外排放GB16914—2012條款基本要求內容本文件對應條款3.3.4.3防倒煙功能3.3.5能源的合理利用3.3.6.1安裝位置及附近表面溫升6.103.3.6.2操作部件表面溫升6.103.3.6.3燃具其他部位表面溫升6.103.3.7食品和生活用水不適用GB/T41320—2022(資料性)按排煙方式分類的取暖器結構示意圖表B.1給出了按排煙方式進行分類的取暖器結構示意圖。表B.1取暖器結構示意圖類型圖示說明強制排氣式取暖器燃氣燃氣燃燒用空氣取自室內,燃燒后的煙氣在風機作用下排向室外(燃燒室壓力為負壓狀態(tài))燃氣燃氣燃燒用空氣取自室內,燃燒后的煙氣在風機作用下排向室外(燃燒室壓力為正壓狀態(tài))自然排氣式取暖器燃氣燃氣燃燒用空氣取自室內,燃燒后的煙氣在自然抽力作用下排向室外表B.1取暖器結構示意圖(續(xù))類型圖示說明強制給排氣式取暖器燃氣燃氣燃燒用空氣取自室外,燃燒后的煙氣在風機作用下排向室外(燃燒室壓力為負壓狀態(tài))燃氣燃氣燃燒用空氣取自室外,燃燒后的煙氣在風機作用下排向室外(燃燒室壓力為正壓狀態(tài))直排式取暖器燃氣燃氣燃燒后煙氣直接排向室內(規(guī)范性)電磁兼容安全性C.1通則除用于養(yǎng)殖場所、種植場所外的取暖器使用的控制電路應符合C.2~C.6規(guī)定的電磁兼容要求,且a)評定準則I:取暖器應正常工作。b)評定準則Ⅱ:取暖器應正常工作或安全關閉或進入并保持鎖定。C.2電壓暫降、短時中斷和電壓變化的抗擾度性能C.2.1電壓暫降和短時中斷C.2.1.1電壓暫降和短時中斷技術要求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對電壓暫降時間不大于1個周期,取暖器應符合評定準則I規(guī)定;——對電壓暫降或短時中斷時間大于1個周期,取暖器應符合評定準則Ⅱ規(guī)定。C.2.1.2按GB/T17626.11規(guī)定的試驗儀器和試驗條件,使取暖器先保持在額定電壓下,并滿足下列試驗要求:b)短時中斷,其階躍要求在電源電壓相位角0°開始;c)每次施加電壓暫降和短時中斷的間隔時間不應小于10s。試驗時,應分別在運行狀態(tài)、鎖定狀態(tài)和待機狀態(tài)下按表C.1實施3次試驗。表C.1電壓暫降和短時中斷持續(xù)周期額定電壓暫降100%(短時中斷)√1——√√——√√√注:“√”為需要檢驗項目;“—”為不需要檢驗項目。C.2.2.1電壓變化技術要求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a)電源電壓從額定電壓降低到記錄電壓的過程中,取暖器應符合評定準則I規(guī)定;b)電源電壓低于記錄電壓時以及電源電壓從0V逐漸升高直到取暖器啟動,取暖器應符合評定準則Ⅱ規(guī)定。C.2.2.2按GB/T17626.11規(guī)定的試驗儀器和試驗條件,額定電壓下,供電電壓波動時間按表C.2選取。試驗過程中,對于來自傳感器和開關等與安全相關的信號,將其信號電源與測試電源隔開,并確保信號一直存在,該類信號可以人工模擬。然后按下列步驟進行試驗:a)取暖器運行約1min后,降低電源電壓至取暖器停止工作后,記錄該電源電壓值后繼續(xù)降低額定電壓10%的電壓并維持;b)將電源電壓以額定電壓的10%為一級降低電壓至0V并維持,再從0V逐級升高至取暖器的額定工作電壓。表C.2短時供電電壓波動時間單位為秒電壓測試等級電壓下降的時間電壓下降后的維持時間電壓上升的時間記錄電壓-10%C.3浪涌抗擾度性能C.3.1技術要求浪涌抗擾度技術要求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按嚴酷等級2試驗時,取暖器應符合評定準則I規(guī)定;——按嚴酷等級3試驗時,取暖器應符合評定準則Ⅱ規(guī)定。C.3.2試驗方法按GB/T17626.5規(guī)定的試驗儀器和試驗條件,試驗電壓按表C.3選取,每組脈沖包含施加在線-線及線-地間的正脈沖和施加在線-線及線-地間的負脈沖。每次施加脈沖的間隔時間不小于60s。在下列狀態(tài)各施加2組浪涌脈沖:a)運行狀態(tài);b)鎖定狀態(tài);c)待機狀態(tài)。單位為千伏嚴酷等級主電源線-線線-地23C.4電快速瞬變抗擾度性能C.4.1技術要求電快速瞬變抗擾度技術要求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a)按嚴酷等級2試驗時,取暖器應符合評定準則I規(guī)定;b)按嚴酷等級3試驗時,取暖器應符合評定準則Ⅱ規(guī)定。注:本要求僅適用于與電纜連接的端子。C.4.2試驗方法按GB/T17626.4規(guī)定的試驗儀器和試驗條件,在相線、零線、地線間的任意組合各進行1次試驗,每次試驗在正、負2個極性上各持續(xù)2min。依制造商的規(guī)定,電纜長度可以大于3m,并按照GB/T17626.4—2018中7.3.1的規(guī)定對線纜進行捆扎擺放。試驗電壓峰值和重復頻率按表C.4選取,在取暖器的下列運行狀態(tài)試驗:a)運行狀態(tài);b)鎖定狀態(tài);c)待機狀態(tài)。表C.4電快速瞬變抗擾度嚴酷等級電源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