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信息技術生物特征識別通用規(guī)范指紋識別模塊2023-05-23發(fā)布2023-12-01實施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I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l3術語和定義 24縮略語 35要求 36試驗方法 7質量評定程序 附錄A(規(guī)范性)故障的分類與判據(jù) 附錄B(規(guī)范性)檢測指紋圖庫建立規(guī)則 附錄C(資料性)呈現(xiàn)攻擊樣本示例 附錄D(資料性)干擾攻擊樣本示例 參考文獻 Ⅲ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guī)則》的規(guī)定起草。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fā)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本文件由全國信息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28)提出并歸口。本文件起草單位:杭州晟元數(shù)據(jù)安全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深圳愛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華東分院、廈門市熠成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北京眼神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科虹霸科技有限公司、廣州廣電運通金融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中船重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天復(東莞)標準技術有限公司、深圳市銘圖創(chuàng)新科技有限公司。1信息技術生物特征識別通用規(guī)范指紋識別模塊本文件適用于指紋識別模塊的設計、研制、生產和檢驗。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guī)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191包裝儲運圖示標志GB/T2423.1電工電子產品環(huán)境試驗第2部分:試驗方法試驗A:低溫GB/T2423.2電工電子產品環(huán)境試驗第2部分:試驗方法試驗B:高溫GB/T2423.3環(huán)境試驗第2部分:試驗方法試驗Cab:恒定濕熱試驗GB/T2423.5環(huán)境試驗第2部分:試驗方法試驗Ea和導則:沖擊GB/T2423.10環(huán)境試驗第2部分:試驗方法試驗Fc:振動(正弦)GB/T2423.17電工電子產品環(huán)境試驗第2部分:試驗方法試驗Ka:鹽霧GB/T4208外殼保護等級(IP代碼)GB/T4857.2包裝運輸包裝件基本試驗第2部分:溫濕度調節(jié)處理GB/T4857.5包裝運輸包裝件跌落試驗方法GB4943.1信息技術設備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5080.7設備可靠性試驗恒定失效率假設下的失效率與平均無故障時間的驗證試驗方案GB/T5271.14信息技術詞匯第14部分:可靠性、可維護性與可用性GB/T5271.37信息技術詞匯第37部分:生物特征識別GB/T6739色漆和清漆鉛筆法測定漆膜硬度GB/T9254.1信息技術設備、多媒體設備和接收機電磁兼容第1部分:發(fā)射要求GB/T9286色漆和清漆劃格試驗GB/T17626.2電磁兼容試驗和測量技術靜電放電抗擾度試驗GB/T17626.3電磁兼容試驗和測量技術射頻電磁場輻射抗擾度試驗GB/T18455包裝回收標志GB/T23989涂料耐溶劑擦拭性測定法GB/T26125電子電氣產品六種限用物質(鉛、汞、鎘、六價鉻、多溴聯(lián)苯和多溴二苯醚)的測定GB/T26237.4信息技術生物特征識別數(shù)據(jù)交換格式第4部分:指紋圖像數(shù)據(jù)GB/T26572電子電氣產品中限用物質的限量要求GB/T33767.4信息技術生物特征樣本質量第4部分:指紋圖像數(shù)據(jù)23術語和定義GB/T5271.37界定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能集成到設備并為設備提供一定功能的部件。具有指紋識別及相關功能的模塊。指紋識別模塊上采集指紋圖像的器件。指紋傳感器能夠采集到指紋圖像的區(qū)域,通常用寬和高的尺寸大小或像素數(shù)表示。指紋特征項fingerprintfeature從指紋圖像中提取的用于表示指紋特征點的數(shù)值或標記。指紋模板fingerprinttemplate指紋驗證或指紋辨識時作為比對參考的指紋特征項的集合。指紋隱私信息fingerprintprivateinformation指紋注冊fingerprintenrolment創(chuàng)建和存儲指紋特征項以便指紋驗證和辨識的過程。指紋驗證fingerprintverification對指紋特征項與一個指紋模板進行相似程度計算并判定兩者是否來源于同一手指的過程。在指紋模板中搜索某個指紋特征項,并輸出候選者列表和比對決策的過程。模板容量templatecapacity指紋識別模塊可以存儲的最大指紋模板的數(shù)量。從發(fā)送指紋采集指令到完成指紋圖像采集并輸出結果的時間。指紋識別時間fingerprintidentificationtime完成指紋識別(包括指紋圖像采集、指紋圖像質量判斷、指紋特征項提取和指紋比對)的時間。3呈現(xiàn)攻擊接受率presentationattackacceptancerate將呈現(xiàn)攻擊誤判為真手指的次數(shù)占總呈現(xiàn)攻擊次數(shù)的比率。呈現(xiàn)攻擊防護等級presentationattackprotectionlevel能夠抵抗呈現(xiàn)攻擊的最大防護水平。干擾攻擊防護等級distortionattackprotectionlevel能夠抵抗干擾攻擊的最大防護水平。上位機host與指紋識別模塊進行通信、控制并使用指紋識別模塊所提供功能的設備或計算機。身份鑒別authentication指紋識別模塊與上位機彼此進行身份合法性驗證。4縮略語下列縮略語適用于本文件。FAR:錯誤接受率(FalseAcceptanceRate)FRR:錯誤拒絕率(FalseRejectionRate)MTBF:平均失效間隔時間(MeanTimeBetweenFailure)PAAR:呈現(xiàn)攻擊接受率/假體誤識率(PresentationAttackAcceptanceRate)5要求5.1外觀和結構指紋傳感器表面應沒有肉眼可視的劃痕、破損、凸起或凹陷、色差。傳感器表面宜有一定的防止指紋殘留能力。金屬零部件不應有機械損傷,表面若有涂鍍層的應均勻,不應起泡、龜裂、脫落或磨損。外觀面各結構件之間應沒有明顯縫隙,應做防水處理,器件面應做防霉菌、防潮濕、防鹽霧處理。模塊的零部件應緊固無松動,接插件應能可靠連接。模塊指紋按壓面可承受110N的靜壓力,作用60s后不應產生永久性變形和損壞。5.2功能5.2.1指紋圖像采集模塊應能采集指紋圖像,采集指紋圖像時應符合以下要求。4——準確、及時、可靠地檢測到手指是否存在。——支持附錄B所列的手指類型。——支持360°指紋采集,即手指沿著與指紋傳感器的接觸面旋轉任意角度均能采集指紋圖像?!讣y圖像清晰,沒有肉眼可視的雜波紋、噪點、亮線、暗線或暗角;支持圖像質量判斷功能并可將圖像質量的分數(shù)輸出,指紋圖像質量判斷的方法和結果符合GB/T33767.4的規(guī)定?!讣y圖像的格式支持GB/T26237.4所定義格式的一種或多種?!敵鲋讣y圖像和/或指紋特征項??赏ㄟ^以下兩種方式進行指紋注冊:a)通過采集指紋圖像,提取指紋特征項并融合生成指紋模板完成注冊;b)通過通信接口從外部導入指紋模板完成注冊。指紋注冊相關要求如下?!硕啻尾杉皇种傅牟煌恢貌⑦M行指紋特征項融合,以便更完整地表現(xiàn)手指指紋特征,提高指紋識別模塊的識別性能和用戶體驗。——指紋識別模塊采集區(qū)域為小面積的,注冊時宜通過采集特征的相異度得分判斷是否采集手指的不同區(qū)域;指紋識別模塊采集區(qū)域為大面積和中面積的,注冊時宜通過采集特征的相似度得分判斷是否采集同一根手指?!讣y注冊成功時,應設置唯一編號并與注冊的指紋模板綁定?!讣y注冊失敗時應輸出原因。應能支持指紋驗證和指紋辨識兩種指紋識別方式:——指紋驗證:通過1:1比對確認指紋所有者的身份是否與聲稱的身份一致;——指紋辨識:通過1:N搜索確認已注冊用戶的身份,并能拒絕未注冊用戶。指紋識別失敗時應輸出原因。應能將已注冊的指紋刪除,刪除的指紋數(shù)據(jù)應不可恢復。5.2.5呈現(xiàn)攻擊檢測宜具有呈現(xiàn)攻擊檢測的能力,防止仿造、偽造指紋進行惡意攻擊。宜具有殘留指紋痕跡檢測或濾除能力。檢測到呈現(xiàn)攻擊時,宜具備相應的處理機制,如提高比對閾值或降低最大比對失敗嘗試次數(shù)等,宜能進行風險反饋。宜具有干擾攻擊檢測的能力,防止更改或干擾指紋特征項進行惡意攻擊。5檢測到干擾攻擊時,宜具備相應的處理機制,如提高比對閾值或降低最大比對失敗嘗試次數(shù)等,宜能進行風險反饋。指紋傳感器表面發(fā)生破損、磨損、龜裂時,不應明顯影響采集的指紋圖像,不應造成干擾攻擊。模塊宜通過LED指示燈或其他裝置直觀指引手指操作或展現(xiàn)模塊的工作狀態(tài)或增加模塊的美觀可集成電源開關,實現(xiàn)模塊處于常掉電狀態(tài),當按壓手指時模塊上電并完成采集或識別功能。指紋識別模塊宜提供與上位機進行彼此身份合法性驗證的功能。對身份合法性驗證的功能相關要求如下:——模塊宜有唯一且不可更改的身份編碼;——生成身份鑒別信息時宜采用國家密碼管理主管部門批準使用的密碼算法,遵循相關密碼國家標準和行業(yè)標準;——模塊與上位機身份鑒別后,建立綁定關系,應安全存儲上位機的身份信息;注:身份信息除包含身份編碼以外還包含了身份鑒別相關信息,通常指用于鑒別身份的密鑰?!K接收到來自非綁定上位機的指令,除身份鑒別指令,其他指令應拒絕響應;——模塊與上位機綁定后,接收到新上位機的合法的身份鑒別要求,應解除與原上位機的綁定關系,與新上位機建立綁定關系;——模塊與上位機身份鑒別后,應自動清除已注冊的全部指紋模板。宜具備休眠、降頻或其他節(jié)能功能。應能通過指令設置并存儲控制參數(shù),如注冊采集次數(shù)、比對閾值、最大比對失敗嘗試次數(shù)等,參數(shù)設置成功后應在下一條指令時按設置的參數(shù)工作。模塊宜具備檢測模式,以便對模塊的性能進行驗證,宜包括以下功能:——無手指時采集圖像;——輸出指紋圖像、指紋特征項、指紋模板信息;——導入指紋圖像、指紋特征項、指紋模板信息;——輸出配置參數(shù)信息。檢測模式僅用于實驗室檢測階段,正式發(fā)布版本中不應提供該功能。宜支持更新軟件版本的功能。更新軟件版本時,應對軟件版本的正確性、完整性、合法性進行判斷,6已注冊的指紋模板不宜刪除或破壞。5.3性能指紋傳感器采集區(qū)域的大小可分為3檔,對應要求如下:a)大面積:面積應大于或等于144mm2;b)中面積:面積應小于144mm2且大于或等于64mm2;c)小面積:面積應小于64mm2。分辨率應不低于每厘米196.9個像素(每英寸500個像素)。用于存儲指紋圖像每個像素點灰度值的位寬應大于或等于8位。采集的全黑和全白圖像中不應含有3個以上像素相連的疵點,3個及以內像素相連的疵點不應多采集的指紋圖像的畸變率應小于或等于1%。模板容量應滿足應用場景的需要,應用干個人消費品時模板容量官不低干10枚,應用干安防門禁領域時模板容量宜不低于100枚。5.3.7指紋采集時間指紋采集時間應不超過250ms。5.3.8指紋識別時間模板容量小于或等于100枚時指紋識別時間應不超過1s,超過100枚時指紋識別時間應不超過5.3.9注冊失敗率注冊失敗率應不高于5%。依據(jù)不同的采集區(qū)域,F(xiàn)AR和FRR應符合表1要求。7采集區(qū)域大面積中面積小面積5.3.11呈現(xiàn)攻擊防護等級呈現(xiàn)攻擊檢測時,根據(jù)能夠防御的呈現(xiàn)攻擊類別,將呈現(xiàn)攻擊防護等級設置為1~6,如表2所示。在某個呈現(xiàn)攻擊類別,當PAAR符合時,即為達到相對應的呈現(xiàn)攻擊防護等級。以所能達到的最低防護等級作為模塊的呈現(xiàn)攻擊防護等級。表2呈現(xiàn)攻擊防護等級呈現(xiàn)攻擊防護等級呈現(xiàn)攻擊類別假體樣本舉例1非導電無指紋材料橘子皮、皮革、橡皮2導電無指紋材料導電膠布、導電筆涂畫的紋路3非導電2D拓印指紋材料通過非導電材料打印的指紋圖像4導電2D拓印指紋材料不高于10%通過導電材料打印或PCB蝕刻的指紋圖像5非導電3D倒模指紋材料不高于30%倒模后通過硅膠、木膠、膠水復制的指模6導電3D倒模指紋材料不高于50%倒模后通過電容膠、導電硅膠復制的指模呈現(xiàn)攻擊防護等級應能滿足應用場景需要。安防領域,呈現(xiàn)攻擊防護等級宜為6級;個人消費品領域,呈現(xiàn)攻擊防護等級宜不低于4級。5.3.12干擾攻擊防護等級干擾攻擊檢測時,根據(jù)能夠防護的干擾攻擊類別和FAR及FRR指標,將干擾攻擊防護等級設置為1~6,如表3所示。在某個干擾攻擊類別,當FAR和FRR均符合時,即為達到相對應的干擾攻擊防護等級。以所能達到的最低防護等級作為模塊的干擾攻擊防護等級。表3干擾攻擊防護等級干擾攻擊防護等級干擾攻擊類別異物覆蓋面積占比1不能獲取指紋特征項的異物2不能獲取指紋特征項的異物3不能獲取指紋特征項的異物4能夠獲取指紋特征項的異物5能夠獲取指紋特征項的異物6能夠獲取指紋特征項的異物干擾攻擊防護等級應能滿足應用場景需要。安防領域,干擾攻擊防護等級宜為5級;個人消費品領8域,干擾攻擊防護等級宜不低于2級。應對運行軟件的完整性和合法性進行校驗,防止軟件被篡改或替換。通信指令中應包含但不限于如下信息?!暾孕r炐畔?如校驗碼、摘要、簽名等),防止數(shù)據(jù)被非法篡改?!S機數(shù)因子,防止重放攻擊。模塊應能對上位機下傳指令中數(shù)據(jù)的有效性和業(yè)務邏輯的合理性進行判斷。對配置參數(shù)的處理滿足:——對涉及業(yè)務安全的參數(shù),如比對閾值、最大比對失敗嘗試次數(shù)等,應加密存儲;——配置參數(shù)只能通過指令生成、存儲或刪除;——設置參數(shù)時應能對參數(shù)的有效范圍進行限制并對設置參數(shù)值的有效性進行判斷。對指紋隱私信息的處理滿足:——采集的指紋圖像在完成輸出或特征項提取后,應立即銷毀,不應存儲;——指紋特征項不能被還原為原始指紋圖像;——指紋模板應加密存儲;——刪除或清除的指紋模板應徹底刪除,不能恢復。注冊時應能對指紋特征項的有效性進行判斷,當特征項較少時應拒絕注冊。當采取外部導入指紋模板進行指紋注冊時,應先通過身份鑒別。指紋識別應限制最大比對失敗嘗試次數(shù),當超過最大次數(shù),宜逐步增加允許識別的間隔時間,防止暴力破解。宜具有抵抗干擾攻擊與呈現(xiàn)攻擊的能力。模塊的安全應符合GB4943.1相關部分要求。電源接口規(guī)格、參數(shù)應與產品標準中的描述相一致。9通信接口規(guī)格、參數(shù)應與產品標準中的描述相一致。5.7.1無線電騷擾限值模塊的無線電騷擾限值應符合GB/T9254.1規(guī)定的B級要求。5.7.2靜電放電抗擾度模塊的靜電放電抗擾度應符合表4的要求。表4靜電放電抗擾度等級放電位置抗擾度要求檢測結果1模塊的用戶可接觸外殼符合GB/T17626.2規(guī)定的等級4要求模塊功能正常或發(fā)生可自恢復的圖像沒有新增3個以上像素相連的疵點,3個及以內像素相連的新增疵點不應多于3個2模塊的傳感器間隙符合GB/T17626.2規(guī)定的等級4要求3模塊的傳感器表面符合GB/T17626.2規(guī)定的等級4要求5.7.3射頻電磁場輻射抗擾度模塊的射頻電磁場輻射抗擾度限值應符合GB/T17626.3規(guī)定的等級2要求。5.8環(huán)境適應性5.8.1氣候環(huán)境適應性模塊的氣候環(huán)境適應性應符合表5的要求。表5氣候環(huán)境適應性類別等級:1等級:2大氣壓工作86kPa~106kPa86kPa~106kPa貯存運輸溫度工作-10℃~55℃-25℃~70℃貯存運輸-30℃~70℃-40℃~80℃相對濕度工作20%~90%無冷凝20%~95%無冷凝貯存運輸20%~90%無冷凝20%~95%無冷凝5.8.2鹽霧環(huán)境適應性模塊的鹽霧環(huán)境適應性應符合表6的要求。表6鹽霧環(huán)境適應性類別等級:1等級:2鹽溶液濃度溫度噴霧時間每隔45min噴霧15min鹽霧沉降量1.0mL/(h·80cm2)~2.0mL/(h·80cm2)時間5.8.3機械環(huán)境適應性模塊的振動適應性應符合表7的要求。表7振動適應性試驗項目試驗內容指標初始和最后振動響應檢查頻率范圍/Hz掃頻速度/(oct/min)位移幅值/mm定頻耐久試驗位移幅值/mm持續(xù)時間/min1掃頻耐久試驗頻率范圍/Hz10~100~10位移幅值/mm掃頻速度/(oct/min)循環(huán)次數(shù)5注:表中位移幅值為峰值。模塊的沖擊適應性應符合表8的要求。表8沖擊適應性峰值加速度脈沖持續(xù)時間沖擊波形半正弦波5.8.3.3運輸包裝件跌落適應性模塊的運輸包裝件跌落適應性應符合表9的要求。表9運輸包裝件跌落適應性包裝件質量(m)/kg跌落高度/mmm<1010≤m≤20m>20指紋識別模塊用戶面的外殼防護等級應符合GB/T4208中IP67的要求。5.9可靠性采用MTBF衡量模塊的可靠性水平。模塊的MTBF的不可接受值(m?)應不低于30000h。間隔5s重復上下電30000次后,模塊應正常工作,存儲的指紋模板和參數(shù)信息不應丟失或受到破壞。5.9.3傳感器表面指紋傳感器表面的可靠性要求如下:——傳感器表面的硬度應符合GB/T6739中4H鉛筆要求; 傳感器表面及用戶可接觸結構件表面的附著力應符合GB/T9286的4B的要求:——傳感器表面及用戶可接觸結構件表面的耐酒精試劑擦拭性的能力按GB/T23989要求應不少于250次;——傳感器表面及用戶可接觸結構件表面的耐腐蝕能力應滿足用酸堿性溶液(4.6≤pH≤9.5)浸泡的無塵布包裹,常溫放置48h,表面不應有明顯黑點、變色、起泡、腐蝕、脫落等情況,功能應正常的要求。具有電源開關按鍵單元的模塊,按鍵壽命應大于20萬次,按鍵無效的比率應小于0.01%。5.10限用物質的限量模塊中限用物質的限量應符合GB/T26572的相關規(guī)定。6試驗方法6.1試驗條件除另有規(guī)定外,所有試驗應在下述條件下進行?!h(huán)境溫度:15℃~35℃?!鄬穸龋?5%~75%。上位機CPU主頻1.6GHz以上,內存不小于1GB。由受檢方提供指紋識別模塊,以及檢測軟件、產品規(guī)格書、說明書等必要的配件或附件。6.2外觀和結構用目測法進行外觀檢查,并且用酒精棉擦拭15s后,檢查設備是否符合5.1.1的要求。分別用濕手指、出汗手指、沾微量油污手指操作指紋傳感器,從不同角度目測指紋傳感器表面指紋殘留是否明顯。用目測法進行結構檢查,檢查設備是否符合5.1.2的要求。測量樣品尺寸是否符合產品規(guī)格書標定的產品尺寸要求。將重110N的重物通過肖氏硬度52度的橡膠頭作用于整個指紋識別模塊的指紋按壓面,靜置60s后拿開,目測外觀是否受損、縫隙是否變大,進行功能檢測,判斷是否正常。指紋識別模塊采用具有檢測模式的版本,根據(jù)產品說明書中規(guī)定的操作步驟進行指紋圖像采集,驗證是否采集成功,用廠商提供的工具能否正常打開指紋圖像,目測指紋圖像是否清晰、是否有肉眼可視通過采集指紋圖像進行注冊的,按照下述方法驗證?!鶕?jù)產品說明書中規(guī)定的操作步驟進行指紋注冊,驗證是否注冊成功?!行Р杉瘏^(qū)域為大面積和中面積指紋識別模塊,注冊過程中用其他手指采集一次,驗證是否有錯誤提示;小面積指紋識別模塊,注冊過程中用其他手指采集一次,驗證是否可以注冊成功?!赃^程中,超出產品說明書中設置的時間未完成注冊時,驗證是否注冊失敗。通過通信接口從外部導入指紋模板進行注冊的,按照下述方法驗證。——導入正確的指紋模板,驗證是否注冊成功?!獙氡黄茐牡闹讣y模板,驗證是否注冊失敗,驗證輸出的失敗原因應與產品說明書一致。將6.3.2完成注冊的受試樣品,使用已注冊指紋進行指紋比對操作,檢測該樣品是否能正確識別該指紋,查看比對得分。使用未注冊指紋進行指紋識別操作,檢測該樣品是否能識別該指紋,查看比對得分。將受試樣品按照模板容量完成注冊,其中有3個模板為同一個手指注冊,使用該指紋進行指紋搜索操作,檢測該樣品是否能正確輸出候選列表和比對決策。使用未注冊指紋進行指紋搜索操作,檢測失敗原因是否與產品說明書一致。根據(jù)產品說明書中規(guī)定的操作步驟將已注冊的指紋進行刪除,用已刪除的指紋進行指紋識別,驗證是否刪除成功。模塊重新上電后,使用已刪除指紋進行指紋識別,驗證是否徹底刪除。6.3.5呈現(xiàn)攻擊檢測清潔好指紋傳感器表面,進行全黑和全白圖像采集,判斷圖像是否均勻、無指紋信息;然后用手指正常操作指紋傳感器后移開,再次進行全黑和全白圖像采集,判斷圖像是否有明顯的指紋痕跡。分別用濕手指、出汗手指、油污手指重復上述操作,判斷抵抗指紋殘留的能力。采用5.2.5中各類呈現(xiàn)攻擊,以任意方式對加電啟動的受試模塊進行呈現(xiàn)攻擊檢測,檢查受試樣品是否出現(xiàn)指紋注冊或指紋搜索成功的情況。具有可以通過配置參數(shù)設置呈現(xiàn)攻擊檢測功能的指紋識別模塊,在進行呈現(xiàn)攻擊檢測功能和呈現(xiàn)攻擊防護性能檢測時應保持配置參數(shù)不變。采用5.2.6中各類干擾攻擊,以任意方式對加電啟動的受試模塊進行干擾攻擊檢測,檢查受試模塊是否出現(xiàn)指紋注冊或指紋識別成功的情況。具有可以通過配置參數(shù)設置干擾攻擊檢測功能的指紋識別模塊,在進行干擾攻擊檢測功能和干擾攻擊防護性能檢測時應保持配置參數(shù)不變。根據(jù)產品說明書規(guī)定的操作步驟,檢測受試樣品是否支持指示功能,指示是否與功能一致,是否有應結合模塊不同應用場景,在不同環(huán)境下(如白天戶外、白天室內、夜晚)進行指示效果的驗證。根據(jù)產品說明書規(guī)定的操作步驟,檢測受試樣品是否支持電源開關功能。準備受試樣品A和B,上位機甲和乙。按以下步驟驗證身份鑒別功能。a)檢查受試樣品的身份編碼是否不同。GB/T42585—2023b)上位機甲調用樣品A的身份核驗功能,完成綁定,成功注冊至少1枚指紋并比對通過。c)上位機甲調用樣品B的身份核驗功能,完成綁定,成功注冊至少1枚指紋并比對通過。d)用上位機甲調用樣品A的注冊和比對功能,樣品A應拒絕調用,反饋失??;用上位機甲調用樣品B的注冊和比對功能,應成功。e)用上位機乙調用樣品A的注冊和比對功能,樣品A應拒絕調用,反饋失敗。f)用上位機乙調用樣品A的身份核驗功能,完成綁定,然后用b)注冊的指紋進行比對,應比對失敗,重新注冊并比對應通過。根據(jù)產品說明書規(guī)定的操作步驟,將模塊進入休眠、降頻或其他節(jié)能狀態(tài),檢測模塊工作狀態(tài)及功耗是否符合產品標準中的規(guī)定。6.3.11參數(shù)設置根據(jù)產品說明書規(guī)定的操作步驟,檢測受試樣品是否能進行參數(shù)設置并按設置的參數(shù)工作。設置錯誤的參數(shù)值,檢測受試樣品是否能反饋錯誤并保持原參數(shù)值。6.3.12檢測模式下載具有檢測模式功能的軟件,執(zhí)行僅在調試模式下允許的相關功能,檢測受試樣品是否能夠進入檢測模式,相關檢測模式下的相關功能是否正常。6.3.13版本更新受試樣品注冊部分指紋,根據(jù)產品說明書中規(guī)定的操作步驟,檢測是否能進行軟件更新,更新完成后,功能、性能是否正常,已注冊的指紋模板是否保持不變。將更新軟件部分內容篡改后更新受試樣品,更新完成后,檢測模塊對無效更新軟件能否正確識別。6.4性能6.4.1采集區(qū)域光學指紋識別模塊采用帶1mm精度回型刻度線的檢測板,其他指紋識別模塊采用帶1mm精度回型刻度線的檢測橡膠塊。檢測板或橡膠塊應覆蓋采集區(qū)域。采集圖像,根據(jù)圖像計算采集區(qū)域的長和寬,判斷是否符合5.3.1的要求、是否與產品規(guī)格書一致。計算并檢驗指紋圖像的橫向和縱向分辨率是否符合5.3.2的要求。注:橫向分辨率=圖像橫向像素數(shù)/有效采集區(qū)域的寬度??v向分辨率=圖像縱向像素數(shù)/有效采集區(qū)域的高度。6.4.3圖像灰度級采集一幅指紋圖像,保存為適當?shù)膱D像格式文件,檢查文件屬性,判斷是否符合5.3.3的要求,是否與產品規(guī)格書一致。采集黑白兩幅圖像,黑色圖像灰度均值應大于或等于4,白色圖像灰度均值應小于或等于251,單個像素灰度值與相鄰像素的灰度均值之差大于25則判為疵點,統(tǒng)計疵點是否符合5.3.4的要求。采集黑色圖像,如圖1所示,從圖像右上角的頂點做垂直線,找到指紋圖像與垂直線偏離最遠的點A,統(tǒng)計點A離頂點的距離a和點A離垂直線的距離n,然后通過計算n/a得到右上角頂點在垂直方向的畸變率。每個頂點有一個水平方向的畸變率和一個垂直方向的畸變率,4個頂點共8個畸變率,取最大值為圖像畸變率。檢驗圖像畸變率是否符合5.3.5的要求。圖1指紋圖像畸變率計算示意圖根據(jù)產品說明書規(guī)定的操作步驟,用不同人的不同手指分別注冊,直至不能繼續(xù)注冊,統(tǒng)計注冊成功的次數(shù),判斷是否符合5.3.6要求,是否與產品規(guī)格書一致。隨機選擇前段(前10%)、中間和后段(后10%)注冊的手指各一枚進行識別,檢測是否能識別成功。6.4.7指紋采集時間將手指放置到傳感器采集面,統(tǒng)計從發(fā)送指紋采集指令到完成指紋圖像采集并輸出結果的時間,統(tǒng)計10次,取平均值作為指紋采集時間。判斷是否符合5.3.7的要求,是否與產品規(guī)格書一致。6.4.8指紋識別時間當注冊的指紋數(shù)量達到模板容量時,選擇前段(前10%)、中間和后段(后10%)注冊的手指各一枚進行識別,統(tǒng)計指紋識別時間,重復10次,取平均值作為T?;用一枚未注冊的手指進行比對,統(tǒng)計指紋識別時間,重復10次,取平均值作為T。。(T,+T?)/2的時間作為指紋識別時間。判斷是否符合5.3.8的要求,是否與產品規(guī)格書一致。清空模塊已注冊的指紋。應按照附錄B規(guī)則建立指紋圖庫A用于注冊,模板容量為T,注冊時需要采集的次數(shù)為E,人員數(shù)量不少于T/9,每個手指指紋圖像數(shù)量為E+10,指紋圖庫數(shù)量不少于T×用圖庫A中的每個手指的前E張指紋圖像進行注冊,直至達到模板容量。統(tǒng)計注冊失敗的次數(shù)和總注冊的次數(shù),注冊失敗率=注冊失敗的次數(shù)/總注冊的次數(shù)。判斷是否符合5.3.9的要求,是否與產品規(guī)格書一致。清空模塊已注冊的指紋。應按照附錄B規(guī)則建立指紋圖庫A用于注冊,人員數(shù)量不少于T/9,每個手指指紋圖像數(shù)量為E+10,指紋圖庫數(shù)量不少于T×(E+10)。應按照附錄B規(guī)則建立指紋圖庫B用于比對,人員數(shù)量不少于110,每個手指采集指紋圖像10張,總圖庫數(shù)量不少于10000張。用圖庫A中的每個手指的前E張指紋圖像注冊,直至達到模板容量。用注冊的每個手指的后10張指紋圖像,進行1:N辨識,記錄識別失敗的次數(shù)F,則FRR=F/(T×10)×100%。將受試樣品進入檢測模式,分別導入圖庫B的10000張指紋圖像進行1:N辨識,記錄比對成功的次數(shù)S,則FAR=S/(T×10000)×100%。判斷FRR/FAR是否符合5.3.10的要求,是否與產品規(guī)格書一致。6.4.11呈現(xiàn)攻擊防護等級清空模塊已注冊的指紋。應按照附錄B規(guī)則建立注冊人員庫,人員數(shù)量不少于T/9,用每個手指注冊直至達到模板容量。制作假體指紋樣本,應使用注冊成功的手指制作,每個手指的假體樣本3個,相關示例見附錄C。用制作的假體樣本進行1:N辨識,記錄比對成功的次數(shù)S,則呈現(xiàn)攻擊接受率=S/(T×3)×100%,與5.3.11的要求進行比對,判斷呈現(xiàn)攻擊的防護等級。6.4.12干擾攻擊防護等級選擇3個未注冊過指紋的指紋識別模塊作為受試樣品。應按照附錄B規(guī)則建立注冊人員庫,人員數(shù)量不少于T/9,用每個手指對3個指紋識別模塊進行注冊直至達到模板容量。應按照附錄B規(guī)則建立比對人員庫,人員數(shù)量11人。干擾攻擊樣本的制作相關示例見附錄D,每種樣本3個。分別將3個樣本放在3個指紋識別模塊的傳感器有效區(qū)域的隨機位置,分別用注冊成功的手指進行1次1:N辨識,記錄比對成功的次數(shù)S?、比對失敗的次數(shù)F?;分別用比對人員庫中未注冊的100根手指進行1次1:N辨識,記錄比對成功的次數(shù)S?、比對失敗的次數(shù)F?。則在異物干擾攻擊情況下,F(xiàn)AR=S?/(S?+F?)×100%,FRR=F?/(S?+F?)×100%。取3個檢測的FAR和FRR的平均值,與5.3.12的要求進行比對,判斷干擾攻擊的防護等級。6.5信息安全根據(jù)產品說明書規(guī)定的操作步驟,使用新版本軟件對模塊進行更新,在更新過程中,斷開通信線或電源線,然后恢復通信或電源,檢驗模塊是否能正常工作。使用被篡改的軟件進行更新,檢驗模塊是否能正常更新。分別向受試樣品發(fā)送無效指令(如包含無效參數(shù)、內容不完整的指令),判斷受試樣品是否能正確處理異常指令。監(jiān)控并記錄通信指令,然后將通信指令向受檢樣品重放,判斷受檢樣品是否拒絕執(zhí)行。未按正確業(yè)務邏輯向受試樣品發(fā)送指令(如:未采集圖像就進行特征提取,未注冊就進行指紋識別),判斷受試樣品是否能正確處理異常指令序列。向受試樣品發(fā)送正確的參數(shù)設置指令,驗證參數(shù)設置是否正確有效;向受試樣品發(fā)送含有錯誤參數(shù)值的設置指令,驗證能否對參數(shù)的有效性進行判斷。與廠商復核指紋隱私信息的處理機制,是否有防竊取、防篡改的機制。使用特征點較少的磨損指紋進行注冊,檢驗注冊是否成功。通過通信接口從外部導入指紋模板進行注冊的,使用另一臺上位機進行指紋注冊,檢測受試樣品是否應先通過身份鑒別后再允許注冊。對已進行過指紋注冊的受試樣品,使用未注冊指紋進行指紋識別,檢測在超出最大比對失敗嘗試次數(shù)之后,受試樣品是否能暫停識別。按GB4943.1相關部分規(guī)定的方法進行。根據(jù)產品標準中規(guī)定的電壓范圍,分別選取最小值、典型值和最大值進行功能檢測,檢測樣品是否功能正常。檢測受試樣品的通信接口是否與產品標準一致,樣品是否功能正常。6.8電磁兼容性6.8.1無線電騷擾限值按GB/T9254.1規(guī)定的無線電騷擾試驗方法進行。6.8.2靜電放電抗擾度試驗前需采集全黑和全白的指紋圖像,記錄疵點位置和數(shù)量。使模塊處于指紋采集工作狀態(tài),如圖2所示,分別選擇模塊的外殼、裝飾件和傳感器的放電點,選擇表4對應的等級,按GB/T17626.2相關要求進行檢測,檢測后,模塊應能正常工作,沒有出現(xiàn)損壞或需要人工干預才能恢復的故障。采集的指紋圖像應沒有雜波干擾,新增疵點符合要求。標引說明:——外殼放電點;——間隙放電點;○——傳感器表面放電點。圖2靜電放電位置示意圖6.8.3射頻電磁場輻射抗擾度按GB/T17626.3的相關要求進行檢測。6.9環(huán)境適應性以下各項試驗中,規(guī)定的初始檢測和最后檢測,統(tǒng)一按6.2的要求進行外觀和結構檢查,通電后受試樣品應能正常工作。6.9.2氣候環(huán)境適應性工作溫度下限試驗應按GB/T2423.1“試驗Ad”進行。受試樣品應進行初始檢測。嚴酷程度取表5規(guī)定的工作溫度下限,加電運行檢查程序72h,受試樣品應能正常工作?;謴蜁r間為2h。貯存運輸溫度下限試驗應按GB/T2423.1“試驗Ab”進行。嚴酷程度取表5規(guī)定的貯存運輸溫度下限。受試樣品在不工作條件下存放72h?;謴蜁r間為2h,并進行最后檢測。工作溫度上限試驗應按GB/T2423.2“試驗Bd”進行。受試樣品應進行初始檢測。嚴酷程度取表5規(guī)定的工作溫度上限,加電運行檢查程序72h,受試樣品應能正常工作,恢復時間為2h。貯存運輸溫度上限試驗應按GB/T2423.2“試驗Bb”進行。嚴酷程度取表5規(guī)定的貯存運輸溫度上限。受試樣品在不工作條件下存放72h?;謴蜁r間為2h,并進行最后檢測。工作條件下恒定濕熱試驗應按GB/T2423.3“試驗Cab”進行,受試樣品應進行初始檢測。嚴酷程度取表5規(guī)定的工作溫度、濕熱上限。加電運行檢查程序72h,受試樣品應能正常工作?;謴蜁r間為2h,并進行最后檢測。貯存運輸條件下恒定濕熱試驗應按GB/T2423.3“試驗Cab”進行,受試樣品應進行初始檢測。受試樣品在不工作條件下存放72h。恢復時間為2h,并進行最后檢測。6.9.3鹽霧環(huán)境適應性鹽霧試驗應按GB/T2423.17“試驗Ka:鹽霧”進行。受試樣品應進行初始檢測。嚴酷程度取表6規(guī)定的試驗條件和持續(xù)時間。受試樣品在不工作條件下進行?;謴蜁r間為2h,并進行最后檢測。金屬零部件表面不應有銹蝕。6.9.4機械環(huán)境適應性按GB/T2423.10“試驗Fc”進行。受試樣品按工作位置固定在振動臺上,進行初始檢測。受試樣品在不工作狀態(tài)下,按表7規(guī)定值,分別在3個互相垂直的方向進行振動。a)初始振動響應檢查。試驗在給定頻率范圍內,在一個掃頻循環(huán)上完成。試驗過程中記錄危險頻率,包括機械共振頻率和導致故障及影響性能的頻率(后者僅在工作條件下產生)。b)定頻耐久試驗。用初始振動響應檢查中記錄的危險頻率進行定頻試驗,如果兩種危險頻率同時存在,則不應只選其中一種。在試驗規(guī)定頻率范圍內如無明顯共振頻率或無影響性能的頻率,或危險頻率超過4個則不做定頻耐久試驗,僅做掃頻耐久試驗。c)掃頻耐久試驗。按表7給定頻率范圍從低到高,再由高到低,作為一次循環(huán)。按表7規(guī)定的循環(huán)次數(shù)進行,已做過定頻耐久試驗的樣品不再做掃頻耐久試驗。d)最后振動響應檢查。此項試驗在不工作條件下進行,對于已做過定頻耐久試驗的樣品應做此項試驗。對于做掃頻耐久試驗的樣品,可將最后一次掃頻試驗作為最后振動響應檢查。本試驗需將記錄的共振頻率與初始振動響應檢查中記錄的共振頻率相比較,若有明顯變化,應將受試樣品修整,重新進行該項試驗。試驗結束后,進行最后檢測。按GB/T2423.5“試驗Ea”進行。受試樣品應進行初始檢測,安裝時要注意重力影響,按表8規(guī)定值,在不工作條件下,分別對3個互相垂直軸線方向進行沖擊,沖擊次數(shù)各3次,試驗后進行最后檢測。6.9.4.3運輸包裝件跌落試驗對受試樣品進行初始檢測,將運輸包裝件處于準備運輸狀態(tài),按GB/T4857.2進行預處理4h。將運輸包裝件按GB/T4857.5和本文件表9的規(guī)定值進行跌落,任選4面,每面跌落1次。試驗后按模塊標準的規(guī)定檢查包裝件的損壞情況,并對受試樣品進行最后檢測。6.9.5外殼防護等級指紋識別模塊用戶面外殼防護等級的檢測方法按GB/T4208的相關規(guī)定進行。6.10.1模塊產品本部分規(guī)定可靠性試驗目的為確定產品在正常使用條件下的可靠性水平,試驗周期內綜合應力規(guī)定如下:電應力:受試樣品在輸入電壓標稱值(由產品標準規(guī)定)的±10%變化范圍內工作(直流供電產品電壓變化為士5%)。一個周期內各種條件工作時間的分配為:電壓上限25%,標稱值50%,電壓下溫度應力:受試樣品在一個周期內由正常溫度(具體值由產品標準規(guī)定)升至表5規(guī)定的溫度上限值再回到正常溫度。溫度變化率的平均值為0.7℃/min~1℃/min或根據(jù)受試樣品的特殊要求選用其他值。在一個周期內,保持在上限和正常溫度的持續(xù)時間之比應為1:1左右。一個周期稱為一個循環(huán),在總試驗期間內循環(huán)次數(shù)不應小于3次,每個周期的持續(xù)時間應不大于0.2m?,電應力和溫度應力應同時施加。注:m。為規(guī)定可接受的平均無故障時間。可靠性試驗按GB/T5080.7進行,可靠性鑒定試驗和可靠性驗收試驗的方案由產品標準規(guī)定。在整個試驗過程中,應運行檢查程序,故障的判據(jù)和計入方法按附錄A的規(guī)定,并只統(tǒng)計關聯(lián)性故障數(shù)。試驗時間應持續(xù)到總試驗時間及總故障數(shù)均能按規(guī)定的試驗方案作出接收或拒收判決時截止。多臺受試樣品試驗時,每臺受試樣品的試驗時間不應小于所有受試樣品的平均試驗時間的一半。受試樣品切斷電源后重新加電啟動,間隔5s,重復30000次,檢查受試樣品是否能正常工作,存儲的指紋信息和配置參數(shù)是否丟失或發(fā)生變化。傳感器表面硬度的檢測方法按GB/T6739中的相關要求進行。傳感器表面及用戶可接觸結構件表面附著力的檢測方法按GB/T9286的4B的相關要求進行。傳感器表面及用戶可接觸結構件表面耐酒精試劑擦拭性的檢測方法用無水乙醇(濃度≥99.5%)按GB/T23989的相關要求進行,判斷是否符合5.9.3的要求。傳感器表面及用戶可接觸結構件表面耐酸堿溶液腐蝕的檢測方法如下。a)按以下方法配置酸性和堿性汗液:1)分別取5g氯化鈉和5g磷酸氫二鈉并加入到250mL的A燒杯中;2)用量筒量取100mL純凈水并倒入A燒杯中;3)玻璃棒攪拌溶液使固體充分溶解;4)用吸管小心地向混合溶液中滴入氫氧化鈉溶液使其pH達到9.5;5)向B燒杯中倒入50mL混合溶液,B燒杯溶液即為所需堿性汗液;6)向A燒杯中小心加入冰乙酸溶液使其pH達到4.7后,A燒杯即為所需酸性汗液。b)用密封膠帶把連接器包裹起來以防止其被汗液腐蝕。c)用汗液浸泡后的無塵布包裹樣品,常溫放置48h。具有電源開關按鍵單元的模塊,將受試樣品固定在按鍵壽命試驗機上,用肖氏硬度52度的橡膠頭,施加250g負荷重,以20次/min的速度對按鍵進行20萬次可靠性試驗,統(tǒng)計按鍵沒有導通的次數(shù),計算按鍵失效的比率。驗證是否符合5.9.4的要求。6.11限用物質的限量按GB/T26125規(guī)定的相關測定方法進行。7質量評定程序7.1一般規(guī)定模塊在定型時(設計定型、生產定型)和生產過程中應按本文件和產品標準中的相關規(guī)定進行檢驗,并應符合這些規(guī)定的要求。7.2檢驗分類本文件規(guī)定的檢驗分為:a)定型檢驗;b)質量一致性檢驗。各類檢驗項目和順序分別按表10規(guī)定。若產品標準中有補充的檢驗項目時,則應將其插入至表10相應位置。表10檢驗項目序號檢驗項目技術要求試驗方法定型檢驗質量一致性檢驗逐批檢驗周期檢驗1外觀和結構OOO2功能OOO3性能O△O4信息安全O△5安全OO6接口OOO7電磁兼容性〇△8環(huán)境適應性O——△9可靠性6.10O△限用物質的限量6.11O△注:“O”表示應進行的檢驗項目,“—”表示不檢驗的項目,“△”表示可選檢驗的項目。7.3定型檢驗7.3.1模塊在設計定型和生產定型時應通過定型檢驗。7.3.2定型檢驗由模塊制造單位的質量檢驗機構或委托通過國家認證認可主管部門認可的檢測機構7.3.3定型檢驗中的可靠性試驗的樣品數(shù)按表11抽取或依據(jù)模塊批量、試驗時間確定。其他檢驗項目的樣品數(shù)量為2臺或2臺以上。表11抽樣樣品數(shù)批量或連續(xù)生產臺數(shù)最佳樣品數(shù)最大樣品數(shù)全部全部3558687.3.4定型檢驗中的各試驗項目失效的判定和計入方法應符合附錄A的規(guī)定。除可靠性試驗外,其余項目均按以下規(guī)定進行。試驗中出現(xiàn)故障或某項不通過時,應停止試驗,查明故障原因,提出故障分析報告,重新進行該項試驗。若在以后的試驗中再次出現(xiàn)故障或某項不通過時,在查明故障原因,排除故障,提出故障分析報告后,應重新進行定型檢驗。7.3.5檢驗后要提交定型檢驗報告。7.4逐批檢驗7.4.1逐批檢驗由模塊制造單位的質量檢驗部門負責進行。7.4.2批量生產或連續(xù)生產的模塊,進行全數(shù)逐批檢驗,檢驗中,出現(xiàn)任一項不合格時,返修后重新進行檢驗,若再次出現(xiàn)任一項不合格時,則判定該臺模塊為不合格品。逐批檢驗中性能和外觀結構檢查,可按GB/T2828.1進行抽樣檢驗,如采用抽樣檢驗,由產品標準規(guī)定抽樣方案和拒收后的處理方法。7.4.3通過檢驗的模塊為合格模塊。7.5周期檢驗7.5.1連續(xù)生產的模塊,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周期檢驗。7.5.2周期檢驗由模塊制造單位質量檢驗部門或委托通過國家認證認可主管部門認可的檢測機構負責進行。根據(jù)訂貨方的要求,模塊制造單位應提供該模塊近期的周期檢驗報告。7.5.3周期檢驗樣品應在逐批檢驗合格模塊中隨機抽取,其中可靠性試驗的樣品數(shù)根據(jù)模塊批量、試驗時間和成本確定,其余檢驗項目的試驗樣品數(shù)為2臺。7.5.4周期檢驗中的各檢驗項目失效的判定和計入方法應符合附錄A的規(guī)定。除可靠性試驗外,其余項目的故障按以下處理。檢驗中出現(xiàn)故障或任一項不通過時應查明故障原因,提出故障分析報告。經修復后重新進行該項檢驗。之后,再順序做以下各項試驗,如再次出現(xiàn)故障或某項不通過,在查明故障原因,提出故障分析報告,再經修復后,應重新進行周期檢驗。在重新進行周期檢驗中又出現(xiàn)某一項不通過的情況時,判定該模塊不通過周期檢驗。經過周期檢驗中的環(huán)境試驗的樣品,應印有標記,不應作為合格品出廠。7.5.5檢驗后要提交周期檢驗報告。8.1標志模塊包裝的標志符合以下要求:c)回收標志應符合GB/T18455的要求;d)其他標志應符合國家標準有關規(guī)定。包裝箱應符合防潮、防塵、防震的要求,包裝箱內應有裝箱清單、檢驗合格證、備件、附件及有關文件。包裝后的模塊應能用任何交通工具進行運輸。模塊在運輸過程中不準許雨雪或液體直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農副產品購銷結合合同樣本
- 2025一般附義務的贈與合同范本
- 2025地質初步勘察工程合同
- e簽寶借款合同范例
- 化肥裝卸工合同范例
- 農村包工建房施工合同范例
- 借款抵押廠房合同范本
- 修路增加補充合同范例
- 公司集資合同范例
- 供貨分包合同范例
- 口腔種植術單病種質控查檢表
- 中日勞務合同范本
- 白宮-人工智能行業(yè):美國人工智能權利法案藍圖(英譯中)
- 營口市大學生專考專招考試真題2022
- 典范英語8-15Here comes trouble原文翻譯
- 六安市葉集化工園區(qū)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wǎng)一期工程環(huán)境影響報告書
- 運動技能學習與控制課件第一章運動技能學習與控制概述
- 固體廢棄物檢查記錄
- 工程設計費取費標準
- 2023年遼寧鐵道職業(yè)技術學院高職單招(數(shù)學)試題庫含答案解析
- CAPP教學講解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