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代替GB/T27840—2011重型商用車輛燃料消耗量測量方法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GB/T27840—2021 I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3術語和定義 14總體要求 25底盤測功機試驗 26模擬計算法 57輸出結果 8附錄A(規(guī)范性)試驗報告(底盤測功機法) 附錄B(規(guī)范性)試驗報告(模擬試驗法) 附錄C(規(guī)范性)行駛阻力測定及在底盤測功機上的模擬 附錄D(規(guī)范性)試驗記錄表格 附錄E(規(guī)范性)重型商用車輛行駛阻力系數(shù)推薦方案 附錄F(規(guī)范性)底盤測功機技術特性 附錄G(資料性)模擬計算法流程圖 附錄H(規(guī)范性)輸入和輸出文件格式 I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guī)則》的規(guī)定起草。本文件代替GB/T27840—2011《重型商用車輛燃料消耗量測量方法》,與GB/T27840—2011相比,除結構調整和編輯性改動外,主要技術變化如下:a)更改了適用“范圍”(見第1章,2011年版的第1章);b)更改了“術語和定義”中的引導語(見第3章,2011年版的第3章),刪除了術語“燃料消耗量模擬計算方法”(見2011年版的3.4)、“C-WTVC循環(huán)”(見2011年版的3.3);c)增加了試驗循環(huán)相關內容(見4.d)刪除了車輛最低磨合里程要求(見2011年版的5.1.1);e)增加了行駛阻力確定替代方法的相關內容(見5.2、6.3.2、附錄E、H.1.2);f)更改了“底盤測功機法”的相關要求(見5.3,2011年版的5.3);h)更改了底盤測功機試驗、模擬計算“換擋策略”規(guī)定(見5.4.6、6.6,2011年版的5.4.7、6.6);i)更改了試驗偏差時間的累計值要求(見5.5.1,2011年版的5.5.1);j)更改了碳平衡法燃料消耗量計算公式以及質量法、容積法燃料消耗量計算基準溫度(見5.6.2,2011年版的5.6.2);k)刪除了市區(qū)、公路和高速部分的特征里程分配比例及綜合燃料消耗量計算公式(見2011年版1)刪除了扭矩富余率估測值(見2011年版的6.6.2、表4);m)更改了“燃料消耗量計算”要求(見6.7,2011年版的6.7、6.8);n)增加了“輸出結果”一章(見第7章);o)更改了“試驗報告(底盤測功機法)”中行駛阻力和試驗結果的內容(見A.3、A.5,2011年版的p)更改了“試驗報告(模擬試驗法)”的內容(見B.4、B.6,2011年版的B.3.4、B.3.5、B.4);q)更改了底盤測功機試驗序號(見表D.2,2011年版的D.2);r)刪除了“C-WTVC循環(huán)”相關數(shù)據(jù)(見2011年版的附錄F);s)更改了“輸出文件”的內容(見H.2.2,2011年版的H.2.2)。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fā)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本文件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yè)和信息化部提出。本文件由全國汽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114)歸口。本文件起草單位: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國重型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一汽解放汽車有限公司、東風商用車有限公司、鄭州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廣西玉柴機器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車有限公司、東風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東風柳州汽車有限公司、上汽依維柯紅巖商用車有限公司、現(xiàn)代商用汽車(中國)有限公司、江鈴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安徽華菱汽車有限公司、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襄陽達安汽車檢測中心有限公司、北汽福田汽車股份Ⅱ有限公司、陜西汽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上汽大通汽車有限公司、博世汽車柴油系統(tǒng)有限公司、豐田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戴姆勒(中國)商用車投資有限公司、大眾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雷諾(北京)汽車有限公司、菲亞特動力科技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本文件于2011年首次發(fā)布,本次為第一次修訂。1重型商用車輛燃料消耗量測量方法本文件規(guī)定了重型商用車輛燃料消耗量的測量方法。本文件適用于最大設計總質量大于3500kg的燃用汽油和柴油的商用車輛,包括貨車、半掛牽引車、普通客車、自卸汽車和城市客車?;炷翑嚢柽\輸車可參照自卸汽車相關測量方法,其他專用運輸車可參照貨車相關測量方法執(zhí)行。本文件不適用于專用作業(yè)汽車,包括廂式專用作業(yè)汽車、罐式專用作業(yè)汽車、專用自卸作業(yè)汽車、倉柵式專用作業(yè)汽車、起重舉升專用作業(yè)汽車及特種結構專用作業(yè)汽車等。本文件不適用于混合動力電動汽車。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guī)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1413—2008系列1集裝箱分類、尺寸和額定質量GB/T1884原油和液體石油產品密度實驗室測定法(密度計法)GB/T3730.1汽車和掛車類型的術語和定義GB/T12534—1990汽車道路試驗方法通則GB/T15089機動車輛及掛車分類GB/T17350專用汽車和專用掛車術語、代號和編制方法GB17691—2018重型柴油車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中國第六階段)GB/T18297—2001汽車發(fā)動機性能試驗方法GB18352.6—2016輕型汽車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中國第六階段)GB/T38146.2—2019中國汽車行駛工況第2部分:重型商用車輛3術語和定義GB/T3730.1、GB/T15089、GB/T17350及GB/T38146.2—2019界定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拘蛙囕vbasicvehicletype由車輛生產企業(yè)作為基本型申請的車輛。變型車輛variantofavehicletype在已批準基本型基礎上修改設計或變更結構配置形成的新車型。車輛行駛過程中移動部分和轉動部分所對應的慣性質量。24總體要求4.1基本型車輛應采用底盤測功機法確定燃料消耗量,并在附錄A規(guī)定的試驗報告中注明為基本型。4.2變型車輛應由車輛生產企業(yè)選擇采用底盤測功機法或模擬計算法確定燃料消耗量,在附錄A或附錄B規(guī)定的相應試驗報告中注明該變型車輛對應的基本型并提交基本型車輛的燃料消耗量試驗報告。4.3應按照GB/T38146.2—2019中附錄A規(guī)定的中國重型商用車輛行駛工況(CHTC)測量車輛的燃料消耗量。其中:a)貨車采用CHTC-LT(最大設計總質量GVW≤5500kg)或CHTC-HT(GVW>5500kg)行駛工況;b)普通客車采用CHTC-C行駛工況;c)半掛牽引車采用CHTC-TT行駛工況;d)自卸汽車采用CHTC-D行駛工況;e)城市客車采用CHTC-B行駛工況。4.4采用底盤測功機法確定燃料消耗量時,車輛生產企業(yè)應將一輛代表被試車型的車輛提交給負責型式試驗的檢驗機構。在試驗期間,檢驗機構應確認車輛排放狀況符合相應排放標準的整車排放試驗限值要求。5底盤測功機試驗5.1車輛準備試驗車輛應經過不超過10000km的磨合。試驗輪胎應為該車型廠定原裝輪胎;如果該車型可選裝幾種不同規(guī)格的輪胎,則應從中選擇滾動阻力最大的一種進行試驗。試驗開始前,應對照輪胎最大試驗載荷和最高試驗車速按車輛生產企業(yè)的建議對輪胎進行充氣。輪胎花紋深度應為初始花紋深度的90%~50%,也可采用與車輛同時磨合過的新輪胎5.2行駛阻力的確定按附錄C測定車輛行駛阻力,按附錄D的規(guī)定記錄試驗用車輛參數(shù)和試驗數(shù)據(jù)。若車輛生產企業(yè)同意,可按照附錄E規(guī)定的行駛阻力系數(shù)推薦值作為替代方法確定行駛阻力。5.3底盤測功機法5.3.1底盤測功機及相關試驗裝置5.3.1.1底盤測功機應能準確模擬車輛的道路行駛阻力、加減速工況和試驗車輛最大設計總質量狀態(tài)下的當量慣量。底盤測功機技術特性應符合附錄F的規(guī)定。注:對于半掛牽引車,本文件中最大設計總質量指汽車列車最大質量。5.3.1.2測量系統(tǒng)應能分別測量CHTC行駛工況各速度區(qū)間的燃料消耗量。CHTC行駛工況數(shù)據(jù)見GB/T38146.2—2019附錄A。35.3.1.3根據(jù)燃料消耗量計量方法的不同,相關的計量設備應滿足下述精度要求。a)采用流量計(質量法或容積法)測定燃料消耗量時,測量精度不低于0.5%。b)采用質量法測定燃料消耗量時,向發(fā)動機供應燃料的裝置應滿足:1)測量精度不低于0.5%;2)車輛燃料記錄裝置不對發(fā)動機正常工作造成影響;3)對燃料溫度影響的偏差不大于±5℃。注:為方便試驗操作,可設置燃油管路切換系統(tǒng),通過專門的閥門使燃油從正常的供油管路迅速流入測量管路。改變燃油方向的操作應在0.2s內完成。c)采用碳平衡法計算燃料消耗量時,排放物測量要求應符合GB17691—2018附錄C的規(guī)定。5.3.2試驗室環(huán)境條件5.3.2.1環(huán)境溫度應在5℃~35℃之間,推薦環(huán)境溫度為23℃±5℃;實際環(huán)境溫度應在試驗報告中注明。5.3.2.2相對濕度應小于95%。5.3.2.3大氣壓力應處于91kPa~104kPa之間。5.3.3.1試驗用燃料應符合車輛生產企業(yè)規(guī)定,采用符合GB18352.6—2016附錄K要求的基準燃料或符合相關國家標準規(guī)定的市售車用燃料。5.3.3.3采用碳平衡法計算燃料消耗量時,假定汽油和柴油的氫-碳比分別為1.85和1.86。5.4試驗規(guī)程5.4.1按C.2.2.1放置車輛并連接燃料流量計、排氣取樣系統(tǒng)等測試設備,確認燃油管路無泄漏且可正常運行。5.4.2按C.2.2或C.3.2調整底盤測功機。5.4.3試驗時,只允許為驅動車輛所必需的設備工作。車輛載荷狀態(tài)應確保車輛在試驗過程中不打滑。對牽引車,應在鞍座位置垂直加載。注:如試驗部門能證明不會出現(xiàn)明顯影響測量結果的打滑現(xiàn)象,經車輛生產企業(yè)同意后可不加載。5.4.4將底盤測功機設置為道路阻力模擬模式,并連接好數(shù)據(jù)采集系統(tǒng)和司機輔助駕駛系統(tǒng)。5.4.5試驗時,同步運行道路模擬冷卻風機、車速和時間記錄儀等相關設備。正式試驗前,宜進行1~2個完整的CHTC行駛工況或采用其他方法對試驗車輛和底盤測功機進行充分預熱。5.4.6試驗時,換擋策略應由車輛生產企業(yè)和檢測機構共同確定;若車輛進行了模擬計算法測試,計算得到的換擋點可作為底盤測功機法測試參考。下列款項可用于換擋策略的確定:a)應根據(jù)車輛特點選擇相應擋位,換擋過程應迅速平穩(wěn);b)當車輛在某一較高擋位下不能達到CHTC行駛工況規(guī)定車速且速度偏差超過5.5.1規(guī)定值時,可降低一擋繼續(xù)試驗,并在車輛重新進入能使用較高擋位行駛的勻速狀態(tài)時再次換入較高擋位進行試驗;c)具有節(jié)能駕駛指示功能的車輛,可根據(jù)相應指示進行換擋操作。5.4.7減速行駛時,應適當放開加速踏板,繼續(xù)保持離合器接合狀態(tài),直至試驗車速降至該擋位最低穩(wěn)定車速時再分離離合器、降擋或停車。必要時,可使用車輛的制動器及輔助制動裝置進行減速。5.4.8車輛試驗應運行三個完整的CHTC行駛工況,并在每個完整的CHTC行駛工況結束后分別記錄試驗結果。45.4.9在相鄰的兩個完整CHTC行駛工況之間,車輛及相關設備應繼續(xù)運行或采用其他方法以保持熱機狀態(tài)。5.5試驗偏差5.5.1試驗過程中,車輛實際運行狀態(tài)應與CHTC行駛工況基本一致,其速度最大偏差為±3km/h,超過速度偏差的單次時間不應大于2s,累計時間不應大于15s。5.5.2當試驗車輛不能達到CHTC行駛工況要求的加速度或試驗車速時,應將加速踏板完全踩到底,該操作不計入超過速度偏差的單次或累計時間;當試驗車輛不能達到CHTC行駛工況規(guī)定的減速度或試驗車速時,應完全作用制動踏板或采用其他減速措施直至車輛運行狀態(tài)再次回到CHTC行駛工況規(guī)定的偏差范圍內,該操作計入超過速度偏差的單次或累計時間。任何超過行駛工況偏差的狀況都應在試驗報告中注明。5.6數(shù)據(jù)處理與試驗結果5.6.1數(shù)據(jù)采集與處理步驟5.6.1.1數(shù)據(jù)記錄可通過自動采集系統(tǒng)或手工方式進行。注:自動采集系統(tǒng)應能以不小于1Hz的采集頻率實時連續(xù)記錄燃料消耗量和燃料溫度。5.6.1.2每個完整的CHTC行駛工況結束時,應存儲車速等運行結果,并按5.6.2和5.6.3所述的方法計算CHTC行駛工況各速度區(qū)間和綜合燃料消耗量。5.6.2燃料消耗量的計算5.6.2.1采用碳平衡法確定燃料消耗量按公式(1)或公式(2)計算燃料消耗量Q:a)對于裝備汽油機的車輛:b)對于裝備柴油機的車輛:Q——燃料消耗量,單位為升每百千米(L/100km);P——基準溫度15℃下的燃料密度,單位為千克每升(kg/L)HC——測得的碳氫化合物排放量,單位為克每千米(g/km);CO——測得的一氧化碳排放量,單位為克每千米(g/km);CO?——測得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單位為克每千米(g/km)。5.6.2.2采用質量法確定燃料消耗量按公式(3)計算燃料消耗量Q:………Q——燃料消耗量,單位為升每百千米(L/100Mrc——燃料消耗量測量值,單位為千克(kg);km);5GB/T27840—2021D——試驗期間的實際行駛距離,單位為千米(km);P?——基準溫度15℃下的燃料密度,單位為千克每升(kg/L)。5.6.2.3采用容積法確定燃料消耗量按公式(4)計算燃料消耗量Q:Q——燃料消耗量,單位為升每百千米(L/100km);V?.——燃料消耗量(體積)測量值,單位為升(L);α——燃料容積膨脹系數(shù),α=10-3/℃;Tp——燃料平均溫度,單位為攝氏度(℃):采用手工記錄時,應為每次試驗開始和結束時在容積測量裝置上讀取的燃料溫度的算術平均值;采用自動采集系統(tǒng)記錄時,應為記錄結果的算術平均值;D——試驗期間的實際行駛距離,單位為千米(km)。5.6.3綜合燃料消耗量的確定5.6.3.1按公式(5)計算三次試驗結果的第95百分位分布的標準差σ,并將三次測量結果中最大燃料消耗量與最小燃料消耗量之差(△Qmx)與σ值進行比較:a)如△Qmx不大于σ,則視為通過重復性檢驗;b)如△Qmx大于σ,則視為沒有通過重復性檢驗。σ—-第95百分位分布的標準差,單位為升每百千米(L/100km);Q——三次試驗所測得燃料消耗量的算術平均值,單位為升每百千米(L/100km)。5.6.3.2按5.6.3.1對三個完整的CHTC行駛工況的燃料消耗量進行重復性檢驗:a)如通過重復性檢驗,則應計算三次試驗結果的平均值分別作為CHTC行駛工況各速度區(qū)間和綜合燃料消耗量;b)如沒有通過重復性檢驗,則應采用燃料消耗量較高的兩個完整的CHTC行駛工況試驗結果的平均值,分別計算CHTC行駛工況各速度區(qū)間和綜合燃料消耗量。6模擬計算法6.1算法模擬計算法以汽車發(fā)動機萬有特性試驗數(shù)據(jù)為基礎,將整車、變速器、輪胎等關鍵參數(shù)輸入計算機程序,通過計算機程序模擬試驗車輛在CHTC行駛工況下的運行狀態(tài),計算試驗車輛的燃料消耗量。模擬計算法的流程圖參見附錄G。6.2輸入?yún)?shù)6.2.1應輸入的整車參數(shù)包括:a)車輛類型;6GB/T27840—2021b)整車整備質量;c)最大設計總質量;d)最大設計載質量;e)最大設計牽引質量(僅適用于半掛牽引車);f)額定載客人數(shù)(含駕駛員);g)驅動型式;h)軸數(shù)(對于半掛牽引車指汽車列車軸數(shù))。6.2.2應輸入的發(fā)動機參數(shù)包括:a)發(fā)動機萬有特性,應按GB/T18297—2001中8.5進行測定。試驗時,應在發(fā)動機正常轉速范圍內、從不超過最大扭矩的10%開始至最大扭矩之間盡可能均勻地選取至少81個數(shù)據(jù)點測定燃料消耗量;額定轉速、怠速轉速及怠速轉速以上200r/min為必取轉速,各轉速下不超過最大扭矩的10%和最大扭矩是必取點;b)發(fā)動機反拖扭矩,應按GB/T18297—2001中8.5進行試驗準備、按8.7進行測定。試驗時,應在發(fā)動機怠速轉速至最高轉速之間盡可能均勻地選取至少9個數(shù)據(jù)點測量反拖扭矩;怠速轉速和最高轉速是必取點。在測量反拖扭矩時,對沒有安裝調速器的發(fā)動機,最高轉速應取1.05倍的最大功率轉速或超過最大功率轉速且扭距下降3%時的轉速二者中的較小值。對裝有調速器的發(fā)動機,最高轉速為帶負荷最高轉速;注:反拖扭矩指車輛行駛過程中出現(xiàn)的車輛拖動發(fā)動機曲軸旋轉的工況下,發(fā)動機給車輛的阻力矩。c)發(fā)動機外特性扭矩,應按GB/T18297—2001中8.3的規(guī)定,在發(fā)動機正常轉速范圍內盡可能均勻地選取至少9個數(shù)據(jù)點進行測定,額定轉速是必取點;d)發(fā)動機怠速轉速及怠速燃料消耗量;e)發(fā)動機額定轉速;f)發(fā)動機最高轉速。6.2.3應輸入的傳動系參數(shù)包括:變速器的類型(AT、MT、AMT)、主(副)變速器擋位數(shù)及變速比、主減速比等。6.2.4除上述參數(shù)外,還應輸入輪胎規(guī)格;如采用滑行能量變化法確定行駛阻力,還應按附錄H中H.1.2的格式提交相應的試驗數(shù)據(jù)。6.3行駛阻力的確定6.3.1按附錄C進行滑行試驗確定行駛阻力。數(shù)次滑行速度對應的時間平均值序列格式如H.1.2所示,作為模擬程序的讀入文件。6.3.2若車輛生產企業(yè)同意,可按照附錄E規(guī)定的行駛阻力系數(shù)推薦值作為替代方法確定行駛阻力,并按H.1.2要求確定滑行阻力文件構建方法。6.4輪胎滾動半徑計算按公式(6)計算輪胎滾動半徑r:r——輪胎滾動半徑,單位為米(m);F——系數(shù),數(shù)值見表1;d——輪胎設計總直徑,單位為米(m)。)7GB/T27840—2021表1F值選擇表輪胎類別F5°輪輞15°輪輞(45、50、55、60及65系列)其他輪胎多用途貨車寬底輪胎(子午胎)多用途貨車寬底輪胎(斜交胎)6.5發(fā)動機轉速及扭矩計算6.5.1按公式(7)計算發(fā)動機轉速N。(t):式中:N?(t)——發(fā)動機轉速,單位為轉每分鐘(r/min);im——變速器傳動比;i——主減速比;r——輪胎滾動半徑,單位為米(m);v(t)——車速,單位為千米每小時(km/h)。6.5.2按公式(8)或公式(9)計算發(fā)動機扭矩T。(t):a)當阻力R大于或等于0時:b)當阻力R小于0時:……………式中:T.(t)——發(fā)動機扭矩,單位為牛頓米(N·m);r——輪胎滾動半徑,單位為米(m);7m——變速器傳動效率;η;——主減速器傳動效率;im——變速器傳動比;i——主減速比;R——行駛阻力,單位為牛頓(N)。6.6換擋策略6.6.1采用二擋起步。6.6.2計算換擋瞬間的實時扭矩,按公式(10)計算扭矩富裕率Tm;通過升擋后的扭矩富裕率判定是否進行升擋。8Tm——扭矩富裕率;Temx——相應轉速下的最大扭矩,單位為牛頓米(N·m);T。——實時扭矩,單位為牛頓米(N·m)。6.6.3減速時不應換擋。6.7燃料消耗量計算6.7.1按6.5計算CHTC行駛工況下每一秒對應的發(fā)動機轉速和扭矩。6.7.2根據(jù)發(fā)動機萬有特性數(shù)據(jù),查詢或插值確定每一秒的燃料消耗量。6.7.3將6.7.2確定的每一秒的燃料消耗量進行累加并除以對應的行駛里程,分別得到CHTC行駛工況各速度區(qū)間和綜合燃料消耗量。6.8輸出6.8.1在每個CHTC行駛工況結束時應顯示對應的瞬態(tài)車速、瞬態(tài)燃料消耗量曲線、平均車速和百公里燃料消耗量并自動保存。6.8.2按附錄B格式輸出模擬測量結果報告。7輸出結果7.1一般要求型式試驗應以5.6.3或6.7確定的百公里燃料消耗量作為輸出結果;除型式試驗外,應參考7.2~7.3方法確定其他輸出結果。7.2二氧化碳排放量7.2.1若按照5.6.2.1確定燃料消耗量,可將試驗過程中測試得到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作為輸出結果。7.2.2若按照5.6.2.2、5.6.2.3或模擬計算法確定燃料消耗量,可采用公式(11)計算相應二氧化碳排放量參考值E:E=K×Q/100………(11)E車型二氧化碳排放量參考值,單位為克每千米(g/km);K——轉換系數(shù),對于燃用汽油的車型為2.37×103,燃用柴油的車型為2.60×103,單位為克每升Q——燃料消耗量,單位為升每百千米(L/100km)。7.3其他燃料消耗量7.3.1對于所有類型的重型商用車型,應采用公式(12)計算噸百千米燃料消耗量Q:式中:Q,——車型噸百千米燃料消耗量,單位為升每噸百千米[L/(t·100km)];Q——燃料消耗量,單位為升每百千米(L/100km);M——最大設計總質量(對于半掛牽引車指汽車列車最大質量),單位為噸(t);CM——整車整備質量,單位為噸(t)。9GB/T27840—20217.3.2對于普通客車和城市客車,應采用公式(13)計算人百千米燃料消耗量Q、:式中:Q,——車型人百千米燃料消耗量,單位為升每人百千米[L/(p·100km)];Q——燃料消耗量,單位為升每百千米(L/100km);Pe——載客人數(shù)。(規(guī)范性)試驗報告(底盤測功機法)A.1整車參數(shù)注:本車輛型號為基本型1;本車輛型號的基本型為 A.1.4底盤型號及生產企業(yè)2); A.1.7車輛識別代號(VIN): A.1.8里程表讀數(shù)(km): A.1.9最高設計車速(km/h): A.1.10整備質量及軸荷(kg); A.1.11最大總質量及軸荷(kg): A.1.12列車最大總質量(kg)3): A.1.13外廓尺寸[長×寬×高(mm×mm×mm)]3); A.1.14迎風面積(m2)2),3): A.1.20輪胎氣壓(前/后)(kPa); A.1.23半掛車輪胎氣壓(前/后)(kPa)3); A.1.25燃料箱容積(L):A.2發(fā)動機參數(shù) 1)刪除不適用者。2)無參數(shù)的可以不填。3)半掛牽引車試驗時,填寫與之配合的列車參數(shù)。 A.2.6排量(L): A.3行駛阻力 A.3.3底盤測功機設定阻力系數(shù);A.5.1.1CO,排放量(1部):g/kmA.5.1.3CO,排放量(3部):g/km)A.5.1.4CO,排放量(綜合):g/kmA.5.2燃料消耗量A.5.2.1燃料消耗量(1部):L/100kmA.5.2.2燃料消耗量(2部):L/100kmA.5.2.3燃料消耗量(3部):L/100km1)A.6負責進行試驗的檢驗機構; (規(guī)范性)試驗報告(模擬試驗法) B.2車型參數(shù)注:本車輛型號為基本型1;本車輛型號的基本型為B.2.1.6最大設計牽引質量(kg)?):B.2.1.7最大設計總質量(kg);B.2.1.8半掛牽引車鞍座最大設計承載質量(kg)):B.2.1.18接近/離去角():B.2.1.19鋼板彈簧片數(shù));B.2.2發(fā)動機參數(shù)4)不適用者可以不填。 B.2.2.4凈功率(kW); B.3模擬計算參數(shù)B.3.1整車及性能參數(shù)B.3.1.4最大設計牽引質量(kg)?):B.3.1.7額定載客(含駕駛員):B.3.2發(fā)動機參數(shù) B.3.3底盤參數(shù) B.4行駛阻力 B.4.3行駛阻力測試相關報告(有/無):B.6燃料消耗量B.6.1燃料消耗量(1部):L/100kmB.6.2燃料消耗量(2部):L/100kmB.6.3燃料消耗量(3部):L/100kml)B.6.4燃料消耗量(綜合):B.7負責進行模擬的機構:B.8模擬地點:B.9模擬日期:B.10模擬報告日期:B.11模擬報告編號:B.12簽名:(規(guī)范性)行駛阻力測定及在底盤測功機上的模擬C.1試驗準備C.1.2.2相對濕度小于95%。C.1.2.3大氣溫度在0℃~40℃之間。C.1.2.4在高出路面1.6m處測量的平均風速不大于3m/s,陣風不大于5m/s。C.1.3裝載質量C.1.3.1無特殊規(guī)定時,應使試驗車輛處于最大設計總質量狀態(tài)。C.1.4.2對半掛牽引車進行試驗時,半掛車應裝載GB/T1413—2008第4章規(guī)定的1AA型集裝箱,采用子午胎。C.1.5試驗設備精度C.1.5.1采用滑行能量變化法時,時間測量精度不應低于0.1s;車速測量儀器精度不應低于0.5%。儀器精度不應低于0.5%。C.2滑行能量變化法C.2.1行駛阻力測量C.2.1.1道路行駛阻力測量C.2.1.1.2將車輛加速至表C.1規(guī)定車速(v)以上,將變速器置于“空擋”位置進行滑行直至車速小于15km/h。如車輛性能和場地條件允許,應在盡可能高的車速下滑行;如試驗中無法達到表C.1規(guī)定車速,則在車輛所能達到的最高車速下滑行;如因試驗道路長度限制無法一次完成滑行試驗,可采用分段滑行法。GB/T27840—2021表C.1行駛阻力測定車速車輛類別速度(v)km/h半掛牽引車自卸汽車貨車城市客車普通客車C.2.1.1.3測量車輛從v?=v+△v減速至v?=v-△v所需時間t?;式中,△v≤5km/h。C.2.1.1.4在相反方向重復C.2.1.1.3操作,得到tz。C.2.1.1.5計算時間t?和t?的平均值,即耗用時間T。C.2.1.1.6重復C.2.1.1.2~C.2.1.1.5不少于3次(即滑行試驗總數(shù)不少于4次)。C.2.1.2阻力和功率的計算C.2.1.2.1統(tǒng)計準確度p在30km/h~70km/h的速度點范圍內不應大于4%,在其他速度點不應大于5%。如果統(tǒng)計準確度不能滿足要求,則應按表C.1要求的滑行初速度增加試驗次數(shù)?!?C.1)式中:p——平均耗用時間T的統(tǒng)計準確度;t——計算統(tǒng)計準確度的系數(shù),按照表C.2確定;n——試驗次數(shù);表C.2系數(shù)n456789tC.2.1.2.2按公式(C.2)計算道路等速行駛阻力F:式中:F——道路等速行駛阻力,單位為牛頓(N);M——最大設計總質量,單位為千克(kg);……………(C.2)GB/T27840—2021△v——與車速v的速度偏差,單位為千米每小時(km/h);下n次試驗汽車從v+△v減速到v-△v的平均耗用時間,單位為秒(s)。C.2.1.2.3按公式(C.3)計算道路等速功率P:…………(C.3)P——道路等速功率,單位為千瓦(kW);M最大設計總質量,單位為千克(kg);v——車速,單位為千米每小時(km/h);△v與車速v的速度偏差,單位為千米每小時(km/h)C.2.1.2.4道路上測定的阻力F和功率P,應按公式(C.4)和公式(C.5)校正至基準狀態(tài)下的阻力F。和F。=K×F,P=K×P…………(C.5)Fe——基準狀態(tài)下的阻力,單位為牛頓(N);K——道路上測定參數(shù)的校正系數(shù),按照公式(C.6)計算;F?——道路上測定的阻力,單位為牛頓(N);Pe——基準狀態(tài)下的功率,單位為千瓦(kW);P:——道路上測定的功率,單位為千瓦(kW)?!?C.6)Rg——速度v時的滾動阻力,按公式(C.7)計算;如車輛生產企業(yè)提供了該類數(shù)據(jù),則采用車輛生產企業(yè)的數(shù)據(jù),單位為牛頓(N);Rr——總運行阻力,速度v時的滾動阻力Rg與空氣阻力Rw之和,單位為牛頓(N);Kg——滾動阻力的溫度校正系數(shù),取6×10-3/℃,或由車輛生產企業(yè)提供并經檢測機構認可給定的校正系數(shù);t——道路試驗時大氣溫度,單位為攝氏度(℃);Rw——速度v時的空氣阻力,按公式(C.8)確定,單位為牛頓(N);d。——基準狀態(tài)(20℃,100kPa)下空氣密度,d。=1.189kg/m3;d——試驗條件下空氣密度,按公式(C.9)確定,單位為千克每立方米(kg/m3)。Rx=M×g×f…(C.7)M——最大設計總質量,單位為千克(kg);f——滾動阻力系數(shù),按表C.3確定。GB/T27840—2021表C.3滾動阻力系數(shù)分類滾動阻力系數(shù)最大設計總質量<14000kg斜交胎f=0.0076+0.000056v子午胎最大設計總質量≥14000kg斜交胎f=0.0066+0.0000286v子午胎f=0.0041+0.0000256v注:v——車速,單位為千米每小時(km/h)。式中:…………(C.8)Cp——空氣阻力系數(shù);如車輛生產企業(yè)提供了具體數(shù)值并附相關試驗報告證明數(shù)據(jù)的合理性,則采用車輛生產企業(yè)的數(shù)據(jù),否則將對半掛牽引車、自卸汽車、貨車、城市客車和普通客車分S——迎風面積,可通過車高減去離地間隙(取300mm)的差值乘以車寬簡化計算得出,也可采用車輛生產企業(yè)提交的數(shù)據(jù),單位為平方米(m2);v——車速,單位千米每小時(km/h)。式中:P——試驗期間的大氣壓力,單位為千帕(kPa);P?——基準狀態(tài)大氣壓力,P。=100kPa;T——試驗期間的絕對溫度,單位為開爾文(K);T?!鶞薁顟B(tài)溫度,T。=293.15K。C.2.2底盤測功機調整C.2.2.1按車輛生產企業(yè)的要求調整驅動輪的輪胎氣壓(冷態(tài))。對照輪胎最大試驗載荷和最高試驗車速按生產企業(yè)的建議對輪胎進行充氣。C.2.2.2將車輛放置在底盤測功機上并采取適當?shù)姆椒▽囕v進行固定,確保試驗安全。C.2.2.3按E.4設定底盤測功機的當量慣量I。C.2.2.4用合適的方法使車輛和底盤測功機達到運轉溫度。C.2.2.5在測功機上進行C.2.1.1.2、C.2.1.1.3、C.2.1.1.6和C.2.1.2.3規(guī)定的操作,且將公式(C.3)中的最大設計總質量M改為當量慣量I。C.2.2.6調整底盤測功機以再現(xiàn)按公式(C.5)計算的校正功率,且考慮在道路上最大設計總質量M與使用的試驗當量慣量I的差別。應按公式(C.10)計算在道路上從v?滑行至v?的平均校正時間T。,然后在底盤測功機上再現(xiàn)該時間:式中:T.——從v?滑行至v?的平均校正時間,單位為秒(s);……………GB/T27840—2021T?——道路上測定從v?滑行至v?的時間,單位為秒(s);K——道路上測定參數(shù)的校正系數(shù),按照公式(C.6)計算;I——當量慣量,單位為千克(kg);M最大設計總質量,單位為千克(kg)。C.2.2.7確定底盤測功機吸收的功率P。,以確保同一車輛在不同日期都再現(xiàn)C.2.1.2.4中的功率。C.3等速下扭矩測量法C.3.1平均扭矩測量C.3.1.1將車輛加速至目標車速v并保持車速穩(wěn)定。C.3.1.2連續(xù)實時記錄至少20s內的扭矩C和車速v。數(shù)據(jù)記錄系統(tǒng)的偏差,對于扭矩至少應為±1N·m,對于車速至少應為±0.2km/h。測量期間內,每秒記錄的隨時間變化的扭矩C和速度的變化量不應大于5%。C.3.1.3按公式(C.11)計算平均扭矩Ca:C?——平均扭矩,單位為牛頓米(N·m);△T——計算平均扭矩的時間間隔,單位為秒(s);C——t時刻的扭矩,單位為牛頓米(N·m)?!?C.11)C.3.1.4沿同一道路正、反兩個方向各進行三次試驗,分別計算正、反方向的平均扭矩,據(jù)此計算六次測量的平均扭矩。如果平均車速偏離目標車速1km/h以上,應通過線性回歸計算平均扭矩。C.3.1.5道路試驗確定的平均值C,應按公式(C.12)校正至基準狀態(tài):C.——基準狀態(tài)下的扭矩,單位為牛頓米(N·m);K——道路上測定參數(shù)的校正系數(shù),按照公式(C.6)計算;C?——道路上測定的扭矩平均值,單位為牛頓米(N·m)。C.3.2底盤測功機調整C.3.2.1按C.2.2.1~C.2.2.4對底盤測功機進行初始設定。C.3.2.2在底盤測功機上進行C.3.1.1~C.3.1.4規(guī)定的操作。C.3.2.3調整功率吸收裝置,使其達到C.3.1.5中基準狀態(tài)下的扭矩Cc。C.3.2.4按照C.2.2.7進行調整,使其達到C.2.1.2.4中的基準狀態(tài)下的功率P.。(規(guī)范性)試驗記錄表格按照表D.1~表D.3的要求記錄試驗用車輛參數(shù)和試驗數(shù)據(jù)。表D.1滑行試驗或底盤測功機試驗用車輛參數(shù)試驗車輛信息內容車輛型號車輛名稱商標及生產企業(yè)底盤型號及生產企業(yè)生產日期車輛類型車輛識別代號(VIN)里程表讀數(shù)(km)最高設計車速(km/h)整備質量(kg)最大設計總質量(kg)列車最大總質量(kg)'外廓尺寸:長×寬×高(mm×mm×mm)'迎風面積(m2)a·b空氣阻力系數(shù)b變速箱型號、型式及生產企業(yè)擋位數(shù)及各擋速比主減速比輪胎型號、數(shù)量及生產企業(yè)輪胎氣壓(前/后)(kPa)驅動型式半掛車軸數(shù)“半掛車輪胎型號、數(shù)量及生產企業(yè)半掛車輪胎氣壓(kPa)燃料類型及標號發(fā)動機型號及生產企業(yè)型式進氣方式排量(L)凈功率/轉速kW/(r/min)最大扭矩/轉速N·m/(r/min)怠速轉速(r/min)1無參數(shù)的可以不填?!霋鞝恳囋囼灂r,填寫與之配合的列車參數(shù)。底盤測功機行駛阻力設定道路阻力系數(shù)ANBN/(km/h)CN/(km/h)2目標阻力設定阻力試驗儀器設備類別型號精度生產企業(yè)檢定校準情況檢定/校準單位有效期截止日期底盤測功機燃料流量計排放分析儀試驗序號開始時間結束時間行駛里程燃料消耗量試驗值燃料平均溫度℃℃實驗室大氣壓力實驗室相對濕度%11部2部21部31部3部其他說明(包括車輛能否達到循環(huán)最高車速、超差時間及次數(shù)等信息):試驗車速km/h時間“S正向反向正向反向正向反向正向反向正向反向正向反向正向反向正向反向正向反向正向反向表D.3道路滑行試驗記錄(續(xù))試驗車速時間“S第10次正向反向正向反向正向反向正向反向正向反向正向反向正向反向正向反向正向反向正向反向5時間是指道路滑行試驗中速度序列對應的時間序列?!h(huán)境溫度及大氣壓力取試驗前后的平均值。(規(guī)范性)重型商用車輛行駛阻力系數(shù)推薦方案E.1行駛阻力系數(shù)推薦值按照表E.1~表E.5選擇貨車、半掛牽引車、自卸汽車、普通客車及城市客車行駛阻力系數(shù)推薦值。表E.1貨車行駛阻力系數(shù)推薦值最大設計總質量(GVW)常數(shù)項(A)N一次項系數(shù)(B)N/(km/h)二次項系數(shù)(C)N/(km/h)2477.52.000.1024500540.52.530.109603.40.115697.90.1258500792.34.650.135918.20.1486.780.1618.640.184200000.210250000.242310002208.60.281表E.2半掛牽引車行駛阻力系數(shù)推薦值最大設計總質量(GVW)常數(shù)項(A)N一次項系數(shù)(B)N/(km/h)二次項系數(shù)(C)N/(km/h)240000430004600049000表E.3自卸汽車行駛阻力系數(shù)推薦值最大設計總質量(GVW)常數(shù)項(A)N一次項系數(shù)(B)N/(km/h)二次項系數(shù)(C)N/(km/h)"309.20.620.2414500372.80.241436.50.241531.92.750.2428500627.30.242754.64.890.243881.96.110.2438.250.244200000.245250000.246310002059.00.248表E.4普通客車行駛阻力系數(shù)推薦值最大設計總質量(GVW)常數(shù)項(A)N一次項系數(shù)(B)N/(km/h)二次項系數(shù)(C)N/(km/h)"405.82.060.1044500432.92.390.107459.92.720.111500.50.1168500541.00.121595.14.370.128649.20.135703.30.142757.46.350.149797.96.84008.150.16825000987.19.140.178表E.5城市客車行駛阻力系數(shù)推薦值最大設計總質量(GVW)常數(shù)項(A)N一次項系數(shù)(B)N/(km/h)二次項系數(shù)(C)N/(km/h)2411.32.540.1074500449.52.650.114487.92.760.121545.42.950.1318500602.90.141679.40.154756.10.167832.80.181909.44.060.194966.94.240.203220004.700.230250000.250E.2其他行駛阻力系數(shù)計算除表E.1~表E.5中規(guī)定的最大設計總質量的行駛阻力系數(shù)外,其他質量車型可插值計算相應的例如,某車型最大設計總質量為M,在相應的推薦表中位于M?和M?質量之間,M?和M?對應的常數(shù)項分別為A?和A?,則該車型的行駛阻力常數(shù)項按照公式(E.1)確定:B、C系數(shù)的插值計算方法同理?!?規(guī)范性)底盤測功機技術特性F.1概述本附錄規(guī)定了重型商用車輛燃料消耗量試驗用單軸、單轉鼓的交流電力底盤測功機的技術特性和要求,其他類型的底盤測功機可參照執(zhí)行。F.2底盤測功機特性F.2.1底盤測功機應滿足下列結構及功能要求:a)具有兩個能分別與輪胎耦合的轉鼓;b)通過電慣量實現(xiàn)驅動功率吸收和慣量模擬;d)具備附加制動功能;e)道路模擬風機能與汽車速度同步。F.2.2底盤測功機精度應滿足下列要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內科用藥合作協(xié)議書
- 2025年安徽蚌埠懷遠縣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屬國糧庫招聘合同制工人22人歷年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新媒體運營內容創(chuàng)意與傳播策略優(yōu)化方案設計
- 互聯(lián)網信息傳播協(xié)議
- 食品飲料健康產業(yè)發(fā)展與市場拓展策略方案
- 基于大數(shù)據(jù)的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功能模塊設計
- 獸藥買賣合同
- 智慧停車系統(tǒng)開發(fā)與實施計劃
- 職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與晉升機制管理制度
- 醫(yī)療行業(yè)智能化康復醫(yī)療與健康管理創(chuàng)新方案
- 光伏發(fā)電系統(tǒng)租賃合同范本
- 新教科版六年級上冊科學全冊知識點(期末總復習資料)
- 綠色建筑工程監(jiān)理實施細則
- 2024年安全員b證繼續(xù)教育考試
- T-CPQS C010-2024 鑒賞收藏用潮流玩偶及類似用途產品
- 電商直播帶貨運營方案(電商直播運營部門職責說明與KPI指標 電商直播運營部門KPI績效考核指標)
- 110kV變電站專項電氣試驗及調試方案
- 地質勘探勞務分包合同
- 上海市徐匯區(qū)位育中學六年級上學期期末英語試題(含聽力)
- 2023中國光大銀行杭州分行招聘客戶經理筆試歷年典型考題及考點剖析附帶答案詳解
- 2024中國食藥同源大健康產業(yè)消費洞察與產業(yè)發(fā)展分析白皮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