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車輛外廓尺寸測量儀校準標準規(guī)范_第1頁
贛車輛外廓尺寸測量儀校準標準規(guī)范_第2頁
贛車輛外廓尺寸測量儀校準標準規(guī)范_第3頁
贛車輛外廓尺寸測量儀校準標準規(guī)范_第4頁
贛車輛外廓尺寸測量儀校準標準規(guī)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江西省地方計量技術規(guī)范JJF(贛)013-車輛外廓尺寸測量儀校準規(guī)范CalibrationSpecificationforTireTreadDepthGauges-05-11發(fā)布江西省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發(fā)布車輛外廓尺寸測量儀校準規(guī)范CalibrationSpecificationforTireTreadDepthGaugesJJF(贛)JJF(贛)013-歸口單位:江西省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重要起草單位:江西省計量測試研究院本規(guī)范委托江西省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負責解釋

本規(guī)范重要起草人:江西省計量測試研究院管銳江西省計量測試研究院劉焜江西省計量測試研究院黃捷江西省計量測試研究院戴映云

目錄TOC\o"1-2"\h\z\u引言 11范疇 22引用文獻 23術語和計量單位 23.1車輛支承平面(簡稱X平面) 23.2車輪中心平面 23.3車輛縱向對稱平面(簡稱Y平面) 23.4車長 33.5車寬 33.6車高 43.7檢測盲區(qū) 44概述 45計量特性 45.1分度值 45.2示值誤差 45.3重復性 45.4靜態(tài)與動態(tài)一致性 55.5檢測盲區(qū) 56校準條件 56.1環(huán)境條件 56.2測量原則及其她設備 57校準項目和校準辦法 57.1校準項目 57.2校準辦法 68校準成果 108.1校準數據解決 108.2校準證書 108.3校準成果不擬定度評估 119復校時間間隔 11附錄A校準記錄(樣式) 12附錄B校準證書(內頁)內容 13附錄C車輛外廓尺寸檢測儀示值誤差測量不擬定度評估……………14引言本規(guī)范以JJF1001-《通用計量術語及定義》、JJF1059.1-《測量不擬定度評估與表達》、JJF1071-《國家計量校準規(guī)范編寫規(guī)則》為基本性規(guī)范進行制定。本規(guī)范技術內容重要參照了GB1589-《道路車輛外廓尺寸、軸荷及質量限值》、GB/T3730.3-1992《汽車和掛車術語及其定義車輛尺寸》和GB21861-《機動車安全技術檢查項目和辦法》。本規(guī)范為初次制定。

車輛外廓尺寸測量儀校準規(guī)范范疇本規(guī)范合用于機構對車輛外廓尺寸自動測量車輛外廓尺寸測量儀校準。引用文獻本規(guī)范引用了下列文獻:GB1589-《道路車輛外廓尺寸、軸荷及質量限值》GB/T3730.3-1992《汽車和掛車術語及其定義車輛尺寸》GB21861-《機動車安全技術檢查項目和辦法》凡是注日期引用文獻,僅注日期版本合用于本規(guī)范。凡不注日期引用文獻,其最新版本(涉及所有修改單),合用于本規(guī)范。術語和計量單位GB/T3730.3界定及如下術語和定義合用于本規(guī)范。3.1車輛支承平面(簡稱X平面)vehiclesupportingplane測量車輛尺寸參數時,用于支承車輪平坦、堅實水平面。[GB/T3730.3-19922.1]3.2車輪中心平面planeofwheelcenter對于單式車輪,車輪中心平面為與車輪輪輞兩側內邊沿等距平面。對于雙式車輪,車輪中心平面為與外車輪輪輞內緣和內車輪輪輞外緣等距平面。[GB/T3730.3-19922.2]3.3車輛縱向對稱平面(簡稱Y平面)vehiclelongitudinalsymmetryplane(Y)線段AB垂直平分平面。A和B兩點為通過同一軸上兩端車輪軸線X平面垂面同車輪中心平面交線⊿與X平面交點(見圖1)。[GB/T3730.3-19922.4]圖1Y平面3.4車長MotorvehiclelengthXYY車長,是分別過汽車先后最外端點且垂直于Y和X平面兩平面間距離,即垂直于車輛縱向對稱平面并分別抵靠在汽車前,后最外端突出部位兩垂直面之間(車長度方向兩極端點間)距離C。單位為mm。見圖2。[GB/T3730.3-19923.3.1XYYCC圖2車長3.5車寬vehiclewidthYYXX車寬,是分別過車輛兩側固定突出部位(不涉及后視鏡、側面標志燈、示位燈、轉向批示燈、撓性擋泥板、折疊式踏板、防滑鏈以及輪胎與地面接觸變形某些)最外側點且平行于Y平面兩平面之間距離,即平行于車輛縱向對稱平面分別抵靠車輛兩側固定突出部位兩平面之間(車寬方向兩極端點間)距離K。單位為mmYYXXKKKK圖2車寬3.6車高vehicleheight車高,是車輛在整備質量狀態(tài)下,車輛最高點至X平面距離,即車輛支承平面與車輛最高突出部位相抵靠水平面之間(從地面到汽車最高點)距離。單位為mm。見圖3。[GB/T3730.3-19923.2]XXYYXGGGG圖3車高3.7檢測盲區(qū)blindspotdetection車輛檢測時,車輛外廓尺寸測量儀對車輛外側(長、寬、高)附加物無法檢測出區(qū)域為檢測盲區(qū)。用車輛外廓最大突出位置未增長附加物(試塊)時與增長附加物時分別測得車輛外廓尺寸(長、寬、高)示值差值表達。概述車輛外廓尺寸測量儀(如下簡稱測量儀)是用紅外、激光或圖像解決等辦法對車輛外廓尺寸(長、寬、高)等參數進行測量裝置。測量儀普通由前端采集系統(tǒng)和后端分析解決計算系統(tǒng)構成。計量特性5.1分度值車輛外廓尺寸測量儀分度值普通為1mm5.2示值誤差普通不超過±0.8%或±20mm。5.3重復性普通不超過0.8%或20mm。5.4靜態(tài)與動態(tài)一致性普通不超過±50mm5.5檢測盲區(qū)普通不超過±0.8%或±20mm。注:以上指標不作合格性鑒定,僅供參照。校準條件6.1環(huán)境條件6.1.1溫度:(0~40)℃。6.1.2濕度:不不不大于85%RH。6.1.36.1.5其她:無影響測量成果振動、電磁干擾、強光等。6.2測量原則及其她設備測量原則及其他設備見表2。表2測量原則及其他設備序號測量原則及其他設備名稱重要技術指標數量1水準標尺(塔式)最大測量值5m,全長誤差±3mm22手持式激光測距儀測量范疇不不大于20m,精確度級別:0級13水平尺長3m,分度值:14水平尺長600mm,分度值:0.525鋼卷尺測量范疇不不大于30m,精確度級別:Ⅱ級16水準儀S3級17原則試塊(60mm±1mm)×50mm×50mm68鉛錘/2校準項目和校準辦法7.1校準項目測量儀校準項目見表3。表3校準項目序號條款號校準項目15.2分度值25.3示值誤差35.4重復性45.5靜態(tài)與動態(tài)一致性55.6檢測盲區(qū)校準辦法7.2.1分度值在示值誤差校準時同步進行。7.2.27.2.2.1將水準標尺(塔式)分別在測量儀最大測量范疇內取兩點作為原則長度。水準標尺用專用夾具固定在車輛上,用水平尺進行調節(jié)使水準標尺尺身與X平面及Y平面平行(當測量儀最大測量范疇不不大于5m時,可采用兩把水準標尺分別用專用夾具固定在車輛身前端和后端,用水平儀或水準儀進行調節(jié),使兩水準標尺尺身在同一水平面上且與X平面及Y平面平行。用激光測距儀測量兩水準標尺之間距離,此時即為兩水準標尺長度(+),加上用激光測距儀測得兩水準標尺之間距離,如圖4所示。圖4車長測量時水準標尺安裝圖車輛按測量儀闡明書中規(guī)定使用規(guī)定駛過測量區(qū)域,讀取測量儀“車長”示值。重復測量3次,取平均值作為測量成果。按5.1規(guī)定觀測測量儀測量范疇及按5.2規(guī)定觀測測量儀分度值。按公式(1)、(2)計算測量儀示值誤差:=-()(1)=×100%(2)式中:——測量儀檢測“車長”絕對示值誤差,mm;——測量儀檢測“車長”相對示值誤差,%;——測量儀檢測“車長”示值平均值,mm;——檢定點原則長度,mm?!败噷挕狈较驅⑺疁蕵顺撸ㄋ剑┰O立為,用專用夾具固定在車輛上,分別用水平尺、直角尺調節(jié)水準標尺,使水準標尺尺身與X平面平行、與Y平面垂直。車輛按測量儀闡明書中規(guī)定使用規(guī)定駛過測量區(qū)域,讀取測量儀“車寬”示值,重復測量3次,取平均值作為測量成果。按5.1規(guī)定觀測測量儀測量范疇及按5.2規(guī)定觀測測量儀分度值。按公式(3)、(4)計算測量儀檢測“車寬”示值誤差:=-(3)=×100%(4)式中:-測量儀檢測“車寬”絕對示值誤差,mm;-測量儀檢測“車寬”相對示值誤差,%;-測量儀檢測“車寬”示值平均值,mm;-檢定點原則寬度,mm。“車高”方向將水準標尺(塔式)設立為用專用夾具固定在車輛上(使水準標尺底部離開地面不不大于300mm),保證水準標尺身與X平面垂直,并用激光測距儀測量水準標尺底部到地面距離,如下圖所示。圖5車寬測量時水準標尺安裝圖車輛按測量儀闡明書中規(guī)定使用規(guī)定駛過測量區(qū)域,讀取測量儀“車高”示值。重復測量3次,取平均值作為測量成果。按5.1規(guī)定觀測測量儀測量范疇及按5.2規(guī)定觀測測量儀分度值。按公式(5)、(6)計算測量儀檢測“車高”示值誤差:=-(5)=×100%(6)式中:-測量儀檢測“車高”絕對示值誤差,mm;-測量儀檢測“車高”相對示值誤差,%;-測量儀檢測“車高”示值平均值,mm;-水準標尺長度,mm;-水準標尺底部到地面距離,mm。7.2.4.重復性7.2.4.1“車長”方向按公式(7)、(8)計算檢測“車長”重復性:=-(7)=×100%(8)式中:-測量儀檢測“車長”重復性(絕對量),mm;-測量儀檢測“車長”重復性(相對量),%;-測量儀檢測“車長”3次示值中最大值,mm;-測量儀檢測“車長”3次示值中最小值,mm。7.2.4.2“車寬”方向按公式(9)、(10)計算檢測“車寬”重復性:=-(9)=×100%(10)式中:-測量儀檢測“車寬”重復性(絕對量),mm;-測量儀檢測“車寬”重復性(相對量),%;-測量儀檢測“車寬”3次示值中最大值,mm;-測量儀檢測“車寬”3次示值中最小值,mm。7.2.4.2“車高”方向按公式(11)、(12)計算動態(tài)檢測“車高”重復性:=-(11)=×100%(12)式中:-測量儀動態(tài)檢測“車高”重復性(絕對量),mm;-測量儀動態(tài)檢測“車高”重復性(相對量),%;-測量儀動態(tài)檢測“車高”3次示值中最大值,mm;-測量儀動態(tài)檢測“車高”3次示值中最小值,mm。7.2.5靜態(tài)與動態(tài)一致性7.2.5.1實驗車靜態(tài)選用長度(10m~12m)汽車一輛作為實驗車,停在符合6.1.4規(guī)定依照GB21861-《機動車安全技術檢查項目和辦法》中附錄A“A.2人工檢查辦法”,用激光測距儀、水平尺、鋼卷尺、鉛錘等測量實驗車實際長、寬、高作為實驗車靜態(tài)車長、車寬、車高測量值。7.2.5.2實驗車動態(tài)實驗車按測量儀闡明書中規(guī)定使用規(guī)定駛過測量區(qū)域,讀取測量儀車長、寬和高讀數。重復測量3次,分別得到長、寬、高,取3次平均值作為實驗車動態(tài)車長、車寬、車高測量值。7.2.5.3一致性計算實驗車靜態(tài)車長、車寬、車高測量值與實驗車動態(tài)車長、車寬、車高測量值之差為動態(tài)與靜態(tài)一致性。7.2.6檢測分別在實驗車長、寬、高較為突出位置各加上第一塊原則試塊,并使60mm±1mm量值分別處在長、寬、高方向上(應注旨在寬度方向上“原則試塊”應加在于后視鏡等高位置),實驗車行駛通過測量儀測試通道,讀取測量儀示值車長、車寬、車高,按同樣辦法在第一塊原則試塊上再加第二塊原則試塊,實驗車行駛通過測量儀測試通道,讀取測量儀示值長、寬、高。按公式(13)、(14)、(15)計算測量儀兩次檢測車輛長、寬、高示值差:=--60(13)=--60(14)=--60(15)式中:-測量儀檢測車輛長度方向上“盲區(qū)示值差”,mm;-測量儀檢測車輛寬度方向上“盲區(qū)示值差”,mm;-測量儀檢測車輛高度方向上“盲區(qū)示值差”,mm;-增長第一塊后測量儀測量車輛長度示值,mm;-增長第一塊后測量儀測量車輛寬度示值,mm;-增長第一塊后測量儀測量車輛高度示值,mm;-增長第二塊后測量儀測量車輛長度示值,mm;-增長第二塊后測量儀測量車輛寬度示值,mm;-增長第二塊后測量儀測量車輛高度示值,mm。校準成果8.1校準數據解決所有數據應先計算后修約,出具校準數據均保存至1mm8.2校準證書測量儀校準成果出具校準證書,校準證書應涉及信息及格式見附錄A。校準證書內頁(式樣)見附錄B。8.3校準成果不擬定度評估校準成果不擬定度評估按照JJF1059.1-進行,不擬定度評估范例見附錄C。復校時間間隔復校時間間隔長短取決于其使用狀況,使用單位可依照實際使用狀況自主決定復校時間,建議復校時間間隔為1年。附錄A車輛外廓尺寸測量儀校準記錄(樣式)送校單位信息送校單位地址聯系人聯系電話郵編被校儀器信息儀器名稱型號規(guī)格制造廠商生產日期出廠編號原則器信息原則器名稱編號不擬定度或精確度級別或最大容許誤差合格證書號合格有效期至校準信息校準地點校準員核驗員校準日期溫度℃濕度%RH校準根據JJF(贛)×××-×××《車輛外廓尺寸測量儀》校準記錄校準項目車長車寬車高測量范疇mm分度值mm示值誤差原則值mm測量值mm示值誤差重復性123平均值絕對值mm相對值%絕對值mm相對值%車長車寬車高檢測項目實驗車靜態(tài)測量值mm實驗車動態(tài)測量值mm靜態(tài)與動態(tài)一致性mm長寬高檢測盲區(qū)檢測項目加第一塊原則試塊后車輛外廓尺寸測量儀示值mm加第二塊原則試塊后車輛外廓尺寸測量儀示值mm示值差(檢測盲區(qū))絕對值mm相對值%車長車寬車高附錄B校準證書(內頁)內容校準項目校準成果測量范疇車長mm車寬mm車高mm分度值車長mm車寬mm車高mm示值誤差車長絕對誤差mm相對誤差%車寬絕對誤差mm相對誤差%車高絕對誤差mm相對誤差%重復性絕對誤差mm:相對誤差%:靜態(tài)與動態(tài)一致性檢測盲區(qū)示值差絕對誤差mm:相對誤差%:附錄C 車輛外廓尺寸測量儀示值誤差測量不擬定度評估C.1車輛外廓尺寸測量儀示值誤差測量辦法將水準標尺固定在一車輛上,用水準標尺長度和激光測距儀測量值作為原則尺寸。車輛通過外廓尺寸測量儀檢測區(qū)域,讀取測量儀車長、車寬、車高示值。將示值與原則尺寸比較,計算示值誤差。C.2測量模型C.2.1數學模型以高度測量為例,建立數學模型如下:=式中:-被校測量儀車高示值誤差,%;-被校測量儀車高示值,mm;-水準標尺加激光測距儀測共同測得高度,mm。C.2.2方差及敏捷系數由于中、互不有關,故其合成預計方差為=·+·式中敏捷系數為:====-C.3不擬定度來源C.3.1由被校測量儀引入不擬定度分量C.3.1.1由測量儀重復性引入不擬定度分量C.3.1.2由數顯量化誤差引起不擬定度分量C.3.2由原則器(水準標尺和激光測距儀)引入原則不擬定度分量C.3.2.1由激光測距儀引入原則不擬定度分量C.3.2.2由水準標尺引入原則不擬定度分量C.4原則不擬定度分量C.4.1由被校測量儀引入不擬定度分量C.4.1.1被校測量儀測量重復性引入不擬定度分量,可以通過持續(xù)測量得到測量列,采用A類辦法評估。用等精度重復測量10次辦法進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