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同步系列2024春高中歷史第三單元走向整體的世界達標檢測部編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_第1頁
新教材同步系列2024春高中歷史第三單元走向整體的世界達標檢測部編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_第2頁
新教材同步系列2024春高中歷史第三單元走向整體的世界達標檢測部編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_第3頁
新教材同步系列2024春高中歷史第三單元走向整體的世界達標檢測部編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_第4頁
新教材同步系列2024春高中歷史第三單元走向整體的世界達標檢測部編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單元達標檢測(時間:60分鐘分數:100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3分,共6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1.15世紀,西歐出現了相宜在大海航行的多桅快速帆船,而中國的指南針也已通過阿拉伯人傳入歐洲,并得到廣泛應用,歐洲人利用它來辨明地理方位,確定航向。這有利于西歐()A.莊園經濟的發(fā)展 B.進行遠洋航行C.民族國家的形成 D.建立統一市場【答案】B【解析】依據材料可知,15世紀,西歐造船技術進步,中國的指南針也已傳入歐洲,這為西歐國家開拓新航路供應了條件,故選B項。2.中古時期后期,其他歐洲人對意大利商人接著在地中海東部諸國的各個港口與阿拉伯商人會面、收取歐洲公眾所須要的種種商品大為不滿,他們熱切地找尋能干脆抵達東部的途徑,以共享這筆厚利。這表明新航路開拓的動力是()A.克服商業(yè)危機 B.擴大海外市場C.對外傾銷商品 D.追逐商業(yè)利益【答案】D【解析】材料“他們熱切地找尋能干脆抵達東部的途徑,以共享這筆厚利”表明追逐商業(yè)利益是歐洲人開拓新航路的動力,故選D項。3.在15世紀下半葉的西歐,在葡萄牙和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第一批找尋新航路的航海家踏上征程,他們或出身貴族,或渴望通過航?;顒拥玫劫F族頭銜、土地分封等賞賜。據此可知,新航路的開拓()A.得益于民族國家的發(fā)展 B.根源于莊園經濟的發(fā)展C.鞏固了歐洲的封建統治 D.反映國家對經濟的干預【答案】A【解析】依據材料“在葡萄牙和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第一批找尋新航路的航海家踏上征程”可知,新航路的開拓得到葡萄牙和西班牙在國家力氣層面的支持,故A項正確;新航路的開拓根源于商品經濟的發(fā)展,解除B項;新航路的開拓沖擊歐洲封建統治,解除C項;新航路的開拓與國家對經濟的干預無關,解除D項。4.歷史學家巴若斯在描寫一位葡萄牙航海家的航海發(fā)覺時寫道:“船員們驚異地凝視著這個隱藏了多少世紀的壯麗的岬角。他們不僅發(fā)覺了一個突兀的海角,而且發(fā)覺了一個新的世界?!边@位航海家是()A.迪亞士 B.哥倫布C.麥哲倫 D.達·伽馬【答案】A【解析】依據材料“葡萄牙航海家”“壯麗的岬角”并結合所學學問可知,1487年,葡萄牙航海家迪亞士帶領船隊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在其次年到達非洲的好望角,故選A項。5.1502年,葡萄牙航海家達·伽馬其次次航行印度時,與阿拉伯商人之間爆發(fā)了一場惡戰(zhàn),后者得到埃及人、土耳其人,甚至遠方的威尼斯人的各種支持。這表明()A.傳統商業(yè)中心沿線國家結成了軍事同盟B.達·伽馬的遠航沖擊了舊的商業(yè)渠道C.新航路的開拓確定會引發(fā)民族間的沖突D.早期殖民活動激發(fā)殖民地的民族意識【答案】B【解析】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學問可知,達·伽馬開拓了一條從歐洲到印度的海上貿易路途,沖擊了舊的商業(yè)渠道,損害了傳統商業(yè)中心沿線國家的利益,從而引發(fā)了雙方的斗爭,故B項正確;材料沒有說明傳統商業(yè)中心沿線國家結成了軍事同盟,解除A項;C項說法過于確定,解除;材料沒有涉及殖民活動,解除D項。6.哥倫布曾居住在葡萄牙,葡萄牙國王雖對他的雄心頗為賞識,但不愿從物質上賜予支持。于是哥倫布轉而求助于西班牙,西班牙女王對哥倫布很是器重,每年給他供應1.2萬銅幣,并于1492年起先細致實施哥倫布的西航支配。據材料可知()A.葡萄牙海外探險落后于西班牙 B.西班牙海外探險更具人才優(yōu)勢C.西班牙最早成為海上殖民霸主 D.留意人才助力西班牙航海勝利【答案】D【解析】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學問可知,西班牙重視人才,資助哥倫布勝利開拓通往美洲的新航線,故選D項。7.1497年,英王亨利七世給威尼斯人卡伯特頒發(fā)航海特許權,準許他將新發(fā)覺的地區(qū)打造成英國的殖民地。亨利七世還派遣“馬修號”載著卡伯特及英、法兩國的船員向西航行,使北美紐芬蘭島得以被發(fā)覺。這說明()A.歐美之間的新航路由此開拓 B.國家力氣推動航海事業(yè)發(fā)展C.私人商業(yè)活動受到嚴格限制 D.歐洲國家間的航海競爭激烈【答案】B【解析】依據材料可知,英國國王激勵人們出海航行,搶占殖民地,推動了航海事業(yè)的發(fā)展,故B項正確;最早開拓歐美之間新航路的是西班牙,解除A項;材料“英王亨利七世給威尼斯人卡伯特頒發(fā)航海特許權”說明英國激勵私人航海經商,解除C項;D項在材料中無法體現,解除。8.《自然辯證法通訊》指出,哥倫布、麥哲倫的探險活動使一些人不再盲從任何清規(guī)戒律式的教條與理論,重新繪制世界地圖,確立了地理學理論體系的行星地理概念,觸發(fā)了對地理現象的探源追蹤??梢娦潞铰烽_拓()A.推動了近代自然科學發(fā)展 B.呈現了人類特性解放和冒險精神C.驗證了地圓學說的正確性 D.否定了天主教會的宗教神學理論【答案】A【解析】依據材料可知,新航路開拓“使一些人不再盲從任何清規(guī)戒律式的教條與理論……確立了地理學理論體系的行星地理概念,觸發(fā)了對地理現象的探源追蹤”,推動了近代自然科學的發(fā)展,故選A項。9.哥倫布到達美洲時,新舊大陸唯一相同的作物是棉花,唯一共有的家畜是狗。歐洲人給美洲帶來了馬、牛、羊、豬等牲畜和一些禽類,以及各種麥類、甘蔗、咖啡等,美洲則向世界貢獻了玉米、馬鈴薯、番茄、菠蘿等。材料表明,早期殖民擴張()A.擴大了洲際貿易的范圍 B.形成了以歐洲為中心的世界市場C.推動了物種的洲際溝通 D.促進了種族溝通及其重新分布【答案】C【解析】材料“歐洲人給美洲帶來了馬、牛、羊、豬等牲畜和一些禽類,以及各種麥類、甘蔗、咖啡等,美洲則向世界貢獻了玉米、馬鈴薯、番茄、菠蘿等”說明早期的殖民擴張有利于不同大洲之間物種的溝通,故C項正確。10.新航路開拓后,西、葡兩國的殖民統治覆蓋了中美洲和南美洲的許多地區(qū),來自兩國的白人移民被稱為“(伊比利亞)半島人”,處于社會的最上層,形成了一個美洲的歐式社會。這說明新航路的開拓()A.打破了世界原有的文明格局 B.推動歐洲商業(yè)革命的出現C.變更了美洲居民的生活習俗 D.源于西歐人口過剩的壓力【答案】A【解析】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學問可知,新航路開拓后,西班牙和葡萄牙在美洲進行殖民活動,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大量移民美洲,他們“處于社會的最上層,形成了一個美洲的歐式社會”,這說明新航路的開拓打破了美洲原有的文明格局,故A項正確;材料沒有涉及商業(yè)革命,解除B項;材料反映了美洲社會結構的變更,并沒有提到美洲居民的生活習俗,解除C項;新航路的開拓源于歐洲商品經濟的發(fā)展,解除D項。11.《世界通史》中寫道:“新航路開拓后,西歐新興的資本主義由海道向全球擴散,突破了亞歐大陸農耕世界自然經濟的閉塞性。從今起先了大航海和人口遷移、民族交融的移民大潮時代?!睂Υ死斫庹_的是()A.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在全球的確立 B.農耕經濟在全球不復存在C.世界各民族特征、界線消逝殆盡 D.真正意義上的全球化開啟【答案】D【解析】依據材料“起先了大航海和人口遷移、民族交融的移民大潮時代”可知,新航路的開拓有利于世界各地區(qū)、各民族間的聯系,即真正意義上的全球化開啟,故選D項。12.1500-1800年,美洲人口結構發(fā)生變更,歐洲人、印歐混血人、非洲人、非歐混血人等數量不斷增加,并最終超過美洲原住民。造成這一變更的根本緣由是()A.美洲原住民遭到大量屠殺 B.歐洲人在美洲不斷地擴張和折服C.外來疾病導致美洲原住民大量死亡 D.歐洲人在美洲大陸的分布越來越廣泛【答案】B【解析】依據所學學問可知,新航路開拓后,歐洲人對美洲實行殖民統治,大量歐洲人移民美洲,同時大肆屠殺美洲當地的印第安人,并通過“三角貿易”將非洲黑人販賣到美洲,因此造成材料中美洲人口結構變更的根本緣由正是歐洲人在美洲不斷地擴張和折服,故B項正確;A、C、D三項不屬于根本緣由,均解除。13.據學者測算,中國海商輸往菲律賓群島的絲貨價值,1600年前后每年在103萬兩左右,1630年達到135萬兩。這些絲織品,除小部分在當地消費外,大部分被西班牙人運往拉丁美洲銷售。在墨西哥一地,17世紀30年頭就有14000人特地利用中國生絲進行加工制造。這可以佐證當時()A.商業(yè)革命促進了早期的殖民擴張 B.商品的世界性流淌增加C.“三角貿易”加強了各地的經濟聯系 D.中國是全球貿易的中心【答案】B【解析】依據材料可知,西班牙開拓了太平洋貿易,增加了中國絲織品的世界流淌性,故B項正確;新航路開拓后,早期殖民擴張推動了商業(yè)革命,解除A項;“三角貿易”是歐洲、非洲和美洲之間的貿易,解除C項;材料反映中國在太平洋貿易中的重要地位,但不能得出中國是全球貿易的中心的結論,解除D項。14.“作為壓艙物的瓷器,卻以其晶瑩的質地、漂亮的色調引起上流社會的關注,使人們爭相追逐,貴族則以其夸耀財寶,而燒有個人化紋章的瓷器更是顯赫社會地位的象征。一時間,里斯本(葡萄牙首都)成為傳播中國瓷器文化的中心?!辈牧险f明新航路開拓()A.加劇了殖民擴張 B.激化了歐洲國家間沖突C.引發(fā)了商業(yè)革命 D.影響了西歐的社會生活【答案】D【解析】材料“里斯本(葡萄牙首都)成為傳播中國瓷器文化的中心”反映的是新航路開拓的影響,而“貴族則以其夸耀財寶”“顯赫社會地位的象征”顯示的則是對社會生活的影響,故D項正確。15.16—18世紀,歐洲國家成立了各種特許公司。這些公司一方面是商業(yè)公司,其從業(yè)人員是商人;另一方面又代表自己的國家,可以在海外建立政府、進行征稅,擁有自己的軍隊、法庭和監(jiān)獄。這體現出特許公司()A.推動了世界市場的最終形成 B.有效地壟斷了對外貿易C.反映了工業(yè)資產階級的要求 D.適應了殖民擴張的須要【答案】D【解析】結合所學學問可知,新航路開拓后,當時的歐洲各國政府還沒有實力和資金去完全獨自開展海外殖民活動,于是便允許一些海外冒險家設立公司,激勵其在海外進行殖民活動和找尋財寶,利用特權商貿公司打通海外繁華之地,并在重要地點設立貿易中轉站,便利本國開展殖民活動和進行貿易,獲得財寶,從而適應了殖民擴張的須要,故D項正確;世界市場最終形成是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解除A項;材料與壟斷對外貿易無關,解除B項;此時工業(yè)資產階級尚未出現,解除C項。16.某學者指出:歐洲不是靠自身的經濟力氣而興起的,當然也不能歸因于歐洲的理性、制度創(chuàng)新精神、技術、地理,歐洲是分沾了亞洲的生產、市場和貿易的好處,歐洲從亞洲的哀痛往上爬,然后短暫站在了亞洲的肩膀上。該學者意在強調()A.歐洲資本主義具有猛烈的擴張性 B.亞洲的生產方式領先于歐洲C.歐洲資本原始積累的途徑多元化 D.亞洲和歐洲實現了區(qū)域分工【答案】A【解析】依據材料“歐洲是分沾了亞洲的生產、市場和貿易的好處,歐洲從亞洲的哀痛往上爬,然后短暫站在了亞洲的肩膀上”并結合所學學問可知,歐洲主要通過殖民擴張手段完成資本原始積累,反映出資本主義本身具有開放性和擴張性,故選A項。17.新航路開拓后,商業(yè)的發(fā)達已經使買賣雙方只要簽訂合同,或者集中在特地的交易所就可以進行貿易活動,不愿定須要現貨成交。16世紀,歐洲的商業(yè)投機活動達到了空前的規(guī)模,大大超越了中古時期行會限制下的范圍。這體現的是()A.價格革命 B.政治革命C.工業(yè)革命 D.商業(yè)革命【答案】D【解析】材料“16世紀,歐洲的商業(yè)投機活動達到了空前的規(guī)模,大大超越了中古時期行會限制下的范圍”體現的是貿易范圍擴大,這是商業(yè)革命的表現,故選D項。18.新航路開拓后,隨著國際市場的開拓,在大西洋沿岸地區(qū),“手工工場不論在哪一生產部門出現,幾個月內就使成千上萬個封建手工業(yè)行會或獨立的小手工業(yè)破產”。材料表明()A.歐洲快速完成了資本原始積累 B.新航路開拓造成西歐國家實力衰退C.價格革命已經深化手工業(yè)部門 D.商業(yè)革命為資本主義發(fā)展創(chuàng)建條件【答案】D【解析】依據材料可知,新航路開拓促進了歐洲手工工場的發(fā)展,而手工工場是資本主義發(fā)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階段,故D項正確;舊式手工業(yè)的破產不等于資本原始積累的完成,解除A項;小手工業(yè)破產有利于推動新型生產方式的發(fā)展,會增加西歐國家的實力,解除B項;材料反映的是商業(yè)革命,而非價格革命,解除C項。19.“11—15世紀,珍貴金屬的供應好像始終未能跟上貨幣需求增長的步伐……中古時期(歐洲)社會始終受到貨幣短缺的威逼?!辈牧现械臓顩r變更于()A.麥哲倫船隊完成環(huán)球航行 B.美洲的發(fā)覺與開發(fā)C.歐洲工商業(yè)經濟全面發(fā)展 D.東西方貿易開展后【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了歐洲珍貴金屬的缺乏,結合所學學問可知,1492年哥倫布發(fā)覺美洲后,歐洲殖民者對美洲進行開發(fā)和掠奪,大量珍貴金屬輸入歐洲,故選B項。20.“物價上漲而勞動者的工資并沒有同步增長。法國的物價在一個世紀里上漲了120%,而勞動者的名義工資只提高24%,因此實際工資大大下降,勞動者越來越貧困,這樣又為資本主義生產發(fā)展供應了更多的廉價勞動力。”據此可知,價格革命()A.成為資本原始積累的一種經濟手段 B.推動了各國經濟發(fā)展C.推動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初步形成 D.誘發(fā)了早期殖民擴張【答案】A【解析】依據材料可知,價格革命導致法國物價上升,工人實際工資卻不斷下降,最終工人為了謀生成為廉價勞動力,資產階級獲得了勞動力的同時也牟取了大量利潤,這從側面說明價格革命成為資本原始積累的一種經濟手段,故A項正確;材料只提及法國,解除B項;新航路開拓推動了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初步形成,解除C項;早期殖民擴張誘發(fā)了價格革命,解除D項。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包括2小題,每小題20分,共40分。21.新航路開拓之后,出現了物種在全球范圍內的溝通,被稱為“哥倫布大交換”,其影響深遠。閱讀材料,回答問題。(20分)材料一在美洲被折服的過程中,大量印第安人死于屠殺和熬煎。更凄慘的是,新大陸沒有天花、白喉等疾病,印第安人對這些疾病毫無免疫力,歐洲人帶來的這些疾病造成他們死亡的數量可能更大,有的村子因此整個滅亡。據估計原來有1000萬到2500萬人口的新西班牙(阿茲特克帝國),到17世紀初只剩下不到200萬人,同時期印加人從約700萬削減到只有約50萬?!S著印第安人的大量死亡,勞動力來源日趨驚惶,于是殖民者又從非洲運來黑人,迫使他們在種植園里勞動?!跫迂S《世界文化史導論》材料二(歐洲人)不但自己大發(fā)其財,同時一手塑造了整個新世界的風貌與歷史?!床灰姷牟《疽酝?,另一批因哥倫布航行引發(fā)的生物大交換,是由肉眼可見的生命形式組成,從南瓜到野水牛均是。這個大交換的結果——從人類觀點視之——也是正負參半……時至今日,兩個半球之間的動植物交換并未停止,照舊在進行?!猍美]艾爾弗雷德·克羅斯比《哥倫布大交換》(1)依據材料一,指出歐洲折服美洲的后果。結合所學學問,說明歐洲折服美洲的經濟動因。(12分)(2)依據材料二,概括“哥倫布大交換”的特點。(5分)(3)依據材料一、材料二并結合所學學問,簡析“哥倫布大交換”的主動影響。(3分)【答案】(1)后果:大量印第安人被屠殺;新疾病肆虐;非洲黑人被販賣;種植園經濟出現。(8分)經濟動因:商品經濟的發(fā)展,資本主義的萌芽;對黃金等財寶的渴求。(4分)(2)特點:歐洲具有主導性;內容具有豐富性;范圍具有全球性;結果具有雙重性(主動和消極);時間具有長期性。(5分)(3)主動影響:促進了全球動植物(物種)的溝通,豐富了人類經濟生活;親密了世界經濟的聯系;有助于文明的溝通與融合。(3分)2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20分)材料一1529年,廣州重開市舶貿易,澳門成為中國朝廷允許外國商船停岸的八大海港之一。16世紀中期以來形成了以澳門為中心的三條國際貿易航線(如下表)。航線航線上的主要商業(yè)活動備注葡萄牙里斯本—印度果阿—中國澳門葡萄牙人將經過廣州轉運到澳門的中國貨物運返回歐洲,如絲、絹、細工木器、漆器和陶器等,又由歐洲運來毛織品、玻璃制品等以白銀為最大宗,1585—1591年,經果阿運到澳門的白銀約90萬兩中國澳門—日本長崎每年初夏,葡萄牙商人東渡日本,將生絲、綢緞等中國貨物運往長崎,然后待秋季返航澳門,運回日本的白銀、土特產等明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