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類聯考-邏輯知識點總結_第1頁
管理類聯考-邏輯知識點總結_第2頁
管理類聯考-邏輯知識點總結_第3頁
管理類聯考-邏輯知識點總結_第4頁
管理類聯考-邏輯知識點總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邏輯考試的實質及其要求

邏輯錯誤:包括混淆概念、轉移論題、自相矛盾、模棱兩可、不當類

比、以偏概全、機械二分、訴諸無知、集合體誤用、不當同一替代等。

訴諸無知:把缺少證據證明某種情況存在,作為充分性證據證明該種

情況不存在。

集合體誤用:整體具有的性質和特征部分并不具有,論述卻誤認為整

體具有的屬性個體也具有。

不當同一替代:當在一個斷定中出現某個概念A,又“A=B〃,則在該斷

定中以B替代A,則所得到的斷定在一般情況下仍然成立,問題在于,

這種同一替代不一定都成立。

二、邏輯基礎知識一一概念

1.辨析“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例如"B〃)

集合概念是指概念是一個集合;非集合概念是指概念是個體。

A是B,B在謂項位置,并且主項A是個體,那么B就表示個體,即

非集合概念;

B是C,當B在主項位置時,B是否是集合概念根據謂項所表示的性

質(C)是否能被每一個B所具有來決定,若能,則B表示個體,即

非集合概念;否則B是集合概念。

2.前提之間或者前提與結論之間存在著概念不一致,這種不一致便屬

于混淆(主觀無意為之)概念或者偷換(主觀有意為之)概念。

3.機械二分,就是把屬概念機械地分成兩個看似矛盾但實際并不矛盾

的種概念。屬概念或叫上位概念,種概念或叫下位概念。

三、矛盾

L矛盾關系:是兩句判斷在任何情況下,既不同真、也不同假的關系,

即指對立的兩種情況,沒有第三種情況存在,非此即彼,非彼即此。

反對關系:指在對立的兩種情況之外,還存在其他情況,非此不一定

彼,非彼不一定此。

2.判斷的種類

(1)簡單判斷:斷定對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種性質。

簡單判斷的三個特點:性質、范圍、程度

性質:肯定和否定;邏輯關鍵詞:"是''或者"不是〃

范圍:全稱、特稱和單稱;邏輯關鍵詞:“所有〃或者"有些〃,

I“有些〃表示判斷的范圍是特稱,對于特稱判斷的理解是:判

斷的對象不涉及全部但不排除全部。

II當主項是單獨概念(主項僅表示一個人或者一個地方等),

不具有范圍,這種判斷稱為"單稱判斷"。

程度:必然、可能和現實;邏輯關鍵詞:“必然"或者"可能",

表示程度的常項是"模態(tài)詞〃,不具有模態(tài)詞的判斷稱為"現實

判斷”。

必然:無條件的發(fā)生;

現實:有條件的發(fā)生,并且條件成熟;

可能:有條件的發(fā)生,但條件是否成熟不確定

一件事情必然發(fā)生,那么它就會發(fā)生,那么它就可能發(fā)生。即必然的

肯定就是現實的,現實的肯定就是可能的。不能相反,即可能發(fā)生的

事情未必就會發(fā)生,已經發(fā)生的事情未必就是必然發(fā)生。當結論是必

然命題時,前提必須是必然命題才有效;而當前提含有可能命題時,

結論就只能是可能命題。

(2)復合判斷:是簡單判斷通過邏輯連接詞連接所構成的判斷。

復合判斷分類:聯言判斷、選言判斷和假言判斷。

聯言判斷:邏輯連接詞是“并且〃(以及類似詞語,如“而且”"但是〃〃也"

等),其邏輯涵義是斷定幾種事物情況同時為真。即一個

聯言判斷是真的,當且僅當“并且〃連接的每一句簡單判斷

都是真的。

并列聯言和轉折聯言都是聯言判斷,兩者的區(qū)別是:并列聯言沒有重

點;轉折聯言轉折以后的是判斷重點或者觀點。

選言判斷:邏輯連接詞是“或者〃(以及類似詞語,如"至少〃"至多〃等),

其邏輯涵義是斷定幾種事物情況至少有一種為真。即一個

選言判斷是真的,表示"或者"連接的簡單判斷至少有一真,

也可以都真。

聯言判斷為真,則構成聯言判斷的簡單判斷為真,則含有簡單判斷的

選言判斷也為真。

邏輯連接詞"要么,要么〃、“不是,就是",表示多選一,即連接的判

斷有且只有一個是真的,既不能同假也不能同真。所以,”要么P,要

么q"、“不是p,就是q"的矛盾命題,相當于"p和q同真,p

w

和q同假〃(即相當于充要條件“P,當且僅當q)o

聯言判斷的矛盾是選言判斷,即從形式上看,"并且"的矛盾是"或者〃。

3.形式化識別判斷之間的矛盾關系

(1)“復合判斷〃矛盾于"復合判斷〃;"簡單判斷〃矛盾于"簡單判斷〃;

"復合判斷〃和"簡單判斷"在沒有其他條件的情況下不矛盾。

(2)如果兩句判斷的主項、謂項都不相同,則這兩句判斷沒有矛盾

關系。

(3)如果兩句判斷的主項和謂項有一項相同而另一項不同,它們之

間是否具有矛盾關系需要考慮概念之間的關系,在沒有具體條

件的情況下,兩句判斷沒有矛盾關系。

(4)當兩句判斷的主項、謂項都相同時",只有邏輯關鍵詞都相反的

判斷之間才是矛盾關系。

4.矛盾、否定和否定詞的位置

(1)乙反對(否定)甲的觀點,即乙的觀點是甲判斷的矛盾命題。

(2)作為對判斷的否定,常用"并非〃”不〃“沒〃等否定詞來表示。

(3)否定判斷的標準形式是否定詞"不是""不〃"沒""未"等后面直接連

接謂項。

四、推導

判斷之間的推導關系(又稱“推理關系”)是指:某一句判斷為真,推

出另外一句判斷為真。

推導關系包括:范圍和程度推導、變形推導和三段論推導。

1.范圍和程度推導

(1)當兩句判斷的主謂項都不同時,兩句判斷之間不存在任何真假

關系。

(2)當判斷的主項或者謂項有一個相同時,而另外一個不同時,兩

個判斷結合可能具有三段論推導關系。

(3)當判斷的主項和謂項都相同時一,判斷之間根據范圍、程度的推

導關系可以概括為以下四條:

①同性質可推:

②“全稱真”,則"單稱真〃,則"特稱真";

③“聯言真〃推“簡單真〃推"選言真";

④“必然真〃,則“現實真〃,則"可能真〃。

(4)主項或者謂項的范圍如果涉及全部,則這個概念是周延的;如

果主項或者謂項的范圍不涉及全部,則這個概念是不周延的。

對主項和謂項是否周延斷定的方法如下:

①主項:全稱判斷主項周延,特稱判斷主項不周延,單稱判斷主項

周延。

②謂項:謂項是否周延根據判斷的性質,肯定不周延,否定周延。

周延規(guī)則:推導的結論中,主項或者謂項是周延的,那么這個概念在

前提中必須周延。

2.變形推導:包括換質和換位

(1)換質:將命題性質和謂項同時否定,即雙重否定來進行推導。

(2)換位:將主謂項的位置進行顛倒進行推導。

變形推導引申出逆否命題,一個命題"所有A是B〃與其逆否命題"所

有非B不是A"等價。這是換質和換位的結果,即所有A是B,等價于

“所有A不是非B",再等價于"所有非B不是A”。

3.三段論推導:由兩句已知判斷(這兩句判斷中主項或者謂項有一個

概念是相同的)推出一句新判斷的過程。前提出現兩次而結論不出現

的這個詞項稱為“中項

(1)三段論推導需要滿足以下規(guī)則:

1周延規(guī)則;

II作為中項的概念至少要周延一次;

HI當兩句前提都是肯定時一,結論必然是肯定或者雙重否定;

W當兩句前提一句肯定、一句否定時,結論必然是否定;

V當兩句前提都是否定時、不能得出任何結論。

(2)三段論推導的各種題型

①推導結論:指題干給出若干前提,要求從前提中推導出真、可能真

等結論。

解題思路:將選項逐項代入到前提中去驗證,在代入時,要注意前提

和結論的特點,包括性質上肯定和否定,概念是否周延等。

提問方式(例):“如果上述斷定為真,以下哪項不可能為真?〃

注:可以是推"真〃;也可以是推"假〃,當推“假〃時,就是從選項中找

到由前提推出結論(“真”)的矛盾命題;還可以是推“可能真”,當推

"可能真"時,就是將一定為假(即一定為真的矛盾命題)的選項排除

掉,其余則為正確選項。

②補充前提:題干已知一句或者若干句前提,同時已知結論,但是已

知的前提不足以推出結論,要求補充前提,使上述結論能夠被推出,

或者使上述結論不能被推出(即推出上述結論的矛盾命題)。

解題思路:劃去前提和結論中的共同項(得到補充前提所需的相關概

念),同時考慮命題肯定或者否定的性質(即三段論推導規(guī)則m、w、

V),以及中項至少周延一次和周延規(guī)則。

提問方式(例):“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反駁上述論證?〃

③結構比較:題干是一個三段論推導,要求在選項中找出相同結構(或

者是不同結構)的三段論推導。

解題思路:重點在于關注作為結論的命題特點(即三段論推導規(guī)則m、

IV、V)和中項的位置,這兩者都相同,推導結構基本上是相同的(有

時候還要更細致地考慮結論中主項和謂項的周延性以及周延規(guī)則)。

如果中項較多,可將題干簡化后,機械對照即可。

特例I:問題"以下哪項最能(能夠)說明上述推理不成立?”,解題思

路:三段論類比說明推理不成立的要求有二:一、找出結構相同的三

段論;二、該三段論的結論是明顯錯誤的。

提問方式(例):“以下哪項中的推理與題干的最為類似?”

④過程評價:對三段論推導過程是否正確的評價。

解題思路:三段論推導規(guī)則“中項是否至少周延一次〃和“結論中周延

的概念在前提中必須周延"是評價三段論推導過程是否正確的關鍵。

提問方式(例):“以下哪項最為恰當地指出了上述論證的漏洞?〃

4.關系判斷

性質判斷:主項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種性質的判斷,它的特點是判斷的

主項和謂項以“是"或者"不是〃連接。

關系判斷:當判斷連接主項、謂項的連詞不是"是〃或"不是〃,而是一

種關系(如"熱愛〃、"信任〃、"喜歡"、"辭退"等關系詞)時,這種判斷

是關系判斷。

關系判斷在謂項的周延上是類似的,即肯定判斷謂項不周延,否定判

斷謂項周延。但當關系判斷謂項前面有表示范圍的詞時,這時候謂項

的周延性要根據表示范圍的詞來確定。

五、假言

1.假言判斷的種類

(1)充分條件假言判斷

關鍵詞:"如果,那么〃,“若,則〃,"只要,就"

(2)必要條件假言判斷

關鍵詞:“只有、才〃;“除非、否則","除非"引導的是必要條件,“否

則”引導的是缺乏必要條件的后果(將其(后果)否定即可得到充分

條件)。

上述五組關鍵詞,任何一組關鍵詞中某一個關鍵詞可以被省略,邏輯

涵義不變。

以下判斷也表示假言判斷,涵義都是:A是B的必要條件

①A是B的基礎;

②A是B的前提;

③A是B的先決條件。

(3)充要條件假言判斷

關鍵詞:"當且僅當〃

2.假言判斷的涵義及其與其他命題的關系

(1)充分條件假言判斷:"如果A,那么B〃,涵義為“有A必然有B;

無A未必沒有B〃。其矛盾判斷是聯言判斷“有A但是沒有B〃。

(2)必要條件假言判斷:“只有A,才B〃,涵義為“無A必無B;有A

未必有B"。其矛盾判斷是聯言判斷“無A但是有B"。

(3)充要條件假言判斷:"A,當且僅當B〃,涵義為"有A必有B;無

A必無B"。其矛盾判斷是"有A但是沒有B,或者無A但是有B"。

3.假言推理基本規(guī)則

(1)充分條件假言判斷推理規(guī)則:充分條件發(fā)生,推,結果發(fā)生;結

果沒有發(fā)生,推,充分條件不發(fā)生。

(2)必要條件假言判斷推理規(guī)則:必要條件不發(fā)生,推,結果不發(fā)

生;結果發(fā)生,推,必要條件發(fā)生。

(3)充要條件假言判斷推理規(guī)則:A(非A,B,非B),所以,B(非

B,A,非A),即A和B是等價的(即同真同假)。

4.假言推理的擴展

(1)二難推理:假言推理擴充形成了二難推理。二難推理的目的往

往是為了說明結果的兩難處境或者是為了強調某一結論所進行的推

理。

二難推理的三種形式:

①基本形式:如果p,則q;如果非p,則q;所以,q一定成立。

②擴展形式:如果p,則q;如果非p,貝!Jr;所以,q或r一定成立。

③一般形式:如果p,則q;如果r,則s;又,p或者r;所以,q或

s一定成立。

(2)選言推理

由于"或者"引導的兩個命題可以同真,但不可以同假,所以,只能先

排除再肯定,而不能先肯定再排除。

由于“要么,要么〃、“不是,就是”引導的命題既不能同真,也不能

同假(即一真一假),所以,既可以先排除再肯定,也可以先肯定再

排除。

注:由于假言判斷與選言判斷具有等價關系,當試題中既有假言判斷,

也有其他判斷時,將假言判斷轉變成選言判斷解答可能會更方便。

(3)三段論推理與假言推理的轉化

三段論推理是簡單命題之間的推理,但是由于簡單命題可以等價于假

言命題,所以,在三段論的已知條件和結論都是全稱時,三段論推理

轉化為假言推理形式解答會更方便。

5.假言的各種題型

(1)推導結論:題干給出若干前提,要求從前提中推導出結論。

解題思路:將選項逐項代入到前提中去驗證,在驗證時,理解“一”推

理的方向(即前真推后真,后假推前假)有助于快速排出無關選項。

注:可以是推"真〃;也可以是推"假〃,當推“假”時,就是從選項中找

到由前提推出結論(“真”)的矛盾命題;還可以是推“可能真”,當推

"可能真"時,就是將一定為假(即一定為真的矛盾命題)的選項排除

掉,其余則為正確選項。

提問方式(例):“如果以上稱述為真,則以下哪項必定(可能、不可

能)為真?〃

(2)補充前提:題干給出若干前提和結論,但是根據已知前提不足

以推出結論,要求補充相應的前提,使結論能夠被推出。

解題思路:①第一種:已知前提A,問補充什么條件可以得到結論B?

答案是A-B(或者與其等價的命題);

②第二種:已知A-B,問補充什么條件可以得到B?答案是A;

③第三種:已知結論A-B,問怎樣可以得到上述結論?答案是A-B

的等價命題。

提問方式(例):“以下哪項能夠保證上述論斷的正確?”

(3)削弱加強

解題思路:削弱:削弱假言命題A-B,只需要其矛盾命題"A并且非

B”為真即可;力口強:對帶有假言命題論證的加強就是尋找論證的前提,

肯定前提為真就是對論證的加強。一般來說,對論證“因為論據A,

所以論點B〃的加強可以簡化為后者既是論證的前提,也是論

證的加強。

注:作為對論證的加強削弱,設置新的條件是比較常用的方法。例如:

題干認為有A,就導致B,這時候,選項說明A是B的充分條件,即

A-B,是對論證的加強;選項說明B存在一個必要條件C,并且A與

C無關,這是對論證的削弱。

提問方式(例):“以下哪項如果存在,最能削弱(支持)以上斷定?〃

(4)推理評價

解題思路:①正確假言推理形式,即前真推后真,后假推前假;

②錯誤假言推理形式:I把充分條件誤當必要條件;II把必要條件誤

當充分條件。

提問方式(例):“以下哪項對上述論證的評價最為恰當?〃

(5)結構比較

解題思路:將假言命題形式化后,機械對照即可。

提問方式(例):“上述論證方式和以下哪項最為類似(最不類似)?〃

(6)二難推理

根據二難推理的三種形式,二難推理可以分為兩種考試題型:

解題思路:①(針對基本形式)假設兩種相反的可能,分別思考這兩

種可能的結果,如果結果是相同的,那么該結果就是結論。

提問方式(例):“下列哪個問句是最恰當的?〃

②(針對擴展、一般形式)二難推理過程形式化的直接應用。

提問方式(例):“如果上述斷定為真,則以下哪項一定為真?”

六、計算

1.數學邏輯題

解題思路:(1)試題給出數字,這些數字可以是絕對數、比例、平均

數等,理解這些數字的涵義及其關系;

(2)試題沒有給出數字,而是敘述一種簡單的數學關系,根據簡單

數學關系進行推理。

2.排序、分組、對應和組合

(1)排序:給出若干元素,對這些元素按照要求進行排序。

(2)分組:將元素分組,計算組與組之間的關系。

注:同向不等式左右可以直接相加。例:“中學生〉大學生〃和“女生

>男生"直接推知"(中學生+女生)>(大學生+男生)〃即“中學女生

>大學男生〃。

(3)對應:兩組或者三組的元素建立確定的聯系。

當對應的元素增加時,可能需要列表進行計算以便節(jié)約時間。

(4)組合:確定組內部元素。

3.綜合推理:往往將假言推理及其他推理與排序、分組、組合、對應

相結合,給出多個條件,一個題干問出兩到三問。

解題思路:如果試題是兩組,每組4個元素或者以上的對應,應當考

慮列表進行計算;當不能列表時,應當重點關注多個條件涉及到的元

素,該元素是解題的突破口。

快速正確解答綜合推理的重要經驗:

(1)試題如果不屬于四對(即兩組)元素或者以上的對應題,或者

也沒有表示空間關系的條件,則盡可能不要列表、畫圖;

(2)在列表和畫圖時一,應當關注題干已知條件中的數字,這些數字

及其涵義是解題的重點;

(3)如果選項給出了各種可能性,要求尋找符合條件的結論,將已

知條件從上向選項代入,排除不符合條件的選項是更快的方法;

(4)如果某一試題用的時間過長,要學會放棄!

4.涉及計算的概念及公式

失業(yè)率=失業(yè)人數_勞動力總人數-就業(yè)人數

大業(yè)華=勞動力總人數=勞動力總人數

七、歸納、概括和典型論證

L歸納、概括

(1)歸納、概括最合理結論的經驗

①概括一定要就事論事,結論要與論述的信息相關,不要走題、跑題;

②概括的結論不能偏激(偏激就是結論中有“只能〃"必然〃等詞語);

③如果概括的結論是某種比較判斷,那么這種比較一定要有根據;

④要對五個選項都閱讀并且比較,找出"最合適〃的選項。

(2)關注論證中表示轉折的詞,如“可是〃"但是"“然而〃等,詞轉折以

前的內容可能是被駁斥或者補充的,轉折以后的內容是作者的觀點。

(3)注意引用其他人的話是主觀的,它不等于客觀事實,不能將引

用內容與客觀事實混淆。

提問方式(例):“以下哪項最為恰當地概括了題干所要表達的意思?〃

2.典型論證

(1)比較論證:通過對兩個對象進行比較,得出相關結論。

一般形式:因為A1能夠得到B,又A2和A1有相同的因素,所以A2

也能得到Bo

比較論證必須的條件是:比較對象之間要具有可比性。

比較分為不同主體的比較和同一主體的前后比較。

加強、削弱:I不同主體的比較論證最基本的前提要求是不同主體之

間一定存在類似的方面,凡是說明不同主體之間相似的,對論證是加

強;凡是說明不同主體之間差別的,對論證是削弱。II同一主體前后

的比較在論證中需要注意時間因素,類似于經濟學中的機會成本。

注:在論證中,為了說明某個體的情況,一般來說,“該個體的前后

比較"比"不同個體的比較''更具有可比性。

提問方式(例):“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加強(削弱)題干的論證?”

(2)調查論證:從群體中個別事物具有某些特點推導出該群體具有

這些特點。

一般形式:經過調查有些a具有B特征,這些a屬于群體A。所以群

體A都具有B特征。

調查論證必須的條件是:調查對象具有代表性。

加強、削弱:肯定調查對象具有代表性對論證是加強;否定調查對象

具有代表性對論證是削弱。

提問方式(例):“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削弱上述論證?〃

(3)建議論證:結論是為了解決某一問題而提供的建議。

一般形式:為了獲得B結果,建議采取A行動。(建議論證的基本假

設是“采取了A行動,就可以獲得B結果〃)。

建議論證必須的條件是:建議具有有效性。

加強、削弱:對于采取A行動不能達到B目的的說明,是對論證的削

弱。

提問方式(例):“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削弱上述論點?〃

(4)比例論證:論證中具有比例,根據比例來得出因果關系。比例

論證的論據中一定要有兩個比例來相互對照,如果題干的論據僅僅是

一個比例,那么該論證一定隱含著另一個比例作為假設。

比例論證必須的條件是:比例具有對照性。

加強、削弱:在閱讀題干中,發(fā)現以一個比例來論證某種因果關系時.,

應當理解該論證還需要另一個比例(t)進行對照。對此比例(t)的

肯定是加強,而對此比例(t)的否定為削弱。

提問方式(例):“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削弱上述論證?”

八、削弱加強

L由于論點在因果關系中的作用不同,所以,論證的目的可以分為兩

種:找原因(“A模式論證〃)和找結果(“B模式論證”)。

A模式論證(一般結構):題干描述了一個已經發(fā)生的現象,然后做出

結論,上述現象的原因是A。論點屬于已經描述現象的原因。

B模式論證(一般結構):題干描述了一個已經發(fā)生的現象,然后做出

結論,上述現象將導致B。論點屬于已經描述現象的結果。

2.五種削弱加強的一般思路

(1)有無他因

①他因對A模式論證的加強與削弱

對A模式論證的加強是“無他因加強”,削弱是“有他因削弱”。

②他因對B模式論證的加強與削弱

“他因加強”一般結構是:論證認為現象A將導致結果B,選項表明

“還有其他原因能夠導致B",這是對B的加強。

“他因削弱”一般結構是:論證認為現象A將導致結果B,選項表明

“存在其他原因能夠導致非B",這是對B的削弱。

注:一旦論點確定,無論是把論點作為原因還是作為結果,只要分析

是合乎邏輯的,同一個選項,對該論點的加強和削弱方向就是確定的,

不會因為該論點分析為原因還是結果而產生方向的不同。

提問方式(例):“以下哪項最能質疑上述觀點?”

(2)正反例證:一個因果關系如果是正確的,那么它就是普遍的。

換句話說,在一個時間、地點、條件下,A導致B成立,那么在另一

個時間、地點、條件下,A導致B也應當成立。

正反例證就是用正面例子加強,用反面例子削弱。

一般結構:題干通過在某一場合下,兩個現象A和B具有聯系,做出

結論:A和B具有因果關系。選項說明另外一個場合下A和B的關

系:A、B共生共滅,為加強;A、B單獨存在,為削弱。

提問方式(例):“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支持上述假設?〃

(3)因果方向:互為因果關系的兩個現象總是相伴隨出現,正是由

于相伴隨,所以論證很可能將兩個現象的因果方向搞錯,所以,削弱

因果關系論證的一個基本方法是說明論證中的因果關系顛倒,即因果

倒置。

存在因果倒置,就是削弱;不存在因果倒置,就是加強。

提問方式(例):“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削弱上述論證?"

(4)因果存疑:論證根據兩個現象在時間或者空間上具有相關性,

于是做出結論,這兩個現象之間具有因果關系,但事實上,這兩個現

象之間根本沒有因果關系。論證所犯的上述錯誤就是"誤置因果〃。

誤置因果往往采取“共因削弱”的形式來表述。所謂共因削弱是指,兩

個現象B1和B2密切相關,于是認為B1和B2之間具有因果關系,

但事實上B1和B2都是由共同原因A所導致的,兩者之間不存在因

果關系。

提問方式(例):“以下哪項,最能反駁上述觀點?〃

(5)概念辨析:明確論證的論點與論據以后,要關注其中涉及的關

鍵詞,關鍵詞如果存在不一致,則對這種不一致的明確,說明論據與

論點無關是對論證的削弱;而解釋上述不一致,說明論據與論點相關

是對論證的加強。

注:關鍵詞可以是論據之間的,也可以是論據與論點之間的。

提問方式(例):“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削弱上述論證?"

(6)無方向加強削弱:一些邏輯試題的實質是要求對論證進行削弱

或者加強,但是它不明確具體的方向,而是要求找出選項中哪一個問

題對論證評價重要。對論證評價重要的問題是指該問題回答肯定或者

否定,產生了不同的加強或者削弱方向。

提問方式(例):”為了評價以上論證,回答下面哪一個問題最為重要

(除了)?”

(7)加強削弱解題步驟

先觀察試題的問題中是否有表示“對論證評價重要〃的內容,若有,就

是無方向加強削弱;若無,再觀察論據和論點中關鍵概念是否一致(概

念辨析)?如果不存在概念跳躍,再看另外四種加強削弱。

注意:有無他因和正反例證是削弱加強的兩種主要方法。

提問方式(例):“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不可能削弱上述論證的結論?〃

九、假設、解釋、比較和評價

1.假設題:題干給出的論證不完整,缺少某些前提或者隱含著一些條

件,要求在選項中找到相應前提和條件。

論證的假設一定是對論證的加強,但是對論證能夠給予加強的選項未

必就是論證的假設,假設比加強要更嚴格。

(1)尋找假設的兩種思路

①肯定假設:已知論證條件1、2等,又已知論證結論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