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2-T 2230.1-2024 麥茬復種 第1部分:夏直播棉_第1頁
DB42-T 2230.1-2024 麥茬復種 第1部分:夏直播棉_第2頁
DB42-T 2230.1-2024 麥茬復種 第1部分:夏直播棉_第3頁
DB42-T 2230.1-2024 麥茬復種 第1部分:夏直播棉_第4頁
DB42-T 2230.1-2024 麥茬復種 第1部分:夏直播棉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65.020.20CCSB05DB42Multiplecroppingafterwheat湖北省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發(fā)布IDB42/T2230.1—2024前言 III V 1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13術語和定義 14茬口銜接 15小麥生產 25.1秸稈還田與土地耕整 25.2種子 25.3播種 25.4肥料運籌 25.5病蟲草害防治 25.6控旺防倒 35.7機械收獲 36短季棉直播 36.1品種選擇 36.2播種前準備 36.3播種 36.4苗期和蕾期田間管理 36.5花鈴期田間管理 4收獲 5吐絮期田間管理 收獲 57檔案管理 5DB42/T2230.1—2024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guī)則》的規(guī)定起草。本文件是DB42/T2230《麥茬復種》的第1部分。DB42/T2230擬包括以下以下部分:——第1部分:夏直播棉;——第2部分:花生;——第3部分:大豆;——第4部分:芝麻。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fā)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本文件由黃岡市農業(yè)科學院提出。本文件由湖北省農業(yè)農村廳歸口。本文件起草單位:黃岡市農業(yè)科學院、黃岡市信息與標準化所、黃岡綠禾雅農業(yè)開發(fā)有限公司、團風縣益瑞種植專業(yè)合作社。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趙樹琪、戴寶生、閆振華、張華崇、余銘、黃曉莉、盧華平、張中南、張星、林萍、張逗、尹華中、周堅、雷旺英、李蔚、張欣、胡金明、梅和平。本文件實施應用中的疑問,可咨詢湖北省農業(yè)農村廳,聯(lián)系電話郵箱:hbsnab@163.com;對本文件的有關修改意見建議請反饋至湖北省標準化與質量研究院,聯(lián)系電話郵箱:hubs_tc29@163.com。VDB42/T2230.1—2024小麥是湖北省重要的糧食作物,是實現(xiàn)全程機械化的作物。提高麥田復種指數(shù),是增加麥田收益的重要措施,小麥+夏直播棉、花生、大豆、芝麻等是拓展麥田效益,提高收益,保障糧食安全、棉花產業(yè)健康發(fā)展、油料等安全的重要手段。DB42/T2230《麥茬復種》擬規(guī)范小麥復種夏直播棉、花生、大豆、芝麻等不同作物的栽培技術,為實現(xiàn)麥茬復種標準化、機械化奠定基礎。DB42/T2230《麥茬復種》擬包括以下以下部分:——第1部分:夏直播棉。目的在于規(guī)范麥茬復種下小麥和夏直播棉生產技術規(guī)程?!?部分:花生。目的在于規(guī)范麥茬復種下小麥和花生生產技術規(guī)程?!?部分:大豆。目的在于規(guī)范麥茬復種下小麥和大豆生產技術規(guī)程?!?部分:芝麻。目的在于規(guī)范麥茬復種下小麥和芝麻生產技術規(guī)程。保障糧、棉、油安全關乎國計民生。小麥和棉花作為湖北省重要的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在國民生產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標準旨在規(guī)范麥棉輪作模式下茬口銜接、小麥生產技術、夏直播棉生產技術及檔案管理等環(huán)節(jié)。有利于充分利用湖北省光熱資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提高復種指數(shù),對保障糧食安全和棉產業(yè)安全具有重要意義。1DB42/T2230.1—2024麥茬復種第1部分:夏直播棉本文件規(guī)定了麥茬復種夏直播棉的茬口銜接、小麥生產、短季棉直播等內容。本文件適用于湖北省麥棉周年雙直播區(qū)。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guī)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4404.1糧食作物種子第1部分:禾谷類GB4407.1經濟作物種子第1部分:纖維類GB5084農田灌溉水質標準GB/T5668旋耕機GB7411棉花種子產地檢疫規(guī)程GB/T8321.10農藥合理使用準則(十)GB/T15063復合肥料GB/T15671農作物薄膜包衣種子技術條件NY/T496肥料合理使用準則通則NY/T500秸稈粉碎還田機作業(yè)質量NY/T996小麥精少量播種機作業(yè)質量NY/T1276農藥安全使用規(guī)范總則NY/T2633長江流域棉花輕簡化栽培技術規(guī)程NY/T3247長江中下游冬麥區(qū)小麥栽培技術規(guī)程DB42/T1414旱茬小麥耕作播種技術規(guī)程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短季棉short-seasoncotton又稱早熟棉、麥后棉等,通常是指夏播生育期在110天以內的棉花品種。4茬口銜接小麥10月25日至11月上旬播種,翌年5月中、下旬收獲;棉花5月下旬-6月上旬機械直播,10月下旬~11月上旬采收,棉花收獲后再接茬播種小麥。2DB42/T2230.1—20245小麥生產5.1秸稈還田與土地耕整棉花收獲后,棉稈全量還田,采用拖拉機帶動的秸稈粉碎機滅茬。碎稈后,一次性完成旋耕、開溝等農機作業(yè)。秸稈粉碎還田機作業(yè)質量應符合NY/T500的要求。旋耕作業(yè)機械應符合GB/T5668的規(guī)定。5.2種子5.2.1品種選擇選擇通過國家或省級審定的適宜于本區(qū)域種植的耐遲播、中早熟小麥品種。種子質量應符合GB4404.1的規(guī)定。5.2.2種子處理使用病蟲兼防型高效低毒種衣劑進行種子包衣。種子包衣劑應符合GB/T15671的規(guī)定。5.3播種5.3.1播種方式在適墑的條件下機械播種。墑情差的,可在播種后澆水造墑。灌溉水應符合GB5084的規(guī)定。使用精量播種機等行距播種,廂面行距15cm~18cm。播種應按照DB42/T1414的要求進行,播種質量應符合NY/T996的規(guī)定。5.3.2播種量每667㎡播種量10kg~12.5kg。超出適播期,每延遲1天,每667㎡播量相應增加0.5kg,但最大播種量不宜超過20kg。小麥播種量參考NY/T3247的規(guī)定。5.4肥料運籌5.4.1施肥量小麥產量300kg/667㎡~400kg/667㎡:施氮(N)12kg/667㎡~14kg/667㎡、磷(P2O5)5kg/667㎡~6kg/667㎡、鉀(K2O)7kg/667㎡~8kg/667㎡。小麥產量400kg/667㎡~600kg/667㎡:施氮(N)14kg/667㎡~18kg/667㎡、磷(P2O5)6kg/667㎡~8kg/667㎡、鉀(K2O)8kg/667㎡~10kg/667㎡。肥料使用應符合NY/T496的要求。5.4.2施肥時期與方式底肥采用一次性基施。根據(jù)土壤肥力情況,播種前每667㎡施專用配方肥(N-P2O5-K2O為21-7-14或其他相近配方)30kg~50kg。底肥采用施肥機撒施,或使用帶有施肥料斗的旋耕機隨旋耕作業(yè)一起施用。肥料質量應符合GB/T15063的規(guī)定。追肥采取分次施用。在三葉期施壯蘗肥,施尿素5kg/667㎡~7.5kg/667㎡;在拔節(jié)期視苗情追拔節(jié)肥,施尿素10kg/667㎡~15kg/667㎡;灌漿期葉面噴施0.2%磷酸二氫鉀+1%尿素水溶液1次~25.5病蟲草害防治3DB42/T2230.1—2024雜草在冬前三葉期至五葉期噴施化學除草劑防治,也可在翌年春季噴防。使用除草劑時,應注意小麥的生育期和氣溫條件,防止出現(xiàn)藥害。抽穗期結合“一噴三防”加強病蟲害綜合防治。農藥使用應符合GB/T8321.10、NY/T1276的要求。5.6控旺防倒對冬前及拔節(jié)前旺長的麥苗及時采取鎮(zhèn)壓和化控技術措施,冬前鎮(zhèn)壓1次~2次,或噴施多效唑進行化控,用15%多效唑30g/667㎡~40g/667㎡,噴施1次~2次。5.7機械收獲小麥蠟熟末期用聯(lián)合收割機收割,留茬高度不高于15cm,粉碎秸稈長度不超過10cm。6短季棉直播6.1品種選擇選擇通過國家或省級審定的適宜本地區(qū)種植的早熟、優(yōu)質、適宜機械化生產的短季棉品種。種子加工質量應符合GB4407.1的要求,種子檢疫應符合GB7411的要求。6.2播種前準備機械滅茬,底肥施三元復合肥15kg/667㎡~20kg/667㎡,硼砂1kg,混勻撒施。旋耕,耕深20 cm以上,確保耕整后土壤地面平整,上松下實;機械開溝,做到廂溝、腰溝、圍溝“三溝”配套。秸稈粉碎還田機作業(yè)質量應符合NY/T500的要求,旋耕作業(yè)機械應符合GB/T5668的規(guī)定,肥料質量應符合GB/T15063的規(guī)定。6.3播種6.3.1播種方式采用精量播種機直播,1粒/穴~2粒/穴,播種深度2cm~3cm,播后鎮(zhèn)壓。6.3.2播種密度緊湊型品種種植密度為6000株/667㎡~7000株/667㎡;松散型品種種植密度為5000株/667㎡~6000株/667㎡,行距76cm。6.3.3封閉除草播種后,每667㎡選用50%乙草胺乳油70ml~120mL、25%敵草隆可濕性粉劑120g~180g等兌水噴霧,進行封閉。農藥使用應符合NY/T1276的規(guī)定。6.4苗期和蕾期田間管理6.4.1定苗、補種苗期根據(jù)種植密度,及時定苗,對缺苗嚴重的地塊及時補種。6.4.2病蟲害防治4DB42/T2230.1—2024重點防治盲蝽蟓、紅蜘蛛、棉薊馬、地老虎、蝸牛等害蟲和立枯病、炭疽病、猝倒病等病害。農藥使用應符合NY/T1276的規(guī)定。6.4.3草害防治禾本科雜草為主的棉田可用精喹禾靈進行噴霧;禾本科雜草和闊葉雜草混生的棉田,可用乙氧氟草醚+草銨磷等定向噴霧。農藥使用應符合NY/T1276的規(guī)定。6.4.4化學調控根據(jù)苗情、天氣狀況和田間長勢,適時適度調控,從5片~6片真葉時開始,一般10d~15d噴施一次,縮節(jié)胺用量1g/667㎡~1.5g/667㎡兌水噴霧。噴大不噴小,噴強不噴弱。6.5花鈴期田間管理6.5.1追肥初花期結合中耕溝施一次性追肥,視苗情施用三元復合肥35kg/667㎡~40kg/667㎡和尿素10kg/667㎡~12.5kg/667㎡。肥料使用應符合NY/T496的規(guī)定,肥料質量應符合GB/T15063的規(guī)定。6.5.2化學調控遵循“前輕后重、少量多次”的原則,初花期,用縮節(jié)胺1.5g/667㎡~2.5g/667㎡兌水噴霧;盛花期,用縮節(jié)胺2.5g/667㎡~3.5g/667㎡兌水噴霧;打頂后,用縮節(jié)胺3g/667㎡~4g/667㎡兌水噴霧。6.5.3病蟲害防治利用無人機統(tǒng)防統(tǒng)治,主要防治棉鈴蟲、棉盲蝽蟓、斜紋夜蛾、甜菜夜蛾、紅鈴蟲、棉蚜、紅蜘蛛和煙粉虱等蟲害。農藥使用應符合NY/T1276的規(guī)定。病害防治主要以枯萎病、黃萎病、紅葉莖枯病、疫病、炭疽病、紅腐病、紅粉病、灰霉病、曲霉病、黑果病、軟腐病等。病害防治符合NY/T2633的規(guī)定。6.5.4草害防治按照6.4.3執(zhí)行。6.5.5及時灌溉棉株頂部3片~4片葉中午出現(xiàn)萎蔫,葉色變暗,葉片變厚,且花位迅速上移時,應及時抗旱。在早晨或傍晚,采取小水溝灌、噴灌、滴灌等等方式進行灌溉。6.5.6適時打頂8月上中旬,果枝數(shù)12臺~15臺時進行人工打頂,做到“枝到不等時,時到不等枝”。6.6吐絮期田間管理6.6.1蟲害防治主要防治棉鈴蟲、紅鈴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