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06:詩詞鑒賞(解析版)-2022-2023學年七年級語文下學期期中專題復習(浙江專用)_第1頁
專題06:詩詞鑒賞(解析版)-2022-2023學年七年級語文下學期期中專題復習(浙江專用)_第2頁
專題06:詩詞鑒賞(解析版)-2022-2023學年七年級語文下學期期中專題復習(浙江專用)_第3頁
專題06:詩詞鑒賞(解析版)-2022-2023學年七年級語文下學期期中專題復習(浙江專用)_第4頁
專題06:詩詞鑒賞(解析版)-2022-2023學年七年級語文下學期期中專題復習(浙江專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06詩詞鑒賞1.(2022春·浙江杭州·七年級校聯考期中)閱讀下面這首古詩。完成小題。雨睛唐?王駕雨前初見花間蕊,雨后全無葉底花。蜂蝶紛紛過墻去,卻疑春色在鄰家。(1)上面這首詩表達了詩人的____之情。(2)詩歌的三、四兩句妙趣橫生,請做簡單賞析?!敬鸢浮?1)惜春(2)運用擬人的手法,寫蜜蜂蝴蝶紛紛地飛過墻,把蜂蝶挽留、追逐春色的神態(tài)寫得活靈活現?!窘馕觥?1)本題考查情感主旨。前兩句中,詩人將雨前所見和雨后情景進行了對比:雨前,“初見”,春天剛剛降臨,花才吐出骨朵兒,尚未開放:而雨后,“全無葉底花”,花事已了,落紅滿徑,枝條是上只剩下滿樹綠葉了。這一對比手法的運用,令人感受到雨前、雨后截然不同的兩種景致,說明這場雨下得很大很久,好端端的百花爭艷的美好春色,卻被這一場春雨給鬧殺了。詩人面對花落春殘的小園之景,油然而生起嘆惜之情。(2)本題考查學生對古詩詞句子的賞析能力。在賞析時要抓住關鍵字詞來理解、揣摩、推敲語句的意思,理解其中蘊含的情趣。“蜂蝶紛紛過墻去”寫被苦雨久困的蜂蝶,好不容易盼到大好的春晴佳期,它們懷著和詩人同樣高興的心情,翩翩飛到小園中來,滿以為可以在花叢中飽餐春色,不料撲了空,小園無花空有葉;它們也像詩人一樣大失所望,懊喪地離開,紛紛飛過院墻。望著“紛紛過墻去”的蜂蝶,詩人卻大膽而奇妙的聯想“卻疑春色在鄰家”,令人頓時耳目一新。這兩句詩,作者把蜂蝶擬人化,不僅寫出了蜂蝶追逐春色的神態(tài)、心理,而且描寫“陽春似乎真的“有腳”,她不住自家小園,偏偏跑到鄰家,她是十分調皮的,這就更把“春色“寫活了,寫得妙趣橫生。2.(2022春·浙江杭州·七年級校聯考期中)有人說,相較于(其二)詩句中草木“惹”“拂”的“多情”,(其三)中游人的“踏落花”過于“無情”;也有人說,花草有情,人亦有情。請結合文本談談你的看法。豐樂亭游春(其二)(宋)歐陽修春云淡淡日輝輝,草惹行襟絮拂衣。行到亭西逢太守,籃輿酩酊插花歸。豐樂亭游春(其三)(宋)歐陽修紅樹青山日欲斜,長郊草色綠無涯。游人不管春將老,來往亭前踏落花?!咀⑨尅炕@輿(yú):竹轎【答案】我認為花草有情,人亦有情。(其一)中運用擬人手法,“惹”有招惹之意,寫出了春草茂盛,生機勃勃,主動牽惹游人衣襟的樣子;“拂”有輕輕拂過的意思,寫出柳絮灑落游人身上的樣子,這兩個字寫出了春意盎然的景象,以及表達了詩人/游人對春天的喜愛之情。(其二)中描繪的是春天即將逝去,豐樂亭邊落花滿地,“踏花”并非“踩花”,而是寫出游人不管春天即將過去,在亭前盤桓,欣賞美景的樣子?!窘馕觥勘绢}考查詩文鑒賞。根據題干可知,本題有兩個答題方向,即“草木多情,游人無情”和“花草有情,人亦有情”。示例一:明確觀點:我認為草木有情,游人無情。(其二)詩的一、二句“春云淡淡日輝輝,草惹行襟絮拂衣”,意思是:頭上是暖暖的陽光和淡淡的云朵,腳底青草茂盛主動牽惹游人的衣襟,柳絮紛飛灑落在身上?!叭恰庇姓腥侵?,運用擬人的修辭,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春草茂盛,生機勃勃的樣子。一個“惹”字寫出了春草欣欣向榮之勢,春草主動來“惹”人,又表現了春意的撩人;“拂”有輕輕拂過的意思,寫出柳絮飄飄灑灑地落游人身上的樣子,“惹”字配上“拂”字,更傳神地描繪了春色的依依,展現草木有情的一面。(其三)詩的三、四句“游人不管春將老,來往亭前踏落花”,意思是:游春的人們興趣正濃哪管春天將去,豐樂亭前人來人往依舊踏著遍地落花。這兩句詩寫出了天已暮,春將歸,然而興致未盡的游客卻不管這些,依舊踏著落花,來往于豐樂亭前,欣賞這暮春的美景?!安还堋眱蓚€字直接寫出游人不顧落花滿地,只是自顧自地賞景享樂。表現出游人的自私、沒有憐愛之心,讓讀者有一種“零落成泥碾作塵”的既視感,令人悵然不。示例二:明確觀點:我認為花草有情,人亦有情。(其二)詩的一、二句“春云淡淡日輝輝,草惹行襟絮拂衣”,意思是:頭上是暖暖的陽光和淡淡的云朵,腳底青草茂盛主動牽惹游人的衣襟,柳絮紛飛灑落在身上。“惹”有招惹之意,運用擬人的修辭,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春草茂盛,生機勃勃的樣子。一個“惹”字寫出了春草欣欣向榮之勢,春草主動來“惹”人,又表現了春意的撩人;“拂”有輕輕拂過的意思,寫出柳絮飄飄灑灑地落游人身上的樣子,“惹”字配上“拂”字,更傳神地描繪了春色的依依,寓情于景,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喜愛之情;(其三)詩的三、四句“游人不管春將老,來往亭前踏落花”,意思是:游春的人們興趣正濃哪管春天將去,豐樂亭前人來人往依舊踏著遍地落花。描繪了春天即將逝去,豐樂亭邊落花滿地,游人依舊賞玩不曾離去。詩中的“踏花”并非“踩花”,而是寫出游人不管春天即將過去,在亭前盤桓,欣賞美景的樣子。詩人自己也在惜春之列,表現出游人對春天將盡的不舍。3.(2022春·浙江寧波·七年級校聯考期中)閱讀《歲暮》,完成各題。歲暮①【唐】杜甫歲暮遠為客,邊隅還用兵。煙塵犯雪嶺,鼓角動江城。天地日流血,朝廷誰請纓②?濟時敢愛死,寂寞壯心驚。:頷聯以(1)“_______”和“________”來借代戰(zhàn)爭,一個“犯”一個“動”,寫出詩人聽到敵人入侵后內心的強烈沖擊。:結合全詩,首聯中“歲暮”應該是有多層的含義,你是如何理解的?:是的,我覺得(2)__________?!咀⑨尅竣俦驹娮饔谔拼趶V德元年(763)年末,這一年正好安史之亂發(fā)生,唐朝開始走向沒落。當時杜甫客居閬洲(今四川閬中)。②請纓:用西漢終軍請纓的典故,借指將士自動請求出兵擊敵?!敬鸢浮繜焿m;

鼓角;

一年的年末;唐朝走向衰落;作者杜甫年老。【解析】本題考查詩文內容理解。(1)頷聯“煙塵犯雪嶺,鼓角動江城”意思是:吐蕃的煙塵侵入雪嶺,備戰(zhàn)的鼓角震動著江城。頷聯承上首聯中的“用兵”,具體寫吐蕃侵蜀之事;“煙塵”,指吐蕃兵馬過處塵土蔽天,借代戰(zhàn)爭;“鼓角動江城”,寫備戰(zhàn)情形,“鼓角”鳴響,暗示戰(zhàn)爭一觸即發(fā),“鼓角”借代戰(zhàn)爭?!盁焿m”“鼓角”從視角和聽覺兩方面突出了戰(zhàn)爭的緊張,渲染了時局的艱危。(2)聯系注釋①“本詩作于唐代宗廣德元年(763)年末,這一年正好安史之亂發(fā)生,唐朝開始走向沒落”可知,“歲暮”既指一年的年末,又指唐朝開始走向沒落。正值安史之亂,杜甫已年老力衰,“歲暮”還指作者杜甫年老。5.(2022春·浙江嘉興·七年級校考期中)閱讀兩首古詩,完成表格。晚春[唐]韓愈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蘇溪亭[唐]戴叔倫蘇溪亭上草漫漫,誰倚東風十二闌。燕子不歸春事晚,一汀煙雨杏花寒。相同點兩首詩描寫的時令都是晚春時節(jié)不同點景象不同①、楊榆翻飛野草茁長、燕子不歸、②情感不同本詩通過描寫草樹知道春天將歸去,想留住春天的腳步,就連楊花和榆錢也不甘寂寞,隨風起舞,化作漫天飛雪,表達了作者對春天大好風光的珍惜之情。③【答案】①花草斗艷②沙洲迷蒙,杏花凄楚可憐、杏花見寒③本詩通過倚闌人所望見的景象:燕子還未歸巢,而美好的春光已快消逝,沙洲一片迷蒙,料峭春風中的杏花也失去了晴日下艷麗的容光,具體而又委婉曲折地傳達出倚闌人因春光即將消逝的悵惘和不盡的哀愁。因春光即將消逝的悵惘和不盡的哀愁?!窘馕觥勘绢}考查詩歌的理解和概括。①在理解詩文內容的基礎上概括作答。根據題干已知項“楊榆翻飛”可知,此處應將“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概括為四字詞語,答案不唯一,概括合理即可,可概括為:花草斗艷、花樹爭艷、花草爭妍等;②根據詩歌大意及題干已知項“野草茁長、燕子不歸”可知,此處據“一汀煙雨杏花寒”概括即可,可概括為:煙雨杏花、杏花見寒、沙洲迷蒙等;③把握詩中詩人的思想感情,要結合詩歌的寫作背景、作者所處的時代及詩歌的具體內容來理解、分析作者的感情基調,同時,要聯系詩中的意象來體會?!短K溪亭》一詩通過描寫燕子還未歸巢,沙洲一片迷蒙,杏花也失去了艷麗的容顏等景色,具體形象而又委婉表達了作者因春光即將消逝的悵惘和綿綿的哀愁,具體而婉曲地表達了對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全詩委婉含蓄,雋永醇厚,極富情趣。6.(2022春·浙江紹興·七年級校聯考期中)閱讀下面一首詩,回答問題。閑居初夏午睡起楊萬里梅子留酸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1)這首詩選用了哪些景物來表現初夏特點的?(2)“閑看兒童捉柳花”中的“閑”字用得極妙,請作簡要賞析?!敬鸢浮浚?)梅子、芭蕉、柳花(2)“閑”字,寫出了詩人的恬靜閑適,抒發(fā)了詩人對鄉(xiāng)村生活的喜愛之情,呼應了詩題?!窘馕觥浚?)本題考查理解詩歌內容的能力。具體考查對詩歌意象的提取,要結合詩歌內容來分析即可。如可提取“梅子留酸軟齒牙”中的“梅子”,提取“芭蕉分綠與窗紗”中的“芭蕉”,提取“閑看兒童捉柳花”中的“柳花”作為答案。(2)本題考查對詩歌中富有表現力的字的鑒賞能力。鑒賞該字時一般方法為:方法+效果+情感,但在鑒賞時必須結合具體的語句進行詳細的描寫。詩人閑居鄉(xiāng)村,初夏午睡后,悠閑地看著兒童撲捉戲玩空中飄飛的柳絮,心情舒暢?!伴e”字,不僅淋漓盡致地把詩人心中那份恬靜閑適和對鄉(xiāng)村生活的喜愛之情表現出來,而且非常巧妙地呼應了詩題。(2022春·浙江寧波·七年級統考期中)閱讀下面一首詩,回答問題。曉過鴛湖①查慎行曉風催我掛帆行,綠漲春蕪②岸欲平。長水塘③南三日雨,菜花香過秀州城④。注:①〔鴛湖〕即鴛鴦湖,一名南湖,在今浙江嘉興南。②〔蕪〕草地。③〔長水塘〕位于浙江嘉興之南,由杭州、海寧一帶山區(qū)發(fā)源,注入鴛湖。④〔秀州城〕即今浙江嘉興市。7.作者通過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來表現春日風光。8.“曉風催我掛帆行”一句中“催”字用得妙,請從修辭的角度加以賞析?!敬鸢浮?.春蕪

菜花

8.“催”賦予曉風人格化,風催著“我”掛帆郊游,其實是詩人自己賞春之心的急切與喜悅。【解析】7.考查篩選信息?!熬G漲春蕪岸欲平”意為:兩岸長滿綠草好像與整個堤岸相平。從這一句中提煉可得:綠蕪,即綠草?!安嘶ㄏ氵^秀州城”意為:菜花散發(fā)的脈脈清香在春風里一陣陣掠過整個秀州城。從中提煉可得:菜花。綠草幾與岸平,表現出春天的勃勃生機。菜花的香氣則勾起了詩人濃重的鄉(xiāng)情。8.考查賞析詩歌的煉字?!皶燥L催我掛帆行”意為:早晨的風催促我揚帆遠行。一個“催”字,把“曉風”人格化,這是擬人的修辭。這一句既點明了時間,與詩題呼應,也交代了詩人自己所處的地點。但是,風本來無知無覺之物,又怎么會催促人呢?聯系詩人要去嘉興城外賞春的寫作背景可知,這里的“催”其實是作者自己催自己罷了,表現了他急于去賞玩春景的迫切心情。(2022春·浙江紹興·七年級統考期中)閱讀下面的古詩,完成小題。入直①周必大綠槐夾道集昏鴉,敕使傳宣②坐賜茶。歸到玉堂③清不寐,月鉤初上紫薇花?!咀⑨尅竣偃胫保喝雽m值班。詩人時任右丞相。②敕使傳宣:皇帝派使者傳令,召詩人詢問國事。③玉堂:指翰林院。9.本詩寫得簡約、真摯?!半肥箓餍薄癬_________________”“歸到玉堂”是直敘其事,“清不寐”是點睛之筆,直抒胸臆,表達出詩人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10.請描述“月鉤初上紫薇花”一句展現的畫面?!敬鸢浮?.坐賜茶

心緒起伏,難以入眠

10.示例:(詩人心潮起伏難以入眠)透過紗窗,看到彎彎的新月爬上半空,正照在庭院那叢紫薇花上,給紫薇花披上一層如夢般的輕紗?!窘馕觥?.本題考查內容理解。解答本題,要從詩歌中所寫的事物、景象或直抒胸臆的慨嘆出發(fā),通過分析事物、景象的特征,或找出直抒胸臆的詩句,體會詩人的情感。詩中第二、三句“敕使傳宣坐賜茶。歸到玉堂清不寐”意為:天子下令讓使臣傳旨宣召我入宮賜坐侍茶,回到翰林院我頭腦清醒久久地不能夠入睡。據此可知,“敕使傳宣”“坐賜茶”“歸到玉堂”都是直敘其事,“清不寐”則直抒胸臆,表達了詩人在受到皇帝召見后心緒起伏,難以入眠的激動心情。10.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畫面的理解能力。首先要對詩句內容有清楚的了解,在翻譯詩句的基礎上,加上合理的想象,描繪詩句的內容。注意描寫不等于翻譯詩句。解答本題,應具體描寫詩句中所寫的事物、景象,體會詩人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月鉤初上紫薇花”意為:只見窗前彎彎如鉤的新月剛好照亮那叢紫薇花??蓳藬M寫畫面。示例:我心緒難以平靜,徑直來到窗前,透過紗窗,我看到彎彎的月亮懸掛在空中,皎潔的月光柔和的灑落,剛好照耀在庭院中的那從紫薇花上,為紫薇花平添了幾分朦朧之美。(2022春·浙江寧波·七年級校聯考期中)閱讀下面這首古詩,完成小題。曉過鴛湖①查慎行曉風催我掛帆行,綠漲春蕪②岸欲平。長水塘③南三日雨,菜花香過秀州城④。注:①〔鴛湖〕即鴛鴦湖,一名南湖,在今浙江嘉興南。②〔蕪〕草地。③〔長水塘〕位于浙江嘉興之南,由杭州、海寧一帶山區(qū)發(fā)源,注入鴛湖。④〔秀州城〕即今浙江嘉興市。11.作者通過、等景物,來表現春日風光。12.“曉風催我掛帆行”一句中“催”字用得妙趣橫生,請加以賞析?!敬鸢浮?1.春蕪菜花

12.“催”賦予曉風人格化,風催著“我”掛帆郊游,其實是詩人自己賞春之心的急切與喜悅?!窘馕觥?1.本題考查對詩歌的理解。詩的前兩句描繪了春天的早晨嘉興城外春風和暢,春水蕩漾,春草繁茂的景象。后兩句寫天晴過后,片片油菜田沖擊著詩人的鄉(xiāng)情。而“春蕪菜花”等景物,表現了春日的風光。12.本題考查詩歌的煉字?!按摺弊郑乔宄亢系臅燥L的催,寫出了清晨的風催促“我”掛忱符的畫面。“催”字賦予曉風人格化,把景物和人物的關系傳達出來了,曉風的催促,其實是作者自己在催自己,表達出詩人內心急切和喜悅。(2022春·浙江紹興·七年級校聯考期中)閱讀下面一首詩,回答問題。閑居初夏午睡起(南宋)楊萬里梅子留酸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日常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13.說說“芭蕉分綠與窗紗”中“分”的妙處。14.品讀全詩,說說這首詩抒發(fā)了詩人怎樣的感情?【答案】13.“分”用擬人手法,將芭蕉人格化,生動形象地寫出了芭蕉初長,而綠陰映襯到紗窗上的優(yōu)美畫面,營造出一種優(yōu)美、幽靜的意境。

14.寫出了詩人的恬靜閑適,抒發(fā)詩人對鄉(xiāng)村生活的喜愛之情?!窘馕觥?3.本題考查詞句的賞析?!鞍沤斗志G與窗紗”句意為:芭蕉初長,而綠陰映襯到紗窗上。“分”意為分給,意蘊深厚而不粘滯,采用了擬人的修辭,賦予芭蕉以人的動作,將芭蕉人格化,生動形象地寫出了芭蕉生長,綠蔭映襯到紗窗上的美妙畫面,營造出了優(yōu)美、幽靜的意境,流露出詩人的喜悅和贊美之情。14.本題考查詩歌情感。這首詩前兩句寫芭蕉分綠、柳花戲舞,詩人情懷也同景物一樣清新閑適,童趣橫生。兒童捉柳花,柳花似也有了無限童心,在風中與孩童們捉迷藏。這首詩選用了梅子、芭蕉、柳花等物象來表現初夏這一時令特點,表現了詩人閑居鄉(xiāng)村,初夏午睡后,悠閑地看著兒童撲捉戲玩空中飄飛的柳絮,心情舒暢,淋漓盡致地把詩人心中那份恬靜閑適和對鄉(xiāng)村生活的喜愛之情表現出來。據此總結作答即可。(2022春·浙江寧波·七年級統考期中)閱讀下面一首詩,回答問題。題秋江獨釣圖王士禎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絲綸一寸鉤。一曲高歌一樽①酒,一人獨釣一江秋?!咀⑨尅竣匍祝▃ūn):酒杯。15.這首詩是詩人受朋友之托,為古代名畫《秋江獨釣圖》所題的詩。請結合詩歌內容,借助想象,用自己的話描繪你從三四兩句中看到了怎樣的畫面。16.本詩的九個“一”字,用得貼切傳神、妙趣橫生,請你作具體分析?!敬鸢浮?5.示例:遼闊的江面上,金色的夕陽中,垂釣者一邊歌唱,一邊飲酒,歌聲驚走了魚兒,只釣得一江的秋意。(言之成理即可。)

16.示例:詩人連用九個“一”字,把獨釣圖的“獨”體現得淋漓盡致。前兩句近乎白描,再現了垂釣的場景?!耙磺吒枰婚拙啤睂懗隽藵O翁的自在、瀟灑,“一人獨釣一江秋”寫出了漁翁的灑脫和清高。九個“一”字各有妙處,貼切傳神,妙趣橫生。(言之成理即可。)【解析】15.本題考查畫面描繪。首先理解三四句的意思:高聲唱一首漁歌喝一樽酒,一個人在這秋天的江上獨自垂釣。然后加上修飾成分,讓句子富有畫面感:遼闊的江面上,金色的夕陽中,垂釣者一邊歌唱,一邊飲酒,歌聲驚走了魚兒,只釣得一江的秋意。16.本題考查詞語賞析。全詩描寫了一個漁夫打扮的人,在江上垂釣的情形:一件蓑衣、一頂斗笠、一葉輕舟、一支釣竿,垂釣者一面歌唱,一面飲酒,垂釣的瀟灑被刻畫得活靈活現。雖然獨自釣起一江的秋意,但逍遙中不免深藏幾許蕭瑟和孤寂。前兩句近乎白描,后兩句卻有著無窮意味。圖中看似不可能的“一曲高歌一樽酒”在作者的想象中展現出來。而最后一句“一人獨釣一江秋”似是回歸原圖,但此“釣”已非彼“釣”了,賞一江秋景,感一江秋色,聯想開去,那是一種感懷,或者說,最后一句已是“虛實相映”了。九個“一”巧妙嵌入其中,將詩與圖的意境表現得分毫不差,細細品味,這些“一”用得十分貼切又有情趣。最后一句“一人獨釣一江秋”,漁人釣的是魚?是秋?是瀟灑自在的生活?是無拘無束的心情?在詩人看來,這樣的秋江獨釣者,才是真正懂得生活樂趣的人。概括出來就是:詩人連用九個“一”字,把獨釣圖的“獨”體現得淋漓盡致。前兩句近乎白描,再現了垂釣的場景。“一曲高歌一樽酒”寫出了漁翁的自在、瀟灑,“一人獨釣一江秋”寫出了漁翁的灑脫和清高。九個“一”字各有妙處,貼切傳神,妙趣橫生。(2022春·浙江金華·七年級校聯考期中)閱讀下面兩首古詩,完成下面小題。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唐]李白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春夜洛城聞笛[唐]李白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國情。17.“西望長安不見家”中的“家”與“誰家玉笛暗飛聲”中的“家”內涵是否相同?請說明理由。18.“江城五月落梅花”這句詩中“梅花”是寒冬之物,“五月”是仲夏季節(jié),這一是否矛盾?請簡要分析?!敬鸢浮?7.這兩個“家”內涵不同,“誰家玉笛暗飛聲”中的“家”是平常我們所說的一戶家庭的“家”;而“西望長安不見家”中的“家”是作者精神的寄托,是視國如家。

18.不矛盾。作者借助看似矛盾的現象,正好寫出了詩人無辜遭貶的滿懷怨憤與滿腹凄涼之情?!窘馕觥?7.考查比較閱讀。“西望長安不見家”意為:在流放途中,作者不禁“西望長安”,這里有對往事的回憶,有對國運的關切和對朝廷的眷戀。句中的“家”指不是家鄉(xiāng),而是國家,是作者精神寄托,表現了作者對國家前途命運的關心。“誰家玉笛暗飛聲”意為:這是從誰家飄出的悠揚笛聲呢?作者不知笛聲從哪一家傳來,不知是哪一家的什么人吹起了思鄉(xiāng)的曲調。句中的“家”指的是家庭。18.考查詩句賞析。“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痹娙饲山璧崖晛礓秩境钋?。江城五月,正當初夏,當然是沒有梅花的,但由于《梅花落》笛曲吹得非常動聽,使詩人仿佛看到了梅花滿天飄落的景象。句中的“落梅花”是詩人想象之景,故與“五月”并不矛盾。梅花是寒冬開放的,景象雖美,卻不免給人以凜然生寒的感覺,聯系寫作背景,此時的作者是無辜被貶,內心郁悶凄苦,由笛聲而引起的想象中的“落梅花”之景正是詩人冷落心情的寫照。(2022春·浙江臺州·七年級校聯考期中)閱讀下面這首古詩,完成下面小題:夜歸丁卯橋①村舍許渾②月涼風靜夜,歸客泊巖前。橋響犬遙吠,庭空人散眠。紫蒲③低水檻④,紅葉半江船。自有還家計,南湖二頃田。【注釋】①丁卯橋:地名。②許渾:字用晦,潤州丹陽人。太和六年進士,歷任監(jiān)察御史、睦郢二州刺史。③紫蒲:紫色的蒲草。④水檻:臨水的欄桿。19.“橋響犬遙吠”表現了月下村舍怎樣的氛圍?試作簡要分析。20.“自有還家計,南湖二頃田”流露出作者怎樣的情感?【答案】19.寧靜。以聲襯靜,用橋的輕微的響聲和遙遠的狗叫聲襯托夜晚的寧靜。

20.①對官場的厭倦;②對田園生活的向往(或“對農村生活的喜愛”);③回家的喜悅;④想歸隱;⑤為另有理想的生活選擇而自得、喜悅或滿足。【解析】19.考查對詩歌內容的理解。詩句“橋響犬遙吠”采用了以聲襯靜的寫法,用橋的輕微的響聲和遙遠的狗叫聲襯托夜晚的寧靜。作答時可結合前面的詩句“月涼風靜夜”來分析作答。20.考查對詩歌主旨的理解。詩句“自有還家計,南湖二頃田”月夜歸家的喜悅。詩人月夜歸丁卯橋村舍,聽見橋響犬吠,看見紫蒲紅葉,歸家的愉悅心情油然而生。詩句“自有還家計,南湖二頃田”敘寫了詩人自來就有回家的打算,心愿終于得到滿足,這樣擺脫了官場俗務表現了回歸田園的輕松和滿足。據此歸納概括即可。(2022春·浙江臺州·七年級校聯考期中)閱讀下面一首詩,回答問題。牧童【唐】呂巖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歸來飽飯黃昏后,不脫蓑衣臥月明。21.小軒讀了呂巖的《牧童》后,有些疑惑:為何不寫“草長橫野六七里”,而要寫成“草鋪橫野六七里”,“鋪”字究竟妙在何處?請你幫忙解答。22.小木讀了“笛弄晚風三四聲”一句,認為牧童有點小調皮,尤其是一個“弄”字,將牧童吹笛時笛聲時斷時續(xù)、嬉戲的意味寫了出來。從詩的后兩句,你讀到了一個怎樣的牧童?【答案】21.“鋪”字,寫出了草原的遼闊。

22.詩的后兩句寫牧童飽飯后,穿著蓑衣躺在草地上賞月,刻畫了一個自由自在的牧童形象?!窘馕觥?1.本題考查詞語賞析。“草鋪橫野六七里”意思是:遼闊的草原像被鋪在地上一樣,四處都是草地。鋪,鋪開?!颁仭币话愫兔娣e比較大的事物連用,能突出草原的遼闊,而“長”把目光只集中在草本身上,沒有視覺上的效果,故“鋪”更好。22.本題考查詩句賞析。詩歌大意是:遼闊的草原像被鋪在地上一樣,四處都是草地。晚風中隱約傳來牧童斷斷續(xù)續(xù)悠揚的笛聲。牧童放牧歸來,在吃飽晚飯后的晚霞時分。他連蓑衣都沒脫,就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圓月。詩的后兩句開始直接描寫牧童。第三句“歸來飽飯黃昏后”寫牧童吃飽了飯,已經是黃昏之后了。末句“不脫蓑衣臥月明”描寫牧童休息的情景。牧童以地為床,以天為帳,饑來即食,困來即眠,一個無牽無掛,自由自在的牧童形象躍然紙上。(2022春·浙江臺州·七年級校聯考期中)閱讀下面的古詩,完成小題。隴西行[唐]·陳陶誓掃匈奴①不顧身,五千貂錦②喪胡塵??蓱z無定河③邊骨,猶是春閨④夢里人![注釋]:①匈奴:指西北邊境的敵人。②貂錦:指唐軍戰(zhàn)士。③無定河:黃河中游支流,位于陜西北部。④春閨:指戰(zhàn)死者的妻子。23.詩歌的一二兩句分別寫出了唐軍戰(zhàn)士的______和______。24.詩歌的三四兩句為千古名句,震撼人心,請進行鑒賞,說說表達了什么感情?!敬鸢浮?3.英勇無畏/英勇善戰(zhàn)/視死如歸,或類似的意思皆可;

戰(zhàn)死沙場/身死他鄉(xiāng)/客死他鄉(xiāng)/葬身異鄉(xiāng),或類似的意思皆可;

24.這兩句虛實結合,“河邊骨”是實寫,“夢里人”是虛寫,強烈的對比,讓人震撼,表達了詩人對人民的同情,對和平的渴望。【解析】23.本題考查人物形象?!笆膾咝倥活櫳?,五千貂錦喪胡塵”意思是:誓死要橫掃匈奴個個都奮不顧身,五千身穿錦袍的精兵戰(zhàn)死在胡塵。唐軍戰(zhàn)士為了抵御侵擾西北邊境的敵人,守護國土,奮不顧身與他們斗爭,眾多戰(zhàn)士死在了戰(zhàn)場之上,表現了唐軍戰(zhàn)士英勇無畏、視死如歸的精神。24.本題考查詩文鑒賞?!翱蓱z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意思是:真憐那無定河邊暴棄的粼粼白骨,還是少婦們春閨里思念的夢中人?!昂舆吂恰笔侵刚鲬?zhàn)而死的戰(zhàn)士化為的白骨,為實寫;“夢里人”是寫戰(zhàn)死者的妻子思念丈夫,在夢境之中盼他早日歸來團聚,為虛寫;運用了虛實結合的手法?!皦糁腥恕币殉伞昂舆吂恰?,形成對比,使人內心震撼,體現了戰(zhàn)爭的殘酷,表現了詩人對人民的同情,對和平的渴望。(2022春·浙江臺州·七年級臺州市書生中學??计谥校╅喿x下面兩首古詩,完成后面小題山行【清】姚范百道飛泉噴雨珠,春風窈窕綠蘼蕪①。山田水滿秧針出,一路斜陽聽鷓鴣。野步【清】趙翼峭寒催換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最是秋風管閑事,紅他楓葉白人頭?!咀⑨尅竣俎率彛合悴菝?。25.“風”本無形,卻在詩人筆下各具神韻。請分別概括兩首詩中“風”的特點。26.這兩首同寫山野漫步的詩,所表達的情感有什么不同?請簡要回答?!敬鸢浮?5.姚詩中的春風輕柔美好,充滿生氣,帶來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趙詩中的秋風凄涼,寒冷。

26.姚詩通過寫漫步山野時看到的一派充滿生機的景象,表達了對大自然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