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十章中國古代社會政治制度教學目的:了解中國古代社會政治結(jié)構(gòu)的特點、掌握中國古代基本的典章制度教學重點:宗法制度的涵義與影響,科舉制的評價教學難點:科舉制與察舉制的比較教學課時:4節(jié)課教學方法:講授一、宗法制(一)宗法制的內(nèi)容宗法制度是一種解決家族內(nèi)部各成員之間關(guān)系的社會制度。具體說,是一種按照血緣關(guān)系的親疏遠近分派權(quán)益的一種制度。這一制度產(chǎn)生于商代后期,確立于西周時期。古代統(tǒng)治者實行一夫多妻制,多妻之中有一個正妻(俗稱大老婆),叫做“嫡”,其他妻子(俗稱小老婆),叫做“庶”或“妾”。正妻所生之子叫做“嫡子”,其他妻子所生之子叫做“庶子”,嫡子之中的長子稱為“嫡長子”。以嫡庶之別為出發(fā)點,形成了嚴密、完備的宗法制度。其重要內(nèi)容有:(1)嫡長子繼承最高統(tǒng)治者國王自稱天子,統(tǒng)治天下的臣民,天子死后,由其嫡長子繼承王位。至于這位嫡長子是否有執(zhí)掌王位的品德與才干,則不在考慮之列。假如嫡妻無子,就只能在庶妻所生之庶子中挑選繼承人,但必須是級別較高的貴妾所生之子。至于這位貴妾所生之子是否為庶子中的長子,則不在考慮之列。這樣的繼承原則就是古人所說的:“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春秋公羊傳?隱公元年》)嫡長子只有一個,規(guī)定只有嫡長子才干繼承王位,從理論上講,可以避免諸子諸弟的非分之想與覬覦之心,可以避免因繼承問題而引發(fā)的爭端與禍亂。(2)依照血緣關(guān)系實行分封分封制與宗法制息息相關(guān)。周天子通過一定典禮,把一定范圍內(nèi)的土地連同土地上的居民分賞給嫡長子以外的兒子(一般是庶子,嫡長子以外的嫡子一般留在京城),建立諸侯國。諸侯的嫡長子繼承諸侯的職位,其他兒子繼續(xù)分封,受封者稱為卿大夫,其封地叫做“采邑”。卿大夫的嫡長子繼承卿大夫的職位,其他兒子受封為士,其封地稱為“祿田”。士是最下層的貴族,不再分封。士之下依次是平民與奴隸。概言之,分封制是一種以宗法制為基礎(chǔ)的權(quán)益分派制度,它把血緣的親疏遠近限度作為劃分權(quán)益的標準。(3)嚴格的宗廟祭祀宗法制度以血緣之親疏區(qū)分同宗族子孫的尊卑等級關(guān)系,以維護成員的團結(jié),因而,它非常強調(diào)尊祖敬宗,于是形成了嚴格的宗廟祭祀制度。據(jù)《禮記?王制》記載,周天子為七廟,諸侯為五廟,大夫為三廟,士為一廟。負責宗廟祭祀的人當然是各級嫡長子。(二)宗法制對中國傳統(tǒng)社會的影響1.“家國同構(gòu)”,即家族的組織結(jié)構(gòu)與國家政權(quán)的組織結(jié)構(gòu)融為一體,這是中國傳統(tǒng)社會政治結(jié)構(gòu)最鮮明的特點。如前所述,西周的宗法制與分封制緊密結(jié)合。天子由嫡長子繼承,這個嫡長子是王室家族(周天子為姬姓)的族長,是所有王室貴族的最高家長。他掌握王室家族的財產(chǎn),管理其成員,主管其宗廟祭祀,同時,又是國家政權(quán)(周王朝)的最高統(tǒng)治者,是政治上的共主,掌管國家的軍事權(quán)、行政權(quán)與財政權(quán),天下諸侯(由這個嫡長子的弟弟擔任)對天子承擔派兵作戰(zhàn)、繳納貢賦等各種義務(wù),天子對諸侯則有巡守、命官等權(quán)利。在諸侯國內(nèi),諸侯的嫡長子繼承為諸侯,他一方面是其所在支系的家長,另一方面又是諸侯國的君主,諸侯國的卿大夫?qū)χT侯承擔義務(wù)。卿大夫的嫡長子繼承為卿大夫,他是其所在旁系的家長,又是其封地采邑的行政首領(lǐng)。卿大夫的其他兒子受封為士,士是其所在世系的家長,又是其封地祿田的頭領(lǐng)??梢?,每一級嫡長子都同時具有家長與統(tǒng)治者的雙重角色,國是家的延伸,家是國的縮影,漢語“國家”一詞就是其寫照!宗法制、分封制、等級制千纏百繞在一起,使家族制度政治化,于是國家結(jié)構(gòu)烙上了家族的印記。2.家天下延續(xù)受封閉式大陸環(huán)境與自給自足小農(nóng)經(jīng)濟的制約,家國一體的特點在進入封建社會以后不僅得到了保存,并且獲得了發(fā)展。春秋時期,周天子所在姬姓家族的統(tǒng)治衰落之后,其他家族的統(tǒng)治相繼興起。嬴政統(tǒng)一中國,自稱始皇帝,其子孫稱二世、三世、四世……,夢想千世、萬世地延續(xù)其家族之統(tǒng)治。秦朝之后,相繼有漢朝劉家、晉朝司馬家、隋朝楊家、唐朝李家、宋朝趙家、明朝朱家和清朝愛新覺羅家的統(tǒng)治。改朝換代但是是一家代替另一家,輪流坐樁而已。在古代統(tǒng)治者眼中,國家就是其一家之天下,治國也就好比治家。劉邦以一介平民坐上皇帝寶座之后,與大臣們約定:“非劉氏王者,天下共擊之。”(《史記?呂太后本紀》)這種父傳子、家天下的思想并非統(tǒng)治者專有,廣大民眾也深受其影響。西漢末年綠林赤眉起義,以西漢皇帝的后裔作為旗幟,東漢末的劉備割據(jù)稱雄,也以漢朝皇家后裔相號召。中國古代歷史,實質(zhì)上就是家族統(tǒng)治史。3.封國制度不斷秦漢以后,郡縣制度雖然成為國家的一項基本行政區(qū)劃制度,但封國制度一直不同限度地以不同方式被歷朝歷代保存。4.家族制度長盛不衰受宗法制的影響,家族制度在中國古代社會長盛不衰。家族是中國傳統(tǒng)社會的基石,這一基石因有血緣作紐帶而顯得非常堅固,即使在動蕩不安的時代也難以被沖毀。即使在魏晉南北朝這樣四分五裂的時期,諸多家族依舊遍布大江南北,北有崔氏、李氏、盧氏等大族,南有王氏、謝氏等名門,編修家譜與族譜蔚然成風。宋朝以后,族權(quán)更是膨脹到頂點。(三)宗法制的作用1.積極作用基于宗法制而形成的家族成員之間的關(guān)系以血緣為紐帶,因而具有某種天然的溫情色彩。這導致中國傳統(tǒng)文化形成倫理型范式。這種范式的積極影響是,使中華民族凝聚力強勁,注重道德修養(yǎng),比較重視人與人之間的親情、鄉(xiāng)情、人情,中國因而成為舉世聞名的禮儀之邦。港澳臺同胞與海外華僑的尋根訪祖,是中國人重親情、鄉(xiāng)情的反映??梢哉f,宗法制影響了幾千年來的中國社會,熏陶了炎黃子孫的情感,鑄造了中國人的靈魂。2.悲觀作用受宗法制影響,中國傳統(tǒng)文化形成“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左傳.成公四年》)的盲目排外心理,形成“存理滅欲”的修心養(yǎng)性等,成為中國文化健康發(fā)展的障礙。假如將宗法制下的等級制度與古希臘、古羅馬等級制度進行比較,就能更清楚地看出宗法制的悲觀影響。從前述內(nèi)容可知,建立在宗法制和與之息息相關(guān)的分封制基礎(chǔ)之上的等級制度,是以血緣的親疏遠近限度作為劃分等級的標準,而古希臘、古羅馬劃分公民等級的標準是其擁有財產(chǎn)的多寡。前者可稱為血緣等級制度,后者可稱為財產(chǎn)等級制度。這一區(qū)別正是導致中西方國家走上不同歷史發(fā)展道路的重要因素。補充:古希臘和古羅馬如何劃分等級?(見自己的文章《兩種等級制度隨想》)自從有了國家,人類社會就變得不平等。古今中外,莫不等級森嚴。問題的主線,顯然不在于有沒有等級,而在于這種等級屬于何種性質(zhì)的等級。在人類社會的初期,中國的等級制度與西方的等級制度各自屬于哪種等級制度呢?古代中國的等級制度建立在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礎(chǔ)之上。西周的貴族從上到下依次分為天子、諸侯、卿大夫和士四個等級,劃分等級的標準是血緣關(guān)系。血緣關(guān)系與家長越近,等級就越高,擁有的權(quán)利就越大越多,反之,則相反。而血緣關(guān)系的遠近是由其生母的身份、地位決定的。這種等級制度可稱為血緣等級制度。古代希臘的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搖籃。古代希臘又是如何劃分等級的呢?梭倫改革的一項重大內(nèi)容就是對雅典的公民重新劃分等級。梭倫(見圖)(Solon,前638年-前559年),生于雅典,出身于沒落的貴族。他年輕時一面經(jīng)商,一面游歷,到過許多地方,漫游名勝古跡,考察社會風情。梭倫是古代雅典的政治家、立法者、詩人,是古希臘七賢之一。梭倫在前594年出任雅典城邦的第一任執(zhí)政官,制定法律,進行改革,史稱“梭倫改革”。梭倫首席執(zhí)政官任滿后,即放棄所有權(quán)利離開雅典去遠游了。據(jù)說他到過埃及、塞浦路斯、小亞細亞等地,一路上留下不少佳話和美談。晚年他退隱在家,從事研究和著述,死后骨灰撒在了他曾為之戰(zhàn)斗過的美麗的薩拉米斯島上。梭倫在游歷中寫過許多詩篇,如“作惡的人每每致富,而好人往往受窮;但是,我們不愿把我們的道德和他們的財富互換,由于道德是永遠存在的,而財富天天都在更換主人?!蔽覀儾浑y從中看出他的詩人氣質(zhì),雖以經(jīng)商為業(yè),卻堅信道德勝于財富?!八髠惛母铩钡膬?nèi)容:1、廢除農(nóng)民債務(wù),嚴禁債務(wù)奴役;2、廢除德拉古制定的殘酷法律,只保存關(guān)于謀殺的部分;3、按財產(chǎn)的擁有量將公民分為4個等級,其政治權(quán)力按照財產(chǎn)來決定;4、恢復公民大會作為國家最高權(quán)利機關(guān),前三等級公民才享有被選舉權(quán)。5、在貴族會議之外設(shè)立四百人會議管理國家,議員無財產(chǎn)資格限制。6、建立公民陪審法庭,有無財產(chǎn)的公民都可參與。7、凡雅典公民,必須讓兒子學會一種手藝;獎勵有技術(shù)的手工業(yè)者移居雅典,給予其公民權(quán)。梭倫改革是雅典城邦歷史發(fā)展中的重要里程碑,大大促進了工商業(yè)和農(nóng)業(yè)的發(fā)展,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礎(chǔ),為雅典城邦的振興與富強開辟了道路,使雅典不久成為古代希臘最繁榮的工商業(yè)城市。梭倫按財產(chǎn)的多寡將雅典的公民劃分為以下4個等級:全年收入達五百斗者,為第一等級,稱為“五百斗級”;達三百斗者,為第二等級,稱為“騎士級”;達二百斗者,為第三等級,稱為“雙牛級”;二百斗以下者,為第四等級,稱為“雇工級”。各等級的權(quán)力和義務(wù)是:第一等級可以擔任一切官職,即可以擔任高級官職,但要提供騎兵,自備裝備、軍裝和馬匹,要承擔“社會義務(wù)”(一種公共事業(yè)的捐稅);第二等級可以擔任除了司庫以外的高級官職,也要提供騎兵,自備裝備、軍裝和馬匹,也要承擔一定“社會義務(wù)”;第三等級可擔任低檔官職,但要提供重裝步兵,自備裝備和軍裝,但不需要提供馬匹;第四等級不能擔任任何官職,也就是有選舉權(quán),而無被選舉權(quán),但可以參與公民大會和出席公民陪審法庭,要充當輕裝步兵和一般水手,不用自備裝備,只帶棍棒。很明顯,古代希臘劃分等級的標準是看其財產(chǎn)的多寡。以財產(chǎn)多寡來擬定公民的政治權(quán)利,打破了貴族政治專權(quán)的局面,使工商業(yè)奴隸主分享了政治權(quán)利,也使下層平民獲得了一定的公民權(quán)利。古代羅馬也是如此,將公民劃分為五個等級,財產(chǎn)資格分別為10萬、7.5萬、5萬、2.5萬、1.1萬或1.25萬阿司,由此擬定相應(yīng)的權(quán)利與義務(wù)。財產(chǎn)越多,等級就越高,擁有的權(quán)利就越大越多,反之,則相反。古希臘與古羅馬的等級制度可稱為財產(chǎn)等級制度。雖然都是等級制度,但性質(zhì)截然不同。中國的等級制度是死的。我與父親的血緣關(guān)系是親是疏,是近是遠,是先天注定的;我的生母是貴是賤,是尊是卑,也是不以我的意志為轉(zhuǎn)移的。恰恰是出身、血統(tǒng)這些死的東西,決定了我的等級,進而決定了我所擁有的權(quán)力與利益。這種邏輯,就是“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來打地洞”,在唯成分論的年代,不也非常盛行這種荒唐嗎?并且,在中國的等級制度下,下一等級對上一等級有人身上的依附關(guān)系,重視下一等級對上一等級所盡的義務(wù),忽視上一等級對下一等級所盡的責任,權(quán)利與義務(wù)脫節(jié)。這種等級制度是不折不扣的不平等!而西方的等級制度是活的。由于,我所擁有的財產(chǎn)是可以變化的。今年也許賺5萬,明年也許掙10萬,反之,也很有也許。一夜暴富,一朝變成窮光蛋,不是常有的事嗎?中國就有“富但是三代”之說。在商業(yè)發(fā)達的社會,在瞬息萬變的時代,這種轉(zhuǎn)變不是更加頻繁嗎?以變化著的財產(chǎn)作為劃分等級的依據(jù),這種不平等有其合理性。并且,與中國的等級制不同的是,在西方的等級制下,不存在下一等級對上一等級人身上的依附關(guān)系,每一個等級既享有權(quán)利,又承擔相應(yīng)的義務(wù),權(quán)利與義務(wù)是一致的。因此,這種等級制度是不平等前提下的相對平等,或說是“按比例平等”。兩種性質(zhì)不同的等級制度,使中國人與西方人養(yǎng)成不同的觀念與心理,使中國與西方國家走上不同的歷史發(fā)展道路。在血緣等級制度下,你從娘肚子里鉆出來的時候,你的命運就已經(jīng)被安排好了。同樣是天子的兒子,就因你是小老婆生的,你就做不了天子;同樣是大老婆生的,就因你不是長子,你就只能做諸侯。我的前程既然是命中注定,我就聽天由命吧。于是,安于現(xiàn)狀,不思進取,怨天尤人。今天不是仍有大學生找不到工作,不怪自己沒本領(lǐng),卻怨父母不是富爸爸或官爸爸嗎?奮斗、打拼,又有何用呢?人不怕吃苦,不怕受累,就怕看不到希望!在血緣等級制下,你能看到希望嗎?這種等級制下的社會必然是沒有活力、沒有生機。但總有一些人不服氣,連草苞也能當皇帝,我等如此聰明,難道不行?偏不信這個邪,企圖改變自己的卑微命運,要去搏一搏,拼一拼。能通過合法的途徑改變自己的命運嗎?不能!我國第一部比較系統(tǒng)的封建法典《法經(jīng)》就規(guī)定:“大夫之家有侯物,自一以上族”。可見,法律就是維護這種等級制度的。既然如此,就走非法的途徑吧,或造反,或起義,或政變。陳勝、吳廣疾呼:“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遂揭竿而起。身為太子的李建成嫉妒弟弟李世民的本領(lǐng)與威望,想干掉弟弟,這是事實,但你能說,雄才大略的李世民就咽得下做哥哥臣子的這口氣?故而有“玄武門之變”的爆發(fā)。這樣看來,中國古代充滿了骨肉相殘、刀光劍影就局限性奇怪了。不難理解,這樣的社會必然是專制的社會。而在財產(chǎn)等級制度下,你的命運是可以改變的,改變命運的武器就掌握在你自己的手里。在共和時代的羅馬,一般每隔五年劃分一次等級。等級可以變化,命運可以合法的方式加以改變,希望在前頭!我怎能不去奮斗、不去打拼?低等級者,千方百計去賺錢,以圖提高等級;高等級者,也想方設(shè)法賺更多的錢,起碼也得保住現(xiàn)有的財產(chǎn),否則,就會被后來者淘汰出局。于是,大家都打起十二分精神奮斗不已,整個社會洋溢著氣憤,充滿著競爭。顯而易見,這樣的社會肯定走民主的道路。即使到了今天,人類依舊難以看到根除不平等的曙光。如此,你想選擇哪種等級制度呢?二、中國古代官員選拔制度中國古代選拔官員的基本方式,以隋朝為界,分為兩種。隋朝以前,實行推薦的方式,從隋朝開始實行考試的方式。(一)漢朝的察舉制漢朝的選官方式叫察舉。察舉:三公九卿、地方郡守等高級官員定期或不定期地向朝廷或皇帝舉薦各種人才。舉薦的科目很多,有“賢良方正”(品德優(yōu)良,行為端正)、“能言極諫”(敢于批評建議)、“秀才”(才干杰出,東漢光武帝劉秀改稱“茂才”)、“孝廉”(孝敬父母,辦事廉正)等。最重要的是孝廉科。曹操進入仕途,正是由“年二十,舉孝廉為郎”開始的。舉薦的對象重要是官府的官吏和各級學校的學生。被舉薦者一般要通過皇帝的親自考核,然后按等級高低授官?;实塾H自考核的方法有“對策”和“射策”兩種?!皩Σ摺焙帽冉裉焱瑯宇}目應(yīng)考者均作的筆試方法,“射策”類似于今天的抽簽考試。例如,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的董仲舒,在西漢武帝時以“賢良文學”被舉薦到中央,對策時以著名的《天人三策》受到漢武帝賞識,遂被任命為江都王相。地方上負責舉薦的是本地的實力派,到東漢后期,往往星本地的大族大姓,他們的“評論”成為舉薦的依據(jù)。例如,東漢末年的許劭以品名評人物著名,他給曹操的評論是:“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后漢書·許劭傳》)曹操獲此評判,十分快樂。到東漢后期,隨著中央政治的腐敗和地方家族勢力的壯大,這種選官制度走上反面,產(chǎn)生了舉者徇私舞弊、結(jié)黨營私,被舉者沽名釣譽、趨炎附勢的弊端。在民間出現(xiàn)了入木三分的民謠;“舉秀才,不知書、察孝廉,父別居;寒素清白濁如泥,高第良將怯如雞”。(《抱樸子·析篇·審舉》)(二)魏晉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為填補察舉制的缺陷,三國時魏文帝實行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的重要內(nèi)容是:在各州、各郡分別設(shè)立“大中正”、“中正”,由來自該州、該郡的中央官員兼任,負責了解同籍人士的情況,對其德才寫出評語,并參考其家世,評估等第,分為三類(上、中、下)九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總稱“九品”。然后,將評估的材料交中央人事部門(當時叫司徒府),作為選用官吏的重要依據(jù)。大中正或中正官每月對鄉(xiāng)籍人士進行一次小評,每三年進行一次大評。九品中正制的基本精神依舊星推薦人才,但它有專門的官員負責人才推薦工作,對被推薦者的德行考察更全面,評判的等級更具體,因而便于人事部門依等授職。九品中正制是一項經(jīng)?;?、規(guī)范化、制度化的推薦人才的制度。這項制度在實行的初期取得了成效,然而,隨著世家大族勢力的膨脹,后來也走向反面,“大中正”或“中正”被世家大族世襲壟斷,評判的標準往往以門第為主,加之許多中正官自身品德惡劣,因而,這種制度成為世家犬族發(fā)展勢力的工具,形成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晉書·劉毅傳》)的局面。(三)隋朝以后的科舉制1.科舉制的產(chǎn)生與發(fā)展的基本過程隋文帝楊堅廢除九品中正制,創(chuàng)建分科考試選官的辦法,其兒子煬帝楊廣予以繼承,于62023首創(chuàng)進土科,標志著科舉制的產(chǎn)生。此后直至清光緒31年(192023),科舉制沿用了1300數(shù)年??婆e制度是一項以分科考試選拔人才的政治制度與教育制度,其基本精神是通過考試,公開、公平地選取人才。唐朝設(shè)立的科目有秀才(試方略)、明經(jīng)、明法(試律令)、明算、明書等科,但最重要的是明經(jīng)與進士兩科。明經(jīng)科重要考經(jīng)學,另考時務(wù)策(論時務(wù)的對策);進士科重要考時務(wù)策,另考經(jīng)學,后來還要加考詩賦。補充:唐朝政府指定的儒家經(jīng)典唐朝前期有“九經(jīng)”:《周禮》、《儀禮》、《禮記》(合稱“三禮”),《左傳》、《公羊傳》、《谷梁傳》(合稱“三傳”),《詩經(jīng)》、《尚書》、《周易》。唐朝后期有“十二經(jīng)”:增長《孝經(jīng)》、《論語》、《爾雅》。明經(jīng)科的考中率為十分之一、二,進士科為百分之一、二,因此有“三十老明經(jīng),五十少進士”之說。進士科難度雖大,卻是做高官的進身之階,因而最受考生重視,時人稱進士及第者為“白衣公卿”。詩人孟郊46歲時考中進士,賦詩《登科后》(昔日齷齪局限性夸,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快樂之情溢于言表。考中者還需通過吏部面試,合格者才干授官。從考生的來源來看,唐代的科舉制分為“生徒法”(從各級官學學生中選拔成績優(yōu)良者,送入京師受試)、“貢舉法”(非官學學生,先試于州縣,及格后再送至京師復試)、“制舉法”(臨時性的特種考試,以待非常之才,試于殿廷)。另有“武舉”。宋朝對科舉制進行了重大改革,一是擴大了錄取的名額。二是殿試正式出現(xiàn),殿試由皇帝在殿廷親自主持,是最高一級的考試,南宋以后,殿試第一名稱“狀元”,第二名為“榜眼”,第三名為“探花”。三是改革考試的內(nèi)容,王安石罷詩賦,用經(jīng)義、策論取士。宋朝以后,進士科成為科舉中的惟一科目,考試內(nèi)容屢變,但最終止于經(jīng)義。明、清時期,考試制度更加嚴密。學校與科舉更加緊密地結(jié)合起來,科舉必由學校,學校教育變成科舉的附庸。連縣學都考不上的讀書人,無論其年齡大小,都被稱為“童生”,故有“七十老童生”之說??忌峡h學叫中秀才。只有取得秀才資格,才干參與正式的科舉考試。明、清正式的科舉考試依次分為鄉(xiāng)試(考試內(nèi)容重要為經(jīng)義,出題限于五經(jīng)四書,文體多為八股,考中者稱舉人,第一名為解元)、會試(重要考詔誥律令,即法規(guī)政策,考中者稱貢士,第一名為會元)、殿試(重要考經(jīng)史、時務(wù)策,考中者稱進士,第一名為狀元),三場考試均為第一名,稱為三元及等。進士分為三甲,依次為進士及第、進士出身、同進士出身,各取若干名。曾國藩為同進士出身。一天家中閑坐,他小老婆喊他:同進士。他隨口而出:如夫人??贾小斑M士”者,由朝廷依等授官。2.科舉制對中國傳統(tǒng)社會的影響(評價科舉制)科舉制對中國傳統(tǒng)社會的影響要客觀地評價。其積極作用在于:第一,科舉制的出現(xiàn)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比起以推薦的方式選拔人才、官員的察舉制、九品中正制來,顯然要進步得多??婆e制的基本精神是通過考試來公開、公平、公正地選拔人才、官員。以考試取代推薦來選拔官員、人才,使廣大中小地主階級乃至平民百姓也有脫穎而出的機會。“朝為田舍郎,暮等天子堂”是其生動寫照!補充:北宋汪洙《神童詩》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少小須勤學,文章可立身;
滿朝朱紫貴,盡是讀書人。
學向勤中得,螢窗萬卷書;
三冬今足用,誰笑腹空虛。
自小多才學,平生志氣高;
別人懷寶劍,我有筆如刀。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
學乃身之寶,儒為席上珍;
君看為宰相,必用讀書人。
莫道儒冠誤,詩書不負人;
達而相天下,窮亦善其身。
遺子滿贏金,何如教一經(jīng);
姓名書錦軸,朱紫佐朝廷。
古有千文義,須知后學通;
圣賢俱間出,以此發(fā)蒙童。
神童衫子短.袖大惹春風;
未去朝天子,先來謁相公。
年紀雖然小,文章日漸多;
待看十五六,一舉便登科。
大比因時舉,鄉(xiāng)書以類升;
名題仙桂籍,天府快先登。
喜中青錢選,才高壓俊英;
螢窗新脫跡,雁塔早題名。
年小初登第,皇都得意回;
禹門三級浪,平地一聲雷。
一舉登科目,雙親未老時;
錦衣歸故里,端的是男兒。
玉殿傳金榜,君恩賜狀頭;
英雄三百輩,附我步瀛洲。
慷慨丈夫志,生當忠孝門;
為官須作相,及第必爭先。
宮殿召繞聳,街衢競物華;
風云今際會,千古帝王家。
日月光天德,山河壯帝居;
太平無以報,愿上萬年書。
久旱逢甘雨,他鄉(xiāng)遇故知;
洞房花燭夜,金榜掛名時。
土脈陽和動,韶華滿眼新;
一支梅破臘,萬象漸回春。
柳色浸衣綠,桃花映酒紅;
長安游冶子,日日醉春風。
淑景余三月,鶯花已半稀;
浴沂誰氏子,三嘆詠而歸。
數(shù)點雨余雨,一番寒食寒;
杜鵑花發(fā)處,血淚染成丹。
春到清明好,晴天錦繡紋;
年年當此節(jié),底事雨紛紛。
風閣黃昏夜,開軒內(nèi)晚涼;
月華在戶白,何處遞荷香?
一雨初收霽,金民特送涼;
書窗應(yīng)自爽,燈火夜偏長。
庭下陳瓜果,云端聞彩車;
爭如郝隆子,只曬腹中書。
九日龍山飲,黃花笑逐臣;
醉看風落帽,舞愛月留人。
昨日登高罷,今朝再舉觴;
菊荷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北帝方行令,天晴愛日和;
農(nóng)工新筑土,天慶納嘉禾。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線長;
登臺觀氣象,云物喜呈祥。
冬天更籌盡,春附斗柄回;
寒暄一夜隔,客鬢兩年催。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過江千尺浪,入竹萬桿斜。
人在艷陽中,桃花映面紅;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風。
院落沉沉曉,花開白雪香;
一枝輕帶雨,淚濕貴妃妝。
枝綴霜葩白,無言笑曉鳳;
清芳誰是侶,色間小桃紅。
傾國姿容別,多開富貴家;
臨軒一賞后,輕薄萬千花。
墻角一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惟有暗香來。
柯干如金石,心堅耐歲寒;
平生誰結(jié)友,宜共竹松看。
居可無君子,交情耐歲寒;
春風頻動處,日日報平安。
春水滿泗澤,夏云多奇峰;
秋月?lián)P明輝,冬嶺秀孤松。
詩酒琴棋客,風花雪月天;
有名閑富貴,無事散神仙。
道院迎仙客,書道隱相儒;
庭裁棲鳳竹,池養(yǎng)化龍魚。
春游芳草地,夏賞綠荷池;
秋鐵黃花酒,冬吟白雪詩?!假Y料〗作者汪洙,字德溫,寧波人。是北宋年間著名學者。他寫的《神童詩》,是一篇影響廣泛的啟蒙讀物。
汪珠出身于縣吏家庭,自幼聰明好學,九歲便能寫詩,有神童之稱。他的“神童”稱呼,始于這樣一個故事:
一天,勤縣縣令帶領(lǐng)全縣舉人、秀才去孔廟參拜孔子圣像。在三跪九叩之后,縣令忽然發(fā)現(xiàn)大殿墻壁上,用木炭寫有這樣一首詩:
顏回夜夜觀星像,夫子朝朝雨打頭。
多少公卿從此出,何人肯把俸錢修。
下邊落款題有九齡童汪洙的名字。
縣令環(huán)視大殿,不光殿宇破敗不堪,孔子和顏回圣像也都缺額少肩,實在有損尊嚴,自覺羞慚。但轉(zhuǎn)而一想,九歲孩童怎能寫出這樣詩來?怕是有人假冒孩童之名,故意諷刺于我?想到這里,便吩咐差役:“速去打聽,這汪洙是何等樣人,叫他前來見我?!?/p>
汪殊的父親叫汪元吉,就在縣里當小吏。因家境清貧,汪殊就幫家里牧鵝,運用晚上和牧鵝空隙讀書寫字。初春的一天,汪洙趕著一群白鵝到野外去放牧,他見孔廟前青草茂盛,便讓鵝吃草,自個在大樹下讀起書來。不料,忽地一陣寒風過后,大雨從天而降,便趕緊收起書本,把鵝趕進孔廟避雨。
汪洙一進廟門,只見殿底破敗,蛛網(wǎng)百結(jié),圣像破碎,鳥糞遍地。心想,父親常說,朝廷里的文官武將,僅是孔夫子的學生,如今他們一個個做官享福,可老夫子卻坐在這樣的破廟里,誰也不愿拿點銀子出來修理一番。他越想越氣憤,見殿角燒剩的木炭,便抬起在墻上題了這首詩,不料被縣令發(fā)現(xiàn)了。
縣令查問汪洙,汪元吉正好站在一旁,便趕緊跪下道:“這汪沫乃是卑職逆子,冒犯了大人,待我把他喚來,聽憑老爺教訓!”
汪元吉心急火燎的趕回家里,一見汪洙便說:“你闖下大禍了!闖下大禍了!還不快跟我去見老爺!”
汪洙不解地問:“孩兒整天讀書、牧鵝,安分守己,歷來不做不肖之事,禍事從何說起?”
“還說從何說起?你東涂西抹,還在孔廟里題了一首什么詩,今天被老爺發(fā)現(xiàn),要我喚你去教訓哩?!?/p>
“這有啥禍事哩。孩兒寫的不都是實情嗎?我這就跟爹爹去見他?!?/p>
汪洙跟父親到了孔廟,見過縣令。縣令問:“這墻上的詩可是你寫的?”
汪洙不慌不忙地回答:“正是,還請老爺指教?”
“你為什么要寫這樣的詩?”
汪洙說:“只要老爺看看這廟,還能不知寫這詩的用意嗎?”
縣令見他對答如流,心中暗喜,但仍有懷疑。便說:“這樣說來,這詩果是你寫的了,那可是神童了!”縣令見汪洙穿著短小的衣衫,便嘲笑道:“只是神童的衣衫好短喲,老爺我還沒見過穿這樣短衣衫的神童哩!”
汪洙聽出縣令還不相信詩是他寫的,眼珠一轉(zhuǎn),智上心來,當著眾人之面,向縣令鞠了一躬,脫口吟道:
神童衫子短,袖大惹春風。
未去朝天子,先來謁相公。
縣令一聽,果有才華,大喜道:“好詩,果是神童!將來定成大器!有賞!有賞!
從此,汪洙神童之名在寧波一帶流傳開了。宋元符三年(公元112023)中進土,授明州專家,著有《春秋訓詁》,歷官至現(xiàn)文殿大學士,提舉臺州崇道觀,筑室西山,召集諸儒講學,鄉(xiāng)人稱其室為“崇儒館?!?/p>
汪洙編纂的《神童詩》是以五言順口溜形式流傳于世,在海內(nèi)外影響深遠?!假p析〗思考從詩詞開始,我只希望自己的文化底蘊可以支撐我完畢思考。我,現(xiàn)在只是一個心虛的寫匠——可你有什么辦法?面對這些注定讓你蒼白的作品,你除了選擇蒼白外,別無出路。
有一類古詩,千百年來被百姓代代相傳,連暮歸的童兒也能吟上幾句,淺白的內(nèi)容,上口的韻腳,是它盛傳不衰的主因之一。
且聽這幾句: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
任誰都相識的節(jié)奏就這樣一句句打在人的心上?!渡裢姟?,蒙學經(jīng)典之一,實在無需我贅言。只是聽多了ABC,如今的“神童”們再也難脫口而出這樣的句子了。
其實,《神童詩》中為封建統(tǒng)治和儒家體系的文化獨裁辯護的占了多數(shù),但我固執(zhí)地認為,記些“莫道儒冠誤,讀書不負人”沒有什么不好,這些東西不能只由書本傳承。
現(xiàn)在,讀唐詩宋詞的學子甚至學者尚有不少,但如《神童詩》《千字文》,尚有誰去觸摸歷史的塵封呢?莫非……只能塵封了?我疾呼而出的“不”字,竟顯得如此底氣局限性。
尚有童謠。“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誕生時彌漫政治氣息的童謠在完畢它的歷史使命之后,是否就只有湮沒于歷史呢?我只知道,即便是李杜的詩句只怕也失傳了不少,更何況誕生之初就帶著一絲惶遽的童謠?
蒙學(涉及童謠在內(nèi)),難道就這樣一步步離我們遠去了?
過多的疑問讓自己變得可憐,我不是作為一個衛(wèi)道者在這里發(fā)布自己的宣言,多少衛(wèi)道士被歷史唾棄了。他們愚昧并且徒勞的被歷史的車輪碾得粉碎,飄散在風里,沒留下一點兒痕跡證明他們曾經(jīng)存在過??蔁o情的歷史長河咆哮而過之后,上溯的人們又該被稱之為什么呢?
我沒料到始于《神童詩》的話題不知不覺中居然變得如此沉重,讓我無力為繼,可不知怎的又想起幾句,或許,只是個希望罷了:
自小多才學,平生志氣高。別人懷寶劍,我有筆如刀。
永別的《古詩十九首》
最愛讀?不,只是想忘也忘不了吧……
古詩十九首(其十)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人之生存,前提之一是懂得愛與被愛,否則,即便他生存,也不是人之生存?!蓖顺鎏幍拿郧∏勺髁诉@首詩的注腳,無論是否如此相思或被相思,凡是懂得愛與被愛的人們有誰會不被其感動呢?
今天我們可以看到作為漢代五言詩代表的《古詩十九首》使出自“無名氏”之手,最早見于《文選》??捎姓l知道是哪一個癡心的男子在何處凝望深青的夜空吟出“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的絕句,他又是否淚濕青衫,他的愛情故事又是如何?
那已經(jīng)成為“故事”?!甲⑨尅健驹摹?/p>
1、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①;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2、少小須勤學,文章可立身②;滿朝朱紫貴③,盡是讀書人。
3、學向勤中得,螢窗萬卷書④;三冬今足用⑤,誰笑腹空虛?
4、自小多才學,平生志氣高;別人懷寶劍,我有筆如刀。
5、朝為田舍郎⑥,暮登天子堂;將相本無種⑦,男兒當自強。
6、學乃身之寶,儒為席上珍⑧;君看為宰相,必用讀書人。
7、莫道儒冠誤⑨,詩書不負人;達而相天下⑩,窮亦善其身?。
8、遺子黃金寶,何如教一經(jīng);姓名書錦軸?,朱紫佐朝廷。
9、古有《千文》義?,須知后學通;圣賢俱間出?,以此發(fā)蒙童??!咀⑨尅竣贍柌埽耗銈?。指學童們。②立身:自立成人。③朱紫:指達官顯貴。唐制,官員五品以上穿紅色的官服,三品以上芽紫色官服。故詩文中常以朱紫色代指高官。④螢窗:晉人車胤,家貧無錢買燈油,就捕獲許多螢火蟲放在絲囊中,供夜讀時照明。后世便常以螢窗、螢案比方刻苦讀書。⑤三冬:像三春、三秋同樣,指三年。⑥田舍郎:農(nóng)夫、村夫。⑦“將相”句:意謂當將相之人并非生來就是。語出《史記?陳涉世家》。⑧席上珍:宴席上的珍品。比方儒生具有美善的才德。語出《禮記?儒行》。⑨儒冠:古代讀書人所戴的一種帽子。借指以讀書為業(yè)。⑩相天下:當宰相治理天下。?窮:事業(yè)不發(fā)達。善其身:使自身具有良好的修養(yǎng)。語出《孟子?盡心上》。?錦軸:用錦緞裝飾的卷軸,指華麗的文書。古代書籍不分頁,而用軸卷成一卷來展讀。?千文:即南朝梁人周興嗣所作的《千字文》,是現(xiàn)存的較早的啟蒙讀物。?間出:相間出現(xiàn)(在《千字文》中)。?發(fā):啟發(fā)。蒙童:智慧還沒有得到開發(fā)的幼童?!驹摹?/p>
10、神童衫子短,袖大惹春風①;未去朝天子,先來謁相公②。
11、年紀雖然小,文章日漸多;待看十五六,一舉便登科③。
12、大比因自舉④,鄉(xiāng)書以類升⑤;名題仙桂籍⑥,天府快先登⑦。
13、喜中青錢選⑧,才高壓俊英⑨;螢窗新脫跡⑩,雁塔淡書名?。
14、年少初登第,皇都得意回;禹門三汲浪?,平地一聲雷?。
15、一舉登科日,雙親未老時;錦衣歸故里,端的是男兒?。
16、玉殿傳金榜?,君恩賜狀頭?;英雄三百輩?,隨我步瀛洲?。
【注釋】①惹春風:引來春風。②謁:謁見。正式會見。相公:宰相。③登科:也稱登第,指在科舉考試中考試及第。此指縣試中考取秀才。④大比:明清兩代,每隔三年,各縣、州、府的生員集中在省會考試,稱鄉(xiāng)試,亦稱大比??既≌叻Q舉人。⑤鄉(xiāng)書:周代制度,鄉(xiāng)大夫等地方官每隔三年獻本地賢明者的書給周王,供周王挑選授職。因此后代稱鄉(xiāng)試中選為登鄉(xiāng)書或登賢書。⑥仙桂籍:即桂籍的美稱。明清兩代,舉人在京城會試中選的,稱進士;考中進士如同月中折桂,所以進士的名冊被稱為桂籍。⑦天府:天宮。這兒比方皇宮。明清兩代,考中進士后還得在皇宮參與殿試,以定名次??欤合矏?。⑧青錢選:古時的銅錢以色青為貴,故人挑選銅錢都先選青錢。這里比方科舉考試時文章寫得好,每次都被選中。⑨俊英:指文才杰出的人。⑩脫跡:超脫,擺脫。?雁塔:即大雁塔,在今陜西西安市東南四公里大慈恩寺內(nèi)。唐代,每年新考中的進士都在大雁塔題上姓名,作為一種榮耀,故后世常稱考中進士為雁塔題名。?禹門:即龍門。在今山西稷山縣西北黃河流經(jīng)處,相傳是大禹在治水時開鑿。此處水流湍急,相傳魚若逆水游上就能變成龍。唐代以后將科舉考試中選比方為登龍門。三汲浪:三次躍出波浪。比方在鄉(xiāng)試、會試、殿試中屢次中選。?比方考取進士引起的震動。?端的:果然。?金榜:公布科舉及第者姓名的布告。因貫用黃紙,故稱。?狀頭:即狀元,進士中的第一名。?三百輩:三百人。明清科舉制度,每次會試錄取三百名進士。?瀛洲:傳說中東海里神仙所棲之三座仙山之一。唐太宗設(shè)立文學館,被延聘的人全國仰慕,稱為“登瀛洲”、“步瀛洲”?!驹摹?/p>
17、慷慨丈夫志,生當忠孝門;為官須作相,及第必爭先。
18、宮殿岧峣聳①,街衢競物華②;風云今際會,千古帝王家③。
19、日月光天德,山河壯帝居④;太平無以報,愿上萬年書⑤。
20、久旱逢甘雨,他鄉(xiāng)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掛名時。
21、土脈陽和動⑥,韶華滿眼新⑦;一枝梅破臘⑧,萬象漸回春。
22、柳色侵衣綠⑨,桃花映酒紅;長安游冶子⑩,日日醉春風。
23、淑景余三月,鶯花已半??;浴沂誰氏子,三嘆詠而歸。
24、數(shù)點雨余雨?,一番寒食寒?;杜鵑花發(fā)處,血淚染成丹?。
25、春到清明好,晴天錦繡紋;年年當此節(jié),底事雨紛紛??
【注釋】①(岧峣tiáo,yáo):高大峻峭的樣子。②衢(qú):四通八達的街道。物華:萬物之精華。此指各種各樣精美的貨品。③“風云”句:指明君賢臣會合的大好時機。語出王褒《圣主得》。④“日月”二句:陳后主《入隋侍宴應(yīng)詔》中的詩句。⑤萬年書:使國家能長治久安、永遠興盛的施政方案。⑥土脈:土地的脈絡(luò)。陽和:溫暖和暢之氣,即春氣。⑦韶華:春光,春天的景象。⑧梅花初放,沖破了寒冬臘月,迎來了新春正月。臘:本是古代歲末祭祀眾神之名。漢代起于農(nóng)歷十二月臘祭眾神,故稱之為臘月。⑨侵:在這兒是染、映的意思。⑩長安:今陜西省西安市。西漢、唐代等朝,都建都于此。此被用作京都的代稱。游冶:也作冶游,在春天外出游玩。?雨剛停不久,又飄灑下幾點雨來。?寒食:古代節(jié)日,在清明節(jié)前一、兩天。節(jié)日期間,家家熄火種,不得舉火,故名寒食。?古代神話傳說,蜀國國王杜宇,死后化為杜鵑,鳴聲凄厲如泣,啼至血出乃止。杜鵑花色紅如血,相傳是社鵑的血淚染成的。?底事:何事,為什么。【原文】
26、風閣黃昏后①,開軒納晚涼;月華當戶白,何處菱荷香?
27、漏盡金風冷,堂虛玉露清;窮經(jīng)誰氏子,獨坐對寒檠。
28、秋景今宵半,天高月倍明;南樓誰宴賞,絲竹奏清音。
29、一雨初收霽②,金風特送涼③;書窗應(yīng)自爽,燈火夜偏長。
30、庭下陳瓜果④,云端望彩車⑤;爭如郝隆子,只曬腹中書⑥。
31、九日龍山飲,黃花笑逐臣;醉看風落帽,舞愛月留人⑦。
32、昨日登高罷,今朝再舉觴;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⑧。
33、北帝方行令⑨,天晴愛日和;農(nóng)工新筑土,共慶納嘉禾⑩。
34、簾外三竿日,新添一線長?;登臺觀氣象,云物喜呈祥?。
35、時值嘉平候,年華又欲催;江南先得暖,梅蕊已先開。
36、冬去更籌盡?,春隨斗柄回?;寒暄一夜隔?,客鬢兩年催?。
【注釋】①鳳閣:四周開窗,夏天用以納涼的樓房。②霽(jì):雨止放晴。③金風:秋風。④農(nóng)歷七月七日是七夕節(jié)。相傳每年的七夕夜晚,銀河兩岸的牛郎星和織女星登上臨時由喜鵲架成的橋在銀河中相會。人們在庭院中陳列瓜果酒食祭祀牽牛、織女二星,謂之“乞巧”。⑤相傳唐代的郭子儀初從軍時,曾在七夕見仙女坐彩車從天而降,郭子儀知是織女,固向她禱求長壽富貴。后郭子儀果然壽至九十,官至太尉、尚書令。⑥《世說新語?排調(diào)》載:七夕那天,人們都曬衣物,郝隆卻仰臥庭中。人們問他干什么這樣,他口答說:“我在曬肚子里的書?!焙侣∽樱汉侣∈菚x代名士;子是尊稱。⑦這四句是唐詩人李白《九日龍山飲》詩。龍山在今湖北江陵西郊。古人習于農(nóng)歷九月九日重陽節(jié)登高飲酒。東晉時征西大將軍桓溫曾在重陽節(jié)攜孟嘉等佐吏登龍山飲酒,孟嘉的帽子被風吹落而不覺,一時傳為佳話。“舞愛”句,在月下舞蹈,月光皓潔可愛,如在挽留游人。⑧四句是李白《九月十日即事》詩。觴(shāng):盛著酒的酒杯。兩重陽:唐俗,京城的人們常在重陽后的一天再次宴會賞菊,故九月十日有“小重陽”之稱。⑨北帝:指主管冬季的天神。⑩納嘉禾:莊稼豐收。?冬至日太陽最為偏南,過后就一天比一天升高一些。?云物:天上的云彩。古人認為云彩的顏色能預報天下的吉兇,在冬至那天有登上高臺觀測云色的禮儀。?更籌:古代在夜間用來計時的竹簽,亦名更簽。?斗柄:北斗七星狀若斗勺,其第五至第七之三星似斗勺之柄,稱斗柄;北斗星隨季節(jié)的推移在空中轉(zhuǎn)動,周而復始,每年立春時,斗柄正指向東方;立秋時指西方。?暄:溫暖。?“客鬢”句:除夕之夜隔開寒暖新舊兩年,旅客離鄉(xiāng)在外,過此一夜就經(jīng)歷了兩個不同的年份,思鄉(xiāng)之情更加急切,催人老去,以上四句是宋人李福源《嶺外守歲》詩?!驹摹?/p>
37、解落三秋葉①,能開二月花②;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③。
38、人在艷陽中,桃花映面紅;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風④?
39、院落沉沉曉,花開白雪香;一枝輕帶雨,淚濕貴妃妝⑤。
40、枝綴霜葩白⑥,無言笑曉風;清芳誰是侶?色間小桃紅⑦。
41、傾國姿容別⑧,多開富貴家;臨軒一賞后,輕薄萬千花⑨。
42、墻角一技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惟有暗香來⑩。
43、柯干如金石,心堅耐歲寒;平生誰結(jié)友?宜共竹松看?。
44、居可無君子?交情耐歲寒?;春風頻動處,日日報平安?。
【注釋】①解:懂得,會。②二月花:指秋天的楓葉。典出唐詩人社牧《山行》詩。③以上四句描寫風。④典出唐詩人崔護《題都城南莊》詩。⑤(帶雨的梨花)像是正在哭泣的美人楊貴妃的臉。出自白居易詩。⑥霜葩:色白如霜的花。⑦色間:花色間雜在一起,即承上句說李花與桃花結(jié)為伴侶。以上四句詩形容李花。⑧(牡丹花)像傾國傾城的美人,其姿態(tài)、容貌與眾不同。⑨輕?。嚎摧p,瞧不起。以上四句描寫牡丹花。⑩化用宋詩人林逋《詠梅詩》中詩句“暗香浮動月黃昏”。以上四句引用王安石《梅花》詩;王詩“一”作“數(shù)”,“惟”作“為”。?謂梅花適宜與竹、松等量齊觀。我國古代稱松、竹、梅三種耐寒的欣賞植物為“歲寒三友”。以上四句都是形容梅花的。?謂居住的地方不可沒有君子,故應(yīng)種植松、竹、梅等像君予那樣耐得住風霜寒冷的有節(jié)操的植物來作為長期相交的朋友。語出金代元好問《丐論》。?《酉陽雜俎》載李德裕言北都童子寺有竹一窠,每日竹報平安?!驹摹?/p>
45、春水滿泗澤①,夏云多奇峰②;秋月?lián)P明輝,冬嶺秀孤松③。
46、詩酒琴棋客④,風花雪月天⑤;有名閑富貴,無事散神仙⑥。
47、道院迎仙客⑦,書堂隱相儒;庭栽棲鳳竹⑧,池養(yǎng)化龍魚⑨。
48、春游芳草地,夏賞綠荷池;秋飲黃花酒⑩,冬吟白雪詩。
【注釋】①泗澤:河流和沼澤。泗即泗河,在今江蘇省北部。此泛指河流。②夏天的云朵大多狀如奇形怪狀的山峰。③秀孤松:孤立的蒼松一株獨秀。④古代的文人以彈琴、下棋、作詩、飲酒為風雅崇高的娛樂活動。⑤風花雪月:古人以夏季的風、春季的花、冬季的雪、秋季的月作為四季風光的典型事物,故常以“風花雪月”來概括四季的景象。⑥悠閑富貴又高名遠揚。散神仙:道教傳說中不在神仙世界擔任官職的神仙。比方悠閑自在。⑦道院:有道之士所居住的院落。仙客:像仙人同樣高雅脫俗的來賓。⑧棲鳳竹:竹的美稱。相傳鳳凰以竹實為食物。⑨化龍魚:鯉魚的美稱。相傳鯉魚躍過龍門就變化為龍。⑩黃花:菊花。范仲淹(989-1052),祖籍彬州(今陜西彬縣),生于吳縣(今江蘇蘇州市)。北宋政治家、文學家、軍事家、教育家。1歲時,父親逝世,母親改嫁到山東淄州。先在寒寺孤身讀書,后到應(yīng)天府書院讀書,以粥和咸菜度日,27歲時中進士。54時升樞密副使、參知政事?!跋忍煜轮畱n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和“寧鳴而死,不默而生”是其名言?!对狸枠怯洝泛汀稘O家傲》、《蘇幕遮》等詞傳誦至今。假如沒有科舉制,中國歷史上就不會有這樣一位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科舉制為統(tǒng)治階級籠絡(luò)了更多更好的人才,拓寬了國家政權(quán)的社會基礎(chǔ)。唐、宋的官員很多是通過科舉出身的,白居易、柳宗元、韓愈、劉禹錫等人都是進士。第二,強化了讀書尚文的文化傳統(tǒng),促進了學校教育的發(fā)展??婆e制既是政治制度,又是教育制度,宗旨是把選拔官員與學校教育結(jié)合起來。北宋真宗《勸學詩》中云:“男兒欲遂平生志,六經(jīng)勤向窗前讀”。第三,科舉制為世界公務(wù)員制度作出了重要奉獻,是中華民族奉獻給世界文明的寶貴財富。西方學者對科舉制的評價,總體上說要比中國人對科舉的評價高得多。19世紀末,美國傳教士丁韙良指出:“盡管有其缺陷,但科舉制對維護中國的統(tǒng)一和幫助它保持一個令人尊敬的文明水準,起到了比任何其他制度更大的作用?!辈簧傥鞣饺苏J為科舉制重要性不亞于物質(zhì)文明領(lǐng)域中的四大發(fā)明。從對世界文明進程的影響來說,在一定意義上,科舉制可以稱為中國的“第五大發(fā)明”。其悲觀作用是:第一,科舉制的推行,使讀書做官成為知識階層的最終目的,導致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畸形發(fā)展??婆e制使“學而優(yōu)則仕”真正得到實現(xiàn)。光是北宋仁宗一朝(1023—1063年),由進士入仕的知識分子官員(士大夫)就有4570人,平均每年114人,真所謂“滿朝朱紫貴,盡是讀書人”!科舉制把受教育與仕進、利祿直接桂鉤,使讀書—考試—做官成為中國古代讀書人、知識分子的唯一一條正路。科舉考試的內(nèi)容重要是經(jīng)學、文學和歷史學,因而這些學科得到了很大發(fā)展,而科舉不考或很少考的藝術(shù)、科技就遭到冷遇。第二,科舉制維護并強化了專制王權(quán)。通過科舉做官的官員自詡為“天子門生”,直接效忠于皇上。由于其地位和權(quán)力來自皇上的恩賜,因而更加依附于皇權(quán)。并且,科舉制把儒家思想全面地推廣、普及到社會各個層面,起到了思想控制的作用。唐太宗看到考進士的考生魚貫入場時,快樂地說:“天下英雄盡入吾彀中矣!”唐朝詩人趙嘏一語道破其奧妙:“太宗皇帝真長策,賺得英雄盡白頭”。第三,特別是在明清時期,科舉制走向衰落,培養(yǎng)了一批思想僵化、毫無能力的庸才和利祿之徒,相反,不少有真才實學的讀書人、知識分子深受其害。典型例子:顧炎武(1613~1682),今江蘇蘇州昆山人,學者尊稱為亭林先生。顧炎武過繼給去世的堂伯為嗣,寡母十六歲未婚守節(jié),獨力撫養(yǎng)顧炎武成人,教以岳飛、文天祥、方孝孺忠義之節(jié)。14歲,入縣學為諸生。此后連年角逐于考場,屢試不中。27歲那年,鄉(xiāng)試又落第,終于從科舉的迷夢中醒悟過來,認為“八股之害,等于焚書;而敗壞人才,有盛于咸陽之郊”,故放棄科舉之心,轉(zhuǎn)而遍覽歷代史書、志書,以及文集、章奏之類,輯錄其中有關(guān)農(nóng)田水利、礦產(chǎn)交通、戶口賦役等記載,兼以地理沿革的材料,終于撰成《天下郡國利病書》和《肇域志》,成為明末清初與黃宗羲、王夫之并稱的三大經(jīng)世致用的思想家。但他30歲時,以捐納成為國子監(jiān)生。鄭板橋(1693-1766),江蘇興化人。20歲左右,考取秀才。40歲,赴南京參與鄉(xiāng)試,中舉人,作詩《得南捷音》。44歲,參與禮部會試,中貢士,接著參與殿試,中二甲第八十八名進士,賜進士出身,特作《秋葵石筍圖》并題詩曰:“我亦終葵稱進士,相隨丹桂狀元郎”,喜悅之情溢于言表。49歲,入京,候補官缺。50歲時,為山東范縣令。54歲,調(diào)任濰縣令。61歲,為民請賑,忤大吏而去官。蒲松齡(1640-1715),今山東省淄博市蒲家莊人,世稱聊齋先生。19歲應(yīng)童子試,接連考取縣、府、道三個第一,名震一時。然而,以后屢應(yīng)鄉(xiāng)試(在省城考)皆落第,直至71歲時(去世前4年)才破例補為貢生。所謂貢生,是指明清時期,政府挑選府、州、縣生員(秀才)中成績優(yōu)秀者或資格優(yōu)異者,升入京師國子監(jiān)讀書,稱為貢生,意謂將人才奉獻給皇帝。貢生相稱于舉人的副榜。清朝的貢生有歲貢、恩貢、拔貢等類別。蒲松齡是歲貢,也叫挨貢,意思是,做廩生(政府提供膳食的生員)時間長了,排隊挨上了貢生。做貢生后,理論上可以當官了,蒲松齡得到一個虛銜“儒學訓導”,相稱于今天縣辦中學的副校長。少年時代的蒲松齡真心愛慕的是八股以外的知識、學問,《莊子》、《列子》、《游俠列傳》、《李太白集》等是他鐘愛的作品,難怪他中不了科舉。為生活所迫,蒲松齡應(yīng)老鄉(xiāng)寶應(yīng)縣知縣孫蕙之請,為其做幕賓數(shù)年,后在本縣西鋪村畢際友家做塾師近42年,直至61歲。以畢生精力撰成《聊齋志異》。故事多采自民間傳說和野史軼聞,將花妖狐魅和幽冥世界的事物人格化、社會化,情節(jié)幻異曲折,文筆簡練,被譽為我國古代文言短篇小說中成就最高的作品集。郭沫若贊其“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木三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無人機單機試車方案
- 兒童帽產(chǎn)業(yè)深度調(diào)研及未來發(fā)展現(xiàn)狀趨勢
- 2024商業(yè)軟件定制開發(fā)協(xié)議格式
- 信息技術(shù)服務(wù)中的雙減政策與制度建設(shè)
- 2024汽車租賃協(xié)議模板大全
- 2024年度購銷協(xié)議模板細則
- 智能停車應(yīng)用于共享經(jīng)濟的方案
- 2024年涂料采購協(xié)議規(guī)范本
- 粉煤灰回收利用方案及運輸服務(wù)
- 2024年校園活動場地租賃協(xié)議樣本
- 疼痛科建設(shè)可行性方案
- 目標管理之SMART原則
- 物聯(lián)網(wǎng)踐與探索
- 母子手冊培訓課件
- 2023年10月自考試題02213精密加工與特種加工
- 小兒先天性腎盂輸尿管連接部梗阻疾病演示課件
- 新能源汽車電池介紹課件
- 2023-2024學年人教版化學九年級上冊 第五單元《 化學方程式》復習教學設(shè)計
- 公司法人格否認制度
- 審計項目應(yīng)急預案及措施
- 北京市房山區(qū)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中生物試題(解析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