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類藥材培訓_第1頁
動物類藥材培訓_第2頁
動物類藥材培訓_第3頁
動物類藥材培訓_第4頁
動物類藥材培訓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動物類中藥

第一頁,共三十七頁。課題:動物類中藥課時:2教學目標:1掌握動物類中藥的含義以及例子2掌握羚羊角,鹿茸,阿膠,金錢白花蛇,蘄蛇的來源、性狀特點教學重點:羚羊角,鹿茸性狀教學難點:鹿茸性狀、金錢白花蛇與蘄蛇比較教學方法:講授教具:標本組織教學:講授新課:第二頁,共三十七頁。一、含義

以動物全體或一局部入藥的中藥,稱為~一般:1動物全體:蜈蚣,全蝎2去除內臟的動物體:蛤蚧,金錢白花蛇3動物體的一局部:鹿茸羚羊角龜板4動物的生理產物:麝香蟾酥蟬蛻5動物的病理產物:牛黃6動物的排泄物:五靈脂蠶砂7動物體某局部的加工品:阿膠鹿角膠第三頁,共三十七頁。概述動物藥材的開展情況1、本草記載的動物藥品種數量?神農本草經?動物藥65種秦漢代?唐本草?動物藥128種唐代?本草綱目?動物藥461種明代?本草綱目拾遺?動物藥160種古代記載的動物藥共600種,動物藥具有一定位置

第四頁,共三十七頁。2、藥用歷史我國是世界上最早有養(yǎng)殖動物的國家〔蜜蜂、珍珠、牡蠣〕;且2000多年前已有鹿茸、麝香、阿膠、蘄蛇的藥用。3、動物藥的療效獨特、專一、效果好。第五頁,共三十七頁。羚羊角

來源:牛科賽加羚羊的雄獸角產地:主產蘇聯(lián)、蒙古及我國新疆西北部。

第六頁,共三十七頁。

性狀鑒別

1、長圓錐狀弓形,內有骨塞(羚羊骨)。2、外表淺黃白色,基部青灰色,光滑半透明,有10~16個隆起環(huán)脊,手握則四指正好嵌入凹處〔“合把〞“水波紋〞〕;角中部起有一細孔道直通角尖〔“通天眼〞〕。嫩角血絲或黑斑明顯,角尖黑棕色,全體半透明玉質感,老角枯黃,具細縱裂紋。3、角基鋸口類圓形,內有堅硬圓錐形角柱〔骨塞〕,外表具明顯縱棱。第七頁,共三十七頁。羚羊角血絲第八頁,共三十七頁。鹿茸來源:鹿科動物梅花鹿或馬鹿的雄鹿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前者習稱“花鹿茸〞,后者習稱“馬鹿茸〞。產地:花鹿茸:主產于吉林、遼寧、河北、四川等省,品質優(yōu)。

馬鹿茸:東馬鹿茸:東北,品質優(yōu)西馬鹿茸:西北,質較次第九頁,共三十七頁。性狀花鹿茸二杠1形狀:呈圓柱狀,具一個分枝,習稱“二杠〞,主枝習稱“大挺〞2外表:外皮紅棕色或棕色,多光潤,外表密生紅黃色或棕黃色細茸毛,上端較密,下端較疏3質地:體輕。鋸口黃白色,外圍無骨質,中部密布細孔4氣味:氣微腥,味微咸花鹿茸三岔1具二個分枝者,習稱“三岔〞,

第十頁,共三十七頁。馬鹿茸形態(tài):較花鹿茸粗大,分枝較多,側枝一個者習稱“單門〞,二個者習稱“蓮花〞,三個者習稱“三岔〞,四個者習稱“四岔〞第十一頁,共三十七頁。阿膠來源:馬科驢皮煎煮濃縮制成的膠塊產地:山東東阿性狀1長芳塊2黑褐色,有光澤,對光照呈琥珀色,半透明3硬脆4微甘第十二頁,共三十七頁。金錢白花蛇(小白花蛇)來源:眼鏡蛇科銀環(huán)蛇的幼蛇除去內臟的枯燥體

產地:主產兩廣、海南等省。

第十三頁,共三十七頁。性狀鑒別〔1〕圓盤狀,形如銅錢,頭在中央,尾納于口,盤徑約3cm。〔2〕體背灰黑,具數十個白環(huán)〔27個以上〕,白環(huán)寬占鱗片1~2片,黑環(huán)占3~5鱗片,直達尾部脊棱明顯隆起。第十四頁,共三十七頁。蘄蛇:大白花蛇

來源:蝰科動物五步蛇的枯燥體性狀:1圓盤狀,頭在中間,微翹。2頭三角形,吻端上翹〔翹鼻頭〕3背部紅棕,有17-25個灰白色棱方形〔方勝紋〕4腹部類白色,有黑色圓形斑點〔連珠斑〕5尾部驟細,末端有角質鱗片一枚,習稱“佛指甲〞。第十五頁,共三十七頁。小結:1、羚羊角性狀特征:“合把〞、“通天眼〞。2、鹿茸的分類及性狀特征。3、阿膠的來源及性狀。4、金錢白花蛇和蘄蛇的來源及性狀。作業(yè):1、名詞解釋:合把、通天眼、蓮花、連珠斑、翹鼻頭2、表達鹿茸的特征。第十六頁,共三十七頁。課題:動物類中藥〔二〕課時:2教學目標:1掌握蛤蚧、海馬、熊膽、哈蟆油、蟾酥、牛黃的來源、性狀特點教學重點:蛤蚧、海馬、牛黃的性狀教學難點:蛤蚧與其偽品的區(qū)別教學方法:講授教具:標本組織教學:講授新課:第十七頁,共三十七頁。蛤蚧來源:壁虎科動物蛤蚧的枯燥體產地:廣西性狀:1頭略三角形,口密生細齒無大牙2背部灰黑,銀灰,有時可見黃白或黃綠色斑點,腹部黃白色。

第十八頁,共三十七頁。3足五趾,除第一趾外均有爪。4尾幾乎與體等長,有數條不甚明顯的銀灰色環(huán)帶。第十九頁,共三十七頁。海馬Hippocampus(屬名)

來源:海龍科線紋海馬、大海馬、三斑海馬、刺海馬或小海馬的枯燥體

產地:主產廣東、海南、福建及臺灣等省。馬來半島、菲律賓、印尼及澳洲等地。野生或養(yǎng)殖。第二十頁,共三十七頁。性狀〔共性〕

馬頭蛇尾瓦楞身;管狀長吻眼深陷,口小無牙;軀干7棱,尾4棱;節(jié)上具短棘,雄性具育兒囊。第二十一頁,共三十七頁。性狀鑒別

線紋海馬〔克氏海馬〕:體長約30cm,黃白色,頭部棘刺突明顯,體側見白色線狀斑點。大海馬:體長20~30cm,黑褐色,頭部棘刺興旺,體上棘刺粗短。

第二十二頁,共三十七頁。

品質評定

線紋海馬=大海馬〉三斑海馬〉刺海馬〉小海馬第二十三頁,共三十七頁。摻偽海馬于海馬腹部、背部、或管狀長吻內填塞砂泥面粉、飯粒、鐵砂、鐵粉等異物以增重量。

第二十四頁,共三十七頁。*熊膽〔FelUrsi〕來源:熊科黑熊或棕熊枯燥膽產地:云南、東北、華北及新疆等省。云南產品最正確答案。第二十五頁,共三十七頁。性狀

1、長扁卵形或囊狀。2、外表黑或棕黑色,內含枯燥膽汁〔塊狀、顆粒狀粉末狀、稠膏狀〕,習稱“膽仁〞。按色澤分:金〔銅〕膽:半透明棕黃色,最優(yōu)。菜花膽:半透明黃綠色,稍次。鐵〔墨〕膽:黑色,硬膏狀,質差。第二十六頁,共三十七頁。3、*氣清香,味苦、回甘,清涼感。4、膽仁粉末少量,投水中,即在水面旋

轉,其下沉溶解曲線淺黃色不擴散。

第二十七頁,共三十七頁。理化鑒別

1、物理定性:取膽仁粉末少許,投入盛水的杯中,即在水面旋轉并呈現(xiàn)黃線下沉而不擴散。以火燒之,起泡而無腥氣。2、熒光檢查:本品細粉在紫外光燈下顯黃白色熒光本品0.1g溶于7%冰醋酸溶液中,在紫外光燈下不應顯淡藍色乳濁熒光。第二十八頁,共三十七頁。哈蟆油:

別名:田雞油哈士蟆油

來源:蛙科中國林蛙,黑龍江林蛙的輸卵管性狀:

1彎曲重疊團塊2黃白,具有脂肪樣光澤或有白色膜狀干皮3手摸有滑膩感,掐有白色裂紋4氣特異,味甘5水浸,膨脹10-15倍第二十九頁,共三十七頁。*蟾酥〔VenenumBufonis〕

來源:蟾蜍科中華大蟾蜍、黑眶蟾蜍的耳后腺及皮膚腺的

分泌物商品:團蟾酥和片蟾酥。產地:全國各地。團蟾酥:河北、山東等。片蟾酥:湖南、江浙等。

第三十頁,共三十七頁。

性狀鑒別

1.*團蟾酥(1)扁圓厚餅狀。(2)外表紅棕或棕褐色,光滑。(3)質堅,斷面棕褐,角質狀,微光亮,具細空洞(4)氣腥,味麻辣,粉末嗅之作嚏。遇水即泛白色乳狀液。

第三十一頁,共三十七頁。2.片蟾酥(1)不規(guī)則片狀。(2)一面平滑,一面粗糙(3)質脆,余同團蟾酥。第三十二頁,共三十七頁。牛黃第三十三頁,共三十七頁。來源:??泣S牛膽囊或肝結石性狀:1、多呈卵形、類球形、三角形或四方形,少數呈管狀或碎片2、黃紅色至棕黃色,有的外表掛有一層黑色光亮的薄膜,習稱“烏金衣〞,有的粗糙,具疣狀突起,有的具龜裂紋。3、體輕,質酥脆,易分層剝落4、斷面金黃色,可見細密的同心層紋5、氣清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