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級地理上冊知識點總結_第1頁
人教版七年級地理上冊知識點總結_第2頁
人教版七年級地理上冊知識點總結_第3頁
人教版七年級地理上冊知識點總結_第4頁
人教版七年級地理上冊知識點總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七年級上學期地理第一、二章主要知識點一、地球和地圖1、地球的形狀:地球是一個球體。

2、地球的大?。浩骄霃?371千米,最大周長約4萬千米,表面積約5.1億平方千米。3、地球形狀的認識(1)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率領的船隊首次實現(xiàn)了人類環(huán)繞地球一周的航行,證實了地球是一個球體。(2)從人造衛(wèi)星上拍攝的地球照片,確證地球是一個球體。(3)其他證明地球是球體的現(xiàn)象:海邊看歸船,先看船帆,再看船身;月食;登高望遠等。4、緯線(1)定義:與地軸垂直并且環(huán)繞地球一周的圓圈。(2)特點:①指示東西方向。②每條緯線都是一個圓圈(兩極除外)。③長度不相等,赤道最長,并從赤道向南北兩極逐漸變短。5、緯度(1)度數范圍:由赤道(0°緯線)向南、北兩極遞增。最大的緯度是90度,在南極、北極。

(2)南北緯的劃分:赤道以北的緯度叫北緯,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緯度叫南緯,用“S”表示。(3)緯度分布規(guī)律:北緯越向北,度數越大;南緯越向南,度數越大。(4)南北半球的劃分:以赤道為界,將地球平均分為南、北兩個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5)低、中、高緯度的劃分:低緯:0°--30°;中緯:30°--60°;高緯:60°--90°6、經線(1)定義:連接南北兩極并垂直于緯線的線。(2)特點:①指示南北方向。②每條經線都是一個半圓形。③所有經線長度相等。(3)兩條正對的經線可組成經線圈,且每個經線圈均能平分地球。(一條東經,一條西經,度數和為180°)7、經度(1)度數范圍:由本初子午線(0°經線)向西、向東遞增到180°。(2)東西經的劃分:本初子午線以東的經度叫東經,用“E”表示;本初子午線以西的經度叫西經,用“W”表示。(3)經度分布規(guī)律:東經越往東,度數越大;西經越往西,度數越大。(4)東西半球的劃分:由20°W~~160°E組成的經線圈。(小小為東,大大為西)8、經緯網定位(1)原理:一個經度和一個緯度,就能確定唯一的一個點,而反之,地球上每一個點的位置,都可以用唯一的經度和緯度來表示。(2)作用:經緯網在軍事、航海、航空、交通以及氣象觀測等許多方面,都有廣泛用途。9、地球的自轉(1)定義:地球圍繞著地軸不停的旋轉。(2)圍繞的中心:地軸(3)周期:24小時(一天)。(4)方向:自西向東(從北極上空看,呈逆時針方向轉;從南極上空看,呈順時針方向轉)。(5)地理現(xiàn)象:①晝夜更替②時間的差異10、地球的公轉(1)定義:地球繞著太陽不停的旋轉。(2)圍繞的中心:太陽(3)周期:一年(4)方向:自西向東(5)地理現(xiàn)象:①季節(jié)的變化②五帶的劃分③晝夜長短的變化(6)根據太陽直射點的位置,分辨二分二至日(課本13頁圖1.18)北半球日期太陽直射點晝夜情況節(jié)氣3月21日前后赤道全球晝夜平分春分6月22日前后北回歸線晝長夜短(北極圈及其以北地區(qū)出現(xiàn)極晝現(xiàn)象)夏至9月23日前后赤道全球晝夜平分秋分12月22日前后南回歸線晝短夜長(北極圈及其以北地區(qū)出現(xiàn)極夜現(xiàn)象)冬至季節(jié)的劃分季節(jié)時間北半球獲得熱量情況南半球與北半球的季節(jié)正好相反(春——秋;夏——冬)春季3、4、5月居中夏季6、7、8月最多秋季9、10、11月居中冬季12、1、2月最少(7)五帶的劃分(課本14頁圖1.19)①劃分依據:各地獲得太陽光熱的多少。②地球表面五帶的劃分:北寒帶(66.5°N--90°N)、北溫帶(23.5°N--66.5°N)、熱帶(23.5°N--23.5°S)、南溫帶(23.5°S--66.5°S)、南寒帶(66.5°S--90°S)寒帶:有極晝極夜現(xiàn)象,終年嚴寒熱帶:有陽光直射現(xiàn)象,終年炎熱溫帶:既無陽光直射現(xiàn)象,又無極晝極夜現(xiàn)象,四季變化明顯

11、地圖(1)地圖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圖例。(2)比例尺類型:線段式比例尺、數字式比例尺、文字式比例尺(3)辨別地圖上的方向①一般定向:面對地圖,上北下南,左西右東②指向標定向:在有指向標的地圖上,其箭頭代表正北方向,判斷方向時可采用指向標平移法。③經緯網定向:在有經緯網的地圖上,無論經線、緯線怎樣彎曲,在同一經線上,任何一點總是位于另一點的正南或正北方向;在同一緯線上,任何一點總是位于另一點的正東或正西方向。(4)比例尺的大小①分母愈小,分值愈大,是大比例尺;分母愈大,分值愈小,是小比例尺。

②比例尺較大,表示的地區(qū)范圍較小,反映的內容比較詳細。比例尺較小,表示的地區(qū)范圍較大,反映的內容比較簡略。(5)選擇適用的地圖(課本19頁)12、等高線地形圖(1)海拔:地面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相對高度: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個地點的垂直距離。(2)在等高線地形圖上:坡陡的地方,等高線密集;坡緩的地方,等高線稀疏。(3)在等高線地形圖上山體部位的判讀:(課本25頁)13、分層設色地形圖(1)著色原則:綠色表示平原;黃色表示低山、丘陵;褐色表示高原、山地;白色表示雪線以上的部分;藍色表示海洋。(2)陸地表面的五種地形類型:山地、丘陵、高原、平原和盆地。(課本27頁)(3)地形剖面圖:沿著等高線地形圖某條直線下切而顯露出來的地形垂直剖面。二、陸地和海洋1、世界海陸分布

(1)世界海陸分布很不均勻陸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極周圍卻是一片海洋(北冰洋);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但南極周圍卻是一塊陸地(南極洲)

(2)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陸地。(七分海洋,三分陸地)2、七大洲(1)明確概念:大陸:面積廣大的陸地島嶼:面積較小的陸地半島:陸地伸進海洋的凸出部分海峽:溝通兩個海洋的狹窄水道。大洲:大陸與它周圍的島嶼

(2)七大洲: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大洋洲(亞非北南美,南極歐大洋)主要在東半球的大洲有:亞洲、歐洲、非洲、大洋洲。主要在西半球的大洲有:北半球、南半球。全部在北半球的大洲有:歐洲、北美洲。全部在南半球的大洲有:南極洲赤道穿過的大洲有:南美洲、非洲、亞洲、大洋洲。赤道穿過的大陸有:非洲大陸、南美洲大陸緯度最高、跨經度最廣的大洲是南極洲世界最大的大洲---亞洲,世界最小的大洲---大洋洲世界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世界最小的大陸---澳大利亞大陸世界面積最大的島嶼---北美洲的格陵蘭島,世界最大的半島—亞洲的阿拉伯半島大洲的分界線亞洲與歐洲: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亞洲與非洲:蘇伊士運河亞洲與北美洲:白令海峽北美洲與南美洲:巴拿馬運河非洲與歐洲:直布羅陀海峽3、四大洋(1)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2)面積最大的大洋是太平洋跨經度最廣和緯度最高的大洋是北冰洋4、海陸的變遷(1)海陸變遷的原因:地殼的變動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陸變遷的主要原因,人類活動也會引起海陸的變化。(2)大陸漂移說提出者:德國科學家魏格納內容:在兩億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連接的一塊大陸,它的周圍是一片汪洋。后來,原始大陸才分裂成幾塊大陸,緩慢地漂移分離,逐漸形成了今天的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狀況。證據:古老地層的相似性古生物化石的相似性生物演化的相似性

(3)板塊的運動①內容:20世紀60年代,在大陸漂移說的基礎上,科學家提出了板塊構造學說。全球大致分為六大板塊和若干小版塊。一般來說,板塊內部地殼比較穩(wěn)定;板塊與板塊交界的地帶,地殼比較活躍,是世界火山、地震的集中分布地帶。②六大板塊:亞歐板塊、非洲板塊、美洲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示意圖參看課本第42頁)

③板塊的運動:張裂運動----形成裂谷或海洋(紅海)擠壓運動----形成高大的山脈(阿爾卑斯--喜馬拉雅山系等)第三章天氣與氣候主要知識點一、多變的天氣1、天氣與氣候天氣:是一個地方短時間里的大氣狀況,時刻在變化的。(短時間、變化快)氣候:是一個地區(qū)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一般變化不大。(長時間、較穩(wěn)定)2、天氣的影響:交通、生活、農業(yè)、戰(zhàn)爭等3、天氣預報(1)內容:說明一日或幾日內陰晴、風、氣溫和降水等的情況風向及風力參見課本第48頁(2)衛(wèi)星云圖的判讀:綠色—陸地、藍色—海洋、白色—云區(qū)(3)天氣符號(詳見課本49頁):理解天氣符號所代表的天氣與人類所進行活動是否妥當4、空氣質量的高低:與污染指數有關(污染指數小----空氣清新、污染指數大----空氣污濁)二、氣溫的變化----用氣溫曲線圖表示1、氣溫(1)定義:是指大氣的溫度(℃)(2)測量:百葉箱,每天測4次(8時、14時、20時、2時)2、氣溫日變化------以一天為周期的氣溫變化(1)最高氣溫:出現(xiàn)在午后2時(即14時)左右(2)最低氣溫:出現(xiàn)在日出前后(3)氣溫日較差:最高氣溫與最低氣溫的差3、氣溫年變化----以一年為周期的氣溫變化(1)北半球氣溫:大陸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8月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相反)(2)氣溫年較差:一年內的最高月平均氣溫與最低月平均氣溫的差三、氣溫的分布1、等溫線圖-----表示氣溫的水平分布2、北半球等溫線數值由南向北遞減,南半球等溫線數值由北向南遞減(判別南北半球)3、世界氣溫分布特點及其原因(1)低緯地區(qū)氣溫高,高緯地區(qū)氣溫低--------緯度因素的影響(2)同緯度地帶,夏季陸地氣溫高,海洋氣溫低;冬季陸地氣溫低,海洋氣溫高-------海陸因素的影響(3)在山地和丘陵,氣溫隨海拔升高而降低。大致每升高100米,氣溫約下降0.6℃----地形因素的影響四、降水的變化1、降水(1)含義:從大氣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統(tǒng)稱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2)降雨的等級: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3)降水量的測量:儀器是雨量器,單位是毫米。(把一天、一月或一年觀測到的降水量相加就是日降水量、月降水量、年降水量)2、降水量的季節(jié)變化(1)降水量柱狀圖------表示一個地區(qū)一年內降水的季節(jié)變化。(2)降水類型:全年多雨型、全年少雨型、夏季多雨型、冬季多雨型、常年濕潤型。五、降水的分布等降水量線------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況世界降水的分布規(guī)律赤道附近地帶降水多,兩級地區(qū)降水少南北回歸線附近,大陸西岸降水少,大陸東岸降水多中緯度沿海地區(qū)降水多,內陸地區(qū)降水少世界“雨極”——乞拉朋齊;世界“干極”——阿塔卡馬沙漠。在山地,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影響降水分布的因素: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等因素的影響六、世界的氣候1、氣候的兩大要素:氣溫和降水2、分析氣候特征的方法-----氣溫曲線與降水量柱狀圖(課本63頁圖3.25)讀氣溫曲線圖---------分析冷熱狀況讀降水量柱狀圖------分析干濕狀況3、世界氣候類型的分布(1)亞熱帶的氣候類型氣候類型分布規(guī)律氣候特征自然景觀典型地區(qū)氣溫曲線與降水量柱狀圖亞熱帶季風和濕潤氣候南北緯25°至35°的大陸東岸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暖濕潤,1月氣溫高于0°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中國東南部、美國東南部、巴西東南部和澳大利亞東南沿海地中海氣候南北緯30°至40°大陸西岸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地中海沿岸(2)熱帶的氣候類型氣候類型分布規(guī)律氣候特征自然景觀典型地區(qū)氣溫曲線與降水量柱狀圖熱帶雨林氣候赤道附近(南北緯10°之間)全年高溫多雨熱帶雨林亞馬孫河流域、剛果河流域、馬來群島熱帶草原氣候熱帶雨林氣候南北兩側,大致在南北緯10°至南北回歸線之間全年高溫,一年分干、濕兩季熱帶草原非洲中部、澳大利亞大陸北部和南部、巴西南部熱帶季風氣候大致在北緯10°至北回歸線之間的大陸東岸全年高溫,一年分旱、雨兩季熱帶季雨林亞洲的中南半島、印度半島熱帶沙漠氣候大致在南北回歸線附近的大陸內部和西岸終年高溫少雨熱帶荒漠撒哈拉地區(qū)、阿拉伯半島、澳大利亞中西部(3)溫帶的氣候類型氣候類型分布規(guī)律氣候特征自然景觀典型地區(qū)氣溫曲線與降水量柱狀圖溫帶季風氣候主要分布在亞洲東部的中緯度地區(qū)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1月氣溫低于0°溫帶落葉闊葉林中國秦嶺淮河以北、俄羅斯東南部、朝鮮半島溫帶海洋性氣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緯40°~60°之間的大陸西岸全年溫和濕潤溫帶落葉闊葉林西歐溫帶大陸性氣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緯40°~60°之間的大陸內部地區(qū)冬冷夏熱,干旱少雨。溫帶草原、荒漠亞歐大陸和北美洲大陸的內部地區(qū)(4)寒帶和高原山地的氣候類型氣候類型分布規(guī)律氣候特征自然景觀典型地區(qū)氣溫曲線與降水量柱狀圖寒帶氣候極圈以內全年嚴寒,降水稀少苔原、冰原北冰洋沿岸、南極洲、格陵蘭島高原山地氣候海拔較高的高山、高原地區(qū)氣候垂直變化明顯,氣溫隨高度增加而減少高寒荒漠、冰川青藏高原、南美安第斯山等4、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因素。5、氣候與人類活動(課本67頁)(1)氣候對人類活動的影響(2)人類活動影響氣候七年級上學期地理第四、五章主要知識點人口與人種世界人口的增長世界人口數量:70億------2011年10月31日全球人口的總數人口增長的特點:以較快的速度在持續(xù)增長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長率①人口出生率:一年內出生的人口占總人口的比率②人口死亡率:一年內死亡的人口占總人口的比率③人口自然增長率:表示世界人口的增長速度。人口自然增長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增長的地區(qū)差異發(fā)達國家人口自然增長率較低------------歐洲(最低)、北美發(fā)展中國家人口自然增長率較高--------亞洲、非洲(最高)和拉丁美洲世界人口的分布人口密度:表示人口疏密的程度。人口密度一般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內居住的人口數。人口稠密地區(qū)分布區(qū)域:中低緯度沿海和平原地區(qū)(亞洲的東部和南部、歐洲以及北美洲東部)原因:自然條件;中低緯度,氣候條件好。社會經濟條件:工農業(yè)發(fā)展早,經濟發(fā)達

3、人口稀疏地區(qū):分布區(qū)域:極端干旱的沙漠地區(qū)、氣候過于潮濕的雨林地區(qū)、終年嚴寒的高緯度地區(qū)或地勢高峻的高原、山區(qū)。原因:自然環(huán)境惡劣(干旱、濕熱、寒冷)人口問題人口增長過快的問題(1)資源短缺:耕地減少、水資源短缺、糧食短缺等(2)環(huán)境破壞: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水污染、大氣污染等(3)社會問題:交通擁擠、就業(yè)困難、居住條件差、饑餓貧困、教育醫(yī)療問題等解決措施:實行計劃生育政策等人口增長過慢的問題(1)勞動力短缺(2)國防兵力不足(3)社會撫養(yǎng)老年人的負擔加重(人口老齡化)解決措施:鼓勵生育,接納海外移民等不同的人種劃分的依據:根據體質方面的特征劃分,包括皮膚的顏色、頭發(fā)的形狀、面部的特征等三大人種:白種人、黃種人、黑種人(體質特征詳見課本75頁圖4.6)人種主要分布地區(qū)各種族一律平等,反對種族歧視白色人種歐洲、亞洲西部、非洲北部、北美洲中部、大洋洲東南部、南美洲東南部黃色人種亞洲東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西北部黑色人種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洋洲西北部3、分布特點:既有大范圍的集中分布區(qū),又有小范圍的零星分布。五、世界的語言世界主要的語言主要分布地區(qū)漢語(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中國、亞洲東南部英語(世界上使用范圍最廣的語言)歐洲西部、北美洲、亞洲的南部、大洋洲等法語法國、非洲的一些國家俄語俄羅斯、亞洲中西部西班牙語西班牙、拉丁美洲的許多國家阿拉伯語亞洲西部、非洲北部六、世界三大宗教(課本80頁)三大宗教發(fā)源地主要分布地區(qū)宗教建筑基督教亞洲西部歐洲、美洲、大洋洲教堂(高大)伊斯蘭教阿拉伯半島西亞、東南亞、北非、東非清真寺(圓頂)佛教古印度東亞、東南亞寺廟(尖頂)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