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河北省滄州市部分學校2021-2022學年高一第二學期開學摸底考試聯(lián)考歷史試題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場號、座位號、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卮鸱沁x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荚嚂r間為75分鐘,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1.春秋時期,雖然諸侯國之間戰(zhàn)爭頻繁,但交戰(zhàn)雙方約時而戰(zhàn),列隊鳴鼓而戰(zhàn),在戰(zhàn)爭過程中不殺黃口(指小孩)、不擒二毛(指年長之人)是一種普遍的原則。這反映出A.成年男性成為戰(zhàn)爭的主體 B.諸侯有意控制戰(zhàn)爭的殺傷C.中華優(yōu)秀民族精神的傳承 D.社會禮制對戰(zhàn)爭觀的影響2.有史學家指出:“它以一種溫和的方式適應了當時大一統(tǒng)皇權構建的需要,使?jié)h王朝擺脫了地方諸侯尾大不掉的困境?!蔽闹械摹八贝傅拇胧┦茿.設置丞相 B.設立御史大夫C.推行郡國并行 D.實行推恩令3.《晉書?食貨志》記載:魏文帝曹丕于黃初二年“罷五銖錢,使百姓谷帛為市”。以后很長一段時間以物易物成為魏晉時期主要的交換手段。其主要原因是A.封建統(tǒng)治者限制商業(yè)活動 B.北方少數(shù)民族大量內遷C.朝代更替頻繁和社會動蕩 D.我國經濟重心南移4.唐朝前期,“以三省之長中書令、侍中、尚書令共議國政,此宰相之職也”,集體宰相制逐步形成。一些充任宰相的官員品級不一定很高,因而進退較易,在使用上顯得便利。這一政治體制的特點是A.分工細化,效率低下 B.分權制衡,杜絕暴政C.相權分化,突顯皇權 D.集體議政,反饋民意5.元代為將南方財賦順利北運,重新開通了大運河,改變隋唐時迂回曲折的航線,大大縮短了航程。同時還創(chuàng)造性地開辟了長途海運航線,主要任務也是運輸江南的糧食。這A.有利于經濟重心的南移 B.平衡了南方和北方的經濟利益C.促進了對外貿易的擴大 D.折射出政治和經濟重心的分離6.史載,清乾隆皇帝推崇兩漢經學,多次在經筵講學(大臣為皇帝講解儒家經典的活動)中對程朱理學提出質疑;在刊印儒學經典時,他更重視“五經”而冷落宋儒推崇的“四書”。這反映出乾隆時期A.皇帝推動儒學復興 B.經世致用思潮興起C.思想領域漸趨保守 D.君主意圖控制思想7.李鴻章率淮軍與太平軍作戰(zhàn),發(fā)覺太平軍之所以“猛不可當”是因為他們作戰(zhàn)“專恃洋槍,每進隊必有數(shù)千桿沖擊”。他逐漸認識到中國的武器與西方的差距。這些思想對他后來積極參與洋務運動影響很大。由此可以看出A.太平天國運動得到了列強的大力支持B.太平天國運動客觀上推動了中國近代化C.洋務運動是中國經濟發(fā)展的必然產物D.洋務運動開啟了中國的現(xiàn)代化歷史進程8.梁啟超指出:“無如下有老耄守舊之大臣,屢經嚴責而不恤,上有攬權猜忌之西后,一切請命而不行。故皇上康先生之所欲改革者,百分未得其一焉!”他認為戊戌變法失敗是由于A.措施未全面實施 B.存在急功近利傾向C.只變法而不變人 D.沒有涉及政治變革9.辛亥革命后,湖南、陜西、江西、山西、云南、貴州、浙江、江蘇、廣西、安徽、廣東等14個省先后宣布脫離清政府而獨立。獨立后的各省分別發(fā)生了規(guī)模不等的排滿革命事件,以示和清廷徹底決裂。這表明A.共和原則得以初步實現(xiàn) B.改良道路被國人所拋棄C.清朝專制統(tǒng)治土崩瓦解 D.資產階級掌控全國政權10.在五四運動的震蕩下,整個中國從沉睡中復蘇了。以往革命者,眼睛總是看著上層的軍官、政客、議員,千方百計動員這些人來贊助革命;如今,上層的社會力量顯得何等的微不足道。這說明五四運動A.沉重打擊了舊貴族勢力 B.展示了人民群眾的偉大力量C.實現(xiàn)了民主革命的轉折 D.初步實現(xiàn)了運動斗爭的目標11.1935年,蘇維埃工農共和國改為蘇維埃人民共和國,1936年又改為民主共和國。1937年,工農民主政府改名為中華民國特區(qū)政府,紅軍改名為國民革命軍,直接受南京中央政府與軍事委員會指導。上述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國共兩黨開始由對峙走向合作 B.適應民族革命戰(zhàn)爭的需要C.國共達成建立聯(lián)合政府的協(xié)議 D.抗日救亡運動新高潮到來12.中共八大指出“國內的主要矛盾不再是工人階級和資產階級之間的矛盾,而是人民對于建立先進的工業(yè)國的要求同落后的農業(yè)國的現(xiàn)實之間的矛盾,是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fā)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痹摽茖W論斷的主要依據是A.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B.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C.社會生產力發(fā)展水平 D.我國的國民經濟得到全面恢復13.社會主義制度確立后,毛澤東在1957年提出“超英趕美”的口號,發(fā)動了“大躍進”運動;1978年改革開放后,鄧小平提出“發(fā)展是硬道理”的主張;進入21世紀后,黨中央提出科學發(fā)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以上變化是A.國際形勢不斷緩和的結果 B.不斷改善人民生活的需要C.社會主義制度優(yōu)越性體現(xiàn) D.社會主義道路探索的結果14.2019年1月29日,上海合作組織第一個公共外交中心在烏茲別克斯坦正式建立。該中心成立第一年舉辦30多項活動,包括博覽會、保護文化遺產活動及成員國非政府組織會晤等,以增進成員國間的相互信任和睦鄰友好。這反映出新時期我國外交A.積極發(fā)展與第三世界的政治合作 B.開展以聯(lián)合國為中心的多邊外交C.開始參與地區(qū)性國際組織的活動 D.構建新型區(qū)域合作睦鄰友好關系15.有不少人曾問“兩彈元勛”鄧稼先:“原子彈成功后,你得到多少獎金?”他總是笑而不答。直到1986年病危時,楊振寧看望他時,提起此事,他才回答:原子彈10元、氫彈10元。鄧稼先的這一事例反映出A.新中國初期國家科技投入不足 B.新中國初期科技事業(yè)發(fā)展緩慢C.科技人員為國奉獻的崇高精神 D.新中國初期經濟建設成就巨大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55分。1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材料一漢王朝成功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邊疆政策。漢初郡國并行,此后在郡國之上設刺史部,監(jiān)察地方,再后演變成行政區(qū)劃州。漢朝對邊疆地區(qū)大約有三種轄治方式:一是設郡縣直接管理;二是設屬國間接管理后改為郡縣者;三是設都護、中郎將、校尉等對西域各部、匈奴和羌、烏桓、鮮卑各部進行管理。——摘編自馬大正《中國疆域的形成與發(fā)展》材料二北宋榷場貿易貨物在“澶淵之盟”前,從宋輸出的有香藥、犀角、象牙及茶“澶淵之盟”后“凡官鬻物如舊,而增緡帛、漆器、粳糯”等……大量茶葉的北運,極大地滿足了各族人民的生活需要。銅、錫輸入遼以后,大大促進了草原地區(qū)的廣泛開發(fā),加速了生產工具的改進和生產力的發(fā)展?!幾躁惡昝对囌撍芜|間的榷場貿易》材料三長期以來,中原王朝在西南各民族聚居地區(qū)實行土司制度。土司又稱土官,指由當?shù)孛褡迨最I世襲擔任的宣慰司、知府、知州等職務。雖然土司承襲在形式上必須經過中央批準,并承擔繳納賦稅、出兵助戰(zhàn)等義務,但還是具有一定的割據性。自雍正時起,清政府在西南大規(guī)模推行“改土歸流”政策,逐步取消土司世襲制度,任命有任期、可調動的流官,隨之進行清查戶口、丈量土地、核實賦稅等工作。改土歸流,強化了清政府對西南地方各民族的管理,推動了當?shù)氐慕洕l(fā)展和社會進步?!幾浴吨型鈿v史綱要(上)》(1)根據材料一,概括漢朝邊疆治理的主要特點。(4分)(2)根據材料二和所學知識,概述北宋権場貿易繁榮的原因及其主要影響。(6分)(3)根據材料三和所學知識,簡述實施改土歸流的歷史意義。(4分)(4)根據上述材料結合所學,談談你對制度創(chuàng)新與國家發(fā)展的認識。(2分)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由于元朝疆域遼闊,遠超前代,國事繁多,而三省制的癥結在于決策程序繁多,各部門互相推諉,導致行政效率低下,因而不利于統(tǒng)治。元世祖忽必烈深受啟發(fā),決定襲金舊制。而在地方行政管理體制上也有了創(chuàng)新?!幾晕簢鴹澋取吨袊糯姓芾眢w制的歷時演進》材料二元代蒙古、色目文化給江南文化注入了新的質素,使江南文化的范疇得到擴展,內涵更加豐富,形式更加多樣。江南又為人才淵藪、文化昌盛之地,人口眾多,寓居的蒙古、色目人雜居于此,和漢人進行全方位的接觸,必然接受江南文化風尚的影響?!幾耘饲濉对仙鐣?、文化及民族習俗的流變一以蒙古、色目人的移民對江南杜會的影響為中心》(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元代在中央與地方行政管理上的制度創(chuàng)新及其作用。(8分)(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促進元代江南文化昌盛的主要因素。(6分)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材料一推翻南京國民政府,建立嶄新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取代中華民國,這是共產黨人自1927年9月開始公開打出蘇維埃革命旗號后始終追求的一個革命目標。1931年11月7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旗幟終于在江西瑞金的上空升起來。但是,由于種種主客觀的原因,“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僅僅存在了3年。在之后的日子里,中共中央和紅軍也還堅持著蘇維埃革命的旗號,而作為一個國家形態(tài)的政治符號,它事實上已經隨著中央紅軍撤出中央蘇區(qū)而開始長征,以及很快到來的政策變動,歸于消亡了?!幾詶羁伞吨袊ㄊ贰脙葢?zhàn)與危機(1927—1937)》材料二中國人民的抗日戰(zhàn)爭,如籠統(tǒng)地稱為中國抗戰(zhàn),應是十四年,包括1931年9月至1937年7月的局部抗戰(zhàn)和1937年7月至1945年9月的全國抗戰(zhàn)兩個大的階較。人們習慣所稱的“八年抗戰(zhàn)”,實際上是指全國抗戰(zhàn),即抗日戰(zhàn)爭時期?!幾栽浪计健犊谷諔?zhàn)爭究競是8年還是14年?》(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20世紀30年代國共關系的變化以及促成這一變化的因素有哪些。(6分)?(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國共關系變化對中國抗戰(zhàn)的影響。(4分)(3)根據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評"十四年抗戰(zhàn)"這一觀點。(3分)?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1943年,毛澤東在延安做的報告中提出了關于如何提高農業(yè)生產力以及破除封建落后的小農經濟的問題,毛澤東清楚地認識到我國正處于抗日戰(zhàn)爭時期,我國的農業(yè)已經被自給自足的封建小農經濟所影響,嚴重阻礙了我國農業(yè)生產力的發(fā)展和進步。毛澤東明確指出,合作社是目前我們在經濟上組織群眾的最重要形式。在農民群眾方面,幾千年來都是個體經濟,一家一戶就是一個生產單位,這種分散的個體生產,就是封建統(tǒng)治的經濟基礎,而使農民自己陷于永遠的窮苦。?——摘編自張瑩《毛澤東農業(yè)合作化思想及當代價值》?材料二?(上世紀50年代)毛澤東提出了"先合作化后機械化"的思想,即在我國重工業(yè)仍有待發(fā)?展的情況下,應先實現(xiàn)農業(yè)上的合作化,然后才能將大機器普遍應用于農業(yè)生產之中。?“合作化完成了,這就解決了我國社會主義工業(yè)化同個體經濟之間的大矛盾”。集體化道路打碎了過去分散的小農經濟模式,將極大促進生產力的發(fā)展,為工業(yè)化莫定了基本的物質基礎。工業(yè)化所需的資金、原料、勞動力和市場等顯然不能通過對外掠奪進行血腥暴力的原始積累,只能從農業(yè)發(fā)展上下功夫,使農業(yè)的發(fā)展服務于工業(yè)。?——摘編自梁晨展《毛澤東農業(yè)合作化思想辨析》?材料三?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城鄉(xiāng)差別大、農民貧困.隨著我國城市建設和工業(yè)的加速發(fā)展,城鄉(xiāng)差別、農民貧困呈現(xiàn)出擴大趨勢,廣大農村地區(qū)出現(xiàn)了一系列社會問題。在這樣的背景下,毛澤東提出的農業(yè)合作化思想對解決農村問題、縮小城鄉(xiāng)差別、改善農民生活質量、維護農村穩(wěn)定有著重要意義。毛澤東農業(yè)合作化思想中的農業(yè)合作化運動不是單純?yōu)榱撕献骰闪⒑献魃绲慕M織行為,而是要運用農業(yè)合作社的生產經營模式來促進農村的經濟發(fā)展,從而縮短城市和農村的差距,使農民過上生活富足的幸福生活。?——摘編自楊雅靜《毛澤東農業(yè)合作化思想對當代新農村建設的啟示》?(1)根據材料一,概述毛澤東推進農業(yè)合作社的目的。(3分)?(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合作化是如何解決"社會主義工業(yè)化和個體經濟之間的矛盾"。舉例說明當時我國農業(yè)方面所進行的實踐探索及理論成果。(6分)?(3)根據材料三,指出毛澤東的農業(yè)合作化思想對于探索中國特色農業(yè)發(fā)展道路的意義。(3分)2021~2022學年高一開年摸底聯(lián)考歷史參考答案及評分意見1.D【解析】由材料中的“交戰(zhàn)雙方約時而戰(zhàn),列隊鳴鼓而戰(zhàn)”“不殺黃口(指小孩),不擒二毛(指年長之人)”“普遍的原則”等信息可知,當時社會普遍受仁、義禮制的影響,這種影響甚至延伸到了人們的戰(zhàn)爭觀,故選D項:A、B、C三項對材料理解錯誤,排除。2.D【解析】通過材料“溫和的方式適應了大一統(tǒng)皇權構建的需要,擺脫了地方諸侯尾大不掉的困境。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漢武帝實行推恩令,削弱了王國勢力、加強了中央集權,故選D項;丞相和御史大夫都屈于中樞機構,排除A、B兩項;郡國并行制的推行不利于加強中央集權,最終形成王國問題,排除C項。3.C【解析】材料中的“以谷帛為市”“以物易物”體現(xiàn)了商業(yè)的萎縮,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三國兩晉南北切時期,朝代更替頻繁和社會動蕩,極大地影響了商業(yè)的發(fā)展,故選C項;重農抑商政策并非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所特有,排除A項:北方少數(shù)民族大量內遷只是原因之一,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項:我國經濟重心南移與商業(yè)萎縮沒有必然的因果關系,排除D項。4.C【解析】多個宰相協(xié)同議中、分工合作,提高了辦事效率:宰相使用上的便利性,則更突出了皇權,削弱了相權,故選C項,排除A項:三省制并不能杜絕暴政現(xiàn)象發(fā)生,排除B項;D項對材料理解有誤,排除。5.D【解析】依據材料,元朝重新開通大運河是為了將南方財賦順利北運,開辟長途海運航線是為了運輸江南的糧食。結合所學可知,元朝的政治中心在北方,經濟重心在南方,材料中的這一舉措折射出政治和經濟重心的分離,故選D項:經濟重心南移在南宋時明就已經完成,排除A項;B項說法絕對化,排除:大運河屬于內河,與對外貿易擴大無關,排除C項。6.D【解析】乾隆皇帝推崇兩漢經學,質疑并冷落程朱理學,其意在樹立一種新的思想權威,即意圖控制思想,與儒學復興無關,故選D項,排除A項:兩漢經學更注重訓詁考據,而不是經世致用,排除B項:僅據材料無法得出乾隆時期思想領域漸趨保守的結論,排除C項。7.B【解析】根據材料“專恃洋槍,每進隊必有數(shù)千桿沖擊”“認識到中國的武器與西方的差距”可知,李鴻章在對抗太平天國的運動中,意識到了西方武器、科技的進步性,這為以后開展洋務運動,向西方學習科技起了推動作用,故選B項:太平天國使用洋槍,不代表列強支持,排除A項:材料只涉及李鴻章的認識,這不能說明洋務運動開展有其歷史發(fā)展的必然性,排除C項;材料沒有涉及到洋務運動的意義,排除D項。8.C【解析】根據材料內容可知,梁啟超認為戊戊變法的失敗是由于以西太后為首的頑固派的阻撓和破壞,所以改革的措施沒有得到真正的實施,故選C項:措施沒有全面實施是表現(xiàn),而非原因,排除A項,梁啟超認為是由于頑固派的阻撓,而非急功近利,排除B項:戊戌變法涉及到了政治變革,排除D項。9.C【解析】材料體現(xiàn)的是辛亥革命后,各地宜布獨立,并爆發(fā)排滿革命,以示和清廷決裂,這表明清朝專制統(tǒng)治搖搖欲墜,已經完全不得人心,專制統(tǒng)治土崩瓦解,故選C項:此時共和政府尚未建立,資產階級尚未掌握全國政權,排除A、D兩項;材料未涉及改良問題,排除B項。10.B【解析】依據材料“以往革命者,眼睛總是看著上層的軍官、政客、議員,千方百計動員這些人來贊助革命;如今,上層的社會力量顯得何等的微不足道”可以看出五四運動動員了廣泛的群眾基礎,體現(xiàn)人民群眾的偉大力址,故選B項;A、C、D三項在材料沒有體現(xiàn),排除。11.B【解析】國共之所以由對峙走向合作,主要是由于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發(fā)生了改變,由國內階級矛盾轉向了中日民族矛盾,所以革命的任務強調要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材料的現(xiàn)象正是適應當時民族革命戰(zhàn)爭的需要,故選B項:從材料可以看出,中共開始改變工農革命的特征,強調國民革命的特征,體現(xiàn)了國共從對峙走向合作的特點,但這不是變化的原因,排除A項;當時并沒有建立聯(lián)合政府,排除C項:抗日救亡運動新高潮的到來是現(xiàn)象.而不是原因,排除D項。12.C【解析】材料是中共八大關于當時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論述,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是依據當時我國國情,即中國社會生產力發(fā)展水平作出的科學論斷,故選C項:A、B、D三項不是中共八大關于我國主要矛盾論述的主要依據,排除。13.D【解析】從毛澤東發(fā)動“大躍進”運動到鄧小平提出”發(fā)展是硬道理”的主張,再到黨中央提出”科學發(fā)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體現(xiàn)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不斷發(fā)展、不斷深入,也體現(xiàn)了中國共產黨對建設社會主義的認識不斷深入·故選D項;A、B、C三項表述都不符合材料的特點,排除。14.D【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上海合作組織是中國積極發(fā)展與周邊國家睦鄰友好關系的表現(xiàn),其特點是一個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合作組織,故選D項:A、B、C三項均不符合題干主旨,排除。15.C【解析】鄧稼先在報酬微薄的情況下為祖國的兩彈事業(yè)做了巨大的貢獻,這體現(xiàn)了科技人員為國奉獻的崇高精神。故選C項:鄧稼先的事例主要是反映了科技工作者的巨大奉獻,并不是新中國成立初期國家科技投入不足和科技事業(yè)發(fā)展緩慢、排除A、B兩項:材料反映的是科技發(fā)展,和經濟建設成就無關,排除D項。16.【答案】(1)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在沿襲秦朝邊疆管理制度的基礎上不斷發(fā)展;治理方式具有多樣性,設置了各種機構加強治理。(每點1分·三點4分))(2)原因:各民族政權間經濟的交流與發(fā)展;北宋與少數(shù)民族關系穩(wěn)定:政府的重視和支持。(每點1分,共3分)影響:有利于邊境地區(qū)的和平與穩(wěn)定;促進少數(shù)民族政權地區(qū)的開發(fā)與經濟發(fā)展:豐富各族人民的物質生活,提高生活水平;有利于加強各民族政權間經濟文化聯(lián)系,促進民族交融。(任答三點即可,共3分)(3)加強對西南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統(tǒng)治:改變了當?shù)芈浜箝]塞和割據紛爭的狀態(tài),促進當?shù)亟洕鐣M步;促進了各民族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有利于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fā)展。(每點1分,共4分)(4)制度只有不斷創(chuàng)新才能促進國家的發(fā)展:制度改革和創(chuàng)新要與時俱進,不斷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2分)【解析】(1)根據材料“漢朝對邊疆地區(qū)大約有三種轄治方式:一是設郡縣直接管理;二是設屬國間接管理后改為郡縣者;三是設都護、中郎將、校尉等對西域各部、匈奴和羌、烏桓、鮮卑各部進行管理”,從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在秦制基礎上發(fā)展、治理方式多樣性、設置各種機構等方面概括其特點。(2)根據材料“‘澶淵之盟’后,‘凡官鬻物如舊,而增繒帛、漆器、梗糯’等大量茶葉的北運,極大地滿足了各族人民的生活需要”并結合所學,從經濟的交流與發(fā)展、民族關系穩(wěn)定、政府的重視和支持等方面分析原因。根據材料“銅、錫輸入遼以后,大大促進了草原地區(qū)的廣泛開發(fā).加速了生產工具的改進和生產力的發(fā)展”可知,促進少數(shù)民族政權地區(qū)的開發(fā)與經濟發(fā)展;根據材料“大量茶葉的北運,極大地滿足了各族人民的生活需要”可知,豐富各族人民的物質生活,提高生活水平;根據材料“‘澶淵之盟’后,‘凡官鬻物如舊,而增繒帛、漆器、梗糯’等”可知,有利于加強各民族政權間經濟文化聯(lián)系,促進民族交融:此外還可以結合所學從有利于邊境地區(qū)的和平與穩(wěn)定等方面回答影響。(3)根據材料“改土歸流,強化了清政府對西南地方各民族的管理,推動了當?shù)氐慕洕l(fā)展和社會進步”并結合所學,從加強對西南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管理、促進當?shù)亟洕鐣M步、促進各民族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有利于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fā)展等方面進行分析。(4)綜合材料中漢朝邊疆政策、北宋確立権場貿易、清朝的改土歸流政策,并結合所學知識,從制度只有不斷創(chuàng)新才能促進國家的發(fā)展、制度創(chuàng)新要與時俱進、制度要不斷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等方面進行回答。17.【答案】(1)制度創(chuàng)新:中央實行一省六部制:地方實行行省制度:設置全國最高佛教機構-宜政院。(每點1分,三點4分)作用:有利于提高中央行政效率:有利于中央加強對地方的控制,達到強化專制集權的目的。(4分)(2)因素:元代形成大一統(tǒng)局面,政治比較穩(wěn)定:江南農業(yè)、手工業(yè)和商業(yè)的發(fā)展;經濟重心的南移;元代重新開通了大運河:多民族文化的融合。(任答三點即可,共6分)【解析】(1)制度創(chuàng)新:結合所學可知,元代在中央實行一省六部制:在地方實行行省制度;設置全國最高佛教機構-宜政院。作用:根據“而三省制的癥結在于決策程序繁多,導致行政效率低下”得出有利于提高中央行政效率;根據”地方行政管理體制上也有了創(chuàng)新”得出有利于中央加強對地方的控制,達到強化專制集權的目的。(2)因素:根據“元代蒙古、色目文化給江南文化注入了新的質素,使江南文化的范疇得到擴展”得出多民族文化的融合;根據所學,可從元代形成大一統(tǒng)局面,政治比較穩(wěn)定:江南農業(yè)、手工業(yè)和商業(yè)的發(fā)展;經濟重心的南移:元代重新開通了大運河等方面分析總結。18.【答案】(1)變化:由對抗、內戰(zhàn)走向合作抗日。(2分)因素:日本日益加緊擴大侵略中國:中日民族矛盾逐漸成為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共產黨政策的轉變;抗日救亡運動的推動;西安事變和平解決等。(4分)(2)影響:促成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建立,推動全民族抗戰(zhàn)(或全國抗戰(zhàn))局面的形成,為抗戰(zhàn)的勝利提供了政治保障等。(4分)(3)簡評:“十四年抗戰(zhàn)”肯定了東北、華北局部抗戰(zhàn),客觀地反映了中國抗戰(zhàn)實際和中國為反法西斯侵略作出的貢獻等。(3分)【解析】(1)第一小問。根據材料一“推翻南京國民政府,建立嶄新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取代中華民國一個革命目標”并結合所學可知,20世紀30年代國共關系由對抗、內戰(zhàn)走向合作抗日。第二小問,結合所學可知,主要因素有:日本日益加緊擴大俊略中國: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GB/T 26879-2025糧油儲藏平房倉隔熱技術規(guī)范
- 勞動合同參考模板
- 優(yōu)化保獎服務合作合同書2025
- 12 我們小點兒聲 第一課時(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道德與法治二年級上冊
- 課程計劃和教學計劃
- 標準電工合同模板大全
- 市政道路工程合同范本
- 有限責任公司組建合同:出資與權益分配
- 7 扇形統(tǒng)計圖 第二課時(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人教版
- 采購合同協(xié)議書合同范本
- 粉塵爆炸風險評估記錄-危險源辨識與評價表
- 幼兒園科學課件:《大肚子媽媽》
- 《民法典》背景下違約精神損害賠償制度適用問題
- 中國商貿文化 貨幣簡史
- 高中校本課程-網絡營銷概述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
- 2023年司法鑒定程序通則
- 2023年高中音樂課件陽關三疊(琴歌)
- 胸腔閉式引流護理-中華護理學會團體標準
- 公司資產情況說明范文百度
- 醫(yī)療器械中有害殘留物檢驗技術
- 2015-2022年大慶醫(yī)學高等??茖W校高職單招語文/數(shù)學/英語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