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屆山西省太原市高三第三次模擬語文試題_第1頁
2017屆山西省太原市高三第三次模擬語文試題_第2頁
2017屆山西省太原市高三第三次模擬語文試題_第3頁
2017屆山西省太原市高三第三次模擬語文試題_第4頁
2017屆山西省太原市高三第三次模擬語文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太原市2017年髙三年級模擬試題(三)

語文試卷

第I卷閱讀題

現(xiàn)代閱讀(35分)

(一)論述類文本閱讀(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文字,完成1~3題。無論是先秦儒家還是漢代儒家,都積極肯定“現(xiàn)世”生活的正面價值,主張在“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生命格局中,實現(xiàn)“內(nèi)圣外王”的理想??偟膩碚f,此兩階段儒學關(guān)注的重心皆在社會的政治倫理方面,而非個人的心性修養(yǎng)方面。

眾所周知,源于印度的佛教本是一種“出世型”定教,其思想性格與儒學強烈的“入世”傾向是格格不入的。在佛教傳入前,儒學作為一種本土思想在中國已很發(fā)達且根深蒂固,這使得佛教必須做出一定程度的“性格調(diào)適”,否則很難在中國扎根立足。印度的大乘佛教本有中觀、瑜伽行和如來藏三大學派,后來只有如來藏一系在中國生根并祓發(fā)楊光大,正是因為如來藏強調(diào)眾生皆有佛性、皆能成佛的思想與儒家主流的“性善論”“人皆可為堯舜”等說法較為接近。而由唐代高僧慧能創(chuàng)立的禪宗,宣揚“心即是佛”“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把大乘佛教不舍世間的思想發(fā)揮到了極致,使得佛教日益世俗化、人間化。佛教的這種中國化,拉近了它與中國人的心理距離,禪宗也因此得到快速傳播與發(fā)展。然而,佛教與儒學畢競有著無法逾越的價值鴻溝:宋代的“尚文”政治,大大促進了士大夫經(jīng)世精神的復蘇;加之異族欺凌所激起的民族意識高漲,一批儒者舉起韓愈的“辟佛”旗幟,掀起了新一輪的排佛浪潮。文壇領袖歐陽修稱佛教為“魔教”,呼吁儒者要“修其本而勝之”。儒家的批判使得一些禪門大師極力彌縫儒、釋二教之異,為佛教辯誣。如云門宗禪師契嵩作《輔教篇》認為儒、佛二教皆出自“荃人之心”。他以佛教的“五戒”“十善”比附儒家的“五?!保瑥娬{(diào)僧人必須對父母盡孝,力陳佛教符合“王道”,在“正人心”“興善止惡”等方面可輔助儒教治理天下。誠如學者所言,《中庸》《大學》等著作之所以恰恰在宋代被“發(fā)掘”出來,并一躍成為承載“道德性命”奧義的儒家經(jīng)典,主要不是新儒家“返之六經(jīng)而后得之”的結(jié)果,而是契嵩等高僧大德儒者化、士大夫化的結(jié)果?!拔鯇幾兎ā敝埃稳宕篌w上還保持著內(nèi)圣外王的義理格局。但到了南宋,新儒學已經(jīng)逐步占據(jù)思想界的主流地位,很多儒者對佛道心性理論自覺不自覺地吸收,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傳統(tǒng)儒學的精神面貌。這一變異的突出特征是儒家的“內(nèi)圣”壓倒了“外王”。盡管“得君行道”仍是后來大多數(shù)儒者高懸的人生理想,但從思想重心看,如何安頓身心性命則成了他們關(guān)切的焦點。這一變異,對于儒家道德人格的挺立、審美意境的提升、生命體驗的深化,乃至“了生死”都有重大意義,但儒學原來強烈的經(jīng)世致用品格反而因此有所減弱。至明代陽明心學的出現(xiàn),這一趨向更加明顯,其修養(yǎng)工夫論尤其到了“牛毛繭絲,無不辨晰”的地步。儒學至此,可算在思想戰(zhàn)場上對禪宗取得了決定性勝利。但這一“勝利”,恰恰是以對禪宗心性智慧的深度吸納為前提的。(摘編自孫海燕《儒學與禪宗的思想史“恩怨”》)1.下列關(guān)于原文內(nèi)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先秦和漢代兩個階段的儒學都特別關(guān)注社會的政治倫理,主張在“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中,實現(xiàn)“內(nèi)圣外王”的理想。

B.在佛教傳入前,儒學作為一種本土思想,已在中國根深蒂固。所以,佛教要想躋身中國需要將“出世”轉(zhuǎn)化為“入世”思想。

C.如來藏強調(diào)的眾生皆有佛性、皆能成佛的思想與儒家主流學說基本接近,因而如來藏系得以在中國生根并發(fā)揚光大。

D.慧能創(chuàng)立的禪宗使得佛教日益世俗化、人間化,這樣就拉近了佛教與中國人的心理距離,因此能得到快速傳播與發(fā)展。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宋代社會崇尚文治,再加上受到異族的欺侮,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以歐陽修為代表的一大批儒者掀起了排佛浪潮。

B.為了彌合儒佛二教之間的差別,云門宗禪師契嵩作《輔教篇》,尋求儒佛二教之間的共同之處,認為佛教可幫助儒教治理天下。

C.《中庸》《大學》等著作能夠在宋代成為儒家經(jīng)典,與這一時期一些高僧大德儒者化、士大夫化,極力彌合佛教與儒學之間的鴻溝有密切關(guān)系。

D.南宋時期,很多儒者對佛道心性理論自覺不自覺地吸收,使得他們越來越關(guān)注修身齊家、安頓身心,并將之作為他們的人生理想。

3.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儒學與禪宗的淵源,是在排斥中又彼此吸納的思想史。比如佛教吸收儒家的人間倫理,再如儒家開拓出“援禪入儒”的宋明新儒學。

B.韓愈上書《論佛骨表》高舉排佛旗幟,體現(xiàn)了儒學與佛教的價值鴻溝,這種排佛思想直到宋代仍被一些儒者所接續(xù)。

C.到了南宋,由于儒學原來強調(diào)的經(jīng)世致用的思想有所減弱,所以,儒家將關(guān)注的$心轉(zhuǎn)移到內(nèi)在品德的自我?升上。

D.宋代很多儒者自覺不自覺地吸收佛道心性理論而闡發(fā)出新儒學,這一過程也是宋代多種思想合流的一種體現(xiàn)。

(二)文學類文本閱讀(14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4~6題。農(nóng)家樂岑燮鈞楊大爺是罵罵咧咧搬進小區(qū)的。孩子們勸他,鋤頭什么的,扔掉算了。他舍不得,只好塞在架空層的用落里?!叭f一有個用呢。”他總是這么說。當初拆遷時,楊大爺是最后一個簽約的。滿地瓦礫堆里,他家像一座碉堡。屋前面的菜地里,蠶豆開花,豇豆上架,芋艿臨河而立,葉子像一把把傘,隨風搖曳。楊大爺不慌不忙,拾掇著自己的菜地?!按蛭覐哪锾ダ锍鰜恚妥≡谶@里,他們能把我怎的!”街道書記一次次來做思想工作,楊大爺就是不答應?!斑@塊地是我的,我前面臨河,還怕你們遮著?”這樣僵持了半年有余,眼看黑云壓城,楊大爺終于松了口:他家這么多地,可以分到好幾套房,兒孫們選哪里隨他去,他必須住在底樓,底樓接地氣,必須住在這個位置,這個位置才是他家的,別人家住過的地方,他不安生!書記考慮了一下,打了幾通,答應了。搬進來時,小區(qū)里還七零八落的。樹剛剛移種,支著護架;只廣場中心,移植了草皮;路邊河灘,還荒草雜生。好在,大家都是同一村的,仍是鄰居。大媽們洗衣都到井口來,東家長西家短,煞是熱閑;大爺們在物業(yè)場壁的老年室里搓麻將,噴云吐霧,隨地吐痰,跟在村里一樣。楊大爺不喜歡搓麻將。當初,他在自家園子里種菜,一年四季,從不讓地閑著,就是河邊都舍不得荒掉,還種了一道茭白。一大早,他就去菜場賣掉。有了錢,手頭就活絡,要喝點酒就喝點酒,要抽點煙就抽點煙,還身子骨靈活。可是,如今,在這里住了十天半月,就仿佛住了三年五載似的——這日子實在太長了?!澳沲鈦眭馊?,干嗎呀!”老伴責怪他?!斑@自家的房子,住著咋像是客店似的!”“不是已依了你嗎,我們以前也是住在這里的啊。”“味道就是不一樣!”楊大爺走在小區(qū)的路上,手沒處放??吭诤竺姘?,像村長,可是自己從沒做過村長;放在前面吧,像娘們,又沒個毛線籃。他的手,是拔草的手,是提鋤頭拎簸萁的手。他的手像松樹皮,開裂的。楊大爺在河邊踟躕了會兒,蹲坐在一塊亂石上,抽悶煙?!皸畲鬆?,你這是釣魚嗎?”“啊,沒啊,我閑著……”楊大爺轉(zhuǎn)過身來,回應道。他猛抽了幾口煙,嗆著了,直咳得眼淚鼻涕直流,只得用糙手揩了一把鼻梁口。忽地,他有了主意。對呀,這地不是我家的嗎?

“楊大爺,你這是干嗎呀?”“我整地啊,種點青菜蘿卜什么的,荒著多可惜……”楊大爺柱著鋤頭,笑著與人搭話。

都是村里人,見怪不怪。自然也有風言風語:這子,有福不會享,寧愿做阿鄉(xiāng)!不幾天,菜畦里長出了菜秧。菜秧像娃娃,見風就長,又沒幾天,一片綠汪汪。楊大爺侍候這些菜秧更精細了。才這么塊地,往日擔水要肩挑,如今只須拾幾桶水就夠了。楊大爺每天都有活干。今兒個,拔一會兒草;明兒個,翻一會兒地;真沒事千了,他揀幾塊瓦礫,扔到角落里。菜一天一個樣,他看著喜歡。他種了一茬又一茬。人們看他種茄子,種土豆,種西紅柿。雖然,私心里嘀咕,這地又不是你的,憑什么占著;可是,畢競是同一村的,又不礙著誰,何必把話挑明呢?何況,自古來,此樹是我栽,此路是我開,誰種誰收益?!袄蠗?,你的番茄種得真好,你看,把枝都壓歪了?!薄斑@排豇豆,長得真多!”楊大爺聽人夸他,就讓人拿去些?,F(xiàn)在,他不去菜市賣了??粗@塊菜地都長得好好的,真沒事干了,楊大爺跟老伴去了幾天女兒家。回來的路上,楊大爺想著該給菜地施點肥了,河邊的一畦芋艿快能收了,先試著挖一株看看。誰知,一到河邊,看到的競都是草坪,剛剛貼上的,還半死不活。他不由得大怒,聲如滾當,大罵起來:“哪個天打雷劈的,趁我不在,把我的菜地毀了,你種草吃草去吧,畜生要吃草,人要吃菜,吃飯……”他拿來鋤頭鐵鏟,把草皮都扔到了河里。物業(yè)的人赴緊出來勸阻他?!罢l來欄我,我跟誰急,這地本來就是我家的,誰也輪不到說話!”物業(yè)主任說:“這是小區(qū)的公共綠地,你怎么能毀壞公共綠地呢!”“誰讓你們把我的菜地毀了!”楊大爺依然掀個不停,物業(yè)報了警。警察來了,楊大爺挺身而出:“把我抓去吧!”這事就犯難了,都是鄉(xiāng)里鄉(xiāng)鄰的,犯得著上綱上線嗎?“你跟街道書記說,這房我不住了,把地還給我,娘的,種點菜都看我不順眼!”書記得悉后,搖搖頭,笑笑:這子!這天夜里,物業(yè)主任來到楊大爺家里,讓楊大爺消消氣,扔掉的草皮算了,種菜就種菜唄,別的地方的草皮千萬別再掀了。他好聲好氣地說,楊大爺?shù)臍庖蚕恕!熬彤斘疫@茬莊稼白種了吧?!睏畲鬆斨匦率岸捱@塊菜地。第二年,這塊菜地里,又是蠶豆開花,豇豆上架,芋艿臨河而立,葉子像一把把傘,隨風搖曳。人說,這是小區(qū)里的“農(nóng)家樂”,不比草坪差。(選自2016年12月9日〈寧波日報〉)4.下列對小說相關(guān)內(nèi)容和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最恰當?shù)囊豁検?3分)

A.小說開頭說楊大爺舍不得扔掉鋤頭,“只好塞在架空層的角落里”“萬一有個用呢”為后文楊大爺整地種菜埋下伏筆。

B.老伴責怪楊大爺“不是已依了你嗎”,還“踱來踱去”,說明老伴還是喜歡住新式樓房,對楊大爺不愿搬遷心懷不滿。

C.雖然都是村里人,但楊大爺種小區(qū)的地還是招來了風言風語。大家不愿說,但都怪楊大爺搶占了小區(qū)里不多的土地,導致他們無地可種。

D.小說通過敘述城市拆遷中的一個小故事,表現(xiàn)了要維護農(nóng)民的利益,反對城市拆遷,回歸傳統(tǒng)生活方式的主題。

5.結(jié)合全文,簡要分析楊大爺?shù)男蜗筇攸c。(5分)6.小說兩次描寫“蠶豆開花,豇豆上架,芋艿臨河而立,葉子像一把把傘,隨風搖曳”的菜園景象,請結(jié)合全文,簡要分析兩處描寫的作用。(6分)(三)實用類文本閱讀(12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7?9題。他擎著民族精神的火把王富仁毫無疑義,李何林先生是一個學者,一個教授,但我漸漸感到,李何林先生卻不是以一個教授、一個學者的形象來塑造自己的。甚至他的學術(shù)著作,也不帶有展示自己學術(shù)風采的味道。那么,我們怎能通過所謂學術(shù)成就的論述表達出我們對李何林先生的真實感受和感情呢?

在這時,我想到了高爾基筆下的丹柯的形象。丹柯把自己的手,伸到自己的胸膛里,掏出了他那顆燃燒的心,當作火把舉起來。他是舉著他的心靈走路的人。李何林先生舉著魯迅,舉著魯迅的作品,實際上就是舉著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心靈。我們跟著他的心靈的火把走出了思想的黑暗。但他的身影也就隱在了他所舉著的火把的光芒里,因為他不愿用自己的身影遮住他的心靈的光芒——魯迅的光芒。

李何林先生是在一個風雨飄搖的時代誕生在中國社會的,他出身在一個貧苦的家庭里,靠著一個偶然的機緣才獲得了受教育的機會。我也出身在一個農(nóng)民的家庭里。我知道,像這樣一個從底層走出來的知識分子,首先懷抱的不是一個當學者的愿望,實標上,我們在獲得受教育的機會的時候,還不知道學者和教授為何物——而是一個能為社會做更多的事的愿望。文化首先使我們看到的是社會的不公正,是下層社會群眾的苦難,是改變社會這種不公正現(xiàn)象的愿望和要求。但也正因為如此,在我們的想象里,中國的知識分子,特別是耶些我們十分敬仰的大學者、名教授,都是一些充滿社會正義感的知識分子,都是代表著中華民族光輝未來的社會精英。我認為,大概正是這樣的心理原因,使李何林先生首先成了一個革命者,一個社會黑暗的反抗者。但他作為一個革命者,并不是要領導一場革命,并不是要自己成為革命的領袖,也不是為了革命勝利后的飛黃騰達。他的革命,實際就是反抗黑暗的意思,就是要擔當社會正義的意思。這就使他有了與魯迅更接近的思想和靈魂。李何林先生參加了八一南昌起義和自己家鄉(xiāng)的“文字暴動”,受到當?shù)卣逆?zhèn)壓后逃離家鄉(xiāng),來到北京,避居于未名社。在這時,他開始搜集整理析文學論爭的史料。我認為,正是在這種更切近地了解中國新文學和中國現(xiàn)代知識分子的過程中,李何林先生發(fā)現(xiàn)了魯迅,發(fā)現(xiàn)了魯迅的獨立價值,同時也發(fā)現(xiàn)了自己,發(fā)現(xiàn)了自己真正所希冀的。魯迅——就是他的心靈,就是他的心靈所渴望的思忽和人格的表現(xiàn)。李何林先生熱愛魯迅及其作品,尊敬魯迅的為人,但李何林先生似乎又疏遠著現(xiàn)實中的魯迅。他沒有像很多愛好文學的青年那樣給魯迅寫信,向他表示尊敬和愛戴,他也沒有拿著他編的《魯迅論》去拜訪魯迅,并且向魯迅解釋他編輯《魯迅論》的真正原因。他一生沒有見過魯迅,沒有接受過魯迅的饋贈也沒有饋贈過魯迅什么禮品和鮮花。他與魯迅活在同一個世界上而又各自走著自己的路。他對魯迅的冷淡也正像魯迅對他的冷淡。當魯迅看到李何林先生編的魯迅論》的時候,分明是把李何林先生等同于那些依靠名人而出名的青年知識分子的。但李何林先生從未主動向魯迅表白自己的心跡,即使在多年之后看到魯迅的有關(guān)文字時,也沒有憤慨于魯迅的“多疑”和“猜忌”。李何林先生與魯迅的關(guān)系,并不是中國人通常很在意的人情關(guān)系,李何林先生心目中的魯迅,并不是現(xiàn)實生活中那個作為文化名人的魯迅,不是一個他需要討好和崇拜的魯迅,而是一種思想,一種精神,一種追求,一種風格,它們活在魯迅的作品中,而不僅僅活在魯迅這個人的肉休中。李先生對魯迅的崇拜不是我們通常意義上的個人崇拜,權(quán)力崇拜,而是一種思想信仰。這信仰屬于魯迅,也屬于李何林先生自己。這才是李何林先生,是我們感受和理解中的李何林先生。(摘編自王富仁《他擎著民族精神的火把》)相關(guān)鏈接:

(1)在魯迅研究的歷史長河中,后來的研究者也許永遠也忘不了一個正直而有風骨的研究專家,他就是李何林先生?!詈瘟窒壬聂斞秆芯渴菑奈谋境霭l(fā),注重實證的。凡接近李何林先生的人或者是熟讀了他的著作的人,都會深有感觸。他經(jīng)常倡導學生讀原著、查字典、找資料,并身體力行。(張鐵榮《魯迅研究史上實證派的旗幟》)

(2)李何林自始至終是把自己卷入到現(xiàn)代思潮的論辯里的,參與性的結(jié)果,就是放棄了問題意識打量的可能,使學問變成人生搏斗的一部分。長達半個世紀的風雨,他從未以局外人的角度梳理文學史。(孫郁《布道者李何林》)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3分)

A.李何林先生并未以學者的形象來塑造自己,卻最終成為一名學者,并受到同行的推崇,說明真正的學者不是靠自己包裝自己就可以打造出來的。

B.李何林先生舉著民族精神的火把帶很多讀者走出了心靈的黑暗,他為了能讓魯迅的思想照亮更多人,在研究中主動將自己的思想隱藏在魯迅的光芒后。

C.李何林先生首先成為一個革命者,他參加八一南昌起義和“文字暴動”,這樣的經(jīng)歷使其研究能夠若眼于魯迅的思想。

D.李何林先生的研究注重實證,倡導從作品和資料中獲得思考和結(jié)論,同時,他投身于現(xiàn)代思潮的論辯里,將人生與做學問緊緊交織在一起。

8.下列對材料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shù)膬身検?5分)

A.學術(shù)成就向我們展現(xiàn)出的李何林先生的形象并不真實,于是作者想到了高爾基筆下的人物丹柯,因為丹柯與李先生有較大相似性。

B.正是因為作者和李何林先生同樣出身于底層的家庭,他才更理解李先生做出的選擇,認為像李先生這樣的知識分子首先是懷抱反抗黑暗、擔當正義的愿望。

C.文章強調(diào)“在我們的想象里”那些大學者、名教授都充滿社會正義感,說明實際并非如此,意在借此諷刺那些學者、教授的虛偽。

D.文中多次將李何林先生與備迅進行對比,分析二人的相通與不同之處,并借魯迅的“多疑”與“猜忌”反襯李先生的形象。

E.李何林先生對現(xiàn)實中的魯迅持疏遠態(tài)度,卻有一顆火熱的心,他摯愛著這個民族,踐行著—位學者應有的道義。

9.作為一位抒迅研究者,李何林先生“正直而有風骨”。請結(jié)合材料,簡要分析。(4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19分)

鬩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鄭孝穆,字道和,滎陽開封人。孝穆幼而謹厚,以清約自居。年未弱冠,涉獵經(jīng)史。父叔四人并早歿,昆季之中,孝穆居長。撫訓諸弟,有如同生,閨庭之中,怡怡如也。魏孝昌初,解褐太尉行參軍,轉(zhuǎn)七徒主簿。大統(tǒng)五年,行武功郡事,遷使持節(jié)、本將軍,行岐州刺史、當州都督。在任未幾,有能名。就加通直散騎常侍。王羆時為雍州刺史,欽其善政,遣使貽書,盛相稱述。先是,所部百姓,久遭離亂,饑饉相仍.逃散殆盡。孝穆下車之日,戶止三千。留情綏撫,遠近咸至,數(shù)年之內(nèi),有四萬家。每歲考績,為天下最。太祖嘉之,賜書曰:“知卿蒞職近畿留心治術(shù)凋弊之俗禮教興行厭亂之民襁負而至昔郭伋政成并部賈琮譽重冀方以古方今彼有慚德?!庇谑钦靼菥┱滓J迥?,梁雍州刺史、岳陽王蕭鮞稱藩,來附,時議欲遣使,慎選行人。太祖歷觀內(nèi)外,無逾孝穆者。十六年,太祖總?cè)謻|討,除大丞相府右長史,封金鄉(xiāng)縣男,邑二百戶。軍次潼關(guān),命孝穆與左長史長孫儉、司馬楊寬、尚書蘇亮、諮議劉孟

良等分掌眾務。仍令孝穆引接關(guān)東歸附人士,并品藻才行而任用之。孝穆?lián)峒{銓敘,咸得其宜。孝閔帝踐祚,加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進爵為子,增邑通一千戶。晉公護為雍州牧,辟為別駕,又以疾固辭。武成二年,征拜御伯中大夫,徙授御正。保定三年,出為宜州刺史,轉(zhuǎn)華州刺史。五年,除虞州刺史,轉(zhuǎn)陜州刺史。頻歷數(shù)州,皆有政績。復以疾篤,屢乞骸骨。入為少司空。卒于位,時年六十。贈本官,加鄭梁北豫三州刺史。謚曰貞。(節(jié)選自〈周書?列傳?卷三十五〉)10.下列對文中劃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知卿蒞職近畿/留心治術(shù)/凋弊之俗/禮教興行/厭亂之民/襁負而至/昔郭伋政成并部賈琮/譽重冀方/以古方今/彼有慚德

B.知卿蒞職/近畿留心治術(shù)/凋弊之俗/禮教興行/厭亂之民/襁負而至/昔郭/伋政成并部賈琮/譽冀方/以古方今/彼有慚德

C.知卿蒞職/近畿留心治術(shù)/凋弊之俗/禮教興行/厭亂之民/襁負而至/昔郭/伋政成并部/賈琮譽蜇冀方/以古方今/彼有慚德

D.知卿蒞職近畿/留心治術(shù)/凋弊之俗/禮教興行/厭亂之民/襁負而至/昔郭伋政成并部/賈琮譽冀方/以古方今/彼有慚德

11.下列對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昆季,即兄弟,與手足、昆仲近義,長為昆,幼為季。

B.解褐,就是指脫去粗布衣服,代指入任為官。

C.下車,原義是古代作殉葬用的粗陋的木制車。后指官吏退休。

D.踐阼,亦作“踐胙”、“踐祚”,特指皇帝登臨皇位。

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鄭孝穆自幼為人寬厚。因為父輩去世早,兄弟之間,孝穆居長,他親自撫養(yǎng)教育自己的幾個弟弟,兄弟之間和睦友愛。

B.鄭孝穆很有治政才能。他任通直散騎常侍時,安撫百姓,招納流民,每年政績考核都是最好,受到了皇帝的嘉獎與提拔。

C.鄭孝穆頗具領導才干。軍隊駐扎潼關(guān)時,他獨自處理軍隊的各項事務;對歸附朝廷的人士,處理得非常妥當。

D.鄭孝穆深得皇帝賞識。他多次受到嘉獎和加封,最終死于任上。朝廷給予了他很隆重的追封與褒獎的謚號。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先是,所部百姓,久遭離亂,饑饉相仍,逃散殆盡。(5分)

(2))仍令孝穆引接關(guān)東歸附人士,并品藻才行而任用之。(5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

閱讀下面詩詞,完成14?15題。菩薩蠻?李曄登樓遙望秦宮殿,茫茫只見雙飛燕。渭水一條流,千山與萬丘。遠煙黽碧樹,陌上行

人去。安得有英雄,迎歸大內(nèi)②中。

【注】①李曄,唐昭宗。乾寧三年(896),鳳翔節(jié)度使李茂貞攻入長安,李曄逃奔華州,心緒煩亂郁悶?!捌咴录仔?帝與學士、親王登齊云樓,西望長安,令樂工唱御制(菩薩蠻)詞,奏畢,皆泣下沾裳。”(《舊唐書?昭宗紀》)

②大內(nèi):皇帝殿宇。

14.下列對詩歌的理解與分析,不恰當?shù)膬身検?5分)

A.“秦宮殿”實指唐宮殿。借秦說唐,以此掩蓋身為皇帝卻不得不倉皇逃竄的難言之隱。

B.詩人虛寫“雙飛燕”,既表達了詩人奔逃在外的孤單,也寫出了對妻子的思念之情。

C.“千山萬丘”既是蔽掩阻擋作者視線的大景近景,也是詩人內(nèi)心高低起伏的深刻寫照。

D.最后兩句,是望景后所發(fā)感慨,將廟昭宗祈求天下英雄相助而不得的失意之情推向極致。

E.本詞有一種極為真切自然的有我之境,言情處動人心志,寫景處豁人耳目。情真語真,渾樸蒼涼。

15.請從情景關(guān)系的角度,簡要賞析本詞上片。(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5分)

16.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蘇軾在《赤壁賦》中從側(cè)面表現(xiàn)簫聲感染力強的兩句是:“,”

(2)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用動靜結(jié)合的手法,?寫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浮光躍金,

(3)李白在〈蜀道難〉中寫蜀道中水石相激、山谷轟嗚的驚險景象的兩句是“,”。

第Ⅱ卷表達題

三、語言文字運用(14分)

17.下列各句中加點成語的使用,全都正確的一項是(3分)

①樸槿惠"閨蜜門”亊件石破天驚,引起韓國各界人士的強烈反應,使樸槿惠陷入了執(zhí)政以來前所未有的

困境中。

②中國藥學家屠呦呦為了研究治療瘧疾的藥物,一生心勞日拙,終于研制出青蒿素,給人類的健康帶來了福音。

③改革開放以來,很多人靠著一股不服輸?shù)母蓜艃喊资制鸺?從身無長物的打工仔變成了擁有自己商業(yè)帝國的企業(yè)家。

④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tǒng)以來,多次發(fā)表針對中國的過激言論,他這種危言危行將會進一步損害中美關(guān)系。

⑤楚漢之爭讓我們看到了領導的藝術(shù),劉邦從善如流,身邊人才濟濟;項羽剛愎自用,最終走向失敗。

A.①④B.②③C.③④D.③⑤

18.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3分)

A.“一帶一路”“亞投行”越來越為人們所熟知,中國?出的這些倡議不僅對全球和區(qū)域發(fā)展都有利,而且對中國自身發(fā)展有利。

B.給學區(qū)房降溫,關(guān)鍵在于教育公平起決定作用,要深入推進教育改革,合理分配教育資源,優(yōu)化布局,縮小之間教育質(zhì)量和理念的差距。

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