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西南位育中學2025屆高三第二次聯考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1頁
上海市西南位育中學2025屆高三第二次聯考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2頁
上海市西南位育中學2025屆高三第二次聯考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3頁
上海市西南位育中學2025屆高三第二次聯考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4頁
上海市西南位育中學2025屆高三第二次聯考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上海市西南位育中學2025屆高三第二次聯考歷史試卷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考生信息條形碼粘貼區(qū)。2.選擇題必須使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必須使用0.5毫米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書寫,字體工整、筆跡清楚。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各題目的答題區(qū)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qū)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4.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在惠帝、文帝、景帝期間,擔任丞相的主要是隨劉邦打天下的功臣。漢武帝時,他和丞相多有不合,經常會借口打壓殺死丞相,導致朝中大臣不愿意接任丞相之職;后來他便設立中朝、尚書臺,還任命平民出身的儒生擔任丞相。這一措施A.改變了貴族壟斷國家權力的局面 B.削弱了諸侯的勢力C.使儒家思想成為官方的正統(tǒng)思想 D.加強了君主的權力2.戰(zhàn)國趙武靈王看到胡人在軍事、服飾方面的優(yōu)勢,下令全國推行胡服、教練騎射。北魏孝文帝下令全國“禁胡服”。對兩者理解正確的是A.易服目的是營造改革氛圍 B.客觀上推動民族文化認同C.出發(fā)點在于實現民族交融 D.有力推動了國家統(tǒng)一進程3.“在最小的空間內用最簡單的耕作方式養(yǎng)活盡可能多的人是中國古代農民的終極目標,為此,他們將土地分成小塊,勞動者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比他的房子大不了多少倍的那塊土地上面?!边@段材料最主要反映了A.人口膨脹的壓力 B.耕地少且耕作方式落后C.精耕細作的必要性 D.小農經濟的脆弱性4.“他(葛朗臺)半夜里把自己一個人關在密室之中,愛撫、把玩、欣賞他的金幣,放進桶里,緊緊地箍好?!薄芭R死之前還讓女兒把金幣鋪在桌上,長時間地盯著,這樣他才能感到暖和?!狈▏骷野蜖栐嗽凇稓W也妮葛朗臺》中對守財奴的描述,從側面反映了19世紀初法國的一些社會生活。這部小說A.以浪漫主義風格表達不滿情緒B.以印象主義技巧展現真實歷史C.以現實主義筆觸揭露社會黑暗D.以現代主義手法表現自我追求5.下表是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全國拖拉機及機耕面積完成情況表計算單位1957年計劃實際比計劃增長%拖拉機標準臺514612000133.2機耕面積萬畝7582754263.3據此能夠得出的結論是A.農業(yè)機械化基本實現 B.一五計劃超額完成C.三大改造效果顯著 D.農村生產力水平提高6.1915年,洛克菲勒基金會著手創(chuàng)辦北京協和醫(yī)學院。該學院全部采用英文教學,按照美國優(yōu)秀醫(yī)學院的標準,為教師提供世界水準的豐厚工資和福利保障。北京協和醫(yī)學院的創(chuàng)建A.推動了中國高等教育快速發(fā)展B.有助于中國社會生活習俗的變遷C.有利于西方文化在中國的傳播D.改善了中國社會的醫(yī)療衛(wèi)生狀況7.二戰(zhàn)后期一份國際文件中規(guī)定:“剝奪日本從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后,在太平洋上奪得或占領的一切島嶼”,使日本強占的中國領土,例如東北地區(qū)、和澎湖群島等“歸還中國”。該文件是A.《慕尼黑協定》 B.《蘇德互不侵犯條約》C.《聯合國家宣言》 D.《開羅宣言》8.根據下表可知,明清江南市鎮(zhèn)管理的主要特點是市鎮(zhèn)類型管理模式代表一般市鎮(zhèn)沿用傳統(tǒng)模式,州縣衙署直接管理交通要道市鎮(zhèn)設巡檢司加強治安管理蘇州府汾湖鎮(zhèn)一些富裕市鎮(zhèn)設課稅司掌收商稅松江府唐行鎮(zhèn)規(guī)模較大市鎮(zhèn)委派縣丞等官員駐鎮(zhèn)掌管治安、稅收等吳江縣盛澤鎮(zhèn)鈔關、港口市鎮(zhèn)設榷使署、海防署等進行管理常熟縣福山鎮(zhèn)A.以治安和賦稅征收為重點B.注重發(fā)揮地方的自主性C.蘊含了近代經濟管理方式D.保障小農生產的穩(wěn)定性9.毛澤東思想是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其“中國化”的準確含義是A.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滲透融合B.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的緊密結合C.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結合D.馬克思主義是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指導思想10.《十二銅表法》規(guī)定:“利息不得超過一分,超過的,處高利貸者四倍于超過額的罰金”、“對于自己承認或經判決的債務,有三十日的法定寬限期”。這些規(guī)定最能說明該法律A.保護貴族的既得利益 B.適應了當時社會政治需要C.對高利貸者處以嚴懲 D.一定程度上保護平民利益11.人們經常用國內生產總值(簡稱GDP)占世界總量的比重來論證本國的國際地位及發(fā)展方向。但也有人以1840年中國的GDP是世界的33%,但之后就逐步淪為半殖民地;而1949年中國的GDP雖是世界的6%,卻贏得了真正的獨立并逐步走向大國這些史實來反對GDP決定論。據此,下列該現象分析最為合理的是()A.GDP的確能反映經濟發(fā)展狀況,可以證實國家的地位和發(fā)展方向B.決定GDP變化的經濟性質才是真正決定國家的地位和發(fā)展方向C.GDP的國際地位變化趨勢經常與該國國際地位變化趨勢成反方向D.GDP只能反映當時經濟狀況,故不能反映國家的地位和發(fā)展方向12.下圖反映的是我國20世紀初社會習俗的變化,它主要表明A.封建傳統(tǒng)等級觀念已徹底廢除B.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C.國民人格平等的觀念逐漸形成D.新文化運動推動習俗改革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32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我國是較早注意人口問題的古代國家,公元前八世紀初,周宣王曾“料民于太原”。秦國商鞅變法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推行全國人口登記和招徠鄰國農民的方式來快速增加人口,從漢至唐,絕大多數思想家也呼吁人口增殖,如漢代的貢禹,國時的曹操,唐代的劉晏等。時至宋代,地廣人稀的現象早己不復存在,人口壓力漸大,一些敏感的知識分子開始提出適度人口或者減少人口的思想。但是,人口增殖的主流思想仍使得中國人口不斷增加,如明初在全國推行“黃冊”制度,以加強戶口管理,還把最低婚齡降至男16歲,女14歲。到了清初,統(tǒng)治者更是廢除了單獨的人口稅,實行“攤丁入畝”稅制,即把原來征收的丁銀全部攤入土地稅內,這使得農民人身束縛逐漸削弱,增人不增稅,刺激了人口的增長。到清末人口突破4億,控制人口增長的理論才開始受到重視.——摘編自王孝俊著《中國歷史人口政策變遷》等材料二:在新中國建立初期,無計劃生育促成第一次人口生育高潮的到來,面對生育高潮,政府逐步轉向節(jié)制生育。但后來對馬寅初控制人口理論的錯誤批判使得全國人口迅速增長,出現了新的生育高峰,導致國家正式把計劃生育作為國策提出并全面闡述。1964年,國務院成立了計劃生育委員會。l980年9月,中共中央在《致全體共產黨員、共青團員的公開信》中公開提出了“提倡一對夫婦只生育一個孩子”的號召,由此在全國掀起了計劃生育工作的高潮,計劃生育由地方城市全面鋪開到城鄉(xiāng)全體。1982年,黨的十二大把計劃生育確定為中國長期實行的一項基本國策,同年11月寫入新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2001年12月,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以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計劃生育基本國策有了國家基本法律的保障?!幾浴吨袊媱澤顒邮贰返?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指出我國古代人口問題的特點。(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指出新中國成立后人口政策的主要變化及啟示。14.(20分)只要有國家,發(fā)生國家之間的關系,就必然有外交。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薄熬雍投煌∪送缓汀!薄墩撜Z》材料二“天地以和順為命,萬物以和順為性。繼之者善,和順故為善也。成之者性,和順斯成也?!薄醴蛑吨芤淄鈧鳌罚?)依據材料一、二,概括指出其反映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怎樣的思想觀念?材料三“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政策的原則,為保障本國獨立、自由和領土主權的完整,擁護國際的持久和平和各國人民之間的友好合作,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政策和戰(zhàn)爭政策?!薄吨袊嗣裾螀f商會議共同綱領》(2)依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新中國初期的外交方針是什么?材料四“1954年在日內瓦會議時,福斯特·杜勒斯(時任美國國務卿)拒絕同周恩來握手(1972年訪問中國時)我走完舷梯時,決心一邊伸出我的手,一邊向他走去。當我們的手相握時,一個時代結束了,另一個時代開始了?!薄峥怂苫貞涗洠?)材料四所說的“一個時代結束了,另一個時代開始了”,這反映了中美關系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這種變化對當時的國際局勢產生了什么影響?材料五“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舊秩序,就是因為它不由大國主宰,而是有很多權力中心,每一個都獨立活動。美國既是超級大國,也不是超級大國。美國是唯一的軍事大國,但靠軍事力量能解決的問題越來越少。至于其他問題,如經濟問題,美國僅僅是一個大國,還有可能與美國匹敵的其他國家?!薄曰粮?993年的一次談話(4)材料五中所說的“世界新秩序”與“舊秩序”的含義分別是什么?據材料五指出,基辛格認為美國的國際地位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材料六“第三,堅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諧世界。文明多樣性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特征,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我們應該尊重各國自主選擇社會制度和發(fā)展道路的權利,相互借鑒……推動各國根據本國國情實現振興和發(fā)展;應該加強不同文明的對話和交流,在競爭比較中取長補短,在求同存異中共同發(fā)展……使人類更加和睦。”——摘自胡錦濤在聯合國成立60周年首腦會議上的講話(5)依據材料六指出新時期我國外交政策做出了哪些重大調整?結合所學知識,試舉兩個事例加以說明。并簡要分析做出這些重大調整的原因。(6)綜上,你認為影響一個國家制定對外政策的因素有哪些?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D【解析】

結合所學可知,漢武帝頻繁更換丞相,并且組成了中朝分割丞相的決策權,進而加強了專制君主的權利。D正確;秦朝郡縣制的實行改變了貴族壟斷國家權力的局面,A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削弱丞相的勢力,而不是諸侯,B排除;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提出使儒家成為官方正統(tǒng)思想,材料未反映,C排除。故選D。2、B【解析】

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以及孝文帝漢化改革都在客觀上推動民族文化認同,B正確;易服目的和出發(fā)點是鞏固統(tǒng)治,排除A、C;趙武靈王的改革主要是為了維護北部邊疆,孝文帝改革激化了矛盾,引起兵變,因此D排除。3、C【解析】

題干中的“在最小的空間內用最簡單的耕作方式養(yǎng)活盡可能多的人”體現的是精耕細作的概念,“比他的房子大不了多少倍的那塊土地”也說明中國古代需要精耕細作的農業(yè)耕作模式,故答案為C項;題干并非強調人口壓力帶來的影響,故A項錯誤;題干信息未涉及耕作方式,故B項錯誤;題干未體現小農經濟的脆弱性,故D錯誤。4、C【解析】

結合所學可知,《歐也妮葛朗臺》對人物及環(huán)境精細入微的描寫,反映了法國的時代風貌,生動再現了社會各個層面的生活,體現了現實主義的手法,C項正確;《歐也妮葛朗臺》是一部現實主義批判小說,故ABD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C。5、D【解析】

依據材料信息可知,此時全國拖拉機及機耕面積增長迅速,農業(yè)機械化水平大大提高,也提高了農村的生產力水平,因此D選項正確;中國農業(yè)機械化至今尚未實現,A選項錯誤;僅依據材料中拖拉機的使用情況不能得出一五計劃超額完成,B選項錯誤;材料并未涉及對生產關系的改革,C選項錯誤。故選D。6、C【解析】

材料體現了北京協和醫(yī)學院的創(chuàng)建是“全部采用英文教學,按照美國優(yōu)秀醫(yī)學院的標準,為教師提供世界水準的豐厚工資和福利保障”,故C符合題意;A、B與材料無關;D說法絕對?!军c睛】材料中的關鍵詞是“該學院全部采用英文教學,按照美國優(yōu)秀醫(yī)學院的標準”,考查的是學生讀取材料的能力。7、D【解析】試題分析:《開羅宣言》的內容有中、英、美三國堅持對日作戰(zhàn)直到日本無條件投降為止;日本歸還自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以來在太平洋區(qū)域所占的一切島嶼;日本交還占領自中國的所有領土,比如、澎湖及滿州,歸還于中華民國。故答案選D。其它三項均不符合題意??键c: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勝利·《開羅宣言》8、A【解析】

根據材料內容“設巡檢司加強治安管理”“設課稅司掌收商稅”“駐鎮(zhèn)掌管治安、稅收等”等信息可知,明清江南市鎮(zhèn)的管理模式主要以治安管理和收商稅為主,故A選項正確;材料內容主要體現了明清江南市鎮(zhèn)的管理模式主要以治安和賦稅征收為重點,沒有體現地方的自主性問題,故B選項錯誤;上述市鎮(zhèn)以治安管理和收商稅為主的管理模式不是近代經濟管理方式,故C選項錯誤;材料內容主要體現了明清時期中央對江南市鎮(zhèn)的管理模式,沒有涉及小農生產,并且與穩(wěn)定小農生產無關,故D選項與材料無關。9、C【解析】

依據馬克思主義的發(fā)展可知,毛澤東思想是將馬克思主義和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而產生的,因此“中國化”指的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結合。C正確;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結合是‘中國化’的一部分,A錯誤;工人運動是中國革命的一部分,中國革命是全民族的革命,因此與中國工人運動的緊密結合是‘中國化’的表現之一,B錯誤;馬克思主義成為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指導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結果,D錯誤。故選C。10、D【解析】

材料規(guī)定高利貸利率不得過高、債務期限可以放寬,都是為保護借貸、借債的平民,D正確;A、B在材料中未涉及,排除;材料對高利貸利率過高者,給以罰金處理,C說法不準確。11、B【解析】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對國內生產總值(GDP)認識與理解,旨在考查學生閱讀材料、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根據題干材料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判斷選項:A項表述與題干意思相反,排除;C項“成反方向”的說法明顯錯誤,排除;GDP能反映當時經濟狀況,能反映國家的地位和發(fā)展方向,D項錯誤;B項“決定GDP變化的經濟性質才是真正決定國家的地位和發(fā)展方向”表述準確,符合材料主旨和題意,正確。故選B??键c:世界經濟的發(fā)展·國內生產總值(GDP)·概況及認識12、C【解析】

20世紀初社會習俗由跪拜禮變?yōu)槲帐?,稱呼由“老爺”變?yōu)椤跋壬?,體現了封建等級觀念受到沖擊,國民人格平等的觀念逐漸形成,故C正確;A表述太絕對,錯誤;圖片信息無法體現“民主共和”,排除B;圖片社會習俗的變化主要原因是中華民國的推動,排除D。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1)特點:較早注意人口問題(或公元前八世紀初,周宣王曾“料民于太原”);通過加強戶口管理和推行早婚等方式增加國家人口(或秦國商鞍變法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推行全國人口登記和以招徠鄰國農民的方式來快速增加人口;或初在全國推行“黃冊”制度,以加強戶口管理,還把最低婚齡降至男16歲,女14歲);人口增殖的思想是主流即是對傳統(tǒng)人口政策的繼承(或從漢至唐,絕大多數思想家也呼吁人口增殖);控制人口的思想開始出現并逐漸受到重視,(或一些敏感的知識分子開始提出適度人口或者減少人口的思想;或控制人口增長的理論才開始受到重視);人口不斷增長(或到清末人口突破4億)。(2)變化:人口壓力使人口增殖思想轉變,政府轉向控制人口(或面對生育高潮,政府逐步轉向節(jié)制生育);人口管理機構逐步建立,試圖建立有效的人口管理制度(或國務院成立計劃生育委員會領導全國計劃生育工作);人口控制由局部到整體,由松散到嚴格(或計劃生育由地方城市全面鋪開到城鄉(xiāng)全體);控制人口成為一項基本國策(或黨的十二大把計劃生育確定為中國長期實行的一項基本國策);對人口問題重要性的認識逐步深入;強調法律法規(guī)在人口控制問題上的重要性(或計劃生育基本國策有了國家基本法律的保障);將人口控制與經濟發(fā)展相結合(或人口增長指標正式列入國民經濟計劃)。啟示:加強人口問題意識;促使人口與經濟社會協調發(fā)展?!窘馕觥康冢?)問,主要考查學生準確解讀實力及知識運用的能力,解答時需要緊扣“我國是較早注意人口問題的古代國家,公元前八世紀初,周宣王曾‘料民于太原’”“秦國商鞅變法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推行全國人口登記和以招徠鄰國農民的方式來快速增加人口”“明初在全國推行‘黃冊’制度,以加強戶口管理,還把最低婚齡降至男16歲、女14歲”“從漢至唐,絕大多數思想家也呼吁人口增殖”“人口增殖的主流思想仍使得中國人口不斷增加”“一些敏感的知識分子開始提出適度人口或者減少人口的思想”“控制人口增長的理論才開始受到重視”“刺激了人口的增長”“到清末人口突破4億”等信息分析歸納即可。第(2)問,主要考查學生閱讀史料,分析歸納的能力,第一小問的解答據材料二“面對生育高潮,政府逐步轉向節(jié)制生育”“導致國家正式把計劃生育作為國策提出并全面闡述”“國務院成立了計劃生育委員會”“計劃生育由地方城市全面鋪開到城鄉(xiāng)全體”“黨的十二大把計劃生育確定為中國長期實行的一項基本國策”“同年11月寫入新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計劃生育基本國策有了國家基本法律的保障”等信息歸納出變化即可;第二小問的解答需要通過題干所給材料及上述試題的解答,可以從人口問題、人口發(fā)展與經濟協調的關系等方面分析歸納即可。點晴:解題時一方面需要緊扣史料,提煉有效信息,一方面需要緊扣人口變化與經濟發(fā)展之間的關系分析歸納。14、(1)觀念:以和為貴,講求和諧。(2)方針: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針。(3)變化:中美關系由冷戰(zhàn)對峙到開始走向正常化。影響:有利于國際和平與安全,尤其是有利于亞太地區(qū)的和平和穩(wěn)定,緩解了世界的緊張局勢,促進新的國際關系的建立與發(fā)展。(4)新秩序指世界多極化趨勢;舊秩序指兩極格局。變化:美國獨霸世界的地位動搖。(5)重大調整:尊重世界的多樣性,加強與世界各國更廣泛的交流與合作,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fā)展,共建和諧世界。事例:中國參與亞太經合組織的各項活動,并發(fā)揮了積極作用,中國積極開展與周邊國家的睦鄰友好關系,2001年,中國參加建立上海合作組織。原因:經濟全球化和世界多極化趨勢的加強,中國的發(fā)展需要良好的外部環(huán)境。(6)因素:國際環(huán)境,國家綜合實力,國家利益,傳統(tǒng)的思想觀念等?!窘馕觥?/p>

(1)觀念:依據材料一中“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材料二中“天地以和順為命,萬物以和順為性”,可得出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