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9056-2020 古建筑磚石結構維修與加固技術規(guī)范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9/2B/13/wKhkGWapxIOAArXhAADhZ4feSiA673.jpg)
![GB∕T 39056-2020 古建筑磚石結構維修與加固技術規(guī)范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9/2B/13/wKhkGWapxIOAArXhAADhZ4feSiA6732.jpg)
![GB∕T 39056-2020 古建筑磚石結構維修與加固技術規(guī)范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9/2B/13/wKhkGWapxIOAArXhAADhZ4feSiA6733.jpg)
![GB∕T 39056-2020 古建筑磚石結構維修與加固技術規(guī)范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9/2B/13/wKhkGWapxIOAArXhAADhZ4feSiA6734.jpg)
![GB∕T 39056-2020 古建筑磚石結構維修與加固技術規(guī)范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9/2B/13/wKhkGWapxIOAArXhAADhZ4feSiA673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古建筑磚石結構維修與加固技術規(guī)范國家市場監(jiān)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IGB/T39056—2020 1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13術語和定義、符號 13.1術語和定義 13.2主要符號 34基本規(guī)定 3 35.1一般規(guī)定 35.2地基基礎勘查 45.3主體結構勘查 45.4圍護系統(tǒng)勘查 56安全性評估 56.1一般規(guī)定 56.2評估程序 66.3評估工作內容 76.4評估標準 76.5評估報告 97維修與加固 97.1一般規(guī)定 97.2維修與加固設計原則 97.3維修 7.4地基基礎加固 7.5主體結構加固 8.1一般規(guī)定 8.2施工質量驗收與竣工驗收 附錄A(規(guī)范性附錄)單個構件的劃分 附錄B(規(guī)范性附錄)安全性評估方法 附錄C(資料性附錄)石質構建表面清洗技術分類 附錄D(資料性附錄)地基和基礎加固方法 ⅢGB/T39056—2020本標準按照GB/T1.1—2009給出的規(guī)則起草。本標準由國家文物局提出。本標準由全國文物保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289)歸口。本標準主要起草單位:陜西省文物保護研究院、中冶建筑研究總院有限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西安建筑科技大學(陜西普寧工程結構特種技術有限公司)、西北大學、機械工業(yè)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陜西省建筑科學研究院、陜西古建園林建設有限公司。1GB/T39056—2020古建筑磚石結構維修與加固技術規(guī)范1范圍本標準規(guī)定了古建筑磚石結構保護過程中的基本規(guī)定、工程勘查、安全性評估、維修與加固和工程驗收等技術要求。等工作。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50003砌體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07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09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GB50292民用建筑可靠性鑒定標準CJJ39古建筑修建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北方地區(qū))CJJ70古建筑修建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南方地區(qū))JGJ123建筑地基基礎加固技術規(guī)范JGJ159古建筑修建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規(guī)范WW/T0007石質文物保護修復方案編寫規(guī)范WW/T0028砂巖質地文物防風化材料保護效果評估方法WW/T0063石質文物保護工程勘察規(guī)范3.1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1安全性safety古建筑在正常使用條件下,承受可能出現(xiàn)的各種作用的能力,以及在偶然事件發(fā)生時和發(fā)生后,仍保持必要的承載能力和整體穩(wěn)定性的能力。3.1.2分部結構sub-system3.1.3古建筑中的土或磚、石塊體在溫度變化、水的危害、大氣及生物作用等長期影響下發(fā)生的破壞作用。23.1.4構件直接與環(huán)境介質接觸而產(chǎn)生物理或化學的變化而導致材料的功能受到損傷的現(xiàn)象。3.1.53.1.6對安全性不足的古建筑的整體或局部采取增強、局部更換等活動。3.1.7為后期保護工程的設計與實施提供資料的活動。3.1.83.1.9砌體masonry用磚、石類塊體和灰漿砌筑而成的臺基、臺階、墻、柱等實體。3.1.10由于荷載作用、環(huán)境侵蝕、自然災害和人為因素等對結構構件造成的非正常的位移、變形、開裂及材3.1.11由屋面、外墻、門、窗等組成的,滿足古建筑防水、保溫、隔聲等建筑功能的體系。3.1.12對古建筑進行的修繕、整修工作。3.1.133.1.14整體穩(wěn)定性globalstability3.1.15基于地基基礎之上的建筑承重骨架,接受、承擔和傳遞上部荷載,維持上部結構整體性、穩(wěn)定性和安全性的體系。3.1.16用磚、石和灰漿砌筑而成的結構。3GB/T39056—20203.2主要符號下列符號適用于本文件。A1、B1、C1——第一級安全性評估時分部結構的安全性等級;I、Ⅱ、Ⅲ———第一級安全性評估時整體結構第二級安全性評估時構件的安全性等級;△——塔頂點的側向位移;砌體構件的高度或長度;R——結構構件抗力;S——結構構件的作用效應;5.——地基土長期壓密提高系數(shù)4基本規(guī)定4.1古建筑磚石結構在進行維修與加固之前,應對其安全性進行評估。4.2古建筑磚石結構在下列情況下應進行維修與加固:b)建筑結構構件損壞或缺失,導致局部結構承載能力不足時;c)當主要承重結構發(fā)生嚴重危險需要搶險時;d)經(jīng)定期檢查或全面檢查,發(fā)現(xiàn)古建筑存在安全隱患時;e)建筑內外裝飾損壞等影響正常使用時。4.3古建筑磚石結構的維修與加固應遵循以下原則:a)不得改變和破壞原有建筑的布局和結構,不得任意改建、擴建;b)古建筑的加固、連接構件和更替構件,都應易于拆除并且不因拆除它們而損傷古建筑的原有c)應優(yōu)先使用傳統(tǒng)材料及傳統(tǒng)工藝,應用新材料和新工藝維修與加固應可識別;d)維修與加固工程的有關資料應長期保存。4.4當采用新材料和新技術時,應有可靠的科學依據(jù)和完整的技術資料,且應有操作規(guī)程及質量檢查標準。4.5古建筑磚石結構的維修與加固,除應遵守本規(guī)范外,尚應符合國家有關法規(guī)及國家現(xiàn)行有關技術標準的規(guī)定。5工程勘查5.1一般規(guī)定5.1.1勘查工作應在初步分析造成文物病害主因的基礎上進行,病害主因與地基基礎無關時,可只進行主體結構勘查;病害主因與地基基礎有關聯(lián)時,應同時進行地基基礎勘查和主體結構勘查。維修與加固施工期間若發(fā)現(xiàn)與之前認識不一致的問題和現(xiàn)象時,應進行有針對性的補充勘查。5.1.2古建筑勘查應根據(jù)國家文物保護基本法規(guī)及相關標準,獲取歷史、環(huán)境、工程與水文地質、基礎4GB/T39056—2020結構、主體結構及保護現(xiàn)狀等基礎資料及其他有害影響因素資料。資料收集宜包括下列內容:c)周邊現(xiàn)代工程建設資料;5.1.3勘查工作應采用無損探測、原位測試與取樣試驗相結合的綜合勘探方式進行,不破壞或少破壞文物現(xiàn)狀。5.1.4石質構件的勘查可按照WW/T0063執(zhí)行。5.1.5對古建筑的歷代維修與加固勘查,還應查清下列情況:c)是否存在因維修與加固不當而造成的不良影響。5.2地基基礎勘查5.2.1地基勘察應包括以下內容:b)查清場地工程地質條件,包括巖土性質、地層劃分及空間展布、巖土物理力學性質等;c)評價水的危害對古建筑的影響;d)評價地基長期承載力及地基穩(wěn)定性;e)分析主體結構變形、開裂破壞等現(xiàn)象與地基的關系。5.2.2地基勘察技術手段宜考慮文物賦存的歷史性和長期性,有針對性地采取傳統(tǒng)與文物保護相適應的下列勘查技術手段:b)鉆探宜采用回轉鉆探與坑探;鉆探孔可同時布置剪切波、孔下攝影、CT成像及地下水監(jiān)測、變形監(jiān)測等工作。c)巖土物理力學性能的測試宜現(xiàn)場試驗與室內試驗綜合使用。5.2.3基礎勘查應包括以下內容:a)明確基礎的材料與形制;b)調查基礎的保存情況,評估基礎完整性;c)對地下水、土壤等對基礎的腐蝕性進行評價;d)分析基礎與主體結構病害發(fā)育關系。5.2.4基礎勘查宜與地基勘察綜合考慮。除地基勘察采用的物探手段外,可采用如下技術手段:a)選擇不影響主體結構安全的部位進行局部開挖。對局部開挖基礎松散覆蓋層進行調杳與測b)對基礎材料樣品取樣進行物理力學性質、礦物化學成分、微觀結構等分析。5.2.5地基與基礎勘查成果應包括以下內容:a)巖土工程勘察成果;b)主體結構的破壞現(xiàn)狀與地基、基礎相關性分析成果;c)當現(xiàn)有地基與基礎不能適應文物的長期保護時,建議可行的地基與基礎治理方案。5.2.6下列情況下應對地基基礎進行詳細勘查或在較長時間內進行定期觀測:a)古建筑有不均勻沉降、傾斜(歪閃)或扭轉;b)古建筑已有開裂、連接節(jié)點處有松動變位,但不能判定是否已停止發(fā)展。5.3主體結構勘查5GB/T39056—2020造、節(jié)點形式以及荷載傳遞路徑和方式等內容。5.3.2勘查宜采用下列技術方法:b)主體結構內部特征探測與分析宜優(yōu)先采用探地雷達、聲波、紅外、影像等無損檢測技術;5.3.3病害調查宜包括下列內容,并進行現(xiàn)場實測和長期監(jiān)測:b)主體結構傾斜或不均勻沉降;c)鼓脹范圍及最大鼓脹變形量;5.3.4材質性能檢測宜包括下列內容:b)磚、石塊材的現(xiàn)有強度和風化程度;c)灰漿材料組成及其性能;d)與結構性能相關的其他檢測。5.3.5主體結構勘查成果應包括以下內容:a)主體結構形制與保存現(xiàn)狀調查成果;b)主體結構病害成因分析及治理建議。5.4圍護系統(tǒng)勘查5.4.1圍護系統(tǒng)的勘查,除應查閱相關資料外,還應現(xiàn)場核查圍護系統(tǒng)的結構布置,調查該系統(tǒng)中圍護系統(tǒng)構件和非承重墻體及其構造連接的實際狀況、對主體結構的不利影響,以及圍護系統(tǒng)的使用功能、5.4.2圍護系統(tǒng)的勘查應重點查清下列情況:a)現(xiàn)狀及其細部構造;c)與主體結構的構造聯(lián)系;d)殘損情況以及在維修中可能產(chǎn)生的問題。5.4.3圍護系統(tǒng)的勘查成果應包括以下內容:a)圍護系統(tǒng)的現(xiàn)狀調查成果;b)圍護系統(tǒng)病害成因分析及治理建議。6安全性評估6.1一般規(guī)定6.1.1安全性評估的對象為古建筑磚石結構的構件、分部結構及整體結構。6.1.2在下列情況下,應進行安全性評估:a)維修與加固工程前;c)遭受嚴重災害或事故后;d)建筑使用功能發(fā)生變化時;e)保存環(huán)境改變可能產(chǎn)生安全問題時。6GB/T39056—2020a)需要定期檢查時;b)需要進行長期監(jiān)測時;c)存在局部損傷影響其正常使用時。6.1.4古建筑磚石結構的安全性評估應符合以下規(guī)定:a)所使用的儀器設備應經(jīng)過量值溯源,且在有效期內;b)所使用的技術和方法應成熟。屬新技術和新方法時,應經(jīng)過論證,并采用其他相關方法進行相互驗證。6.1.5當需評定地震作用或振動對古建筑磚石結構安全性的影響時,應進行檢測和必要的驗算。6.2評估程序6.2.2制定評估方案:根據(jù)現(xiàn)場調研情況制定出評估方案。6.2.4安全性評估分為兩級評估。第一級評估應以外觀損傷等宏觀控制和構造鑒定為主進行綜合評定,第二級評估應以承載能力驗算為主進行綜合評定。安全性應按構件、分部結構和整體結構三個層次進行安全性綜合評定。第一級安全性評估分三個等級,第二級安全性評估分為四個等級。6.2.6評估結束后應提交安全評估報告。磚石結構的安全性評估程序應按圖1的規(guī)定進行。調研I級,安全工程勘查第二級評估Ⅲ級,危險提出應急處理措施圖1安全性評估程序7GB/T39056—2020層次二三層名構件分部結構整體結構等級al、bl、clA1、B1、C1I、Ⅱ、Ⅲ地基基礎—按地基變形檢查項目評定地基基礎等級地基基礎評級整體結構評級主體結構按酥堿風化、變形、裂縫和構造等四個檢查項目評定單個構件等級所含構件的綜合評級主體結構評級結構的整體性評級結構側向位移評級圍護系統(tǒng)功能現(xiàn)狀、構造連接圍護系統(tǒng)評級層次—二三層名構件分部結構整體結構等級a、b、c、dA、B、C、D一、二、三、四地基基礎等級按地基基礎承載能力評定等級,且不得高于第一級評估等級整體結構評定等級,不等級主體結構按承載能力評定等級,且不得高于第一級評估等級所含構件的安全性評定等級,且不得高于第一級評估等級圍護系統(tǒng)承重部分按承載能力評定等級所含承重部分構件的安全性評定等級,且不得高于第一級評估等級6.4.1古建筑磚石結構的構件、分部結構及整體結構的第一級安全性評估各層次分級標準及處理建方法應按照附錄B執(zhí)行。8GB/T39056—2020表3第一級評估各層次分級標準層次鑒定對象等級分級標準處理建議一單個構件符合al級的要求,具有足夠的承載能力,安全不需要進行處理不符合al級的要求,有缺陷需要進行處理不符合al級的要求,存在安全隱患,危險需要采取應急措施二分部結構符合A1級的要求,具有足夠的承載能力,安全不需要進行處理不符合A1級的要求,有缺陷需要進行處理不符合A1級的要求,存在安全隱患,危險需要采取應急措施三整體結構I符合I級的要求,具有足夠的承載能力,安全不需要進行處理Ⅱ不符合I級的要求,有缺陷需要進行處理,并需要進行第二級評估Ⅲ不符合I級的要求,存在安全隱患,危險需采取應急措施,并需要進行第二級評估6.4.2古建筑磚石結構的構件、分部結構及整體結構的第二級安全性評估各層次分級標準及處理建議,應采用表4的規(guī)定。單個構件的劃分見附錄A;對al級、A1級、I級的具體分界界限及安全性評估方法應按照附錄B執(zhí)行。表4第二級評估各層次分級標準層次鑒定對象等級分級標準處理建議一單個構件a符合a級的要求,具有足夠的承載能力不需要進行處理b不符合a級的要求,尚不顯著影響承載能力可不進行處理C不符合a級的要求,顯著影響承載能力應進行處理d極不符合a級的要求,已嚴重影響承載能力應立即進行處理二分部結構A符合A級的要求,具有足夠的承載能力不符合要求的次要構件宜進行適當處理B不符合A級的要求,尚不顯著影響承載能力不符合要求的構件應進行處理C不符合A級的要求,顯著影響承載能力應進行處理,且不符合要求的構件應立即進行處理D極不符合A級的要求,已嚴重影響承載能力應立即進行處理三整體結構符合一級的要求,具有足夠的承載能力不符合要求的次要構件宜進行適當處理二不符合一級的要求,尚不顯著影響整體承載不符合要求的構件應進行處理三不符合一級的要求,顯著影響整體承載應進行處理,且不符合要求的構件應立即進行處理四不符合一級的要求,已嚴重影響整體承載應立即進行處理9GB/T39056—20206.5評估報告評估報告應包括以下內容:e)檢測儀器:含現(xiàn)場調查、檢測、勘察和室內試驗等所使用的儀器及儀器校驗證書號;h)安全性評估評級和處理意見或建議。7維修與加固7.1一般規(guī)定7.1.1古建筑磚石結構的維修與加固,應根據(jù)第6章中第一級及第二級安全性評估的結果及相應的處理建議,并依據(jù)具體情況采取相應的維修與加固措施。7.1.2當古建筑磚石結構出現(xiàn)險情急需搶修時,可采取不破壞文物原狀的臨時性排險加固措施。7.1.3古建筑磚石結構維修與加固工作應遵守下列規(guī)定:a)在對古建筑磚石結構殘損現(xiàn)狀全面勘查測繪及安全性評估的基礎上制訂維修與加固方案;b)對于通過維修補強可以繼續(xù)使用的構件應保留,對必須更換的構件,應在隱蔽處注明更換c)維修中替換下的原構件應編號登記后交業(yè)主單位;d)若發(fā)現(xiàn)隱蔽結構的構造有嚴重缺陷,或所處的環(huán)境條件存在有害因素時,應采取措施消除e)認真做好維修記錄及竣工圖,真實反映維修過程,全套技術資料應存檔備查;f)應嚴格遵守施工程序和檢查驗收制度。7.1.4維修與加固工作完成后,宜對維修與加固的項目進行檢測評估以驗證加固效果,必要時宜進行相應的長期監(jiān)測。7.2維修與加固設計原則7.2.1維修與加固設計時應進行結構承載能力及變形驗算。7.2.2維修與加固設計的范圍宜適度,可按照整棟古建筑或其中的整體結構確定,也可按指定的結構、構件或連接部位確定,并考慮結構的整體安全性。7.2.3驗算古建筑磚石結構的承載能力時,其作用應依據(jù)建筑的現(xiàn)狀使用功能確定;磚石砌體強度參數(shù)和彈性模量應依據(jù)磚石砌體的殘損情況實測確定,當無實測條件時,可按下列規(guī)定采用:a)按照GB50003的規(guī)定采用,并乘以折減系數(shù)0.9,有特殊要求者另行確定;b)對磚石塊材已明顯風化、酥堿的構件,應乘以相應系數(shù)。長期荷載作用和磚石風化、酥堿影響調整系數(shù)見表5。GB/T39056—2020表5長期荷載作用和磚石風化、酥堿影響調整系數(shù)表古建筑修建距1840年的時間年抗壓設計強度抗彎和抗剪設計強度彈性模量0.900.850.900.800.850.850.750.700.757.2.4古建筑磚石結構應按照GB50003的有關規(guī)定驗算其承載能力,并遵守下列規(guī)定:a)當墻體存在較大變形時,計算的有效厚度應按墻體的實際情況確定,并應考慮二階效應對墻體b)若原有構件已部分缺損或酥堿,應按剩余的截面進行驗算。7.3.1墻體裂縫的維修,應根據(jù)成因采用不同的處理方法。因地基不均勻沉降產(chǎn)生的斜裂縫,應于地基沉降穩(wěn)定或對地基進行加固處理后再進行處理;因墻體傾斜、扭轉而造成的裂縫,應于結構整體整修復位后方可進行處理。7.3.2磚石結構裂縫修補分為砌體灰縫裂隙修補及磚石塊材開裂修補,修補時應符合下列要求:a)砌體灰縫修補:1)磚石砌體灰縫裂隙修補應采用傳統(tǒng)材料、傳統(tǒng)工藝進行,慎用現(xiàn)代材料;2)修補以勾縫、填補為主,勾補前應按實際情況對灰縫進行必要的清理(開縫);3)灰縫填補應充盈整個裂隙,并應采取防護措施,避免污染周邊。b)磚石塊材開裂修補:1)修補應阻止水或其他有害物質進入裂隙;2)修補填充應注意材料的匹配性,修補主體材料應與修補對象材質相同或相近;3)修補后表面感觀應協(xié)調一致。7.3.3磚石結構局部殘損修復應遵循以下規(guī)定:a)先進行小范圍試驗,不應在未試驗基礎上進行大面積修復;b)石質構件修補所使用的材料應是可重復操作的,并應與原材質具有匹配性及兼容性,不應引入對文物本體有害的物質;c)修補層面與原始層面應有可靠的結合強度。7.3.4對酥堿造成的殘損維修,維修結束后還應注意古建筑的防水處理。7.3.5對于墻體根部酥堿造成的殘損,修補結束后應做好古建筑周圍場地的排水。7.3.6斷裂石質構件的粘接修復,應使用與石材性能相匹配的膠粘劑。7.3.7石質構件表面清洗技術分類參見附錄C。7.3.8磚石結構表面污染物清理應遵循以下規(guī)定:a)不應傷害文物本體。不引進有害物質,無不良殘留;清洗過程不影響后期保護;b)清洗方法應在標準區(qū)試驗的基礎上,通過論證后再實施;c)表面活性劑或其他與污垢起作用的水溶液清洗,不應大面積使用;d)揮發(fā)性有機溶劑應在清洗中限制性使用;e)清洗過程中應避免大量用水;f)采用蒸汽清洗方法時應注意選擇適合的溫度與壓力。GB/T39056—20207.3.9磚石結構表面風化可根據(jù)實際情況對其采取表面防護與滲透處理。防風化保護材料及其工藝的選擇應符合WW/T0007和WW/T0028中的相關規(guī)定。7.4.3加固時應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對古建筑及鄰近建筑產(chǎn)生不良影響。7.4.5對于實施地基基礎加固的古建筑,應在施工期間和施工完成后一定時期內進行沉降觀測。a)墻體轉角未咬槎砌筑處;d)其他原因引起的墻體削弱處。7.5.3對于磚石結構墻體由于承載能力不足而產(chǎn)生的裂縫,應進行墻體承載力驗算,根據(jù)具體情況采行支護后對墻體進行局部托換。7.5.5磚石券拱裂縫的加固處理,應重點分析其產(chǎn)生的原因并評估其對結構整體受力的影響,當裂縫GB/T39056—2020a)降水糾偏法;b)浸水(加壓)糾偏法;c)堆載糾偏法;d)掏土糾偏法。7.6.4頂升糾偏法可采用下列方法:a)注漿抬升糾偏法;b)頂升糾偏法。7.6.5頂升應視地質條件及主體結構的不同選擇適當?shù)幕A托換方法,基礎托換應在嚴格的計算分析a)采用箱梁頂進方法;b)主體結構較小時可采用型鋼梁直接頂進方法;c)主體結構較大且壓力比較集中時,也可采用人工成涵,逐步澆筑混凝土梁,并即時壓樁支頂7.6.6古建筑整體頂升的支承裝置依據(jù)地質條件及設計頂升高度等因素,可選用坑式鋼管靜壓樁、坑建筑的整體漂移(群樁穩(wěn)定)采取必要的限定措施。8工程驗收8.1.2維修與加固工程驗收時,施工單位應提供相應的驗收文件進行分階段質量驗收,并填寫隱蔽工8.2.1施工質量應按下列要求進行驗收:a)施工質量應符合本規(guī)范和相關專業(yè)驗收標準的規(guī)定,以及設計文件的要求;b)質量驗收應在施工單位自行檢查評定合格的基礎上進行;查認可。8.2.2竣工驗收應提供下列文件和記錄:a)全部設計文件及修改文件;b)設計變更及洽商文件;d)施工過程質量控制記錄;e)隱蔽工程驗收記錄;f)工程質量問題的處理方案和驗收記錄;g)其他必要的文件和記錄。GB/T39056—2020(規(guī)范性附錄)GB/T39056—2020(規(guī)范性附錄)安全性評估方法B.1.1構件安全性評估B.1.1.2當磚石結構構件的第一級安全性評估按酥堿風化項目進行時,應按照表B.1構件截面削弱率限值進行判定。表B.1構件截面削弱率限值評級類別削弱率/%al級構件bl級構件>5且≤25cl級構件B.1.1.3當磚石結構構件的第一級安全性評估按變形(傾斜)項目進行時,應按表B.2構件變形限值進行判定。表B.2構件變形限值評級類別墻、柱側向彎曲矢高傾斜率/%al級構件b1級構件>h/500,≤h/250>4且≤10cl級構件B.1.1.4當磚石結構構件的第一級安全性評估按裂縫項目進行時,應按表B.3構件裂縫評級進行判定。表B.3構件裂縫評級裂縫類型構件裂縫al級bl級cl級受力裂縫墻體無受力裂縫出現(xiàn)受力裂縫柱無受力裂縫出現(xiàn)受力裂縫筒拱、雙曲筒拱、扁殼的拱面、殼面無受力裂縫出現(xiàn)沿拱頂母線或對角線的裂縫GB/T39056—2020裂縫類型構件裂縫al級bl級cl級非受力裂縫墻體無裂縫縱橫墻連接處出現(xiàn)豎向裂縫但未通長,且最大裂縫寬度小于5mm縱橫墻連接處出現(xiàn)通長的豎向裂縫或墻身裂縫嚴重,且最大裂縫寬度已大于5mm柱無裂縫出現(xiàn)寬度小于1.5mm的裂縫縫,或有斷裂、錯位跡象B.1.1.5當磚石結構構件的第一級安全性評估按構造項目進行時,應按表B.4構件構造要求的規(guī)定進行評定。檢查項目bl級cl級連接及其他構造連接及砌筑方式正確,構造符合要求,無缺陷,工作無異常連接及砌筑方式不正確,構造不符合要求,存在缺陷,工作異常連接及砌筑方式不正確,構造不符合要求,存在嚴重缺陷,造成損害B.1.2分部結構安全性評估B.1.2.1磚石結構分部結構的第一級安全性評估,應按地基基礎、主體結構及圍護系統(tǒng)劃分為三個分其附近地面出現(xiàn)寬度大于10mm的裂縫,且上述裂縫尚可能發(fā)展,或周圍土體出現(xiàn)可能導致B.1.2.3主體結構的第一級安全性評估,應根據(jù)其所含構件的評定等級、結構的整體性等級以及主體B.1.2.4當主體結構的第一級安全性評估按單個構件評定等級時,應以所含構件的安全性等級所占的a)A1級:不含cl級構件,可含bl級構件,但含量不超過30%;b)B1級:可含cl級構件,但含量不超過20%;c)C1級:cl級構件含量超過20%。B.1.2.5當主體結構的第一級安全性評估按結構整體性評定等級時,應分別按照結構體系及布置和結構間的整體性連接兩個檢查項目按照表B.5主體結構整體性等級評定規(guī)定的限值進行評定,并取其中最低一級作為主體結構的整體性安全性等級。GB/T39056—2020檢查項目結構體系結構體系及布置合理,傳力路線結構體系及布置基本合理,傳力布置不合理,存在薄弱環(huán)節(jié),或及布置設計正確路線設計基本正確結構選型、傳力路線設計不當結構間的整體性連接結構間整體性連接設計合理,連接方式正確,連接可靠結構間整體性連接設計基本合理,連接方式基本正確,連接基本可靠結構間整體性連接設計不合理,連接方式不正確,連接不可靠建筑類別限值磚石建筑多層建筑墻H≤10mH>10m≤H/200且≤100mm柱H≤10mH>10m≤H/250且≤80mm單層建筑墻H≤7mH>7m≤H/200且≤60mm柱H≤7mH>7m≤H/280且≤50mm石牌坊立柱H≤7mH>7m塔△H≤50m50<H≤100m城墻傾斜率其中最低一級作為圍護系統(tǒng)的安全性等級。B.1.2.8當圍護系統(tǒng)的第一級安全性評估按其功能現(xiàn)狀評定等級時,應按表B.7圍護系統(tǒng)功能現(xiàn)狀等級的要求進行評定。表B.7圍護系統(tǒng)功能現(xiàn)狀等級評定A1級C1級功能現(xiàn)狀完好,且功能符合使用要求有輕微缺陷,但尚不顯著影響其功能有損壞,或功能不符合使用要求GB/T39056—2020B.1.2.9當圍護系統(tǒng)的第一級安全性評估按其構造連接評定等級時,應按表B.8圍護系統(tǒng)構造連接等B1級構造構造合理,符合要求,無變形或無損壞構造合理,基本符合要求,無變形或無損壞構造不合理,不符合或嚴重不符合要求,有明顯變形或損壞連接連接方式正確,連接構造符合要求,無缺陷,工作無異常連接方式正確,連接構造基本符合要求,僅有局部缺陷或損傷,工作無異常連接方式不當,連接構造有嚴重缺陷,已有明顯變形、松動、局部脫落、裂縫或損壞對主體結構系統(tǒng)安全的影響構件選型及布置合理,對主體結構的安全沒有不利影響構件選型及布置基本合理,對主體結構的有較輕的不利影響構件選型及布置不合理,對主體結構的安全有較大或嚴重的不利影響B(tài).1.3整體結構安全性評估列原則確定:全性等級。b)當圍護系統(tǒng)的安全性等級比a)確定的等級低二級時,整體結構的安全性等級可根據(jù)具體情況降低一至二級確定。B.1.3.2整體結構的第一級安全性評估評為IⅡ級、III級的,應繼續(xù)進行第二級評估,并由第二級評估B.2第二級評估B.2.1構件安全性評估a)結構構件驗算采用的結構分析方法,可參照國家現(xiàn)行設計標準的規(guī)定。c)結構上的作用應經(jīng)調查或檢測核實,可按照GB50292的規(guī)定執(zhí)行。1)作用的組合、作用的分項系數(shù)及組合值系數(shù),可按照GB50009的規(guī)定采用;如果古建筑GB/T39056—2020f)構件材料強度的標準值應根據(jù)結構的實際狀態(tài)進行現(xiàn)場檢測,可按照GB50292的規(guī)定執(zhí)行。全性等級為bl級時,構件第二級評估的安全性等級不應高于b級。構件類別評定標準R/Y?Sa級b級c級d級主要構件<0.9次要構件<0.85注:表中R和S分別為結構的抗力和作用效應,Y?為結構重要性系數(shù)。a)檢測方法應按國家現(xiàn)行有關標準采用;B.2.2分部結構安全性評估B.2.2.1磚石結構分部結構的第二級安全性評估,應按地基基礎、主體結構及圍護系統(tǒng)劃分為三個分部結構分別進行。B.2.2.2地基基礎的第二級評估應按照地基承載能力和基礎承載能力兩個項目評定,并取其中較低等級作為地基基礎分部結構的安全性等級。當?shù)鼗A的第一級評估的安全性等級為B1級時,地基基礎的安全性等級不應高于B級。B.2.2.3地基承載力計算時,驗算應根據(jù)GB50007進行,考慮地基土長期壓密效應系數(shù)5(見表B.10)調整后,地基承載力安全性等級應按表B.11的規(guī)定進行評級。P?/fnk提高系數(shù)5注1:P。指基礎底面實際平均壓應力(kPa)。注2:fak指地基承載力特征值(kPa)。注3:5、表示地基土長期壓密提高系數(shù)。A級B級C級D級5.R/Y?S≥0.955.R/γ?S≥0.905.R/Y?S<0.9B.2.2.4基礎承載能力等級評定時,承載力驗算應根據(jù)GB50007進行,安全性應按表B.12的規(guī)定評級。GB/T39056—2020表B.12基礎承載力等級評定A級B級C級D級R/γ?S≥1.0R/γ?S≥0.95R/γ?S≥0.90R/γ?S<0.9B.2.2.5主體結構的第二級評估按構件安全性等級進行評定,并按照下列原則確定:a)一般情況下,應按構件承載能力和側向位移(或傾斜)的評級結果,取其中最低一級作為主體結構的安全性等級;其中構件按承載能力評定等級時,應以所含構件的安全性等級所占的百分3)C級:可含d級構件,但含量不超過10%;b)當主體結構按a)評為B級,但若發(fā)現(xiàn)其主要構件所含的各種c級構件或連接處于下列情況之1)c級構件沿古建筑某方位呈規(guī)律性分布,或過于集中在結構的某部位;2)出現(xiàn)c級構件交匯的節(jié)點連接;3)c級構件存在于人群密集場所或其他破壞后果嚴重的部位。c)當主體結構按a)、b)評為C級,但若發(fā)現(xiàn)其主要構件(不分種類)或連接有下列情形之一時,宜將所評等級降為D級:1)任何種類建筑中,有50%以上的構件為c級;2)多層房屋中,其底層均為c級;3)在人群密集場所或其他破壞后果嚴重部位,出現(xiàn)c級。d)當主體結構評為B級,而結構整體性等級為C級時,應將所評的主體結構安全性等級降為e)當主體結構在按b)、d)的規(guī)定作調整后仍為B級,而各種次要構件中,其等級最低的一種為c1)若該種次要構件參與支承系統(tǒng)(或其他抗側力系統(tǒng))工作,應將所評的主體結構安全性等級降為C級;2)當不止一種次要構件為c級,應將主體結構的安全性等級降為C級。B.2.2.6圍護系統(tǒng)的第二級安全評估,應根據(jù)其承載能力進行評定,承載能力評定項目的評定等級可按本標準相應構件的評級規(guī)定評定。B.2.3整體結構安全性評估B.2.3.1整體結構的第二級安全評估,應根據(jù)其地基基礎、主體結構、圍護系統(tǒng)的安全性等級,按下列原則確定:a)首先根據(jù)其地基基礎、主體結構的安全性等級進行確定,并取其中較低等級作為整體結構的安全性等級。b)當整體結構的安全性等級按a)評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設備維護助理工作總結
- XXX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員工安全手冊(安全操作規(guī)程)
- 2025-2030全球汽車主動夜視系統(tǒng)行業(yè)調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國臺式振動臺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研報告
- 2025-2030全球監(jiān)視雷達系統(tǒng)行業(yè)調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2030全球碳納米粉行業(yè)調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國三重四級桿液質聯(lián)用儀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研報告
- 2025-2030全球DRM數(shù)字版權保護技術行業(yè)調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國細胞活力檢測試劑盒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研報告
- 2025-2030全球可重復使用墊料氣囊行業(yè)調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麥當勞市場調研
- 芯片可靠性分析
- 2023年貴州省畢節(jié)市中考物理試題(原卷+解析版)真題含答案
- 口腔種植技術臨床應用能力評估報告范本
- 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chuàng)造(優(yōu)秀課件)
- 新華字典第12版電子版
- 【考試版】蘇教版2022-2023學年四年級數(shù)學下冊開學摸底考試卷(五)含答案與解析
- 血液透析個案護理兩篇
- 第八章 客戶關系管理
- 新版人教版高中英語選修一、選修二詞匯表
- 2022年河北邯鄲世紀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試題及答案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