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8006.3-2020 一次性可降解餐飲具通 用技術要求_第1頁
GB∕T 18006.3-2020 一次性可降解餐飲具通 用技術要求_第2頁
GB∕T 18006.3-2020 一次性可降解餐飲具通 用技術要求_第3頁
GB∕T 18006.3-2020 一次性可降解餐飲具通 用技術要求_第4頁
GB∕T 18006.3-2020 一次性可降解餐飲具通 用技術要求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Y28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部分代替GB/T18006.1—2009一次性可降解餐飲具通用技術要求G國家市場監(jiān)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Ⅰ本部分為GB/T18006的第3部分。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給出的規(guī)則起草。本部分代替GB/T18006.1—2009《塑料一次性餐飲具通用技術要求》中的可降解餐飲具相關內容。本部分與GB/T18006.1—2009中的可降解一次性餐飲具部分內容相比,主要變化如下:—標準名稱由《塑料一次性餐飲具通用技術要求》改為《一次性可降解餐飲具通用技術要求》;—給出了一次性可降解餐飲具按使用時的耐熱程度進行分類的辦法(見第4章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fā)布機構不承擔識別這些專利的責任。本部分由中國輕工業(yè)聯(lián)合會提出。本部分由全國食品直接接觸材料及制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397)歸口。本部分起草單位:寧波家聯(lián)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臺州富嶺塑膠有限公司、北京工商大學輕工業(yè)塑料加工應用研究所、北京永華晴天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北京雙健塑料包裝制品有限公司、安徽恒鑫環(huán)保新材料有限公司、常州龍駿天純環(huán)保科技有限公司、漳州綠塑新材料有限公司、深圳市虹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武漢華麗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蘇州漢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綠禾生態(tài)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南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義烏市雙童日用品有限公司、拉扎斯網絡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北京三快在線科技有限公司、佛山碧嘉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江蘇中科成長環(huán)保科技有限公司、甘肅莫高陽光環(huán)保科技有限公司、四川大學、國家塑料制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中心(北京)、寧波鉅億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廣東崇熙環(huán)??萍加邢薰?。本部分所代替標準的歷次版本發(fā)布情況為:—部分代替GB/T18006.1—2009。1一次性可降解餐飲具通用技術要求本部分規(guī)定了一次性可降解餐飲具的定義和術語、分類、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guī)則及產品包裝本部分適用于3.3定義的,以樹脂、淀粉、植物纖維等各種原料制得的可降解一次性餐飲具,也適用于接觸食品層覆有或涂有或復合有生物降解塑料薄膜或片的其他可降解一次性餐飲具。本部分不適用于紙杯、紙碗等紙質餐飲具。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462紙、紙板和紙漿分析試樣水分的測定GB/T2828.1計數(shù)抽樣檢驗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質量限(AQL)檢索的逐批檢驗抽樣計劃GB/T9345.1—2008塑料灰分的測定第1部分:通用方法GB/T15337原子吸收光譜分析法通則GB/T19276.1水性培養(yǎng)液中材料最終需氧生物分解能力的測定采用測定密閉呼吸計中需氧量的方法GB/T19276.2水性培養(yǎng)液中材料最終需氧生物分解能力的測定采用測定釋放的二氧化碳的方法GB/T19277.1受控堆肥條件下材料最終需氧生物分解能力的測定采用測定釋放的二氧化碳的方法第1部分:通用方法GB/T19277.2受控堆肥條件下材料最終需氧生物分解能力的測定采用測定釋放的二氧化碳的方法第2部分:用重量分析法測定實驗室條件下二氧化碳的釋放量GB/T19811在定義堆肥化中試條件下塑料材料崩解程度的測定GB/T22047土壤中塑料材料最終需氧生物分解能力的測定采用測定密閉呼吸計中需氧量或測定釋放的二氧化碳的方法GB/T28206—2011可堆肥塑料技術要求GB/T32106塑料在水性培養(yǎng)液中最終厭氧生物分解能力的測定通過測量生物氣體產物的方法GB/T33797塑料在高固體份堆肥條件下最終厭氧生物分解能力的測定采用分析測定釋放生物氣體的方法GB/T37837四極桿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方法通則EN13432:2000包裝通過堆肥和生物分解評定包裝可回收性的要求試驗計劃和包裝最后驗收標準的評定()化學品試驗規(guī)范陸生植物種植試驗(2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降解可降解全生物降解生物降解生物分解在自然界如土壤、沙土、水等條件下,或者是在特定條件如堆肥化或厭氧消化條件下或水性培養(yǎng)液中,可最終被分解為成分較簡單的化合物及所含元素的礦化無機鹽、生物死體的一種性質。注:簡單的化合物,如二氧化碳(CO2)或/和甲烷(CH4)、水(H2O)等。3.2一次性餐飲具等,也包括有外托的一次性內襯餐具,也包括用餐目的或類似用途的食品包裝物。但不包括無預期用餐目的或類似用途的食品包裝物如生鮮食品托盤、酸奶杯、果凍杯等,也不包括僅用于食品保鮮、展示、貯存、封裝目的的食品包裝物如餅干襯托、蛋糕盒等。3.3一次性可降解餐飲具用可降解(3.1)材料制作的一次性餐飲具(3.2)。本部分規(guī)定的一次性可降解餐飲具按照其使用時的耐熱程度,可以分為耐熱和不耐熱一次性可降解餐飲具。5技術要求外觀應符合以下要求:正常色澤;b)不能有裂縫口及填裝缺陷;e)有顏色的餐飲具不能有明顯的變色、褪色、顏色深淺不勻(有裝飾要求除外)、污點等;f)餐飲具表面如有涂裝,涂裝面應無流掛、起皮、裂開、起泡等;結構應符合以下要求:邊緣光滑、規(guī)整;3b)對帶蓋的產品,其蓋合應方便平整,且容器與蓋應匹配;c)對反彈性蓋的產品,其蓋應可別扣;d)對具有容器功能的一次性可降解餐飲具,應能平放穩(wěn)定。容積偏差僅對具有容器盛裝功能的一次性可降解餐飲具有要求,對刀、叉、勺、筷、碟、盤、托、蓋、內襯等不作要求。負重試驗僅對在盛裝食品后有可能堆碼或手握的餐盒、碗、杯等一次性可降解餐飲具有要求,對刀、叉、勺、筷、碟、盤、蓋以及有外托的一次性內襯餐飲具不作要求。跌落試驗,三個試樣均不得有任何裂損。對蓋和容器連體的一次性可降解餐飲具,對折試驗后不應有裂紋或損壞。三個試驗樣品均不得有裂紋和損壞。蓋體對折試驗僅對蓋和容器連體的一次性可降解餐飲具有要求,對蓋和餐盒分體或無蓋的餐盒、耐熱水試驗后,不應變形、起皮、起皺,對具有容器功能的餐飲具不應變形、陰滲及滲漏。試驗兩個樣品,均不得有明顯變形、陰滲及滲漏。耐熱水試驗僅對有可能盛裝熱菜、熱食物及熱飲的盒、杯、碗等一次性可降解餐飲具有要求,對無需耐熱的盤、碟、刀、叉、勺、筷、蓋等一次性可降解餐飲具不作要求,對標識不耐熱的一次性可降解餐飲具也不作要求。對本身不耐熱材質制作的一次性可降解餐飲具包括發(fā)泡與非發(fā)泡餐飲具,其應明確標識耐熱最高溫度,試驗時的耐熱水試驗按照標識溫度進行,如沒標識則統(tǒng)一按耐熱一次性可降解餐飲具進行試驗。耐熱油試驗后,不應變形、起皮、起皺,對具有容器功能的餐飲具不應陰滲及滲漏。試驗兩個樣品,均不得有明顯變形、陰滲及滲漏。耐熱油試驗僅對有可能盛裝熱菜、熱食物的盒、碗等一次性可降解餐飲具有要求,對無需耐熱油的盤、碟、刀、叉、筷、水杯等一次性可降解餐飲具不作要求,對標識不耐熱的一次餐飲具也不作要求。對具有盛裝液體功能的盒、碗、杯等一次性可降解餐飲具,試驗后不應漏水。4試驗兩個樣品,均不得有滲漏。對無盛裝液體功能的一次性可降解餐飲具不作要求,對標識無盛裝液體功能的盒、碗、杯等一次性可降解餐飲具不作要求。用天然高分子材料制作的一次性可降解餐飲具如植物纖維模塑餐具等,其含水量應不大于7%。含水量僅對使用天然高分子材料制作的一次性可降解餐飲具有要求,對其他材質制作的一次性可降解餐飲具不作要求。5.5重金屬及特定元素含量重金屬及特定元素含量要求見表1。注:本部分規(guī)定的重金屬及特定元素含量要求并非從食品安全角度出發(fā),而是考慮到可降解塑料在環(huán)境中全生物降解后,其有機碳部分被微生物分解轉化成了二氧化碳(和/或甲烷)等小分子物質,而所含的這些重金屬及特定元素含量會殘留在降解環(huán)境中,所以從環(huán)境安全角度出發(fā),進行了具體指標限值。表1重金屬及特定元素含量限量要求重金屬限量/(干重)As5Cd0.5CrCuFHg0.5NiMo1PbZn5.6揮發(fā)性固體含量(有機成分含量)揮發(fā)性固體含量應降解性能應同時滿足以下要求:且材料中組分b)如果可降解餐飲具由混合物或多種材質復合組成,則組分含量<1%的有機成分也應可生物5注:組分含量<1%的有機成分可生物分解能力可提供產品相應檢驗報告或企業(yè)自我聲明。5.8可堆肥降解性能生物分解率應同時滿足以下要求:a)相對生物分解率應≥90%,且材料中組分≥1%的有機成分的生物分解率應≥60%。b)如果可降解餐飲具由混合物或多種材質復合組成,則組分含量<1%的有機成分也應可生物分解,但可不提供生物分解能力證明,各組分加和總量應<5%。崩解率應≥90%。植物出芽率和植物生物質量比應≥90%。注:可堆肥性能僅當一次性可降解餐飲具宣稱是可堆肥時進行要求。降解性能是可降解餐飲具在不同環(huán)境條件下的一種降解能力體現(xiàn),檢測方法可以是堆肥、水環(huán)境、土壤等條件,但可堆肥主要是指可降解餐飲具能在堆肥化條件下完全降解。6試驗方法在實驗室中用45°角射燈觀察。6.2容積偏差根據一次性可降解餐飲具制品的規(guī)格,取相應容量的量筒,將(23±1)℃的水(蒸餾水或去離子水)加入試樣容器內,至容器內水平最高處與容器口平面相平,將水小心倒入量筒內,讀數(shù)并記錄。試驗時,取三個樣品進行檢驗,取三個樣品檢驗結果的平均值作為最終檢驗結果。按式(1)計算一次性可降解餐飲具的容量偏差:式中:犇—一次性可降解餐飲具樣品的容量偏差;—一次性可降解餐飲具樣品容量的標稱值,單位為毫升(mL—一次性可降解餐飲具樣品容量的平均值,單位為毫升(mL)。試驗設備的平板玻璃兩塊砝碼精確度為6.3.2試驗步驟:取試樣一只,將盛裝食品的主體部分倒扣排放在平滑玻璃板上,再放上另一塊平板玻璃。先用金屬尺測量平板玻璃下表面至桌面的高度。然后將3kg砝碼置于平板玻璃中央處,負重1min立即精確測量上述高度。注:對容積小于500mL一次性水杯,負重試驗的砝碼為1kg。另取試樣一只,重復以上步驟。用式(2)分別計算每只試樣負重變化率,取兩只試樣負重變化率的算術平均值為負重變化率。6式中:犠—試樣的負重變化率;—試樣負重前高度,單位為毫米(mm在常溫下,將試樣距平整水泥地面0.8m高處,底部朝下,自由跌落一次,觀察試樣是否完好無損。試驗時,取三個樣品進行檢驗。6.5蓋體連接對折試驗將帶蓋餐飲具試樣連續(xù)開合15次,觀察與盒體連接處有無裂紋和損壞。試驗時,取三個樣品進行檢驗。注:僅對蓋盒連體餐飲具進行檢驗。取試樣一只,放在襯有濾紙的搪瓷盤上,注滿95℃±5℃的熱水(方便面碗用100℃熱水)或熱食用油(飲具只做100℃水耐熱試驗再移到60℃恒溫箱內靜置30min后觀察樣品有無變形,有無陰滲、滲漏的跡象。取另外試樣一只,重復以上步驟。取試樣放在襯有濾紙的搪瓷盤上,注滿23℃±2℃的水,靜置30min后觀察樣盒有無變形,盒底有無陰滲、滲漏的跡象。按GB/T462要求檢驗。試驗時,取三個樣品進行檢驗,取三個樣品檢驗結果的平均值作為最終檢驗結果。6.9重金屬及特定元素含量將樣品經高壓系統(tǒng)微波消解,然后用原子吸收儀按GB/T15337進行測試,或者用四極桿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按照GB/T37837進行檢測。仲裁時按照GB/T15337進行檢測。將樣品石英砂放在燃燒舟里混合,蓋上適量石英砂,在通水蒸氣和氧氣情況下高溫爐1250℃中煅燒15min,收集冷凝液。用等離子色譜測定儀進行氟含量測試。6.10揮發(fā)性固體含量揮發(fā)性固體含量按GB/T9345.1—2008方法A進行測試,測試溫度為550℃。7生物分解率按GB/T19277.1或GB/T19277.2或GB/T19276.1或GB/T19276.2或GB/T22047或GB/T32106或GB/T33797進行測試。如仲裁需要時,按GB/T19277.1進行測試。6.12可堆肥降解性能生物分解率按GB/T19277.1進行測試。崩解率按GB/T19811進行測試。依照GB/T28206—2011的6.4.4、OECD208和EN13432:2000中附錄E中修訂的規(guī)定進行測試,試驗樣品堆肥的植物種植出芽率與植物生物質量相對于空白堆肥(未進行試驗或試驗開始加入參比以上。7檢驗規(guī)則產品以批為單位進行驗收。同一批原料、同一規(guī)格、同一配方、同一工藝連續(xù)生產的產品,以不超過為一批。出廠檢驗項目為外觀、結構和使用性能。型式檢驗項目為要求中除降解性能外的全部項目,有下列情況之一時,應進行型式檢驗:首批生產;b)當原材料品種、產品結構、生產工藝或設備改變時;c)出廠檢驗結果與上次型式檢驗結果有較大差異時;停產6個月以上,重新恢復生產時;f)國家有關質量監(jiān)督部門要求時。采用GB/T2828.1的二次正常抽樣方案。檢查水平(IL)為一般檢查水平Ⅱ,合格質量水平(AQL)為6.5,其樣本、判定數(shù)組詳見表2。每一單位包裝作為一樣本單位,單位包裝可以是箱、包、個或只等。8試驗時從每一單位包裝中隨機取一個產品作為樣本檢驗。表2感官抽樣方案及判定單位為單位包裝批量樣本樣本大小累計樣本大小接收數(shù)Ac拒收數(shù)Re10~50第一第二51~90第一第二91~150第一第二151~280第一第二281~500第一第二501~1200第一第二1201~3200第一第二≥3201第一第二從抽取的樣本中隨機取足夠數(shù)量樣品進行。外觀與結構樣本單位的判定,按5.1和5.外觀與結構的檢驗結果按照表2的規(guī)定進行判定。第一次抽樣檢驗全部給出的第一樣本數(shù)量中,如不合格品數(shù)量小于或等于第一接收數(shù),則判該項合格;如不合格品數(shù)量大于或等于第一拒收數(shù),則判該項不合格;如不合格品數(shù)量介于第一接收數(shù)和第一拒收數(shù)之間,則進行第二次抽樣檢驗。第二次抽樣檢驗全部給出第二樣本數(shù)量后,如累計兩次抽樣檢驗不合格品數(shù)量小于或等于第二接收數(shù),則判該項合格;如累計兩次抽樣檢驗不合格品數(shù)量大于或等于第二拒收數(shù),則判該項不合格。使用性能的判定,按5.3進行,所有指標檢驗結果全部合格則判該項合格;若有不合格項目時,應在原批中抽取雙倍樣品分別對不合格項目進行復檢,復檢結果全部合格則判該項合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