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級中學名校試卷PAGEPAGE1江西省多校聯(lián)考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6月摸底考試歷史試題考生注意:1.本試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2.答題前,考生務必用直徑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將密封線內項目填寫清楚。3.考生作答時,請將〖答案〗答在答題卡上。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非選擇題請用直徑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在答題卡上各題的答題區(qū)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qū)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試題卷、草稿紙上作答無效。4.本卷命題范圍:高考范圍。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周朝國號“周”既為地名,又為族名。周初諸侯之顯耀者皆稱“公”,古代“公”與“翁”通,為父稱。這表明周初()A.禮樂制度漸趨完備 B.政治具有鮮明的等級特征C.政權具有宗族性質 D.分封制與宗法制互為表里〖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周朝時期(中國)。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周”既為地名,又為族名,“周初諸侯之顯耀者”也系由家族之父演變而成,這說明周初政權具有宗族性質,C項正確;材料主要體現了宗族對政權的影響,沒有體現禮樂制度的發(fā)展完善,排除A項;西周分封制下形成了鮮明的等級制度,即天子—諸侯—卿大夫—士,但這在材料中沒有體現,排除B項;材料沒有體現分封制與宗法制之間的關系,排除D項。故選C項。2.歷史學家余英時認為,漢代以“孝悌”作為取士最重要的標準,是根據“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的邏輯推衍出來的。而漢代從對“孝”的重視到“舉孝廉”制度形成的過程,也是“社會的倫理秩序與一般性的政治制度進行對接”的過程。余英時意在強調,漢代()A.政治與倫理同構 B.治國注重傳承與創(chuàng)新C.取仕政策的調整 D.儒學理論體系政治化〖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題干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漢代的中國。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西漢雖承秦的制度而立國,然而統(tǒng)治思想上卻極力矯正秦政的流弊,從統(tǒng)治者自上而下對“孝”的推崇、踐行到以此為基礎和標準形成“舉孝廉”制度正是其中的重要舉措。這個過程折射出的不僅僅是所謂的儒學“獨尊”,更重要的是儒家政治觀念與價值取向對國家政治的多方面滲透與引領,A項正確;漢代治國傳承一般強調的是“漢承秦制”,但這在材料中沒有體現,排除B項;取仕政策的調整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項;材料未體現儒學理論體系的政治化,而是體現漢代政治與倫理同構,排除D項。故選A項。3.東晉時期,大臣孫綽撰《喻道論》,直言“周孔即佛,佛即周孔,蓋外內名之耳”。名僧慧遠說:“悅釋迦之風者,還以‘奉親’、‘敬君’為先”。這反映出當時()A.儒學思想正統(tǒng)地位被動搖 B.不同思想文化的交融C.國家統(tǒng)一促進了文化交流 D.士人的社會地位下降〖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本質題。根據材料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魏晉時期的中國。根據材料“周孔即佛,佛即周孔,蓋外內名之耳”“悅釋迦之風者,還以‘奉親’、‘敬君’為先”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一時期儒家與佛教思想相互影響,說明不同思想文化之間相互交流,B項正確;材料強調的是不同思想文化之間相互交流,且“儒學思想正統(tǒng)地位被動搖”是在近代新文化運動時期,排除A項;魏晉南北朝時期只有西晉實現短暫統(tǒng)一,排除C項;當時的士人社會地位并未下降,排除D項。故選B項。4.宋太宗時代,位居樞密使高官的大將曹彬,“遇士(大)夫于途,必引車避之”。大臣文彥博公開對宋神宗說“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話語。宋人詩云:“滿朝朱紫貴,盡是讀書人?!睂Υ私庾x合理的是,宋朝()A.商業(yè)發(fā)展沖擊社會傳統(tǒng)觀念 B.科舉改革導致社會階層流動C.士人價值觀念發(fā)生根本變化 D.“重文輕武”的風尚逐漸形成〖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是正向題。時空是:宋代中國。據材料,宋朝有“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說法,位高權重的武將遇到文官主動退避,朝廷重要官員多由文人擔任。結合所學,宋初統(tǒng)治者結合自身的政變經歷和以往的歷史教訓,充分意識到政權面臨的最大威脅是擁兵自重的武將勢力,社會動亂的根源也在于此。于是,在確定治國思想與方略時,逐漸形成“崇文抑武”的理念,D項正確;材料所述為宋朝的治國方略,而非社會觀念,且“重文輕武”主要是出于鞏固統(tǒng)治的需要,而非商業(yè)觀念影響所致,排除A項;材料提及文官地位,未提及這些文官是通過科舉選拔的,也未提及擴大科舉選官規(guī)模、糊名謄錄、殿試等科舉改革,排除B項;宋代士人價值觀念受到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與其他朝代具有相似性,并未發(fā)生根本變化,排除C項。故選D項。5.清朝前中期,因冀、魯、陜、晉以及廣東缺糧嚴重,川、湘、東北、臺灣已成為糧食基地。因而,糧食長距離運銷量已三倍于明朝。但是,糧食交易在總商品量中所占比重仍屬有限。這表明該時期()A.人地矛盾日益嚴重導致糧食危機 B.南北區(qū)域間長途販運已占據主導C.高產農作物的引進促進邊疆開發(fā) D.糧食運銷狀況深受市場需求影響〖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時空是清朝時期的中國。根據材料“清朝前中期,因冀、魯、陜、晉以及廣東缺糧嚴重,川、湘、東北、臺灣已成為糧食基地。因而,糧食長距離運銷量已三倍于明朝。但是,糧食交易在總商品量中所占比重仍屬有限”及所學可知,清朝前中期由于賦役制度的調整、人口的急劇增長,糧食市場得到了明顯的發(fā)展,但是由于糧食生產的自給自足性和社會經濟的發(fā)展,人們對市場上工商業(yè)產品的需求量更大,這說明糧食運銷的方向及數量深受市場需求的影響,D項正確;明清部分地區(qū)缺糧情況形成原因復雜,材料核心信息是明清糧食遠距離銷售的線路變化和經濟性質,不是總體糧食危機問題,排除A項;材料隱形信息是清代比明代糧食遠距離銷售的線路更多,但不能判斷哪一條線路占主導,排除B項;清代東北和臺灣成為糧食輸出地,主要是因為移民開墾形成的,材料沒有涉及高產農作物引進問題,排除C項。故選D項。6.英國人馬丁在其《中國:政治、商業(yè)與社會》開篇致英女王獻辭中寫道:“幾乎奇跡般地維持2000多年的龐大帝國,現與陛下政府以及歐洲兩個最強大的君主(法、俄君主)結成了友好聯(lián)盟——長時間的隔絕狀態(tài)被打破——中國現被納入西半球的社會契約之中?!瘪R丁所述“社會契約”的簽訂()A.適應了列強大規(guī)模資本輸出的需求 B.使中國開始滑向半殖民地深淵C.使清政府成為列強統(tǒng)治中國的工具 D.確立了列強與中國的平等地位〖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次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中國)。根據材料“長時間的隔絕狀態(tài)被打破”“與英、法、俄結成友好聯(lián)盟”等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馬丁將鴉片戰(zhàn)爭視為中外關系史的分水嶺,而鴉片戰(zhàn)爭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B項正確;《馬關條約》的簽訂適應了列強大規(guī)模資本輸出的需求,排除A項;“清政府成為列強統(tǒng)治中國的工具”是在《辛丑條約》簽訂后,排除C項;近代一系列條約確立了中國與列強不平等的地位,排除D項。故選B項。7.1906年3月,清廷批準學部宣示“教育宗旨”折,明確將“國文”與“歷史”等科并列,并正式確定為講授漢文的課程名稱。同時強調“漢文不通,則各科無從指授,僅通外國文,而不能通譯國文亦屬無用,且非愛戴本國之心”。這一舉措()A.有利于強化國人的民族意識 B.標志著中國近代化的正式啟動C.使西學的傳播渠道得以拓展 D.受到維新思想廣泛傳播的影響〖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中國。根據材料,清廷規(guī)定通用“國文”即漢文,“國文”被賦予了語言文字學之外的意義,身兼三重責任:作為知識、傳授新知的中介、培育“愛戴本國之心”的載體。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清末通用語文建設,首先是中國歷史文化持續(xù)發(fā)展、民族交融不斷擴大的結果,其次是鴉片戰(zhàn)爭之后列強入侵、民族危機加劇背景下近代中國民族國家轉型的表現和產物,這有利于強化國人的民族意識,A項正確;洋務運動標志著中國近代化的正式啟動,排除B項;材料的主旨不是強調西學的傳播渠道,排除C項;1906年時維新變法早已失敗,排除D項。故選A項。8.下表是某學者對1920年和1936年中國國內市場商品值的估計(包括外資在華工業(yè),外資廠約占中國境內工廠產值的35%)。這可用來說明該時期()1920年1936年當年價格(億元)比重(%)當年價格(億元)比重(%)農業(yè)產品39.0842.375.3344.8手工制造業(yè)產品29.7532.243.8626.1近代制造業(yè)產品8.839628.3116.8礦冶業(yè)產品2.913.14.963.0國內生產商品合計80.57152.46進口洋貨11.8812.815.619.3全部商品總計92.45100168.07100A.民族工業(yè)得到了較快發(fā)展 B.采用機器生產成為廣泛共識C.對外貿易由出超變?yōu)槿氤?D.傳統(tǒng)經濟遲滯了近代化進程〖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中國)。根據材料可知,這一時期近代化制造業(yè)產品所占國內市場商品值的比重增幅較大。同期,手工制造業(yè)產品所占的比重由32.2%降為26.1%,降低幅度與近代化產品增長的幅度大致相符。然而,農產品所占市場商品值的比重不但沒降,反而從1920年的42.3%增至1936年的44.8%,這從側面反映出該時期中國傳統(tǒng)農耕經濟根深蒂固,嚴重阻礙了中國經濟近代化的進程,D項正確;根據材料可知,商品值估計包括外資在華工業(yè),且外資廠約占中國境內工廠產值的35%,這不能說明民族工業(yè)得到了較快發(fā)展,排除A項;“廣泛共識”表述過于絕對,不符合史實,排除B項;材料不涉及這一時期中國進出口貿易數據對比,無法得出“對外貿易由出超變?yōu)槿氤钡慕Y論,排除C項。故選D項。9.1942年5月,日本參謀本部對中國戰(zhàn)場分析道:“攻占重慶后,抗戰(zhàn)的中國有落入中共手中的危險,如果沒有充分可靠的估計,攻占重慶就只不過是極端危險的投機”。這從側面反映出當時()A.中日民族矛盾開始降為次要矛盾 B.日軍軍事進攻和防御力量日漸衰弱C.敵后根據地發(fā)揮了中流砥柱作用 D.中國為世界反法西戰(zhàn)爭作出重大貢獻〖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42年(中國)。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隨著中國抗戰(zhàn)進入相持階段,對日本來說,留著一個容易對付且“有能夠共存的性質”的國民黨是最優(yōu)選擇。如果摧毀了重慶政權,中共會立即取而代之,而日本與之間是不容許共存的。這從側面說明,進入相持階段后,敵后根據地發(fā)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C項正確;抗戰(zhàn)時期,中日民族矛盾始終是中國社會主要矛盾,排除A項;從材料無法得出日軍軍事進攻和防御力量日漸衰弱的結論,排除B項;中國為世界反法西戰(zhàn)爭作出重大貢獻,但材料僅強調敵后根據地對抗戰(zhàn)的作用,排除D項。故選C項。10.新中國成立初期,“工業(yè)西漸”發(fā)展戰(zhàn)略體現出我國建立國家自主工業(yè)體系和破除內陸工業(yè)“空白”的宏觀部署。1978年后,我國實行“東部優(yōu)先發(fā)展、先富帶動后富”的非均衡發(fā)展戰(zhàn)略,市場化的改革取向、效率優(yōu)先的發(fā)展策略、從東到西的差異化區(qū)域戰(zhàn)略布局,使得國家生產力得到迅速釋放。據此可知,我國()A.協(xié)調區(qū)域經濟發(fā)展服務于國家總體戰(zhàn)略 B.恢復國民經濟與鞏固新生政權相結合C.經濟建設兼顧國防安全和經濟布局調整 D.發(fā)展生產力與改造生產關系同時并舉〖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現代(中國)。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新中國成立初期,以“工業(yè)西漸”為主線的區(qū)域均衡發(fā)展戰(zhàn)略,體現出在“冷戰(zhàn)”時期國內外復雜環(huán)境下,我國以強有力的計劃經濟體制建立國家自主工業(yè)體系和破除內陸工業(yè)“空白”的宏觀部署和戰(zhàn)略抉擇。實踐證明,自立自強的國家工業(yè)體系為中華民族“站起來”提供了堅實的戰(zhàn)略支撐。改革開放后,我國實行的“東部優(yōu)先發(fā)展、先富帶動后富”的非均衡發(fā)展戰(zhàn)略,實現了對長期以來區(qū)域發(fā)展低水平均衡的突破,市場化的改革取向、效率優(yōu)先的發(fā)展策略、從東到西的差異化區(qū)域戰(zhàn)略布局,使得國家生產力得到迅速釋放。這表明我國協(xié)調區(qū)域經濟發(fā)展服務于國家整體發(fā)展戰(zhàn)略,A項正確;“工業(yè)西漸”開始于“一五”計劃時期,當時我國已完成國民經濟的恢復和新生政權的鞏固,排除B項;經濟建設兼顧國防安全和經濟布局調整不符合改革開放后的實際,排除C項;材料沒有講述生產關系的改造,排除D項。故選A項。11.新石器時代初期,尼羅河流域開始種植的大麥和部分品種的小麥是從西亞傳入的,后沿尼羅河走廊傳至東非的蘇丹、埃塞俄比亞,并沿海岸傳播到北非的突尼斯、阿爾及利亞、摩洛哥等地。大麥和小麥在非洲的傳播()A.得益于班圖人的不斷遷徙 B.體現出印度洋貿易的繁榮C.是區(qū)域文明間交流的成果 D.使古代非洲文明走向統(tǒng)一〖答案〗C〖解析〗本題是多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次題干的〖提示〗詞,可知這是本質題、原因題、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古代非洲。根據材料“從西亞傳入的”“沿尼羅河走廊傳至東非的蘇丹、埃塞俄比亞境內,并沿海岸傳播到北非的突尼斯、阿爾及利亞、摩洛哥等地”可得出,大麥和部分品種的小麥在北非、東非沿海地區(qū)傳播,體現出西亞文明與北非、東非文明的交流,C項正確;班圖人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qū)的人群,與材料所示地區(qū)關系不大,排除A項;“印度洋貿易的繁榮”無法解釋材料中“沿海岸傳播到北非的突尼斯、阿爾及利亞、摩洛哥等地”,因為這些地區(qū)不是印度洋區(qū)域,排除B項;古代非洲并沒有形成統(tǒng)一的文明,排除D項。故選C項。12.有學者說:“英格蘭因將西歐大陸的封建制引進而顯示出王權主導的政治特色……在封建制最為盛行的法國,國王的權威日益強化,‘最終走向專制主義’”。該學者意在說明,中世紀西歐()A.封建制度支撐王權的積極意義 B.教會和世俗權力間既斗爭又依存C.民眾的政治信仰危機開始出現 D.城市是王權強化的重要依靠力量〖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目的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中世紀(歐洲)。根據材料可知,“英格蘭因將西歐大陸的封建制引進而顯示出王權主導的政治特色……在封建制最為盛行的法國,國王的權威日益強化,‘最終走向專制主義’”,西歐封建制度導致王權的強化,最終走向專制主義,西歐封建制度有利于王權的擴大,A項正確;材料強調的是西歐封建制度有利于王權的擴大,沒有涉及教會力量,排除B項;材料沒有提到民眾的政治信仰危機,且開始說法絕對化,排除C項;材料沒有強調城市在王權強化過程中所起的作用,排除D項。故選A項。13.1350年前后,歐洲遭遇了封建制度瓦解和黑死病肆虐的雙重打擊,出現了秩序崩潰、道德淪喪、積貧積弱、愚昧無知等“封建主義總危機”的癥候,導致了知識分子的覺醒,并被賦予了阻遏歐洲衰敗的時代使命。該時期“知識分子的覺醒”()A.促使人類的自我意識開始覺醒 B.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C.反映出非宗教理性時代的來臨 D.摧毀了羅馬教會神權統(tǒng)治〖答案〗B〖解析〗本題是多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次題干〖提示〗詞,可知這是本質題、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350年前后(歐洲)。根據材料中的信息“1350年”“秩序崩潰、道德淪喪、積貧積弱、愚昧無知”“知識分子的覺醒”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所述指的是文藝復興,文藝復興時期的這些知識分子宣揚人文主義,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B項正確;“人類的自我意識開始覺醒”是在古希臘時期,排除A項;啟蒙運動開啟了理性時代,排除C項;文藝復興打擊而非摧毀了羅馬教會在歐洲的神權統(tǒng)治,排除D項。故選B項。14.16世紀,富有的歐洲銀行家們組織了很多合股公司,這種合股的方式吸引了各種分散的人——倫敦的羊毛商、巴黎的零售店店主、哈萊姆的捕鯡魚人、安特衛(wèi)普的銀行家及約克郡的地主,將他們的儲蓄金投入各種商業(yè)冒險事業(yè),從而能輕而易舉地動員起歐洲資本投入海外事業(yè)。這些合股公司的出現()A.直接推動了西歐社會的轉型 B.推動了壟斷資本主義的出現C.契合了工業(yè)資本主義的要求 D.加速了歐洲資本的原始積累〖答案〗D〖解析〗本題是多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次題干的〖提示〗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推斷題、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6世紀的歐洲。據材料“合股的方式吸引……他們的儲蓄金投入各種商業(yè)冒險事業(yè)”并結合所學可知,合股公司的出現能夠吸引分散的資金來支持海外探險事業(yè),而西歐國家通過海外探險開拓殖民地,掠奪金銀等,進行資本原始積累,D項正確;材料所述現象并不會直接推動西歐社會的轉型,排除A項;壟斷是第二次工業(yè)革命后出現的現象,與材料中“16世紀”的時間不符合,排除B項;工業(yè)資本主義是工業(yè)革命的產物,工業(yè)革命開始于18世紀60年代,與材料所述時間不符,排除C項。故選D項。15.列寧指出:“不管我們怎樣覺得商業(yè)領域距離共產主義很遙遠,但正是在這個領域,我們面臨著一項特殊任務?!蓖砟晁啻翁岬?,新經濟政策的實質,就是要找到處理無產階級國家政權同小農之間的相互關系,找到和諧共處的形式。這表明,新經濟政策()A.使俄國社會主要矛盾發(fā)生變化 B.是列寧對現實的思考和政治策略C.清除了工農之間的分歧和矛盾 D.旨在建立工農聯(lián)盟的蘇維埃政權〖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十月革命后的俄國。據材料“不管我們怎樣覺得商業(yè)領域離共產主義很遙遠,但正是在這個領域,我們面臨著一項特殊任務”“新經濟政策的實質,就是要找到處理無產階級國家政權同小農之間的相互關系,找到和諧共處的形式”可知,此時新經濟政策有利于緩解工農之間的分歧和矛盾,符合當時蘇俄的生產力水平,是列寧對現實的思考和政治策略,B項正確;新經濟政策的實行并未使俄國社會主要矛盾發(fā)生變化,排除A項;“清除了”表述過于絕對,排除C項;新經濟政策實行前,俄國已建立起了工農聯(lián)盟的蘇維埃政權,與材料所述時間不符,排除D項。故選B項。16.下圖所示為國際格局轉型框架下的“顏色革命”模式。對此解讀正確的是()A.大國決定著國際格局的發(fā)展方向 B.經濟全球化與資本主義相互依存C.冷戰(zhàn)思維威脅世界的和平與安全 D.核威脅改變了大國博弈關系實質〖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據題干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二戰(zhàn)后的世界。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由冷戰(zhàn)邏輯驅動的“顏色革命”意圖以較低成本顛覆特定政權、重塑相關地緣環(huán)境和擴散資本主義意識形態(tài),成為導致東歐劇變、蘇聯(lián)解體的重要誘因。蘇聯(lián)解體后的“顏色革命”高度繼承了“和平演變”的戰(zhàn)略地位,只是資本主義陣營的角力對象發(fā)生了變化。由美國牽引、以資本主義陣營為主干的單極化力量謀求擴張,把“顏色革命”引向中間游移力量和多極化力量,導致冷戰(zhàn)后的“顏色革命”較多地發(fā)生在“后蘇聯(lián)空間”、中東地區(qū)等區(qū)域,足見其阻撓中間游移力量向多極化力量靠攏、破壞多極化力量的發(fā)展或凝聚的戰(zhàn)略意圖,這服務于構建以美國為中心的全球霸權體系,嚴重威脅了世界的和平與安全,C項正確;大國決定著國際格局的發(fā)展方向中“決定”表述有誤,排除A項;材料主要體現冷戰(zhàn)對于世界的和平威脅,沒有涉及經濟全球化與資本主義的關系,排除B項;材料沒有涉及“核威脅”,排除D項。故選C項。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包括4小題,第17題12分,第18題12分,第19題16分,第20題12分,共52分。)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史料出處史料(一)賦役之法:每丁歲入租粟二石。調則隨鄉(xiāng)土所產,綾、絹、純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輸綾、絹、純者,兼調綿三兩;輸布者,麻三斤[后晉]劉昀《舊唐書》史料(二)三品已上,大科綢綾及羅,其色紫,飾用玉。五品已上,小科綢綾及羅,其色朱,飾用金。六品已上,服絲布,雜小綾,交梭,雙綢,其色黃……流外及庶人服綢、純、布材料二到了明中葉,除江南之外,全國僅有山西潞安、四川成都等少數城市以及華北個別地區(qū)還保留著一些規(guī)模有限的絲織業(yè)。但它們在全國絲織品市場中的地位遠不及江南。四川民間衣服所用絲織品尚多取之于江南,位于川西金沙江林區(qū)的建昌衛(wèi),因有大量木材輸往江南,故“雖僻遠萬里,然蘇杭新織種種文綺,吳中貴介未披而彼處先得”。時人張翰說:“雖秦晉燕周大賈,不遠數千里而求羅綺繒幣者,必走浙之東也?!薄幾岳畈亍睹髑褰仙z與絲織品的國內外市場及其變化》(1)指出材料一的兩則史料在探究唐代絲織品用途方面的史料價值,并做出合理解釋。(2)指出材料二中明代絲織品國內市場發(fā)展的表現,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成因?!即鸢浮剑?)史料價值及解釋:兩則材料選自官方正史,雖然屬于二手史料,但對于探究唐代絲織品用途的史料價值較高,從史料(一)可知,唐初實行租庸調制,絲織品成為“調”的內容,成為賦稅征收的對象;從史料(二)可知,絲綢成為唐代各階層都可穿著的服飾,但所用絲綢有等級之分。(2)表現:市場銷售的絲織品產地集中于江南;絲織品的遠距離長途貿易興盛。(任答一點即可)成因:江南經濟的不斷發(fā)展(江南農業(yè)、手工業(yè)的發(fā)展);商幫的興起;白銀貨幣化;交通運輸的進步;各地與江南經貿聯(lián)系的增強。(任答兩點即可)〖解析〗【小問1】本題是特點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唐朝時期的中國。史料價值及解釋:根據材料“[后晉]劉昀《舊唐書》”“輸綾、絹、純者,兼調綿三兩;輸布者,麻三斤”“六品已上,服絲布,雜小綾,交梭,雙綢,其色黃……流外及庶人服綢、純、布”和所學可知,兩則材料選自官方正史,雖然屬于二手史料,但對于探究唐代絲織品用途的史料價值較高;根據材料“調則隨鄉(xiāng)土所產,綾、絹、純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輸綾、絹、純者,兼調綿三兩;輸布者,麻三斤”可知,唐初實行租庸調制,絲織品成為“調”的內容,成為賦稅征收的對象;根據材料“六品已上,服絲布,雜小綾,交梭,雙綢,其色黃……流外及庶人服綢、純、布”可知,絲綢成為唐代各階層都可穿著的服飾,但所用絲綢有等級之分?!拘?】本題是特點類、原因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明朝時期的中國。表現:根據材料“到了明中葉,除江南之外,全國僅有山西潞安、四川成都等少數城市以及華北個別地區(qū)還保留著一些規(guī)模有限的絲織業(yè)”可知,市場銷售的絲織品產地集中于江南;根據材料“雖秦晉燕周大賈,不遠數千里而求羅綺繒幣者,必走浙之東也”可知,絲織品的遠距離長途貿易興盛。成因:結合上述分析和所學可知,可從江南經濟的不斷發(fā)展、商幫的興起、白銀貨幣化、交通運輸的進步、各地與江南經貿聯(lián)系的增強等角度進行分析。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甲午中日戰(zhàn)爭后,維新派通過政治宣傳、組建政治團體、開展思想論戰(zhàn)積極推動維新變法。20世紀初,在革命派的持續(xù)打擊下,清政府不得不推出一系列“新政”,如廢科舉、設學校、設工商部,頒布提倡和保護民族工商業(yè)的一些辦法。以孫中山、黃興等為代表的革命派,一次又一次組織革命團體、開展政治宣傳、發(fā)動武裝起義,最終推翻了滿清王朝。盡管他們寄予無限期望的多黨政治、責任內閣、臨時憲法被袁世凱撕得粉碎,但是畢竟使中國政治發(fā)展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1915年反對《二十一條》的抵制日貨運動中,上海日貨廠店中的中國工人幾乎全部罷了工。1916年,法國強占天津老西開,擴大租界,天津各業(yè)工人們組織了“工團”,領導了罷工斗爭和示威游行,獲得各地各階層人民的同情支援?!幾孕燔姟吨袊螀⑴c的歷史考察》材料二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十分重視土地問題,為適應不同的斗爭環(huán)境,數次調整土地政策,農民因土地問題的解決而加入革命隊伍,支援抗日前線。同時,采取了保護民族工商業(yè)、給予民族資產階級以政治權利的政策……群眾的根本利益得到滿足,從而調動了民眾政治參與的積極性。在整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沒有照搬西方自下而上的參與模式,而是立足于本國國情,通過貫徹群眾路線自上而下地引導民眾參與,在這一過程中贏得了人民群眾的廣泛支持。通過制定各種方針政策,協(xié)調不同社會階層的利益,爭取人民群眾的積極參與,同時,以國家大局為重,立足于國內外主要矛盾的變化,適時調整“群眾”的內涵。——摘編自陶砥等《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共群眾路線和民眾政治參與互動關系的歷史經驗及啟示》(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近代前期中國政治參與的特點,并分析其成因。(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領導民眾政治參與的歷史經驗。〖答案〗(1)特點:反帝反封建成為政治參與的主題;深受西方文明(參政方式)的影響;出現新生階級力量和組織形式。(任答兩點即可)成因:列強侵略加劇,中華民族危機及清政府統(tǒng)治危機不斷加深;中國民族工業(yè)的產生與發(fā)展;中國民族資產階級與工人階級隊伍逐步壯大;“西學東漸”及中國思想解放運動的影響。(任答兩點即可)(2)歷史經驗:維護人民群眾根本利益是中共群眾路線和民眾政治參與良性互動的價值取向;立足獨特的歷史文化是實現中共群眾路線和民眾政治參與良性互動的前提條件;以目標意識和全局意識為指引是促進中共群眾路線和民眾政治參與良性互動的重要方法。(任答兩點即可)〖解析〗【小問1】本題是特點、原因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近代中國。特點:由材料“以孫中山、黃興等為代表的革命派,一次又一次組織革命團體、開展政治宣傳、發(fā)動武裝起義,最終推翻了滿清王朝?!奔八鶎W可得出反帝反封建成為政治參與的主題;由材料“盡管他們寄予無限期望的多黨政治、責任內閣、臨時憲法被袁世凱撕得粉碎,但是畢竟使中國政治發(fā)展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笨傻贸錾钍芪鞣轿拿鳎▍⒄绞剑┑挠绊懀挥刹牧稀?915年反對《二十一條》的抵制日貨運動中,上海日貨廠店中的中國工人幾乎全部罷了工。1916年,法國強占天津老西開,擴大租界,天津各業(yè)工人們組織了‘工團’,領導了罷工斗爭和示威游行,獲得各地各階層人民的同情支援?!奔八鶎W可得出出現新生階級力量和組織形式。成因:由材料“甲午中日戰(zhàn)爭后,維新派通過政治宣傳、組建政治團體、開展思想論戰(zhàn)積極推動維新變法。20世紀初,在革命派的持續(xù)打擊下,清政府不得不推出一系列‘新政’”及所學可得出列強侵略加劇,中華民族危機及清政府統(tǒng)治危機不斷加深;由材料“頒布提倡和保護民族工商業(yè)的一些辦法”及所學可得出中國民族工業(yè)的產生與發(fā)展;由材料“以孫中山、黃興等為代表的革命派,一次又一次組織革命團體、開展政治宣傳、發(fā)動武裝起義,最終推翻了滿清王朝?!薄疤旖蚋鳂I(yè)工人們組織了‘工團’,領導了罷工斗爭和示威游行”及所學可得出中國民族資產階級與工人階級隊伍逐步壯大;結合所學可得出“西學東漸”及中國思想解放運動的影響?!拘?】本題是啟示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近代中國。經驗:由材料“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十分重視土地問題,為適應不同的斗爭環(huán)境,數次調整土地政策,農民因土地問題的解決而加入革命隊伍,支援抗日前線。同時,采取了保護民族工商業(yè)、給予民族資產階級以政治權利的政策……群眾的根本利益得到滿足,從而調動了民眾政治參與的積極性。”及所學可得出維護人民群眾根本利益是中共群眾路線和民眾政治參與良性互動的價值取向;由材料“在整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沒有照搬西方自下而上的參與模式,而是立足于本國國情,通過貫徹群眾路線自上而下地引導民眾參與,在這一過程中贏得了人民群眾的廣泛支持?!奔八鶎W可得出立足獨特的歷史文化是實現中共群眾路線和民眾政治參與良性互動的前提條件;由材料“通過制定各種方針政策,協(xié)調不同社會階層的利益,爭取人民群眾的積極參與,同時,以國家大局為重,立足于國內外主要矛盾的變化,適時調整‘群眾’的內涵?!奔八鶎W可得出以目標意識和全局意識為指引是促進中共群眾路線和民眾政治參與良性互動的重要方法。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公園產生于18世紀末的歐洲,19世紀開始在美國流行,此后相繼出現森林公園、國家公園等多種類別。國內最早提及森林公園的報刊是1905年留日回國學生主持的《大陸報》。晚清出使人員已觀察到西方各國城郊廣設園林,并“講求種植之法”。1919年,留美歸國后即任廣州大元帥府秘書的孫科撰寫《都市規(guī)劃論》,在其領導下,廣州市自1921年成立市政廳以來,積極籌設市內公園、添植樹木。自1931年起,國民政府先后三次下令全國主要城市籌建森林公園、栽植樹苗。同年7月,北平市政府令社會局核查適宜之地,后協(xié)商在天壇、先農壇、日壇、地壇設森林公園。在民初市政改革期間,其中幾處已先后設為公園,均向市民開放。在時人看來,國民政府在城市內外的植樹造林運動,大體是“說而不行,行而不遠,敷衍門面”,故常有“年年植樹,無日成林”之嘆?!幾宰蟪蟹f《“森林”進入城市:民國時期森林公園籌設研究》材料二新中國森林公園作為國有林場的“林副產業(yè)”而生。20世紀80年代初,中國森林公園的誕生便是國有林場對經濟利益追逐的結果,這樣的價值導向直接指引森林公園走上了旅游產業(yè)化的發(fā)展道路,將經濟利益作為追逐的首要目標,相關建設也都以旅游產業(yè)“吃、住、行、游、購、娛”六大要素為導向,表現出明顯的旅游目的地的特征。1998年,林業(yè)發(fā)展戰(zhàn)略轉型后,國家和行業(yè)主管部門開始推動森林公園建設與地方發(fā)展規(guī)劃的有機融合,森林旅游博覽會和森林旅游節(jié)等節(jié)慶活動的舉辦,推動森林公園逐漸融入老百姓的生活。2002年黨的十六大后,森林公園作為“滿足人們生態(tài)文化需求的一項重要社會事業(yè)”和“自然保護事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被提出并開始付諸實踐。進入新時代,進一步強化了森林公園“禁止開發(fā)區(qū)域”和“自然保護地”的性質,森林公園的自然保護地屬性基本確立?!幾酝跄取吨袊止珗@近40年發(fā)展的嬗變邏輯與實踐啟示》(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民國時期森林公園產生與發(fā)展的原因,并對其進行簡要評價。(2)根據材料二,指出新中國成立后我國森林公園的嬗變路徑,并綜合上述材料分析近代以來影響中國森林公園建設的主要因素?!即鸢浮剑?)原因:近代以來西學東漸及西方思想文化在中國的傳播;近代留學教育及近代外交的推動;近代大眾傳媒的發(fā)展;民國政府及進步人士的積極倡導;近代民族工商業(yè)的發(fā)展;近代民族危機加劇背景下重煥國人精神的需要;近代中國城市化的發(fā)展。(任答兩點即可)評價:將森林公園引入城市體系,有利于地方林業(yè)發(fā)展和城市現代化進程;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國內城市環(huán)境,增加了市民與自然接觸的機會;易滋生社會矛盾;由于缺少專項資金、穩(wěn)定的社會環(huán)境及合理規(guī)劃以致進展緩慢。(任答兩點即可)(2)嬗變路徑:從旅游目的地到自然保護地的屬性變遷;從經濟產業(yè)到社會公共事業(yè)的功能演變;從封閉到開放再到融合的格局轉化。(任答兩點即可)主要因素:國際影響;思想解放;生態(tài)觀念轉變;產業(yè)結構的優(yōu)化;政府政策的指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任答兩點即可)〖解析〗【小問1】本題是背景類、影響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民國時期中國。原因:據材料“公園產生于18世紀末的歐洲,19世紀開始在美國流行”“國內……提及森林公園……觀察到西方各國城郊廣設園林”得出近代以來西學東漸及西方思想文化在中國的傳播;據材料“晚清出使人員”“留日回國學生”得出近代留學教育及近代外交的推動;據材料“《大陸報》”得出近代大眾傳媒的發(fā)展;據材料“孫科撰寫《都市規(guī)劃論》”“國民政府先后三次下令全國主要城市籌建森林公園、栽植樹苗”得出民國政府及進步人士的積極倡導;據材料“廣州市”“北平市”得出近代中國城市化的發(fā)展;結合所學從經濟基礎、社會背景方面分析,得出近代民族工商業(yè)的發(fā)展,近代民族危機加劇背景下重煥國人精神的需要。評價:據材料“設市內公園、添植樹木”“向市民開放”,并結合所學,從城市環(huán)境、居民生活等方面分析得出將森林公園引入城市體系,有利于地方林業(yè)發(fā)展和城市現代化進程,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國內城市環(huán)境,增加了市民與自然接觸的機會;結合所學,森林公園的選址、資金、使用等問題易滋生社會矛盾;據材料“說而不行,行而不遠,敷衍門面”“年年植樹,無日成林”并結合所學得出由于缺少專項資金、穩(wěn)定的社會環(huán)境及合理規(guī)劃以致進展緩慢?!拘?】本題是特點類、背景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嬗變路徑:據材料“森林公園走上了旅游產業(yè)化的發(fā)展道路”“森林公園的自然保護地屬性基本確立”得出從旅游目的地到自然保護地的屬性變遷;據材料“將經濟利益作為追逐的首要目標”“滿足人們生態(tài)文化需求的一項重要社會事業(yè)”得出從經濟產業(yè)到社會公共事業(yè)的功能演變;據材料“推動森林公園建設與地方發(fā)展規(guī)劃的有機融合”“逐漸融入老百姓的生活”得出從封閉到開放再到融合的格局轉化。主要因素:據材料“2002年黨的十六大后,森林公園作為‘滿足人們生態(tài)文化需求的一項重要社會事業(yè)’和‘自然保護事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被提出并開始付諸實踐”得出政府政策的指導;據材料“以旅游產業(yè)‘吃、住、行、游、購、娛’六大要素為導向”“滿足人們生態(tài)文化需求”得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據材料“禁止開發(fā)區(qū)域”“自然保護地””得出思想解放,生態(tài)觀念的轉變;結合所學,森林公園經濟產業(yè)的屬性弱化與產業(yè)結構的優(yōu)化有關;結合所學,中國森林公園建設也受到國際環(huán)境和外國經驗做法等的影響。2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科學,隨著人類社會的產生而產生,隨著其發(fā)展而發(fā)展??茖W在其歷史的發(fā)展過程中總是不平衡的,但是在實踐上和空間上它也有自己的規(guī)律性??茖W發(fā)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學校飲用水管理制度(四篇)
- 2024年南京租房合同參考范本(三篇)
- 2024年安全生產獎懲制度模版(二篇)
- 2024年幼兒園后勤秋季工作計劃例文(六篇)
- 2024年醫(yī)院退藥管理制度例文(六篇)
- 2024年安全生產檢查及隱患整改制度例文(五篇)
- 2024年危險品貨物運輸合同(二篇)
- 2024年客服部工作計劃范例(二篇)
- 2024年員工試用期轉正工作總結(四篇)
- 【《五糧液公司財務風險管理與控制探析開題報告2700字》(論文)】
- 魚塘維護合同模板
- 2024年山東濟南軌道交通集團限公司招聘95人歷年高頻難、易錯點500題模擬試題附帶答案詳解
- 2024年認證行業(yè)法律法規(guī)及認證基礎知識
- 2024年臨時用工管理制度(五篇)
- 部編人教版小學道德與法治二年級上冊:期中考試卷(新教材)
- MBA考試《英語》歷年真題和解析答案
- 2024廣西專業(yè)技術人員繼續(xù)教育公需科目參考答案(97分)
- 江蘇省建筑與裝飾工程計價定額(2014)電子表格版
- 《船舶柴油機》教案48頁
- 佛山佛羅倫薩小鎮(zhèn)市調報告課堂PPT
- 二年級數學倍數應用題練習題(經典實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