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熱敏灸療法_第1頁
神奇熱敏灸療法_第2頁
神奇熱敏灸療法_第3頁
神奇熱敏灸療法_第4頁
神奇熱敏灸療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神奇的熱敏灸療法

特殊針灸療法系列課程(二)8/6/2024本節(jié)內容1、什么是熱敏灸療法3、如何探查熱敏穴位4、如何施行熱敏灸通過對“熱敏灸療法”概念的解析,解決以下問題:2、什么是熱敏灸感5、如何確定熱敏灸量8/6/2024熱敏灸療法是采用點燃的艾材產生的艾熱懸灸熱敏態(tài)穴位,激發(fā)透熱、擴熱、傳熱、局部不熱遠部熱、表面不熱深部熱、非熱感覺等熱敏灸感和經氣傳導,并施以個體化的飽和消敏灸量,從而提高艾灸療效的一種療法。概念8/6/2024媒介:艾熱施灸方法:懸灸施灸部位:熱敏態(tài)穴位熱敏灸感灸量:個體化的飽和消敏灸量局部不熱遠部熱表面不熱深部熱非熱感覺透熱擴熱傳熱概念8/6/2024施灸方法懸灸單點灸雙點灸三點灸單手雙點灸雙手雙點灸三角灸T型灸8/6/2024單點灸雙手雙點灸單手雙點灸8/6/2024三角灸T型灸8/6/2024方法一:熱敏穴位的粗定位(依據經驗)方法二:熱敏穴位的細定位熱敏穴的探查回旋灸循經往返灸雀啄灸熱敏灸感熱敏穴探查方法8/6/2024熱敏灸感8/6/20241、透熱:皮膚表面深層組織8/6/2024透熱灸熱從施灸點皮膚表面直接向深部組織穿透,甚至直達胸腹腔臟器。8/6/20242、擴熱:施灸點中心周圍8/6/2024擴熱灸熱以施灸點為中心向周圍片狀擴散例:艾灸患者雙肺俞,患者感覺艾熱擴散整個背部。8/6/20243、傳熱:從施灸點沿某一方向傳導8/6/2024傳熱灸熱從施灸點開始循某一方向傳導例:1.艾灸雙側三焦俞,患者感覺熱感向脊柱中間匯聚,并向下傳導。2.落枕患者,艾灸肩井,艾熱向頸部傳導8/6/20244、局部不熱遠部熱8/6/2024局部不熱遠部熱施灸部位不(或微)熱,而遠離施灸的部位感覺甚熱;例:艾灸患者左側肺俞,患者感覺左前臂外側下段發(fā)熱8/6/20245、表面不熱深部熱8/6/2024表面不熱深部熱施灸部位的皮膚不(或微)熱,而皮膚下深部組織甚至胸腹腔臟器感覺甚熱8/6/20246、其他非熱感覺酸、脹、壓、重、痛、麻、冷等8/6/2024其他非熱感覺施灸部位或遠離施灸部位產生酸、脹、壓、重、痛、麻、冷等非熱感覺;例:艾灸患者雙側肺俞,患者覺雙手發(fā)脹感,儀器顯示雙手溫度升高。非熱敏化腧穴艾灸的紅外顯示說明:艾灸左側腎俞,患者感覺局部熱感。8/6/2024灸量特點:因人而異衡量標準:飽和消敏灸量,即熱敏態(tài)到消敏態(tài)所需灸量灸量要求:個體化的飽和消敏灸量8/6/2024規(guī)律一人體腧穴存在靜息態(tài)與敏化態(tài)兩種狀態(tài);人體在疾病狀態(tài)下,體表腧穴會發(fā)生敏化,敏化態(tài)的腧穴對外界相關刺激呈現(xiàn)“小刺激大反應”;8/6/2024規(guī)律二腧穴敏化的類型多種多樣,而腧穴熱敏化是一種新類型8/6/2024規(guī)律三腧穴熱敏化具有普遍性.腧穴熱敏化的普遍性普查:健康人群的結果顯示,腧穴熱敏化出現(xiàn)率約10%,而對神經系統(tǒng)、運動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生殖系統(tǒng)等20種疾病進行艾灸腧穴觀察,腧穴熱敏化的出現(xiàn)率平均可達70%左右。寒證、濕證、瘀證、虛證中居多,急性病和慢性病均可出現(xiàn)。疾病痊愈后,腧穴熱敏化出現(xiàn)率下降至15%左右。8/6/2024規(guī)律四腧穴熱敏化的類型、部位、面積、強度具有動態(tài)性,腧穴熱敏化類型、部位、面積、強度的動態(tài)性腧穴熱敏化作為一種疾病的病理反應,出現(xiàn)的部位與經穴定位不完全符合,但它可以經穴為參照坐標系來定位。結果表明,熱敏化腧穴與經穴的重合率為43.50%,與壓痛點的重合率為34.75%,二者有顯著差異,熱敏化腧穴與經穴重合率較高。8/6/2024規(guī)律五腧穴熱敏化的分布具有證侯相關性腧穴熱敏化的分布腧穴熱敏化有其自身的分布規(guī)律,研究腧穴熱敏化的分布規(guī)律對于臨床推廣辨敏取穴新灸法及闡述其產生機制有重要意義。我們多年來已研究了神經系統(tǒng)、運動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生殖系統(tǒng)等20種疾病,初步掌握了這些疾病的腧穴熱敏化分布部位的高發(fā)區(qū),如面癱在翳風、感冒在風府和上印堂、盆腔疾病在三陰交、眼科疾病在耳垂區(qū)耳穴等。8/6/2024規(guī)律六艾灸熱敏化腧穴極易激發(fā)經脈感傳(90%的出現(xiàn)率)乃至氣至病所。灸熱從施灸點開始循經脈路線向遠部傳導,發(fā)生經脈感傳,甚至直達病所8/6/2024規(guī)律七基于上述腧穴熱敏化新規(guī)律,發(fā)明了探敏取穴、辨敏施灸的新灸法。新灸法是基于熱敏化腧穴熱刺激以激發(fā)經氣運行的一種新療法:8/6/2024熱敏灸的適應癥總的來說寒證、濕證、瘀證、虛證,具體而言如下:感冒、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消化性潰瘍、功能性消化不良、腸易激綜合征、便秘、原發(fā)性痛經、盆腔炎癥、陽痿、偏頭痛、面癱、三叉神經痛、面肌痙攣、枕神經痛、皰疹后神經痛、腦梗塞、失眠、過敏性鼻炎、蕁麻疹、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癥、肩周炎、膝關節(jié)骨性關節(jié)炎、肌筋膜疼痛綜合征、網球肘8/6/2024熱敏灸經驗集(1)懸灸風門穴,熱脹感向肩部傳導,多年肩痛立即緩解;(2)懸灸陽陵泉穴,熱脹感向腰部傳導,多年腰部困重緊痛感立即緩解;(3)懸灸三陰交,熱流傳至下腹部,幾次治療后盆腔積液明顯改善;(4)懸灸天樞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