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東坡區(qū)兩校高一下學期期末聯(lián)考語文試題(含解析)四川省眉山市東坡區(qū)兩校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聯(lián)考語文試題
(總分150分,150分鐘完卷)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wù)必用黑色字跡鋼筆或簽字筆將自己的姓名、班級和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將條形碼橫貼在答題卡右上角“貼條形碼區(qū)"。
2.作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yīng)題目選項的答案信息點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卷上。
3.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qū)域內(nèi)相應(yīng)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的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無效。
4.考生必須保持答題卡的整潔??荚嚱Y(jié)束后,將答題卡交回。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
(一)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我認為《紅樓夢》是康、雍、乾三朝的社會生活、社會矛盾、歷史趨向的一個藝術(shù)的總概括和總反映。
《紅樓夢》里寫了兩種毀滅,一種是新生事物的毀滅,這就是賈寶玉、林黛玉愛情的毀滅;另一種是古老的榮國府、寧國府的毀滅。前者的毀滅是新的生命由于它還未成熟,經(jīng)不起狂風惡浪的摧折而毀滅,但它健壯的根系和茁壯的幼芽仍在適宜的土壤里保存著,“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只要有適當?shù)臍夂?,它會繼續(xù)生長,最終長成大樹;而后一種毀滅,是腐朽加腐爛,是生命的盡頭,最終是化為糞壤,永遠成為過去,不可能再生。
所以這兩種毀滅,具有兩種完全不同的社會意義。前者反映的是歷史前進的客觀趨勢,后者反映的是由榮、寧二府象征的那種腐朽勢力的必然死亡。
曹雪芹的筆是非常狡繪的,他一再聲稱此書“亦非傷時罵世之旨,及至君仁臣良父慈子孝,凡倫常所關(guān)之處,皆是稱功頌德,眷眷無窮,實非別書之可比"。表面上說得非常好聽,都是對封建皇帝和朝廷的歌功頌德,但一開頭他就寫了一樁貪贓枉法的人命案,同時帶出了炙手可熱的“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由此開頭,也就開始了他對封建社會的大揭露,大批判。貪贓枉法的貪官賈雨村,是全靠賈府一手提拔起來的,他枉斷了薛蟠所犯的人命案以后,還直接向賈府和王子騰報告,這說明一切橫行不法的事,都與“四大家族"有關(guān)。通過對這個具體的“賈”府的描寫,也就可以清楚地看到“這四家皆連絡(luò)有親,損皆損,榮皆榮,扶持遮飾,俱有照應(yīng)"的具體情況,而且“各省皆然,倘若不知,一時觸犯了這樣的人家,不但官爵,只怕連性命還保不成呢!“這就是封建社會政治勢力的一張關(guān)系網(wǎng)。所以“葫蘆僧亂判”一案,實際上是對封建社會、封建官場的一個總揭露和總批判。
當然《紅樓夢》最最動人之處,是賈寶玉、林黛玉的生死不渝的愛情和他們的愛情悲劇,《紅樓夢》是以寶、黛的愛情悲劇來貫通全局的。這個愛情悲劇的內(nèi)涵是誓死捍衛(wèi)愛情和婚姻的自主、自擇權(quán),主張愛情和婚姻的自由。
但是《紅樓夢》是小說,是文學藝術(shù),而不是哲學也不是史學,所以它的表達方式不是哲學語言,也不是“本紀"列傳”?!都t樓夢》表達思想的方式是塑造典型形象,它使用的語言是生活語言。所以,要從《紅樓夢》中尋覓我們上面所說的各項內(nèi)容,從字面上是找不到的。這須要讀者從人物形象、故事情節(jié)和語言中仔細體味琢磨,才能悟出它的真意。所以讀《紅樓夢》須要細心讀、反復讀,耐心參詳。
(摘編自馮其庸《讀<紅樓夢>》)
材料二:
魯迅先生曾經(jīng)說,“悲劇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有意義的人生一定建立在對某些價值的相信之上,正因為如此,價值的毀滅才構(gòu)成真正的悲劇。以曹雪芹筆下的金陵十二釵為例,她們認同不同的價值,選擇不同的生活,但所有的這些價值最后都無一例外地落空?!都t樓夢》描述的毀滅,針對的不是某一種價值或人生,而是幾乎所有的價值和人生。不是某一個人的毀滅,而是大觀園的灰飛煙滅?!都t樓夢》被視為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悲劇作品,原因正在于這種徹底的毀滅。
構(gòu)成悲劇的諸要素中,不幸和死亡一定是不可或缺的。在歐洲,最早的古希臘悲劇表現(xiàn)了命運的不可抗拒,基于神的意志和人的性格,無奈或者悲慘的結(jié)局都無法避免。同時,其中蘊含的人對于自由、正義和倫理的追求,與命運的沖突和抗爭,讓悲劇充滿了崇高的意味。而在莎士比亞的悲劇中,人世間內(nèi)在于人性和社會的矛盾,無一例外把羅密歐和朱麗葉、奧賽羅、安東尼和克里奧佩特拉等主人公帶入死亡。
比較起來,《紅樓夢》似乎更接近于莎士比亞作品。雖然有一個神話的背景,但整部小說描述的不過是處在欲望、情感、秩序、倫理、宗教之間的心靈沖突和生命掙扎,不幸和死亡貫穿其中。十二釵中,元春、迎春、秦可卿、王熙鳳、林黛玉的生命各個不同,卻都無法躲過香消玉殞的結(jié)局。而在十二釵之外,作者不斷地安排著馮淵、賈瑞、林如海、寶珠、秦鐘秦業(yè)、金釧兒、尤三姐、尤二姐、睛雯等的死亡,讓那些刻意營造的成功或者歡樂顯得非常蒼白和脆弱。每個人的悲劇被安放得自然而然又合情合理,更突出了生命和世界之間無法克服的矛盾。
(摘編自王博《<紅樓夢>的悲劇讓美好的東西獲得根基》)
1.下列對材料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紅樓夢》以寶、黛愛情悲劇貫通全文,同時也展現(xiàn)了康、雍、乾三朝的社會生活圖景。
B.曹雪芹在《紅樓夢》的創(chuàng)作中雖有意規(guī)避“傷時罵世”,但仍有較強的社會批判意義。
C.金陵十二釵所認同的不同價值最后都無一例外地落空,這體現(xiàn)了小說的悲劇性。
D.價值的毀滅才構(gòu)成真正的悲劇,而在眾多的悲劇要素中,不幸和死亡是不可或缺的。
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寶、黛愛情毀滅,反映了新生事物在歷史前進中難逃滅亡的客觀趨勢,榮寧兩府的毀滅象征著腐朽勢力的必然死亡,兩種毀滅的社會意義不同。
B.《紅樓夢》是文學藝術(shù),通過塑造典型形象表達思想,語言生活化,但如果只從語言或形象的表面來閱讀,很難品出其作品主題的深刻性。
C.早期的古希臘悲劇蘊含著人在面對不可抗拒的命運時所表現(xiàn)出的對于自由、正義和倫理的追求,與命運的沖突和抗爭,賦予悲劇以崇高的意味。
D.十二釵的悲劇各有不同,但從根本上看都突出了生命和世界之間無法克服的矛盾,這與莎士比亞的悲劇所反映的人性和社會的矛盾有相似點。
3.結(jié)合材料內(nèi)容,下列選項中不能體現(xiàn)曹雪芹對封建社會揭露一項是()
A.薛蟠縱容豪奴打死馮淵,馮家告狀要為馮淵討回一個公道,“至次日坐堂,勾取一千有名人犯,雨村詳加審問,果見馮家人口稀疏,不過賴此欲多得些燒埋之費;薛家仗勢倚情,偏不相讓,故致顛倒未決"。
B.賈寶玉邀請秦鐘進賈家私塾一起學習,“秦業(yè)(秦鐘父親)細思,秦鐘此去,學業(yè)料必進益,只是宦囊羞澀,那賈府上上下下都是一雙富貴眼……說不得東拼西湊的,恭恭敬敬封了二十四兩贄見禮,親自帶了秦鐘來代儒家拜見了”。
C.張家因張金哥婚配惹下事端,請求王熙鳳辦事,王熙鳳不過讓手下人以賈璉名義寫了一封信,“那鳳姐兒已是得了云光的回信,俱已妥協(xié)。……這里鳳姐卻坐享了三千兩,王夫人等連一點消息也不知道。"
D.黛玉得知寶玉從寶釵家來,“冷笑道:‘我說呢,虧在那里絆住,不然早就飛了來了。’說著,便賭氣回房去了”。寶玉以“親不間疏,先不僭后"的道理來說服她,林黛玉啐道:“我難道為叫你疏他?我成了個什么人了呢!我為的是我的心。”
4.材料二是如何增強論證說服力?請結(jié)合材料加以說明。
5.有人認為《紅樓夢》的悲劇產(chǎn)生的原因,一是人生見地之不同,二是興亡盛衰之無常。請結(jié)合材料以“寶黛愛情"為例加以說明。
(二)現(xiàn)代文閱讀II(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文,回答下面的問題。
茶干
汪曾祺
連萬順的門面很好認,是個石庫門。麻石門框,兩扇大門包著鐵皮,用鐵釘釘出如意云頭。本地的店鋪一般都是“鋪闊子門”,十二塊、十六塊門板,晚上上在門檻的槽里,白天卸開。這樣的石庫門的門面不多。城北只有那么幾家。一家恒泰當,一家豫豐南貨店。恒泰當?shù)归]了,豫豐失火燒掉了?,F(xiàn)在只剩下北市口老正大棉席店和東街連萬順醬園了。
這樣的店面是很神氣的。尤其顯眼的是兩邊白粉墻的兩個大字。黑漆漆出來的。字高一丈,頂天立地,筆畫很粗。一邊是“醬”,一邊是“醋”。
連萬順的東家姓連。人們當面叫他連老板,背后叫他連老大。都說他善于經(jīng)營,會做生意,連老大做生意,無非是那么幾條:信用好,為人和氣,勤快。連萬順除了做本街的生意,主要是做鄉(xiāng)下生意。東鄉(xiāng)和北鄉(xiāng)的種田人上城,把船停在大淖,拴好了船繩,就直奔連萬順,打油、買醬。鄉(xiāng)下人打油,都用一種特制的油壺,廣口,高身,外面掛了醬黃色的釉,壺肩有四個“耳”,耳里拴了兩條麻繩作為拎手,不多不少,一壺能裝十斤豆油。他們把油壺往柜臺上一放,就去辦別的事情去了。等他們辦完事回來,油已經(jīng)打好了。油壺口用厚厚的桑皮紙封得嚴嚴的。桑皮紙上蓋了一個墨印的圓?。骸斑B萬順記”。鄉(xiāng)下人從不懷疑油的分量足不足,成色對不對。多年的老主顧了,還能有錯?他們要的十斤干黃醬也都裝好了。裝在一個元寶形的粗蔑淺筐里,筐里襯著荷葉,豆醬拍得實實的,醬面蓋了幾個紅曲印的印記,也是圓形的。鄉(xiāng)下人付了錢,提了油壺醬筐,道一聲“得罪”,就走了。
茶干是連萬順特制的一種豆腐干。豆腐出凈渣,裝在一個一個小蒲包里,包口扎緊,入鍋,碼好,投料,加上好抽油,上面用石頭壓實,文火煨煮。要煮很長時間。煮得了,再一塊一塊從麻包里倒出來。這種茶干是圓形的,周圍較厚,中間較薄,周身有蒲包壓出來的細紋,每一塊當中還帶著三個字“連萬順”。在扎包時每一包里都放進一個小小的長方形的木牌,木牌上刻著字,木牌壓在豆腐干上,字就出來了。這種茶干外皮是深紫黑色的,掰開了,里面是淺褐色的,很結(jié)實,嚼起來很有咬勁,越嚼越香,是佐茶的妙品,所以叫作“茶干"。連老大監(jiān)制茶干,是很認真的。每一道工序都不許馬虎。連萬順茶干的牌子闖出來了,車站、碼頭、茶館、酒店都有賣的。后來竟有人專門買了到外地送人的。雙黃鴨蛋,醉蟹、董糖,連萬順的茶干,湊成四色禮品,饋贈親友,極為相宜。
連老大就是這樣一個人,一個開醬園的老板,一個普普通通,正正派派的生意人,沒有什么特別之處。這樣的人是很難寫成小說的。要說他有特別處,也有,有兩點。
一是他的酒量奇大。他以酒代茶。他極少喝茶。他坐在賬桌上算賬的時候,面前總放一個豆綠茶碗。碗里不是茶,是酒,一般的白酒,不是什么好酒。他算幾筆,喝一口什么也不“就”,一天老這么喝著,喝完了,就自己去打一碗。他從來沒有醉的時候。
二是他說話有個口頭語“的時候"。什么話都要加一個“的時候”?!拔业臅r候"他的時候”“麥子的時候"豆子的時候”“貓的時候"狗的時候”……他說話本來就慢,加了許多“的時候"就更慢了。如果把他說的“的時候”都刪去,他每天至少要少說四分之一的字。
連萬順已經(jīng)沒有了。連老板也故去多年了。五六十歲的人還記得連萬順的樣子,記得門口的兩個大字。記得醬園內(nèi)外的氣味,記得連老大的聲音笑貌,自然也記得連萬順的茶干。連老大的兒子也四十多了。他在縣里的副食品總店工作。有人問他:“你們家的茶干,為什么不恢復起來?"他說:“這得下十幾種藥料,現(xiàn)在,誰做這個!”
一個人監(jiān)制的一種食品,成了一地方具有代表性的生產(chǎn),真也不容易。不過,這種東西沒有了,也就沒有了。
(有刪改)
后記:
近來有人寫文章,說我的小說開始了對傳統(tǒng)文化的懷戀,我看后啞然。當代小說尋覓舊文化的根源,我以為這不是壞事。但我當初這樣做,不是有意識的。我寫舊題材,只是因為我對舊社會的生活比較熟悉,對我舊時鄰里有較真切的了解和較深的感情。我也愿意寫寫新的生活,新的人物。但我以為小說是回憶。必須把熱騰騰的生活熟悉得像童年往事一樣,生活和作者的感情都經(jīng)過反復沉淀,除凈火氣,特別是除凈感傷主義,這樣才能形成小說。但是我現(xiàn)在還不能。對于現(xiàn)實生活,我的感情是相當浮躁的。
這樣的小說打破了小說和散文的界限,簡直近似隨筆。結(jié)構(gòu)尤其隨便,想到什么寫什么,想怎么寫就怎么寫。我這樣做是有意的(也是經(jīng)過苦心經(jīng)營的)。我要對“小說"這個概念進行一次沖決:小說是談生活,不是編故事;小說要真誠,不能?;ㄕ小P≌f當然要講技巧,但是:修辭立其誠。
一九八五年十二月十二日夜
(有刪改)
6.下列對小說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人們在背后稱普普通通開醬園的連老板為“連老大”,這不僅說明他會做生意,也同樣暗含著當?shù)厝藢τ谶B老板的一種諷刺。
B.圓形的茶干,周圍較厚,中間較薄,周身有蒲包壓出來的細紋,每一塊當中還帶著三個字“連萬順”,說明連老大的傲慢與自信。
C.鄉(xiāng)下人進城直奔“連萬順”,把油壺放下,辦完事再把油壺捎走,也不懷疑油的分量和成色,這主要說明此地民風淳樸。
D.連老大的兒子沒能繼承家業(yè)制作茶干,這既從側(cè)面反映出連老大的勤勉與認真,也借此展現(xiàn)了社會變遷。
7.下列對小說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中使用動作描寫、心理描寫、語言描寫等多種方法塑造連老大的形象,如寫他算賬、喝酒時,就運用了動作描寫。
B.小說塑造的連老大是一個鄉(xiāng)土市井中普通小人物,這體現(xiàn)了汪曾祺關(guān)注小人物的獨特審美以及對“微小"事物的趣味。
C.小說寫連老大酒量奇大和慣用的口頭語,看似與做茶干無關(guān),但有利于讀者更好地認識開醬園的連老板這一人物形象。
D.小說采用第三人稱口吻,敘述故事。這樣的敘述角度,自由而靈活,能比較直接客觀地展現(xiàn)豐富多彩的生活。
8.小說開頭部分詳細介紹醬園有什么作用?請結(jié)合作品簡要分析。
9.后記中說“這樣的小說打破了小說和散文的界限”,請結(jié)合正文對此加以分析。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文本一:
天下之患,不患材之不眾,患上之人不欲其眾;不患士之不欲為,患上之人不使其為也。夫材之用國之棟梁也得之則安以榮失之則亡以辱。
人之有材能者,其形何以異于人哉惟其遇事而事治,畫策而利害得,治國而國安利,此其所以異于人也。上之人茍不能精察之,審用之,則雖抱皋、夔、稷、契之智,且不能自異于眾,況其下者乎馬之在廄也,駕驥雜處,求其所以異者蓋寡。及其引重車,不屢策,一頓其轡而千里已至矣。當是之時,使駑馬并驅(qū)方駕,則雖傾輪絕勒,不舍晝夜而追之,遼乎其不可以及也,夫然后騏驥與駑駘別矣。古之人君知其如此,故不以為天下無材,盡其道以求而試之。試之之道,在當其所能而已,銖量其能而審處之。如是則士之愚縈鄙陋者,皆能奮其所知以效小事,況其賢能智力卓犖者乎嗚呼!后之在位者,蓋未嘗求其說而試之以實也,而坐曰天下果無材,亦未之思而已矣。
噫!今天下蓋嘗患無材。吾聞之,六國合縱而辯說之材出,劉、項并世而籌畫戰(zhàn)斗之徒起,唐太宗欲治而謨謀諫諍之佐來。此數(shù)輩者,方此數(shù)君未出之時,蓋未嘗有也;人君茍欲之,斯至矣。天下之廣,人物之眾,而曰果無材者,吾不信也。
(節(jié)選自王安石《材論》)
文本二:
古之取士,取于盜賊,取于夷狄。古之人非以盜賊、夷狄之事可為也,以賢之所在而已矣。夫賢之所在貴,而貴取焉;賤,而賤取焉。是以盜賊、夷狄,雖奴隸之所恥,而往往登之朝廷;而繩趨尺步、華言華服者,往往擯棄不用。何則天下之能繩趨而尺步、華言而華服者眾也。朝廷之政、郡國之事,非特如此而可治也。彼雖不能繩趨而尺步、華言而華服,然而其才果可用于此,則居此位可也。布衣寒士而賢,則用之;公卿子弟而賢,則用之;巫醫(yī)方技而賢,則用之;骨吏賤吏而賢,則用之。
(節(jié)選自蘇洵《廣士》)
10.材料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在答題卡上相應(yīng)位置寫上斷句處字母。
夫材A之用B國C之棟梁也D得之E則安F以榮G失之且則亡以辱。
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患,意為擔憂,與《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中“出則無敵國外患者"的“患”字含義相同。
B.茍,意為如果,與《赤壁賦》中“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中的“茍”字含義相同。
C.銖,本是古代重量單位,重量為一兩的二十四分之一。銖量,這里形容極精細地衡量、推究。
D.巫醫(yī),古代巫和醫(yī)不分,巫主要以祝禱、占卜為業(yè),也為人治病。與《師說》中的“巫醫(yī)"含義相同。
12.下列對材料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王安石認為人才和一般人的區(qū)別在于,人才遇到事情時能夠把事情治理好,出謀劃策時能夠分清利害關(guān)系,治理國家能使國家安定。
B.王安石認為在馬棚里很難辨別出良馬和劣馬,而在二者一起拉車趕路時,則能夠看出劣馬即使拉斷韁繩,晝夜不停,也追趕不上良馬。
C.王安石用劉邦、項羽、唐太宗等人的例子,說明如果國君真正渴求人才,會激勵人才的出現(xiàn),提醒當時的統(tǒng)治者應(yīng)該廣泛地尋求人才。
D.蘇洵認為古人常從盜賊、夷狄中選拔人才,循規(guī)蹈矩、言辭堂皇、服飾華美的人,往往舍棄不用,因此提倡應(yīng)多從身份卑賤的人中選拔人才。
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人之有材能者,其形何以異于人哉?
(2)是以盜賊、夷狄,雖奴隸之所恥,而往往登之朝廷。
14.請用自己的語言概括選文中王安石和蘇洵在任用人才方面的觀點?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各題。
示長安君【注】
王安石
少年離別意非輕,老去相逢亦愴情。
草草杯盤供笑語,昏昏燈火話平生。
自憐湖海三年隔,又作塵沙萬里行。
欲問后期何日是,寄書應(yīng)見雁南征。
【注】本詩作于宋仁宗嘉祐五年王安石出使遼國之前。王安石時年四十歲,此前曾上書變法,但未被采納。長安君是王安石的大妹,名文淑,是工部侍郎張奎之妻,封長安縣君。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首詩是王安石寫給長安君王文淑的一首贈別詩,因為王安石是以兄長的身份寫的,所以題目用“示”字。
B.頷聯(lián)“草草杯盤"昏昏燈火”,這些細節(jié)都透露出王文淑家境的貧寒,以及王安石對妹妹的同情與關(guān)懷。
C.頸聯(lián)中,“塵沙"對“湖?!?,“萬里行"對“三年隔”,對仗工整;“自憐"與“又作”前后相承,技巧十分高超。
D.尾聯(lián)說到了秋天,王安石就會寫信告訴妹妹自己的歸期,這既是對妹妹的寬慰,也表達了對平安歸來的期待。
16.首聯(lián)點明兄妹久別之后重逢。親人相逢應(yīng)該高興,可是王安石卻說“愴情"。請結(jié)合詩歌分析他因何“愴情”。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諫太宗十思疏》中魏征認為當文武大臣爭相效力時,君王就能在玩樂養(yǎng)生的同時達到“_________,_________"的理想境界。
(2)杜牧的《阿房宮賦》中“_________,_________”兩句描寫了宮殿、閣樓隨地形而建,彼此環(huán)抱呼應(yīng),宮室結(jié)構(gòu)參差錯落,精巧工致。
(3)《答司馬諫議書》中,針對司馬光認為新法“生事"指責,王安石指出新法的理論根據(jù)是“_________”,根本目的是“_________”,這樣的“事”,上合先王之道,下利國家百姓,自然不是“生事擾民"。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I(10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1934年,曹禺發(fā)表其成名劇作《雷雨》,此后他又創(chuàng)作了《日出》《原野》《北京人》《家》等劇作,這些____①____的戲劇名作具有經(jīng)久不衰的藝術(shù)魅力。曹禺走上戲劇創(chuàng)作之路,與他在南開新劇團、閱讀《易卜生全集》的經(jīng)歷分不開,更與他個人的生命體驗____②____。他說,“寫《雷雨》是一種情感的迫切需要”。談到寫作,曹禺稱“那可是心血"!正因心血的滋養(yǎng),讓他的戲劇具有了生命的能量。
曹禺關(guān)注現(xiàn)實,也注重藝術(shù)的旨趣。他描寫現(xiàn)實,卻不拘泥于寫實,表現(xiàn)出對發(fā)展趨向充滿理想主義的憧憬?!度粘觥分新旒t霞里回響的雄壯夯歌,《北京人》中愫方、瑞貞奔向自由的步伐,都是沉郁、幽暗背景中絢麗的曙光。曹禺的一些戲劇素材對今天的觀眾而言,不僅沒有接受障礙,反而形成了一種恰如其分的審美距離、一份可以品評的人生況味、一方渴望進入的意象叢林。這是因為,劇中人與今天的觀眾依然能產(chǎn)生某種精神共鳴。他的戲劇的敘事方式是中國觀眾____③____的,深受觀眾歡迎。曹禺的戲劇培養(yǎng)了一代又一代導演,他們在各自藝術(shù)追求的向度里,展示出不同的藝術(shù)造詣;一代又一代演員受曹禺戲劇的培養(yǎng),他們藝術(shù)水準的提高是在對劇中擲地有聲的藝術(shù)語言的體味中實現(xiàn)的;在劇場中,一代又一代觀眾提升了自己的精神修養(yǎng),他們在與偉大劇作家進行著靈魂的對話。
18.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shù)某烧Z。
19.請參照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的形式,改寫此句后面兩個分句,使它們構(gòu)成排比句??稍鰟h個別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
20.下列句子中與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使用同一種修辭手法的是()
A.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
B.天地也!只合把清濁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盜跖、顏淵?
C.然遍地腥云,滿街狼犬,稱心快意,幾家能彀?
D.覆壓三百余里,隔離天日。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10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大家用完飯一般會說“吃完了”,而陜西話與河南話則可能會說“吃畢了"或“吃畢咧”。普通話里大多將“完"畢”連用,或單取“完"字,很少搭配使用“畢”字,但①。如《史記·項羽本紀》記載:“若入前為壽,壽畢,請以劍舞。"這里“畢”表示“完成”,“壽畢”即“祝酒完成"。而杜牧揮灑自如寫下的《阿房宮賦》里,亦有“六王畢,四海一”之句為證。由此可見,陜西、河南的朋友真是開口就有“古人之風"。
古語是別于今語的存在,方言對標的則是普通話。②,證明其具備的強大生命力。只要我們留心一瞥,就會發(fā)現(xiàn)今天方言中的古語確實很多。
古語的方言不僅有趣,還很美,甚至能夠打破各地方言的刻板印象?!罢匆掠麧裥踊ㄓ辍钡慕蠠熡曛?,在活潑可愛的四川朋友口里,③。如此詩意的叫法,實則來自《詩經(jīng)·采薇》所說的“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飛飛”即“霏霏”,就是描述毛毛雨之細小的情狀。此外,還有類似“紙飛飛兒”的說法,指碎紙或小紙片。
21.請在文中畫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每處不超過12個字。
22.《紅樓夢》中的方言詞語表現(xiàn)力極強,請簡要分析加點詞語的含義及表現(xiàn)力。(任選一例)
(1)鳳姐笑道:“好兄弟,你是個尊貴人,女孩兒一樣的人品,別學他們猴在馬上。下來,咱們姐兒兩個坐車,豈不好?"寶玉聽說,忙下了馬,爬入鳳姐車上,二人說笑前來。(第十五回)
(2)卻說紫鵑端了茶來,打諒二人又為何事角口,因說道:“姑娘才身上好些,寶二爺又來慪氣了,到底是怎么樣?”寶玉一面拭淚笑道:“誰敢慪妹妹了。"(第六十三回)
四、作文(60分)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朱光潛先生說:“人生的悲劇尤其能使我驚心動魄;許多人因為人生多悲劇而悲觀厭世,我卻以為人生有價值正因為其有悲劇?!?/p>
對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思考?請結(jié)合材料寫一篇文章,表達你的觀點。
要求:結(jié)合材料,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四川省眉山市東坡區(qū)兩校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聯(lián)考語文試題
(總分150分,150分鐘完卷)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wù)必用黑色字跡鋼筆或簽字筆將自己的姓名、班級和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將條形碼橫貼在答題卡右上角“貼條形碼區(qū)"。
2.作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yīng)題目選項的答案信息點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卷上。
3.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qū)域內(nèi)相應(yīng)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的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無效。
4.考生必須保持答題卡的整潔??荚嚱Y(jié)束后,將答題卡交回。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
(一)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我認為《紅樓夢》是康、雍、乾三朝的社會生活、社會矛盾、歷史趨向的一個藝術(shù)的總概括和總反映。
《紅樓夢》里寫了兩種毀滅,一種是新生事物的毀滅,這就是賈寶玉、林黛玉愛情的毀滅;另一種是古老的榮國府、寧國府的毀滅。前者的毀滅是新的生命由于它還未成熟,經(jīng)不起狂風惡浪的摧折而毀滅,但它健壯的根系和茁壯的幼芽仍在適宜的土壤里保存著,“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只要有適當?shù)臍夂?,它會繼續(xù)生長,最終長成大樹;而后一種毀滅,是腐朽加腐爛,是生命的盡頭,最終是化為糞壤,永遠成為過去,不可能再生。
所以這兩種毀滅,具有兩種完全不同的社會意義。前者反映的是歷史前進的客觀趨勢,后者反映的是由榮、寧二府象征的那種腐朽勢力的必然死亡。
曹雪芹的筆是非常狡繪的,他一再聲稱此書“亦非傷時罵世之旨,及至君仁臣良父慈子孝,凡倫常所關(guān)之處,皆是稱功頌德,眷眷無窮,實非別書之可比"。表面上說得非常好聽,都是對封建皇帝和朝廷的歌功頌德,但一開頭他就寫了一樁貪贓枉法的人命案,同時帶出了炙手可熱的“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由此開頭,也就開始了他對封建社會的大揭露,大批判。貪贓枉法的貪官賈雨村,是全靠賈府一手提拔起來的,他枉斷了薛蟠所犯的人命案以后,還直接向賈府和王子騰報告,這說明一切橫行不法的事,都與“四大家族"有關(guān)。通過對這個具體的“賈”府的描寫,也就可以清楚地看到“這四家皆連絡(luò)有親,損皆損,榮皆榮,扶持遮飾,俱有照應(yīng)"的具體情況,而且“各省皆然,倘若不知,一時觸犯了這樣的人家,不但官爵,只怕連性命還保不成呢!“這就是封建社會政治勢力的一張關(guān)系網(wǎng)。所以“葫蘆僧亂判”一案,實際上是對封建社會、封建官場的一個總揭露和總批判。
當然《紅樓夢》最最動人之處,是賈寶玉、林黛玉的生死不渝的愛情和他們的愛情悲劇,《紅樓夢》是以寶、黛的愛情悲劇來貫通全局的。這個愛情悲劇的內(nèi)涵是誓死捍衛(wèi)愛情和婚姻的自主、自擇權(quán),主張愛情和婚姻的自由。
但是《紅樓夢》是小說,是文學藝術(shù),而不是哲學也不是史學,所以它的表達方式不是哲學語言,也不是“本紀"列傳”。《紅樓夢》表達思想的方式是塑造典型形象,它使用的語言是生活語言。所以,要從《紅樓夢》中尋覓我們上面所說的各項內(nèi)容,從字面上是找不到的。這須要讀者從人物形象、故事情節(jié)和語言中仔細體味琢磨,才能悟出它的真意。所以讀《紅樓夢》須要細心讀、反復讀,耐心參詳。
(摘編自馮其庸《讀<紅樓夢>》)
材料二:
魯迅先生曾經(jīng)說,“悲劇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有意義的人生一定建立在對某些價值的相信之上,正因為如此,價值的毀滅才構(gòu)成真正的悲劇。以曹雪芹筆下的金陵十二釵為例,她們認同不同的價值,選擇不同的生活,但所有的這些價值最后都無一例外地落空?!都t樓夢》描述的毀滅,針對的不是某一種價值或人生,而是幾乎所有的價值和人生。不是某一個人的毀滅,而是大觀園的灰飛煙滅?!都t樓夢》被視為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悲劇作品,原因正在于這種徹底的毀滅。
構(gòu)成悲劇的諸要素中,不幸和死亡一定是不可或缺的。在歐洲,最早的古希臘悲劇表現(xiàn)了命運的不可抗拒,基于神的意志和人的性格,無奈或者悲慘的結(jié)局都無法避免。同時,其中蘊含的人對于自由、正義和倫理的追求,與命運的沖突和抗爭,讓悲劇充滿了崇高的意味。而在莎士比亞的悲劇中,人世間內(nèi)在于人性和社會的矛盾,無一例外把羅密歐和朱麗葉、奧賽羅、安東尼和克里奧佩特拉等主人公帶入死亡。
比較起來,《紅樓夢》似乎更接近于莎士比亞作品。雖然有一個神話的背景,但整部小說描述的不過是處在欲望、情感、秩序、倫理、宗教之間的心靈沖突和生命掙扎,不幸和死亡貫穿其中。十二釵中,元春、迎春、秦可卿、王熙鳳、林黛玉的生命各個不同,卻都無法躲過香消玉殞的結(jié)局。而在十二釵之外,作者不斷地安排著馮淵、賈瑞、林如海、寶珠、秦鐘秦業(yè)、金釧兒、尤三姐、尤二姐、睛雯等的死亡,讓那些刻意營造的成功或者歡樂顯得非常蒼白和脆弱。每個人的悲劇被安放得自然而然又合情合理,更突出了生命和世界之間無法克服的矛盾。
(摘編自王博《<紅樓夢>的悲劇讓美好的東西獲得根基》)
1.下列對材料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紅樓夢》以寶、黛愛情悲劇貫通全文,同時也展現(xiàn)了康、雍、乾三朝的社會生活圖景。
B.曹雪芹在《紅樓夢》的創(chuàng)作中雖有意規(guī)避“傷時罵世”,但仍有較強的社會批判意義。
C.金陵十二釵所認同的不同價值最后都無一例外地落空,這體現(xiàn)了小說的悲劇性。
D.價值的毀滅才構(gòu)成真正的悲劇,而在眾多的悲劇要素中,不幸和死亡是不可或缺的。
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寶、黛愛情的毀滅,反映了新生事物在歷史前進中難逃滅亡的客觀趨勢,榮寧兩府的毀滅象征著腐朽勢力的必然死亡,兩種毀滅的社會意義不同。
B.《紅樓夢》是文學藝術(shù),通過塑造典型形象表達思想,語言生活化,但如果只從語言或形象的表面來閱讀,很難品出其作品主題的深刻性。
C.早期的古希臘悲劇蘊含著人在面對不可抗拒的命運時所表現(xiàn)出的對于自由、正義和倫理的追求,與命運的沖突和抗爭,賦予悲劇以崇高的意味。
D.十二釵的悲劇各有不同,但從根本上看都突出了生命和世界之間無法克服的矛盾,這與莎士比亞的悲劇所反映的人性和社會的矛盾有相似點。
3.結(jié)合材料內(nèi)容,下列選項中不能體現(xiàn)曹雪芹對封建社會揭露的一項是()
A.薛蟠縱容豪奴打死馮淵,馮家告狀要為馮淵討回一個公道,“至次日坐堂,勾取一千有名人犯,雨村詳加審問,果見馮家人口稀疏,不過賴此欲多得些燒埋之費;薛家仗勢倚情,偏不相讓,故致顛倒未決"。
B.賈寶玉邀請秦鐘進賈家私塾一起學習,“秦業(yè)(秦鐘父親)細思,秦鐘此去,學業(yè)料必進益,只是宦囊羞澀,那賈府上上下下都是一雙富貴眼……說不得東拼西湊的,恭恭敬敬封了二十四兩贄見禮,親自帶了秦鐘來代儒家拜見了”。
C.張家因張金哥婚配惹下事端,請求王熙鳳辦事,王熙鳳不過讓手下人以賈璉名義寫了一封信,“那鳳姐兒已是得了云光的回信,俱已妥協(xié)。……這里鳳姐卻坐享了三千兩,王夫人等連一點消息也不知道。"
D.黛玉得知寶玉從寶釵家來,“冷笑道:‘我說呢,虧在那里絆住,不然早就飛了來了?!f著,便賭氣回房去了”。寶玉以“親不間疏,先不僭后"的道理來說服她,林黛玉啐道:“我難道為叫你疏他?我成了個什么人了呢!我為的是我的心?!?/p>
4.材料二是如何增強論證說服力的?請結(jié)合材料加以說明。
5.有人認為《紅樓夢》的悲劇產(chǎn)生的原因,一是人生見地之不同,二是興亡盛衰之無常。請結(jié)合材料以“寶黛愛情"為例加以說明。
【答案】1.B2.A3.D
4.①綜合運用引用論證、舉例論證等方法,如開篇引用魯迅對悲劇的闡述,論證有力。
②論證語言嚴謹。如“幾乎所有的”“似乎更接近于"等,表述嚴謹。
③論據(jù)選擇典型,文中選擇了莎士比亞悲劇和《紅樓夢》以及其中的代表性人物為論據(jù),說服力強。(答出任意兩點即可)
5.①寶黛愛情毀滅,主要源自于他們對自由愛情的追求與當時周圍人的人生見地不同,他們誓死捍衛(wèi)愛情和婚姻的自主、自擇權(quán),主張愛情和婚姻的自由,最終的結(jié)局只能是毀滅。
②寶黛愛情是發(fā)生在古老的榮國府、寧國府這一大環(huán)境中的,封建大家族的興亡盛衰直接影響到生活于其中的人物的命運,而這一腐朽勢力的必然滅亡,也加劇了寶黛愛情的滅亡。
【解析】
【1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B.“曹雪芹在《紅樓夢》的創(chuàng)作中雖有意規(guī)避‘傷時罵世’”錯誤。從原文“曹雪芹的筆是非常狡獪的,他一再聲稱此書‘亦非傷時罵世之旨,及至君仁臣良父慈子孝,凡倫常所關(guān)之處,皆是稱功頌德,眷眷無窮,實非別書之可比’。表面上說得非常好聽,都是對封建皇帝和朝廷的歌功頌德,但一開頭他就寫了一樁貪贓枉法的人命案,同時帶出了炙手可熱的‘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由此開頭,也就開始了他對封建社會的大揭露,大批判"來看,曹雪芹并沒有規(guī)避“傷時罵世”。
故選B。
【2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
A.“寶、黛愛情的毀滅,反映了新生事物在歷史前進中難逃滅亡的客觀趨勢"錯誤。原文的表述是“前者的毀滅是新的生命由于它還未成熟,經(jīng)不起狂風惡浪的摧折而毀滅,但它健壯的根系和茁壯的幼芽仍在適宜的土壤里保存著,‘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只要有適當?shù)臍夂颍鼤^續(xù)生長,最終長成大樹”“前者反映的是歷史前進的客觀趨勢”,即新生事物反映的是歷史前進的客觀趨勢,選項“新生事物在歷史前進中難逃滅亡的客觀趨勢”曲解文意。
故選A。
【3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對文中信息進行分析、運用的能力。
D.這是黛玉與寶玉之間的拈酸吃醋,不能體現(xiàn)曹雪芹對封建社會揭露。
故選D。
【4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論證特點的能力。
從論證方法來看,文章開篇引用魯迅對悲劇的看法“魯迅先生曾經(jīng)說,‘悲劇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有利的論證了“價值的毀滅才構(gòu)成真正的悲劇”這一觀點;然后舉《紅樓夢》的例子“以曹雪芹筆下的金陵十二釵為例,她們認同不同的價值,選擇不同的生活,但所有的這些價值最后都無一例外地落空"來佐證,論證有力。
從論證的語言來看,用語嚴謹,如“一定是不可或缺的”“幾乎所有的"似乎更接近于”等詞語的使用,表述嚴謹。
從論據(jù)的選擇來看,文中選擇了莎士比亞悲劇來論證“在歐洲,最早的古希臘悲劇表現(xiàn)了命運的不可抗拒,基于神的意志和人的性格,無奈或者悲慘的結(jié)局都無法避免。同時,其中蘊含的人對于自由、正義和倫理的追求,與命運的沖突和抗爭,讓悲劇充滿了崇高的意味";選擇《紅樓夢》以及其中的代表性人物為論據(jù),說服力強。論據(jù)與論點高度統(tǒng)一,論證有力。
【5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探究文本問題,提出見解的能力。
結(jié)合“《紅樓夢》是以寶、黛的愛情悲劇來貫通全局的。這個愛情悲劇的內(nèi)涵是誓死捍衛(wèi)愛情和婚姻的自主、自擇權(quán),主張愛情和婚姻的自由”分析可知,寶黛追求愛情自由,而他們的這種追求與身邊人的思想是格格不入的,最終的結(jié)局只能是毀滅。
結(jié)合“《紅樓夢》里寫了兩種毀滅,一種是新生事物的毀滅,這就是賈寶玉、林黛玉愛情的毀滅;另一種是古老的榮國府、寧國府的毀滅"后者反映的是由榮、寧二府象征的那種腐朽勢力的必然死亡”分析可知,榮國府、寧國府的毀滅是“腐朽加腐爛,是生命的盡頭,最終是化為糞壤,永遠成為過去、不可能再生”,是必然的,而寶黛愛情是發(fā)生在古老的榮國府、寧國府這一大環(huán)境中的,封建大家族的興亡盛衰直接影響到生活于其中的人物的命運,而這一腐朽勢力的必然滅亡,也加劇了寶黛愛情的滅亡。
(二)現(xiàn)代文閱讀II(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文,回答下面的問題。
茶干
汪曾祺
連萬順的門面很好認,是個石庫門。麻石門框,兩扇大門包著鐵皮,用鐵釘釘出如意云頭。本地的店鋪一般都是“鋪闊子門”,十二塊、十六塊門板,晚上上在門檻的槽里,白天卸開。這樣的石庫門的門面不多。城北只有那么幾家。一家恒泰當,一家豫豐南貨店。恒泰當?shù)归]了,豫豐失火燒掉了?,F(xiàn)在只剩下北市口老正大棉席店和東街連萬順醬園了。
這樣的店面是很神氣的。尤其顯眼的是兩邊白粉墻的兩個大字。黑漆漆出來的。字高一丈,頂天立地,筆畫很粗。一邊是“醬”,一邊是“醋”。
連萬順的東家姓連。人們當面叫他連老板,背后叫他連老大。都說他善于經(jīng)營,會做生意,連老大做生意,無非是那么幾條:信用好,為人和氣,勤快。連萬順除了做本街的生意,主要是做鄉(xiāng)下生意。東鄉(xiāng)和北鄉(xiāng)的種田人上城,把船停在大淖,拴好了船繩,就直奔連萬順,打油、買醬。鄉(xiāng)下人打油,都用一種特制的油壺,廣口,高身,外面掛了醬黃色的釉,壺肩有四個“耳”,耳里拴了兩條麻繩作為拎手,不多不少,一壺能裝十斤豆油。他們把油壺往柜臺上一放,就去辦別的事情去了。等他們辦完事回來,油已經(jīng)打好了。油壺口用厚厚的桑皮紙封得嚴嚴的。桑皮紙上蓋了一個墨印的圓?。骸斑B萬順記”。鄉(xiāng)下人從不懷疑油的分量足不足,成色對不對。多年的老主顧了,還能有錯?他們要的十斤干黃醬也都裝好了。裝在一個元寶形的粗蔑淺筐里,筐里襯著荷葉,豆醬拍得實實的,醬面蓋了幾個紅曲印的印記,也是圓形的。鄉(xiāng)下人付了錢,提了油壺醬筐,道一聲“得罪”,就走了。
茶干是連萬順特制的一種豆腐干。豆腐出凈渣,裝在一個一個小蒲包里,包口扎緊,入鍋,碼好,投料,加上好抽油,上面用石頭壓實,文火煨煮。要煮很長時間。煮得了,再一塊一塊從麻包里倒出來。這種茶干是圓形的,周圍較厚,中間較薄,周身有蒲包壓出來的細紋,每一塊當中還帶著三個字“連萬順”。在扎包時每一包里都放進一個小小的長方形的木牌,木牌上刻著字,木牌壓在豆腐干上,字就出來了。這種茶干外皮是深紫黑色的,掰開了,里面是淺褐色的,很結(jié)實,嚼起來很有咬勁,越嚼越香,是佐茶的妙品,所以叫作“茶干"。連老大監(jiān)制茶干,是很認真的。每一道工序都不許馬虎。連萬順茶干的牌子闖出來了,車站、碼頭、茶館、酒店都有賣的。后來竟有人專門買了到外地送人的。雙黃鴨蛋,醉蟹、董糖,連萬順的茶干,湊成四色禮品,饋贈親友,極為相宜。
連老大就是這樣一個人,一個開醬園的老板,一個普普通通,正正派派的生意人,沒有什么特別之處。這樣的人是很難寫成小說的。要說他有特別處,也有,有兩點。
一是他的酒量奇大。他以酒代茶。他極少喝茶。他坐在賬桌上算賬的時候,面前總放一個豆綠茶碗。碗里不是茶,是酒,一般的白酒,不是什么好酒。他算幾筆,喝一口什么也不“就”,一天老這么喝著,喝完了,就自己去打一碗。他從來沒有醉的時候。
二是他說話有個口頭語“的時候"。什么話都要加一個“的時候”?!拔业臅r候"他的時候”“麥子的時候"豆子的時候”“貓的時候"狗的時候”……他說話本來就慢,加了許多“的時候"就更慢了。如果把他說的“的時候”都刪去,他每天至少要少說四分之一的字。
連萬順已經(jīng)沒有了。連老板也故去多年了。五六十歲的人還記得連萬順的樣子,記得門口的兩個大字。記得醬園內(nèi)外的氣味,記得連老大的聲音笑貌,自然也記得連萬順的茶干。連老大的兒子也四十多了。他在縣里的副食品總店工作。有人問他:“你們家的茶干,為什么不恢復起來?"他說:“這得下十幾種藥料,現(xiàn)在,誰做這個!”
一個人監(jiān)制的一種食品,成了一地方具有代表性的生產(chǎn),真也不容易。不過,這種東西沒有了,也就沒有了。
(有刪改)
后記:
近來有人寫文章,說我的小說開始了對傳統(tǒng)文化的懷戀,我看后啞然。當代小說尋覓舊文化的根源,我以為這不是壞事。但我當初這樣做,不是有意識的。我寫舊題材,只是因為我對舊社會的生活比較熟悉,對我舊時鄰里有較真切的了解和較深的感情。我也愿意寫寫新的生活,新的人物。但我以為小說是回憶。必須把熱騰騰的生活熟悉得像童年往事一樣,生活和作者的感情都經(jīng)過反復沉淀,除凈火氣,特別是除凈感傷主義,這樣才能形成小說。但是我現(xiàn)在還不能。對于現(xiàn)實生活,我的感情是相當浮躁的。
這樣的小說打破了小說和散文的界限,簡直近似隨筆。結(jié)構(gòu)尤其隨便,想到什么寫什么,想怎么寫就怎么寫。我這樣做是有意的(也是經(jīng)過苦心經(jīng)營的)。我要對“小說"這個概念進行一次沖決:小說是談生活,不是編故事;小說要真誠,不能?;ㄕ?。小說當然要講技巧,但是:修辭立其誠。
一九八五年十二月十二日夜
(有刪改)
6.下列對小說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人們在背后稱普普通通開醬園的連老板為“連老大”,這不僅說明他會做生意,也同樣暗含著當?shù)厝藢τ谶B老板的一種諷刺。
B.圓形的茶干,周圍較厚,中間較薄,周身有蒲包壓出來的細紋,每一塊當中還帶著三個字“連萬順”,說明連老大的傲慢與自信。
C.鄉(xiāng)下人進城直奔“連萬順”,把油壺放下,辦完事再把油壺捎走,也不懷疑油的分量和成色,這主要說明此地民風淳樸。
D.連老大的兒子沒能繼承家業(yè)制作茶干,這既從側(cè)面反映出連老大的勤勉與認真,也借此展現(xiàn)了社會變遷。
7.下列對小說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中使用動作描寫、心理描寫、語言描寫等多種方法塑造連老大的形象,如寫他算賬、喝酒時,就運用了動作描寫。
B.小說塑造的連老大是一個鄉(xiāng)土市井中普通小人物,這體現(xiàn)了汪曾祺關(guān)注小人物的獨特審美以及對“微小"事物的趣味。
C.小說寫連老大酒量奇大和慣用的口頭語,看似與做茶干無關(guān),但有利于讀者更好地認識開醬園的連老板這一人物形象。
D.小說采用第三人稱口吻,敘述故事。這樣的敘述角度,自由而靈活,能比較直接客觀地展現(xiàn)豐富多彩的生活。
8.小說開頭部分詳細介紹醬園有什么作用?請結(jié)合作品簡要分析。
9.后記中說“這樣的小說打破了小說和散文的界限”,請結(jié)合正文對此加以分析。
【答案】6.D7.A
8.①交代故事發(fā)生的背景,增強了文章的真實性。
②突出了連萬順醬園的歷史悠久、別具風采、財力雄厚。
③典型化的場景側(cè)面烘托人物形象,從側(cè)面展現(xiàn)出連老大精明能干、經(jīng)營有方。
④開頭詳寫醬園與小說結(jié)尾醬園的消失形成呼應(yīng),突出了呼吁搶救保護傳統(tǒng)手工藝的主旨。
9.①淡化情節(jié)。沒有激烈的矛盾沖突和跌宕起伏的開端、發(fā)展、高潮、結(jié)局等情節(jié)。
②虛化人物。作者對連老板的描寫刻畫不多,人物并不立體、典型。
③語言散文化。多是簡單的生活化語言,質(zhì)樸而接近口語。
④意境散文化。小說寫了和氣的老板、美味的茶干、精美的醬菜、彼此信任的人際關(guān)系,營造了一個獨具民情風俗的藝術(shù)境界。
【解析】
【6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也同樣暗含著當?shù)厝藢τ谶B老板的一種諷刺"錯。不能說明當?shù)厝藢τ谶B老板的一種諷刺,而是他待人有禮,誠信為本,受人尊重的體現(xiàn)。
B.“說明連老大的傲慢與自信”錯。不能說明連老板的傲氣,這只是一種營銷方式。
C.“這主要說明此地民風淳樸"錯。并非說明此地民風淳樸,而是從側(cè)面反映連老板值得信任。
故選D。
【7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能力。
A.“心理描寫”錯,小說塑造連老大的形象,有動作描寫“他算幾筆,喝一口"和語言描寫“我的時候”“他的時候"麥子的時候”“豆子的時候"貓的時候”“狗的時候”,沒有運用心理描寫。
故選A。
【8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的能力。
解答此題,應(yīng)從環(huán)境本身,以及人物、情節(jié)、結(jié)構(gòu)、主題等方面綜合考量,根據(jù)文本的具體內(nèi)涵,優(yōu)化組織答案。
小說開頭部分詳細介紹醬園,交代了故事發(fā)生的具體背景,使文章更貼近現(xiàn)實,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趣,增強了文章的真實性。
“麻石門框,兩扇大門包著鐵皮,用鐵釘釘出如意云頭。本地的店鋪一般都是‘鋪闊子門’,十二塊、十六塊門板,晚上上在門檻的槽里,白天卸開。這樣的石庫門的門面不多”“城北只有那么幾家。一家恒泰當,一家豫豐南貨店。恒泰當?shù)归]了,豫豐失火燒掉了?,F(xiàn)在只剩下北市口老正大棉席店和東街連萬順醬園了”,這樣描寫突出了連萬順醬園的歷史悠久、別具風采,說明他財力雄厚。
“連萬順的門面很好認,是個石庫門。麻石門框,兩扇大門包著鐵皮,用鐵釘釘出如意云頭。本地的店鋪一般都是‘鋪闊子門’,十二塊、十六塊門板,晚上上在門檻的槽里,白天卸開。這樣的石庫門的門面不多”,這種典型化的場景描寫從側(cè)面烘托了連萬順這一人物形象,從側(cè)面展現(xiàn)出連老大精明能干、經(jīng)營有方。
文章結(jié)尾說“一個人監(jiān)制的一種食品,成了一地方具有代表性的生產(chǎn),真也不容易。不過,這種東西沒有了,也就沒有了”,文章開頭詳寫醬園與小說結(jié)尾醬園的消失前后呼應(yīng),突出了呼吁搶救保護傳統(tǒng)手工藝的主旨,使主題更加鮮明。
【9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體裁特點的能力。
情節(jié)上,小說以敘述的口吻講述了開醬園的買賣人連萬順的故事,主要寫他的店面的裝修、善做生意、制作茶干以及喝酒、口頭語等生活小事,沒有激烈的矛盾沖突和跌宕起伏的開端、發(fā)展、高潮、結(jié)局等情節(jié),淡化了情節(jié)。
人物上,小說雖然講述了開醬園的買賣人連萬順的故事,但是大部分筆墨寫農(nóng)村人買他的東西以及制作茶干的程序等,只有少量文字寫他喝酒、口頭語等生活小事,對連老板的描寫刻畫不多,人物并不立體、典型,這是一種虛化人物的寫法。
語言上,“恒泰當?shù)归]了,豫豐失火燒掉了”“這樣的店面是很神氣的"豆醬拍得實實的”“煮得了"什么也不‘就’”“故去多年了"等語言多用生活口語,語言質(zhì)樸自然,呈散文化特點。
意境上,“信用好,為人和氣,勤快”“鄉(xiāng)下人從不懷疑油的分量足不足,成色對不對"裝在一個元寶形的粗蔑淺筐里,筐里襯著荷葉,豆醬拍得實實的,醬面蓋了幾個紅曲印的印記,也是圓形的”“豆腐出凈渣,裝在一個一個小蒲包里,包口扎緊,入鍋,碼好,投料,加上好抽油,上面用石頭壓實,文火煨煮”,小說著意描寫和氣的老板、美味的茶干、精美的醬菜、彼此信任的人際關(guān)系,使小說充盈了一種和諧與美好的氛圍,營造了一個獨具民情風俗的藝術(shù)境界,小說整體意境優(yōu)美,富于散文化。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文本一:
天下之患,不患材之不眾,患上之人不欲其眾;不患士之不欲為,患上之人不使其為也。夫材之用國之棟梁也得之則安以榮失之則亡以辱。
人之有材能者,其形何以異于人哉惟其遇事而事治,畫策而利害得,治國而國安利,此其所以異于人也。上之人茍不能精察之,審用之,則雖抱皋、夔、稷、契之智,且不能自異于眾,況其下者乎馬之在廄也,駕驥雜處,求其所以異者蓋寡。及其引重車,不屢策,一頓其轡而千里已至矣。當是之時,使駑馬并驅(qū)方駕,則雖傾輪絕勒,不舍晝夜而追之,遼乎其不可以及也,夫然后騏驥與駑駘別矣。古之人君知其如此,故不以為天下無材,盡其道以求而試之。試之之道,在當其所能而已,銖量其能而審處之。如是則士之愚縈鄙陋者,皆能奮其所知以效小事,況其賢能智力卓犖者乎嗚呼!后之在位者,蓋未嘗求其說而試之以實也,而坐曰天下果無材,亦未之思而已矣。
噫!今天下蓋嘗患無材。吾聞之,六國合縱而辯說之材出,劉、項并世而籌畫戰(zhàn)斗之徒起,唐太宗欲治而謨謀諫諍之佐來。此數(shù)輩者,方此數(shù)君未出之時,蓋未嘗有也;人君茍欲之,斯至矣。天下之廣,人物之眾,而曰果無材者,吾不信也。
(節(jié)選自王安石《材論》)
文本二:
古之取士,取于盜賊,取于夷狄。古之人非以盜賊、夷狄之事可為也,以賢之所在而已矣。夫賢之所在貴,而貴取焉;賤,而賤取焉。是以盜賊、夷狄,雖奴隸之所恥,而往往登之朝廷;而繩趨尺步、華言華服者,往往擯棄不用。何則天下之能繩趨而尺步、華言而華服者眾也。朝廷之政、郡國之事,非特如此而可治也。彼雖不能繩趨而尺步、華言而華服,然而其才果可用于此,則居此位可也。布衣寒士而賢,則用之;公卿子弟而賢,則用之;巫醫(yī)方技而賢,則用之;骨吏賤吏而賢,則用之。
(節(jié)選自蘇洵《廣士》)
10.材料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在答題卡上相應(yīng)位置寫上斷句處字母。
夫材A之用B國C之棟梁也D得之E則安F以榮G失之且則亡以辱。
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患,意為擔憂,與《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中“出則無敵國外患者”的“患"字含義相同。
B.茍,意為如果,與《赤壁賦》中“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中的“茍"字含義相同。
C.銖,本是古代重量單位,重量為一兩的二十四分之一。銖量,這里形容極精細地衡量、推究。
D.巫醫(yī),古代巫和醫(yī)不分,巫主要以祝禱、占卜為業(yè),也為人治病。與《師說》中的“巫醫(yī)”含義相同。
12.下列對材料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王安石認為人才和一般人的區(qū)別在于,人才遇到事情時能夠把事情治理好,出謀劃策時能夠分清利害關(guān)系,治理國家能使國家安定。
B.王安石認為在馬棚里很難辨別出良馬和劣馬,而在二者一起拉車趕路時,則能夠看出劣馬即使拉斷韁繩,晝夜不停,也追趕不上良馬。
C.王安石用劉邦、項羽、唐太宗等人的例子,說明如果國君真正渴求人才,會激勵人才的出現(xiàn),提醒當時的統(tǒng)治者應(yīng)該廣泛地尋求人才。
D.蘇洵認為古人常從盜賊、夷狄中選拔人才,循規(guī)蹈矩、言辭堂皇、服飾華美的人,往往舍棄不用,因此提倡應(yīng)多從身份卑賤的人中選拔人才。
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人之有材能者,其形何以異于人哉?
(2)是以盜賊、夷狄,雖奴隸之所恥,而往往登之朝廷。
14.請用自己的語言概括選文中王安石和蘇洵在任用人才方面的觀點?
【答案】10.BDG11.A12.D
13.(1)有才能的人,他的外表憑什么和一般人區(qū)別開呢?
(2)因此盜賊小偷、外族人,即使是奴隸也認為他們可恥,可是(他們)往往能夠進入朝廷。
14.①王安石認為應(yīng)該仔細考察人才并審慎任用人才,讓其承擔符合他能力的職務(wù);
②蘇洵認為應(yīng)該不看身份,而看能力(賢能)。
【解析】
【10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
句意:人才的作用就好像是國家的棟梁,得到人才,國家就會安定而繁榮;失去人才,國家就會滅亡而遭受恥辱。
“夫材之用"國之棟梁也”是判斷句,主謂之間斷開,即B后斷句;“也"是句末語氣詞,在其后D處斷句;
“得之則安以榮”與“失之且則亡以辱"句式一致,G處斷句。
故在BDG三處斷開。
【11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了解并掌握常見文化常識和一詞多義的能力。
A.錯誤。擔憂/禍患。句意:國家所擔憂的,不是擔心人才不多。/在國外,如果沒有敵對的國家或外來的禍患。
B.正確。句意:在上層的人如果不能仔細地考察他。/如果不是我擁有的,即使是一絲一毫也不會去求取。
C.正確。
D.正確。
故選A。
【12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
D.“多從身份卑賤的人中選拔人才”錯誤,由原文“古之人非以盜賊、夷狄之事可為也,以賢之所在而已矣。夫賢之所在貴,而貴取焉;賤,而賤取焉"可知,蘇洵認為任用人才以賢能為標準,沒有提倡多從身份卑賤的人中選拔人才。
故選D。
【13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人之有材能者”,定語后置句,正常的語序為“有材能之人者";“形”,外表;“何以”,憑什么,根據(jù)什么;“異于人”,狀語后置句,正常的語序為“于人異"。
(2)“是以”,因此;“雖”,即使;“恥”,意動用法,認為可恥;“登”,進入。
【14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內(nèi)容和作者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
結(jié)合“上之人茍不能精察之,審用之,……”和“古之人君知其如此,故不以為天下無材,盡其道以求而試之。試之之道,在當其所能而已,銖量其能而審處之……"可知,在上層的人如果不能仔細地考察他,慎重地使用他,影響極大;所以并不認為天下沒有人才,而是用盡一切方法去尋找人才、考察人才??疾烊瞬诺姆椒?,就在于給他才能相當?shù)墓ぷ髁T了,特別仔細地衡量人才的本領(lǐng)而慎重地任用,這是王安石的在任用人才上的觀點。
結(jié)合“古之取士,取于盜賊,取于夷狄。古之人非以盜賊、夷狄之事可為也,以賢之所在而已矣。夫賢之所在貴,而貴取焉;賤,而賤取焉”和“彼雖不能繩趨而尺步、華言而華服,然而其才果可用于此,則居此位可也。布衣寒士而賢,則用之;公卿子弟而賢,則用之;巫醫(yī)方技而賢,則用之;骨吏賤吏而賢,則用之"可知,蘇洵認為身份高低貴賤,只要有才能都可以任用,這是他在任用人才方面的觀點。
參考譯文:
文本一:
國家所擔憂的,不是擔心人才不多,而是擔憂在上層的人不希望人才太多;不是擔心才士們不想有所作為,而是擔憂在上層的人不讓他們?nèi)ジ墒?。人才的作用就好像是國家的棟梁,得到人才,國家就會安定而繁榮;失去人才,國家就會滅亡而遭受恥辱。
有才能的人,他的外表憑什么與一般人區(qū)別開呢?只有當他辦事,事情就能處理得好,出謀劃策就能趨利避害,治理國家就能使國家安定富強,這才是他不同凡人的地方。在上層的人如果不能仔細地考察他,慎重地使用他,那么,即使有皋、夔、稷、契那樣的才智,尚且不能使自己有別于一般人,何況那些才智比他低下的呢?馬在馬棚里,劣馬和好馬混雜在一起,尋找兩者不同的地方確實很少。等到好馬拉重車,不必多次鞭打,只要一拉韁繩,千里的路程就跑到了。在這個時候,讓劣馬和好馬并駕齊驅(qū),那么即使車輪歪斜了,韁繩拉斷了,晝夜不停地追趕,劣馬還是遠遠地落在后面而趕不上。在這之后駿馬與劣馬就能區(qū)別開了。古代的君王懂得這個道理,所以并不認為天下沒有人才,而是用盡一切方法去尋找人才、考察人才??疾烊瞬诺姆椒ǎ驮谟诮o他才能相當?shù)墓ぷ髁T了,特別仔細地衡量人才的本領(lǐng)而慎重地任用。像這樣,即使愚昧淺陋的人也都能發(fā)揮他們的智能去干好小事,何況那些品德高尚、智慧超群的英杰呢?唉!后世的君王,未曾考慮這個道理并且在實際中加以運用,卻空說天下真的沒有人才,也是沒有很好地考慮原因何在罷了。
唉!現(xiàn)在國家還常常擔心沒有人才。我聽說戰(zhàn)國時期六國合縱,辯論游說的人才就出現(xiàn)了;劉邦項羽并起相爭,出謀畫策、能征慣戰(zhàn)的人才就涌現(xiàn)了;唐太宗想天下大治,而出謀獻策、直言規(guī)勸的輔佐大臣就來到朝廷。這些人才,當那幾位君王還沒有出來時,他們也不曾被發(fā)現(xiàn);而當君王盼望人才時,這些人才就來到了。天下那么廣大,人物那么眾多,卻說的確沒有人才可用,我是不相信的。
文本二:
古代選擇人才,從盜賊小偷當中選擇,從外族人當中獲得。古代的人并不認為盜賊小偷、外族人那樣的事是可以做的,只是因為小偷強盜、外族人里面也有人才罷了。賢士在高貴的人中間,那么就從高貴的人中間選拔;若卑賤的人中有賢士,那么賢士就在卑賤的人中間選擇。因此盜賊小偷、外族人,即使是奴隸也認為他們可恥,可是(他們)往往能夠進入朝廷;相反,那些舉手邁步,循規(guī)蹈矩,言辭堂皇,服飾華美的人,常常被棄而不用。這是什么緣故呢?天下那些舉手邁步,循規(guī)蹈矩,言辭堂皇,服飾華美的人太多了。朝廷的政務(wù)、州郡的事務(wù),并非這樣就能處理好的。那些人雖不能循規(guī)蹈矩,說堂皇的言辭,穿華美的服飾,但如果他們的才能在這里果真能得到發(fā)揮,那么在這個職位上就是合適的。普通百姓、貧寒士者如果賢能,就任用他們;公卿大臣于子弟如果賢能,就任用他們;巫師、醫(yī)生、打卦的、相面的如果賢能,就任用他們;職位卑微的官吏如果賢能,就任用他們。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各題。
示長安君【注】
王安石
少年離別意非輕,老去相逢亦愴情。
草草杯盤供笑語,昏昏燈火話平生。
自憐湖海三年隔,又作塵沙萬里行。
欲問后期何日是,寄書應(yīng)見雁南征。
【注】本詩作于宋仁宗嘉祐五年王安石出使遼國之前。王安石時年四十歲,此前曾上書變法,但未被采納。長安君是王安石的大妹,名文淑,是工部侍郎張奎之妻,封長安縣君。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首詩是王安石寫給長安君王文淑的一首贈別詩,因為王安石是以兄長的身份寫的,所以題目用“示”字。
B.頷聯(lián)“草草杯盤"昏昏燈火”,這些細節(jié)都透露出王文淑家境的貧寒,以及王安石對妹妹的同情與關(guān)懷。
C.頸聯(lián)中,“塵沙"對“湖?!?,“萬里行"對“三年隔”,對仗工整;“自憐"與“又作”前后相承,技巧十分高超。
D.尾聯(lián)說到了秋天,王安石就會寫信告訴妹妹自己的歸期,這既是對妹妹的寬慰,也表達了對平安歸來的期待。
16.首聯(lián)點明兄妹久別之后重逢。親人相逢應(yīng)該高興,可是王安石卻說“愴情"。請結(jié)合詩歌分析他因何“愴情”。
【答案】15.B16.“愴情"是傷感之意。①首聯(lián)說“老去相逢”,兄妹離別多年,相逢時年華已逝,歲月滄桑,令人傷感。②頸聯(lián)說“自憐湖海三年隔,又作塵沙萬里行”,兄妹多年不見,好不容易相聚,可王命在身,很快又要離別。相聚時光太短暫,令人傷感。③王安石年已不惑,可是變法大志還未實現(xiàn),難免有壯志難伸之感,情緒低落。
【解析】
【15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和分析詩歌思想內(nèi)容的能力。
B.“這些細節(jié)都透露出王文淑家境的貧寒,以及王安石對妹妹的同情與關(guān)懷”錯,這里表現(xiàn)的是親人之間的自然隨意,體現(xiàn)出手足之情和家庭之樂。說王淑文家境貧寒,王安石同情妹妹,沒有依據(jù)。
故選B。
【16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語言,把握詩歌情感主旨能力。
本詩首聯(lián)“少年離別意非輕,老去相逢亦愴情"以議論起,用遞進法展開。先說自己是個很重感情的人,在年輕時就對離別看得很重,到了年老,即使是會面,也引起心中的傷悲。
頷聯(lián)“草草杯盤供笑語,昏昏燈火話平生”,寫會面時的親情。兄妹倆隨意準備了些酒菜,只是為了把酒談話,話很多,一直到夜間,還在昏暗的燈光下說著。“供笑語"表達了相逢的歡樂,“話平生”則道盡了人生的滄桑:二者相互映襯,更添一層悲涼況味?!安莶荼P"昏昏燈火”營造了氛圍,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詩人更容易生發(fā)悲愴之情?!盎杌?則烘托了人物情感,暗示了將別的傷痛。
頸聯(lián)“自憐湖海三年隔,又作塵沙萬里行”,詩人從時間空間入手,寫出了詩人與妹妹分隔兩地已有三年之久,又要離開去萬里外的異域,詩人自己不能預料會面的日子,詩就在無可奈何的氣氛中結(jié)束。“自憐"與“又作”貫通一氣,詩人借此直抒胸臆,表達了心中的萬端悲慨?!昂?久隔,“塵沙”遠赴,旦夕間重逢又別,且是出使不無艱險的遼國,時空的拓展將悲意又加深了一層?!叭?言時間之長,“萬里”謂距離之遠,以數(shù)字入詩,一縱一橫,使悲情更為濃烈。
尾聯(lián)“欲問后期何日是,寄書應(yīng)見雁南征"寫詩人面對妹妹詢問,堅定地回答,見到大雁南飛,我就會從北國帶回消息了,但也僅僅是期待,畢竟世事難料,只能徒然安慰,既是回答妹妹,又是寬慰自己,反而倍增了愴然之情。再結(jié)合注釋“本詩作于宋仁宗嘉祐五年王安石出使遼國之前。王安石時年四十歲,此前曾上書變法,但未被采納”分析,可知王安石年已不惑,可是變法大志還未實現(xiàn),難免有壯志難伸之感,情緒低落,抒發(fā)不知何時相聚的悲傷之情。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諫太宗十思疏》中魏征認為當文武大臣爭相效力時,君王就能在玩樂養(yǎng)生的同時達到“_________,_________"的理想境界。
(2)杜牧的《阿房宮賦》中“_________,_________”兩句描寫了宮殿、閣樓隨地形而建,彼此環(huán)抱呼應(yīng),宮室結(jié)構(gòu)參差錯落,精巧工致。
(3)《答司馬諫議書》中,針對司馬光認為新法“生事"的指責,王安石指出新法的理論根據(jù)是“_________”,根本目的是“_________”,這樣的“事”,上合先王之道,下利國家百姓,自然不是“生事擾民"。
【答案】①.鳴琴垂拱②.不言而化③.各抱地勢④.鉤心斗角⑤.舉先王之政⑥.以興利除弊
【解析】
【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注意重點字的寫法,“拱”“勢"鉤”“弊"。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I(10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1934年,曹禺發(fā)表其成名劇作《雷雨》,此后他又創(chuàng)作了《日出》《原野》《北京人》《家》等劇作,這些____①____的戲劇名作具有經(jīng)久不衰的藝術(shù)魅力。曹禺走上戲劇創(chuàng)作之路,與他在南開新劇團、閱讀《易卜生全集》的經(jīng)歷分不開,更與他個人的生命體驗____②____。他說,“寫《雷雨》是一種情感的迫切需要”。談到寫作,曹禺稱“那可是心血"!正因心血的滋養(yǎng),讓他的戲劇具有了生命的能量。
曹禺關(guān)注現(xiàn)實,也注重藝術(shù)的旨趣。他描寫現(xiàn)實,卻不拘泥于寫實,表現(xiàn)出對發(fā)展趨向充滿理想主義的憧憬。《日出》中漫天紅霞里回響的雄壯夯歌,《北京人》中愫方、瑞貞奔向自由的步伐,都是沉郁、幽暗背景中絢麗的曙光。曹禺的一些戲劇素材對今天的觀眾而言,不僅沒有接受障礙,反而形成了一種恰如其分的審美距離、一份可以品評的人生況味、一方渴望進入的意象叢林。這是因為,劇中人與今天的觀眾依然能產(chǎn)生某種精神共鳴。他的戲劇的敘事方式是中國觀眾____③____的,深受觀眾歡迎。曹禺的戲劇培養(yǎng)了一代又一代導演,他們在各自藝術(shù)追求的向度里,展示出不同的藝術(shù)造詣;一代又一代演員受曹禺戲劇的培養(yǎng),他們藝術(shù)水準的提高是在對劇中擲地有聲的藝術(shù)語言的體味中實現(xiàn)的;在劇場中,一代又一代觀眾提升了自己的精神修養(yǎng),他們在與偉大劇作家進行著靈魂的對話。
18.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shù)某烧Z。
19.請參照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的形式,改寫此句后面兩個分句,使它們構(gòu)成排比句。可增刪個別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
20.下列句子中與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使用同一種修辭手法的是()
A.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
B.天地也!只合把清濁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盜跖、顏淵?
C.然遍地腥云,滿街狼犬,稱心快意,幾家能彀?
D.覆壓三百余里,隔離天日。
【答案】18.①膾炙人口②息息相關(guān)③喜聞樂見
19.①曹禺的戲劇培養(yǎng)了一代又一代演員,他們在對劇中擲地有聲的藝術(shù)語言的體味中,提高了自己的藝術(shù)水準;
②曹禺的戲劇培養(yǎng)了一代又一代觀眾,他們在與偉大劇作家進行的靈魂的對話中,提升了自己的精神修養(yǎng)。
20.C
【解析】
【18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成語的能力。
①此處形容曹禺的作品,結(jié)合后文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科技園區(qū)的新能源戰(zhàn)略太陽能采暖系統(tǒng)ROI分析
- 煤炭租賃合同范本
- 醫(yī)院家具采購合同范本
- 中介代辦入戶合同范本
- 科技型企業(yè)創(chuàng)新驅(qū)動的商業(yè)模式
- 短視頻時代的教育內(nèi)容創(chuàng)新策略
- 異地石頭加工合同范本
- 科技推動下的商業(yè)模式創(chuàng)新案例
- 內(nèi)裝拆除合同范本
- 科技創(chuàng)新與法律法規(guī)的互動關(guān)系
- 房建監(jiān)理實施細則
- 國家科學技術(shù)獎勵提名書
- 一年級下期開學第一課
- 舞臺燈光設(shè)計與光影藝術(shù)考核試卷
- 第10輯:句子表達效果(原句vs改句)解題指導-2023年高考語文一輪復習修辭手法與句子表達效果專練
- 2024年輔警招考時事政治考題及答案(100題)
- 2024年中考數(shù)學《二次函數(shù)的實際應(yīng)用》真題含解析版
- GB 30254-2024高壓三相籠型異步電動機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
- 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拓印 課件
- 空氣動力學數(shù)值方法:有限元法(FEM):邊界條件處理與應(yīng)用
- DB31T 1488-2024 重大活動特種設(shè)備安全保障技術(shù)服務(wù)導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