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廣州市南沙區(qū)第一中學2025屆高三下學期聯(lián)考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1頁
廣東省廣州市南沙區(qū)第一中學2025屆高三下學期聯(lián)考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2頁
廣東省廣州市南沙區(qū)第一中學2025屆高三下學期聯(lián)考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3頁
廣東省廣州市南沙區(qū)第一中學2025屆高三下學期聯(lián)考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4頁
廣東省廣州市南沙區(qū)第一中學2025屆高三下學期聯(lián)考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廣東省廣州市南沙區(qū)第一中學2025屆高三下學期聯(lián)考歷史試題請考生注意:1.請用2B鉛筆將選擇題答案涂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請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主觀題的答案寫在答題紙相應的答題區(qū)內。寫在試題卷、草稿紙上均無效。2.答題前,認真閱讀答題紙上的《注意事項》,按規(guī)定答題。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有學者說,作為清政府對外交往體制的“廣州體制”,其內容至少包括這幾個方面:一口通商;“公行”壟斷貿易;拒絕與外人平等交往;限制外人自由。這一體制被打破始于()A.乾隆年間 B.道光年間C.咸豐年間 D.同治年間2.強盛的王朝往往重視對邊疆地區(qū)的有效控制和管理。唐朝時,增設的相應機構的管理范圍大致在圖中A.① B.② C.③ D.④3.據報道:1974年,為打擊侵入我西沙群島的南越當局,中國政府決定東海艦隊“直接通過海峽”馳援南海。蔣介石海軍不僅沒有阻攔、還友好地亮起“請通過”信號。2008年馬英九就任地區(qū)領導人后,很快促成兩岸直接“三通”。這說明國民黨當局()A.認同和堅持“一個中國”原則 B.希望與共產黨結成統(tǒng)一戰(zhàn)線C.與共產黨和民族根本利益一致 D.擁護“和平統(tǒng)一、一國兩制”4.“廷寄交片依葫蘆,萬端政務效葫蘆”反映的是A.明朝內閣強化皇權 B.清朝內閣形同虛設C.清軍機處強化皇權 D.明朝廠衛(wèi)強化皇權5.1953年我國對糧食統(tǒng)購統(tǒng)銷模式制度化并對農業(yè)進行社會主義改造;2004年中央1號文件《關于促進農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見》重點提及運用“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方針,兩年后,廢除了兩千多年的農業(yè)稅。上述政策發(fā)生轉變的主要目的是A.改變城鄉(xiāng)二元經濟結構 B.增強國有企業(yè)經濟活力C.優(yōu)先發(fā)展我國的重工業(yè) D.使農民獲得生產自主權6.周王朝“封邦建國”是指A.分封同姓諸侯 B.分封異姓諸侯C.將同姓諸侯分插到各地異姓方國間 D.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封給卿、大夫7.王安石推行變法的首要任務:A.緩和階級矛盾 B.解決財政危機 C.改革官僚弊政 D.解決立法之爭8.“我君可欺,而我民不可欺;我君可玩,而我民不可玩”之呼聲,以及“愿人人戰(zhàn)死而失臺,決不愿拱手而讓臺”之檄文,出現(xiàn)在A.《南京條約》簽訂后 B.《馬關條約》簽訂后C.臺兒莊戰(zhàn)役開始前 D.二戰(zhàn)末期日本投降前9.下圖為1912年7月《民權畫報》刊登的時政漫畫《共和之假面具》,漫畫作者意在A.抨擊袁世凱的獨裁專制 B.強調共和民國虛有其表C.諷刺資產階級軟弱妥協(xié) D.警惕滿清預備立憲騙局10.甲午戰(zhàn)爭后的“公車上書”與巴黎和會時的五四運動都是愛國救亡運動,但兩者的規(guī)模與影響差別甚大,其主要原因在于A.民族覺醒程度與群眾基礎不同B.外交失利導致的損害程度不同C.大眾傳媒發(fā)展水平與方式不同D.列強攫取中國利權的手段不同11.下表是2006-2008年發(fā)達國家和發(fā)展中國家經濟增長率(%),可以說明A.發(fā)達國家經濟增速放緩國力衰退 B.世界經濟增長呈現(xiàn)出多元化局面C.美國不再是世界第一大經濟實體 D.發(fā)達與發(fā)展中國家經濟差距縮小12.伴隨近代報刊業(yè)的蓬勃發(fā)展,近代廣告事業(yè)也日漸興起。如圖是20世紀二三十年代《申報》上的兩則廣告及其廣告詞。據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近代民族輕工業(yè)的發(fā)展十分迅速B.廣告為促銷而巧妙迎合社會需求C.女性成社會消費主體而受到關注D.民族工業(yè)因外國資本擠壓而衰落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32分)材料萬歷以后,江南地主與北方地主的斗爭日趨表面化,且不斷激烈。其中京畿附近種植水田的問題,亦為雙方爭論的焦點之一。朝廷內部出身于江南地區(qū)的士人,為了減少“重賦”的壓力,減輕一部分漕運的負擔,同時也為了更好地進行科學實驗,因而倡議在京東地區(qū)推廣種植水稻。徐明貞(江西貴溪人)……上書,重述虞集(元朝翰林學士兼國子監(jiān)祭酒)在北方推廣水田的議論。他認為“今自永平(河北盧龍),灤州以抵滄州、慶云之境地皆萑葦,土實膏腴,(虞)集議斷然可行。當全盛之時,河漕歲通,而思患預防,紛然獻議。獨于集議,尚廢焉未講。若仿其意,招撫南人,筑塘捍水,雖北起遼海,南濱青齊,皆可成田,有不煩轉漕于江南而自足者,其思患預防之深意,又不止于開河通漕而已,此瀕海之水利所宜修也……及京東瀕海水利,相度土宜率先修舉;或撫窮民而給其牛種,或任富室而緩其科稅;或選健卒而分建屯營;或招南人而許其占籍;諸凡招徠勸相,俱許便宜行事。俟行之稍有成績,次及山東、河南、陜西等處地方,將江南歲運酌量改折,助其費而究其功,東南之歲運漸減,西北之儲蓄常裕。不惟民力可紓,而國計永保于無絀矣?!薄幾脏嵖岁伞睹鞔幪皆础返龋?)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明末北方京畿地區(qū)推廣水田的主要措施?(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明末北方京畿地區(qū)推廣水田的影響。14.(20分)孔子應該是世界人嗎?閱讀材料,回答問題:韓稱孔子應是“世界人”漢字屬東亞共同財產據韓國《朝鮮日報》報道,韓國首爾大學名譽教授趙東一最近出版《東亞文明論》一書。書中提出漢字屬于東亞文明的共同財產,并強調東亞的幾個國家同屬漢字文化圈。趙東一在書中對東亞文明的儒、道、佛進行了說明。他在第一章就提出一個容易引發(fā)爭議的問題——“孔子是哪國人?”他解釋說,孔子原來是魯國人,500年后成為中國人,又過了500年成了東亞人,現(xiàn)在是要讓孔子成為世界人的時候了,為此東亞人應該共同努力,就像蘇格拉底是希臘人也是歐洲人,最后成為世界人一樣。報道還稱,趙東一在書中將中國、韓國、日本和越南等國家劃為“東亞文明圈”成員,并表示東亞文明是所有“東亞文明圈”成員的共同財產。趙東一強調,雖然東亞各國還存在歷史和領土紛爭等政治問題,但通過共同制定大學課程和加強人員交流等,首先實現(xiàn)“東亞文化共同體”還是有可能的?!?010年7月13日《環(huán)球時報》第3版(1)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孔子是如何從“魯國人,500年后成為中國人”的?(2)你如何理解材料中所說的“蘇格拉底是希臘人也是歐洲人,最后成為世界人”?(3)基于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你如何看待材料中關于孔子的觀點?(要求:圍繞材料中的觀點展開評論;觀點明確,史論結合。)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B【解析】

“廣州體制”是指清政府實行閉關鎖國政策,只允許廣州一地對外通商的對外交往體制。鴉片戰(zhàn)爭清政府失敗,簽訂《南京條約》,開放五口通商,“廣州體制”被打破。鴉片戰(zhàn)爭發(fā)生在道光年間,故選B項。乾隆年間廣州體制尚未打破,A錯誤;咸豐年間是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時期,不是最早,C錯誤;同治年間是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之后,不符合題意,D錯誤。2、A【解析】

唐朝時期在西北邊疆分別設置了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管理天山南北,①符合題意;②秦漢時期已歸屬中央管轄,③西藏和④都是元朝時期歸屬中央管理,②③④不符合題意;排除B、C和D。故選A。3、A【解析】

根據材料信息,可得知當南越侵入我西山群島時,蔣介石給我方提供了便利,由此可見,在大敵當前時,蔣介石國民黨政府認同一個中國,一致對外;“三通”是海峽兩岸間通郵、通航、通商,直接“三通”,不需要其他手續(xù),說明了馬英九國民黨當局也認同一個中國,故A項正確;希望與共產黨結成統(tǒng)一戰(zhàn)線在材料中未體現(xiàn),排除B;國民黨和共產黨代表的階級本質不同,其利益也不會一致,排除C;擁護“和平統(tǒng)一、一國兩制”在材料中未體現(xiàn),排除D。4、C【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清代軍機處上傳下達,只能秉承皇帝意見,體現(xiàn)了皇權的強化,選項C正確;內閣有票擬權,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議,選項A排除;材料中并不是對清代內閣的描述,排除B;廠衛(wèi)是特務機構,不參與中樞決策,排除D。5、A【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農業(yè)由計劃經濟到“多予、少取、放活”,乃至廢除農業(yè)稅的轉變,其主要目的是促進農村和農業(yè)經濟結構的調整,推動農業(yè)發(fā)展,進而改變城鄉(xiāng)二元經濟結構,故A正確;材料信息不涉及國有企業(yè)和重工業(yè),故BC錯誤;使農民獲得生產自主權不是主要目的,且不符合材料信息,故D錯誤。6、C【解析】

根據所學內容可知,周王朝分封的對象主要包括宗族子弟、前朝帝王后裔和功臣,所以分封的諸侯既有同姓諸侯,也有異姓諸侯,故排除A、B項;周王朝分封的目的在于鞏固統(tǒng)治,所以將同姓諸侯分插到各地異姓方國之間,故選C項;周王朝分封的是諸侯,而不是卿大夫和士,卿大夫和士是諸侯之下的階層,故排除D項。7、B【解析】

王安石變法前的北宋是冗官、冗兵和冗費,還有送給少數民族的歲幣,國家不堪重負,所以變法的首要任務是解決財政危機,故選B;財政危機解決了階級矛盾就解決了,故A不是首要任務,排除;官僚弊政是北宋加強中央集權導致的,王安石無法改變,C錯誤;立法之爭是變法前提,不是首要任務,D錯誤。8、B【解析】

根據“愿人人戰(zhàn)死而失臺,決不愿拱手而讓臺”可知,這與《馬關條約》中國割讓臺給日本有關,軍民開展了反割臺斗爭,故B項正確;《南京條約》割讓的是香港;臺兒莊戰(zhàn)役與無關。二戰(zhàn)末期日本投降前的情況與材料中的主旨無關。故排除ACD三項。9、A【解析】

漫畫創(chuàng)作于1912年7月,袁世凱竊取辛亥革命成果就任臨時大總統(tǒng)。漫畫中的猿猴(諧音袁)戴上共和的假面具,意在揭露袁世凱假共和真獨裁專制的反動面目,A正確;題干批判的是袁世凱而非民國和資產階級,排除B、C;預備立憲時間是1905年開始,與題干時間不符,排除D。10、A【解析】

本題考查五四運動和學生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詳解】公車上書時西方民主思想影響有限,而參與者也僅僅局限于上京應考的知識分子,而五四運動是在民族危機進一步加深和新文化運動的思想沖擊之下各階層廣泛參與的愛國運動,由此看出導致二者差別的主要因素是民族覺醒與群眾基礎的不同,故A正確;BD都不是主要原因,而且說法也不科學,不管列強的手段如何不同,都是損害中國利益,每一個中國人都應奮起反抗,故排除BD;大眾傳媒對民眾有影響是外因,關鍵是內因民眾自身的覺醒,故C錯誤。【點睛】五四運動的意義:(1)五四運動是一次偉大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愛國主義精神貫穿運動的始終,是五四精神的主旋律(2)五四運動是一場廣泛傳播民主和科學的新文化運動,體現(xiàn)了民主和科學精神。(3)五四運動是一場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它體現(xiàn)了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4)五四運動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曙光噴薄欲出。11、B【解析】

2006-2008年間,發(fā)達國家經濟增長率呈現(xiàn)下降趨勢,美國下降幅度高于平均水平;發(fā)展中國家經濟增長率整體有所下降,但中國和拉美地區(qū)呈現(xiàn)上升趨勢,印度有所下降,這說明發(fā)展中國家間經濟增長速度出現(xiàn)了分化,由此可見,世界經濟增長呈現(xiàn)多元化局面,故B正確;表中所示發(fā)達國家經濟增速放緩,但仍然是正增長,不能說明發(fā)達國家國力衰退,故A錯誤;表中沒有美國不再是世界第一大經濟實體的信息,故C錯誤;表中信息反映的是發(fā)達國家和發(fā)展中國國家經濟增長率,無法得出發(fā)達國家與發(fā)展中國家經濟差距縮小的結論,D錯誤。12、B【解析】

兩則廣告均用時髦女性或明星形象代言產品,同時“三星”花露水作為國產品牌被告知在“洋貨鋪”可買,是在利用近代社會人們的崇洋心理;“哈德門”作為外國品牌,特別強調“中國制造”,有意迎合近代國人的愛國熱情,故選B項;材料顯示,圖5廣告詞是國產化露水的廣告,圖6則是外國香煙品牌“哈德門”,故排除A項;利用女性代言產品并不能說明女性是消費主體,特別是香煙,故C項錯誤;圖5為國產品牌,故D項錯誤。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1)措施:借鑒元朝的經驗;瀕海地區(qū)先行試驗;為窮人提供耕牛和種子,為富人減緩征收賦稅;選擇健壯士卒建立屯田;招募南方人給予附籍用地的便利;適度推廣。(2)影響:增加政府財政收入;減緩漕運和海運風險;緩解北方地區(qū)糧食困難;完善北方水利設施;南北經濟文化的交流與融合;抵御北方少數民族的騷擾;減輕百姓負擔,鞏固明朝統(tǒng)治【解析】

(1)措施:據材料“徐明貞(江西貴溪人)……上書,重述虞集(元朝翰林學士兼國子監(jiān)祭酒)在北方推廣水田的議論”可知,借鑒元朝的經驗;據材料“……及京東瀕海水利,相度土宜率先修舉”可知,瀕海地區(qū)先行試驗;據材料“或撫窮民而給其牛種,或任富室而緩其科稅”可知,為窮人提供耕牛和種子,為富人減緩征收賦稅;據材料“或選健卒而分建屯營;或招南人而許其占籍;諸凡招徠勸相,俱許便宜行事”可知,選擇健壯士卒建立屯田;招募南方人給予附籍用地的便利;適度推廣。(2)影響: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從增加政府財政收入、減緩漕運和海運風險、緩解北方地區(qū)糧食困難、完善北方水利設施、南北經濟文化的交流與融合、抵御北方少數民族的騷擾和減輕百姓負擔,鞏固明朝統(tǒng)治等方面回答。14、(1)說明:孔子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魯國人。在當時列國紛爭、社會轉型之時,孔子針對禮崩樂壞的春秋亂局,提出了以“禮”和“仁”為核心的儒家思想。隨著漢朝大一統(tǒng)政權的重建與國力的強盛,漢武帝時采用董仲舒等人的建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