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14285-2023 繼電保護和安全自動裝置技術規(guī)程(正式版)_第1頁
GB∕ T 14285-2023 繼電保護和安全自動裝置技術規(guī)程(正式版)_第2頁
GB∕ T 14285-2023 繼電保護和安全自動裝置技術規(guī)程(正式版)_第3頁
GB∕ T 14285-2023 繼電保護和安全自動裝置技術規(guī)程(正式版)_第4頁
GB∕ T 14285-2023 繼電保護和安全自動裝置技術規(guī)程(正式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29.240.99CCSK45代替GB/T14285—2006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國家市場監(jiān)督管理總局發(fā)布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I Ⅲ 1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13術語和定義、縮略語 23.1術語和定義 23.2縮略語 3 45交流繼電保護 55.1一般規(guī)定 55.2旋轉電機保護 65.3電力變壓器保護 5.4線路保護 5.5母線保護 5.6斷路器保護 5.7串聯(lián)補償裝置保護 5.8并聯(lián)補償裝置保護 5.9串聯(lián)電抗器保護 6直流輸電系統(tǒng)的保護 6.1一般規(guī)定 6.2單12脈動常規(guī)直流輸電系統(tǒng)的保護 6.3雙12脈動常規(guī)直流輸電系統(tǒng)的保護 6.4背靠背常規(guī)直流輸電系統(tǒng)的保護 6.5柔性直流輸電系統(tǒng)的保護 7安全自動裝置 7.1一般規(guī)定 7.2防止電力系統(tǒng)失穩(wěn)的控制裝置 7.3防止電力系統(tǒng)崩潰的控制裝置 7.4電源恢復控制裝置 7.5勵磁調節(jié)與控制裝置 7.6自動準同期裝置 Ⅱ8.1一般規(guī)定 8.2繼電保護和安全自動裝置 8.3輔助裝置及輔助繼電器 8.4安裝方式及屏(柜)要求 8.5二次回路 8.6電流互感器及電壓互感器 8.7斷路器及隔離開關 8.8直流電源 8.9通信通道 附錄A(資料性)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和安全自動裝置 附錄B(資料性)FACTS設備對周邊電力設備保護的影響及對策 附錄C(資料性)新能源場站和電化學儲能電站繼電保護和安全自動裝置 附錄D(資料性)配電網和微電網繼電保護和安全自動裝置 附錄E(資料性)工業(yè)、交通用戶供電系統(tǒng)繼電保護和安全自動裝置 附錄F(資料性)常規(guī)直流輸電系統(tǒng)的保護 附錄G(資料性)典型柔性直流輸電系統(tǒng)的保護 ⅢGB/T14285—2023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guī)則》的規(guī)定起草。本文件代替GB/T14285—2006《繼電保護和安全自動裝置技術規(guī)程》,與GB/T14285—2006相—-—增加了術語和定義及縮略語(見第3章);--—增加了同步調相機保護(見5.2.6);——增加了750kV和1000kV電壓等級的交流繼電保護(見5.3.9、5.4.4);——增加了柔性輸電設備保護,增加含柔性輸電設備線路及其相鄰線路的保護的特殊要求(見——增加了串聯(lián)電抗器保護(見5.9);—增加了低頻振蕩監(jiān)測與控制裝置(系統(tǒng))(見7.2.2)、次同步振蕩監(jiān)測與控制裝置(系統(tǒng))(見--—增加了電源快速切換裝置(見7.4.3)、自動準同期裝置(見7.6);——增加了對繼電保護和安全自動裝置硬件、軟件的基本原則要求(見8.2、8.10);———增加了對輔助裝置及輔助繼電器的基本原則要求(見8.3);———增加了對繼電保護和安全自動裝置的安裝方式及屏(柜)的要求(見8.4);——增加了對繼電保護及安全自動裝置的在線監(jiān)視與分析要求(見第9章);—刪除了規(guī)范性附錄-短路保護的最小靈敏系數(shù)、保護裝置抗擾度試驗要求。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fā)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本文件由中國電力企業(yè)聯(lián)合會提出并歸口。本文件起草單位:南京南瑞繼保電氣有限公司、國家電力調度控制中心、中國南方電力調度控制中公司東北分部、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華東分部、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西北分部、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華中分部、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西南分部、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國網河北省電力有限公司、國網冀北電力份有限公司、電力規(guī)劃設計總院、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東北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華北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中南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西北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西南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繼保自動化有限公司、國電南京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許繼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本文件于1993年首次發(fā)布,2006年第一次修訂,本次為第二次修訂。GB/T14285—2023電保護和安全自動裝置在系統(tǒng)設計、功能配置、運行整定、檢驗試驗等方面提出了新要求;微電子技術、網絡通信技術的進步也為繼電保護和安全自動裝置的實現(xiàn)提供了新的技術手段,基于電子式互感器、斷路器智能終端、網絡傳輸?shù)闹悄茏冸娬鹃_始出現(xiàn),迫切需要對現(xiàn)行標準加以修訂,以確保電力系統(tǒng)的安全經濟運行。1GB/T14285—2023繼電保護和安全自動裝置技術規(guī)程1范圍本文件規(guī)定了電力系統(tǒng)繼電保護和安全自動裝置的總體要求、交流繼電保護、直流輸電系統(tǒng)的保護、安全自動裝置以及相關回路和設備的要求等。本文件適用于交流3kV及以上、直流±100kV及以上電壓等級電力系統(tǒng)中的繼電保護和安全自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guī)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2900.17電工術語量度繼電器GB/T2900.49—2004電工術語電力系統(tǒng)保護GB/T2900.50電工術語發(fā)電、輸電及配電通用術語GB/T7409.1同步電機勵磁系統(tǒng)定義GB/T7409.2同步電機勵磁系統(tǒng)第2部分:電力系統(tǒng)研究用模型GB/T7409.3同步電機勵磁系統(tǒng)大、中型同步發(fā)電機勵磁系統(tǒng)技術要求GB/T14598.24量度繼電器和保護裝置第24部分:電力系統(tǒng)暫態(tài)數(shù)據(jù)交換(COMTRADE)通用格式GB/T14598.26量度繼電器和保護裝置第26部分:電磁兼容要求GB/T20840.2互感器第2部分:電流互感器的補充技術要求GB/T20840.3互感器第3部分:電磁式電壓互感器的補充技術要求GB/T20840.5互感器第5部分:電容式電壓互感器的補充技術要求GB/T20840.7互感器第7部分:電子式電壓互感器GB/T20840.8互感器第8部分:電子式電流互感器GB/T22390.5高壓直流輸電系統(tǒng)控制與保護設備第5部分:直流線路故障定位裝置GB/T22390.6高壓直流輸電系統(tǒng)控制與保護設備第6部分:換流站暫態(tài)故障錄波裝置GB/T26216.1高壓直流輸電系統(tǒng)直流電流測量裝置第1部分:電子式直流電流測量裝置GB/T26217高壓直流輸電系統(tǒng)直流電壓測量裝置GB/T26399電力系統(tǒng)安全穩(wěn)定控制技術導則GB/T34132智能變電站智能終端裝置通用技術條件GB/T37138電力信息系統(tǒng)安全等級保護實施指南GB38755電力系統(tǒng)安全穩(wěn)定導則GB/T38969電力系統(tǒng)技術導則GB/T40599繼電保護及安全自動裝置在線監(jiān)視與分析技術規(guī)范GB/T40864柔性交流輸電設備接入電網繼電保護技術要求DL/T282合并單元技術條件2GB/T14285—2023DL/T364光纖通道傳輸保護信息通用技術條件DL/T553電力系統(tǒng)動態(tài)記錄裝置通用技術條件DL/T688電力系統(tǒng)遠方跳閘信號傳輸裝置DL/T866電流互感器和電壓互感器選擇及計算規(guī)程DL/T1455電力系統(tǒng)控制類軟件安全性及其測評技術要求DL/T1782變電站繼電保護信息規(guī)范NB/T42088繼電保護信息系統(tǒng)子站技術規(guī)范3.1術語和定義GB/T2900.17、GB/T2900.49—2004、GB/T2900.50界定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1繼電保護relayprotection在電力系統(tǒng)中檢出故障或其他異常情況,從而使故障切除、異常情況終止,或發(fā)出信號或指示的一種重要措施。[來源:GB/T2900.49—2004,448-11-01,有修改]3.1.2主保護mainprotection滿足電力系統(tǒng)穩(wěn)定和電力設備安全要求,能以最快速度有選擇地切除被保護電力設備故障或者結束其異常情況的保護。3.1.3后備保護backupprotection由于主保護不能動作、動作失效或者相關聯(lián)的斷路器動作失靈,導致在預定的時間內電力系統(tǒng)故障未被切除或其他異常情況未被發(fā)現(xiàn)時預定動作的保護。[來源:GB/T2900.49—2004,448-11-14,有修改]3.1.4近后備保護localbackupprotection當主保護不能動作或動作失效時,由該電力設備的另一保護實現(xiàn)的后備保護;或者當相關聯(lián)的斷路器動作失靈時,由斷路器失靈保護來實現(xiàn)的后備保護。3.1.5當主保護不能動作或動作失效、或者相關聯(lián)的斷路器動作失靈時,由相鄰電力設備的繼電保護裝置實現(xiàn)的后備保護。3.1.6輔助保護auxiliaryprotection作為主保護和后備保護的補充,或當主保護和后備保護退出運行而臨時增設的簡單繼電保護。3.1.7縱聯(lián)保護pilotprotection,linelongitudinalprotection借助通信通道(如導引線、載波、光纖)傳送線路各端規(guī)定的保護信息,經比較、判別后動作的一種保護。3GB/T14285—20233.1.8在規(guī)定的條件下,對處于初始狀態(tài)的繼電保護裝置,從其輸入激勵量發(fā)生能使之動作的變化的時刻起至其動作的時刻止的持續(xù)時間。3.1.9繼電保護整組動作時間operatetimeofprotection從故障開始到斷路器分閘回路收到繼電保護裝置發(fā)出的跳閘脈沖為止的時間。電器動作時間(如果有)。關網絡交換機等所有環(huán)節(jié)的處理時間。3.1.10安全自動裝置automaticsecuritycontrolequipment用以防止電力系統(tǒng)失去穩(wěn)定性、防止事故擴大、防止電網崩潰、恢復電力系統(tǒng)正常運行的各種自動裝置。[來源:GB/T26399—2011,3.2.7,有修下列縮略語適用于本文件。ADC:模數(shù)轉換器(AnalogtoDigitalConverter)AGC:自動發(fā)電控制(AutomaticGenerationControl)COMTRADE:暫態(tài)數(shù)據(jù)交換通用格式(CommonFormatforTransientDataExchange)CSR:可控并聯(lián)電抗器(ControllableShuntReactor)CT:電流互感器(CurrentTransformer)DCS:分散控制系統(tǒng)(DistributedControlSystem)FACTS:柔性交流輸電/靈活交流輸電(FlexibleACTransmissionSystem)FCB:機組快速切負荷并帶廠用電孤島運行(FastCutBack)FCL:故障電流限制器(FaultCurrentLimiter)GOOSE:面向通用對象的變電站事件(GenericObjectOrientedSubstationEvent)MCR:磁控電抗器(MagneticallyControlledReactors)MCU:微控制單元(MicroControlUnit)MOV:金屬氧化物壓敏電阻(MetalOxideVaristor)FPGA:現(xiàn)場可編程邏輯門陣列(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MU:合并單元(MergingUnit)PSS:電力系統(tǒng)穩(wěn)定器(PowerSystemStabilizer)PT:電壓互感器(PotentialTransformer)SDH:同步數(shù)字體系(SynchronousDigitalHierarchy)SFC:靜止變頻器(StaticFrequencyConverter)SNMP:簡單網絡管理協(xié)議(SimpleNetworkManagementProtocol)SOE:事件順序記錄(SequenceofEvent)4GB/T14285—2023STATCOM:靜止同步補償裝置(StaticSynchronousCompensator)SV:采樣值(SampledValue)SVG:靜止無功發(fā)生器(StaticVarGenerator)TCR:晶閘管控制的電抗器(ThyristorControlledReactor)TCT:晶閘管控制的變壓器(ThyristorControlledTransformer)TCSC:可控串聯(lián)補償裝置(ThyristorControlledSeriesCompensator)TSC:晶閘管投切的電容器(ThyristorSwitchedCapacitor)TSR:晶閘管投切的電抗器(ThyristorSwitchedReactor)UPFC:統(tǒng)一潮流控制器(UnifiedPowerFlowController)4總體要求4.1在合理的電網結構前提下,電力系統(tǒng)繼電保護和安全自動裝置應能反映電力系統(tǒng)的各種故障及異統(tǒng)和電力設備的安全穩(wěn)定運行。任何時候電力設備不應無保護運行。4.2確定電網結構、廠站主接線和系統(tǒng)運行方式以及進行電力設備選型時,應與繼電保護和安全自動裝置的配置與運行統(tǒng)籌考慮,合理安排。新型電力設備首次應用時,應研究相關繼電保護的適應性。對導致繼電保護和安全自動裝置不能保證電力系統(tǒng)和電力設備安全穩(wěn)定運行的電網結構、廠站主接線、變4.3確定繼電保護和安全自動裝置配置時,應關注以下幾個方面因素:a)電源、電網結構和廠站主接線的要求;b)電力設備和電網的運行特性與靈活性;c)故障出現(xiàn)的概率和可能造成的后果;d)電力系統(tǒng)的近期發(fā)展規(guī)劃;e)相關專業(yè)的技術發(fā)展狀況;f)經濟上的合理性;g)國內和國外的經驗。4.4繼電保護和安全自動裝置的配置、整定應與電力系統(tǒng)穩(wěn)定性、電力設備安全性、負荷供電可靠性的要求相適應,應選用性能滿足要求、原理盡可能簡單的繼電保護和安全自動裝置方案,優(yōu)先選用具有成熟運行經驗的數(shù)字式裝置。同一電力網或同一廠站內繼電保護和安全自動裝置的型式,品種不宜過多。4.5同一電力設備不同保護之間、相鄰電力設備保護之間、交流繼電保護與直流輸電系統(tǒng)繼電保護之間、電源側和電網側保護之間、繼電保護與安全自動裝置之間、繼電保護和安全自動裝置與相關控制系統(tǒng)之間應協(xié)調配合,以保證電力系統(tǒng)和電力設備的運行安全。繼電保護和安全自動裝置應計及控制系統(tǒng)響應對故障特征的影響;應充分利用相關控制系統(tǒng)的快速響應能力改善電力系統(tǒng)和電力設備的暫態(tài)性能、抑制故障發(fā)展、避免事故擴大。相關控制系統(tǒng)宜為繼電保護和安全自動裝置提供故障識別與隔離4.6運行中的繼電保護和安全自動裝置,凡不能滿足技術要求和運行要求的,應制定計劃盡快改造。在系統(tǒng)設計中,除新建部分外,還應包括對不符合要求的在運繼電保護和安全自動裝置的改造。4.7設計安裝的繼電保護和安全自動裝置應與一次系統(tǒng)同步投運。4.8繼電保護和安全自動裝置的新產品,應按規(guī)定的要求和程序進行檢測或鑒定,合格后方可推廣使用。4.9應按規(guī)范進行繼電保護和安全自動裝置的定值整定、運行管理、維護檢修,以保證其正確發(fā)揮作用。宜完善繼電保護和安全自動裝置的在線監(jiān)測功能及對遠方控制的支持功能,為智能運維、狀態(tài)檢修創(chuàng)造條件。5GB/T14285—20235交流繼電保護既相輔相成又相互制約,當不能完全滿足時,應針對不同的使用條件進行協(xié)調平衡。5.1.1.2可靠性是指保護該動作時應動作(不拒動,即保證可信賴性),不該動作時不應動作(不誤動,即保證安全性)。5.1.1.3選擇性是指在電力設備故障后盡可能減少影響范圍。為保證選擇性,首先應由故障電力設備本身的保護切除故障,當故障電力設備本身的保護或相關聯(lián)的斷路器拒動時,才允許由斷路器失靈保護或相鄰電力設備的保護裝置提供的遠后備保護切除故障;相鄰電力設備有配合要求的保護之間,其靈敏系數(shù)及動作時間應相互配合。靈敏系數(shù)來描述。5.1.1.5速動性是指保護應能盡快地切除短路故障,以提高電力系統(tǒng)穩(wěn)定性、減輕故障設備損壞程度、縮小故障影響范圍、提高自動重合閘和備用電源(設備)自動投入的效果等。電壓等級為220kV及以上電力系統(tǒng)中繼電保護整組動作時間應滿足GB/T38969的要求。5.1.2.1主保護應能在確保速動性、選擇性、可靠性(保證安全性,不誤動)的前提下盡可能提高靈敏性,以反映各種不同的故障和異常情況。當失去全部主保護功能時,宜停用被保護電力設備;其中,對220kV及以上電壓等級的線路,當失去全部全線速動保護時,宜停用該線路。5.1.2.2220kV及以上電壓等級的線路,應采用近后備保護原則。構成近后備保護的各保護功能元件應能在性能上相互補充,盡可能反映被保護電力設備各種類型的故障和異常情況。5.1.2.3應按5.6.2.1的要求配置斷路器失靈保護,作為相關聯(lián)的斷路器拒動時的近后備保護。5.1.2.4對于已按5.1.3.2雙重化原則配置保護的電力設備,宜考慮由上級(或相鄰)電力設備的繼電保護裝置提供遠后備保護的可行性。當在線路電源側(上級)電力設備上配置本線路遠后備保護時,為保證可靠切除本線路故障,在能可靠躲過本線路主保護動作時間的前提下,允許遠后備保護相繼動作或失去選擇性。5.1.2.5對于未按5.1.3.2雙重化原則配置保護的電力設備,應由上級(或相鄰)電力設備的繼電保護裝置提供遠后備保護,優(yōu)先選用易于與本電力設備主保護和近后備保護配合的遠后備保護功能元件。5.1.2.6針對母線充電、新設備(間隔)投運等特殊情形,必要時可配置臨時投入的輔助保護。5.1.3繼電保護的冗余配置要求5.1.3.1針對每一電力設備,應根據(jù)其重要程度以及一旦故障后對電力系統(tǒng)造成的影響,按下列要求,分別選擇按雙重化原則、雙套原則或者單套原則配置繼電保護裝置。每套繼電保護裝置均應能實現(xiàn)本電力設備所需的主保護、近后備保護(斷路器失靈保護除外),并盡可能為下級(或相鄰)電力設備提供a)100MW及以上容量的發(fā)電機或發(fā)變組,應按雙重化原則配置;b)220kV及以上電壓等級的電力設備,應按雙重化原則配置;GB/T14285—2023以下電壓等級電力設備的繼電保護,可按雙重化原則或者雙套原則配置。b)對線路縱聯(lián)保護,每條線路應配置至少兩套獨立的通信設備,通信設備的單一故障不應導致同時失去兩套縱聯(lián)保護功能;c)當斷路器具有兩組跳閘線圈時,每套裝置的跳閘回路應與兩組跳閘線圈分別一一對應,兩組跳閘線圈的控制電源應按照8.5.5.2c)的要求相互獨立。允許時,可參照雙重化原則配置要求,盡可能保證兩套裝置各自的獨立性。5.1.3.4按單套原則配置時,如本電力設備的主保護、近后備保護功能分別由不同的保護裝置實現(xiàn),宜保護(斷路器失靈保護除外)。注:智能變電站不同建設方案下,繼電保護的冗余配置方式也不同。關于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和安全自動裝置的5.2旋轉電機保護5.2.1.1.1容量在100MW及以上的同步發(fā)電機,應針對下列故障及異常運行狀態(tài),配置相應的保護,容量在100MW以下的同步發(fā)電機可參照執(zhí)行:a)定子繞組及其引出線相間短路;b)定子繞組接地;c)定子繞組匝間短路故障;d)發(fā)電機外部相間短路;e)定子繞組過電壓;f)定子繞組過負荷;g)轉子表層(負序)過負荷;h)勵磁繞組過負荷;i)勵磁繞組匝間短路故障(必要時);j)勵磁回路接地;k)勵磁電流異常下降或消失(失磁);1)定子鐵芯過勵磁;m)發(fā)電機組失去原動力(正向低功率和逆功率);n)頻率異常;o)失步;p)發(fā)電機突然加電壓;q)發(fā)電機啟停機過程中的故障;r)發(fā)變組高壓側并網斷路器斷口閃絡;s)機組功率送出通道異常中斷(功率突降、零功率);t)其他故障和異常運行狀態(tài)。5.2.1.1.2發(fā)電機各項保護,宜根據(jù)故障和異常運行狀態(tài)的性質及動力系統(tǒng)具體條件,分別動作于:a)停機:跳開發(fā)電機斷路器或發(fā)變組高壓側斷路器,滅磁,根據(jù)原動機的不同分別采取關閉汽輪機主汽門、燃氣輪機燃料閥或水輪機導水葉等措施。67GB/T14285—2023c)解列:跳開發(fā)電機斷路器或發(fā)變組高壓側斷路器,汽輪機甩負荷。d)啟動FCB:跳開發(fā)變組高壓側斷路器,向DCS發(fā)FCB命令。壓側斷路器并滅磁;對水輪發(fā)電機,首先將導水葉關到空載位置,再跳開發(fā)電機斷路器或發(fā)變組高壓側斷路器并滅磁。f)廠用電源切換:跳開廠用工作電源分支斷路器,啟動廠用電源切換裝置(如有)。g)分出口:動作于單獨回路。h)信號:發(fā)出信號至機組分散控制系統(tǒng)(DCS)、事件順序記錄(SOE)系統(tǒng)、故障錄波裝置5.2.1.1.3容量在100MW及以上的發(fā)電機或發(fā)變組,應按雙重化原則配置電氣量保護。5.2.1.2定子繞組及其引出線相間短路故障主保護5.2.1.2.1對發(fā)電機定子繞組及其引出線的相間短路故障,應按本節(jié)規(guī)定,配置相應的保護,作為發(fā)電機的主保護。5.2.1.2.2容量在1MW及以下單獨運行的發(fā)電機,中性點側有引出線時,應在中性點側配置過電流保5.2.1.2.3容量在1MW及以下與其他發(fā)電機或與電力系統(tǒng)并列運行的發(fā)電機,應在機端配置電流速斷保護。如電流速斷保護靈敏系數(shù)不符合要求,可配置縱聯(lián)差動保護;對中性點側沒有引出線的發(fā)電5.2.1.2.4容量在1MW以上的發(fā)電機,應配置縱聯(lián)差動保護。其中:a)容量在100MW及以上的發(fā)變組,應分別為發(fā)電機與變壓器配置各自獨立的縱聯(lián)差動保護;b)容量在100MW以下的發(fā)電機,當其與變壓器之間有斷路器時,宜分別為發(fā)電機與變壓器配置各自獨立的縱聯(lián)差動保護;c)如發(fā)電機定子繞組采用多分支結構,經過計算分析滿足要求時,可采用不完全縱聯(lián)差動保護。5.2.1.2.5在穿越性短路故障、勵磁涌流及自同步或非同步合閘過程中,縱聯(lián)差動保護應采取措施,減輕電流互感器飽和及剩磁的影響,提高可靠性。5.2.1.2.6縱聯(lián)差動保護應具備電流互感器二次回路斷線監(jiān)視功能,該功能動作于信號。發(fā)生電流互感器二次回路斷線時不宜閉鎖縱聯(lián)差動保護。5.2.1.3定子繞組單相接地故障保護與監(jiān)視5.2.1.3.1對發(fā)電機定子繞組及其引出線的單相接地故障,應根據(jù)發(fā)電機中性點接地方式和發(fā)電機定子繞組單相接地故障電流允許值,配置相應的接地故障保護功能或接地故障監(jiān)視功能。發(fā)電機定子繞組單相接地故障電流允許值按發(fā)電機制造廠的規(guī)定值,如無規(guī)定值時可參照表1中所列數(shù)據(jù)執(zhí)行。表1發(fā)電機定子繞組單相接地故障電流允許值發(fā)電機額定電壓發(fā)電機額定容量MW接地電流允許值A4汽輪發(fā)電機50~1003水輪發(fā)電機10~1008GB/T14285—2023表1發(fā)電機定子繞組單相接地故障電流允許值(續(xù))發(fā)電機額定電壓發(fā)電機額定容量MW接地電流允許值A汽輪發(fā)電機水輪發(fā)電機汽輪發(fā)電機1水輪發(fā)電機汽輪發(fā)電機水輪發(fā)電機“對氫冷發(fā)電機為2.5。5.2.1.3.2在表2給定的發(fā)電機中性點接地方式下,當發(fā)電機單相接地故障持續(xù)電流小于允許值時,可表2定子繞組單相接地故障保護與監(jiān)視功能配置若中性點不接地單相接地故障持續(xù)電流選擇中性點接地方式給定中性點接地方式下單相接地故障持續(xù)電流功能配置方案<允許值不接地<允許值單相接地監(jiān)視>允許值經消弧線圈接地單相接地監(jiān)視>允許值單相接地保護經高電阻接地單相接地保護組合型接地單相接地保護正常情況下,補償后的殘余電流不應大于允許值。存在消弧線圈退出運行或由于其他原因使殘余電流大于允許值的情況。經單相配電變壓器或三相配電變壓器接地。d隨著機組容量的增大,面對劇增的發(fā)電機對地電容電流,傾向于采用組合型接地方式(高漏抗接地變壓器,或配電變壓器十負載電阻/并聯(lián)電感)來補償電容電流同時控制過電壓水平,使得接地故障電流不超過規(guī)定的上限值(例如15A~25A),借助于100%定子接地故障保護的快速動作和發(fā)電機制造廠家鐵芯快速修復工藝,確保巨型發(fā)電機定子接地故障造成的鐵芯損傷可快速修復。5.2.1.3.3對與母線直接連接的發(fā)電機和擴大單元接線的發(fā)電機,單相接地故障保護宜具有選擇性。5.2.1.3.4對經限流(串聯(lián))電抗器接入高壓廠用電系統(tǒng)運行的發(fā)電機,單相接地故障保護宜采用零序5.2.1.3.5對發(fā)變組接線方式的發(fā)電機,容量在100MW以下時,應配置保護區(qū)不小于90%的單相接地故障保護;容量在100MW及以上時,應按雙重化原則配置保護區(qū)為100%的單相接地故障保護,其中一套宜采用注入式發(fā)電機定子繞組單相接地故障保護。5.2.1.3.6注入式發(fā)電機定子繞組單相接地故障保護不應啟動斷路器失靈保護。9GB/T14285—20235.2.1.4.1對發(fā)電機定子繞組匝間短路、分支開焊等故障,應配置定子繞組匝間短路故障保護,保護應動作于停機。5.2.1.4.2定子繞組為星形接線、每相有并聯(lián)分支且中性點側有分支引出端的發(fā)電機,應配置零序電流型橫差保護或裂相橫差保護、不完全縱聯(lián)差動保護作為定子繞組匝間短路故障保護。5.2.1.4.3容量在50MW及以上的發(fā)電機,當定子繞組為星形接線方式,中性點只有三個引出端子時,根據(jù)用戶和發(fā)電機制造廠的要求,也可配置專用的定子繞組匝間短路故障保護。當無法安裝定子繞組匝間短路故障保護專用電壓互感器時,可配置基于負序方向、自產縱向零序電壓原理的定子繞組匝間短路故障保護。5.2.1.5.1對外部相間短路故障引起的發(fā)電機過電流,以及作為相鄰電力設備的后備保護,同時兼作發(fā)電機內部故障的后備保護,發(fā)電機應配置相間短路故障后備保護。保護宜帶有二段時限,以較短時限動作于縮小故障影響范圍或動作于解列,以較長時限動作于停機。其輸入電流宜取自發(fā)電機中性點側電流互感器。5.2.1.5.2容量在1MW及以下、與其他發(fā)電機或與電力系統(tǒng)并列運行的發(fā)電機,應配置過電流保護。5.2.1.5.3容量在1MW以上的發(fā)電機,宜配置經復合電壓(負序電壓、線電壓)閉鎖的過電流保護;經復合電壓閉鎖的過電流保護靈敏度不滿足要求時,可增配負序過電流保護。5.2.1.5.4自并勵(無串聯(lián)變壓器)發(fā)電機,宜采用帶電流記憶(保持)的復合電壓閉鎖過電流保護。5.2.1.5.5并列運行的發(fā)電機、發(fā)變組的后備保護,對所連接母線的相間短路故障,應具有必要的靈敏5.2.1.6.1對發(fā)電機定子繞組的過電壓,水輪發(fā)電機、燃氣輪發(fā)電機、容量在100MW及以上的汽輪發(fā)電機應配置反映線電壓的發(fā)電機定子繞組過電壓保護。5.2.1.6.2發(fā)電機定子繞組過電壓保護的整定值應根據(jù)發(fā)電機制造廠提供的允許過電壓能力或定子繞組絕緣狀況決定。保護應帶時限動作于解列滅磁或停機。5.2.1.7.2定子繞組為非直接冷卻的發(fā)電機,應配置定時限過負荷保護。保護帶時限動作于信號。5.2.1.7.3定子繞組為直接冷卻且過負荷能力較低時(例如,低于1.5倍、60s),應配置由定時限和反時限兩部分組成的過負荷保護。b)反時限部分:動作于解列、程序跳閘或者停機。保護應能反映電流變化時定子繞組的熱積累過程。5.2.1.8.1對不對稱負荷、非全相運行及外部不對稱短路引起的負序電流,應配置發(fā)電機轉子表層過負荷保護,其構成和整定依據(jù)發(fā)電機容量以及轉子表層承受負序電流能力確定。轉子表層承受負序電流能力通常以A值表示。GB/T14285—2023A=I?x2·t (1)A=(I?*2—I22)·t A——表征轉子表層承受負序電流能力的常數(shù),單位為t轉子表層可持續(xù)承受負序電流I?、的時間,單位為秒(s)。5.2.1.8.2容量在50MW~100MW之間并且A值大于10的發(fā)電機,應配置定時限負序過負荷保護。定時限負序過負荷保護可與5.2.1.5.3規(guī)定的負序過電流保護組合在一起。保護的動作電流按躲過發(fā)電機長期允許的負序電流值和躲過最大負荷下負序不平衡電流值整定,保護帶時限動作于信號。5.2.1.8.3容量在100MW及以上或者A值不大于10的發(fā)電機,應配置由定時限和反時限兩部分組成的轉子表層過負荷保護。a)定時限部分,動作電流按躲過發(fā)電機長期允許的負序電流值和躲過最大負荷下負序不平衡電b)反時限部分,動作特性按發(fā)電機制造廠提供的發(fā)電機承受短時負序電流能力確定,動作于解列或程序跳閘,或者動作于停機。保護應能反映電流變化時發(fā)電機轉子的熱積累過程。5.2.1.9.1對因勵磁系統(tǒng)故障或強勵時間過長導致的勵磁繞組過負荷,采用半導體勵磁裝置勵磁的發(fā)電機,應裝設勵磁繞組過負荷保護。勵磁繞組過負荷保護可裝設在勵磁系統(tǒng)的交流側或者直流側。勵磁繞組過負荷保護可作為自動調節(jié)勵磁裝置過勵限制的后備保護,見7.5.2e)。5.2.1.9.2容量在300MW及以上的發(fā)電機,應配置由定時限和反時限兩部分組成的勵磁繞組過負荷保護。a)定時限部分,帶時限動作于信號或跳閘。b)反時限部分,動作于解列滅磁或程序跳閘,或者動作于停機。保護應能反映電流變化時勵磁繞組的熱積累過程。5.2.1.9.3容量在300MW以下的發(fā)電機,可配置定時限勵磁繞組過負荷保護,保護帶時限動作于信號和降低勵磁電流。5.2.1.10.1對勵磁繞組匝間短路故障,容量在100MW及以上的發(fā)電機,可配置勵磁繞組匝間短路故障保護。保護可動作于信號或停機。5.2.1.10.2對于定子繞組為星形接線、每相有并聯(lián)分支且中性點側有分支引出端的發(fā)電機,可采用基于定子側繞組分支環(huán)流諧波原理的勵磁繞組匝間短路故障保護。5.2.1.10.3對于不具備中性點側分支電流引出條件的發(fā)電機,可采用基于氣隙探測線圈原理的勵磁繞組匝間短路故障保護。5.2.1.11.1對勵磁回路一點接地故障,應根據(jù)發(fā)電機容量,配置相應的接地故障保護功能或接地故障檢測功能。5.2.1.11.2容量在1MW及以下發(fā)電機,可配置勵磁回路一點接地故障定期檢測功能。5.2.1.11.3容量在1MW以上、采用靜止整流器勵磁的發(fā)電機,應配置兩段勵磁回路一點接地故障保5.2.1.11.4容量在1MW以上、采用旋轉整流器勵磁的發(fā)電機,宜配置勵磁回路一點接地故障定期檢5.2.1.11.5容量在100MW及以上的發(fā)電機,宜按雙重化原則配置勵磁回路一點接地故障保護,兩套保護可采用不同原理。雙重化配置的兩套勵磁回路一點接地故障保護,正常運行時應只投入其中一GB/T14285—2023態(tài)(勵磁電流完全消失)和部分失磁狀態(tài)(勵磁電流異常下降),應防止正常進相運行、系統(tǒng)振蕩、系統(tǒng)故以較短的時限動作于解列或停機。5.2.1.13.1對發(fā)電機過勵磁引起定子鐵芯過熱使絕緣老化,容量在300MW及以上的發(fā)電機,應配置b)反時限過勵磁保護,反時限段、速斷段(上限定時限段)動作于解列滅磁,長延時段(下限定時線段)動作于信號。5.2.1.13.3發(fā)變組接線方式下(發(fā)電機、變壓器之間無斷路器),發(fā)電機、變壓器可共用一套過勵磁保水頭水輪發(fā)電機組,以及容量在200MW及以上的水輪發(fā)電機組,應配置逆功率保護。保護帶時限動作于解列滅磁。要求時也可取自保護用電流互感器(包括具有暫態(tài)特性的保護用電流互感器)。5.2.1.15.1對低于額定頻率帶負荷運行的異常情況,容量在300MW及以上的汽輪發(fā)電機,應配置低5.2.1.15.2對高于額定頻率帶負荷運行的異常情況,容量在100MW及以上汽輪發(fā)電機、水輪發(fā)電機5.2.1.15.3頻率異常保護應具有按頻率分段時間累積功能。5.2.1.15.4發(fā)電機啟停機過程中和停機期間應自動閉鎖低頻率保護。5.2.1.16.1對電力系統(tǒng)短路、斷線或發(fā)電機低勵等故障產生振蕩而導致的失步,容量在300MW及以GB/T14285—2023作于信號;當振蕩中心在發(fā)變組內部且滑極次數(shù)超過規(guī)定值時,保護應動作于解列,并保證斷路器斷開時的電流不超過斷路器允許開斷電流。對同一電廠內多臺同型機組并列運行的情況,應協(xié)調解列措施,避免多臺同型機組被同時切除。5.2.1.17發(fā)電機突然加電壓保護(誤上電保護)5.2.1.17.1對發(fā)電機停機狀態(tài)、盤車狀態(tài)及并網前機組啟動過程中誤合發(fā)電機或發(fā)變組高壓側斷路器的異常情況,容量在300MW及以上的機組,宜配置突然加電壓保護(誤上電保護)。5.2.1.17.2突然加電壓保護(誤上電保護)帶時限動作于解列滅磁。5.2.1.17.3發(fā)電機正常并網后,突然加電壓保護(誤上電保護)應5.2.1.18.1對發(fā)電機啟停機過程中低轉速運行時的定子繞組單相接地故障及相間短路故障,可配置專門的啟停機保護,保護動作于停機。啟停機保護不應受頻率變化的影響。5.2.1.18.3啟停機過程中的定子繞組單相接地故障保護,可由裝于機端或中性點的零序過電壓保護構機系統(tǒng)等)以外的故障或異常引起的發(fā)電機組功率送出通道異常中斷,容量在300MW及以上的汽輪發(fā)電機組,可配置發(fā)電機組功率突降保護(零功率保護)。保護動作于解列或停機。5.2.1.19.2對并入220kV及以上電壓等級電力系統(tǒng)的發(fā)變組,為防止并網過程中發(fā)變組高壓側斷路器斷口承受過大電壓造成閃絡事故,應配置斷路器斷口閃絡保護。斷路器閃絡保護可只考慮斷路器單相或兩相閃絡,以斷路器處于斷開位置但有負序電流作為判據(jù)。有發(fā)電機斷路器時,保護動作于解列(跳發(fā)電機斷路器)并切換廠用電或者動作于停機;無發(fā)電機斷路器時,保護動作于解列滅磁或停機。5.2.1.19.3對調相運行的水輪發(fā)電機,在調相運行期間有可能失去電源時,為防止電源中斷再恢復時發(fā)電機遭受異步啟動沖擊,應配置調相失壓保護。調相失壓保護帶時限動作于停機。5.2.1.19.4容量在100MW及以上的水輪發(fā)電機和容量在15MW及以上的貫流式水輪發(fā)電機,為防止推力軸承或導軸承絕緣損壞時軸瓦過熱燒損,宜配置軸電流保護。軸電流保護宜采用套于大軸上的特殊專用電流互感器作為測量元件,也可采用其他電壓型、泄漏電流型或軸絕緣監(jiān)視等裝置作為測量元件。保護動作于信號,也可帶時限動作于解列滅磁。5.2.1.19.5因機組-電網發(fā)生次同步諧振可能誘發(fā)汽輪發(fā)電機組軸系扭振時,可配置軸系扭振監(jiān)測保護裝置。裝置應在監(jiān)測到軸系扭振信號達到閾值時動作于信號;在軸系壽命疲勞損耗達到設定值時,或當軸系被激發(fā)特征頻率的次同步扭振的振幅逐步發(fā)散達到設定值時,動作于信號或解列。對多臺同型機組并列運行的情況,應協(xié)調解列措施,避免多臺同型機組5.2.1.19.6對發(fā)電機斷水(采用水冷卻系統(tǒng)的發(fā)電機)、水力機械保護、發(fā)電機火災和勵磁系統(tǒng)故障5.2.2.1.1對3kV及以上電壓等級的異步發(fā)電機,應針對下列故障及異常運行狀態(tài),配置相應的保GB/T14285—2023a)定子繞組相間短路;b)定子繞組單相接地;c)定子繞組過負荷;d)相電流不平衡及斷相;e)發(fā)電機組失去原動力(正向低功率和逆功率);f)其他故障或異常運行狀態(tài)。5.2.2.1.2異步發(fā)電機各項保護,宜根據(jù)故障和異常運行狀態(tài)的性質及動力系統(tǒng)具體條件,分別動c)信號:發(fā)出信號至機組分散控制系統(tǒng)(DCS)、事件順序記錄(SOE)系統(tǒng)、故障錄波裝置異步發(fā)電機的主保護。a)容量在1MW及以下的異步發(fā)電機,中性點側有引出線時,應在中性點側配置電流速斷保護;縱聯(lián)差動保護。5.2.2.2.3縱聯(lián)差動保護應具備電流互感器二次回路斷線監(jiān)視功能,該功能動作于信號。發(fā)生電流互感器二次回路斷線時不宜閉鎖縱聯(lián)差動保護。5.2.2.3.1對異步發(fā)電機外部相間短路故障引起的發(fā)電機過電流,以及作為相鄰電力設備的后備保5.2.2.3.3容量在1MW以上的異步發(fā)電機,宜配置經復合電壓(負序電壓、線電壓)閉鎖的過電流保5.2.2.3.4相間短路故障后備保護,應與并網沖擊電流的衰減特性配合,防止并網沖擊電流引起的誤5.2.2.4.1對發(fā)電機定子繞組及其引出線的單相接地故障,當接地故障電流大于5A時,應配置單相接5.2.2.4.2單相接地故障電流為10A及以上時,保護宜動作于停機;單相接地故障電流為5A~10AGB/T14285—20235.2.2.4.3對采用擴大單元接線方式、直接或經限流電抗器連接到母線并列運行的異步發(fā)電機,定子繞組單相接地故障保護宜具有選擇性。5.2.2.5.1對過負荷引起的異步發(fā)電機定子繞組過電流,應配置定子繞組過負荷保護,帶時限動作于信號。5.2.2.5.2容量在1MW以上的異步發(fā)電機,為反映異步發(fā)電機相電流的不平衡(包括斷相導致的不平衡),可配置負序過電流保護,保護可動作于信號,也可動作于解列或停機。5.2.2.5.3異步發(fā)電機應配置逆功率保護,可正常運行在發(fā)電和電動兩種狀態(tài)的異步發(fā)電電動機除外。5.2.2.5.4異步發(fā)電機處于異步電動機運行狀態(tài)時,按照5.2.7中有關異步電動機的規(guī)定配置相應的保護。5.2.3抽水蓄能發(fā)電電動機組保護的特殊要求5.2.3.1抽水蓄能發(fā)電電動機組,應根據(jù)其機組容量和接線方式,配置與一般水輪發(fā)電機類似的保護功能應能按當前運行工況自動投退。隨工況轉換自動投退的保護,在工況正常切換過程中不應誤動,在工況轉換過程中發(fā)生故障時其動作時間應滿足要求。5.2.3.2對抽水工況、發(fā)電調相工況和抽水調相工況運行時的失電故障或機端電壓過低,應配置低電壓保護。保護帶時限動作于停機。5.2.3.3對抽水工況、發(fā)電調相工況和抽水調相工況運行時的失電故障或系統(tǒng)頻率過低,應配置低頻率保護。保護帶時限動作于停機。5.2.3.4對抽水工況運行時的突然失電故障或入力過低,應配置電動機低功率保護。保護帶時限動作5.2.3.5對換相隔離開關故障或誤合造成機端電壓相序與旋轉方向不一致,應配置電壓相序保護。保護帶時限動作于停機。5.2.3.6針對拖動、被拖動、電氣制動下的故障,應配置專用保護。專用保護應具備良好的低頻工作性能。5.2.3.7對靜止變頻器啟動、背靠背啟動時定子繞組及其引出線的相間短路故障,應配置能在低頻率下工作的過電流保護,保護帶時限動作于停機。5.2.3.8對電氣制動時定子繞組端頭短接開關(電氣制動短路開關)接觸不良的故障,宜配置電流不平衡保護。保護經短延時動作于滅磁。5.2.4燃氣輪發(fā)電機組保護的特殊要求5.2.4.1燃氣輪發(fā)電機組,應根據(jù)其機組容量和接線方式,配置與一般汽輪發(fā)電機類似的保護,并應滿足變頻啟動的特殊要求。5.2.4.2對燃氣輪發(fā)電機組變頻啟動過程中的故障,應按照5.2.1.18的規(guī)定配置變頻啟動過程專用保護。專用保護應具備良好的低頻工作性能。5.2.4.3在燃氣輪發(fā)電機組變頻啟動過程中,三次諧波電壓保護(用作定子接地故障保護)、逆功率保護、低頻率保護應能自動退出運行,注入式定子單相接地故障保護中的接地電阻判據(jù)應能自動退出。5.2.5勵磁機保護和勵磁變壓器保護5.2.5.1對同步發(fā)電機交流主勵磁機短路故障,宜配置電流縱聯(lián)差動保護或輸入電流取自中性點側電流互感器的電流速斷保護作為主保護、過電流保護作為后備保護。保護特性應滿足交流主勵磁機回路GB/T14285—2023的頻率范圍要求。5.2.5.2對自并勵發(fā)電機勵磁變壓器短路故障、繞組匝間短路,宜配置縱聯(lián)差動保護作為主保護、過電流保護作為后備保護,可配置電流速斷保護作為主保護。5.2.5.3對自并勵發(fā)電機勵磁變壓器溫度過高,可配置超溫保護。率異常保護和逆功率保護。5.2.6.2同步調相機各項保護,宜根據(jù)故障和異常運行狀態(tài)的性質,分別動作于停機、跳SFC及發(fā)信5.2.6.3對同步調相機變頻啟動過程中的故障,應按下列規(guī)定配置相關啟動保護。啟機保護應具備良好的低頻工作性能。在同步調相機正常運行時,啟動保護應自動退出。a)對定子繞組相間短路故障,配置啟機過電流保護和啟機縱聯(lián)差動保護。b)對定子繞組單相接地故障,配置專門的啟機零序過電壓保護。5.2.6.4同步調相機失磁保護,考慮到調相機進相運行的要求,應不檢測機組的靜穩(wěn)邊界和穩(wěn)態(tài)異步邊界。5.2.6.5為防止電源中斷再恢復時調相機遭受異步啟動沖擊,應配置低壓解列保護。保護應具有解列后自動退出運行的功能,應防止電壓互感器回路斷線和電壓切換時發(fā)生誤動。5.2.7.1.1對3kV及以上電壓等級的三相異步電動機和同步電動機,應針對下列故障及異常運行狀a)定子繞組相間短路;b)定子繞組單相接地;c)定子繞組過負荷;d)定子繞組低電壓;e)相電流不平衡及斷相;f)異步電動機啟動時間過長或堵轉;h)其他故障和異常運行狀態(tài)。5.2.7.1.2當單臺設備或單組設備由2臺及以上電動機共同拖動時,保護配置應滿足對每臺電動機的保護靈敏度要求,靈敏度不滿足要求的應按每臺電動機分別配置保護。5.2.7.1.3對雙速電動機,保護配置和設置應滿足不同轉速下的保護靈敏度要求。5.2.7.2.1容量在2MW以下的電動機,應配置電流速斷保護作為相間短路故障的主保護;電流速斷保護靈敏系數(shù)不符合要求時,應配置縱聯(lián)差動保護或者磁平衡差動保護。5.2.7.2.2容量在2MW及以上的電動機,應配置縱聯(lián)差動保護或者磁平衡差動保護。5.2.7.2.3宜配置過電流保護作為相間短路故障的后備保護。5.2.7.2.4縱聯(lián)差動保護應具有防止在電動機啟動和自啟動過程中誤動作的措施。GB/T14285—20235.2.7.3定子繞組單相接地故障保護與檢測5.2.7.3.1對中性點不接地/經高阻抗接地/諧振接地系統(tǒng)中的電動機,應配置定子繞組單相接地故障檢測功能或單相接地故障保護功能。單相接地故障保護可采用零序過電流元件、零序方向元件等。單相接地故障電流為10A及以上時,保護應能檢出故障支路,并動作于跳閘;單相接地故障電流為10A5.2.7.4.1運行過程中易發(fā)生過負荷的電動機,應配置反映電動機電流的過負荷保護。保護應根據(jù)電動機的負荷特性整定,帶時限動作于信號或跳閘。5.2.7.4.2對電動機過熱故障,宜配置熱過載保護。保護動作特性可根據(jù)電動機制造廠提供的電動機熱極限曲線、過負荷能力或熱過負荷模型確定,應能反映電動機的熱積累過程。熱過載保護帶時限動作于信號或跳閘,動作于跳閘時宜同時閉鎖電機再啟動直至電動機熱量下降至安全值。5.2.7.5.1下列電動機應配置低電壓保護,保護應動作于跳閘:a)當電源電壓短時降低或短時中斷后又恢復時,為保證重要電動機自啟動而需要主動斷開的次要電動機;b)當電源電壓短時降低或短時中斷后又恢復時,不允許或不需要自啟動的電動機;c)當電源電壓中斷后又恢復時需要自啟動,但在電源電壓長時間消失后存在人身和設備安全風險需自動斷開的電動機;d)屬I類負荷并裝有自動投入裝置的備用機械的電動機。5.2.7.5.2對涉及公共安全和重大設備安全、在電源電壓降低或短時中斷后仍需工作或自啟動的電動機(如消防水泵電動機等),低電壓保護不宜動作于跳閘。5.2.7.6.1對電動機相電流不平衡、斷相、匝間短路以及較嚴重的電壓不對稱等異常運行狀態(tài),宜配置負序過電流保護。負序過電流保護也可作為不對稱短路故障的后備保護。5.2.7.6.2采用熔斷器作為相間短路故障保護的電動機,應配置負序過電流保護作為后備保護。5.2.7.6.3負序過電流保護可由定時限或反時限組成,動作于信號或跳閘。5.2.7.6.4反時限負序過電流保護應防止在保護范圍外部短路故障時誤動,還應防止外部短路故障切除后負序電流下降過程中發(fā)生誤動作。5.2.7.7.1對啟動或自啟動困難,需要防止啟動或自啟動時間過長的電動機,應配置啟動時間過長保5.2.7.7.2對啟動或運行過程中易發(fā)生堵轉的電動機,可配置堵轉保護,保護帶時限動作于跳閘。5.2.7.8.1對同步電動機失步,應配置失步保護。對重要電動機,保護帶時限動作于再同步;不能再同步或不需要再同步的電動機,保護帶時限動作于跳閘。5.2.7.8.2對負荷變動大的同步電動機,當采用以定子過負荷為判據(jù)的失步保護時,應同時配置失磁保GB/T14285—20235.2.7.8.3對不允許非同步沖擊的同步電動機,為防止電源中斷再恢復時造成非同步沖擊,應配置非同步沖擊電流保護。非同步沖擊電流保護應確保在電源恢復前動作。對重要的電動機,非同步沖擊電流保護宜動作于再同步;對不能再同步或不需要再同步的電動機,保護應動作于跳閘。5.2.7.9.1對采用變頻調速的電動機,宜按下列三個區(qū)域分別配置保護:b)變頻器本體(電力電子裝置);c)輸入隔離變壓器。5.2.7.9.3對變頻器本體(電力電子裝置),應根據(jù)變頻器的電壓等級、容量、型式以及電動機的實際情a)隔離變壓器副邊繞組短路故障保護;b)進線過電流保護;d)變頻器冷卻系統(tǒng)故障、變頻器過熱;e)變頻器本體輔助電源故障、過程控制通信故障、速度反饋丟失;g)當變頻器輸出的陡波電壓對電動機的匝間絕緣和絕緣老化產生較大影響時,宜配置電壓變化率保護或繞組匝間短路故障保護,保護動作于信號或跳閘。5.2.7.9.4對輸入隔離變壓器,應按照5.3的規(guī)定配置相應的保護。5.3電力變壓器保護a)繞組及其引出線的相間短路;b)繞組及其引出線接地;c)繞組匝間短路;d)變壓器外部相間短路引起的過電流;e)變壓器外部接地故障引起的中性點過電壓或過電流;f)過負荷;g)過勵磁;h)繞組溫度過高及冷卻系統(tǒng)故障;i)油浸式變壓器油面降低,油溫過高及油箱壓力過高;j)其他故障和異常運行狀態(tài)。5.3.1.2對220kV及以上電壓等級的變壓器,應按雙重化原則配置電氣量保護。110kV(66kV)電壓等級的變壓器,電氣量保護采用主后一體化繼電保護裝置時,應按雙套原則配置。5.3.1.3變壓器非電氣量保護可按單套原則配置。110kV(66kV)及以上電壓等級變壓器的非電氣量保護應與電氣量保護相對獨立,具有獨立的工作電源和跳閘出口電路。當斷路器具有兩組跳閘線圈時,非電氣量保護裝置應同時作用于斷路器的兩組跳閘線圈。GB/T14285—20235.3.1.4變壓器任一側斷路器有失靈保護時,應配置該側斷路器失靈保護經由變壓器保護裝置聯(lián)跳各5.3.1.5變壓器后備保護動作時限數(shù)量及各時限跳閘方式的設置,應滿足變壓器各側接線類型及運行方式的要求。5.3.2變壓器內部及引出線故障的主保護5.3.2.1按變壓器容量及重要性的不同,應配置下列保護作為變壓器內部及引出線故障的主保護,并瞬時動作于跳開變壓器的各側斷路器。a)10kV及以下電壓等級或10MVA及以下容量的變壓器,采用電流速斷保護;對重要變壓b)10kV以上電壓等級且10MVA以上容量的變壓器,應采用縱聯(lián)差動保護。c)500kV及以上電壓等級的分相變壓器,可增配由變壓器各側繞組電流構成的分相電流差動保護。低壓側有斷路器時,可增配由變壓器低壓側繞組電流和斷路器電流構成的電流差動保護。d)為提高切除內部單相接地短路故障的可靠性,自耦變壓器可增配由高、中壓側和公共繞組電流構成的分側電流差動保護或零序電流差動保護。e)換流變壓器、大型分相升壓變壓器等可增配由繞組兩端CT構成的繞組電流差動保護。f)0.4MVA及以上容量的戶內油浸式變壓器和0.8MVA及以上容量的油浸式變壓器,均應配置瓦斯保護。5.3.2.2在正常情況下,縱聯(lián)差動保護及分相電流差動保護的保護范圍應包括變壓器繞組、變壓器套管5.3.2.3各類電流差動保護應具備電流互感器二次回路斷線監(jiān)視功能,該功能動作于信號。發(fā)生電流互感器二次回路斷線時不宜閉鎖差動保護。5.3.3相間短路故障后備保護5.3.3.1對外部相間短路故障引起的變壓器過電流,電力變壓器各側應配置相間短路故障后備保護,作為相鄰電力設備(例如相鄰母線、線路)的后備保護,同時兼作變壓器內部故障的后備保護。該保護宜能反映電流互感器與斷路器之間的故障。5.3.3.2相間短路故障后備保護宜采用過電流保護;過電流保護不能滿足靈敏性要求時,宜采用經復合電壓(負序電壓、線電壓)閉鎖的過電流保護;與相鄰電力設備(例如相鄰母線、線路)保護有配合要求5.3.3.3相間短路故障后備保護帶延時跳開相應的斷路器,分別作用于縮小故障影響范圍(如跳開母聯(lián)a)對單側電源雙繞組變壓器和三繞組變壓器,電源側后備保護帶時限作用于跳開變壓器各側斷路器;非電源側后備保護帶兩個或三個時限,分別作用于縮小故障影響范圍、跳開本側斷路器、跳開變壓器各側斷路器。b)對兩側有電源的雙繞組變壓器、兩側或三側均有電源的三繞組變壓器,各側相間短路故障后備保護可帶兩個或三個時限,分別作用于縮小故障影響范圍、跳開本側斷路器、跳開變壓器各側斷路器。為滿足選擇性的要求或為降低后備保護的動作時間,相間短路故障后備保護可帶方向,方向宜指向各側母線,但跳開變壓器各側斷路器的后備保護不應帶方向。5.3.3.4對低壓側各分支接至分開運行母線段的變壓器,除在電源側配置相間短路故障后備保護外,還應在低壓側每個分支配置相間短路故障后備保護。5.3.3.5如變壓器低壓側所接母線無專用母線保護,為提高切除低壓側母線故障的可靠性,宜在變壓器的低壓側配置兩套過電流保護,輸入電流分別取自不同電流互感器二次回路。GB/T14285—20235.3.3.6發(fā)變組在升壓變壓器的低壓側可不另設相間短路故障后備保護,而是利用發(fā)電機的相間短路故障后備保護,作為變壓器高壓側外部、變壓器內部和發(fā)電機變壓器連接線相間短路故障的后備保護。5.3.4.1與中性點直接接地電網連接的電力變壓器各側,對變壓器繞組、引出線單相接地故障引起的變壓器過電流,以及作為相鄰電力設備(例如相鄰母線)的后備保護,同時兼作變壓器內部接地故障的后備保護,應配置接地故障后備保護,該保護宜能反映CT與斷路器之間的接地故障。保護帶延時跳開相應器各側斷路器。a)如變壓器本側中性點直接接地運行,應配置零序過電流保護。零序過電流保護宜與相鄰線路零序過電流保護相配合,以較短時限動作于縮小故障影響范圍或動作于本側斷路器,以較長時限動作于跳開變壓器各側斷路器。對自耦變壓器和高、中壓側均直接接地的三繞組變壓器,為滿足選擇性要求,零序過電流保護可增設零序方向元件,方向宜指向各側母線。220kV及以上電壓等級的系統(tǒng)聯(lián)絡變壓器,可增配接地阻抗保護作為變壓器繞組、引線及母線單相接地故障的后備保護。b)如變壓器本側中性點可能接地運行或不接地運行時,對外部單相接地故障引起的過電流,以及因失去接地中性點引起的變壓器中性點電壓升高,應按下列規(guī)定配置后備保護。1)對全絕緣變壓器,除按5.3.4.1a)的要求配置零序過電流保護之外,應增配零序過電壓保護。當變壓器所連接的電網失去接地中性點,又發(fā)生單相接地故障時,零序過電壓保護帶時限動作于跳開變壓器各側斷路器。2)對分級絕緣變壓器,應在變壓器中性點配置放電間隙,除按5.3.4.1a)的要求配置用于中性點直接接地時的零序過電流保護之外,還應配置用于經放電間隙接地的間隙零序過電流保護,并增配零序過電壓保護。當變壓器所接的電網失去接地中性點,又發(fā)生單相接地故障時,零序過電壓保護和/或間隙零序過電流保護帶時限動作于跳開變壓器各側斷5.3.4.2與中性點不接地/經高阻抗接地/諧振接地電網連接的電力變壓器各側,可配置零序過電壓保5.3.4.3中性點經小電阻接地的變壓器各5.3.4.4高壓側接入10kV及以下電壓等級不接地/經高阻抗接地/諧振接地系統(tǒng),繞組為星形—星形接線方式,低壓側中性點直接接地的變壓器,對低壓側單相接地故障應配置下列保護之一。a)在低壓側中性點回路配置零序過電流保護。b)靈敏度滿足要求時,可利用高壓側的相間過電流保護作為低壓側單相接地故障的后備保護,此時該保護應采用三相式,保護帶時限跳開變壓器各側斷路器。5.3.5.10.4MVA及以上容量數(shù)臺并列運行的變壓器和作為其他負荷備用電源的單臺運行變壓器,應根據(jù)實際可能出現(xiàn)的過負荷情況,配置過負荷保護。5.3.5.2對自耦變壓器和多繞組變壓器,過負荷保護應能反映公共繞組及各側過負荷的情況。5.3.5.3過負荷保護可為單相式,具有定時限或反時限的動作特性。5.3.6.1對330kV及以上電壓等級的變壓器,為防止由于頻率降低或電壓升高引起變壓器磁密過高而GB/T14285—2023損壞變壓器,應配置過勵磁保護。其他電壓等級的變壓器,可根據(jù)需要配置過勵磁保護。5.3.6.2過勵磁保護應具有定時限特性或反時限特性并與被保護變壓器過勵磁特性配合。定時限特性保護動作于信號,反時限特性保護宜動作于跳閘。5.3.7.1為保護變壓器本體,應根據(jù)需要配置相關非電氣量保護,包括變壓器本體重瓦斯、本體壓力釋5.3.7.2對油浸式變壓器,當變壓器殼內故障產生輕微瓦斯或油面下降時,瓦斯保護(本體輕瓦斯)應動作于信號,需要時可動作于跳閘;當變壓器殼內故障產生大量瓦斯時,瓦斯保護(本體重瓦斯)應瞬時動作于跳開變壓器各側斷路器。5.3.7.4變壓器非電氣量保護不應啟動斷路器失靈保護。5.3.8發(fā)變組接線方式下變壓器保護的特殊要求5.3.8.2變壓器相間短路故障后備保護的特殊要求見5.3.3.6。5.3.9750kV、1000kV變壓器用中性點調壓補償變壓器保護的特殊要求5.3.9.1對750kV、1000kV變壓器用中性點調壓補償變壓器,應按雙重化原則配置電氣量保護;可按單套原則配置非電氣量保護。5.3.9.2組成中性點調壓補償變壓器的調壓變壓器、補償變壓器,應分別配置電流差動保護以反映其內部故障,可不配置差動速斷保護和后備保護。5.3.9.3有載調壓變壓器的電流差動保護,應設置靈敏段和不靈敏段,以配合調壓操作。無載調壓變壓器的電流差動保護,靈敏段定值隨檔位同步調整時,可不設置不靈敏段。5.3.10直流輸電換流變壓器保護的特殊要求5.3.11柔性交流輸電設備用變壓器保護的特殊要求5.3.11.1柔性交流輸電設備用并聯(lián)變壓器,可按照對應電壓等級常規(guī)變壓器的規(guī)定配置相應的保護。5.3.11.2柔性交流輸電設備用串聯(lián)變壓器,按下列要求配置相應的保護。a)應配置縱聯(lián)差動保護。b)宜配置使用串聯(lián)繞組兩端CT構成的繞組差動保護。c)應配置繞組過電流保護。d)可配置由串聯(lián)繞組兩側電壓互感器構成的繞組過電壓保護,該保護應具有電壓互感器回路斷線判別功能及防誤動措施。e)可配置由平衡繞組CT構成的零序過電流告警功能。f)若采用旁路斷路器合閘作為保護串聯(lián)變壓器的首要手段,宜配置旁路斷路器合閘失靈保護。在旁路斷路器合閘失靈時,保護動作跳相鄰斷路器以隔離故障。施靈活快速調節(jié)控制的一類交流輸電設備的統(tǒng)稱。更多信息,見附錄B。GB/T14285—20235.3.12.1對整流用移相變壓器,宜配置電流速斷保護作為主保護,低壓側分支繞組較少時可配置縱聯(lián)差動保護。5.3.12.2用于電網潮流控制的移相變壓器,應根據(jù)其結構,配置不同形式的差動保護縱聯(lián)差動保護和繞組差動保護。5.3.133kV~66kV系統(tǒng)專用接地變壓器保護的特殊要求5.3.13.1專用接地變壓器電源側應配置三相式的電流速斷保護、過電流保護,作為接地變壓器內部相間短路故障的主保護和后備保護。對中性點經低電阻接地系統(tǒng)的專用接地變壓器,還應配置零序過電流保護,作為專用接地變壓器單相接地故障的主保護和系統(tǒng)各元件單相接地故障的總后備保護,零序過電流保護的輸入電流應取自接地變壓器中性點零序CT。過電流保護(如果有)動作于跳開母聯(lián)斷路器或分段斷路器、主變壓器各側斷路器。(如果有)動作于跳開母聯(lián)斷路器或分段斷路器、接地變壓器斷路器及主變壓器低壓側斷路器。對接于新能源場站匯集母線的專用接地變壓器,電流速斷保護、過電流保護、零序過電流保護還應動作于跳開所接母線上的所有斷路器以及與所接母線并列運行的其他母線上的所有斷路器。5.4線路保護5.4.13kV~35kV線路保護5.4.1.1.1對3kV~35kV線路,應針對下列故障及異常運行狀態(tài),配置相應的保護和監(jiān)視功能:a)相間短路;b)單相接地;5.4.1.1.2對線路相間短路故障,下列情況應快速切除故障:a)線路發(fā)生相間短路,使發(fā)電廠廠用母線電壓低于允許值(一般為額定電壓的60%)時;b)如切除線路故障時間長,可能導致線路超過熱穩(wěn)定限額時;c)城市配電網的直饋線路,為保證供電質量需要時;d)與高壓電網鄰近的線路,如切除故障時間長,可能導致高壓電網發(fā)生穩(wěn)定問題時。a)對中性點不接地/經高阻抗接地/諧振接地系統(tǒng),保護宜具有跳閘功能;b)對中性點經低電阻接地系統(tǒng),保護應動作于跳閘。5.4.1.2.1對單側電源線路相間短路故障,可在電源側配置三段式過電流保護,終端線路可只配置兩段過電流保護。過電流保護不能滿足靈敏性要求時,宜采用經復合電壓(負序電壓、線電壓)閉鎖的過電流保護。35kV線路可增配階段式距離保護。必要時,可配置縱聯(lián)保護作為主保護,帶時限的過電流保護為后備保護。GB/T14285—2023a)自發(fā)電廠廠用母線引出的廠用電源線(包括帶限流電抗器的電源線),宜配置縱聯(lián)保護作為主保護,帶時限的過電流保護作為后備保護。b)未配置縱聯(lián)保護,且線路短路使發(fā)電廠廠用母線或重要用戶母線電壓低于允許值(一般為額定電壓的60%),以及線路導線截面過小不允許帶時限切除短路故障時,應配置電流速斷保護。c)由幾段線路串聯(lián)的單側電源線路及分支線路,如電流速斷保護不能滿足選擇性、靈敏性和速動性的要求,電流速斷保護可無選擇地動作(前加速方式),但應以自動重合閘或備用電源自動投入來補救。此時,電流速斷保護應躲開下游降壓變壓器低壓側母線的短路故障。d)帶串聯(lián)電抗器的線路,如其斷路器不能切斷串聯(lián)電抗器前的短路,則不應配置電流速斷保護。此時,應由上游其他保護切除串聯(lián)電抗器前的故障。5.4.1.2.2對雙側電源線路相間短路故障,可配置帶方向或不帶方向的電流速斷保護和過電流保護。35kV線路可增配階段式距離保護。必要時,可配置縱聯(lián)保護作為主保護,帶時限的過電流保護為后備保護。a)短線路、電纜線路宜采用縱聯(lián)保護作為主保護,帶方向或不帶方向的電流保護作為后備保護。b)平行線路宜分列運行。如必須并列運行時,應配置縱聯(lián)保護,帶方向或不帶方向的電流保護作后備保護。c)環(huán)形網絡宜開環(huán)運行。如必須環(huán)網運行,可采用故障時先將環(huán)網自動解列而后恢復的方法,以簡化保護;對不宜解列的線路,應配置縱聯(lián)差動保護,帶方向或不帶方向的電流保護作后備5.4.1.2.3相間短路故障保護如由過電流保護構成且只接于兩相電流互感器上,則在同一網路的所有線路上,過電流保護均應接于相同相別的兩相電流互感器上。a)在廠站母線上,應配置反映零序電壓的單相接地監(jiān)視功能,動作于告警。b)中性點不接地/經高阻抗接地/諧振接地系統(tǒng)中的線路,宜配置小電流接地系統(tǒng)單相接地故障檢測功能(即小電流接地系統(tǒng)單相接地故障選線功能);對人身安全和設備安全有特別要求時,還應配置有選擇性的小電流接地系統(tǒng)單相接地故障保護,動作于跳閘。雙側電源線路,宜配置零序電流差動保護,帶方向的零序過電流保護作為后備保護。5.4.1.3.2對中性點不接地/經高阻抗接地/諧振接地系統(tǒng),單相接地故障選線功能、單相接地故障保護功能采用專用零序電流互感器時,其變比和容量應依據(jù)系統(tǒng)電容電流選擇。5.4.1.3.3對中性點不接地/經高阻抗接地/諧振接地系統(tǒng),單相接地故障選線功能、單相接地故障保護宜具有接地故障相判別功能、自動輪切功能。單相接地故障保護進行輪切時,應具備合于故障后加速跳5.4.1.3.4線路正常運行過程中,發(fā)生接地電阻不大于下列規(guī)定數(shù)值的單相接地故障時,單相接地故障選線功能應能正確選出故障線路,單相接地故障保護功能應能有選擇性地跳閘:a)對中性點不接地/經高阻抗接地/諧振接地系統(tǒng):1kΩ;5.4.1.4過負荷保護5.4.1.4.3過負荷保護宜帶時限動作于信號,必要時可動作于跳閘。GB/T14285—20235.4.266kV線路保護5.4.2.1對66kV線路,應針對下列故障及異常運行狀態(tài),配置相應的保護和監(jiān)視功能:a)相間短路;b)單相接地;c)過負荷。5.4.2.2對單側電源線路相間短路故障,應在電源側配置階段式相間距離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