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暑假課(統(tǒng)編版)文言文閱讀_第1頁
八年級語文暑假課(統(tǒng)編版)文言文閱讀_第2頁
八年級語文暑假課(統(tǒng)編版)文言文閱讀_第3頁
八年級語文暑假課(統(tǒng)編版)文言文閱讀_第4頁
八年級語文暑假課(統(tǒng)編版)文言文閱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八年級語文暑假精品課(統(tǒng)編版)

文言文閱讀

學習目標彳

1.了解并積累文言文的相關(guān)知識。

2.能讀懂淺顯文言文,基本掌握文言文的??碱}型及解題方法。

[豳基礎(chǔ)知識

---------------------illllllllllllllllllllllilllllllllllilllll-----------------------

一、考點梳理

1.常見文言實詞的意義與用法。

(1)一詞多義

一般說來,一個文言實詞諸多義項之間會有一定的聯(lián)系,其中有一個是本義,

其他義項則是它的引申義、比喻義或假借義。

如“亡”的本義是“逃亡”。“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中的“亡”,用的

就是它的本義。成語“亡羊補牢,猶未晚也”中的“亡”用的是它的引申義“丟

失”。文言文中,“亡”通“無”,讀作WU,解釋為“沒有”,如“河曲智叟

亡以應(yīng)”中的“亡”。

掌握一詞多義,一靠學習課文時及時理解,二靠準確識記。我們可以通過制

作卡片的形式來積累相關(guān)知識。

(2)古今異義

古漢語中有一些字形相同而意義用法不同的詞,即古今異義詞。

如:“太丘舍去”(《陳太丘與友期行》)中的“去”,古義是“離開”,

后來演變?yōu)椤暗侥车厝ァ薄?/p>

這類詞語在閱讀文言文時要加以注意。

現(xiàn)代漢語和古代漢語有著繼承和發(fā)展的關(guān)系。古今異義概括起來,大致有如

下幾種情況:

(1)詞義擴大。如“河”,古代專指“黃河”,現(xiàn)在則泛指大大小小的一

切河流。

(2)詞義縮小。如“親戚”,古代還包括內(nèi)親,即自己的父母、兄弟、妻、

嫂等,現(xiàn)在多指旁系親屬。

(3)詞義轉(zhuǎn)移。如,“烈士暮年,壯心不已”(《龜雖壽》)中的“烈士”,

本指有操守有抱負的男子,現(xiàn)在則專指為革命事業(yè)獻身的人

(4)感情色彩變化。如“先帝不以臣卑鄙”的“卑鄙”,古代是中性詞,

指地位低下,見識淺陋,現(xiàn)在則成了貶義詞,指品行惡劣。

(3)通假字

通假,指古書上有些音同或音近的字可以借用的現(xiàn)象,有點像我們今天說的

別字。我們在理解時,一定得找出其本字。

如《三峽》中“略無闕處”中的“闕”,通“缺”,空隙、缺口的意思。

(4)詞的活用

是指某些詞臨時改變其基本語法功能去充當其它詞類或基本功能未改變而

用法比較特殊的現(xiàn)象。如“一狼洞其中”的“洞”本為名詞,表示“洞穴”,這

里臨時改變了詞性,用作動詞充當謂語,表示“打洞”。這種現(xiàn)象就是詞類活用。

古代漢語中的詞類活用非常普遍,是古代漢語的重要語法特點之一。古代漢

語詞類活用常見的有:名詞活用為動詞,名詞作狀語,名詞、動詞、形容詞的使

動用法,動詞活用為名詞,形容詞活用為動詞或名詞,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數(shù)詞活用為動詞等。

2.常見文言虛詞

學習常用虛詞時,要分清各虛詞的用法:①起指代作用的,如“之”“其”;

②起組合作用的,如“以”“為”“于”;③起連接作用的,如“乃”“則”“而”;

④起語助作用的,如“也”“乎”“哉”“焉”。

文言詞語平時注意積累并掌握常用常考的文言實詞和虛詞,根據(jù)平時積累判

斷其意思和用法。

另外,在具體解答這類題目時,要看清題干要求,明確是要找出“詞語意思

相同的兩項”還是“詞語意思不同的兩項”。在解答的過程中,可以采用:

(1)代入法。即以選項中左句詞語的意思代入右句,看是否解釋得通,以

此來判斷異同。

(2)排除法。把自己有把握的選項進行排除,再在剩下的選項中進行分析

比較,也可以找到答案。

(3)詞性法。根據(jù)兩個詞語在句子(成語)中的詞性,判斷兩個詞的意思

是否相同。

3.朗讀停頓

文言文節(jié)奏與停頓劃分方法:

(1)主謂之間一般要停頓。如“先帝/不以臣卑部”。

(2)句首發(fā)語詞(如“至于”“夫”“若夫”“蓋”“且”等)后要停頓。

(3)句首的關(guān)聯(lián)詞語、承前的指示代詞(如“若”“而”等)后要停頓。

(4)句首狀語后要停頓。

(5)在古代是兩個單音節(jié)詞,而在現(xiàn)代漢語中是一個雙音節(jié)詞的,要分開讀。

如“今齊地/方千里”。

(6)表轉(zhuǎn)折意思的句于中,按照“而”前“則”前的原則劃分朗讀節(jié)奏。如

“人不知/而不慍”。

(7)有省略成分或倒裝的地方要停頓。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8),,也”,,乎”等語氣助詞后要停頓。

(9)古人的姓、名、封號、號、謙稱、自稱、別稱、尊稱、官名等的后面要

停頓。

4.文言翻譯

(1)文言文翻譯的標準和要求可概括為“信”“達”“雅

①信。所謂“信”,就是譯文要準確表達原文的意思,要忠實于原文,不誤

解、歪曲,不遺漏,不牽強附會,不隨意增刪內(nèi)容。

②達。所謂“達”,就是譯文明白曉暢,通順無語病,符合現(xiàn)代漢語語法的

表達要求和習慣。

③雅。所謂“雅”,就是譯文語句規(guī)范、得體、生動、優(yōu)美。

(2)文言文的翻譯有其原則,概括地說,就是:字字落實、直譯為主、意

譯為輔、直譯和意譯相結(jié)合。

①②直譯。指譯文要與原文保持對應(yīng)關(guān)系,對句子中的每個詞,只要它有一

定的實在意義,就必須字字落實,對號入座。并且,要盡量保持原文遣詞造句的

特點和運用相近的表達方式,力求語言風格也和原文一致。①②③④⑤

②意譯。指在直譯有困難的地方,從著眼于表達原句的意思出發(fā),在忠于原

意的前提下,靈活翻譯原文的詞語,靈活處理原文的句子結(jié)構(gòu)。

(3)翻譯的方法

①留:

現(xiàn)代漢語是繼承了古代漢語并加以發(fā)展而形成的,它們之間有很多相同的地

方,因而翻譯時,有時需要運用保留法,即原樣照搬文中詞語。這主要指:

古今通用的詞語,如“人”“手”“心”“筆”“墨”“山”“水”“?!?/p>

“羊”“田”“大”“小”“長”“短”等。

古代的專有名詞,包括人名、地名、國名、朝代名、年號、日期、官職名、

典章制度的名稱等。如: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記

承天寺夜游》)?!霸S六年”(帝王年號)、“承天寺”(地名)、“張懷民”

(人名)都屬專有名詞,翻譯時照搬即可。

②刪

凡是古代漢語中的發(fā)語詞、在句子結(jié)構(gòu)上起標志作用的助詞和湊足音節(jié)的助

詞等虛詞,沒有實在意義,在現(xiàn)代漢語中沒有相應(yīng)的詞語來表示它,因而翻譯時

無須譯出。如: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銘》)譯為:孔子說:“有什

么簡陋的呢?”“之”為賓語前置的標志,刪去不譯。對于有實在意義的虛詞,

翻譯時則不能刪去。如:漁人甚異之。(《桃花源記》)譯為:漁人對這(桃花

林的景象)感到非常詫異?!爸睘榇~,代指前文漁人看到的景象,有實在意

義,翻譯時不能刪去。

③換

由于時代的原因,古代漢語中有些詞的意義已經(jīng)發(fā)生較大變化,用法已經(jīng)改

變,語法已經(jīng)不用,在翻譯時,應(yīng)將這些古語換為今語。特別是隨著語言的發(fā)展,

古代的單音節(jié)詞到現(xiàn)代已經(jīng)多變成了雙音節(jié)詞,翻譯時要將古代的單音節(jié)詞換成

現(xiàn)代漢語的雙音節(jié)詞。

另外,凡是通假字,在翻譯時,都要換成本字。

④調(diào)

這種方法主要用于調(diào)整跟現(xiàn)代漢語語序不同的文言特殊句式,翻譯時,要按

現(xiàn)代漢語的語序來表達。

前置賓語后移。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譯為:你太不聰

明了。后置狀語前移。如: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醉翁亭記》)譯為:

背著東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行人在樹下休息。

⑤補

古代漢語中常常省略一些成分,翻譯時,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補出來。省略的

成分主要有:主語、謂語、賓語、量詞、介詞及介詞的賓語等。如:箕畚運(土

石)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補賓語)

有些意思跳躍過大的,翻譯時則要適當補充詞語或短語,以使意思連貫。

5.內(nèi)容理解與概括

(1)先瀏覽全文,明確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及作者的看法,以便更準

確地理解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

(2)分析試題要求,鎖定答題區(qū)域。反復閱讀相關(guān)文宇,找準答題的切入

點。

(3)聯(lián)系全文,整體分析。站在全文的高度上綜合理解文意,進而準確概

括局部內(nèi)容。

(4)答題時要抓住要點,語言簡練,觀點明確,結(jié)構(gòu)完蓬,表達充分。

6.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或態(tài)度。

閱讀文言文要依據(jù)文中的有關(guān)材料分析概括作者的基本觀點。在分析時,可

以通過事件或人物的言行去窺探人物的思想品質(zhì),通過作者對人物、事件、情理

的褒貶好惡,去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或態(tài)度。此外,還應(yīng)注意辨析作者表

明觀點或態(tài)度的形式,找出相關(guān)的語句進行深入分析和體會,從而把握作者的觀

點或態(tài)度。

7.聯(lián)系實際與個性感悟。

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準確、深刻地領(lǐng)會作品的內(nèi)容、思想和情感傾向;

其次,要從作品本身出發(fā),緊扣題目所問進行感悟;再次,感悟一定要聯(lián)系實際,

盡量從自己的真實感受出發(fā),貼近生活,緊跟時代,有新意;最后,要言之有理,

言之有據(jù),使觀點經(jīng)得起推敲,令人信服。

8.比較閱讀

比較閱讀是對兩篇或多篇文言文的基本內(nèi)容(觀點、事件、人物形象等)進行

比較分析,在此基礎(chǔ)上比較作品的不同情感傾向,比較寫作手法及藝術(shù)特色的異

同等。

解答時要認真分析試題要求和比較的內(nèi)容,反復間讀相關(guān)文字,進行“異中

求同”或“同中求異”。

(1)“異中求同”是指通過比較閱讀,進行甄別篩選和提煉,找出兩文共

同的特點,揭示一般規(guī)律。

(2)“同中求異”則是從現(xiàn)象入手,分析材料,弄清各自表達的內(nèi)容,揭

示各自的特征。

二、八下第三單元課文詞語積累

(-)《三峽》

1.重點詞語釋義

(1)略無闕處“略無”:完全沒有。

(2)重巖疊嶂嶂:直立像屏障的山峰

(3)不見曦月曦:早晨的陽光,這里指太陽。

(4)至于夏水襄陵至于:到襄:上,上升到高處

(5)則素湍綠潭素:白色湍:急流或急流的水

(6)飛漱其間漱:這里是沖蕩的意思。

(7)良多趣味良:的確,實在

(8)沿溯阻絕沿:順流而下溯:逆流而上(9)屬引凄

異屬:zhu,連續(xù)引:延長

(10)故漁者歌曰故:所以

(11)不以疾也疾:快、急速

2.通假字

略無闕處。通“缺”,空隙、缺口。

3.古今異義

(1)或王命急宣古義:有時。今義:或者。

(2)雖乘奔御風古義:即使。今義:雖然。

(3)至于夏水襄陵古義:是兩個詞,動詞“至”和介詞“于”。

今義:連用在一起,表示另提一事。

4.一詞多義

(1)自

自峽三峽七百里中介詞,在

自非亭午夜分連詞,假如,如果

(2)絕

沿溯阻絕動詞,斷絕

絕崛多生怪柏形容詞,極高的

衷轉(zhuǎn)久絕動詞,消失

(3)清

回清倒影名詞,清波

清榮峻茂形容詞,水清澈

(4)其:

其間千二百里代詞,這

飛漱其間代詞,它們,代古柏

5.詞類活用

(1)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奔:動詞用作名詞,飛奔的馬

(2)回清倒影清:形容詞用作名詞,清波

(3)空谷傳響空谷:名詞作狀語,在空曠的山谷

(4)林寒澗肅肅:形容詞用作動詞,寂靜

(5)晴初霜旦霜:名詞用作動詞,降霜

(6)素湍綠潭湍:形容詞用作名詞,指急流

6.特殊句式

省略句:

清榮峻茂分別省略了主語水、樹、山、草

有時朝發(fā)白帝“白帝”前省略了介詞“于”,意思是“從白帝城”

飛漱其間“飛漱(于)其間,省略介詞“于”

不以疾也“不以(之)疾也,省略代詞“之”

7.課文翻譯

在七百里長的三峽之中,兩岸都是群山連綿,完全沒有一點空缺的地方。重

重疊疊的巖峰像屏障一樣,遮蓋住了藍天和太陽,如果不是正午,看不見太陽;

如果不是半夜,看不見月亮。到了夏天,江水暴漲,漫上兩岸的山陵,順流

而下和逆流而上的船只都被阻隔斷了。如有皇帝的命令要緊急傳達,(則)有時

早上從白帝城出發(fā),傍晚就到了江陵,這中間有一千二百多里,即使是騎著奔馳

的駿馬,駕著長風,也不如船行得快啊。

春、冬季節(jié),白色的急流回旋著清波;碧綠的潭水,映出(山石林木的)倒

影。極高的山峰上生長著許多奇形怪狀的古柏,懸掛著的泉水瀑布,從它們中間

飛瀉、沖蕩下來。水清,樹茂,山高,草盛,實在是趣味無窮。每逢秋雨初晴或

降霜的早晨,樹林山澗里顯出一片清冷寂靜,常常有一些高處的猿猴拉長了聲音

在叫,叫聲連續(xù)不斷,音調(diào)凄涼怪異,空蕩的山谷里傳來回聲,悲哀婉轉(zhuǎn),很久

時間才消失。所以打魚的人唱道:“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二)《答謝中書書》

1.重點詞語釋義

(1)四時俱備四時:四季。俱:都

(2)曉霧將歇歇:消散

(3)夕日欲頹,沉鱗競躍。欲:將要。頹:墜落。沉鱗:潛游在水中的魚競

躍:爭著跳躍

(4)未復有能與奇者與:參與,這里指欣賞(5)五色交輝交輝:

交相輝映

2.古今異義

(1)四時俱備古義:季節(jié)今義:某個時候

(2)曉霧將歇古義:消散今義:停止、休息

(3)夕日欲頹古義:墜落今義:衰敗,萎靡

(4)古來共談古義:稱贊今義:談?wù)?/p>

3.一詞多義

(1)與

①未復有能與其奇者(動詞,參與,文中指置身其中)

②念無與為樂者(動詞,和)

⑵書:

①謝答中書書:與“中”合用為官職名;

②謝答中書書:書信,是一種文體。

③乃丹書帛曰:動詞,書寫

4.詞類活用

(1)五色交輝(名詞做動詞,輝映)

(2)夕日欲頹(形容詞做動詞,墜落)

5.課文翻譯

山川景色的美麗,自古以來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贊嘆的啊。巍峨的山峰聳入云

端,明凈的溪流清澈見底。兩岸的石壁色彩斑斕,交相輝映。青蔥的林木,翠綠

的竹叢,四季長存。清晨的薄霧將要消散的時候,傳來猿、鳥此起彼伏的鳴叫聲;

夕陽快要落山的時候,潛游在水中的魚兒爭相跳出水面。這里實在是人間的仙境

啊。自從南朝的謝靈運以來,就再也沒有人能夠欣賞這種奇麗景色了。

(三)《記承天寺夜游》

1.重點詞語釋義

(1)月色入戶,欣然起行。(戶:這里指門窗。欣然:愉快地)

(2)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念:考慮、想到。遂:于是。)

(3)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寢:睡覺。相與:共同、一起。步:

散步。于:在。)

(4)空明:形容水的澄澈。在這里形容月色如水般澄凈明亮的樣子

(5)交橫:交錯縱橫。

(6)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但:只是)閑人:清閑的人。耳:罷了。)

2.古今異義

(1)蓋竹柏影也

古義:大概是今義:器物上部有遮蓋作用的東西

(2)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古義:清閑的人今義:指與事無關(guān)的人,多含貶義

(3)念無與為樂者

古義:考慮,想到今義:想念

(4)月色入戶

古義:單扇的門今義:主要指人家

3.一詞多義

未復有能與其奇者(動詞,參與,文中指置身其中)

念無與為樂者(動詞,和)

4.詞類活用

相與步于中庭名詞做動詞,散步

5.特殊句式

(1)判斷句:

蓋竹柏影也(“……也”表判斷)

(2)省略句:

解衣欲睡(省略主語“余”)

(3)倒裝句:

相與步于中庭(狀語后置,應(yīng)為“相與于中庭步”)

6.課文翻譯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脫下衣服準備睡覺時,恰好看見月光照在

門上,(于是我就)高興地起床出門散步。想到?jīng)]有和我一起游樂的人,于是(我)

前往承天寺尋找張懷民。懷民也沒有睡,我們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月光照在庭

院里像積滿了清水一樣澄澈透明,水中的水藻、水草縱橫交錯,原來是竹子和柏

樹的影子。哪一個夜晚沒有月光?(又有)哪個地方?jīng)]有竹子和柏樹呢?只是缺

少像我們兩個這樣清閑的人罷了。

(四)《與朱元思書》

(-)重點詞語釋義

(1)風煙俱凈俱:全,都

(2)從流飄蕩從:隨著

(3)水皆縹碧,千丈見底??~碧:青白色

(4)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甚:比得過奔:飛奔的馬

(5)負勢競上負:憑依

(6)蟬則千轉(zhuǎn)不窮轉(zhuǎn):通''唯"叫

(7)鶯飛戾天者,望峰息心戾:到息:平息

(8)經(jīng)綸世務(wù)者,窺谷忘反經(jīng)綸:經(jīng)營反:通''返"返回

(9)橫柯上蔽柯:樹干

2.通假字

(1)蟬則千轉(zhuǎn)不窮“轉(zhuǎn)”同“嘮”,鳥婉轉(zhuǎn)地叫。這里指蟬鳴

(2)窺谷忘反“反"同“返”,返回

3.古今異義

(1)一百許里古義:附在整數(shù)詞之后,表示約數(shù)。今義:應(yīng)允,或者,

可能。

(2)鶯飛戾天者古義:至,到達。今義:罪過,乖張。

(3)經(jīng)綸世務(wù)者古義:籌劃,治理。今義:比喻規(guī)劃、管理政治的才

能。

4.一詞多義

⑴絕

猿則百叫無絕動詞,窮盡、斷絕

天下獨絕形容詞,絕妙

(2)上

負勢競上動詞,向上生長

橫柯上蔽名詞做狀語,在上面

(3)直

直視無礙形容詞,一直

爭高直指形容詞,筆直

(4)百

一百許里數(shù)詞,指十個十。

猿則百叫無絕數(shù)詞,極言其多。這里指不停地,相當于副詞。

(5)無

直視無礙副詞,沒有

猿則百叫無絕副詞,不

5.詞類活用

(1)負勢競上名詞做動詞,向上生長

(2)互相軒邈形容詞做動詞,爭著往高處和遠處伸展

(3)任意東西名詞做動詞,向東或向西

(4)風煙俱凈形容詞做動詞,消凈,散凈

(5)橫柯上蔽方位名詞做狀語,在上面

(6)猛浪若奔動詞做名詞,飛奔的馬

(7)望峰息心動詞使動用法,使……平息

6.特殊句式

省略句

(1)急湍甚箭

“甚”字的后面省略了介詞“于”,即“急湍甚于箭”。

(2)負勢競上,互相軒邈

省略了主語“高山”,即“高山負勢競上,互相軒邈”。

7.課文翻譯

山川景色的美麗,自古以來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談賞的。巍峨的山峰聳入云端,

明凈的溪流清澈見底。兩岸的石壁色彩斑斕,交相輝映。蒼青的密林和碧綠的竹

子,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霧將要消散的時候,猿、鳥的叫聲此起彼伏;夕陽快要

落山的時候,潛游在水中的魚兒爭相跳出水面。這里實在是人間的仙境啊。自從

南朝的謝靈運以來,就再也沒有人能夠欣賞這種奇麗的景色了。

Q考點剖析

---------------lllilllllllilllllllllllllllllllilllllllll-----------------------

考點一:課內(nèi)閱讀

1.三峽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

分,不見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蛲趺毙袝r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干

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喊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

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zhuǎn)久絕。

故漁者歌日:"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p>

【小題1]

1.解釋加點的詞語。

①略無闕處

②雖乘奔御風

【小題2】

1.翻譯句子。

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小題3】

1,下列對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三峽先寫概貌,再做分述,布局自然,思路清晰,以凝練生動的筆墨,寫出

了三峽雄奇險拔、清幽秀麗的景色。B.”兩岸連山,略無闕處”寫山的廣度。

“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寫山的高度,從側(cè)表現(xiàn)了三峽峽長山高的特點。C.文

章第②?④段對三峽進行具體描繪,抓住季節(jié)特點,依次寫出了三峽春夏秋冬各

個季節(jié)的自然景象。D.“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以乘馬飛奔、御風飛行作對

比,更表現(xiàn)出江水一瀉千里的迅疾氣勢。

[知識點]

山水游記類,文言文閱讀,酈道元(470-527)

[答案]

【小題1】①同“缺”,空隙、缺口。②飛奔的馬。

【小題2】水清、樹榮、山高、草盛,實在是有許多趣味。

【小題3】C

[解析]

【小題1]

本題考查文言文字詞解釋。

①句意:一點也沒有斷缺的地方。闕:同“缺”,空隙、缺口。

②句意:即使騎著奔馳的快馬,駕著疾風。奔:飛奔的馬。

【小題2】

本題考查句子翻譯。

注意重點詞:“峻(山高),良(的確,確實)”

【小題3】

本題考查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

C.②至④段依次寫出了三峽夏、春冬和秋各個季節(jié)的自然景象。選項中“春夏

秋冬”錯誤。

故選C項。

考點二:比較閱讀

1.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題。

【甲】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

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陶弘景《答謝中書書》)

【乙】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

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

苻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蘇軾《記承天寺夜游》)

【小題1]

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義或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解衣欲睡/實是欲界之仙都B,月色入戶/高峰入云C,未復有能與其奇者/但

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D,念無與為樂者/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小題2】

1.翻譯句子。

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

【小題3】

1.下列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甲文的”高峰入云,清流見底”極力描寫山之高,水之凈,“猿烏亂鳴,沉

鱗競躍”為景增添動感。B.乙文描繪的庭中景物極富特色:寫月突出其明,寫

影突出其形,語言凝練而又意味深長。C.甲文描繪了“山川之美”,以簡短的

議論作結(jié)尾,表達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悅之情和與古今賢人共賞美景的得意之

感。D.乙文描繪了“月夜之美”,以“但少閑人”的感慨做結(jié)尾,隱含著作者

賞月的欣喜、貶謫的悲涼、曠達的人生態(tài)度等復雜微妙的心境。

[知識點]

山水游記類,文言文閱讀,蘇軾(1037-1101),陶弘景(456—536年)

[答案]

【小題1】C

【小題2】清晨的薄霧將要消散的時候,傳來猿、鳥此起彼伏的鳴叫聲;夕陽

快要落山的時候,潛游在水中的魚兒爭相跳出水面。

【小題3】C

[解析]

【小題1]

本題考查一詞多義。

A.欲:要,想要,動詞/欲望,名詞;

B.入:照入,射入,動詞/插入,動詞;

C.者:都是“……的人”的意思,代詞;

D.與:和,跟,介詞/參與,句中有欣賞領(lǐng)略之意,動詞;

故選C。

【小題2】

本題考查句子翻譯。注意重點詞語的翻譯要準確。

曉:清晨。歇:消散。頹:墜落。沉鱗:潛游在水中的魚。競躍:競相跳躍。

【小題3】

本題考查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

C.“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意思是自從南朝的謝靈運以來,就再也

沒有人能夠欣賞這種奇麗的景色了。因此“與古今賢人共賞美景的得意之感”

是不正確的;

故選C。

[⑨真題演I

---------------------lllllllllllllllllllilllllllllllllllllllll

(一)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答謝中書書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

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小題1]

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

(1)曉霧將歇:(2)沉鱗競躍:

【小題2】

1,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小題3】

1.“猿鳥亂鳴”中“亂”字用得極好,請說說好在哪里。

【小題4】

1.文章說“山川之美,古來共談”,請簡要概括“山川之美”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

【小題5】

1.文章結(jié)尾說:“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毕胍幌?,其中有什么言

外之意?

[知識點]

山水游記類,文言文閱讀,陶弘景(456—536年)

[答案]

【小題1】⑴消散⑵跳躍

【小題2】自從謝靈運以來,就再也沒有人能夠欣賞這種奇麗的景色了。

【小題3】“亂”字寫出了"鳴”的狀態(tài),寫出了清展山林熱鬧歡躍的氣氛。

【小題4】①山水相映之美,如“高峰”與“清流”。②色彩搭配之美,如“五

色”“青竹翠竹”。③晨昏變幻之美,如“曉霧”與“夕日”。④動靜相襯之

美,如高峰、清流、石壁、青林翠竹為靜,猿鳥、沉鱗為動。

【小題5】結(jié)尾一句,含有三層外之意:其一,康樂是“能與其奇者”,表現(xiàn)

出作者對謝靈運的欽慕;其二,自謝靈運之后,不再有人能“與其奇”,惋惜

于世人對秀美山水的無動于衷;其三,“我”是繼謝靈運之后又一“與其奇者”,

為自己的審美情趣而自許,期與謝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解析]

【小題1]

本題文言實詞。根據(jù)句意確定詞義。

(1)句意:清晨的薄霧將要消散。歇:消散。

(2)句意:潛游在水中的魚兒爭相跳出水面。躍:跳躍。

【小題2】

本題考查文言句子翻譯。

注意重點詞語“自(從),未復(不再),與(參與,這里指欣賞)”的正確

翻譯。

【小題3】

本題考查詞句賞析。

“猿鳥亂鳴”意思是“傳來猿、鳥此起彼伏的鳴叫聲”,“亂”字寫出兩岸孤

猿異鳥紛亂鳴叫的場景,寫出了“鳴”的狀態(tài),表現(xiàn)了猿鳴鳥啼的熱鬧歡樂的

景象,使畫面極具動感。

【小題4】

山水相映之美:“高峰入云,清流見底”,極力描寫山之高,水之凈,用筆洗

練,寥寥八字,就寫出了仰觀俯察兩種視角,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風物,相互映

襯,境界清新。

色彩搭配之美:“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又改用平遠、

高遠的視角極目遠眺,青翠的竹木與五彩的山石相映襯,呈現(xiàn)出一派絢爛輝煌

的氣象,在清爽宜人的畫卷上平添了萬物勃發(fā)的生命力。

晨昏變幻之美:"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陽欲頹,沉鱗競躍",由靜景轉(zhuǎn)入

對動景的描寫。猿鳥的鳴叫聲穿越了清晨即將消散的薄霧,傳入耳際;夕陽的

余暉中,魚兒在水中競相嬉戲。

動靜相襯之美:“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

是靜景,寫出了山林靜謐清新的靜態(tài)美;“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陽欲頹,

沉鱗競躍”這四句通過朝與夕兩個特定時間段的生物的活動,又為畫面增添了

靈動感,傳達了生命氣息。

【小題5】

本題考查文章主題。

結(jié)尾一句,含有三層外之意:

其一,康樂是“能與其奇者”,自從謝靈運以來,沒有人能夠欣賞它的妙處。

表現(xiàn)出作者對謝靈運的欽慕;

其二,“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自從謝靈運以來,沒有人能夠欣

賞它的妙處,作者表達了對當世沒有志同道合的朋友而感到遺憾;

其三,作者從欣賞景物中發(fā)現(xiàn)無窮的樂趣。同時能與謝靈運這樣的林泉高士有

志向道同之處,生發(fā)出無比的自豪感,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與喜愛之情。

(-)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記承天寺夜游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

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

苻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小題1]

1.本文作者是①朝的文學巨擘②(填人名)。

【小題2】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

(1)念無與為樂者:①(2)蓋竹柏影也:②

【小題3】

1.文中寫了兩個人,這兩個人在境遇上的相同點是什么?

【小題4】

1.對文中傳達出的作者復雜的情感,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A.漫步賞月的悠閑和欣喜B.遭遇貶謫的悲涼和感慨C,無所事事的無聊和空

虛D,苦中作樂的曠達和灑脫

【小題5】

1.你是怎樣看待文中作者的心態(tài)和做法的?請結(jié)合實際談?wù)勀愕目捶ā?/p>

[知識點]

山水游記類,文言文閱讀,蘇軾(1037-1101)

[答案】

【小題1】宋蘇軾

【小題2】念:考慮,想到蓋:大概是

【小題3】示例:都遭遇了貶謫,都是“閑人”。

【小題4】C

【小題5】示例:這是作者樂觀曠達人生觀的體現(xiàn),是值得稱贊的,因為人不

論遇到什么困難,都應(yīng)學會樂觀面對,找到生活的希望和樂趣。例如我們面臨

考試失敗的抑郁,就應(yīng)樂觀地面對,調(diào)整自己的心態(tài),繼續(xù)快樂地努力,才會

有成功的可能。

[解析]

【小題1]

本題考查作家作品識記。

《記承天寺夜游》是北宋著名文學家蘇軾創(chuàng)作的一篇散文。蘇軾,字子瞻,號

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坡仙,北宋文學家、書法家,“唐宋八大

家”之一。

【小題2】

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

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詞性活用、

古今異義等現(xiàn)象。

(1)句意:想到?jīng)]有(可以與我)共同游樂的人。念:考慮,想到。

(2)句意:原來是竹子和柏樹的影子啊。蓋:大概是。

【小題3】

本題考查對人物形象的分析。

結(jié)合“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可知,此時的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至黃州為

團練副史已經(jīng)四年了,而張懷民也是被貶至黃州來的貶官,由“但少閑人如吾

兩人者耳”可知,作者把自己和張懷民都說成是“閑人”。

【小題4】

本題考查作者情感主旨理解與分阮

C.文章寫于宋神宗元豐六年(1083年),當時,作者正因“烏臺詩案”被貶謫

到黃州任職。對月夜景色作了美妙描繪,體現(xiàn)了作者賞月的悠閑和欣喜,真實

的記錄了作者當時生活的一個片段。文章表達蘇軾壯志難酬的苦悶,自解、自

慰、自我排遣,同時表現(xiàn)蘇軾的曠達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文中并無“無聊和空虛”。

故選C。

【小題5】

本題考查對文章主旨的理解與談看法。

細讀文本,然后正確翻譯,結(jié)合寫作背景可分析作答。作者被貶,但并沒有意

志消沉,而是用賞月這種行為排解心中的郁悶,這是一種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我

們面臨生活中失敗的抑郁,也應(yīng)樂觀地面對,調(diào)整自己的心態(tài),繼續(xù)快樂地努

力,才會有成功的可能。

示例:我很欽佩蘇軾,雖被貶謫依然樂觀曠達,保持高雅的審美情趣。我們也

要像他一樣,身處逆境不能一味消沉,要學會自我排遣,比如可以通過繪畫、

音樂、攝影等活動排遣抑郁,去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希望和樂趣,做一個勇敢樂觀的

人。

(三)閱讀下面甲、乙兩個文言文語段,完成各題。

【甲】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

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蛲趺毙袝r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

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喊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

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zhuǎn)久絕。

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p>

(選自酈道元《三峽》)

【乙】此石經(jīng)始禹鑿①;河中漱廣②,夾岸崇深③,傾崖返捍④,巨石臨危,若

墜復倚。古之人有言:“水非石鑿,而能入石?!毙旁眨∑渲兴鹘粵_,素氣云

浮,往來遙觀者,常若霧露沾人,窺深悸魄⑤。其水尚奔浪萬尋⑥,懸流千丈,渾

洪盛怒⑦,鼓若山騰⑧,浚波頹壘⑨,迄于下口。方知慎子下龍門,流浮竹,非駟

馬之追也嗎

(選自酈道元《河水龍門》)

【注釋】①經(jīng)始:開始。禹:治水的大禹。②廣:開闊。③崇深:高深。④捍:

捍衛(wèi)。⑤深:深處。悸:驚動。魄:心魂。⑥尋:古代八尺為一尋。⑦渾洪:

水勢浩大。顓(bi):傳說中的一種動物,像龜。⑧鼓:鼓蕩。山騰:像山騰起。

⑨浚波:大的波浪。⑩慎子:慎到,戰(zhàn)國時人,著有《慎子》,說:“河下龍門,

其流,駛?cè)缰窦嗰R追之不及。”

【小題1]

1.解釋文中加線的詞。

(1)沿溯阻絕①

(2)窺深悸魄②

【小題2】

1.翻譯句子。

(1)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譯文:

(2)水流交沖,素氣云浮。譯文:

【小題3】

1.甲乙兩文都寫了水,試比較兩文中水的特點的異同。

相同點:

不同點:

【小題4】

1.通過閱讀這兩個描寫水的語段,你能打開思路,總結(jié)一下寫景的方法嗎?

[知識點]

山水游記類,文言文閱讀,酈道元(470-527)

[答案]

【小題1]逆流而上看,望

【小題2】(1)即使騎著飛奔的馬,駕著疾風,也沒有這么快。(2)水流交

匯沖擊,白色的水汽像云一樣飄在空中。

【小題3】①相同點:兩文中的水都有急、大的特點。②不同點:甲文除了寫

出夏水急、大的特點外,還寫出了春冬之水清靜(清澈)的特點。

【小題4】示例:可以按照季節(jié)來寫,也可以通過正面描寫和側(cè)面描寫相結(jié)合

的方法寫,還可以按俯視、仰視、平視的觀察角度來寫。

[解析]

【小題11

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的含義。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

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詞性活用、古今異義等現(xiàn)象。

(1)句意為:下行和上行的航道都被阻斷,不能通航。溯:逆流而上。

(2)句意為:往云霧的深處望去真有一種撼人心魄的感覺。窺:看,望。

【小題2】

本題考查翻譯語句。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jù)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

思,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并按現(xiàn)代漢語的規(guī)范,將翻譯過來的內(nèi)容進行適當

調(diào)整,達到詞達句順。重點詞語:

(1)雖,即使;奔,動詞作名詞,飛奔的馬;不以,沒有。

(2)沖,沖擊;素,白色的。

【小題3】

本題考查比較閱讀。

解答此題的關(guān)鍵是在準確理解兩文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找出描寫水的語句,然后再

分析相同和不同之處。

相同點,從甲文“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和乙文“其

水尚奔浪萬尋”“非駟馬之追也”可以看出,都具備水流湍急的特點;從甲文

“夏水襄陵,沿溯阻絕”和乙文“渾洪巔怒,鼓若山騰”可以看出,都具備水

量大的特點。

不同點在于,甲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還寫到三峽水在春冬季節(jié)清澈的特

點,乙文則沒有寫。

據(jù)此可概括作答。

【小題4】

本題考查寫作手法。

結(jié)合甲文”至于夏水襄陵”“春冬之時”“每至晴初霜旦”可知寫景時可寫四

季,但順序不一定按春夏秋冬;結(jié)合"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

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可知寫行船之快來襯托水流之快,屬

于側(cè)面描寫,“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屬于正面描寫,

所以可以正側(cè)面結(jié)合;結(jié)合“河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