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營口市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生物試題【含答案解析】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2/05/18/wKhkFma9Zw6ADRhAAAJB0sxa8lc826.jpg)
![遼寧省營口市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生物試題【含答案解析】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2/05/18/wKhkFma9Zw6ADRhAAAJB0sxa8lc8262.jpg)
![遼寧省營口市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生物試題【含答案解析】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2/05/18/wKhkFma9Zw6ADRhAAAJB0sxa8lc8263.jpg)
![遼寧省營口市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生物試題【含答案解析】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2/05/18/wKhkFma9Zw6ADRhAAAJB0sxa8lc8264.jpg)
![遼寧省營口市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生物試題【含答案解析】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2/05/18/wKhkFma9Zw6ADRhAAAJB0sxa8lc826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遼寧省營口市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生物試卷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2小題,每小題1分,共12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1.迄今為止,地球仍是人類和其他生物唯一的家園,我們應該倍加珍惜和愛護。地球上最大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是()A.生物圈B.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C.城市生態(tài)系統(tǒng)D.海洋生態(tài)系統(tǒng)【答案】A【解析】【分析】生物圈就是生物與環(huán)境構成的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環(huán)境,因此生物圈是一個生態(tài)系統(tǒng),而且是最大的生態(tài)系統(tǒng)?!驹斀狻康厍蛏纤械纳锱c其環(huán)境的總和就叫生物圈。生物圈的范圍:以海平面為標準來劃分,生物圈向上可到達約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的深處,厚度約為20千米左右的圈層,包括大氣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巖石圈的表面。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與其生存的環(huán)境形成的一個統(tǒng)一整體,包括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海洋生態(tài)系統(tǒng)、農田生態(tài)系統(tǒng)、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淡水生態(tài)系統(tǒng)、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城市生態(tài)系統(tǒng)等等,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園,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2.生物圈中的每一種生物,都會受到周圍其他生物的影響。陶淵明的詩句“草盛豆苗稀”描繪的自然現象,體現了生物與生物之間的()A.競爭關系 B.捕食關系 C.合作關系 D.寄生關系【答案】A【解析】【分析】生物與生物之間的關系常見有:捕食關系、競爭關系、合作關系、寄生關系等?!驹斀狻孔匀唤缰械拿恳环N生物都受到周圍環(huán)境及其他生物的影響,豆苗與雜草相互爭奪陽光、水分和無機鹽以及生存的空間等,因此“草盛豆苗稀”體現了生物與生物之間的競爭關系,A符合題意,B、C、D均不符合題意。故選A。3.下列哪項是影響小麥生長的生物因素()A.陽光 B.雜草 C.溫度 D.水【答案】B【解析】【分析】環(huán)境中影響生物生活的各種因素叫生態(tài)因素,分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溫度、水、空氣、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環(huán)境中影響某種生物個體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種和不同種的生物個體。【詳解】陽光、溫度和水都是影響小麥生活的非生物因素;雜草屬于生物,而且雜草會與小麥爭奪陽光、水、無機鹽等營養(yǎng)物質,影響小麥的生活,因此小麥是影響小麥生活的生物因素,ACD錯誤,B正確。故選B。4.某同學設計了如圖的實驗裝置探究環(huán)境對鼠婦生活的影響,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該實驗的變量是光照B.在濕土和干土處分別放一只鼠婦C.探究的問題是土壤的潮濕度對鼠婦生活有影響嗎?D.該實驗做一次就可得出正確結論【答案】C【解析】【分析】在設計探究實驗時,要設置對照組,對照組中要探究的條件必須是唯一的變量才行,而該生物小組探究水對鼠婦生活的影響,所以變量應該是水。因此在設計對照組時必須遵照光是唯一的變量這一原則來進行設計。否則實驗設計就會不科學合理?!驹斀狻緼.根據如圖實驗裝置:該實驗的變量是水分,除變量不同以外其他的實驗條件保持相同,有利于控制變量,A錯誤。B.濕土和干土處分別放一只鼠婦具有偶然性,為了避免偶然因素對實驗結果的影響,應該隨機挑選10個鼠婦,B錯誤。C.實驗裝置可知,一側是濕土,另一側是干土,實驗的變量是土壤的潮濕度,因此探究的問題是土壤的潮濕度對鼠婦生活有影響嗎?C正確。D.為了避免偶然,減小實驗誤差,可以多做幾次實驗計算平均值,D錯誤。故選C。5.“桃花流水鱖魚肥”中提及兩種生物,如圖是這兩種生物的細胞結構模式圖。下列敘述合理的是()A.甲細胞取自桃花、乙細胞取自鱖魚B.甲、乙細胞的控制中心都是細胞核C.甲圖中的結構①在桃花細胞中不存在D.所有生物的細胞中都有乙圖中的結構②【答案】B【解析】【分析】圖甲表示動物細胞,圖乙表示植物細胞,①是細胞膜,②是液泡。【詳解】A.甲細胞是動物細胞,應取自鱖魚、乙細胞是植物細胞,應取自桃花,A不符合題意。B.細胞核含有遺傳物質,是細胞生命活動的控制中心,B符合題意。C.甲圖中的結構①是細胞膜,在桃花細胞(植物細胞)中也存在,C不符合題意。D.②液泡一般存在于植物細胞中,動物細胞中不存在,D不符合題意。故選B。6.自然界中的生物多種多樣,有單細胞的,也有多細胞的。下列與單細胞生物相關的說法正確的是()A.赤潮的形成與單細胞生物有關B.多細胞生物的細胞一定比單細胞生物大C.單細胞生物太小,不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D.單細胞生物草履蟲具有比較復雜的結構,這是細胞分裂和分化的結果【答案】A【解析】【分析】單細胞生物雖然只由一個細胞構成,但也能完成營養(yǎng)、呼吸、排泄、運動、生殖和調節(jié)等生命活動.常見的單細胞生物有酵母菌、草履蟲、衣藻、眼蟲、變形蟲等?!驹斀狻緼.赤潮形成原因是大量含氮、磷的有機物排入海中,使水體的“富營養(yǎng)化”而導致某些單細胞生物大量繁殖形成的,A正確。B.多細胞生物的細胞不一定比單細胞生物的細胞大,細胞的大小與細胞的多少無關,同為多細胞生物,其不同功能細胞的大小也各不相同,B錯誤。C.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是生物的共同特征,單細胞生物雖然只由一個細胞構成,但是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C錯誤。D.單細胞生物只由一個細胞構成,通過分裂產生后代,不能夠分化形成組織器官等,D錯誤。故選A。7.下列關于圖中四種植物的描述,正確的是()A.馬尾松可結果實,屬于被子植物B.葫蘆蘚可當做監(jiān)測空氣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C.紫菜依靠根從環(huán)境中吸收水和無機鹽D.腎蕨有根、莖、葉的分化,體內無輸導組織【答案】B【解析】【分析】植物根據生殖細胞的不同可分為孢子植物和種子植物。孢子植物用孢子來繁殖后代,包括藻類植物、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種子植物用種子來繁殖后代,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詳解】A.馬尾松的種子裸露,外面沒有果皮包被,屬于裸子植物,A錯誤。B.葫蘆蘚屬于苔蘚植物,葉只有一層細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氣體可以從背腹兩面侵入葉細胞,使苔蘚植物的生存受到威脅;人們利用苔蘚植物的這個特點,把它當做監(jiān)測空氣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B正確。C.紫菜是藻類植物,無根、莖、葉的分化,幾乎全身都能從環(huán)境中吸收水和無機鹽,C錯誤。D.腎蕨是蕨類植物,有了根、莖、葉的分化,有較發(fā)達輸導組織和機械組織,D錯誤。故選B。8.2022年,我國科學家在空間站首次完成了糧食作物水稻從種子到種子的全生命周期培養(yǎng),水稻種子在空間站萌發(fā)需要的外界條件不包括()A.適宜的溫度 B.適宜的陽光 C.一定的水 D.充足的空氣【答案】B【解析】【分析】種子的萌發(fā)的環(huán)境條件為一定的水分、適宜的溫度和充足的空氣。自身條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種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發(fā)育所需的營養(yǎng)物質?!驹斀狻糠N子萌發(fā)的環(huán)境條件為一定的水分、適宜的溫度和充足的空氣。所以水稻種子在空間站萌發(fā)需要的外界條件不包括適宜的陽光,因此ACD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故選B。9.油條與豆?jié){是深受人們喜愛的一種早餐搭配。制作早餐用到的面粉與豆?jié){,分別主要來自小麥與大豆種子的()A.子葉、子葉 B.胚乳、子葉 C.子葉、胚乳 D.胚乳、胚乳【答案】B【解析】【分析】大豆種子的結構包括胚和種皮;小麥種子的結構包括種皮、胚和胚乳。它們的胚都包括胚芽、胚軸、胚根和子葉,不過大豆種子的子葉2片,肥厚,貯存著豐富的營養(yǎng)物質;小麥種子的子葉1片,營養(yǎng)物質貯存在胚乳里?!驹斀狻啃←湆儆趩巫尤~植物,有一片子葉,有胚乳。在胚乳中貯藏著大量的營養(yǎng)物質,如蛋白質、糖類(主要是淀粉)等。大豆等雙子葉植物的種子,無胚乳,而有兩片肥厚的子葉,子葉中儲存著豐富的營養(yǎng)物質??梢?,制作早餐用到的面粉與豆?jié){,分別主要來自小麥與大豆種子的胚乳、子葉,故B正確,ACD錯誤。故選B。10.俗話說:“有收無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其中“肥”和根尖吸收“肥”的主要部位分別是()A.有機物、成熟區(qū) B.有機物、根冠C.無機鹽、分生區(qū) D.無機鹽、成熟區(qū)【答案】D【解析】【分析】植株的生長需要營養(yǎng)物質:①水分。②無機鹽,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的、含磷的和含鉀的無機鹽。水和無機鹽由根從土壤中吸收。③有機物,由光合作用制造,光合作用還需吸收二氧化碳,由氣孔進入?!驹斀狻恐参锏纳L需要無機鹽,這些無機鹽包括含氮、磷、鉀、鈣、鎂、硫、硼、錳、鋅、鉬等的多種無機鹽,其中植物需要最多的是含氮、磷、鉀。植物吸收水和無機鹽的主要器官是根。根適于吸水的特點是根尖成熟區(qū)有大量的根毛,大大增加了根與土壤中水接觸的面積,有利于吸水。而且根尖成熟區(qū)及其上根內部一部分細胞分化形成導管,能輸導水分和無機鹽。所以,農諺中的“肥”所指的是無機鹽,根尖吸收水和“肥”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區(qū)。故選D。11.花卉噴蠟是花店常用的方法,就是在花的莖和葉片上噴上一層蠟,這樣做的目的是()A.減少水分的散失B.增加蒸騰作用的面積C.蠟能為葉片提供營養(yǎng)物質D.保溫以適應低溫環(huán)境【答案】A【解析】【分析】蒸騰作用是水分從活的植物體表面(主要是葉)以水蒸氣狀態(tài)散失到大氣中的過程。【詳解】花卉噴蠟,莖和葉片上的蠟堵塞氣孔,減少了蒸騰作用對水分的散失,有利于鮮花的保鮮,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12.20世紀50年代,地處內蒙古高原的塞罕壩曾是“黃沙遮天日,飛鳥無棲樹”的存在,大大改善了當地的環(huán)境和氣候。關于塞罕壩林場,下列說法不合理的是()A.塞罕壩的變化體現了生物適應環(huán)境B.塞罕壩林場在涵養(yǎng)水源、防風固沙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C.塞罕壩地區(qū)年降水量明顯高于周邊地區(qū),降水量的增加主要歸功于林場植被的蒸騰作用D.為了綠化荒山,綠化荒漠,我國將每年3月12日定為全國“植樹節(jié)”【答案】A【解析】【分析】1.生物與環(huán)境的關系:生物適應環(huán)境,生物影響環(huán)境,環(huán)境影響生物。生物適應環(huán)境是指生物為了生存下去,在生活習性或者形態(tài)結構上力求與環(huán)境保持一致。生物影響和改變環(huán)境是指由于生物的存在或者某些活動,使得環(huán)境有了改觀或變化。環(huán)境影響生物是指生物的生活受生存空間或生活環(huán)境的制約。2.綠色植物在生物圈中作用:①是食物之源;②能穩(wěn)定大氣中碳—氧平衡;③能穩(wěn)定生物圈的水循環(huán)等。【詳解】A.結合題圖可知,塞罕壩曾經是“黃沙遮天日,飛鳥無棲樹”,現在的塞罕壩卻是綠樹成蔭,體現了生物能影響環(huán)境,A錯誤。B.植被通過根系可以固沙,減少風蝕,同時通過蒸騰作用增加大氣濕度,有助于水源的涵養(yǎng)??梢姡眽瘟謭鲈诤B(yǎng)水源、防風固沙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B正確。C.蒸騰作用是水分從活的植物體表面以水蒸氣狀態(tài)散失到大氣中的過程。植物通過蒸騰作用能增加大氣濕度,增加降水量,降低大氣溫度,調節(jié)氣候。可見,塞罕壩地區(qū)年降水量明顯高于周邊地區(qū),降水量的增加主要歸功于林場植被的蒸騰作用,C正確。D.為了保護植物資源,走可持續(xù)發(fā)展道路,我國政府大力提倡全民義務植樹、綠化祖國,并把每年的3月12日定為“植樹節(jié)”,D正確。故選A。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6小題,每空0.5分,共18分)13.如圖一是某森林公園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食物網示意圖,圖二表示其中一條食物鏈各生物體內有毒物質的相對含量,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若圖一構成一個完整的生態(tài)系統(tǒng),除圖中所標注的生物外,還需要補充的成分是_______,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能量的源頭是__。(2)X代表食物鏈“草→食草昆蟲→X→食蟲鳥→蛇→貓頭鷹”中的某一種未知生物,據圖一推測,X代表_____。(3)圖一所示食物網中既屬于競爭關系又屬于捕食關系的生物有_____(寫出一組即可);圖二中的甲對應圖一中的生物是________。(4)若一段時間內鼠的數量大量減少,首先會引起植物數量的增加,但不會無限制地增加下去,這是因為生態(tài)系統(tǒng)具有________能力?!敬鸢浮浚?)①.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②.太陽能##太陽光能(2)蜘蛛(3)①.蜘蛛和青蛙##貓頭鷹和蛇②.貓頭鷹(4)自動調節(jié)##自我調節(jié)【解析】【分析】生態(tài)系統(tǒng)是指在一定地域內生物與環(huán)境形成的統(tǒng)一的整體,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陽光、空氣、水、溫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拘?詳解】圖一食物網中只有生產者和消費者;所以若圖一構成一個完整的生態(tài)系統(tǒng),還需要補充的成分是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生產者(植物)能夠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并將光能儲存在有機物中,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因此,能量流動的起點是從植物固定太陽能開始的,所以,該生態(tài)系統(tǒng)能量的最終來源是太陽能?!拘?詳解】在該食物網中含有六個營養(yǎng)級的食物鏈只有“草→食草昆蟲→蜘蛛→食蟲鳥→蛇→貓頭鷹”一條;所以在食物鏈“草→食草昆蟲→X→食蟲鳥→蛇→貓頭鷹”中,X代表蜘蛛。【小問3詳解】生物與生物之間的關系常見有:捕食關系、競爭關系、合作關系、寄生關系等。圖一所示食物網中,青蛙捕食蜘蛛,青蛙和蜘蛛都捕食食草昆蟲;所以,圖一所示食物網中既屬于競爭關系又屬于捕食關系的生物有蜘蛛和青蛙。此外,貓頭鷹和蛇關系也是既屬于競爭關系又屬于捕食關系。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有害物質可以通過食物鏈和食物網在生物體內不斷積累,其濃度隨著營養(yǎng)級別的升高而逐步增加,這種現象叫生物富集;故圖二中四種生物構成的食物鏈為:丁→丙→乙→甲;而圖一中含有四個營養(yǎng)級的食物鏈只有“草→鼠→蛇→貓頭鷹”一條;因此,圖二中的甲對應圖一中的生物是貓頭鷹?!拘?詳解】生態(tài)平衡是指在一定的時間內,一個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內的生物種類和數量一般是相對穩(wěn)定的,它們之間及其與環(huán)境間的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huán)也保持相對穩(wěn)定的狀態(tài)。生態(tài)平衡是一種動態(tài)的平衡,它依賴于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自動調節(jié)能力。一般來說,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生物的種類越多,食物鏈和食物網越復雜,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調節(jié)能力就越強。因此,若一段時間內鼠的數量大量減少,首先會引起植物數量的增加,但不會無限制地增加下去,這是因為生態(tài)系統(tǒng)具有自動調節(jié)能力。14.顯微鏡能幫助我們觀察到肉眼無法看到的微觀結構。如圖一是制作某植物細胞臨裝片部分示意圖;圖二是光學顯微鏡結構圖;圖三是用顯微鏡觀察該植物細胞裝片時看到的不同視野圖。請分析回答問題。(1)在制作植物細胞臨時裝片時,圖一中A過程先在載玻片中央滴加的液體應該是_______;在觀察時,發(fā)現視野中出現了氣泡(圖三),是圖一中過程_____(填字母)操作不當造成的。(2)觀察時,為了看到更多的細胞,應選擇顯微鏡結構圖(圖二)_____倍的物鏡。(3)圖三中的視野甲和乙均為顯微鏡下觀察到的植物細胞中的葉綠體結構圖,那么從視野甲→乙需要調節(jié)圖二中顯微鏡結構的______(填結構名稱)轉換成高倍物鏡,需要調節(jié)[_____]______使視野變清晰?!敬鸢浮浚?)①.清水②.C(2)4(3)①.轉換器②.②③.細準焦螺旋【解析】【分析】根據圖一可知:制作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步驟:A是在載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B是滴碘液染色的過程,C是蓋蓋玻片的過程;圖二中,①是粗準焦螺旋,②是細準焦螺旋。【小問1詳解】制作洋蔥表皮細胞的過程:滴→撕→展→蓋→染→吸,圖一中A過程先在載玻片中央滴加的液體應該清水,以保持細胞的正常形態(tài);蓋蓋玻片時,用鑷子夾起蓋玻片的一側,使它的一邊先接觸載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緩緩的放下,蓋在要觀察的標本上,避免蓋玻片下出現氣泡。因此在觀察時,發(fā)現視野中出現了氣泡(圖三),是圖一中過程C蓋蓋玻片操作不當造成的?!拘?詳解】顯微鏡的放大倍數=物鏡的放大倍數×目鏡的放大倍數,顯微鏡的放大倍數越大看到的細胞數目越少,顯微鏡的放大倍數越小看到的細胞數目越多。要想在視野中觀察到的細胞數目增多,應選用顯微鏡放大倍數最小的一組目鏡和物鏡,即4倍的物鏡?!拘?詳解】低倍鏡換用高倍物鏡:使用高倍物鏡之前,必須先用低倍物鏡找到觀察的物像,并調到視野的正中央,然后轉動轉換器再換高倍鏡。換用高倍鏡后,視野內亮度變暗,因此一般選用較大的光圈并使用反光鏡的凹面,然后調節(jié)細準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圖三中從視野甲→乙,表示從低倍鏡換成了高倍鏡,所以應該調節(jié)圖二中顯微鏡的轉換器,轉換成高倍物鏡;要使物像更清晰,應該調節(jié)②細準焦螺旋。15.遼寧,人稱“蘋果之鄉(xiāng)”。這里出產的蘋果素以質優(yōu)量大、味美耐貯而馳名中外。如圖為蘋果花和果實結構示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1)蘋果果實在結構層次上屬于_____。(2)一朵蘋果花中最重要的結構是_____。蘋果果實里的①是由蘋果花中的____(填結構名稱)發(fā)育形成的。每年蘋果樹開花時,果農會在蘋果園里放養(yǎng)蜜蜂。是為了幫助____。蘋果花開放后,還要經歷傳粉和_____兩個重要的過程才能形成蘋果果實。(3)把成熟的蘋果切塊,搗碎后過濾,制得蘋果汁,主要來自細胞結構的____中。(4)蘋果植株越長越高,在此期間所需有機物主要通過葉的____(填植物體生理活動名稱)來提供?!敬鸢浮浚?)器官(2)①.雄蕊和雌蕊②.胚珠③.傳粉④.受精(3)液泡(4)光合作用【解析】【分析】(1)在完成傳粉和受精兩個重要的生理過程以后,花的大部分結構凋落,只有子房繼續(xù)發(fā)育,最終子房發(fā)育成果實,子房壁發(fā)育成果皮,胚珠發(fā)育成種子。(2)細胞利用氧將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將儲存在有機物中的能量釋放出來,供給生命活動的需要,這個過程叫做呼吸作用。(3)圖中:①種子,②果皮。【小問1詳解】蘋果的果實是由不同的組織構成的器官,并且與生殖有關,屬于生殖器官。【小問2詳解】雄蕊和雌蕊(花蕊)與果實和種子的形成有直接的關系,是花的主要結構。一朵花要經過傳粉受精過程后,雌蕊的子房繼續(xù)發(fā)育,最終發(fā)育成果實,子房中的胚珠發(fā)育成種子,故蘋果果實里的①是由蘋果花中的胚珠發(fā)育形成的。蘋果屬于被子植物,開花之后必須經過傳粉和受精才能結出果實和種子。每年蘋果樹開花時,果農會在蘋果園里放養(yǎng)蜜蜂,目的是幫助蘋果花傳粉。【小問3詳解】蘋果汁液是蘋果細胞的細胞液,主要來自細胞結構中的液泡。【小問4詳解】蘋果植株通過葉的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一部分有機物用來構建植物體本身,所以蘋果植株越長越高。16.為促進鄉(xiāng)村振興,我國在具備條件的地方開展“小田變大田”改革試驗。推動農田“優(yōu)質、集中、連片”,并將農田栽培與先進科學技術融合,實現農田增量、農業(yè)增效、農民增收。(1)信息化技術手段能幫助測定適宜的翻耕深度,翻地活動能為種子的萌發(fā)提供_____。(2)利用人工智能技術進行選種,剔除壞死、霉變、干癟的種子,這能使種子的萌發(fā)率_______(選填“提高”“降低”或“不變”)。(3)利用計算機視覺掃描技術檢測農田,可得出不同品種玉米的最佳種植密度,這個數據能幫助農民在栽種玉米時做到____,提高農作物對光照的利用率。(4)返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的大學生小李,在信息化技術的指導下進行玉米種植,卻發(fā)現一個難題:他種植的玉米果穗常有缺?,F象,請?zhí)岢鲆粭l解決該問題的建議_______?!敬鸢浮浚?)充足的空氣(2)提高(3)合理密植(4)人工輔助授粉【解析】【分析】1.種子在環(huán)境條件和自身條件都具備時才能萌發(fā)。種子萌發(fā)的環(huán)境條件為一定的水分、適宜的溫度和充足的空氣;自身條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種子不在休眠期以及具有足夠的胚發(fā)育所需的營養(yǎng)物質。2.合理密植是使植株行間距和株距科學合理,使植物的葉片互不遮擋,能提高農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拘?詳解】種子萌發(fā)的外界環(huán)境條件是充足的空氣、適宜的溫度和一定的水分??梢姡鼗顒幽転榉N子的萌發(fā)提供充足的空氣。【小問2詳解】種子萌發(fā)的自身條件是種子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發(fā)芽率指測試種子發(fā)芽數占測試種子總數的百分比即:發(fā)芽率=發(fā)芽的種子數÷供檢測的種子數×100%??梢?,利用人工智能技術進行選種,剔除壞死、霉變、干癟的種子,這能使種子的萌發(fā)率提高?!拘?詳解】合理密植有利于農作物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種植過密,植物葉片相互遮蓋,只有上部葉片進行光合作用,種植過稀,部分光能得不到利用,光能利用率低??梢姡r民在栽種玉米時做到合理密植,能提高農作物對光照的利用率?!拘?詳解】異花傳粉往往容易受到環(huán)境條件的限制,得不到傳粉的機會,玉米花是風媒花,玉米開花如果遇到連綿陰雨等異常天氣,會影響風力傳粉,導致玉米的果穗常常缺粒。為了彌補自然狀態(tài)下傳粉不足,為提高產量,應采取的措施是:人工輔助授粉。17.生物圈中到處都有綠色植物,它們的某些生理活動在生物圈中具有重要作用,圖一中字母表示植物不同的生理活動;圖三中甲、乙表示植物的兩種不同生理活動,a、b表示兩種不同物質。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一中植物只在白天進行生理活動是_____(填字母)。植物可以通過圖一中所示的C作用過程制造有機物,葉片產生的有機物通過____(選填“導管”或“篩管”)運輸,供植物其它器官利用。(2)植物生長發(fā)育期間,吸收的水分絕大部分散失到環(huán)境中,其散失水分的門戶是圖二中[____]______。該過程可以促進水和無機鹽在植物體內的運輸。(3)圖三中生理活動乙的實質是分解_____,釋放能量,供給植物的各種生命活動需要。(4)把一段帶有較多葉片的新鮮果樹枝按如圖所示的方式處理,光照12小時后,發(fā)現其重量明顯減輕,其主要原因是果樹進行了______作用?!敬鸢浮浚?)①.C②.篩管(2)①.⑤②.氣孔(3)有機物(4)蒸騰【解析】【分析】(1)綠色植物通過葉綠素捕獲太陽光,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葉綠體中合成淀粉等有機物,并且把光能轉化為化學能,儲存在有機物中,這個過程叫作光合作用。(2)細胞利用氧,將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將儲存在有機物中的能量釋放出來,供給生命活動的需要,這個過程叫做呼吸作用。(3)蒸騰作用是水分從活的植物體內以水蒸氣的狀態(tài)散失到大氣中的過程,植物的蒸騰作用散失的水分約占植物吸收水的99%。(4)圖一中,A蒸騰作用,B呼吸作用,C光合作用;圖二中①葉脈,②上表皮,③葉肉,④下表皮,⑤氣孔;圖三中a二氧化碳,b有機物,甲表示光合作用,乙表示呼吸作用。【小問1詳解】植物的光合作用在光下進行,所以,圖一中植物只在白天進行的生理活動是C光合作用。篩管是植物體中由上而下輸導有機物的管道;植物可以通過圖一中所示的C作用過程制造有機物,葉片產生的有機物通過篩管運輸,供植物其它器官利用?!拘?詳解】氣孔是植物散失水分的門戶。植物生長發(fā)育期間,吸收的水分絕大部分散失到環(huán)境中,其散失水分的門戶是圖二中⑤氣孔。蒸騰作用可以促進水和無機鹽在植物體內的運輸?!拘?詳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醫(yī)院保潔清潔方案(五篇)
- 2025年度住宅小區(qū)智能化改造與維護合同
- 蘇人版道德與法治九年級上冊8.1《公民的生命健康權教》聽課評課記錄
- 七年級數學下冊9.3平行線的性質聽評課記錄
- 電力市場趨勢分析與未來預測
- 2025年度國際貿易合同履行中的環(huán)境保護與社會責任
- 班級特色活動策劃流程詳解
- 現代醫(yī)療設施中如何實現高效節(jié)能的環(huán)保設計思考與實踐案例分享
- 2025年度美容美發(fā)行業(yè)美容院連鎖經營咨詢合同
- 珠寶行業(yè)銷售心理學如何抓住客戶心理
- 四川省自貢市2024-2025學年上學期八年級英語期末試題(含答案無聽力音頻及原文)
- 2025-2030年中國汽車防滑鏈行業(yè)競爭格局展望及投資策略分析報告新版
- 2025年上海用人單位勞動合同(4篇)
- 二年級上冊口算題3000道-打印版讓孩子口算無憂
- 新疆烏魯木齊地區(qū)2025年高三年級第一次質量監(jiān)測生物學試卷(含答案)
- 衛(wèi)生服務個人基本信息表
- 高中英語北師大版必修第一冊全冊單詞表(按單元編排)
- 新教科版科學小學四年級下冊全冊教案
- 苗圃建設項目施工組織設計范本
- 廣東省湛江市廉江市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數學試卷(含答案)
- 2025年生物安全年度工作計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