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在地球邊上放號》教學設計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1頁
《立在地球邊上放號》教學設計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2頁
《立在地球邊上放號》教學設計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3頁
《立在地球邊上放號》教學設計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立在地球邊上放號》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明確意象,品味意境,體會浪漫主義風格。把握詩歌的內(nèi)涵,領悟詩歌的象征意義。認識“五四”時期青年一代自我意識的覺醒及青春熱情?!窘虒W重點】明確意象,品味意境,把握內(nèi)涵,領悟象征意義。【教學難點】認識“五四”時期青年自我意識的覺醒,創(chuàng)造新世界的青春熱情?!窘虒W過程】一、新課導入奮斗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行動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礪。毛澤東獨立橘子洲發(fā)出“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的時代強音。青年就應該只爭朝夕、奮發(fā)進取,敢為人先。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有這樣一位青年,他的名字很特殊,取家鄉(xiāng)兩條河流的名字作自己的筆名,他就是郭沫若。今天我們就走近郭沫若,學習他的詩歌——《立在地球邊上放號》。(板書課題)二、走進作者任務:請同學們結合課前預習,介紹一下這首詩歌的作者與創(chuàng)作背景。學生展示1: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開貞,字鼎堂。中國現(xiàn)代著名詩人、學者、文學家、歷史學家。出生于四川樂山沙灣,家鄉(xiāng)優(yōu)美的自然風光熏陶了郭沫若的浪漫主義情懷。1906年,郭沫若進入新式學堂,期間,他多次參加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1914年赴日本留學,就讀醫(yī)學專業(yè)。后接受美國詩人惠特曼等人的思想,決心棄醫(yī)從文。1921年,與成仿吾、郁達夫等人一同成立“創(chuàng)造社”。同年,第一本詩集《女神》出版?!杜瘛窋[脫了中國傳統(tǒng)詩歌的束縛,充滿浪漫主義氣息,充分反映了“五四”時代的精神。1926年,參加北伐戰(zhàn)爭。1928年2月,被迫流亡日本。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他曾任中國文聯(lián)主席等要職,主持科學和文化工作,為我國現(xiàn)代文學和科學文化事業(yè)作出了巨大貢獻。學生展示2:《立在地球邊上放號》寫于1919年9、10月間,當時郭沫若受五四運動和十月革命的沖擊,決然從日本渡?;貒?。當他置身于日本橫濱的海岸時,面對浩渺無邊的大海,那驚天的激浪和著時代的洪流一起撞擊著他的胸懷。這使得詩人的腦海里出現(xiàn)了一幅雄奇壯偉、流動奔突的畫面,于是詩人寫下了這首《立在地球邊上放號》。教總結:我們可以提取兩個關鍵點:郭沫若的詩歌具有浪漫主義風格和鮮明的時代特點。2.本詩創(chuàng)作之時,郭沫若的思想深受五四運動和十月革命的影響。三、解讀標題《立在地球邊上放號》怎么讀,怎么理解?明確:hào:①名稱。②名和字以外另起的別號。③信號。④排定的次第。等等。hào:①號令。②號筒。③軍隊用的喇叭。háo:①拖長聲音大聲叫喚。②大聲哭。師:“立在地球邊上放號”中的“號”確實應該讀hào?!傲⒃诘厍蜻吷戏盘枴笔且粋€祈使句,“立”是一個動詞,“在地球邊上”點明地點,而“放號”的意思就是“吹響號角”。所以,這個題目的含義就是站在地球的邊上吹響號角,直接呼喊。四、品味鑒賞任務一朗讀全詩,感受詩歌形式特點【提問】初讀這首詩,這首詩在形式上有什么特點?【明確】使用大量的感嘆詞。詩歌是語言的藝術。然而,詩歌的語言卻不同于一般的語言,它常以非常規(guī)的言語形式來征服讀者。①用詞:多次使用感嘆詞“啊”、“喲”,直抒胸臆,仿佛一首唱出來的民歌②標點:重復使用感嘆號,表達的情感更加強烈。讀時也應加重感嘆語氣。③句式:排比句,增強氣勢。讀時語調(diào)也可以逐漸升高。/長短句不斷變化,抒發(fā)情感更加自由,在朗讀時注意節(jié)奏的變化,長句要有層次,短句要有力?!拘〗Y】“我”立在地球邊上俯瞰一切,面對不斷毀壞、創(chuàng)造的“力”,忍不住放聲呼喚、縱情高歌,也通過這樣一種形式,直接而熱烈地表達對這種巨大偉力的歌頌之情。那也請大家進入詩歌,成為那個歌號者、歌唱者,再次朗讀這首詩,注意方才對朗讀細節(jié)的分析,體會這澎湃的激情。(學生朗讀)任務二探究意象,把握意象特點問題1:“我”看到了哪些景象(意象)?它們有怎樣的特點?這些景象(意象)給我們什么感覺?學生回答:白云(無數(shù)、怒涌)北冰洋(壯麗)太平洋(無限、力量、推倒)洪濤(滾滾)這些景象高遠、壯闊,給我們宏偉壯麗、氣勢磅礴、勢不可擋之感。問題2:詩人是真真切切看到這些景象嗎?為什么?學生討論回答:這些宏偉開闊的景象并不是詩人真實所看,而是通過想象,選取典型景象入詩的。詩人如此創(chuàng)作,主要是通過夸張和想象,用浪漫主義手法,營造一種排山倒海之勢,為后面抒發(fā)強烈的感情做鋪墊。知識儲備:作為創(chuàng)作方法,浪漫主義在反映客觀現(xiàn)實上側重于表現(xiàn)主觀理想,抒發(fā)強烈的個人情感,描寫自然風光,歌頌大自然。浪漫主義文學慣用對比、夸張和想象,尋求強烈的藝術效果,追求異乎尋常的情節(jié),描寫異乎尋常的事件,刻畫異乎尋常的性格,塑造超凡、獨特的形象。任務三把握重點,聽“我”所贊問題1:在“我”的眼中,白云空中怒涌,北冰洋、太平洋景象壯闊,洪濤奔涌而來,“我”變得無比高大,更像是位巨人,立在地球邊上,盡情的發(fā)出贊美,吹響了號角?!拔摇辟澝赖氖鞘裁茨??有什么特點?明確:力。白云怒涌之力,太平洋推倒地球之力,滾滾洪濤之力。毀壞、創(chuàng)造、努力。問題2.詩歌結尾“力的繪畫,力的舞蹈,力的音樂,力的詩歌,力的律呂喲!”是如何贊美“力”的?明確:詩歌結尾從不同角度設喻,謳歌贊美“力”?!傲Φ睦L畫”指展現(xiàn)出的大海白云的壯麗景色,“力的舞蹈”是洪濤滾滾的比喻,“力的音樂,力的詩歌”是洪濤的聲音,而“力的律呂”則是洪濤的節(jié)奏和音律。任務四知人論世,由“我”到我“我”發(fā)自內(nèi)心的對這種強大力量慨嘆,充滿激情地熱烈贊頌與謳歌。面對不斷毀壞、創(chuàng)造、努力的“力”,忍不住放聲呼喚、縱情高歌,直接而熱烈地表達對這種巨大偉力的歌頌。問題1:這里的“力”僅是“自然之力”嗎?它具體指什么力量?作者為什么贊美力呢?鏈接:五四運動,是1919年5月4日發(fā)生在北京的一場以青年學生為主,廣大群眾、市民、工商人士等階層共同參與的對抗政府等多種形式的愛國運動,是中國人民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又稱“五四風雷”。五四運動給中國社會帶來了嶄新的氣象、勃勃的生機。舊道德、舊禮教、專制政治等受到猛烈抨擊和批判,新事物、新思想、新文化與一切進步要求則得到熱烈的崇尚與贊揚。倡導科學與民主,爭取獨立與自由,張揚個性意識,追求個性解放,要求改造舊的社會、建設新社會,成為時代的強音?!读⒃诘厍蜻吷戏盘枴穼懹?919年9、10月間,當時郭沫若受五四運動和十月革命的沖擊,決然從日本渡?;貒.斔蒙碛谌毡緳M濱的海岸,面對浩渺無邊的大海,那驚天的激浪和著時代的洪流一起撞擊著他的胸懷。于是詩人寫下這首對于力的贊歌。學生討論明確:不是。在本詩中,從自然角度來看,“力”體現(xiàn)的是滾滾洪濤之力,表現(xiàn)為波濤洶涌。結合時代背景,從情感表達角度來看,詩中描繪的滾滾洪濤,正是“五四運動”巨大聲勢的象征。“不斷的毀壞”是毀壞舊世界、舊文化,“不斷的創(chuàng)造”是創(chuàng)造新世界、新文化。詩人用象征的手法,體現(xiàn)了破舊立新的思想。詩中對“力”的歌頌,表現(xiàn)出一種勇敢進取、積極創(chuàng)造的奮發(fā)昂揚精神和熱烈向往、執(zhí)著追求的進取精神。贊美“力”就是在贊美五四的摧枯拉朽的精神。問題2.詩中寫了滾滾“洪濤”、巨人之“我”,和詩人是什么關系?詩人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寫誰?學生闡述:“洪濤”象征著五四運動的浪潮,“我”贊美“洪濤之力”也就意味著詩人對五四運動的褒揚和贊美。在這首詩中,“毀壞”“創(chuàng)造”“努力”,簡而言之就是要破舊立新?!安粩嗟臍摹笔菤呐f世界、舊文化;“不斷的創(chuàng)造”是創(chuàng)造新世界、新文化;“努力”,是為了全中國,為了每一個華夏子孫。這種“毀壞”“創(chuàng)造”“努力”,表現(xiàn)出一種勇敢進取、積極創(chuàng)造的奮發(fā)昂揚精神,是一種熱烈向往、執(zhí)著追求的進取精神。而這樣的精神,正反映了被“五四”時代怒潮喚醒的革命知識青年的共同特征,他們,就是那個時代的巨人!(板書:巨人。)從這一象征來看,詩人要和成千上萬的青年人投身于五四的洪流中去,為毀壞舊世界、舊中國、舊社會、舊文化,創(chuàng)造新世界、新中國、新社會、新文化而努力。拓展閱讀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回答問題。爐中煤——眷戀祖國的情緒郭沫若啊,我年青的女郎!我不辜負你的殷勤你也不要辜負了我的思量。我為我心愛的人兒燃到了這般模樣!啊,我年青的女郎!你該知道了我的前身?你該不嫌我黑奴鹵莽?要我這黑奴的胸中才有火一樣的心腸。啊,我年青的女郎!我想我的前身原本是有用的棟梁,我活埋在地底多年到今朝才得重見天光。啊,我年青的女郎!我自從重見天光,我常常思念我的故鄉(xiāng),我為我心愛的人兒,燃到了這般模樣!詩中有哪些意象?象征著什么?明確:年青的女郎、爐中煤?!澳昵嗟呐伞毕笳魇苓^五四運動洗禮后,充滿生機,蓬勃向上的祖國;“爐中煤”象征作者自己對祖國的一片火熱激情。本詩抒發(fā)了詩人何種感情?明確:體現(xiàn)了詩人眷戀祖國的情緒,抒發(fā)了詩人對祖國深深的愛。課堂小結從《沁園春?長沙》到《立在地球邊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