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屆江西省撫州臨川市第二中學高三第六次模擬考試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1頁
2025屆江西省撫州臨川市第二中學高三第六次模擬考試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2頁
2025屆江西省撫州臨川市第二中學高三第六次模擬考試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3頁
2025屆江西省撫州臨川市第二中學高三第六次模擬考試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4頁
2025屆江西省撫州臨川市第二中學高三第六次模擬考試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屆江西省撫州臨川市第二中學高三第六次模擬考試歷史試卷考生須知:1.全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全部在答題紙上作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的答案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答字筆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2.請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答字筆在“答題紙”上先填寫姓名和準考證號。3.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據記載,康熙帝時期“御門聽政”成為中樞決策的主要形式,也就是皇帝定期在乾清門聽取內閣等各部院部門官員的奏事,或即時裁決,或留給相關部門進行商定。據此可知,“御門聽政”A.剝奪了內閣的決策權B.提高了皇權統(tǒng)治效能C.減輕了君主政務負擔D.保證了決策的正確性2.下列不屬于發(fā)生在20世紀70年代初期的歷史事件的是A.中日建交 B.尼克松訪華C.中美建交 D.中國恢復在聯(lián)合國的合法席位3.在19世紀以前,教育主要是少數精英和富有階級的特權。然而到了20世紀初,絕大多數歐洲國家都建立起義務教育體系,規(guī)定所有6—12歲的兒童都要接受教育。導致教育發(fā)生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人文主義思潮的推動 B.福利制度的普遍推行C.無產階級的激烈斗爭 D.工業(yè)時代的社會需求4.1965年3月,蘇共中央全會通過了《關于進一步發(fā)展蘇聯(lián)農業(yè)的刻不容緩的措施》的決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發(fā)展農業(yè)。1960—1980年,農業(yè)投資總額達3830億盧布,比十月革命后的40多年的農業(yè)投入還高2.5倍。這體現了蘇聯(lián)A.改革重點轉向農業(yè) B.人民生活水平急劇下降C.農業(yè)經濟持續(xù)滑坡 D.蘇聯(lián)模式弊端日益暴露5.18世紀中,因為黨派政治的影響,英國內閣大臣更加聽命于下院。所以,在國王任命大臣時,受議會支持的大臣往往會提出一些前提條件。1746年和1757年,喬治二世就不得不接受自己并不喜歡的大臣。這說明當時A.英國國王失去行政大權 B.議會有權任命內閣大臣C.內閣依舊為國王所控制 D.大臣已是議會的代言人6.美國1787年憲法制定出來以后,本杰明·富蘭克林說:“我承認我對這部憲法中的好幾個部分并不認同,但這并不意味著我永遠都不應該同意讓其通過,我認為這個系統(tǒng)已經接近完美,而且我認為它也會讓我們的敵人感到震驚?!辈牧媳砻鰽.美國制憲主要是為了一致對外B.在制憲過程中各州存在著沖突C.該憲法加強了中央政府的權力D.各州對制定憲法存在嚴重分歧7.有學者指出,漢、唐、宋時,“天下等于中國加上四夷”;清朝前期,統(tǒng)治者則認為“天下等于中國”“我皇上為統(tǒng)馭天下中國之主”。據此可知,清代這一認識A.體現了“夷夏”之辯的日益弱化B.豐富了傳統(tǒng)“天下”觀的內涵C.為構建其華夏正統(tǒng)地位而服務D.明確了“中國”與“天下”概念8.如表1933年中國重要工礦產品中民族資本與外國資本對比表產品民族資本外國資本外國資本與民族資本的比值(B/A)電力(百萬度)5318911.68鐵(千噸)1276004.72棉紗(千包)16176560.41棉布(千包)9040144251.60卷煙(千箱)5186851.32火柴(千箱)666690.10如表中的數據對比反映了A.民族工業(yè)的半殖民地特征 B.外國資本控制了中國命脈C.大危機對中國的影響有限 D.帝國主義侵華方式有變化9.“自嚴氏書出,而物競天擇之理,厘然當于人心,而中國民氣為之一變”。“天演、物競、天擇、淘汰、適者生存”等新名詞成為最流行的字眼。有的學校以《天演論》為教材,有的教師以“物競、天擇”為作文題目,有的人干脆以“競存、適之”等詞匯給自己家中子弟取名。對上述現象出現的原因解讀不正確的是A.民眾崇信“進化論”思想B.革命派通過媒介廣泛宣傳C.民族危機下國人思想啟蒙D.深受近代西學東漸的影響10.1935年,美國最高法院判決鐵路職工退休法違憲,理由是:政府強迫鐵路公司對其雇員支付養(yǎng)老金,是不經法律程序剝奪公司財產;國會有權控制州際貿易,并不意味著它可以干涉勞資關系。由此可推知A.國家干預經濟模式遭到否決B.新政的推行需要體制的調整C.新政擴大了最高法院的權力D.新政突破了生產資料私有制11.14世紀,在法國興起了一個獨立的法學派,即“羅馬法學派”,16世紀時,法國的羅馬法研究居全歐洲最前列。在荷蘭則以格老秀斯為代表的“理性法學派”從人類理性出發(fā)研究羅馬法。在德國以薩維尼為代表的“歷史法學派”"研究羅馬法。材料表明A.羅馬法對歐洲近代社會產生了深遠影響B(tài).學者的研究帶動了羅馬法的復興與繁榮C.羅馬法推動了歐洲近代社會的轉型發(fā)展D.羅馬法為近代歐洲法制建設莫定了基礎12.1920年,新青年社創(chuàng)辦《勞動者》,創(chuàng)刊號指出:“中國的工人比外國工人還要苦。這是什么道理呢?就因為外國工人略微曉得他們應該曉得的事情……我們印這個報,就是要教我們中國工人曉得他們應該曉得的事情?!边@反映出當時A.新文化運動深入傳播西方啟蒙思想B.先進知識分子在工人中傳播馬克思主義C.科學社會主義與工人運動密切結合D.領導工人運動是中共成立初的中心任務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32分)材料中國傳統(tǒng)社會,民眾對防疫茫然無知,官府也無“有效之組織與設施”,應對瘟疫流行的政策側重于疫后救助,導致瘟疫發(fā)生居高不下。鴉片戰(zhàn)爭后,中外人員交往頻繁,疫區(qū)人員自由出入通商各口,清政府無有效的防疫制度,瘟疫流行更為猖獗,而列強在租界推行的衛(wèi)生防疫措施成效顯著。1902年,袁世凱收回列強把持的檢疫機構,改設天津衛(wèi)生局,工作主要有:普及防疫知識;嚴格疫情通報;組織居民進行環(huán)境整飭;強制接種牛痘;推廣合乎防疫要求的新式廁所,以及收容流浪乞討人員等。1906年秋,清廷組建民政部,其中衛(wèi)生司下設保健、檢疫、方術諸科,掌防疫、衛(wèi)生及設立病院等事。此后,這類衛(wèi)生防疫機構在北洋各地陸續(xù)添設。——摘編自谷永清等《論清末“新政”中的衛(wèi)生防疫事業(yè)—以北洋地區(qū)為例》(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清末防疫機構設立的原因。(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清末防疫機構設立的特點。14.(20分)材料在極力避免與德國發(fā)生沖突的同時,蘇聯(lián)在東方也謀求與日本改善外交關系。1940年7月,蘇日雙方開始進行締結中立條約的談判。1941年4月13日,蘇日兩國簽訂了《蘇日中立條約》,規(guī)定:兩國維護和睦友好關系,互不侵犯領土;當締約國一方遭到第三國攻擊時,另一方保持中立。該條約還有一個附屬文件,規(guī)定:蘇聯(lián)保證尊重滿洲國的領土完整和不可侵犯,日本保證尊重蒙古人民共和國的領土完整和不可侵犯?!幾愿吆A珠愓障橹骶帯妒澜缤ㄊ贰がF代史卷》(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蘇日中立條約》簽訂時的世界戰(zhàn)場態(tài)勢。(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評蘇聯(lián)簽訂的中立條約。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B【解析】

根據“皇帝定期在乾清門聽取內閣等各部院部門官員的奏事,或即時裁決,或留給相關部門進行商定”可知,“御門聽政”減少了處理政務的環(huán)節(jié),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故B正確;內閣沒有決策權,A錯誤;“御門聽政”和減輕君主政務負擔沒有直接關系,排除C;D表述太絕對,“御門聽政”不能保證決策的正確性,D錯誤。【點睛】解答本題的關鍵信息是“皇帝定期在乾清門聽取內閣等各部院部門官員的奏事,或即時裁決,或留給相關部門進行商定”,緊扣關鍵信息分析解答即可。2、C【解析】

中日建交為1973年,尼克松訪華為1972年,中美建交為1979年,中國恢復在聯(lián)合國的合法席位為1971年,故中美建交為20世紀70年代末期,故選C,排除ABD。3、D【解析】

依據結合所學可知,19世紀到20世紀,兩次工業(yè)革命基本完成,歐洲社會經濟發(fā)展需要大量的高素質產業(yè)工人,為了適應這一要求,必須普及“義務教育”,其目的是為了滿足工業(yè)生產需要,所以材料中的變化是由于工業(yè)革命對技術工人的巨大需求,D正確;“人文主義對個人素質的高度關注”可能因素,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和啟蒙運動都在推動人文主義思想的傳播,材料中“19世紀以前,教育主要是少數精英和富有階級的特權”說明,人文主義對個人素質的高度關注對教育發(fā)展的積極作用并不明顯,排除A;福利制度普遍推行是在二戰(zhàn)后,排除B;無產階級反抗資產階級的斗爭,其目的是要奪取政權,不僅是義務教育的普及,排除C。4、D【解析】

1965年后,蘇共中央認識到發(fā)展農業(yè)的重要性,不斷加大農業(yè)投入,但農業(yè)總產值和人均實際收入卻連年下降,體現出蘇聯(lián)模式弊端日益暴露,D項正確;六七十年代蘇聯(lián)改革重點在工業(yè)而非農業(yè),A項錯誤;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和農業(yè)經濟持續(xù)滑坡,只是材料部分信息,不符合材料主旨,BC兩項錯誤。5、D【解析】

根據材料,18世紀中期,受兩黨政治影響,英國內閣大臣聽命于下院,國王不得不接受自己不喜歡的大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說明當時大臣已經成為了議會的代言人,D項符合題意;國王接受自己不喜歡的大臣,不能說明其失去了行政權,A選項錯誤;英國議會無權任命內閣,B選項錯誤;喬治二世不得不接受自己并不喜歡的大臣與內閣依舊為國王所控制的說法矛盾,C選項錯誤。6、B【解析】

根據題干材料“我承認我對這部憲法中的好幾個部分并不認同,但這并不意味著我永遠都不應該同意讓其通過”,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表明在制憲過程中各州存在著沖突,故B項符合題意。1787憲法具有對外意義,但材料無法體現這是其主要目的,排除A項;材料中沒有加強中央政府權力的信息,排除C項;各州對憲法相關內容存在嚴重分歧,對制定憲法本身沒有分歧,排除D項。7、C【解析】

清朝是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tǒng)政權,其天下觀中回避了夷夏之辨,目的在于構架華夏正統(tǒng)地位,C正確;清朝統(tǒng)治者的認識并未弱化夷夏之辨,而是以正統(tǒng)自居,排除A;清前期的天下觀依然沒有脫離傳統(tǒng)天下觀的范疇,在內涵上并未出現創(chuàng)新,排除B;清初統(tǒng)治者并未對中國和天下兩者的概念進行闡述,而是將兩者融為一體,排除D。8、A【解析】

1933年重要工礦業(yè)品中,尤其是重工業(yè)領域,外國資本占比明顯高于民族資本,這體現了近代中國民族工業(yè)半殖民地特征,A正確;通過題干無法判斷出列強對中國經濟命脈的控制,排除B;經濟危機更多的體現在生產和消費之間的關系,題干中未提供生產和消費相關信息,排除C;甲午戰(zhàn)爭后列強侵華以資本輸出為主,題干未體現出列強侵華方式的變化,排除D。9、B【解析】本題屬于逆向型選擇題,據材料“物競天擇之理,厘然當于人心……成為最流行的字眼”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物競天擇之理”屬于進化論思想,這說明當時中國民眾崇信“進化論”思想,故A項正確,不符合題意;嚴復是資產階級維新派思想家,不是革命派,故B項錯誤,符合題意;當時中國民族危機嚴重,故進化論思想得到傳播以圖救亡,故C項正確,不符合題意;進化論思想屬于西方思想理論,嚴復介紹進化論思想,顯然受近代西學東漸的影響,故D項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B。點睛:本題解題的關鍵是緊扣材料關鍵信息“嚴氏書出……物競天擇之理,厘然當于人心”,學生應該可以結合所學知識認識到嚴復是資產階級維新派思想家,不是革命派,再根據當時的歷史背景,即可排除干擾選項,得出正確答案。注意逆向思維。10、B【解析】

依據材料“政府強迫鐵路公司對其雇員支付養(yǎng)老金,是不經法律程序剝奪公司財產;國會有權控制州際貿易,并不意味著它可以千涉勞資關系”來看,國家政權有權干預經濟,但是有一些措施受到了法院的否定,說明新政的推行需要進行調整,故答案為B項。A項材料未體現國家干預經濟模式遭到否決,排除;C項材料看不出新政擴大了法院的權力,排除。D項材料與新政突破了生產資料私有制無關,排除。11、A【解析】

據材料可知,在14---16世紀的歐洲,法國、荷蘭、德國各國學者都對羅馬法進行了研究,這說明羅馬法對歐洲近代社會的發(fā)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A正確;各國學者對羅馬法的研究,只能羅馬法對歐洲近代社會的發(fā)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并不是羅馬法的復興與繁榮,B錯誤;歐洲近代社會的轉型發(fā)展是生產力發(fā)展和思想解放推動的,不是由羅馬法推動的,C錯誤;材料反映的是法國、荷蘭、德國各國學者都對羅馬法進行了研究,沒有強調羅馬法對歐洲近代法制建設的影響,D錯誤?!军c睛】羅馬法對后世法律制度的發(fā)展、影響是很大的。羅馬法中蘊含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觀念,具有超越時間、地域與民族的永恒價值。尤其是對歐洲大陸的法律制度影響更為直接。12、B【解析】

據題意可知《勞動者》創(chuàng)刊的目的是為了提高中國工人的意識以維護自身權利,反映了先進知識分子在工人中傳播馬克思主義,故選B;《勞動者》傳播的不是西方啟蒙思想,排除A;當時尚未發(fā)動起工人運動,排除C;D項與史實不符,排除。故選B。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1)原因:政府缺乏防疫機構;中外交往的需求;疫情防控壓力增大;西方防疫體制的影響。(2)特點:效仿西方為主;中西結合;自主性;由地方到中央;體系逐漸建立。【解析】

(1)原因:根據材料“官府也無‘有效之組織與設施’”可知,政府缺乏防疫機構;根據材料“鴉片戰(zhàn)爭后,中外人員交往頻繁,疫區(qū)人員自由出入通商各口”可得中外交往的需求;根據材料“政府無有效的防疫制度,瘟疫流行更為猖獗,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