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站施工圖說明_第1頁
泵站施工圖說明_第2頁
泵站施工圖說明_第3頁
泵站施工圖說明_第4頁
泵站施工圖說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泵站施工圖說明天津市快速路系統(tǒng)二期項目天津市快速路系統(tǒng)二期項目外環(huán)線東北部調線工程5#雨水泵站工程施工圖設計說明(工藝專業(yè))雨水泵站工程施工圖設計說明(工藝專業(yè))外環(huán)線東北部調線工程一、一、設計依據(jù):

設計依據(jù):

1、《外環(huán)線東北部調整線道路規(guī)劃》;2、《天津市快速路二期項目外環(huán)線東北部調線工程初步設計送審稿》2012.8;3、天津市快速路二期項目外環(huán)線東北部調線工程初步設計送審稿專家意見2012.8;4、《天津市快速路二期項目外環(huán)線東北部調線工程初步設計》2013.4;5、《天津市快速路系統(tǒng)二期項目外環(huán)線東北部調線工程立交節(jié)點初步設計專家意見》2013.4;6、《天津市快速路二期項目外環(huán)線東北部調線工程初步設計批復》2013.6;7、《天津市快速路二期項目外環(huán)線東北部調線工程巖土勘察報告》8、國家及相關部委的現(xiàn)行有關規(guī)范、標準等。

二、二、設計規(guī)模和內(nèi)容:

設計規(guī)模和內(nèi)容:

1、工程規(guī)模:

泵站設計流量為4.74m3/s。

2、設計內(nèi)容:

本工程設計范圍為紅線外1m范圍內(nèi)所有構筑物及管線工程,具體內(nèi)容如下:

(1)泵站進水管道(2)雨水泵站1座,采用地下式結構。

(3)庭院內(nèi)單層建筑1座,內(nèi)設泵站高、低壓變配電室、附屬用房。

(4)庭院內(nèi)泵站出水管道(庭院外出水管道另見設計)。

(5)圍墻、大門、庭院上下水、道路、照明及綠化。

泵站庭院外至河道出水管道部分另見其他設計圖。

三、設計采用的規(guī)范和標準三、設計采用的規(guī)范和標準1、《室外排水設計規(guī)范》(GB50014-2006)(2011年版);2、《泵站設計規(guī)范》(GB/T50265-2010);3、《給水排水制圖標準》(GB/T50106-2010);4、《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GB50268-2008);5、《給水排水工程管道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332-2002);6、《天津市城市排水泵站建設標準》(J10425-2004)。

四、主要設備四、主要設備1、潛水軸流泵:

流量Q=1.58m3/s,揚程H=9.5m(6.9m-11.5m),功率200kW,共設3臺。

2、鑄鐵方閘門:

規(guī)格1600mm1600mm,共設1臺,配套手電兩用啟閉機。

3、固定式格柵清污機:

共設2臺,槽寬B=2000mm,柵條間隙40mm,安裝角度70,電機功率4.0kW。

五、工程位置及放線原則:

五、工程位置及放線原則:

1、泵站位于擬調整外環(huán)線西側,永金引河左岸。

泵站主體庭院占地面積1630.5m2。

2、本工程采用的水準點及坐標系統(tǒng)統(tǒng)一由建設單位提供,高程采用1972年天津市大沽高程系,2008年成果。

3、泵站放線按照總平面圖和庭院道路設計圖標注尺寸施作。

六、泵站工藝流程六、泵站工藝流程D2200mm鋼筋混凝土進水管進水閘井格柵井主泵房壓力出水池DN2000mm出水鋼管蝶閥井d2000mm壓力出水管壓力轉彎井(另見設計圖紙)永金引河(帶閘門出水口另見其他單位設計圖紙)。

七、工藝設計七、工藝設計1、泵房主體采用全地下建造方式,主要構筑物有進水閘井、格柵、集水池、壓力出水池。

庭院內(nèi)設變配電間及附屬用房。

2、進水閘井閘門選用1600mm1600mm鑲銅鑄鐵方閘門,啟閉機與閘門配套。

啟閉機采用手電兩用式。

3、格柵選用固定回轉式格柵除污機,并配有皮帶輸送機及柵渣車,將格柵所除污物予以清除并將污物裝袋外運。

4、壓力出水池中每條水泵出水管道上設置拍門,以防止水流回灌。

壓力出水井設有壓力井蓋及放氣閥,放氣閥為復合式快速放氣閥,口徑為DN200mm,并配有手動暗桿楔式閘閥,以方便檢修。

5、庭院內(nèi)設置出水蝶閥井,井內(nèi)設置一套DN2000電動蝶閥,方便泵站檢修。

八、施工方法八、施工方法(一)管道部分1、開槽泵站進水管道采用鋼樁卡板支撐開槽,泵站出水管道采用明開槽,庭院配套給排水管道采用反開槽方式。

溝槽棄土應隨出隨處理,均勻堆放在距溝槽上口邊線10m以外,溝槽開挖過程中及成槽后,槽頂應避免出現(xiàn)震動荷載,成槽后應盡快完成管道基礎和敷設管道等工作,避免長時間晾槽。

使用機械挖土時,為了防止機械超挖而擾動原狀土壤,在設計槽底高程以上應留20cm左右一層采用人工清挖。

施工開槽后,若發(fā)現(xiàn)軟基及流砂等不利土質,應及時通知設計人現(xiàn)場驗槽,采取加固處理措施后再行施工。

2、溝槽施工降水施工前必須將現(xiàn)場明水排凈后再施工,施工中可采用排水溝加水窩子排水方法,如遇特殊情況可采用大口井降水,將水位降至槽底下0.5m左右,方可進行基礎施工管道鋪設等工序。

若遇雨季施工,應及時排水,避免泡槽。

同時注意溝槽不允許積水。

在施工過程中不得間斷排水,并應對排水系統(tǒng)經(jīng)常檢查和維護。

當管道未具備抗浮條件時,嚴禁停止排水。

3、管材(1)進、出水管泵站進水管采用d2200mm鋼筋混凝土柔性企口管,泵房出水至蝶閥井段出水管采用DN2000mm鋼管,蝶閥井后出水管采用d2000mm預應力鋼筒混凝土管。

出水管道工作壓力0.09MPa(管中),實驗壓力為工作壓力的1.5倍。

(2)庭院內(nèi)雨、污水管及收水支管庭院內(nèi)雨水管、收水支管采用承插口鋼筋混凝土管,污水管采用排水用UPVC管,庭院內(nèi)給水管采用給水用PE管。

(3)建筑給水管及排水管給水管道采用給水用PP-R管,排水管道采用排水用UPVC管。

(4)管材標準鋼筋混凝土管管材應符合《混凝土和鋼筋混凝土排水管》(GB11836-2009)的要求,管材等級根據(jù)管道覆土深度選擇,但不可低于Ⅱ級。

預應力鋼筒混凝土管管材應符合《預應力鋼筒混凝土管》(GB/T19685-2005)的要求。

UPVC排水管管道的環(huán)剛度不小于8kN/m2。

管材及施工應滿足《埋地硬聚氯乙烯排水管道工程技術規(guī)程》(CECS122:

2001)的要求。

PE給水管,選用PE80,SDR13.6,PN1.0MPa。

《給水用聚乙烯管材規(guī)范》(GB/T13663-2000)、《埋地聚乙烯給水管道技術規(guī)程》(CJJ101-2004),《給水用聚乙烯(PE)管道系統(tǒng)第2部分:

管件》(GB/13663.2-2005)的要求。

鋼管管材選用Q235A碳鋼,管材符合《低壓流體輸送用焊接鋼管》(GB/T2008)規(guī)定的各項指標要求。

4、管道基礎泵站進水管(鋼筋混凝土柔性企口管)采用120混凝土基礎,出水管(DN2000鋼管)采用砂基礎,出水管(d2000鋼筒混凝土管)采用90砂石基礎,庭院中d300承插口鋼筋混凝土雨水管采用90砂石基礎,塑料管道采用砂基礎。

沙層厚度200mm。

管道基礎參照國家建筑標準設計圖集S5(二),給水排水標準圖集室外給水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屬設施(二),圖集號04S516施作。

5、基礎處理管道基礎應坐落在穩(wěn)定的未擾動的土層上。

但如遇特殊土層,應采用如下方法進行基礎處理:

(1)管道基礎處理當管道砂石基礎坐落在承載力100kpa的土層時,應進行土層處理,如該土層深度小于500mm時,全部清除,換填碎石屑,并分層夯實,壓實系數(shù)不小于0.95。

如該土層深度大于500mm時,下挖500mm,換填碎石屑,并分層夯實,壓實系數(shù)不小于0.95。

(2)檢查井基礎處理當檢查井坐落在承載力100kpa的土層時,應進行土層處理,如該土層深度小于500mm時,全部清除,換填碎石屑,并分層夯實,壓實系數(shù)不小于0.95。

如該土層深度大于500mm時,挖至500mm,換填碎石屑,并分層夯實,壓實系數(shù)不小于0.95。

6、管道安裝(1)管道安裝前應做好如下準備工作:

a、驗證所有管材是否有合格證,外觀檢查是否合格,應采取抽樣法進行檢測。

有損傷或變形應進行處理或調換。

b、下管前應將表面及管身內(nèi)的泥土臟物清干凈。

c、做好工序交接驗收,如墊層的平整度、高程、厚度、密實度及排水溝的完好程度、土基有無坍松等。

(2)下管時要將管道一字擺開,盡量做到一次就位,以減少槽下滑動。

(3)施工單位根據(jù)具體情況決定管道接口使用的機具,應保證管道均勻對接。

(4)每節(jié)管道安裝就位后,應立即測定高程中心線、間隙量等質量指標,如不符合要求,應及時采取糾正措施。

7、管道防腐本工程埋地鋼管均需做防腐措施,鋼管內(nèi)外表面均要求除銹:

管道內(nèi)壁宜采用噴(拋)射除銹,除銹等級應不低于《涂裝前鋼材表面銹蝕和除銹等級》GB/T8923中規(guī)定的S2級;管道外壁宜采用特加強級防腐,即:

用環(huán)氧煤瀝青漆,六油兩布(總厚度0.6mm),用黑色防腐漆。

內(nèi)防腐漆為互穿網(wǎng)絡防腐底漆兩道,互穿網(wǎng)絡防腐面漆一道(總厚度≧130微米);管外壁噴涂或涂刷S52-1型聚氨酯漆,底漆兩道,面漆三道。

8、管道接口鋼筋混凝土管道接口施工前應由各管材供應商提供相應管材管道工程施工、安裝手冊,并指導施工單位施工。

(1)鋼筋混凝土柔性企口管、承插口管采用采用橡膠圈接口(材料為氯丁橡膠),管道接口參照國家建筑標準設計圖集S5(二),給水排水標準圖集室外給水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屬設施(二),圖集號04S516施作。

橡膠圈應滿足給水排水標準圖集室外給水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屬設施(二),圖集號04S516中附錄三橡膠圈及橡膠墊性能指標表中的要求。

(2)PE管采用熱熔連接,UPVC管采用粘接。

9、溝槽回填(1)位于擬建道路下的鋼筋混凝土管道,從槽底至管頂以上40cm回填級配碎石,管道40cm以上部分回填素土至道路結構層,并分層夯實,密實度要求大于93%。

結構層按道路工程要求施做。

(2)位于道路外鋼筋混凝土管道從槽底至管道胸腔回填級配碎石,其上部分回填素土,回填高程應符合庭院道設計高,密實度要求不小于90%。

(3)塑料管道從基礎底至管頂以上0.5m回填中砂,其上部分回填素土至現(xiàn)狀地坪,密實度要求不小于90%。

(4)塑料管道管基支撐角范圍內(nèi)的管底腋角部位必須用中砂或粗砂填充密實,與管壁緊密接觸,不得用土或其他材料填充。

(5)回填時溝槽內(nèi)應無積水,不得帶水回填,不得回填淤泥、有機物及凍土。

回填土中不得含有石塊、磚及其他雜硬物體。

(6)應正確地進行管區(qū)回填與夯實,應特別注意管道底部兩端的三角區(qū)的回填與夯實。

(7)管區(qū)應分層對稱回填,嚴禁單側回填,回填材料的每層虛鋪厚度為200mm.。

10、檢查井做法雨、污水檢查井參照《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屬設施》06MS201-4施作。

庭院污水檢查井選用900mm圓形污水檢查井。

庭院雨水檢查井選用900mm圓形雨水檢查井。

出水蝶閥井見工藝、結構設計圖。

水表井做法采用鋼筋混凝土矩形水表井(無旁通),參照國家建筑標準設計給水排水標準圖集05S502-136施作。

收水井支管與干管沿水流方向成60夾角或90夾角,各收水井位置和收水支管長度見排水管道平面圖所示。

收水井采用大型單平篦的型式,做法見《城市道路質量通病防治系列圖集》DBJT29-175-2007中津07SSZ1-2-B71。

位于設施帶及綠地下的檢查井井蓋采用再生樹脂復合材料井蓋(普通型),直徑650mm,井蓋顏色與設施帶顏色一致。

井蓋規(guī)格與質量符合《再生樹脂復合材料井蓋》(CJ/T121-2000)。

在機動車道下(包括輔道)下的檢查井井蓋采用采用具有防盜、防響、防滑等功能的650mm球墨鑄鐵井蓋(重型)。

在施做檢查井時,井口暫不做灰,待道路及庭院施工時按實際地面高程進行調整。

位于路面上檢查井蓋高程與路面接順,位于綠化帶中檢查井蓋高程為實際綠化高程加20-30cm。

11、管道防腐本工程埋地鋼管均需做防腐措施,鋼管內(nèi)外表面均要求除銹:

管道內(nèi)壁宜采用噴(拋)射除銹,除銹等級應不低于《涂裝前鋼材表面銹蝕和除銹等級》GB/T8923中規(guī)定的Sa2級;管道外壁宜采用噴砂或化學除銹,質量標準為Sa2.5級。

埋地和接觸水的鋼管道其外防腐采用特加強級防腐,即:

用環(huán)氧煤瀝青漆,六油兩布(總厚度0.6mm),用黑色防腐漆。

內(nèi)防腐為互穿網(wǎng)絡防腐底漆兩道,互穿網(wǎng)絡防腐面漆一道(總厚度≧130微米)。

11、管道打壓試驗:

管道打壓試驗嚴格按照《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GB50268-2008)進行施作。

泵站出水管道工作壓力為P=0.09KPa(管中)。

12、泵站給排水:

站區(qū)供水:

泵站用水由城市供水管網(wǎng)供給。

排水:

泵站內(nèi)設分流制的雨污水排水管道,污水經(jīng)過化糞池處理后排入泵站外市政污水管道;雨水經(jīng)庭院內(nèi)雨水管道收集后接入泵站的進水閘井,經(jīng)泵站提升后排入永金引河。

(二)泵房部分1、主要設備應按照設計要求訂貨,安裝前應詳細閱讀有關產(chǎn)品安裝說明書,并按照其要求進行設備安裝及使用。

2、所有設備安裝必須在供貨商駐現(xiàn)場人員配合下進行。

3、安裝水泵預埋底座時要確保水平,安裝前應先復核土建預留位置及埋件是否正確,確認無誤后再進行安裝。

將螺栓放好后澆筑二次混凝土,并振搗密實,防止?jié)B漏,電機與水泵安裝要求垂直,保證同心。

4、土建施工時,設備供貨商和安裝單位應密切配合,共同保證各專業(yè)預留預埋無誤,避免安裝中出現(xiàn)問題。

5、全部設備安裝完畢后應進行各種工況條件下的試車,測試無誤后,方可交付使用。

6、為排除集水池內(nèi)積水,采用采用移動式潛水電泵進行排水,排水連接至庭院雨水檢查井。

7、鋼管及金屬構件均應作防銹和防腐處理。

具體做法參見《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GB50268-2008)。

8、格柵機、閘門等外露設備及管件油漆顏色應與庭院建筑協(xié)調,施工單位在業(yè)主看樣確定后制作統(tǒng)一的色卡分發(fā)生產(chǎn)廠家作為設備顏色訂貨依據(jù)。

9、泵站其他專業(yè)另見土建、電氣施工圖。

(三)庭院部分:

1、庭院內(nèi)道路寬度為5m,為單面坡,坡度1.5%。

庭院外進站道路為5m,為雙面坡,坡度1.5%,路面結構參見總平面圖,道路施工做法按照道路工程中輔道做法進行施做。

庭院外道路應與現(xiàn)狀道路接順。

2、泵站圍墻做法參見05J9-1第32頁金屬柵圍墻(一),標準圖中H取800mm。

3、庭院大門為5m,做法參見05J9-1第125頁電動單向伸縮圍墻大門SMD-6015,高度采用1.5m。

九、泵站運行說明九、泵站運行說明1、進水格柵除污機,可根據(jù)來水量中污物、雜質多少及格柵前后水位差確定運行時間及間隔時間,以確保水泵能正常工作。

2、泵房內(nèi)各水泵啟動順序,應在一段時間后重新調整一次,以確保各泵在需要時都能完好的工作。

3、工程竣工后,通水之前,壓力管路中、泵房集水池中一定要有專人負責打掃清理施工雜物以確保各設備能安全運行。

4、管理人員因需要要下泵井檢修設備時,需打開玻璃鋼蓋板封蓋通風換氣并佩戴防毒面具,確定安全后方可下井工作。

5、泵站投入運行后,在調試及使用中應注意,潛水泵要逐臺開啟,即待一臺水泵運行平穩(wěn)后,再開啟第二臺。

水泵開停均由水位變化自動控制。

泵站管理單位可參考設計提供如下的數(shù)據(jù)對泵站的運行進行管理,具體數(shù)字詳見下表:

十、施工注意事項:

十、施工注意事項:

1、施工前施工單位應全面熟悉設計圖紙,按建設要求統(tǒng)一安排進行工程施工操作,并做好自身的施工組織設計。

2、設備采購要核實設計工藝參數(shù)及安裝尺寸,土建預留預埋要與實際采購設備核實無誤后方可施做。

主要設備應按設計要求定貨,安裝前應詳細閱讀有關產(chǎn)品說明書,并在供貨商及現(xiàn)場人員配合下進行設備安裝及使用。

水泵安裝及檢修采用臨時吊車吊裝,水泵、電機、排氣閥、拍門、穿墻管、井蓋均為水泵廠家配套產(chǎn)品,潛水軸流泵井蓋裝置必須配備排氣閥。

所有設備的預留預埋待設備招標后,由供貨商提供預留預埋詳圖給施工單位。

3、因本次施工圖出圖前設備尚未招標,故圖中各種設備的安裝尺寸僅供參考,實際安裝尺寸需待設備廠家確定后,根據(jù)設備廠家提供的最終安裝圖紙和技術質量承諾書進行調整,并有生產(chǎn)廠家派出技術人員指導安裝和調試。

4、泵站出水管道庭院外至出水河道堤后部分管道設計另見壓力管道設計圖,穿堤管道及出水口另由其他單位進行設計。

施工前應做好管線位置及高程的交接工作。

5、本工程由于泵站規(guī)劃位置有調整,本次設計參考初步巖土勘察報告進行設計,待建設單位提供站址處的詳細巖土勘察報告后,對設計進行復核。

6、施工開槽后,若遇到人工填土、淤泥、濕陷性軟弱松散流砂等不利土質情況時,請及時與設計人聯(lián)系協(xié)商解決。

7、其它未盡事宜均按國家現(xiàn)行規(guī)范的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

8、本工程質量檢驗及評定標準均遵守《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GB50268-2008)中的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

十一、主要工程量:

十一、主要工程量:

1、泵站部分泵房(鋼筋混凝土地下式結構)1座停泵水位-1.800m一臺水泵開啟運行水位-1.100m二臺水泵開啟運行水位-0.400m三臺水泵開啟運行水位0.300m變配電間1座圍墻162m大門2座庭院道路642m2庭院雨水管:

d300mm承插口鋼筋混凝土管86.5m收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