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四中2025屆高三最后一卷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1頁
福建省福州四中2025屆高三最后一卷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2頁
福建省福州四中2025屆高三最后一卷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3頁
福建省福州四中2025屆高三最后一卷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4頁
福建省福州四中2025屆高三最后一卷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福建省福州四中2025屆高三最后一卷歷史試卷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碼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條形碼區(qū)域內。2.答題時請按要求用筆。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答題卡各題目的答題區(qū)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qū)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卷上答題無效。4.作圖可先使用鉛筆畫出,確定后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描黑。5.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如圖是一幅關于“英國脫歐”的漫畫。該漫畫揭示出A.歐洲國家間的矛盾日益加劇 B.日不落帝國有巨大的發(fā)展空間和潛力C.歐洲一體化進程中的曲折性 D.區(qū)域集團化一定程度阻礙全球化發(fā)展2.烏克蘭危機爆發(fā)以,東歐局勢持續(xù)緊張,2014年3月1日,俄羅斯議會批準總統(tǒng)普京提出的出兵烏克蘭的要求,美國《芝加哥論壇報》評論道,“這是美國與歐洲的慕尼黑時刻”。上個世紀30年代也曾經出現(xiàn)“慕尼黑時刻”,下列對其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爆發(fā)B.捷克斯洛伐克的領土主權遭到破壞C.標志英法的綏靖政策達到頂峰D.促使蘇聯(lián)和英法建立集體安全體系3.—戰(zhàn)前,德國政府在處理外交問題時不敢輕易妥協(xié),否則會被民眾批評為軟弱或膽怯,這使得德國政府在處理危機時總是保持強硬態(tài)度。材料表明A.激進民族主義影響外交政策 B.德國欲借戰(zhàn)爭轉移國內矛盾C.德國政府的決策被民意左右 D.民眾的民主訴求得到了落實4.1864~1894年中國進出口平均稅率的變動如圖所示。據此表明當時中國A.民族工業(yè)獲得長足發(fā)展 B.殖民地化程度日趨嚴重C.對外貿易處于順差狀態(tài) D.海關行政權力尚未喪失5.宋太祖說:“五代方鎮(zhèn)殘虐,民受其禍。朕今用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縱皆貪濁,亦未及武臣十之一也?!边@里反映出宋初的一個基本國策,即A.“強干弱枝”B.“重內輕外”C.“重文輕武”D.“冗官冗費”6.抗日戰(zhàn)爭時期,日寇入侵內蒙古西部,成吉思汗陵的安全受到威脅,國共兩黨一致贊成將成吉思汗陵櫬(棺)西遷至青海的塔爾寺。這一行動在當時最重要的意義是:A.促進民族發(fā)展 B.民族團結,共同抗日C.保護歷史文物 D.消除隔閡,國共團結7.美國憲法的起草人漢密爾頓和麥迪遜分別代表北部資產階利益和南部種植國奴隸主利益,兩人在很多問題上存在分歧,但以他倆為首的代表們在經歷了長期激烈爭論之后。最終卻通過了一部聯(lián)邦憲法,決定實行聯(lián)邦制。這表明A.憲法起草人不同立場引起會議爭論B.憲法代表了美國人民的根本利益C.雙方都主張建立強有力的中央政府D.美國南北方經濟矛盾被徹底根除8.1906年,孫中山等人在《軍政府宣言》中提出“國民革命”,以區(qū)別于前人的“英雄革命”。1924年,國民黨在其“一大”宣言中,強調國民革命運動必須聯(lián)合工農才能取得勝利。這表明A.工農群眾開始登上政治舞臺B.革命指導思想發(fā)生了根本改變C.民主革命的內涵進一步豐富D.廣大民眾的革命覺悟顯著提高9.如圖是1954年創(chuàng)作的我國國有企業(yè)生產宣傳畫。該作品反映出A.“一五”計劃推動重工業(yè)發(fā)展B.社會主義制度的基本建立C.工人踴躍投入“大躍進”運動D.社會主義改造解放生產力為了社會主義,獻出我們最大的力量!10.王守仁認為“心即理”,“理”即是“天理”,強調了它的道德性質,其竭力維護封建主義的“天理”;同時,他又反對思想僵化,大力提倡“致良知”。后來有些思想家對此作了改造,強調人的理性作用和獨立思考。這說明A.儒家思想的正統(tǒng)地位受到沖擊B.其觀點與程朱理學有本質上的不同C.這種觀點包含了強調人的個體意識的因素D.理學解決了儒學衰微的問題11.金元之際,“一代文宗”元好問在《雁門關外》中寫F:“四海于今正一家,生民何處不桑麻。重關獨居千尋嶺,深夏猶飛六出花。云暗白楊連馬邑,天圍青冢渺龍沙。憑高吊古情無盡,空對西風數去鴉?!痹撛姺从吵鯝.遭戰(zhàn)爭破壞的社會場景 B.實現(xiàn)統(tǒng)一后時代的變化C.詩歌創(chuàng)作水平超越前代 D.知識分子對世事的不滿12.1831年,英國人法拉第發(fā)現(xiàn)了電磁感應現(xiàn)象。根據這一發(fā)現(xiàn),1866年德國人西門子制成發(fā)電機,19世紀70年代,電動機也出現(xiàn)了,電力成為新能源。這說明A.科學成為技術進步的推動力B.產業(yè)結構發(fā)生新的變化C.實現(xiàn)了機器制造業(yè)的機械化D.技術革新呈現(xiàn)連鎖反應13.據史料記載,1348年,一場致命的瘟疫使占歐洲人口三分之一的人死去,并引起了人們對上帝及其人生問題的反思。這一“反思”導致A.近代醫(yī)學體系逐漸建立B.封建王權被徹底推翻C.信仰上帝被人們所拋棄D.人對自身幸福的重視14.1930年,毛澤東在《反對本本主義》中指出:“馬克思主義的‘本本’是要學習的,但是必須同我國的實際相結合。我們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糾正脫離實際情況的本本主義?!痹撚^點A.促成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提出 B.有利于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C.意在批判“左”傾冒險主義危害 D.表明中國開始擺脫蘇聯(lián)模式15.依據上海警察局檔案,1919年5月上海許多學生家長都收到同樣一份由上海華童公學校長發(fā)出的通知(見下圖)。引發(fā)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可能是A.民族工業(yè)發(fā)展吸引勞動力B.群眾性的反帝愛國運動C.淞滬會戰(zhàn)發(fā)生,逃避斬獲D.國民經濟崩潰,學業(yè)難繼16.中國近代史學家夏曾佑說:“智莫大于知。何以能知?據往辜以為推而已矣。故史學者,人所不可無之學也。”他強調的是A.歷史發(fā)展的規(guī)律 B.歷史循環(huán)論思想 C.歷史進化論思想 D.歷史學的功能17.1890年創(chuàng)辦的江南水師學堂,以培養(yǎng)近代軍事、科技人才為宗旨。一位叫丁東升的學員請假考中秀才,學校的總管(校長)特別掛牌褒獎。這反映了A.傳統(tǒng)觀念根深蒂固 B.水師學堂偏重科舉C.中西教育互相促進 D.新式教育處境困難18.在雅典歷史進程中,梭倫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和伯里克利改革被視為三大里程碑式的事件,這三次改革的共同方向是A.婦女政治地位逐步提升 B.從治“公民”到治“萬民”C.民主政治不斷發(fā)展健全 D.城邦政權向所有的人開放19.“一邊是世界市場凱旋式的擴張,一邊是連天的炮火,大量無辜者在不斷地浴血——前南聯(lián)盟境內的戰(zhàn)爭、連年的以巴沖突、接連不斷的恐怖襲擊、非洲一些地方的種族仇殺……這些構成全球化時代的另一張世界政治地圖?!睂Σ牧铣霈F(xiàn)的這些問題,可以提供的解決方案包括①推行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②充分發(fā)揮聯(lián)合國的作用③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④建立起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20.2020年1月29日,歐洲議會全會以621票贊成、49票否定、13票棄權,通過了英國脫歐協(xié)議。這說明A.歐盟是合作較為松散的組織 B.經濟區(qū)域集團化發(fā)展受到重大的挑戰(zhàn)C.歐洲議會的作用正逐步減弱 D.英國為經濟全球化探索出一種新模式21.17-18世紀發(fā)生在歐洲的啟蒙運動和19世紀發(fā)生在中國的維新運動都是宣楊民權民主的思想解放運動,但兩者的社會影響差別很大,其主要原因是A.資本主義發(fā)展的程度不同B.宣揚民權民主思想的方式和途徑不同C.倡導者思想的豐富程度和成熟程度不同D.運動領導者的學識水平和宣傳力度不同22.1940年,國民政府將中央農業(yè)試驗研究所改為糧食增產委員會,由政府撥給經費。先后改良水稻、小麥品種共計90余種。同時,改變西南地區(qū)冬季農閑不種的做法,首先在四川推廣冬季稻耕作。這些措施A.適應了民族戰(zhàn)爭的實際需要 B.有利于敵后戰(zhàn)場堅持長期抗戰(zhàn)C.有助于減輕英美盟國的援華負擔 D.觸及了農村落后的生產關系23.鄧文如《談軍機處》載:“軍機處所用蘇拉(即聽差),照例揀選十五歲以下不識字之幼童,稱為‘小么兒’”,“從前京師士大的風習,達官多喜延接賓客,有往謁者無不答拜(回訪);惟軍機大臣,例不向拜,人亦不以倨傲目之”。由此說明軍機處A.注重廉政建設 B.重視人員素質 C.強化保密意識 D.杜絕官場舊習24.下表反映的是新中國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的相關數據。表格數據反映了當時中國項目工業(yè)增值農業(yè)增值糧食(億噸)計劃值14.7%4.3%1.9完成值18%4.5%1.95A.著手國民經濟恢復任務B.優(yōu)先發(fā)展重工業(yè)C.制定的經濟目標較為穩(wěn)妥可靠D.發(fā)展生產力與變革生產關系相結合25.羅馬共和國末期法律規(guī)定,妻子結婚帶來的嫁資不再是她對丈夫的贈與,丈夫只獲得對嫁資的使用和收益權,妻子保留其所有權,婚姻解除后,丈夫有向妻子返還嫁資的義務。據此可知當時羅馬法A.注重男女平等B.缺乏契約精神C.忽視社會民情D.重視私產保護26.20世紀30年代蘇聯(lián)政府收售農副產品價格的統(tǒng)計如表可以用來說明當時蘇聯(lián)A.城市居民生活水平高 B.集體農莊生產的效率C.工業(yè)建設資金的來源 D.農業(yè)經濟的產業(yè)結構27.為下表選取表名,最恰當的是名稱相關信息安慶軍械所1861年建,洋務運動最早的官辦新式兵工廠發(fā)昌機器廠1866年建,中國近代第一家資本主義企業(yè)輪船招商局1872年建,中國近代第一家近代民用企業(yè)申新紡織廠1915年建,榮宗敬、榮德生兄弟創(chuàng)辦于上海A.洋務運動時期工業(yè)簡表 B.民族資本主義工業(yè)簡表C.晚清時期民族工業(yè)簡表 D.中國近代民族工業(yè)簡表28.與“莊園經濟——城市復興——資本主義萌芽——資本主義進一步發(fā)展”相對應的西歐政治體制是()A.封建等級制——等級君主制——君主立憲制——君主專制B.等級君主制——封建等級制——君主專制——君主立憲制C.封建等級制——等級君主制——君主專制——君主立憲制D.等級君主制——封建等級制——君主立憲制——君主專制29.“到1947年,西歐各經濟體就已經接近在各自戰(zhàn)前的生產水平。然而美國的援助仍然是必需的,因為西歐只有靠美援才能繼續(xù)購買所需的食品、燃料、原材料以及恢復經濟必需的工業(yè)設備?!睘榇?,美國A.出臺杜魯門主義B.實施馬歇爾計劃C.建立經互會D.建立北約30.“該組織于1945年4月由50個國家在美國費城召開制憲會議,10月24日憲章生效。該組織已成為當今世界最大的國際組織,為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起了積極作用?!币陨衔淖謱ο聢D代表的組織表述有誤的是A.時間B.地點C.性質D.影響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材料伍連德(1879—1960年),祖籍廣東,出生于馬來西亞,醫(yī)學博士。1907年,他受聘回國,任天津陸軍軍醫(yī)學堂幫辦,引進世界醫(yī)學最新成就,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1910年,東北地區(qū)鼠疫流行,日本、俄國企圖以主導疫情處理來插手東北,伍連德受命北上,奮戰(zhàn)數月后終于遏制住疫情。治疫期間,伍連德敢于擔當,他解剖尸體、隔離檢疫、建立自主防疫機構,在疫情遏制未見成效時,他慎審地反思各個環(huán)節(jié),大膽地提出“焚尸”舉措,獲準后大見成效。疫后,伍連德長期呼吁并收回了海港檢疫權。他積極投身于中國醫(yī)療衛(wèi)生事業(yè)的各項創(chuàng)建中來,他出任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國際學術會議——“萬國鼠疫研究會”的大會主席、撰寫《中國醫(yī)學史》、創(chuàng)設自主防疫機構、制定《海港檢疫章程》、創(chuàng)辦《中華醫(yī)學雜志》等,開創(chuàng)多個中國史上第一?!幾躁愑⒃频取段檫B德精神:公民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豐厚滋養(yǎng)》等(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伍連德對中國近代醫(yī)療衛(wèi)生事業(yè)發(fā)展的貢獻。(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伍連德人物體現(xiàn)的時代精神。32.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1929年,經濟危機到來,各國匆忙應對:美國英國法國1930年通過了臭名昭著的《斯姆特——霍利關稅法案》將2萬多種產品的進口關稅大幅度提高,平均稅率達53%…羅斯福新政時放棄金本位制度,實行美元貶值。1931年頒布《緊急進口稅條例》,對進口貨物征稅50%,后來又規(guī)定:…帝國內部各邦的貨物彼此實行優(yōu)惠稅率,形成區(qū)域集團貿易圈。在提向關稅的同時,率先在對外貿易中實行大規(guī)模進口配額制度?!幾赃~克·亞達斯《時代:20世紀全球史》材料二1996——2006年世界總產出與世界貿易增長速度對比——聯(lián)合國《2005~2006年世界經濟概覽》材枓三問:中方此前回答中美貿易問題時一直使用“貿易摩擦”,但昨天開始使用“貿易戰(zhàn)”一詞。這一變化原因何在?是不是中方認為中美貿易沖突升級,所以才使用“貿易戰(zhàn)”一詞?答:你可能對我們的表態(tài)有一些過度解讀。我們一直在說,對于貿易戰(zhàn),中國不想打、不愿打,但也絕不怕打。把雙方貿易摩擦定義為貿易戰(zhàn)并挑起貿易戰(zhàn)的是美方,而不是中方。我們采取的反制措施完全是正當防衛(wèi)?!?019年5月15日外交部新聞發(fā)言人耿爽答記者問(1)根據材料一,概括三國應對危機做法的共同點。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影響。(2)據材料二,概括圖表信息反映的經濟現(xiàn)象。結合國際貿易體系發(fā)展的史實明該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原因。(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從經濟角度分析中美貿易戰(zhàn)“中國不想打、不愿打,但也絕不怕打”的原因。33.材料蘇頌(1020~1101年),北宋杰出的政治家、外交家、文學家、史學家、科學家他出生于望族,自幼勤奮。蘇氏有詩禮傳家的傳統(tǒng),其祖父蘇仲昌對他要求甚嚴。蘇頌叔父蘇緘及家人為國捐軀的壯烈之舉,也深刻影響了少年蘇頌。蘇頌出任江寧知縣時,核實丁產,造冊課稅,嚴懲逃稅劣紳,減輕了百姓的負擔。在潁州知州任上,上書為民請命,減輕百姓負擔。曾負責修撰仁宗、英宗兩朝正史,編寫外交史料《華戎魯衛(wèi)信錄》29卷,書目5卷共200冊。蘇頌的科學貢獻是多方面的,他主持創(chuàng)制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鐘——水運儀象臺;他主持編著的《本草圖經》是我國古代的藥物學巨著。蘇頌注重用家風家訓規(guī)范子孫,要求家人“廣讀博學”“學貴于勤”;既要重視文化知識的學習,但更注重道德操守的培養(yǎng),身教重于言教,以孝為本;還訓示子孫“處事必公″“為官必廉”。蘇頌的廉政思想亦是流傳后世的一份精神財富?!幾詮垳婧!短K頌:博學愛民清白傳家》(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蘇頌的歷史貢獻。(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蘇頌取得卓越成就的原因。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C【解析】

根據題干可知,圖示中一把剪刀將英國脫離歐盟,說明英國脫歐影響著歐洲一體化的進程,故C項正確;圖片僅反映英國脫歐,不能反映歐洲國家之間的矛盾,排除A項;題干并未就英國脫歐后的國家發(fā)展做出判斷,排除B項;圖片不能說明歐洲一體化對全球化的阻礙作用,排除D項。故選C。2、D【解析】英法在捷克斯洛伐克問題的“和平”解決體現(xiàn)了英法的綏靖政策,使法西斯主義更加肆無忌憚,從而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爆發(fā),A正確;蘇臺德等地割讓給德國,標志英法的綏靖政策達到頂峰,BC正確;1939年4月起,英、法、蘇三國就締結同盟條約展開談判,但最終沒有取得任何實質性的結果,D錯誤,符合題目要求。故答案選D。3、A【解析】

根據材料信息,一戰(zhàn)前的德國政府由于害怕被民眾批評為軟弱或膽怯,所以在處理外交問題時總是保持強硬態(tài)度,反映了德國民眾的這種民族的激進情緒影響了政府的外交政策,A項符合題意;材料未涉及德國通過戰(zhàn)爭轉移國內矛盾,B項錯誤;C項“左右”表述錯誤,排除;材料是民眾的激進民族主義情緒,不是民主訴求,D項錯誤。故選A。4、B【解析】

1864年至1894年正是鴉片戰(zhàn)爭結束至甲午戰(zhàn)爭期間,這一時期列強積極開拓國際市場,中國進出口關稅呈現(xiàn)下降趨勢,說明中國日益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意味著中國逐漸淪為資本主義世界市場中提供原料和市場的重要區(qū)域,即殖民地化程度日趨嚴重,B正確;民族資本主義初步發(fā)展是在甲午戰(zhàn)爭后,排除A;通過稅率變化無法得出中國貿易順差或者逆差,排除C;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逐漸喪失海關權力,排除D。5、C【解析】材料反映了武臣危害更大,所以要重用文臣,即要“重文輕武”,所以選C是符合題意的,正確;材料根本就不涉及“強干弱枝”以及“重內輕外”,所以選項A、B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材料反映的是重用文臣而非冗官冗費問題,選項D不符合題意,排除;故本題選C。點睛:本題解題的關鍵點在于要明白“亦未及武臣十之一也”意在強調文臣危害遠遠低于武臣,所以要“重文輕武”。6、B【解析】

材料說明國共兩黨對于中華民族文化的愛護,表明抗戰(zhàn)期間,國共兩黨團結合作,共同抗日。故B正確;民族發(fā)展不是這一行動的主要意義,排除A;保護歷史文物是表現(xiàn)的行為,不是重要的意義,排除C;國共兩黨的階級屬性不同,此行為顯然不是消除兩黨的隔閡,排除D。故選B。7、C【解析】

根據材料可知,漢密爾頓和詹姆士·麥迪遜兩人在很多問題上存在分歧,但都主張實行聯(lián)邦制,故C選項符合題意。材料重點說的是最終達成的結果而非爭論,A選項排除。憲法代表的是資產階級的利益而非美國人民,B選項排除。美國南北方經濟矛盾被徹底根除的說法不符合史實,D選項排除。8、C【解析】

根據材料可知以孫中山為首的資產階級革命派國民革命的內涵由英雄革命轉向革命必須聯(lián)合工農才能取得勝利,可見孫中山在五四運動之后逐漸意識到工農大眾的力量,選項C正確;1919年五四運動無產階級登上歷史舞臺,材料中時間為1924年,選項A排除;指導思想是資產階級革命思想(三民主義),只是依靠的力量有所轉變,選項B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孫中山思想的轉變,與廣大民眾無關,選項D排除。9、A【解析】

根據“1954年”可知此時正處于“一五”計劃時期,宣傳畫內容反映的是煉鋼,由此說明“一五”計劃推動了我國重工業(yè)的發(fā)展,故選A;社會主義制度基本建立是在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排除B;1954年“大躍進”運動尚未開展,排除C;宣傳畫內容反映的是“一五”計劃,不是三大改造,排除D。故選A。10、C【解析】根據“強調人的理性作用和獨立思考”可知,王守仁的這種觀點包含有強調人的個體意識的因素,具有進步作用,C正確;王守仁的心學是對儒家思想的發(fā)展,A錯誤;王守仁的心學與程朱理學都認為理是世界的本源,只是認識理的途徑不同,B錯誤;D夸大了理學的作用,排除。11、B【解析】

《雁門關外》是元好問憑高吊古,抒發(fā)了元初結束多年戰(zhàn)亂之后“四海一家”的變化。B正確;材料表述的是統(tǒng)一之后的變化,不是戰(zhàn)爭的破壞,A排除;材料無法體現(xiàn)其詩歌創(chuàng)作水平超越前代,C排除;材料表明他對國家統(tǒng)一的贊同,而不是不滿,D排除。故選B。12、A【解析】

由材料“電磁感應現(xiàn)象。根據這一發(fā)現(xiàn),1866年德國人西門子制成發(fā)電機”,可見科學成為技術進步的推動力,故選A;材料沒有涉及產業(yè)結構問題,排除B;早在工業(yè)革命時期,已經實現(xiàn)機器制造業(yè)的機械化,排除C;材料主旨主旨不是技術革新呈現(xiàn)連鎖反應,排除D。13、D【解析】

一般認為近代醫(yī)學興起于文藝復興以后,且近代醫(yī)學體系的建立與題意主旨不符,故排除A項;封建王權被徹底推翻明顯與題意中的時間不符,故排除B項;基督教和上帝是歐洲的基本信仰,雖然人們開始反思上帝及人生問題,但并沒有拋棄對上帝的信仰,而是在信仰上帝的同時開始重視人自身的幸福,故排除C項,故選D項?!军c睛】“1348年”是本題的關鍵信息。14、B【解析】

材料中毛澤東反對照搬馬克思主義,提出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這是要求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民族化的體現(xiàn),故B項正確;“工農武裝割據"早在1928年時就已經被提出,材料中的觀點有利于"工農武裝割據”思想的完善,而不是提出,排除A項;“本本主義”實際上是思想保守的體現(xiàn),而不是“左"傾冒險主義的表現(xiàn),排除C項;1927年秋收起義受挫后,毛澤東將革命轉向農村,中國就已經開始擺脫蘇聯(lián)模式,排除D項。15、B【解析】

根據題干“1919年5月”、“上海許多家長都收到同樣一份由上海華童公學校長發(fā)出的通知”、“無故缺席,但目前仍然缺席”、“荒廢學業(yè)”等信息,結合所學可以知道,五四運動爆發(fā)后,上海學生通過罷課聲援北京學生運動,因此出現(xiàn)題干中的現(xiàn)象,由此可以知道,引發(fā)題干中現(xiàn)象的原因是群眾性的反帝愛國運動,故B項正確;材料內容主要體現(xiàn)了1919年的五四運動中學生反帝愛國運動,與民族工業(yè)發(fā)展無關,故A選項錯誤;淞滬會戰(zhàn)發(fā)生在1937年,與題干時間不符,故C項排除;根據材料“1919年5月”“無故缺席,但目前仍然缺席”、“荒廢學業(yè)”等信息可知,材料體現(xiàn)了五四運動,而不是國民經濟崩潰,學業(yè)難繼,故D選項錯誤。16、D【解析】

材料體現(xiàn)的是歷史具有根據以往的經驗來推知歷史發(fā)展趨勢的功能,所以歷史是一門不可獲取的學問,強調的是歷史學的功能,D正確;歷史規(guī)律是對前半句的反映,A排除;材料未涉及歷史循環(huán)論,B排除;材料未涉及歷史進化論,C排除。17、A【解析】

從材料“一位叫丁東升的學員請假考中秀才,學校的總管(校長)特別掛牌褒獎”可知當時雖然創(chuàng)辦了新式學堂,人們還受傳統(tǒng)教育觀念的影響,即通過科舉考試為官,故選A;水師學堂是新式學校,說偏重科舉與史實不符,排除B;C與材料內容不符,排除;D是對材料曲解,排除。18、C【解析】

梭倫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和伯里克利改革,不斷削弱貴族的權利,擴大平民的權利,使雅典民主政治不斷發(fā)展完善,故選C;在古代雅典,婦女沒有公民權,不能享受民主權利,排除A;B不符合雅典史實,排除;雅典城邦民主只向少數公民開放,排除D。19、D【解析】

材料體現(xiàn)的是世界市場的發(fā)展及地區(qū)局部沖突不斷,為此可以解決的方案包括推行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充分發(fā)揮聯(lián)合國的作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和構建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①②③④符合題意,D正確,ABC排除。故選D。20、B【解析】

依據材料“通過了英國脫歐協(xié)議”并結合歐盟的發(fā)展可知,英國脫離了歐盟影響了歐盟一體化進程,表明經濟區(qū)域集團化發(fā)展受到重大的挑戰(zhàn)。B正確;歐盟是一個政治、經濟一體化的組織,A錯誤;英國脫離歐盟是歐洲議會投票的結果,體現(xiàn)了歐洲議會的作用,C錯誤;材料反映的是經濟區(qū)域集團化的挑戰(zhàn),而不是經濟全球化的新模式,不符合材料主旨,D錯誤。故選B。21、A【解析】根據所學知識,17~18世紀的歐洲,資本主義有了較快發(fā)展,因此出現(xiàn)聲勢浩大的啟蒙運動;而19世紀末的中國,資本主義發(fā)展不充分,因此也沒有使思想得到深刻的解放。故答案為A項。其他三項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C、D項。22、A【解析】

根據題干所述,國民政府的上述做法有助于糧食增產,有助于堅持長期抗戰(zhàn),A正確;上述做法發(fā)生在國統(tǒng)區(qū),與敵后戰(zhàn)場無關,排除B;1940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尚未建立,排除C;材料只是單純涉及到糧食增產,與農村生產關系變革無關,排除D。23、C【解析】

軍機處所用蘇拉(即聽差),照例揀選十五歲以下不識字之幼童,以防泄漏機密,說明軍機處具有保密性強的特點,故選C;A材料信息無法體現(xiàn),排除;軍機處選用十五歲以下不識字之幼童聽差,無法體現(xiàn)重視人員素質,排除B;D表述太絕對,錯誤,排除?!军c睛】解答本題的關鍵信息是“軍機處所用蘇拉(即聽差),照例揀選十五歲以下不識字之幼童”,聯(lián)系所學軍機處的特點分析解答。24、C【解析】

1949年到1952年,我國著手國民經濟恢復任務,排除A;材料沒有反映優(yōu)先發(fā)展重工業(yè)的信息,排除B;一五計劃的計劃值與完成值大致吻合,說明制定的經濟目標較為穩(wěn)妥可靠,故選C;材料沒有反映社會主義建設與社會主義改造相結合的信息,排除D。25、D【解析】

依據材料信息可知,丈夫只獲得對嫁資的使用和收益權,并不享有所有權,婚姻解除后,妻子結婚帶來的嫁資不再是她對丈夫的贈與,這說明當時羅馬法重視對私有財產的保護,因此D選項正確。A選項錯誤,材料不能體現(xiàn)男女平等的內容;B選項錯誤,材料信息沒有涉及“契約”問題;C選項錯誤,依據材料不能得出羅馬法忽視社會民情。故正確答案為D選項。26、C【解析】

根據題干結合所學可知,,蘇聯(lián)政府對農產品低價收購并高價出售,為工業(yè)化建設積累更多資金,故C項正確;政府高價出售農產品增加了居民生活成本,不利于城市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排除A項;題干信息不能體現(xiàn)農莊生產效率,排除B項,表中僅列出三類農產品及其在農業(yè)中所占的比重,不能體現(xiàn)農業(yè)的產業(yè)結構,排除D項。故選C。27、D【解析】

根據題干可知表格中即包含洋務運動的軍用與民用工業(yè),也包括民族資本主義企業(yè),它們均為中國近代民族工業(yè),故D項正確;申新紡織廠為民族資本主義工業(yè),并非洋務企業(yè),排除A項;安慶軍械所、發(fā)昌機器廠、輪船招商局分區(qū)為洋務企業(yè),并非民族資本主義企業(yè),排除B項;申新紡織廠設立時,清朝統(tǒng)治已經結束,排除C項。故選D。28、C【解析】

建立在歐洲莊園經濟基礎之上的是封建等級制,隨著城市的復興,歐洲等級君主制取代了封建等級制。14、15世紀隨著商品經濟發(fā)展,歐洲出現(xiàn)資本主義萌芽,這一時期歐洲的政治體制是君主專制,隨著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fā)展,歐洲確立起來君主立憲制,根據以上分析可知,C正確;A、B、D排除。29、B【解析】

據材料可知,美國對歐洲的援助是臨時和不系統(tǒng)的,歐洲需要美國持久和全面的經濟援助;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馬歇爾計劃推動了歐洲經濟的恢復,故B項正確;杜魯門主義是政治方面的對抗,故A項排除;C項是以蘇聯(lián)為首的,排除;D項是軍事對抗,排除。30、B【解析】

根據材料可知,該組織是聯(lián)合國,其成立于1945年4月,由50多個國家在美國舊金山制定憲章,是當今世界最大的國際組織,其宗旨是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材料中對聯(lián)合國制憲會議的地點表述有誤,選項B符合題意,選項A、C、D表述正確,不符合題意,排除?!军c睛】解題關鍵是對聯(lián)合國基本信息的準確掌握。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1)撲滅東北鼠疫,挽救人民生命;成立防疫機構,培訓防疫隊伍;創(chuàng)立專業(yè)醫(yī)學機構,創(chuàng)辦醫(yī)學刊物,提高醫(yī)學水平;收回海關檢疫權利,維護國家主權;著書立說,學術成就突出。(2)精神:愛國主義;敢于擔當;學術淵博;具有自主創(chuàng)新精神?!窘馕觥?/p>

(1)貢獻:依據材料“伍連德受命北上,奮戰(zhàn)數月后終于遏制住疫情”、“建立自主防疫機構”可得出撲滅東北鼠疫,挽救人民生命;“伍連德長期呼吁并收回了海港檢疫權”、“他積極投身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