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作文備考之人民日報提供:6組多元思辨示例、5篇滿分思辨范文_第1頁
2024年高考作文備考之人民日報提供:6組多元思辨示例、5篇滿分思辨范文_第2頁
2024年高考作文備考之人民日報提供:6組多元思辨示例、5篇滿分思辨范文_第3頁
2024年高考作文備考之人民日報提供:6組多元思辨示例、5篇滿分思辨范文_第4頁
2024年高考作文備考之人民日報提供:6組多元思辨示例、5篇滿分思辨范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01

6組三元思辨示例話題1:定力、活力、魅力

標題:讓青春的魅力之花,在定力活力中綻放

【開頭段】歲月悠悠,衰微只及肌膚;熱忱拋卻,頹唐必致靈魂。有人認為青春只是放

蕩不羈愛自由的樣子,有人認為青春只是桃面丹唇柔膝,所以他們會"拼顏值""吃青春飯”。

私以為,青春之年華并非魅力的代名詞,培定力與活力之沃土,方能育魅力之花,讓青春的

魅力之花在定力和活力里綻放!

【論證段】

有人認為就是要吃青春飯,而我認為應讓青春更長,要以活力為陽,照魅力之花。

有人認為青春就是拼顏值,而我認為應讓青春有內(nèi)涵,要以定力為壤,養(yǎng)魅力之花。

青春應初心如磐,以定活之沃土,綻魅力之花。

【結尾段】

青春是星辰指引,是山長水闊,是風和日暖,是人間無數(shù)。定力應如號角,吹響青春初

心不變的旋律;活力應如畫筆,繪寫青春拼搏向上的萬千氣象。當今社會并非"拼顏值,吃

青春飯”的社會。我們應以定力與活力為基,探尋自身魅力,使有限的生命煥發(fā)無窮的光彩,

讓青春之花在定力與活力中永遠綻放!

話題2:俯視、仰視、平視

標題:俯仰之間,平等相待

【開頭段】

放眼這世界,你所看到的風景,往往取決于你看待這世界的角度,固定的視角可以驚艷

了你,也能狹隘了你。多角度地看待這世界,平等相待,或許,你將領略到不一樣的美。

【論證段】

仰望星河,不必頂禮膜拜;

俯瞰大地,必須扎根泥土;

平視向前,不受視野局限。

【結尾段】

俯瞰大地時,你應有對星辰大海的追求;奔向終點時,你要走好腳下的每一步。俯仰之

間,平等相待。因為你所看見的,都會照亮你走向未來的路。

話題3:相馬、賽馬、養(yǎng)馬

標題:欲得千里駒,需搭青云梯

【開頭段】

良劍期乎斷,不期乎饃錦;良馬期乎千里,不期乎驥瞥。新時代領路人曾強調(diào),二十一

世紀是人才的世紀,"人才是第一資源"。韓愈《雜說》有言: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以

馬喻人才,如今人才的選拔培養(yǎng)不僅需要"相馬"的伯樂,還需要"賽馬"的跑場,更需要"養(yǎng)馬

”的槽廄。欲得千里駒,需搭青云梯。

【論證段】

欲得千里馬,先要有伯樂相馬之術,知馬懂馬,唯此才能斯須九重真龍出,一洗萬古凡

馬空;

延攬來人才,不能一勞永逸,任何人才都需要不斷打磨,就像要想使馬能擁有奔馳千里

的能力,就需要給馬提供馳騁機會,是日牽來赤墀下,迥立閶闔生長風;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想要人才生生不息、源源不斷,更需以人才培養(yǎng)人

才。

【結尾段】

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人才就是競爭

力,人才的價值不可估量,對于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擁有人才才能立于不敗之地。所以,人

才選拔培養(yǎng),需要教之、養(yǎng)之、取之、任之,有一非其道,則足以敗亂天下之人才。欲得千

里駒,需搭青云梯。

話題4:蓄勢、謀勢、乘勢

標題:辯清'勢"而知所向,乘"勢"上而知所為

【開頭段】

百千年前,《孫子兵法》中有"水能漂石"之勢;百千年后,環(huán)球局勢"波遹云詭",吾儕

新青年當何如?私以為,當辨清'勢"而知所向,乘,勢"上而知所為。

【論證段】

正確認識"勢",是合理乘"勢"而上的先決條件;

明晰了勢之方向后,在不同局面中選擇把握"勢”的不同方法便極其關鍵。

【結尾段】

叔本華說,"人的意義在于意志有所追求。"少年們啊,看清時代的大勢,順勢而上,追

求獨屬于你的榮光吧!

話題5:熱愛、堅韌、突破

標題:因熱愛而堅韌,以堅韌勇突破

【開頭段】

鵬北海,鳳朝陽,蛟試翼,鯨騰翔。我輩少年郎,曄曄如扶桑,壯志凌蒼咒,精誠貫白

虹?;厮輩且钻碌木W(wǎng)球生涯,能突破性地獲得成功,成為中國最優(yōu)秀的網(wǎng)球選手,與他的熱

愛與堅韌密不可分。他說,"為了所熱愛的事情,你一定要堅忍不拔全力以赴",也是全力以

赴的堅韌,才讓他追光而行,不斷突破,創(chuàng)造奇跡。

【論證段】

終日乾乾,但行不倦。

唯有熱愛可抵歲月漫長;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

因為熱愛,時光知味,歲月沉香,才能卑以自牧,含章可貞,才能日拱一卒,功不唐捐;

因為堅韌,志之所趨,無遠弗屆,才能云程發(fā)韌,培風圖南,才能韶華向遠,精進臻善。

【結尾段】

風泱泱,潮滂滂,紅日升,光萬丈。黃夜青燈,朝瞰夕月,人生百年路漫漫,上下求索

少年郎。融入新時代,爭做新青年,未來征途遠,我輩青年當心懷熱愛以逐夢,守堅韌以砥

礪向上,不斷突破創(chuàng)造時代輝煌。擘畫藍圖襄盛世,潮頭登高再擊槳。

話題6:靈感、創(chuàng)造、共享

標題:善尋靈感敢創(chuàng)造,共享成果展未來

【開頭段】

讀史三千年,先祖觀尺蟾之態(tài)而啟發(fā)靈感,留下深刻哲思,助我國火星車創(chuàng)造性更新系

統(tǒng),為美國月球車設計提供借鑒。以我之見,上述事件蘊發(fā)展之理:我輩應善尋靈感敢創(chuàng)造,

共享科技成果,使人類未來光明且同歸。

【論證段】

靈感蘊于精微處,須彌藏身芥子中。

靈感是創(chuàng)造與共享的前提,我依應以如炬慧眼識之,激發(fā)創(chuàng)造靈感;

"創(chuàng)造"是連接"靈感"與"共享"兩物的橋梁,以實際踐履將靈感落色成圖,為共享提供物

質(zhì)基礎;

共享是前二者的成果體現(xiàn)與再升華,將靈感與創(chuàng)造之成就置于多元平臺,在交融互鑒中

迎來光明再發(fā)展前景。

【結尾段】

"悟道九萬里,靜觀物中智。"愿我們皆能明靈感、創(chuàng)造、共享之理,展我青年光彩共創(chuàng)

美好未來。

02

5篇滿分思辨范文

《人民日報》時評精選一

有利益考量,也要有理想情懷

“如今的青年怎么了",近來,關于青春的話題持續(xù)引發(fā)社會熱議。有聲音批評,本是

最富朝氣銳氣、最有權利做夢的年輕一代,不少人卻陷入利益的羈絆,精致利己而老于世故,

熱衷實惠而恥談理想。

實際上,時常陷入利益羈絆的又何止青年?一事當先,做還是不做,往往悉心思忖;分

內(nèi)工作,竭盡全力還是敷衍塞責,尚得仔細權衡。得與失,取與予,風險與收益,付出與回

報一一在利益的坐標系上,很多人都在自覺不自覺地演繹著價值排序,精準計算著投入產(chǎn)出。

一切似乎都進行得準確順暢。只是,當物質(zhì)的欲望填滿生活,利益的喧囂遮蔽生命的星光,

在萬籟俱寂的夜晚,也會惘然惆悵:為什么,我們“兩手滿當當,心中空蕩蕩”?

當今中國,利益的正當性早已“除魅”。對利益名正言順的主張,讓人人得享發(fā)展成果,

“利益覺醒”可說是改革開放最重要的成就之一。馬克思早有斷言:“人們奮斗所爭取的一

切,都同他們的利益有關”??桃饣乇芾?,豈止是陳腐迂闊,離開利益的齒輪,世界將空

擋滑行。對個人也好,對社會也好,都如小平同志所言,“如果只講犧牲精神,不講物質(zhì)利

益,那就是唯心主義”。

但是,考量利益,并非讓利益的追求絕對化。表面上看,精致的利益計較未必無益于社

會的進步。相反,它有可能在短期內(nèi)創(chuàng)造出經(jīng)濟奇跡。利益最大化的風輪,很容易鼓蕩物質(zhì)

的城堡遍地開花。然而,這樣的城堡卻精神凋敝,缺乏良性演進的可能。只在意自己的人不

會在意公共問題,只關心物質(zhì)利益的人不會關心社會福祉。

一旦利益的巨浪吞噬了理想情懷,我們的身邊便會充斥利己主義的鐵桿擁建,責任能夠

淡忘、道德可以離席、靈魂容許出丑。不是嗎?毒奶粉泛濫,地溝油盛行,在唯利是圖的利

益盡頭,是良知的出局和底線的崩塌。

志愿服務,主動回報社會,卻被猜測其中掩藏著利益動機;應對災難,企業(yè)獻出愛心,

卻被揣度背后有著利益交換。楊善洲圖什么,用利益的邏輯說不通,就斥為“傻瓜”;郭明

義為什么,用功利的尺子量不了,就斷言“神經(jīng)病”。利益的風暴撕碎了懸在一些人頭頂?shù)?/p>

崇高云層,人不過是欲念死海中一個小小的漩渦。“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

利往”,不與實利掛鉤的理想不是“做作”、便是“矯情”,利益于是成為時代價值的“粉

碎機”,讓我們的社會只剩誅心之論,難言感動信任。

這是現(xiàn)代版的義利困惑,也是墮落版的利益考量。走出了“恥于言利”的時代,難道就

一定要拋棄“時刻準備著”的理想?經(jīng)歷著“利益解放”的大潮,難道就一定要放棄“為了

全人類”的信念?拒絕利益主義獨步天下,理想情懷又該何處安放?

就像文學家所說的那樣,“理想有如晨星一一我們永不能觸到,卻可以借著星光在人生

海洋中遠航”。確實,理想饑不可食,寒不可衣,不能幫我們找一個優(yōu)厚的工作,領一份體

面的薪水。甚至一個有理想的人,活在當下,會比別人更覺生存的困難與尷尬。但是人若沒

有了理想,生命將走向何方?我們贊頌希望“讓人類遠離饑餓”的袁隆平,我們欽佩把汗水

灑落山間郵路的王順友,實際上是贊頌一種更飽滿的意義、欽佩一種更豐盈的人生。循著理

想的星光,我們才能跳脫一己得失,眼界更遠、胸懷更大,找到一個更持久、更深刻的生命

出口。

“唯意志論”者固然舉步維艱,只有利益的人生同樣蒼白無力,“喻于利”不是開啟幸

福的萬能之鑰,“喻于義”才能推開夢想的必然之門。構筑精神的高地、留存理想的底色,

才有靈魂的原野郁郁蔥蔥,文明的河流碧波蕩漾。這就是為什么寫出《國富論》的亞當?斯

密,更看重《道德情操論》,也是為什么社會的改革者,既需要現(xiàn)實主義的利益考量,更需

要理想主義的勇氣擔當。

翻開歷史,越是大發(fā)展、大變動的時代,越需要有超越個人、超越利益的理想。文藝復

興時代人文主義的執(zhí)著信念,法國大革命中民主自由的熱烈追求,20世紀初葉席卷世界的

紅色狂飆,都曾是導引時代前進的旗幟。在中國現(xiàn)代化的關鍵時刻,在“觸動利益往往比觸

及靈魂還難”的當下,尤需在物質(zhì)利益之外,多一份理想情懷。借用叔本華的一句話,它是

對每個時代偉大事物的同一性和連續(xù)性的信心,是對一代代人的變化和衰退的抗議。

《人民日報》時評精選二

有“批判精神”,也要有“建設心態(tài)”

曾有人說,批判精神,是呼喚進步的閃耀火花,它證明至少我們還沒有沉淪;批判精神,

是追求真理的神圣之光,它證明至少我們還沒有墮落;批判精神,是面向未來的熱切向往,

它證明至少我們還沒有絕望。

誠哉斯言。在漫長的人類歷史上,批判是思想進步的活水、社會發(fā)展的源泉。沒有哥白

尼的批判精神,就沒有神學大廈的坍塌,也就沒有我們所生活星球的真相;沒有費爾巴哈的

批判精神,就沒有對黑格爾哲學的揚棄,也就沒有馬克思主義的登場;沒有共產(chǎn)黨人的批判

精神,就不會有社會主義中國的撥亂反正,也就沒有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正是在批判中,

我們突破一個又一個禁區(qū),從必然王國一步步逼近自由王國。

如果說問題是時代的呼聲,那么批判則是對這呼聲的回應。在認識論層面,批判是認識

問題的邏輯起點;從方法論角度,批判為解決問題、推動進步提供了契機。然而,僅僅有批

判精神,混沌的世界是否就一片澄明、叢生的問題是否就迎刃而解?

比批判更進一步,費爾巴哈貢獻了唯物主義的思想武器,哥白尼勾畫出太陽系運行的真

實圖景。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態(tài)度,毛澤東說得清楚:“我們不但善于破壞一個舊世界,我們還

將善于建設一個新世界”。

這樣的態(tài)度,是辯證唯物主義者的態(tài)度,也是歷史唯物主義者的態(tài)度。在他們眼中,推

動歷史前進的力量,不是置身事外的冷嘲熱諷,也不是痛快一時的情緒宣泄,而是破與立的

對立統(tǒng)一、批判與建設的相得益彰。他們懂得,當批判精神異化為“為批判而批判”,不加

分辨地否定昨天、鄙薄今天、懷疑明天,結果只能陷入歷史的虛無:昨天一無所有,今天一

無是處,明天一無建樹。

社會總有不完美,值得批判的事情豈止車載斗量。13億人口的中國,快速發(fā)展的轉型

期,有問題,甚至有很多問題,都再正常不過;即便是已經(jīng)“熊抱”現(xiàn)代化的發(fā)達國家,也

不得不承認,“今天,技術的進步已經(jīng)使得人類可以往返于地球與月球之間,但我們在處理

人類事務方面依然捉襟見肘”。對這些問題拿起批判的武器,正確而且必要。問題是,如果

人人都坐而論道,誰來為我們解決問題?

與解決問題相比,做個“批判家”并不難,對照理想,現(xiàn)實的缺憾俯拾即是。做個“憤

青”就更容易,只需加一句“這個社會怎么了”,微博便會“很有氣質(zhì)”。但是,復雜的矛

盾不會因批判自然遁形,社會的正義更不會因批判自動實現(xiàn)。斯洛文尼亞前總統(tǒng)德爾諾夫舍

克說得好,“單靠政治人物的努力是難以改善世界的”。社會的每一根毛細血管,都不能放

棄對肌體健康所負有的責任。

批判是通向正義感的捷徑,是體現(xiàn)存在感的絕佳方式,但歷史的責任不允許我們滿足于

道德飆車。中國的進步,不只需要“好不好”、“該不該”的判斷,也需要“行不行”、“能

不能”的探尋。制度的改革,社會的改良,人心的改善,有待眾人一起發(fā)力。鞭撻黑暗時,

點亮蠟燭;蔑視貪婪時,拒絕同流;痛斥冷漠時,伸出雙手……我們不僅要做提出問題的共

同體,更要做解決問題的共同體。

“顛簸于批判主義的無邊波浪之中,我們需要尋找一塊陸地建構自己的理想?!绷钊诵?/p>

慰的是,在我們的時代,有18名路人漠然而過的佛山街道,也有大學生司占杰傾注愛心的

麻風病村莊;有彭宇案莫衷一是的質(zhì)疑,也有碩士生李英強興辦鄉(xiāng)村圖書館的志向;有郭美

美炫富的空虛手袋,也有志愿者行動的樸實守望;有校園里“懷疑的時代還需要信仰嗎”的

不休爭論,也有新聞界“我是建設者”倡議的強烈共鳴……站在這塊劇烈轉型的不完美土地,

有人沉溺于憤世嫉俗,有人習慣于悲觀抱怨,但總有一些人以行動肩起責任,用積極主動的

點滴努力,積攢起改造社會的正能量。

時代不僅需要解構,更需要建構。不要把批判的自由留給自己,卻把創(chuàng)造的權利讓給別

人。歷史的原野如此遼闊,作為時代的一員,你完全可以栽下花草、留下芬芳,種下樹木、

留下清涼。不僅當一個批判者,也要做一個建設者,每個人的一小步,就是時代前進的一大

步。

《人民日報》時評精選三

有個體意識,也要有全局觀念

在今日中國的現(xiàn)實語境下談全局觀念,很容易招來拍磚乃至譏笑。一個傳統(tǒng)上如此重視

集體歸屬感的群體,又剛從“狠斗私字一閃念”的年代走出來不遠,很多人還沉浸在對“無

我”的反思之中。追求個性的張揚,強調(diào)多元與多樣,思想的松綁,仿佛才剛剛開始。有什

么必要在肯定個體意識的同時,強調(diào)全局觀念的“也要”?

這正是社會治理的復雜性所在。

事實上,改革開放以來,沒有哪種觀念像個體意識與利益訴求一樣,如此席卷人心。從

“主觀為自己,客觀為他人”到“我的地盤我做主”,從“言利未必非君子”到“無利不起

早”,個人利益已經(jīng)成為很多人處理社會關系的出發(fā)點?;蚝罨蛑卑祝驕睾突蚣ち?,對

個體的強調(diào),迅速在社會價值譜系中全線展開。

觀念的演進,源自奔流的實踐。個體意識勃興的背后,是告別計劃經(jīng)濟、走向社會主義

市場經(jīng)濟的社會進程。明確的權利主體和利益邊界,是市場經(jīng)濟和法治社會的內(nèi)在要求。“凡

是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決策都要充分聽取群眾意見,凡是損害群眾利益的做法都要堅決防止

和糾正”,也正是因為對個體利益的尊重,中國的改革和發(fā)展才贏得了億萬人發(fā)自內(nèi)心的推

動。只有集體沒有個體的時代一去不返。

然而,“全局”從來不會因為對“個體”的強調(diào)就不復存在。辯證法的偉大在于,它永

遠提醒我們認識到問題的另一面。垃圾焚燒廠建在你這里不行,建在我這里也不行,但它總

要建在一個地方,否則必然是垃圾圍城;修橋修路修車站,拆你的房子不行,動我的奶酪不

許,但它不可能修在空中,除非大家都不過橋不走路不出遠門。一邊抱怨霧霾遮天,一邊不

愿安步當車節(jié)能減排;一面痛罵就醫(yī)難買房貴,一面又都想掛專家號住豪宅,這樣的“通吃

心態(tài)”,不止是在初級階段的中國行不通,在這個世界上的其他任何地方,恐怕也都會碰壁。

一切都讓個人聽命于集體,強調(diào)個人為“全局”無條件犧牲確屬苛求;但“我滿足了,

才是公平,我滿意了,才叫正義”,肯定也非理性。如果每個人都想著一己之私的最大化,

完全以自身的感受衡量社會進步,“各私其私,絕無國民同體之概念”,不僅難以發(fā)育出良

好的社會,也難以長久維持個體的利益。

中國社會已經(jīng)進入利益多元的時代。如果我們承認權利和利益的多元多樣,歡呼由此帶

來的文明進步,那么也必須承認這樣的事實:不同的利益都要尊重,個體與整體必須協(xié)調(diào)。

近年來,無論是地鐵禁食的爭議,小區(qū)文明養(yǎng)犬的討論,還是公共場所禁煙引發(fā)的熱議,一

系列公共事件無不提醒我們,個體行為并非是可以肆意奔突的河流,權利是有邊界的。正如

諺語所說,你揮舞拳頭的權利止于我的鼻尖。懂得不同主體的妥協(xié)溝通,才能形成多元共存

的利益格局。

社會的發(fā)展,將個體的尊嚴和福利推上了空前的高度,但也要看到,超乎歷史條件和時

代環(huán)境的個人主張,可能成為國家之痛。對“從搖籃到墳墓”高福利制度的過度追求,讓歐

洲國家掉入高成本、高稅收的陷阱,社會危機由此而生。同樣地,在中國進入快速城鎮(zhèn)化的

當下,要求取消所有城鄉(xiāng)差別,在教育、醫(yī)療、戶籍制度等方面實現(xiàn)絕對的均等化,不僅是

脫離歷史的,也是超越時代的。

從世界范圍來看,20世紀以后,傳統(tǒng)的權利概念經(jīng)歷了一個社會化的過程,即絕對的、

排他的權利須受到某種限制,以服從公共利益的需要。這個過程也是作為個體的公民重新進

入社會的過程,是意識到權利之上還有社會責任的過程。無視他人權利和社會整體利益,脫

離時代的語境,抽象的權利只能在現(xiàn)實中逐漸風干。

不要總讓“個體”與“全局”彼此排斥、互相追尾,不要總將對“全局”的考量,放在

“個體”的對立面上。標簽盛行的地方,理性容易枯萎;思維陷入絕對時,真理即成謬誤。

如果說,個體意識和權利意識的覺醒,只是公民意識成熟的第一步,那么讓這個社會變得更

好,還需要每一個人更多秉持目光四射的全局觀念,更多承擔力所能及的社會責任。

《人民日報》時評精選四

有“問題意識”,也要有“過程意識”

曾有學者慨嘆,我們遭遇了一個“問題的時代”。從大都市惱人的霧霾到田野間空心化

的村莊,從“蟻族”、“蝸居”難圓夢想到“舌尖上的安全”屢現(xiàn)危機。翻開報紙,相關討

論不絕于耳;打開網(wǎng)絡,種種質(zhì)疑迎面而來。一時間,問題讓人煩惱,問題使人憤怒,問題

令人“絕望”。

如何看待我們時代的問題?

“不回避矛盾,不掩蓋問題”,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是對問題應有的態(tài)度?!皢栴}是

時代的聲音”,30多年改革開放歷程,可以說正是在解決問題中步步向前。如果眼里沒有

問題、心里沒有期待,也就不會改革、難言發(fā)展。有“問題意識”,是認識能力提升的表現(xiàn);

能暢所欲言直面問題,更是時代社會的進步。

然而,過猶不及。如果“唯以問題識天下”,群情激憤中,任“問題焦慮癥”裹挾成極

端情緒,固化為狹隘認識,演變?yōu)槠珗?zhí)思想,將人人變成易燃易爆品;如果“只讓問題遮望

眼”,心灰意冷間,讓“問題悲觀癥”驅(qū)逐社會自信心,抵消發(fā)展正能量,吞噬我們的幸福

感,“問題意識”本身就也成了問題。

今天的中國,發(fā)展很快,矛盾高發(fā),問題不少。我們固然要有“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的緊迫感,但也不能期望萬年之事、朝夕解決。將問題拖成歷史問題誠不可取,畢其功于一

役也絕不現(xiàn)實。任何時候不能忘了,我們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面對各種問題,不切實

際的空頭支票,超越階段的夸張口號,或是“一招就靈”的萬能良藥,不是天真幼稚,就是

輕浮狂躁。

歷史無非就是問題的消亡和解決,現(xiàn)實也無非是問題的存在和發(fā)展。從辯證法的角度看

待我們所處的世界,本身就是一個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關鍵是要把問題放在中

國的現(xiàn)實語境中觀察,與國情對接、跟現(xiàn)實對表。一年一度的春運最為典型,一個多月34

億人次出行,而人均擁有的鐵路,還不到一根香煙長度?,F(xiàn)代化的速度提升了,過程卻無法

壓縮,再加上不斷增大的人口規(guī)模、水漲船高的期待訴求,都使問題的存在有客觀性、必然

性,問題的解決有復雜性、長期性。

希望找到一個總開關,按一下就解決所有問題,肯定是空想。但在充滿糾結的生活中,

幾乎每一個問題的細節(jié)里,倒確實暗藏著一個“哲學按鈕”,按下那個按鈕,被遮蓋的意義

就會一目了然。比如,農(nóng)民工問題。過去十幾年里,2.6億農(nóng)民相繼進城,接近俄羅斯和日

本人口的總和。他們的生活要在短時間內(nèi)超越“綠皮車、編織袋”階段,子女教育與就業(yè),

自身醫(yī)療與住房,十幾年積累的問題要一下解決,即便是奧林匹克山上的希臘諸神,恐怕也

無能為力。發(fā)展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消化問題同樣需要時間。用辯證法的方式考量社會進程,

才能還原事件的真實意義。

解決問題的愿望迫切,可以理解,更應該重視。不過,如果能多點“過程意識”,會更

有利于看到主流、形成共識。比如教育公平。北京、上海的常住人口中,非戶籍人口占三分

之一強。異地高考理應破冰,可如果不加任何限制地開閘放水,城市的優(yōu)質(zhì)教育資源即使翻

番,也無法滿足如此激增的就讀需求。近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進一步提高重點高校招收

農(nóng)村學生比例。不正是在這樣的日拱一卒中,才逐漸逼近問題的最終解決?

抽象的價值,存留在理論之中;具體的公正,則需體現(xiàn)在每一個人身上,不像喊喊口號

那樣簡單。醫(yī)療改革既需協(xié)調(diào)利益魔方,更需面對海量剛需和分布不均的現(xiàn)實;收入分配改

革“分好蛋糕”理念明確,具體調(diào)整卻是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知易行難,在當前中國,尤其如

此。不存在一種簡單化的理念,可以立竿見影搞定所有“中國式問題”。30多年中國的漸

進式改革,正是從哲學層面上理清了問題與過程的關系,才摒棄了急于求成的冒進,拒絕了

休克療法的誘惑,找到了正確的邏輯和順序。

風雨多經(jīng)人不老,關山初度路猶長。有時候,我們的確感到被問題“追著走”、“推著

走”。這可以理解,轉型期中國問題一大堆,公眾和輿論更加敏感,未來的改革之路肯定也

充滿挑戰(zhàn)。但也要看到,正是在對問題的不斷突圍中,國家社會得到了實質(zhì)性改善。既有“問

題意識”,也有“過程意識”,才能讓改革者有更多回圜余地,才會對未來更有信心。

《人民日報》時評精選五

有“權利意識”,也要有“法治觀念”

這些年來中國社會的最大變化之一,就是公民權利意識的覺醒。如果說,當年一部《秋

菊打官司》的電影,曾讓人們充滿好奇,那么今天,“討說法”已經(jīng)成為社會口頭禪。從主

張經(jīng)濟、社會、文化和消費者權利,到捍衛(wèi)政治、環(huán)境、食品安全和納稅人權利,“權利意

識”從未像今天這樣,如此深入人心、影響社會、改變國家。

毫無疑問,這是一個走向權利的時代。市場經(jīng)濟發(fā)展帶來的自由平等意識、網(wǎng)絡媒體勃

興提供的多元表達平臺、民主政治進步造就的個體意識啟蒙,所有這一切,成為人們權利意

識的萌發(fā)、表達和伸張的“時代注腳”。與之相伴,“權利意識”的高漲,也為樹立法律權

威、培養(yǎng)法治觀念、發(fā)掘公民意識,起到了巨大推動作用,成為社會進步的催化劑?!耙辉?/p>

錢”官司的較真,厘清的是社會是非觀念;“物權”概念的普及,調(diào)動起創(chuàng)造財富的熱情;

“環(huán)境權”的主張,增強著生態(tài)文明的群眾基礎……

與此同時,時代的洪流往往泥沙俱下,在極短時期內(nèi)高漲的權利意識,也呈現(xiàn)出某種“初

級階段”特征。正如《社會管理藍皮書一一中國社會管理創(chuàng)新報告》指出的,“一部分人只

注重享受權利,不注重履行自己的責任和義務,由此導致公眾權利意識強與社會責任意識弱

并存這一現(xiàn)象的存在”。飛機航班延誤,沖上跑道攔飛機;發(fā)生醫(yī)患糾紛,把棺材花圈抬到

醫(yī)院;網(wǎng)上討論辯論,動輒粗口相向,乃至暴力威脅……一些人為了維護個人權益,無視他

人權益,罔顧公共利益,甚至更進一步,把他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