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湖南省高考考前歷史押題卷(附答案解析)_第1頁
2024年湖南省高考考前歷史押題卷(附答案解析)_第2頁
2024年湖南省高考考前歷史押題卷(附答案解析)_第3頁
2024年湖南省高考考前歷史押題卷(附答案解析)_第4頁
2024年湖南省高考考前歷史押題卷(附答案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湖南省高考考前押題卷

學校:姓名:班級:考號:

一、單選題

1.是行禮所用的酒器。春秋后期,不少諸侯國將輒下方的方形棱角改為圓形,這樣既

增加了容量,又更加便于制作(如圖1、圖2所示)。后世文人卻大多認為這一“改進”是“為

政不得其道,,“君臣父子各失其本分諸義”的寫照。這說明,春秋時期青銅禮器的變化()

圖1方形I艦(仿西周早期形制)圖2醫(yī)T形部(春秋戰(zhàn)國之際)

A.助長了民間的奢靡風氣B.得益于鑄造技術的進步

C.揭開了禮崩樂壞的序幕D.折射出社會轉型的趨勢

2.劉邦立漢以后重建封建制度,陸續(xù)分封諸侯王和列侯,然而漢代郡縣與封國并行的“雙軌

體制”只施行于關東地區(qū),在關西地區(qū)則采取全面郡縣的一元統(tǒng)治體制。統(tǒng)治者旨在()

A.吸取秦朝滅亡的經驗教訓B.貫徹因俗而治政策

C.構建中央優(yōu)勢的區(qū)域格局D.健全地方行政體系

3.鄉(xiāng)品本是魏晉中正代表鄉(xiāng)黨輿論為士人評定的資格等級。一般認為,魏晉士人鄉(xiāng)品的評

定基于“先天”的家世和“后天”的德行。實際上,中正授予鄉(xiāng)品,往往把“后天”因素融入“先

天”因素考量。這一現(xiàn)象()

A.導致了選舉權地方化B.表明選官制度逐漸趨于理性

C.加劇了社會階層固化D.體現(xiàn)出注重官員的文化素質

4.如圖為唐初莫高窟壁畫《張騫出使西域圖》,展現(xiàn)了漢武帝(前140—前87年在位)部

下?lián)魯⌒倥髱Щ貞?zhàn)利品“祭天金人”和“漢宣帝(前73年一前49年在位)不知祭天金人名

號故派張騫出使西域問佛”的場景。該壁畫()

A.內容虛構,不具有史料價值B.是實證漢代佛教傳入中國的史料

C.內容真實,能反映歷史事實D.是研究唐初佛教發(fā)展的重要史料

5.洪武九年(1376年),明朝宣布改革行省領導體制,設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

都指揮使司,號稱“三司”?!叭尽备魉酒渎?,每遇“大事”,布政使須“會都、按議”,再申報

中央有關部門批準。特別是遇到地方“民變”或動亂,布、按二司無權調動軍隊,須向朝廷申

報,再由都司出兵。據(jù)此可知,明初“三司”體制()

A.提高了中央與地方機構的行政效率B.顛覆了傳統(tǒng)地方行政管理體制

C.形成縱橫交錯的地方治理網絡體系D.對地方行政運作帶來雙重影響

6.康有為早期取法周公,以《周禮》為治理中國的寶典;中期借助春秋公羊學的孔子改制

說,宣揚維新變法的政治主張;晚期以大同為人類最高理想,融合中西,統(tǒng)攝古今,創(chuàng)立新

道德進化學說。康有為這種思想發(fā)展歷程()

A.表明維新思想具有變通性B.取決于康有為對國情的正確分析

C.緣于救亡圖存運動的需要D.推動了維新運動向縱深領域發(fā)展

7.1931年南京國民政府開始組織文官高等考試,國民政府一方面以“致力于國民革命”的年

限為資格,另一方面規(guī)定黨義為考試科目。這樣的規(guī)定()

A.打開了廣招人才的政治門路B.限制了非國民黨員進入政府

C.體現(xiàn)民主政治劃時代的進步D.使國民黨完全實現(xiàn)一黨專政

8.1939年《大眾日報》籌備期間,籌備組歸納出這份報紙的性質須遵循以下三條:

第一,這是個黨的報紙,代表山東分局的機關報;

第二,這是一個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報紙,一切消息、言論等都要考慮到有利于統(tǒng)一戰(zhàn)線;

第三,這是群眾性的報紙,要廣泛發(fā)動群眾。

由此可見,該報刊()

試卷第2頁,共8頁

A.體現(xiàn)了建立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需要B.服務于斗爭環(huán)境中傳播知識的需求

C.致力于開辟一個服務現(xiàn)實的思想陣地D.凸顯了革命根據(jù)地人民的斗爭精神

9.“20世紀60年代,新中國第一部水墨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問世后,獲得國際上極高

的關注和贊揚。茅盾先生觀看后即興賦詩:“莫笑故事誕,此中有哲情,畫意與詩情,三美

此全具?!边@體現(xiàn)出新中國的藝術創(chuàng)作趨向()

A.突出情節(jié)的曲折性B.服務于國際市場

C.擺脫強烈的政治性D.探索民族化道路

10.1945年7月,面對黃炎培提出的“歷史周期率”問題(即中國歷史上的政權呈現(xiàn)往復循

環(huán)的周期性現(xiàn)象),毛澤東回復以“人民民主”;2012年,習近平重提這一話題,并鄭重回答

中共找到了跳出歷史周期率的“第二個答案”,即“自我革命”。從“人民民主”到“自我革

命”的話語變遷反映了()

A.制度建設的完善B.共產黨的自我調適C.改革開放的成效

D.人民主體的擴大化

n.閱讀《人類早期文明使用的部分文字》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文字的出現(xiàn)

約公元前3000-前2000年

*-c三

幺m

Tj二

Aallrl啟

ljllg一

ro:

e上

R度

,.T

圖畫文字線形文字A甲骨文

楔形文字象形文字字母文字

(古去兩河流域)

(古代埃及)(古代印度)(腓尼基)(古代克里特)(商朝)

消失消失消失延續(xù)消失延續(xù)

希臘字母、拉丁字母、阿拉馬字母漢字

①各區(qū)域文明產生的時期大致相同

②反映了世界文明發(fā)展的多元特點

③商業(yè)發(fā)展決定文字的消失或延續(xù)

④不同文明間存在一定程度的交流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12.浮世繪是日本的一種繪畫藝術形式,因巧妙地與木板活版印刷結合而在江戶時代

(1603-1868)廣為流行。“浮世”一詞是取意于日本自中世以來的佛教概念中相對凈土的充

滿憂慮的現(xiàn)世。圖3是日本最著名的畫作。

《神奈川沖?浪里》,1830,日本

該畫以富士山為背景,描繪了“神奈川沖”(即神奈川外海)的巨浪掀卷著漁船,船工們?yōu)榱?/p>

生存而努力抗爭的圖像

關于浮世繪,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著重描繪底層民眾的生活B.反映了日本文化的多元特征

C.真實再現(xiàn)日本的社會現(xiàn)狀D.折射出日本對外政策的轉變

13.下列選項中,史實與結論相符的是()

史實結論

光榮革命后,英國議會提出,允許保留君主制,但君主制要符合他們英國資產階級

A

的要求主張自由放任

《獨立宣言》稱“除非那些人民情愿放棄自己在立法機關中的代表美國倡導議會

B權,但這種權利對他們有無法估量的價值,而且只有暴君才畏懼這種為中心的政治

權利”體制

普魯士打敗拿破侖后,收復萊茵地區(qū),但當?shù)鼐用袢詧猿謱嵤斗▏乱庵久褡褰y(tǒng)

C

民法典》而不接受普魯士的民法典一進程開啟

巴黎公社規(guī)定,所有公職人員都由普選產生,選舉者可以隨時撤換被凸顯了無產階

D

選舉者級的政治訴求

A.AB.BC.CD.D

14.19世紀末,印度國大黨大力推廣古代印度的傳世經典的復興,《摩訶婆羅多》《羅摩衍

那》等古代經典再度流行,國大黨領袖提拉克稱贊《薄你梵歌》是“最甜蜜而不朽的果實”。

國大黨推廣古代經典意在()

試卷第4頁,共8頁

A.推動民族解放運動B.喚醒印度工人階級

C.弘揚印度古典文化D.摧則世界殖民體系

15.20世紀60年代,蘇聯(lián)與古巴簽訂經濟貿易協(xié)定,給古巴大量貸款,同時購買古巴的蔗

糖。古巴希望通過大量生產和出口蔗糖來積累資金;蘇聯(lián)希望通過進口古巴的食糖,來降低

生產糖的成本,將種植甜菜的土地用來種植產量更高的農作物,從而創(chuàng)造更大的經濟效益。

這說明()

A.互惠合作符合國家需求B.控制拉美地區(qū)成為冷戰(zhàn)焦點

C.世界形勢影響外交政策D.社會主義統(tǒng)一的市場已建立

16.有當代學者評價19世紀末的世界“與今天我們這個時代也有許多相似的地方“??梢灾?/p>

持該觀點的史事有()

A.科技進步推動全球化進程B.世界殖民體系的建立

C.和平與發(fā)展成為時代主題D.全球治理機制的形成

二、材料分析題

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渲淵之盟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迭經爭論的題目,有些讀史的人認為宋朝不能

在開國之初,一鼓作氣先攻下契丹,既承認遼政權的存在,又開“歲幣”之濫觴,以后兩宋

之“積弱”,只有使局面江河日下。所以遭淵之盟是一種地緣政治的產物,表示這兩種帶競

爭性的體制在地域上一度保持到力量的平衡。

----摘編自黃仁宇《萬歷十五年》

材料二:

南北朝五北南民

(宋)隋唐代宋宋元明清國

中國歷史氣溫變化圖

——據(jù)鄧小南《王安右與他的時代》

(1)結合上述材料概括漫淵之盟出現(xiàn)的背景條件,兩種分析是否恰當,還可以補充哪些史料。

(2)澧淵之盟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迭經爭論的題目,請談談你的看法。(表述成文,史論結合,

邏輯嚴謹)

三、論述題

18.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蘇報》案與中外交涉

1903年5月,《蘇報》延請章士釗為主筆,發(fā)表鄒容的《革命軍》、章太炎的《駁康

有為論革命書》,同時報道各地學生的愛國運動。清政府要求逮捕章太炎等人,引發(fā)《蘇報》

案。

第一階段:關于封館拿人的交涉

6月29日,清候補道俞明震、上海袁樹勛共同知照駐滬外國領事,要求從簽票協(xié)捕

《蘇報》和愛國社有關人員。“工部局卒徇其請”,應允簽票協(xié)捕,但提出的條件是“凡在

租界犯案者,應在公堂定罪,在租界受罪”。30日,中外探警逮捕了章太炎等五人。次日,

鄒容自行投案,共計六人暫禁于租界捕房。經過清廷上海官吏與英、美駐滬領事的“再四磋

商”,7月7日《蘇報》正式閉封。

第二階段:關于引渡《蘇報》各犯的交涉清政府認為“此事關系重大,非立正典刑,

不能定國是而遏亂萌”,延聘外國律師向公審公廨代為起訴,力主將各犯解赴南京,由中國

方面處理,“將來懲辦輕重由我”。與此同時,清政府外務部也與各國駐京公使多次交涉,

希望促使各國駐華公使“務飭滬領將已獲六犯迅速解寧,聽從中國辦理”。延至7月底,除

英國外的各國公使均已應允交犯。但此時發(fā)生了沈芨因揭露《中俄密約》而被清政府杖斃于

北京的事件,于是,“各國皆不以為然,決不肯交”《蘇報》各犯。最終,雖然清政府多次

表示對六犯“絕不辦死罪”,但英國使、領人員認為永遠監(jiān)禁量刑太重,堅持必須減等罪責。

至此,中外交涉的重心從是否引渡,轉變?yōu)楦鞣柑貏e是章、鄒二人監(jiān)禁年限的交涉。

第三階段:關于《蘇報》案各犯監(jiān)禁年限的交涉經過多次交涉,清政府看到英國對此

案把持甚緊,堅持甚堅,自己斷難如愿,因而對此案已是再衰三羯,氣餒怠倦。同時英方也

表示愿意與清方共同復訊、復議此案。清廷于1904年2月23日訓令兩江總督魏光素:“可

派員再會審,酌照英使所請公同定斷,以期結束”。

試卷第6頁,共8頁

1904年5月21日,上海會廨額外公堂宣判:“鄒容監(jiān)禁二年,章炳麟(章太炎)監(jiān)

禁三年,罰作苦工,以示炯戒。限滿釋放,驅逐出境”。至此,歷時近一年的《蘇報》案中

外交涉宣告結束。

——據(jù)王開璽《晚清變局》

以當時一名資產階級革命者的身份對《蘇報》案涉及的中外交涉寫一則新聞綜評。(要求:

觀點正確,史論結合,邏輯清晰,表述成文)。

四、材料分析題

19.甘蔗與蔗糖

多數(shù)學者認為甘蔗起源于印度,后被引入中國和東南亞等地種植。甘蔗制糖技術也起

源于印度,后傳入中國、波斯、大食等地,唐太宗就曾派使臣到印度學習熬糖技術。

由于日本嚴重缺糖,所以明清時期的中日貿易中,糖是運往日本的大宗商品,然后從

日本換回大量白銀和銅。

新航路開辟后,甘蔗又被引入美洲殖民地,催生了以蔗糖為重要商品的洲際貿易

——“三角貿易”。甘蔗種植和熬糖需要大量勞動力,非洲黑人奴隸填補了印第安人大量死

亡所帶來的勞動力短缺。工業(yè)革命前后,源源不斷的廉價蔗糖從美洲運往歐洲,進入千家萬

戶,糖逐漸由奢侈品變?yōu)樯钊沼闷罚滋桥渲Х?、紅茶來飲用,產生了新的嗜好和文化。

糖不僅影響了人們的飲食習慣,還成為工人階級卡路里的廉價來源。工人階級在工作間歇喝

茶休息,加糖的茶能迅速補充熱量,讓人精力充足,從而提高了勞動效率,推動了工業(yè)的發(fā)

展。

1884年以前,中國仍大量出口蔗糖,但19世紀末20世紀初后,中國已成為蔗糖進口

國。

(1)依據(jù)材料,請繪制出制糖技術的傳播路線。

要求:在答題卡上的世界地圖中用箭頭畫出

(2)歷史現(xiàn)象是緊密聯(lián)系、存在因果關系的。從這一角度,依據(jù)材料和所學,結合15—20世

紀初世界歷史的重大史實,解讀甘蔗種植和蔗糖貿易。

試卷第8頁,共8頁

參考答案:

1.D

【詳解】本題是多類型單項選擇題。據(jù)本題次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影響題,時空

是春秋時期。根據(jù)材料“春秋后期,不少諸侯國將鰥下方的方形棱角改為圓形,……’為政不

得其道‘‘君臣父子各失其本分諸義'的寫照?!奔八鶎W可知,西周時期,青銅器被視為權力的

象征。春秋后期,周王室日益衰微,青銅器的禮器功能弱化,實用功能增強,形成了“禮崩

樂壞”的局面,這在客觀上適應了社會變革時期的要求,D項正確;材料體現(xiàn)不出春秋時期

青銅禮器的變化與民間奢靡風氣的關系,與題意無關,排除A項;材料并未涉及青銅鑄造

技術進步的相關信息,不符合題意,排除B項;周王室進入春秋時期,就已經揭開了禮崩

樂壞的序幕,與題干時間不符,排除C項。故選D項。

2.C

【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jù)題干設問詞,可知是目的題。根據(jù)題干關鍵信息可

知準確時空是:漢朝時期的中國。根據(jù)材料“然而漢代郡縣與封國并行的‘雙軌體制’只施行

于關東地區(qū),在關西地區(qū)則采取全面郡縣的一元統(tǒng)治體制”和所學可知,漢朝在關東地區(qū)冊

封同姓王并通過血緣關系加以籠絡,使其拱衛(wèi)中央,同時郡縣的存在又能對王國起到一定的

制衡作用,避免地方叛亂割據(jù);而關西地區(qū)全面推行郡縣制,保證中央的權威,并實現(xiàn)對關

東地區(qū)諸侯國的制衡。結合上述分析可知,漢朝對地方制度的設置是為了構建中央優(yōu)勢的區(qū)

域格局,C項正確;吸取秦朝滅亡的教訓是郡國并行制推行的原因之一,非目的,排除A

項;因俗而治政策屬于影響因素,非目的,排除B項;受時代局限性影響,當時的地方行

政體系并不健全,排除D項。故選C項。

3.C

【詳解】本題是多類型單項選擇題。據(jù)本題次題干的提示詞,可知這是本質題、影響題。

據(jù)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據(jù)材料可知是魏晉南北朝的九

品中正制,主要以家世門第為選官的主要依據(jù),而材料體現(xiàn)中正授予鄉(xiāng)品,往往把“后天”

的德的因素融入“先天”因素考量,說明選官注重家世,忽視品德,加劇了社會階層固化,C

項正確;材料沒有體現(xiàn)選舉權問題,排除A項;選官注重家世,忽視品德,說明選官制度

不公平,并不是理性的體現(xiàn),排除B項;注重官員的文化素質是隋唐的科舉制,排除D項。

故選C項。

4.D

【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jù)本題主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時空是唐朝時

答案第1頁,共10頁

期(中國)。根據(jù)材料“唐初莫高窟壁畫《張騫出使西域圖》,……,漢宣帝(前73年一前49

年在位)不知祭天金人名號故派張騫出使西域問佛’的場景。”及所學可知,莫高窟壁畫《張

騫出使西域圖》繪制于唐朝初年,當時佛教盛行,壁畫內容突出了問佛,這顯然是佛教徒有

意偽造歷史、杜撰故事,目的是提早佛教傳入中國的時間,抬高佛教的地位。由此可見,該

壁畫是研究唐初佛教發(fā)展的重要史料,D項正確;此壁畫并非真實場景,對于研究張騫出使

西域史料價值不高,但內容并不都是虛構的信息,排除A項;西漢宣帝時張騫已經去世,

佛教也尚未傳入中原,并不是實證漢代佛教傳入中國的史料,排除B項;該壁畫的內容并

不是真實場景,不能反映歷史事實,排除C項。故選D項。

5.D

【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jù)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jù)本題時間

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明朝(中國)。據(jù)材料“明朝宣布改革行省領導體制,設承宣布政使司、

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布、按二司無權調動軍隊,須向朝廷申報,再由都司出兵”及

所學知識可知,明朝地方實行三司制有利于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

但不利于緊急事務的處理,反映了對地方行政運作帶來雙重影響,D項正確;三司制屬于地

方制度,不涉及中央機構的行政效率,排除A項;三司制是在傳統(tǒng)地方制度基礎上的變革,

沒有徹底顛覆傳統(tǒng)地方行政管理體制,排除B項;材料只涉及三司在地方分掌其職,沒有

涉及地方與地方之間的聯(lián)系,不能說明形成了地方治理“網絡體系”,排除C項。故選D項。

6.C

【詳解】本題是多類型單項選擇題。據(jù)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原因、影響題。

據(jù)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中國)。據(jù)本題材料信息可知,康有為是中國近代

最具影響的思想家之一,解決社會現(xiàn)實問題是他一生不變的追求,為給近代中國的發(fā)展找尋

方案,不同時期借助的思想依據(jù)不同,因此緣于救亡圖存的需要,C項正確;康有為的維新

思想屬于其中期的特征,無法反映早期和晚期思想,排除A項;康有為并沒有正確認識到

中國的國情,排除B項;1898年維新運動失敗,排除D項。故選C項。

7.B

【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jù)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影響題。據(jù)本題時間

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中國)。據(jù)材料“國民政府一方面以‘致力于國民革命’的年限為

資格,另一方面規(guī)定黨義為考試科目”及所學知識可知,國民黨在文官考試中設置有利于國

民黨黨員進入文官的條件,限制了非國民黨員進入政府,B項正確;材料反映的是國民黨文

官考試的局限性,A項不符合題意,排除A項;南京國民政府采取材料中規(guī)定的目的是為

答案第2頁,共10頁

了方便國民黨黨員進入政府,并非民主政治的進步,排除C項;材料中的措施限制了國民

黨黨員進入政府,有利于維護國民黨一黨專政,但并非這種政策使國民黨“完全實現(xiàn)”一黨專

政,排除D項。故選B項。

8.C

【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jù)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推斷題。根據(jù)題干關鍵信息

可知準確時空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中國。根據(jù)材料“1939年《大眾日報》籌備期間”“這是

一個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報紙,一切消息、言論等都要考慮到有利于統(tǒng)一戰(zhàn)線”“這是群眾性的報紙

,要廣泛發(fā)動群眾”和所學可知,抗日戰(zhàn)爭時期,中國共產黨積極籌備《大眾日報》,利用

報刊來維護統(tǒng)一戰(zhàn)線和發(fā)動群眾,說明的是該報刊致力于開辟一個服務現(xiàn)實的思想陣地,C

項正確;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建立于1937年,排除A項;材料與傳播知識無關,主要是為抗戰(zhàn)

服務,排除B項;材料未涉及人民的斗爭精神,排除D項。故選C項。

9.D

【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jù)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jù)本題時間

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世紀60年代(中國)。根據(jù)材料可知,《小蝌蚪找媽媽》以水墨畫

的形式展現(xiàn),兼具哲情,畫意與詩情,體現(xiàn)出新中國的藝術創(chuàng)作趨向探索民族化道路,D項

正確;材料未涉及動畫情節(jié)內容,不能體現(xiàn)情節(jié)的曲折性,排除A項;材料體現(xiàn)出新中國

的藝術創(chuàng)作趨向探索民族化道路,“服務于國際市場”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項;材料體現(xiàn)

出新中國的藝術創(chuàng)作趨向探索民族化道路,并未體現(xiàn)新中國的藝術創(chuàng)作趨向擺脫強烈的政治

性,材料依據(jù)不足,排除C項。故選D項。

10.B

【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jù)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jù)本題時間

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當代中國。據(jù)材料可知,面對“歷史周期率”問題,中國共產黨給出了

從“人民民主”到“自我革命”兩個答案,充分體現(xiàn)了我們黨不斷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

新、自我提高的精神和能力,B項正確;材料描述的是跳出“歷史周期率”的關鍵措施,即“自

我革命”,而非制度建設,排除A項;材料描述的是“自我革命”,而非改革開放的成效,排

除C項;“自我革命”是加強黨的建設和領導,而非人民主體的擴大化,排除D項。故選B

項。

11.C

【詳解】材料展現(xiàn)的是人類早期文明使用的部分文字,不同的時期出現(xiàn)了多種不同的文字,

說明世界文明發(fā)展具有多元特點,②正確;從圖中可以看出這些文字之間有一些共同點,說

答案第3頁,共10頁

明不同文明間存在一定程度的交流,④正確,故c項正確;材料顯示各文明是不同時期,

①錯誤,排除A項;商業(yè)發(fā)展決定文字的消失或延續(xù),說法過于絕對,不符合史實,④錯

誤,排除B、D兩項。故選C項。

12.B

【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jù)本題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是正向題。據(jù)本題時間信息可

知準確時空:17-19世紀(日本)。據(jù)材料可知,“浮世”一詞含有佛教的思想,同時表現(xiàn)了當

時日本民間生活情景,結合所學可知,浮世繪又借鑒了歐洲美術的因素,因此反映了日本文

化的多元特征,B項正確;浮世繪描寫民間生活,不全是底層民眾的生活,排除A項;浮

世繪有深刻的社會背景,但不是所有繪畫主題都真實再現(xiàn)社會現(xiàn)狀,排除C項;浮世繪反

映日本社會狀況,材料不涉及對外政策,排除D項。故選B項。

13.D

【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jù)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據(jù)本題時間

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法國)。據(jù)材料“巴黎公社規(guī)定,所有公職人員都由普選產生,

選舉者可以隨時撤換被選舉者”,可知巴黎公社體現(xiàn)民主,注重群眾監(jiān)督,體現(xiàn)了無產階級

的政治訴求,D項正確;“光榮革命后,英國議會提出,允許保留君主制,但君主制要符合

他們的要求”,反映了英國資產階級和君主派的妥協(xié),并不是主張自由放任,排除A項;《獨

立宣言》的內容反映了美國倡導權利的制約,排除B項;“開啟”的說法錯誤,排除C項。

故選D項。

14.A

【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jù)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目的題。據(jù)本題時間

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世紀末的印度。根據(jù)材料可知,印度國大黨通過弘揚古典文化,

喚醒民族意識,推動民族解放運動,A項正確;國大黨不是無產階級政黨,排除B項;弘

揚古典文化是國大黨的手段而非目的,排除C項;國大黨致力于印度的民族解放,而非整

個世界殖民體系的摧毀,排除D項。故選A項。

15.A

【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jù)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本質題。根據(jù)題干關鍵信息可

知準確時空是:20世紀60年代的蘇聯(lián)和古巴。根據(jù)材料“古巴希望通過大量生產和出口蔗

糖來積累資金;蘇聯(lián)希望通過進口古巴的食糖,來降低生產糖的成本,將種植甜菜的土地用

來種植產量更高的農作物”和所學可知,20世紀60年代,蘇聯(lián)與古巴簽訂經濟貿易協(xié)定,

雙方互通有無,古巴獲得了貸款支持和蔗糖資源出口,蘇聯(lián)也因此降低了生產糖的成本,土

答案第4頁,共10頁

地利用率得到提高,獲益巨大,因此材料強調的是互惠合作符合國家需求,A項正確;冷戰(zhàn)

的焦點在歐洲,非拉美,排除B項;材料未涉及世界局勢對外交的影響,排除C項;冷戰(zhàn)

時期,使社會主義國家在經濟上結為一體是經濟互助委員會,排除D項。故選A項。

16.A

【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jù)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據(jù)本題時間

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現(xiàn)代世界。根據(jù)材料和所學可知,19世紀末的世界歷史與今天有

許多相似之處,這主要體現(xiàn)在科技進步推動全球化進程。在19世紀末,隨著第二次工業(yè)革

命的完成,人類社會進入了電氣時代,科技進步極大地推動了全球化的發(fā)展,當今世界科技

發(fā)展日益迅速,科技進步進一步推動全球化的發(fā)展,A項正確;世界殖民體系在20世紀90

年代已經瓦解,排除B項;和平與發(fā)展成為時代主題是在20世紀,與19世紀末無關,排

除C項;全球治理機制在19世紀末尚未形成,排除D項。故選A項。

17.(1)

分析:材料一,在黃仁宇看來,漕淵之盟是一種地緣政治的產物,表示這兩種帶競爭性的體制在

地域上一度保持到力量的平衡,地理因素視為影響甚至決定國家對外政治決策的一個基本因

素,并依據(jù)這些地理因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成,分析預測世界或者地區(qū)范圍內的戰(zhàn)略形勢以

及有關國家的政治行為。

材料二的觀點是,可從氣候變遷角度來研究當時北方少數(shù)民族南侵的原因,由于北方氣候變冷,

草地減少,導致少數(shù)民族南下,出現(xiàn)民族之間的戰(zhàn)爭。

兩種觀點都有道理,正說明形成澧淵之盟的局勢是多種因素構成產物。

補充:可以補充遼的封建化改革及國力的增強、北宋的“積貧”“積弱”及社會矛盾尖銳和軍事

力量羸弱等方面的史料。

(2)澧淵之盟順應民族友好發(fā)展的需要。

海淵之盟是當時宋遼均勢的產物,兩方不可能戰(zhàn)勝對方,簽訂和約應是最好的選擇。由于漕淵

之盟的影響,宋遼兩國之間暫時不再兵戎相見,結束了長達百年的軍事沖突,為兩國帶來了之

后一百二十年的和平,在一定的歷史時期內,兩國政權都松了一口氣。例如:史載,“生育繁息,

牛羊被野,戴白之人(白發(fā)長者),不識干戈”,此后宋遼邊境長期處于相對和平的狀態(tài)。又如:宋

朝節(jié)省了巨額戰(zhàn)爭開支,歲幣(30萬)的支出不及用兵的費用(3000萬)百分之一,避免了重兵長

年戍邊造成的過量徭役和朝廷賦稅壓力,以極少的代價換取了戰(zhàn)爭所難以獲取的效果。同時,

促進了宋遼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有利于中華民族的經濟發(fā)展、文化繁榮、民族交融。

由此可知,盡管對宋朝來說,亶淵之盟是有一定經濟負擔,但其產生的積極作用是非常明顯的。

答案第5頁,共10頁

【詳解】(1)本題是背景類、特點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宋代(中國)。據(jù)材料“所以澧淵

之盟是一種地緣政治的產物,表示這兩種帶競爭性的體制在地域上一度保持到力量的平衡”

及所學知識可知,在黃仁宇看來,澧淵之盟是一種地緣政治的產物,表示這兩種帶競爭性的體

制在地域上一度保持到力量的平衡。在黃仁宇的觀點中,地理因素視為影響甚至決定國家對

外政治決策的一個基本因素,并依據(jù)這些地理因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成,分析預測世界或者

地區(qū)范圍內的戰(zhàn)略形勢以及有關國家的政治行為。

據(jù)材料中國歷史氣溫變化圖信息及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二從氣候變遷角度來研究當時北方少

數(shù)民族南侵的原因,由于北方氣候變冷,草地減少,導致少數(shù)民族南下,出現(xiàn)民族之間的戰(zhàn)爭。

兩則材料對漕淵之盟形成的背景條件,在不同的角度進行了分析,這兩種觀點都有道理,正

說明形成漕淵之盟的局勢是多種因素構成產物。如果要充分認識澧淵之盟的背景條件,可以

再補充遼的封建化改革及國力的增強、北宋的“積貧”“積弱”及社會矛盾尖銳和軍事力量羸弱

等方面的史料。

(2)本題是論述題之歷史探究結論論證題時空是:宋代(中國)。設問要求談談對澧淵之盟

的看法。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澧淵之盟之后,宋遼之間維持了相對長時間的和平與穩(wěn)定,宋

遼之間的經濟都有了一定程度的發(fā)展,推動了漢族與少數(shù)民族的經濟、文化交流,據(jù)此可概

括觀點:漫淵之盟順應民族友好發(fā)展的需要。在論述中,主要結合澧淵之盟推動民族友好發(fā)

展角度進行論證??蛇M行說明如下:澧淵之盟是當時宋遼均勢的產物,兩方不可能戰(zhàn)勝對方,

簽訂和約應是最好的選擇。由于澧淵之盟的影響,宋遼兩國之間暫時不再兵戎相見,結束了長

達百年的軍事沖突,為兩國帶來了之后一百二十年的和平,在一定的歷史時期內,兩國政權都

松了一口氣。例如:史載,“生育繁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白發(fā)長者),不識干戈,,,此后宋遼邊境

長期處于相對和平的狀態(tài)。又如:宋朝節(jié)省了巨額戰(zhàn)爭開支,歲幣(30萬)的支出不及用兵的費

用(3000萬)百分之一,避免了重兵長年戍邊造成的過量徭役和朝廷賦稅壓力,以極少的代價換

取了戰(zhàn)爭所難以獲取的效果。同時,促進了宋遼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有利于中華民族的經濟

發(fā)展、文化繁榮、民族交融。最后進行總結:盡管對宋朝來說,漫淵之盟是有一定經濟負擔,

但其產生的積極作用是非常明顯的。

18.觀點:中國的封建主義和外國侵略勢力是近代中國革命的主要對象。

闡述:清政府在交涉中的態(tài)度暴露其反動本質,如從清政府及地方當局為捕殺革命人士,竟

不惜斷送中國司法主權,犯有政治、外交兩方面重大錯誤,暴露了其對內鎮(zhèn)壓,對外妥協(xié)退

讓的反動本質。列強在交涉過程中的態(tài)度暴露其侵略本質,一方面列強通過對清政府施壓,

答案第6頁,共10頁

企圖在中國建立起更能適應其侵略需要的政治法律制度,擴大在華侵略權益的角度;另一方

面列強利用中國人民與清政府之間的尖銳矛盾,以“保護”革命者的面目出現(xiàn),借此兼收緩和、

消弭中國人民反帝情緒,以維護列強在華的侵略權益。案件交涉促使中國人民覺醒,通過交

涉過程,中國人民更加清醒地認識到帝國主義和清政府的本質,認識他們之間的關系,促使

更多的中國人傾向革命,有利于推進中國革命的進程。由此可見,近代中國民主革命的主要

任務是反帝反封建。

【詳解】本題是論述題之歷史事物闡釋題,時空是晚清時期。首先,根據(jù)材料“1903年

5月,《蘇報》延請章士釗為主筆,發(fā)表鄒容的《革命軍》、章太炎的《駁康有為論革

命書》,同時報道各地學生的愛國運動。清政府要求逮捕章太炎等人,引發(fā)《蘇報》案?!?/p>

及所學可得出觀點:中國的封建主義和外國侵略勢力是近代中國革命的主要對象。其次,由

材料“清候補道俞明震、上海袁樹勛共同知照駐滬外國領事,要求從簽票協(xié)捕《蘇報》和愛

國社有關人員?!薄爸型馓骄读苏绿椎任迦?。次日,鄒容自行投案,共計六人暫禁于租

界捕房?!奔八鶎W可知,清政府在交涉中的態(tài)度暴露其反動本質,如從清政府及地方當局為

捕殺革命人士,竟不惜斷送中國司法主權,犯有政治、外交兩方面重大錯誤,暴露了其對內

鎮(zhèn)壓,對外妥協(xié)退讓的反動本質。由材料“清政府外務部也與各國駐京公使多次交涉,希望

促使各國駐華公使'務飭滬領將已獲六犯迅速解寧,聽從中國辦理”“雖然清政府多次表示

對六犯'絕不辦死罪',但英國使、領人員認為永遠監(jiān)禁量刑太重,堅持必須減等罪責。至此,

中外交涉的重心從是否引渡,轉變?yōu)楦鞣柑貏e是章、鄒二人監(jiān)禁年限的交涉。”及所學可知,

列強在交涉過程中的態(tài)度暴露其侵略本質,一方面列強通過對清政府施壓,企圖在中國建立

起更能適應其侵略需要的政治法律制度,擴大在華侵略權益的角度;另一方面列強利用中國

人民與清政府之間的尖銳矛盾,以“保護”革命者的面目出現(xiàn),借此兼收緩和、消弭中國人民

反帝情緒,以維護列強在華的侵略權益。由材料“關于《蘇報》案各犯監(jiān)禁年限的交涉經過

多次交涉,清政府看到英國對此案把持甚緊,堅持甚堅,自己斷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