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時42 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與世界殖民體系的瓦解 課件-2025屆高三統(tǒng)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一輪復習_第1頁
課時42 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與世界殖民體系的瓦解 課件-2025屆高三統(tǒng)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一輪復習_第2頁
課時42 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與世界殖民體系的瓦解 課件-2025屆高三統(tǒng)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一輪復習_第3頁
課時42 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與世界殖民體系的瓦解 課件-2025屆高三統(tǒng)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一輪復習_第4頁
課時42 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與世界殖民體系的瓦解 課件-2025屆高三統(tǒng)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一輪復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課時42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與世界殖民體系的瓦解知·課標明·要點1.理解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獨立運動對世界歷史發(fā)展的影響2.理解兩次世界大戰(zhàn)之間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對國際秩序的影響3.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第三世界國家的變化,認識其發(fā)展中的成就與問題1.把握“一條主線”:圍繞不同地區(qū)的殖民地人民爭取民族獨立的事件展開2.掌握“三個階段”: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興起、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的高漲、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民族解放浪潮高漲3.注意“兩個比較”:(1)橫向比較,不同國家和地區(qū)的民族民主運動呈現(xiàn)不同特點;(2)縱向比較,與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民族解放運動相比,兩次世界大戰(zhàn)之間的民族民主運動更加徹底主干知識?精要排查一、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1.拉丁美洲的民族獨立運動(1)民族獨立運動背景①歐洲殖民者長期的政治壓迫和經濟剝削②拉丁美洲的經濟有了一定發(fā)展③啟蒙思想的傳播使殖民地人民的______________日益增長④法國大革命動搖了法國,削弱了西班牙和葡萄牙對拉丁美洲殖民地的控制⑤美國獨立大大鼓舞了拉丁美洲人民歷程①序幕:1804年海地獨立②擴展:在__________和圣馬丁等人領導下,西屬拉丁美洲殖民地于1826年基本實現(xiàn)了獨立。1822年,______獲得了獨立民族民主意識玻利瓦爾巴西(2)民主革命背景①獨立后,各國大多政局動蕩,普遍實行__________統(tǒng)治,政治經濟發(fā)展停滯不前②英美等國加緊了對拉丁美洲的經濟侵略和政治滲透歷程①1889年,巴西廢除君主制,建立________②1910年,墨西哥爆發(fā)資產階級革命,1917年頒布了______________軍事獨裁共和國資產階級憲法概念·拓視野“考迪羅”(1)“考迪羅”泛指拉丁美洲各國的軍事獨裁者。在獨立戰(zhàn)爭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的軍事領袖在獨立后大都掌握了實權,紛紛建立了軍事獨裁制度,成為考迪羅。這種軍事獨裁統(tǒng)治制度或政治形式在拉丁美洲廣泛存在,稱為“考迪羅主義”。(2)其主要特點是:①通過暴力奪取政權,然后又依靠暴力維持統(tǒng)治??嫉狭_大多與國內大地產主勾結,拼命攫取財富;②對歐美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卑躬屈膝,取得財政和政治支持以維持統(tǒng)治,同時經常對周邊國家發(fā)動戰(zhàn)爭。2.亞洲的覺醒(1)背景(2)表現(xiàn)印度的民族解放運動①1885年,成立了國民大會黨,要求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主張推翻殖民統(tǒng)治,實現(xiàn)民族獨立③1908年,孟買工人政治總罷工,要求釋放提拉克,表明印度無產階級開始登上政治斗爭的舞臺伊朗的立憲革命①成果:制定了第一部______________的憲法,規(guī)定伊朗為__________國家②意義:打擊了封建主義和外國勢力,傳播了民族民主革命思想中國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統(tǒng)治,結束了______________,建立了亞洲第一個共和國民族平等和自治提拉克資產階級性質君主立憲君主專制制度3.非洲的抗爭(1)埃及抗英斗爭①特點:成立祖國黨,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口號。②結果:1882年________領導埃及軍民進行英勇無畏的抵抗。抵抗失敗,英國占領埃及。(2)蘇丹馬赫迪起義:1881年爆發(fā),沉重打擊了英國侵略者。(3)埃塞俄比亞抗意戰(zhàn)爭:______________發(fā)表《告人民詔書》,號召人民抗擊侵略者。于1896年打敗意軍,迫使意大利簽署和約,承認埃塞俄比亞是獨立國家。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阿拉比孟尼利克二世二、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的高漲1.亞洲民族民主運動的新高潮(1)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和__________的勝利,削弱了帝國主義勢力,推動了亞洲______________的深入開展。(2)概況①東亞:中國共產黨和孫中山領導的中國國民黨實現(xiàn)了第一次__________,取得重大成果。②東南亞:印度尼西亞反對荷蘭、越南反抗法國殖民統(tǒng)治的斗爭。③西亞:伊拉克、敘利亞和黎巴嫩等地,爆發(fā)了反對英法占領的斗爭。④南亞:印度的“______________”運動。十月革命民族民主運動國共合作非暴力不合作第一階段(1920—1922年)放棄英國人授予的名譽職位等,罷課、離職、抵制法院和立法機關,恢復手工紡織,不買英國布,抗稅第二階段(1930—1934年)“__________”引發(fā)了各地的抗稅斗爭第三階段(1940—1942年)發(fā)動了要求英國立即撤離的“退出印度”行動食鹽進軍教材·再開發(fā)結合必修教材“史料閱讀”,思考:史料反映了印度國大黨斗爭的主要目標是什么?主張通過什么方式實現(xiàn)?提示:主要目標:實現(xiàn)民族自治或脫離英國,民族獨立。方式:主要通過一切合法的、和平的手段實現(xiàn)。2.非洲獨立意識的覺醒(1)埃及的抗英斗爭①領導力量:成立以__________為首的華夫脫黨。②斗爭結果:1922年3月,埃及成立__________國家,但英國保留了在埃及駐軍、控制蘇伊士運河、領事裁判權等特權。(2)摩洛哥里夫地區(qū)的抗爭:________多次打敗西班牙和法國侵略軍;1923年,建立里夫共和國。(3)埃塞俄比亞抗意斗爭①1936年,墨索里尼宣布兼并埃塞俄比亞。②1941年恢復了國家獨立。扎格魯爾君主立憲克里姆3.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革命與改革(1)表現(xiàn)(2)影響: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動搖了______________,成為影響國際秩序的重要因素。阿根廷在共產黨領導下,工人舉行了反對外國資本的罷工智利成立民族陣線聯(lián)合政府,防止法西斯勢力上臺尼加拉瓜抗美斗爭①1926年,________帶領游擊隊與反動獨裁政權展開斗爭②迫使美軍于1933年撤出尼加拉瓜墨西哥卡德納斯改革①內容:對內推行__________,改組國民革命黨,確立總統(tǒng)一任制度等;對外捍衛(wèi)國家主權和本國資源②影響:引領墨西哥走上現(xiàn)代化之路桑地諾土地改革世界殖民體系三、世界殖民體系的瓦解與新興國家的發(fā)展1.世界殖民體系的崩潰(1)亞洲的民族獨立①概況:______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別成為獨立的自治領。20世紀50年代,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成為共和國。②影響:帝國主義在亞洲的殖民體系瓦解。(2)非洲的民族獨立①概況:1953年,成立埃及共和國,1956年,收回____________主權;1962年,阿爾及利亞獨立。②獨立:1960年,17個非洲國家獨立,這一年被稱為“________”;20世紀60年代末,英、法、比、葡等在非洲的殖民帝國徹底崩潰。1947蘇伊士運河非洲年(3)拉丁美洲的民族獨立結合教材“史料閱讀”,思考:《埃維昂協(xié)議》的若干內容說明了什么?提示:①法國在阿爾及利亞民族解放斗爭的打擊下,被迫放棄對阿爾及利亞的殖民統(tǒng)治,阿爾及利亞獲得獨立。②但法國仍保留在阿爾及利亞部分經濟、軍事上的特權(或法國并沒有徹底放棄原來在阿爾及利亞的殖民利益)。③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獲得獨立后,還面臨著爭取經濟上徹底獨立等任務。2.發(fā)展中國家的成就(1)亞洲①20世紀60—80年代,新加坡、______成為新興工業(yè)化國家。②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等海灣產油國出現(xiàn)了“石油繁榮”。(2)非洲:經濟獲得增長。(3)拉丁美洲:大力發(fā)展民族工業(yè)。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國家基本實現(xiàn)了工業(yè)化。韓國3.發(fā)展中國家面臨的挑戰(zhàn)(1)面臨的具體問題及解決途徑大洲面臨問題調整及結果亞洲過分依賴__________和國際市場,承受風險的能力較差1997年亞洲__________促使重新調整經濟結構,健全政府對金融體系的監(jiān)管拉丁美洲過于依賴出口貿易和外資,欠下巨額外債經過改革,拉美經濟出現(xiàn)繁榮勢頭非洲是發(fā)展最不平衡的地區(qū)成立了各種經濟合作組織,共同謀求發(fā)展國際資本金融危機(2)面臨的共同挑戰(zhàn)①不平等的________________。②發(fā)達國家操縱國際市場,壓低農產品和原料價格,抬高工業(yè)品價格。③殖民主義侵略遺留的邊界和民族等矛盾,造成一些地區(qū)沖突和政局動蕩。④發(fā)展中國家自身的政策失誤、人口過快增長、社會兩極分化、貪污腐敗等問題。國際經濟舊秩序主題探究?精準突破主題一亞非拉的民族獨立運動【勾·線索】【探·史料】1.史家說史——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興起史料一西班牙利用得來的資源發(fā)展了海上力量,提高了國際地位,因其不停地發(fā)動侵略戰(zhàn)爭,一度吞并葡萄牙,成為世界霸主。1815年拿破侖戰(zhàn)爭以后,英國意識到窮途末路的西班牙已經無法繼續(xù)維持它在海外的龐大殖民地,開始采取支援殖民地斗爭來加速西班牙殖民帝國崩潰的政策。英國從西班牙帝國后期失敗的殖民體系中吸取經驗,采取了不同于西班牙的“直接統(tǒng)治”的殖民模式,即讓當地的貴族作為自己的“代理人”,給予他們一定的政治統(tǒng)治權力,降低了對殖民地的殖民強度。——摘編自張家唐《拉丁美洲簡史》【思考1】根據史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述西班牙在拉丁美洲殖民統(tǒng)治的影響,并說明西班牙殖民帝國崩潰的原因。提示:影響:沖擊了印第安人的社會生活;增強了西班牙的國力;引發(fā)價格革命,最終導致西班牙帝國衰弱;促使后繼的殖民者改變統(tǒng)治政策。原因:拉丁美洲經濟的發(fā)展;啟蒙思想傳播,殖民地人民民族民主意識增強;法國大革命嚴重削弱了西班牙對殖民地的控制;美國獨立的鼓舞;英國支持殖民地的斗爭。史料二在亞洲覺醒時期,資產階級革命派高舉資產階級民族主義和民主主義這兩面戰(zhàn)斗的旗幟,第一次賦予亞洲的革命以資產階級民族民主主義的目標并為之浴血奮戰(zhàn)?!鲊拿裰髦髁x都要從根本上變革封建制度,用共和制或君主立憲制取代封建專制政體,同時進一步解決農民土地問題,發(fā)展民族經濟,給人民以選舉權和其他的自由平等權利?!诟锩?領導革命的資產階級把民族主義和民主主義緊密結合起來,為之進行了英勇的實踐。……資產階級的政治斗爭和下層革命斗爭,這兩股以往互無聯(lián)系的潮流開始匯合到一起,形成了由資產階級革命派領導的、有廣大人民群眾參加的民族民主革命的洪流?!鲊母锩砷_始自覺地相互聯(lián)系、相互支持?!偶胰稹丁皝喼抻X醒”的內涵及該時期各國民族民主運動的類型與特點》【思考2】提取史料二信息,歸納19世紀末20世紀初亞洲覺醒的特點。提示:特點:新興的資產階級掌握了革命領導權,組成了資產階級政黨,高舉民族主義和民主主義兩面旗幟;資產階級的政治斗爭和下層群眾的革命斗爭匯合;各國的革命派開始自覺地相互聯(lián)系、相互支持。2.史料證史——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的高漲史料甘地寫道:“我寧愿要印度采用暴力來保護自己的榮譽,而不愿印度卑躬屈膝、含垢忍辱地聽人家侮辱,失去自己的榮譽??墒俏艺J為非暴力比暴力高明得多?!薄耙虼宋也⒉皇且驗橛《人ト醪盘栒儆《葘嵭蟹潜┝χ髁x,而正是因為認識了印度的力量我才號召印度實行非暴力主義。”——王春良《世界現(xiàn)代史諸問題》【思考】史料中甘地選擇非暴力主義的理由是什么?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實際原因又是什么。提示:選擇理由:非暴力比暴力高明得多,認識到了印度的力量。實際原因:印度經濟發(fā)展落后、資本主義發(fā)展不充分,與英國相比經濟軍事實力懸殊;印度民族資產階級的動搖性和妥協(xié)性;以往民族起義遭到失敗?!娟U·史論】1.家國情懷——“亞洲覺醒”的歷史意義(1)標志著亞洲資產階級民族民主革命時代的開始。(2)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侵略勢力和封建專制制度。(3)提供的新的歷史經驗和教訓利于以后的亞洲資產階級提高自己的政治斗爭水平,也為后來的無產階級斗爭提供了某些借鑒。(4)成為世界革命風暴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亞洲資產階級和人民群眾開始和歐洲無產階級一起向帝國主義進行沖擊,揭開了世界革命震蕩時期的序幕?!就卣寡由臁?9世紀末20世紀初亞洲民族獨立運動的特點(1)資產階級掌握了革命領導權,成立了政黨,提出了革命綱領。(2)資產階級政治運動開始在不同程度上與工農運動結合起來。(3)工農運動從自發(fā)斗爭逐步轉向自覺斗爭,表現(xiàn)了革命的徹底性。(4)各國革命者在斗爭中相互支持、彼此激勵,并開始進行聯(lián)合嘗試。2.唯物史觀——一戰(zhàn)后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高漲的原因(1)民族資本主義經濟得到發(fā)展,資產階級實力壯大。(2)一戰(zhàn)過程中,英法等殖民國家暫時放松了侵略,為殖民地半殖民地經濟、政治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條件。(3)一戰(zhàn)削弱了帝國主義的殖民力量,進一步促進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的民族覺醒。(4)俄國十月革命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斗爭。歷史解釋——一戰(zhàn)后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的特點(1)從發(fā)展道路看,各國發(fā)展不平衡①多數國家資產階級掌握運動領導權。②部分國家的資產階級由向西方學習轉為向蘇俄學習。③部分國家的無產階級政黨開始探索民族解放的道路。(2)從斗爭方式來看,呈現(xiàn)出多樣性。如武裝起義、非暴力不合作、民主改革等。(3)從領導階級看,資產階級領導民族民主運動成為主流,無產階級革命政黨建立。(4)從性質看,有些國家的民族解放運動具有反法西斯性質的特點。(如埃塞俄比亞的抗意斗爭)主題二世界殖民體系的崩潰和新興國家的發(fā)展【勾·線索】【探·史料】1.讀圖明史——世界殖民體系的崩潰史料一【思考1】史料一中兩幅圖片分別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怎樣的特點?提示:圖一反映了1955年召開的萬隆會議,標志著亞非國家出現(xiàn)了聯(lián)合反帝反殖反霸斗爭的新局面;圖二反映了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向縱深發(fā)展,在維護國家主權的同時,著重發(fā)展本民族經濟,世界殖民體系最終走向崩潰。史料二二戰(zhàn)后,以反抗殖民統(tǒng)治、爭取民族獨立為主要目標的民族意識得到了極大的增強,這種意識轉化為爭取民族獨立的行動,掀起了民族獨立運動的高潮。20世紀60年代末,新獨立的國家已有69個,此后增加到120多個。大批民族國家的獨立,造成了帝國主義全球殖民體系的徹底崩潰,它們在國際舞臺上日益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幾酝跛沟隆妒澜缤ㄊ贰贰舅伎?】依據史料二,分析民族覺醒和民族獨立的意義。提示:民族覺醒:凝聚了民族力量,推動了革命發(fā)展,促進了民族獨立和解放。民族獨立:瓦解了世界殖民體系;第三世界力量得以壯大,推動了世界多極化趨勢發(fā)展,沖擊了兩極格局。2.讀圖明史——發(fā)展中國家的成就與挑戰(zhàn)史料一發(fā)達國家和發(fā)展中國家經濟實力的對比,決定了國際經濟規(guī)則的主導權掌握在發(fā)達國家手中……貿易自由化所創(chuàng)造財富的70%被發(fā)達國家獲得……發(fā)達國家占據著高層次的工業(yè)部門,而發(fā)展中國家擁有的工業(yè)部門的層次是比較低的?!幾詤怯阝邸R世榮《世界史》史料二【思考】根據史料一、二,指出發(fā)展中國家面臨的挑戰(zhàn)。提示:發(fā)展中國家面臨的挑戰(zhàn)是發(fā)達國家占主導的不平等的國際經濟舊秩序;發(fā)展中國家與發(fā)達國家經濟相互依存,但與發(fā)達國家之間貧富差距加大;發(fā)展中國家工業(yè)落后,缺乏競爭力。【闡·史論】1.唯物史觀——二戰(zhàn)后世界殖民體系瓦解的原因走向滅亡的加速器20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zhàn)削弱了帝國主義的勢力培養(yǎng)了民族革命力量在反法西斯斗爭中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覺悟提高,民族民主意識增強物質基礎和組織條件殖民地民族經濟的發(fā)展和民族主義政黨的出現(xiàn)蘇聯(lián)的鼓舞與支持以蘇聯(lián)為首的社會主義力量的壯大,鼓舞并有力地支持了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斗爭聯(lián)合國的推動聯(lián)合國的非殖民化活動也是推動民族獨立運動發(fā)展的重要因素歷史解釋——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亞非拉人民民族解放運動的主要領導類型和運動特點(1)類型(2)特點①具有前所未有的規(guī)模和空前的廣泛性。時間長,持續(xù)半個世紀;范圍廣,并且不斷向縱深發(fā)展。②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勝利。亞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幾乎全部獲得獨立,帝國主義殖民體系徹底崩潰,第三世界崛起,有力沖擊了兩極格局。③建立了社會主義和民族主義兩類國家體系。④大多數國家是通過和平方式取得勝利的。⑤多數國家獨立后,仍然與原宗主國保持著密切的經濟、政治和軍事聯(lián)系。⑥戰(zhàn)后的民族獨立運動具有互相支持、互相援助的特點。2.歷史解釋——經濟全球化下發(fā)展中國家的挑戰(zhàn)(1)由于世界經濟廣泛而緊密的聯(lián)系,發(fā)展中國家經濟產生波動的可能性增加。(2)經濟全球化將對發(fā)展中國家的產業(yè)和國內市場發(fā)展帶來不同程度的沖擊。(3)在參與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金融一體化面臨最大風險,可能誘發(fā)一國的金融危機。(4)在國際經濟舊秩序下,財富越來越向少數國家和利益集團集中,導致世界范圍的貧富差距不斷擴大?!就卣寡由臁堪l(fā)展中國家在經濟全球化中的應對(1)積極參與全球和區(qū)域經濟合作,努力推動國際經濟秩序的改革。(2)切實加強自身的發(fā)展與進步,不斷提升本國的綜合實力。(3)采取謹慎態(tài)度,逐步開放金融市場,規(guī)避金融危機的沖擊。高考聚焦?命題動向考題視角考情播報(1)2022·全國乙卷·T46·蘇伊士運河戰(zhàn)爭(2)2019·天津文綜·T7·亞洲覺醒——辛亥革命1.考點分布:(1)本講內容多為新教材新增內容,考查較少(2)主干知識: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兩次世界大戰(zhàn)之間的民族民主運動、二戰(zhàn)后的第三世界國家2.題型及命題形式:(1)以選擇題為主(2)命題形式:通過文獻情境作為切入點,考查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的表現(xiàn),考查歷史解釋、時空觀念和家國情懷的學科素養(yǎng)3.備考策略:(1)復習時,要注意突出世界殖民體系的崩潰和新興民族國家的發(fā)展與變化(2)關注民族獨立運動的主要事件,深入思考不同階段民族獨立運動的特點和原因【典題悟法】(2019·天津文綜·T7)《紐約時報》駐漢口記者報導,湖北革命軍發(fā)布公告宣稱:任何對外國人或商業(yè)經營進行干擾的士兵都將被立即處死;這是一支人民的軍隊,將推翻殘暴的滿洲王朝,恢復真正的中國人的權利。從報導中可以看出這場革命 (

)A.擁有廣泛的群眾基礎B.具有鮮明的革命目標C.獲得國際輿論的支持D.體現(xiàn)反帝反封建性質【命題立意】情境創(chuàng)設以《紐約時報》對武昌起義的報導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核心價值理解先進中國人為爭取民族獨立的民主主義和愛國主義精神學科素養(yǎng)歷史解釋、家國情懷關鍵能力獲取和解讀歷史信息、分析歷史問題必備知識辛亥革命【解題思維】【真題集訓】(2017·北京文綜·T23)美國黑人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認為,爭取權利的最佳方式“不是對罪惡的消極的不抵抗”,而是“對罪惡的積極的非暴力抵抗”。下列歷史人物與他有類似主張的是 (

)A.華盛頓B.孫中山C.凱末爾D.甘地【解析】選D。材料中馬丁·路德·金主張爭取權利的最佳方式是“對罪惡的積極的非暴力抵抗”,這與甘地主張的“非暴力不合作”類似,故D正確。具體解析如下:選項與正確答案的對應度判斷理由A干擾選項華盛頓領導美國人民武裝反抗英國殖民統(tǒng)治,是暴力抗爭B干擾選項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統(tǒng)治,是暴力革命C干擾選項凱末爾領導土耳其人民打敗當時協(xié)約國所帶領的同盟軍隊,建立了土耳其共和國,是暴力抗爭D正確選項甘地主張的“非暴力不合作”與馬丁·路德·金主張的“對罪惡的積極的非暴力抵抗”類似【新題預測】·對接高考評價體系→新情境1.如下圖所示,是某學者的著作中一個章節(jié)里的子目錄。據此判斷,這部分內容主要介紹的是 (

)A.第三世界現(xiàn)代化建設的浪潮 B.一戰(zhàn)后亞洲民族民主運動興起C.世界性的民族解放運動的爆發(fā) D.二戰(zhàn)后亞洲殖民體系的崩潰戰(zhàn)爭促發(fā)革命“印度重新發(fā)現(xiàn)了自己”印度尼西亞獨立風云緬甸的新生西亞地區(qū)的民族獨立運動以色列的誕生印支三國的浴血抗戰(zhàn)【解析】選D。據材料內容并結合所學可知,二戰(zhàn)后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實力大減,無力繼續(xù)維持殖民統(tǒng)治,材料內容體現(xiàn)的是二戰(zhàn)后亞洲的民族獨立運動和亞洲殖民體系的崩潰,故選D。【加固訓練】

20世紀60年代非洲的民族獨立運動風起云涌。僅1960年就有17個國家宣布獨立,這一年被稱為“非洲年”。之后,又有15個國家相繼獨立,到60年代末,非洲獨立國家的總數已達41個,約占非洲總面積的84%。材料說明了 (

)A.民族解放是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B.世界殖民體系徹底瓦解C.國際合作有利于應對全球挑戰(zhàn)D.地區(qū)沖突和民族矛盾不斷激化【解析】選A。20世紀60年代非洲民族獨立運動取得的偉大成就,體現(xiàn)了民族解放是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故選A;世界殖民體系徹底瓦解的標志是1990年納米比亞的獨立,排除B;國際合作有利于應對全球挑戰(zhàn)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地區(qū)沖突和民族矛盾不斷激化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ぞo跟社會熱點→新素材2.20世紀30年代初,甘地為提高印度賤民的社會地位,發(fā)起“哈里真”運動,主張賤民享有與印度教其他種姓相同的權利。在甘地倡議下,賤民參加了國大黨爭取自治的運動?!肮镎妗边\動 (

)A.完善了民主制度 B.廢除了印度種姓制度C.消除了階級矛盾 D.沖擊了英國殖民統(tǒng)治【解析】選D。根據材料“主張賤民享有與印度教其他種姓相同的權利。在甘地倡議下,賤民參加了國大黨爭取自治的運動”可知,國大黨是一個爭取民族獨立的政治團體,賤民的參與,增加民族獨立的力量,因此打擊了殖民統(tǒng)治,故選D;20世紀30年代初的印度是英國的殖民地,沒有民主制度,排除A;“主張賤民享有與印度教其他種姓相同的權利”可能對種姓制度有沖擊,但不可能廢除種姓制度,排除B;“主張賤民享有與印度教其他種姓相同的權利”不是強調階級矛盾,而是強調種族矛盾,排除C?!ど钊肟记檠芯俊陆嵌?.下表為1971—1977年間美國和日本在新加坡制造業(yè)方面的投資額(部分)(單位:億新元)。由此可推知,美日的做法 (

)A.對新加坡的工業(yè)化有雙重影響B(tài).助推自身經濟擺脫了“滯脹”困擾C.順應了區(qū)域經濟集團化的趨勢D.力圖排擠英國在遠東的殖民勢力項目1971年1973年1975年1977年美國5.019.9211.1813.66日本1.082.374.546.33外國投資總額15.7326.5933.841.45【解析】選A。據題意和所學可知,1971—1977年間美國和日本在新加坡制造業(yè)方面的投資額不斷增長,有利于新加坡抓住西方發(fā)達國家進行產業(yè)結構調整的機會,發(fā)展勞動密集型產業(yè),實現(xiàn)經濟高速增長,但外國投資增加也意味著西方國家對新加坡工業(yè)的控制力強化,不利于新加坡工業(yè)的獨立發(fā)展,故選A。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歐洲列強瓜分非洲的第一個階段持續(xù)時間很短,以1881年法國占領突尼斯開始,以次年英國占領埃及結束。第二個階段是持續(xù)時間最長的階段,從1882年到1898年。在這個時期,歐洲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非洲大陸。首先,他們關注的是剛果和中非其他地區(qū)(1882—1885年),接著又關注東非。1885—1890年間東非始終排在歐洲人的議事日程上。后來,歐洲人又把注意力轉向西非,1890—1898年西非被瓜分完畢。最后一個階段(1898—1902年)有兩個戰(zhàn)略問題待解決:為了控制尼羅河進行的戰(zhàn)斗,這次戰(zhàn)斗是1898年的法紹達危機的關鍵時刻;布爾人(荷蘭移民的后代)和英國在南非發(fā)生了戰(zhàn)斗,這最終引發(fā)了1899—1902年的英國與布爾人的戰(zhàn)爭(第二次布爾戰(zhàn)爭)?!幾?/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