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控加工》學習領域(課程)標準_第1頁
《數控加工》學習領域(課程)標準_第2頁
《數控加工》學習領域(課程)標準_第3頁
《數控加工》學習領域(課程)標準_第4頁
《數控加工》學習領域(課程)標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數控加工》學習領域(課程)標準課程編號:12適用專業(yè):機電一體化技術課程類別:專業(yè)學習領域修課方式:必修教學時數:180學時(20/9周)總學分:11學分第一部分課程的性質和任務一、課程定位數控加工是在學完機械識繪圖模塊、手工與機械加工模塊等相關課程之后進行,通過本學習領域(課程)的學習可以掌握數控加工的必備知識和技能,提高職業(yè)素養(yǎng),達到數控高級工的相應標準。二、設計思路依據六步法原則,在進行充分調研的基礎上,以零件加工項目為載體,根據不同零件特征,確定本學習領域(課程)的10個教學項目,每個項目從分析零件圖紙,編制加工工藝到程序編制到進行質量檢驗一個完整過程,把公差、材料、數控編程、數控加工等相關知識融入到整個項目教學過程中。三、課程目標(一)職業(yè)知識通過完成典型機械零件的數控加工工作任務,使學生獲得從數控加工理論到實際數控加工的工作經驗。本學習領域是以典型項目為載體,使學生在做中學習數控零件加工工藝的相關知識,加深學生對數控工藝知識的理解,達到以下學習目標:1.掌握常用零件加工程序編制方法;2.掌握常用零件加工工藝方法;3.掌握數控車床、數控銑床、加工中心對刀操作;4.掌握常用數控加工刀具和夾具的選擇及使用;5.學會使用常用量具檢測工件尺寸的檢測方法。(二)職業(yè)能力1.通過本學習領域的學習,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鍛煉學生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學生在實際零件的數控加工過程中,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鍛煉學生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從而提高數控加工工藝在現代工業(yè)生產和社會生活中的應用能力。2.通過該學習領域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數控加工崗位職業(yè)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開拓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管理和組織能力,培養(yǎng)學生與人交往和表達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協作、沉著應變、愛崗敬業(yè)的精神,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職業(yè)道德,為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yè)學生就業(yè)奠定堅實的基礎。(三)職業(yè)素養(yǎng)1.培養(yǎng)獨立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提問的學習習慣,進一步樹立崇尚科學精神,堅定求真、嚴謹求實和開拓創(chuàng)新的科學態(tài)度,形成科學的世界觀。2.培養(yǎng)學生樹立職業(yè)意識,按照企業(yè)的“6S”質量管理體系要求學生?!?S”即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yǎng)、安全。3.有將自己的見解公開并與他人交流的愿望,認識交流與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動與他人合作的精神,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協作、沉著應變、愛崗敬業(yè)的精神。四、課程任務學生通過完成10個教學項目,掌握相應的數控加工知識與技能,提高自己的崗位職業(yè)能力、實踐動手能力、自主學習的能力、開拓創(chuàng)新能力和團結合作能力。能夠達到數控高級工對知識、技能及職業(yè)素質方便面要求標準。第二部分課程內容標準學習情境劃分及學時分配:序號學習情境名稱學時學期1直線外形軸類零件加工20第三學期2圓弧外形軸類零件加工203螺紋外形軸類零件加工164盤類外形軸類零件加工125凸輪廓類零件加工206凹輪廓類零件加工207鉆孔類零件加工168鏜孔類零件加工169曲面輪廓類零件加工2010配合類零件加工20合計=SUM(ABOVE)180學習情境描述:學習情境1:直線外形軸類零件加工學時:20學時學習目標通過完成直線外形軸類零件加工工作任務,使學生能將理論合理的融入到實踐生產中并親身領會,熟練掌握相關技能。達到以下學習目標:1.掌握直線外形軸類零件加工程序編制方法;2.掌握直線外形軸類零件加工工藝方法;3.掌握直線外形軸類零件數控車床操作使用步驟;4.了解常用軸類零件材料的切削性能;5.了解常用軸類零件簡單外圓/端面車刀的選擇;6.掌握外圓尺寸公差的檢測方法;7.提高質量安全意識。學習內容1.編程指令G00、G01、G36、G37、G80、M03、M04、M05、M30、M02、G04及編程方法;2.工藝:1)工藝性分析;2)加工工藝路線的擬定;3)工藝參數的選擇。3.軸類零件常用材料45#鋼切削性能;4.數控車床常用按鍵使用;5.數控車床加工基本操作;6.三爪夾盤夾緊定位方法;7.游標卡尺檢測尺寸公差方法;8.熟記安全操作規(guī)范。教學方法與策略1.引導文教學法、演講法、案例分析法。2.本項目依據以工作過程導向的開發(fā)和設計思想,按照完成一個實際工作完整的四個工作步驟來進行。一個完整工作過程的四個步驟分別為:設立目標、計劃、具體實施、評估。設立目標階段,教師布置工作任務,學生可了解項目要求;計劃階段,學生一般以小組方式工作,尋找與任務相關的信息,制定工作計劃經教師建議確定一條合理計劃;具體實施階段,學生根據計劃完成本項目工作過程,完成典型直線外形軸類零件加工工作;評估階段,學生對完成項目任務中的表現做出自我評價、相互評價,最終由教師做出教師評估。媒體和工具對學生基礎的要求1.臥式CK6140數控車床、教學資料、黑板、多媒體課件、網絡資源庫、臥式數控車床編程手冊、操作規(guī)范;2.93o外圓精車刀、45o端面刀、游標卡尺。1.數學知識;2.對任務書的理解能力;3.讀圖能力、工藝分析能力、工件檢測能力、普通機床操作能力、普通刀具使用能力??己伺c評價對教師的要求評價方法:1.基本知識技能評價;2.方案設計能力評價;3.任務完成情況評價;4.團隊合作情況評價;5.工作態(tài)度評價;6.項目完成情況演示評價。評價內容:1.學生自評;2.小組成員互評;3.教師評價。1.教師應具有采用引導文教學法的課程設計能力和實施引導文教學法的教學能力;2.具有強烈的工作責任心和認真負責的工作態(tài)度;3.熟悉常用機床和工具的使用;4.熟練掌握典型零件的數控加工。學習情境2:圓弧外形軸類零件加工學時:20學時學習目標通過完成圓弧外形軸類零件加工工作任務,使學生能將理論合理的融入到實踐生產中并親身領會,熟練掌握相關技能。達到以下學習目標:1.掌握圓弧外形軸類零件加工程序編制方法;2.掌握圓弧外形軸類零件加工工藝方法;3.掌握數控車床對刀操作;4.了解加工圓弧外圓車刀的選擇及使用;5.學會圓弧尺寸公差的檢測方法;6.掌握軸類零件的定位原則;7.養(yǎng)成良好的工作習慣,進一步提高安全意識。學習內容1.編程指令G02、G03、G71、G94、G95、G54~G59、M07、M08、M09及編程方法;2.工藝:1)工藝性分析;2)加工工藝路線的擬定;3)工藝參數的選擇。3.刀具的選擇原則;4.理解掌握數控車床坐標系統;5.學會數控車床外圓對刀基本操作;6.可以用游標卡尺、專用量規(guī)檢測尺寸公差、形狀公差;7.頂尖的使用方法;8.熟記安全操作規(guī)范。教學方法與策略1.引導文教學法、演講法、案例分析法;2.本項目依據以工作過程導向的開發(fā)和設計思想,按照完成一個實際工作完整的四個工作步驟來進行。一個完整工作過程的四個步驟分別為:設立目標、計劃、具體實施、評估。設立目標階段,教師布置工作任務,學生可了解項目要求;計劃階段,學生一般以小組方式工作,尋找與任務相關的信息,制定工作計劃經教師建議確定一條合理計劃;具體實施階段,學生根據計劃完成本項目工作過程,完成典型圓弧外形軸類零件加工工作;評估階段,學生對完成項目任務中的表現做出自我評價、相互評價,最終由教師做出教師評估。媒體和工具對學生基礎的要求1.臥式CK6140數控車床、教學資料、黑板、多媒體課件、網絡資源庫、臥式數控車床編程手冊、操作規(guī)范;2.93o外圓精車刀、45o端面刀、游標卡尺、專用量規(guī)。1.數學知識;2.對任務書的理解能力;3.讀圖能力、工藝分析能力、工件檢測能力、普通機床操作能力、普通刀具使用能力??己伺c評價對教師的要求評價內容:1.基本知識技能評價;2.方案設計能力評價;3.任務完成情況評價;3.團隊合作情況評價;4.工作態(tài)度評價;5.任務完成情況演示評價。評價方法:1.學生自評;2.小組成員互評;3.教師評價。1.教師應具有采用引導文教學法的課程設計能力和實施引導文教學法的教學能力;2.具有強烈的工作責任心和認真負責的工作態(tài)度;3.熟悉常用機床和工具的使用;4.熟練掌握典型零件的數控加工。學習情境3:螺紋外形軸類零件加工學時:16學時學習目標通過完成螺紋外形軸類零件加工工作任務,使學生能將理論合理的融入到實踐生產中并親身領會,熟練掌握相關技能。達到以下學習目標:1.掌握螺紋外形軸類零件加工程序編制方法;2.掌握螺紋外形軸類零件加工工藝方法;3.掌握數控車床螺紋車刀的對刀操作;4.加工螺紋車刀的選擇及使用;5.學會螺紋的檢測方法;6.學會螺紋加工的切削余量選??;7.養(yǎng)成良好的工作習慣,進一步提高安全意識。學習內容1.編程指令G32、G82、G20/G21及編程方法;2.工藝:1)工藝性分析;2)加工工藝路線的擬定;3)工藝參數的選擇。4.螺紋加工的切削余量選??;5.學會數控車床螺紋刀的選擇及對刀方法;6.可以用游標卡尺、螺紋規(guī)檢測尺寸公差、形狀公差;7.熟記安全操作規(guī)范。教學方法與策略1.引導文教學法、演講法、案例分析法;2.本項目依據以工作過程導向的開發(fā)和設計思想,按照完成一個實際工作完整的四個工作步驟來進行。一個完整工作過程的四個步驟分別為:設立目標、計劃、具體實施、評估。設立目標階段,教師布置工作任務,學生可了解項目要求;計劃階段,學生一般以小組方式工作,尋找與任務相關的信息,制定工作計劃經教師建議確定一條合理計劃;具體實施階段,學生根據計劃完成本項目工作過程,完成典型螺紋外形軸類零件加工工作;評估階段,學生對完成項目任務中的表現做出自我評價、相互評價,最終由教師做出教師評估。媒體和工具對學生基礎的要求1.臥式CK6140數控車床、教學資料、黑板、多媒體課件、網絡資源庫、臥式數控車床編程手冊、操作規(guī)范;2.93o外圓精車刀、45o端面刀、游標卡尺、螺紋規(guī)、?22麻花鉆、外圓切槽刀、60°外圓螺紋刀。1.數學知識;2.對任務書的理解能力;3.讀圖能力、工藝分析能力、工件檢測能力、普通機床操作能力、普通刀具使用能力??己伺c評價對教師的要求評價內容:1.基本知識技能評價;2.方案設計能力評價;3.任務完成情況評價;4.團隊合作情況評價;5.工作態(tài)度評價;6.項目完成情況演示評價。評價方法:1.學生自評;2.小組成員互評;3.教師評價。1.教師應具有采用引導文教學法的課程設計能力和實施引導文教學法的教學能力;2.具有強烈的工作責任心和認真負責的工作態(tài)度;3.熟悉常用機床和工具的使用;4.熟練掌握典型零件的數控加工。學習情境4:盤類外形軸類零件加工學時:12學時學習目標通過完成盤類外形軸類零件加工工作任務,使學生能將理論合理的融入到實踐生產中并親身領會,熟練掌握相關技能。達到以下學習目標:1.掌握回轉體盤類零件加工程序編制方法;2.掌握回轉體盤類零件加工工藝方法;3.掌握數控車床內孔車刀的對刀操作;4.了解常用軸類零件材料的切削性能;5.學會加工盤類零件外形/內孔車刀的選擇及使用;6.加工的工藝參數選??;7.掌握盤類零件外形/內孔的檢測方法;8.養(yǎng)成良好的工作習慣。學習內容1.編程指令G81、G72及編程方法;2.工藝:1)工藝性分析;2)加工工藝路線的擬定;3)工藝參數的選擇。4.數控車床內孔車刀的對刀方法;5.數控車床切槽刀的加工參數確定;6.可以用游標卡尺、內徑千分尺、塞規(guī),帶磁力表座千分表檢測尺寸公差、形狀位置公差;7.熟記職業(yè)操作規(guī)范。教學方法與策略1.引導文教學法、演講法、案例分析法;2.本項目依據以工作過程導向的開發(fā)和設計思想,按照完成一個實際工作完整的六個工作步驟來進行。一個完整工作過程的六個步驟分別為:資訊、計劃、決策、實施、檢查、評估。資訊階段,教師布置工作任務,學生可了解項目要求;計劃階段,學生一般以小組方式工作,尋找與任務相關的信息,制定工作計劃;決策階段:教師考察學生所做的計劃,學生可聽取教師的建議,對計劃做出修改;實施階段,學生根據計劃完成本項目工作過程,完成典型數控車床盤類零件加工工作;檢查階段,學生進行展示加工完成的零件成果的工作;評估階段,學生對完成項目任務中的表現做出自我評價、相互評價,最終由教師做出教師評估。媒體和工具對學生基礎的要求1.臥式CK6140數控車床、教學資料、黑板、多媒體課件、網絡資源庫、臥式數控車床編程手冊、操作規(guī)范;2.93o外圓精車刀、45o端面刀、內(盲)孔車刀、游標卡尺、內徑千分尺、塞規(guī)、帶磁力表座千分表。1.數學知識;2.對任務書的理解能力;3.讀圖能力、工藝分析能力、工件檢測能力、普通機床操作能力、普通刀具使用能力。考核與評價對教師的要求評價內容:1.基本知識技能評價;2.方案設計能力評價;3.任務完成情況評價;4.團隊合作情況評價;5.工作態(tài)度評價;6.項目完成情況演示評價。評價方法:1.學生自評;2.小組成員互評;3.教師評價。1.教師應具有采用引導文教學法的課程設計能力和實施引導文教學法的教學能力;2.具有強烈的工作責任心和認真負責的工作態(tài)度;3.熟悉常用機床和工具的使用;4.熟練掌握典型零件的數控加工。學習情境5:凸輪廓類零件加工學時:20學時學習目標通過完成照明電路的設計與安裝工作任務,使學生從理論到實踐親身體驗、親自動手。達到以下學習目標:1.會制定平面類凸輪廓零件的數控加工工藝;2.會正確使用平口虎鉗裝夾工件;3.會合理選用常用的端銑刀;4.學會編程知識;5.學會零件圖的識圖;6.學會數控銑床的操作。學習內容1.學會平面類凸輪廓零件的加工;2.學會平面類零件工藝制定;3.會用G00/G01/G02/G03等指令編程;4.掌握數控銑床面板操作;5.合理使用刀具和刀柄;6.掌握其加工工藝;7.會合理使用平面銑刀刀具;8.數控工件坐標系的設定;9.會合理選用加工工藝;10.會對刀具的背吃刀量的計算;11.會選用零件毛坯,確定加工方案;12.會確定加工路線及進給路線。教學方法與策略1.演講法、引導文教學法。2.本項目依據以工作過程導向的開發(fā)和設計思想,按照完成一個實際工作完整的六個工作步驟來進行。一個完整工作過程的六個步驟分別為:資訊、計劃、決策、實施、檢查、評估。資訊階段,教師布置工作任務,學生可了解項目要求;計劃階段,學生一般以小組方式工作,尋找與任務相關的信息,制定工作計劃;決策階段:教師考察學生做的計劃,學生可聽取教師的建議,對計劃做出修改;實施階段,學生根據計劃完成本項目工作過程,完成凸輪廓零件的加工工藝的設計和零件的加工工作;檢查階段,學生進行展示工作成果的工作;評估階段,學生對完成項目任務中的表現做出自我評價、相互評價,最終由教師做出教師評估。媒體和工具對學生基礎的要求1.計算機、教學資料、黑板、投影儀、多媒體課件、機加工手冊手冊、操作規(guī)范;2.數控銑床(XH714)、虎鉗、扳手一把、鉆頭直徑10MM、卡尺、深度尺。1.數學知識;2.機械基礎技術知識;3.對任務書的理解能力;4.具有簡單的動手能力;5.機械制圖知識??己伺c評價對教師的要求評價內容:1.基本知識技能評價;2.加工方案設計能力評價;3.任務完成情況評價;4.團隊合作情況評價;5.工作態(tài)度評價;6.任務完成情況演示評價;評價方法:1.學生自評;2.小組成員互評;3.教師評價。1.教師應具有采用引導文教學法的課程設計能力和實施引導文教學法的教學能力;2.具有強烈的工作責任心和認真負責的工作態(tài)度;3.熟悉常用刀具和機床的使用;4.熟練掌握加工工藝的知識;5.能夠正確分析加工零件圖;6.熟練掌握機床工作原理。學習情境6:凹輪廓類零件加工學時:20學時學習目標1.會制訂平面型腔類零件數控銑削工藝;2.會合理選用常用立銑刀、鍵槽銑刀和模具銑刀;3.會計算編程尺寸;4.利用子程序功能編寫分層銑削程序。學習內容1.加工平面的選擇;2.鏡像編程;3.工件編程圓點的設定;4.立銑刀的裝夾;5.立銑刀的使用方法及參數選擇;6.立銑刀的裝夾及使用;7.立銑刀的對刀;8.平面類工件的檢測。教學方法與策略1.演講法、引導文教學法。2.本項目依據以工作過程導向的開發(fā)和設計思想,按照完成一個實際工作完整的六個工作步驟來進行。一個完整工作過程的六個步驟分別為:資訊、計劃、決策、實施、檢查、評估。資訊階段,教師布置工作任務,學生可了解項目要求;計劃階段,學生一般以小組方式工作,尋找與任務相關的信息,制定工作計劃;決策階段:教師考察學生做的計劃,學生可聽取教師的建議,對計劃做出修改;實施階段,學生根據計劃完成本項目工作過程,完成凹輪廓零件的加工工藝的設計和零件的加工工作;檢查階段,學生進行展示工作成果的工作;評估階段,學生對完成項目任務中的表現做出自我評價、相互評價,最終由教師做出教師評估。媒體和工具對學生基礎的要求1.計算機、教學資料、黑板、投影儀、多媒體課件、機加工手冊手冊、操作規(guī)范;2.數控銑床(XH714)、虎鉗、扳手一把、鉆頭直徑10MM、卡尺、深度尺。1.數學知識;2.機械基礎技術知識;3.對任務書的理解能力;4.具有簡單的動手能力;5.機械制圖知識??己伺c評價對教師的要求評價內容:1.基本知識技能評價;2.加工方案設計能力評價;3.任務完成情況評價;4.團隊合作情況評價;5.工作態(tài)度評價;6.項目完成情況演示評價。評價方法:1.學生自評;2.小組成員互評;3.教師評價。1.教師應具有采用引導文教學法的課程設計能力和實施引導文教學法的教學能力;2.具有強烈的工作責任心和認真負責的工作態(tài)度;3.熟悉常用刀具和機床的使用;4.熟練掌握加工工藝的知識;5.能夠正確分析加工零件圖;6.熟練掌握機床工作原理。學習情境7:鉆孔類零件加工學時:16學時學習目標1.會制訂盤類零件數控鉆孔工藝;2.會正確使用孔加工刀具;3.會裝卸工具系統接桿;4.會編制孔加工程序。學習內容1.孔類編程;2.鉆孔的加工工藝;3.鉆頭、中心鉆;4.孔類刀具安裝操作;5.孔類刀具對刀;6.孔類工件檢測。教學方法與策略1.引導文教學法、演講法、小組討論法、實踐操作法;2.本項目依據以工作過程導向的開發(fā)和設計思想,按照完成一個實際工作完整的四個工作步驟來進行。一個完整工作過程的四個步驟分別為:設計目標、計劃、具體實施、評估。設計目標階段,教師布置工作任務,學生可了解項目要求;計劃階段,學生一般以小組方式工作,尋找與任務相關的信息,制定工作計劃;計劃階段:教師考察學生做的計劃,學生可聽取教師的建議,對計劃做出修改;具體實施階段,學生根據計劃完成本項目工作過程,完成孔類工件加工工作;評估階段,學生進行展示工作成果的工作;學生對完成項目任務中的表現做出自我評價、相互評價,最終由教師做出教師評估。媒體和工具對學生基礎的要求1.計算機、教學資料、黑板、投影儀、多媒體課件、機加工手冊手冊、操作規(guī)范;2.數控銑床(XH714)、虎鉗、扳手一把、鉆頭直徑10MM、卡尺、深度尺。1.讀圖能力;2.工藝分析能力;3.工件檢測能力;4.普通機床操作能力;5.普通刀具使用??己伺c評價對教師的要求評價內容:1.基本知識技能評價;2.方案設計能力評價;3.任務完成情況評價;4.團隊合作情況評價;5.工作態(tài)度評價;6.任務完成情況演示評價。評價方法:1.學生自評;2.小組成員互評;3.教師評價。1.教師應具有采用引導文教學法的課程設計能力和實施引導文教學法的教學能力;2.具有強烈的工作責任心和認真負責的工作態(tài)度;3.中級職稱以上;4.工廠安全工作五年以上;5.實際理論教學三年以上(基本600學時)。學習情境8:鏜孔類零件加工學時:16學時學習目標1.會制定盤類零件數控鏜孔工藝;2.會正確使用鏜孔加工刀具;3.會裝卸工具系統接桿;4.會編制鏜孔加工程序。學習內容1.鏜削零件編程;2.鏜削零件加工工藝;3.鏜刀;4.鏜削刀具安裝操作;5.鏜削刀具對刀;6.鏜削工件檢測;7.加工中心自動換刀。教學方法與策略1.引導文教學法、演講法、小組討論法、實踐操作法。2.本項目依據以工作過程導向的開發(fā)和設計思想,按照完成一個實際工作完整的四個工作步驟來進行。一個完整工作過程的四個步驟分別為:設計目標、計劃、具體實施、評估。設計目標階段,教師布置工作任務,學生可了解項目要求;計劃階段,學生一般以小組方式工作,尋找與任務相關的信息,制定工作計劃;計劃階段:教師考察學生做的計劃,學生可聽取教師的建議,對計劃做出修改;具體實施階段,學生根據計劃完成本項目工作過程,完成孔類工件加工工作;評估階段,學生進行展示工作成果的工作;學生對完成項目任務中的表現做出自我評價、相互評價,最終由教師做出教師評估。媒體和工具對學生基礎的要求1.計算機、教學資料、黑板、投影儀、多媒體課件、機加工手冊手冊、操作規(guī)范;2.銑削加工中心(XH716)、虎鉗、扳手一把、鏜刀、卡尺、深度尺。1.讀圖能力;2.工藝分析能力;3.工件檢測能力;4.普通機床操作能力;5.普通刀具使用。評價方法對教師的要求評價內容:1.基本知識技能評價;2.方案設計能力評價;3.任務完成情況評價;4.團隊合作情況評價;5.工作態(tài)度評價;6.項目完成情況演示評價。評價方法:1.學生自評;2.小組成員互評;3.教師評價。1.教師應具有采用引導文教學法的課程設計能力和實施引導文教學法的教學能力;2.具有強烈的工作責任心和認真負責的工作態(tài)度。3.中級職稱以上;4.工廠安全工作五年以上;5.實際理論教學三年以上(基本600學時)。學習情境9:曲面輪廓類零件加工學時:20學時學習目標1.學會零件圖的識圖;2.學會數控銑床的操作;3.會使用CAXA軟件造型;4.會利用介質傳送加工程序。學習內容1.不同方案比較;2.指導復雜工藝分析。教學方法與策略1.演講法、引導文教學法。2.本項目依據以工作過程導向的開發(fā)和設計思想,按照完成一個實際工作完整的六個工作步驟來進行。一個完整工作過程的六個步驟分別為:資訊、計劃、決策、實施、檢查、評估。資訊階段,教師布置工作任務,學生可了解項目要求;計劃階段,學生一般以小組方式工作,尋找與任務相關的信息,制定工作計劃;決策階段:教師考察學生做的計劃,學生可聽取教師的建議,對計劃做出修改;實施階段,學生根據計劃完成本項目工作過程,完成曲面類零件的加工工藝的設計和零件的加工工作;檢查階段,學生進行展示工作成果的工作;評估階段,學生對完成項目任務中的表現做出自我評價、相互評價,最終由教師做出教師評估。媒體和工具對學生基礎的要求1.計算機、教學資料、黑板、投影儀、多媒體課件、機加工手冊手冊、操作規(guī)范;2.銑削加工中心(XH716)、虎鉗、扳手一把、鏜刀、卡尺、深度尺。1.數學知識;2.機械基礎技術知識;3.對任務書的理解能力;4.具有簡單的動手能力;5.機械制圖知識;6.CACX軟件應用知識??己伺c評價對教師的要求評價內容:1.基本知識技能評價;2.加工方案設計能力評價;3.任務完成情況評價;4.團隊合作情況評價;5.工作態(tài)度評價;6.任務完成情況演示評價。評價方法:1.學生自評;2.小組成員互評;3.教師評價。1.教師應具有采用引導文教學法的課程設計能力和實施引導文教學法的教學能力;2.具有強烈的工作責任心和認真負責的工作態(tài)度;3.熟悉常用刀具和機床的使用;4.熟練掌握加工工藝的知識;5.能夠正確分析加工零件圖;6.熟練掌握機床工作原理;7.熟練掌握CACX軟件應用。學習情境10:配合類零件加工學時:20學時學習目標1.學會裝配圖的識圖與拆分;2.會合理使用數控銑床、數控銑床、加工中心;3.會獨立完成數控銑床、數控銑床、加工中心的零件加工。學習內容1.不同方案比較;2.指導復雜工藝分析。教學方法與策略1.引導文法、演講法、小組討論法、實踐操作法;2.本項目依據以工作過程導向的開發(fā)和設計思想,按照完成一個實際工作完整的六個工作步驟來進行。一個完整工作過程的六個步驟分別為:資訊、計劃、決策、實施、檢查、評估。資訊階段,教師布置工作任務,學生可了解項目要求;計劃階段,學生一般以小組方式工作,尋找與任務相關的信息,制定工作計劃;決策階段:教師考察學生做的計劃,學生可聽取教師的建議,對計劃做出修改;實施階段,學生根據計劃完成本項目工作過程,完成數字鐘的設計與制作工作;檢查階段,學生進行展示工作成果的工作;評估階段,學生對完成項目任務中的表現作出自我評價、相互評價,最終由教師作出教師評估。媒體和工具對學生基礎的要求1.計算機、教學資料、黑板、投影儀、多媒體課件、機加工手冊手冊、操作規(guī)范;2.數控車(XCK6150)、數控銑(XH714)銑削加工中心(XH716);3.數控車、數控銑刀具和量具。1.讀圖能力;2.工藝分析能力;3.工件檢測能力;4.普通機床操作能力;5.普通刀具使用。評價方法對教師的要求評價內容:1.基本知識技能評價;2.方案設計能力評價;3.任務完成情況評價;4.團隊合作情況評價;5.工作態(tài)度評價;6.項目完成情況演示評價。評價方法:1.學生自評;2.小組成員互評;3.教師評價。1.教師應具有采用引導文教學法的課程設計能力和實施引導文教學法的教學能力;2.具有強烈的工作責任心和認真負責的工作態(tài)度;3.中級職稱以上;4.工廠安全工作五年以上;5.實際理論教學三年以上(基本600學時)。第三部分課程實施建議一、課程教學模式本學習領域(課程)實行以項目為載體,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五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