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本科論文摘要紀錄片作為一種與故事片相對的電視節(jié)目載體,它的選題往往來自于生活現(xiàn)實。人文紀錄片作為紀錄片的形式之一,是更貼近老百姓,用來反映社會發(fā)展的一種紀錄片形式。人文紀錄片的創(chuàng)作強調故事化以及情節(jié)化的敘事,從挑選人物以及敘事結構上都是用來表達導演對生活的認知和感受,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為觀眾真實的展現(xiàn)出社會的現(xiàn)狀。人文紀錄片的題材和呈現(xiàn)方式上也比其他類型的紀錄片更為多樣化,更為豐富多彩。在新媒體的發(fā)展驅使下,更多自媒體平臺選擇創(chuàng)作人文紀錄片來反應社會形態(tài)的方式,使得人文紀錄片的發(fā)展逐漸走向繁榮。因此本文通過分析傳統(tǒng)人文紀錄片發(fā)展到如今為時間軸,以《人生第一次》這種人文紀錄片為例,探究到底是什么影響著人文紀錄片敘事結構的改變和發(fā)展。關鍵詞:人文紀錄片;《人生第一次》;敘事結構AbstractAsakindofTVprogramcarrieroppositetothefeaturefilm,thetopicofdocumentaryoftencomesfromtherealityoflife.Asoneoftheformsofdocumentary,humanisticdocumentaryhasadocumentaryformwhichisclosertothecommonpeopleandisusedtoreflectthedevelopmentofsociety.Thecreationofhumanisticdocumentaryemphasizesthenarrativeofstoryandplot,whichisusedtoexpressthedirector'scognitionandfeelingoflifefromtheselectionofcharactersandnarrativestructure.Humanisticdocumentariesarealsomorediverseandcolorfulthanothertypesofdocumentaries.Drivenbythedevelopmentofnewmedia,moreself-mediaplatformschoosetocreatehumanisticdocumentariestoreflectthewayofsocialform,sothatthedevelopmentofhumanisticdocumentariestothetrendofprosperity.Therefore,thispaperanalyzesthedevelopmentoftraditionalhumandocumentarytothepresenttimeaxis,taking"thefirsttimeoflife"asanexample,toexplorewhatisaffectingtheculturaldocumentarynarrativestructurechangeanddevelopment.Keywords:Humanisticdocumentary;TheFirstTimeofLife;NarrativeStructure目錄TOC\o"1-3"\h\u摘要 IAbstract II引言 21人文類紀錄片敘事結構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義 31.1人文類紀錄片敘事結構的研究背景 31.2人文類紀錄片敘事結構的研究目的 31.3人文類紀錄片敘事結構的研究意義 42人文紀錄片綜述 52.1人文紀錄片的定義 52.2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和發(fā)展趨勢 53人文紀錄片敘事結構的發(fā)展史 63.1初創(chuàng)階段 73.2探索階段 83.3發(fā)展階段 83.4繁榮階段 93.5多元階段 104人文紀錄片中敘事結構的表達方式 114.1故事化的講述策略 114.2并列式的敘事結構 124.3平民化的敘事視角 134.4獨立的解說人引導故事 144.5鏡頭特寫可以更好地表達情感 15結論 19參考文獻 20致謝 21引言電視劇和紀錄片有相似之處,那就是兩者都是在講述故事,但是兩者之間最大的不同是,電視劇講述的故事是虛擬的,而紀錄片講述的故事是真實發(fā)生過的。因此,紀錄片也會涉及到敘事結構的問題,人文紀錄片更是如此,所以講故事的手法和技巧對于紀錄片來說也至關重要。人文紀錄片的敘事結構是將紀錄片的內容按照一定的主旨需要,然后將其組合成一個個有機的整體和有意義的序列,同時還要滿足目標群體的認知習慣以及認知特點,進而激發(fā)受眾觀看紀錄片時的情感體驗,使紀錄片的受眾與紀錄片的創(chuàng)作者之間能夠達到精神上的共鳴。因此,對于人文紀錄片來說,能否深入人心、打動觀眾,敘事結構具有關鍵作用。1人文類紀錄片敘事結構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義1.1人文類紀錄片敘事結構的研究背景紀錄片作為一種電視節(jié)目載體,是與故事片相對的,它的選題往往來自于生活現(xiàn)實。人文紀錄片作為紀錄片的形式之一,是具有更貼近老百姓,用來反映社會發(fā)展的一種紀錄片形式。人文紀錄片的創(chuàng)作強調故事化以及情節(jié)化的敘事,從挑選人物以及敘事結構上都是用來表達導演對生活的認知和感受的,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為觀眾真實的展現(xiàn)出社會發(fā)展的現(xiàn)狀。人文紀錄片的題材和呈現(xiàn)方式上也比其他類型的紀錄片更為多樣化,更為豐富多彩。在新媒體的發(fā)展驅使下,更多自媒體平臺選擇創(chuàng)作人文紀錄片來反應社會形態(tài)的方式,使得人文紀錄片的發(fā)展逐漸地走向繁榮。圖1.1《人生第一次》視頻截圖1.2人文類紀錄片敘事結構的研究目的通過對該選題的研究,分析了人文紀錄片的敘事結構,考察了人文紀錄片敘事結構由傳統(tǒng)向現(xiàn)代的轉變,以及國內外人文紀錄片敘事結構的差異,探討了敘事結構對人文紀錄片中人物刻畫的作用以及影響。1.3人文類紀錄片敘事結構的研究意義人文紀錄片的基本形式就是人文紀錄片的敘事結構,結構可以保證敘述故事的趣味性和完整性,探究敘事結構在人文紀錄片中的應用能夠探究人文紀錄片的內涵意義和價值,不同的創(chuàng)作主體可能會帶來不同的視聽體驗。但不同的敘事結構則會帶來令人難以想象的創(chuàng)新效果。隨著時代媒體的發(fā)展,各種紀錄片層出不窮,傳統(tǒng)的人文紀錄片結構已經(jīng)基本全部轉化為新型的“直接電影”式敘事結構。論文通過傳統(tǒng)人文紀錄片發(fā)展到如今為時間軸,探究到底是什么影響著人文紀錄片敘事結構的改變和發(fā)展,以《人生第一次》這種人文紀錄片為例,它正是以一種獨特的敘事結構以及選題來敘述人生中的十二種第一次,不避煙火,不調虛情。它選用含蓄的手法,將時代背景融入到個體故事,敘事結構拿捏得恰到好處。此次論文我會用多部人文紀錄片進行對比參考,探究出敘事結構的創(chuàng)新方法以及對于人文紀錄片的作用和影響。圖1.2《人生第一次》視頻截圖2人文類紀錄片綜述2.1人文紀錄片的定義人文紀錄片是紀錄片中的一種,一般被認為是反映社會生活和人文情感的紀錄片[1]。劉紅梅學者在《什么樣的人文關懷》一文中強調,人文紀錄片與人文情感的關系是密不可分的,她認為人文紀錄片更應該強調對人的關注,對人文情感的關懷。中央電視臺副臺長高峰表示:“人文紀錄片是文化味道相對較高的節(jié)目形式,可以用精致,簡潔的鏡頭語言來表現(xiàn)歷史文化的內容,這是傳播者解讀歷史后,通過電視要素來表現(xiàn)的影像作品[2]?!比嗣袢請笥浾呃铘硨θ宋募o錄片評價說:“在傳統(tǒng)和現(xiàn)代的對峙中維護傳統(tǒng),在物與人的關系中強調人的要素,在歷史中突出民間生活,在交流方面尊重個人的主觀選擇[3]。”總而言之,筆者認為人文紀錄片最本質的內涵是以人為本,通過記錄人來反映現(xiàn)實生活和人文情懷,以小見大,讓觀眾在小事中感悟現(xiàn)實、體會人生百態(tài)。圖2.1《美麗中國》2.2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和發(fā)展趨勢國內現(xiàn)狀與發(fā)展趨勢:近年來,國內人文紀錄片更多的向敘事結構多樣化,政治化以及“互聯(lián)網(wǎng)+”化發(fā)展,相對于紀錄片第三次轉型時期,人文紀錄片為了遵循電視紀錄片的思考與發(fā)展,將人文紀錄片結構過于個人化,導致當時的人文紀錄片處于一種停滯階段?,F(xiàn)如今的人文紀錄片敘事結構更加傾向于個性化的選題,跟隨社會的發(fā)展情況有了靈活的變動。例如人文紀錄片《中國醫(yī)生》,它的敘事結構是一種多線性漸進狀態(tài),將敘事選題進行單元化的處理,分為九個小的主題來進行敘事,各個人物故事敘事也是以板塊的形式來構成全片,通過對于醫(yī)護人員的訪談相互穿插,從敘事結構的細致化來渲染人文紀錄片的豐富性。國外現(xiàn)狀與發(fā)展趨勢:受文化背景以及文化審美差異的影響國外的紀錄片的敘事結構有很大差異,海外紀錄片的敘事結構是特殊的。電影的構成也不僅僅是單純的時間線索,空間的邏輯是整部影片的骨架。國外人文紀錄片的敘事結構就BBC在人文紀錄片的敘事結構基本屬于單向漸進故事敘述,更多地講究真實,歐美國家的人文紀錄片在前期投資方面往往數(shù)額偏大,往往在敘事結構上更多地用畫面與聲音共同去營造氛圍,歐美的紀錄片頻道偏多,也就呈現(xiàn)了多種類型的人文紀錄片敘事結構方式。3人文紀錄片敘事結構的發(fā)展史紀錄片這一概念最開始是由英國的JohnGlearson在1926年評論弗拉哈迪拍攝的一部紀錄片《Moana》時首先提出的,他指出紀實性是紀錄片最為重要的特點之一,能夠藝術性地處理實際存在的素材[4]。而人文紀錄片的發(fā)展是在最近幾十年,雖然發(fā)展時期較晚,但發(fā)展速度確實很快,近幾年耳熟能詳?shù)摹督z綢之路》,《舌尖上的中國》,《美麗中國》等,都是人文紀錄片的典型代表,因為這些紀錄片深入百姓生活,反映社會現(xiàn)實,因此深受觀眾們的喜愛。從人文紀錄片的發(fā)展過程來看,筆者將其大致分為五個階段:圖3.1《舌尖上的中國》圖3.2《絲綢之路》圖3.3《美麗中國》3.1初創(chuàng)階段從1958年到1967年是人文紀錄片的初創(chuàng)階段,這一階段人們對于人文紀錄片還處于摸索階段,形式上大多借鑒了蘇聯(lián)的“形象化政論”,內容上也多是對社會主義進行歌頌,帶有明顯的教化民眾的意味,風格上相對來說比較單一,純粹是攝像機拍出什么觀眾看到的就是什么的這種形式,敘事結構也是以拍攝出來的片子為主,沒有過多地導演思維摻雜進去,《大海航行靠舵手》是這一時期的人文紀錄片。圖3.4《大海航行靠舵手》3.2探索階段從1968年到1977年是人文紀錄片的探索階段,這一階段中國正處于“文化大革命”的動蕩時期,而此時的紀錄片受其影響,大多變成了宣傳政論的工具,教化民眾,因此人文紀錄片的敘事結構仍然復雜單一,甚至帶有虛假的色彩,但也有不少人文紀錄片的創(chuàng)作者堅持以真實、客觀的視角記錄當時的社會生活,留下了很多令人傳頌的作品。3.3發(fā)展階段1978年至1987年,正是人文主義紀錄片敘事結構的發(fā)展階段,由于當時的中國實行了改革開放,開始實現(xiàn)政治,經(jīng)濟,文化的空前發(fā)展,人們的思想也由此開始受到啟迪,不像之前那樣僵化。反映到人文紀錄片的創(chuàng)作上就是人文紀錄片的題材不像之前一樣單調,創(chuàng)作內容開始多元化,并且開始摒棄之前的程式化和形式化,用講故事的方式讓內容更有深度,拍攝的題材對象也開始慢慢轉向社會中的普通人物甚至是邊緣人?!对捳f長江》是這一時期比較有代表性的紀錄片。圖3.5《話說長江》3.4繁榮階段從1988年到1999年是人文紀錄片敘事結構的繁榮階段,人文紀錄片的文化功能開始在這一時期逐漸顯現(xiàn)出來,并且注重再現(xiàn)原生態(tài)的社會生活,不事雕琢。各種題材的人文紀錄片如人文類、歷史類、地理類等也得到了空前的發(fā)展,并列式敘事結構也開始發(fā)展,在創(chuàng)作內容上形成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現(xiàn)象。這一時期比較有代表性的是人文紀錄片《望長城》,內容上不夸大,真實地反映了長城兩邊人民群眾的文化風情和生活習俗,用畫面來引導觀眾,能夠起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效果。圖3.6《望長城》3.5多元階段從2000年開始,人文紀錄片進入了創(chuàng)作的多元階段,人文類、歷史類、地理類的人文紀錄片不僅發(fā)展迅速,內容上比較有深度,在形式制作上也大都向高質量、大投入以及大制作看齊,在多元化的階段往往在人文紀錄片中過多地增加了編導思維,這是敘事結構的創(chuàng)新的利端也是弊端,有些紀錄片往往過多地加入了編導思維從而缺失了人文紀錄片的真實性,但是大體上的人文紀錄片的敘事結構是往好的方向發(fā)展的。有很多作品在表現(xiàn)形式上以及敘事風格上都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風格,目前國內的紀錄片敘事結構也有很多借鑒學習了國外紀錄片的敘事結構,比如埋下伏筆給觀眾一種神秘感,最后才一語點破的這種形式,受到了觀眾們的一致喜愛,這一時期比較有代表性的人文紀錄片如《舌尖上的中國》《人生第一次》等。圖3.7《人生第一次》圖3.8《舌尖上的中國》4人文紀錄片中敘事結構的分類以及表達方式4.1故事化的講述策略故事化的講述策略原本是文學作品中的敘事策略,后來被引用到影視作品以及紀錄片中,《人生第一次》也運用了該種敘事策略[5]。然而紀錄片中的故事化敘事策略與影視作品中的故事化敘事策略是有著本質的不同的,紀錄片的故事化敘事是在尊重事實的基礎上稍加修飾,要本著客觀、真實的原則,不能虛構,而是需要找那些有故事潛質的人物和事件,加以潤色。在人文紀錄片《人生第一次》中,這種故事化的敘事策略運用得比較多,比如第一集《出生》,就講述了一位27歲的懷了一對雙胞胎的孕婦向爽,但是與其他孕婦不同的是,向爽還患有先天性的心臟病,因此她必須要接受心臟外科手術,否則將會面臨生命危險,然而此時的她已經(jīng)懷孕27周了,如果選擇在此時做手術,那么腹中的雙胞胎將面臨高達30%的死亡風險。向爽的愛人忍痛在手術風險告知書上簽了字。幸運的是,手術非常成功,一個多月后,向爽又被推上了熟悉的手術臺,而這次是她的雙胞胎孩子要出來迎接這個世界,與這個世界見面了?!爸寥舸汉途懊鳌?,向爽給她的雙胞胎兒子取名為“春和”、“景明”,語出《岳陽樓記》?!叭松跻?,春和景明”,而這才是人生的剛剛開始。紀錄片通過這種旁白與畫面相結合的方式,采用了故事化的敘事策略,觀眾在觀看的時候也能切身體會到故事中的新晉爸媽初為人母的喜悅。圖4.1《出生》圖4.2《人生第一次》視頻截圖圖4.3《人生第一次》視頻截圖4.2并列式的敘事結構并列式的敘事結構,通過技術性地處理同一時間存在的人物,事件,場面等,使之在紀錄片中對照出現(xiàn),發(fā)揮“1加1大于2”的效果[6]。在紀錄片《人生第一次》中就運用了很多并列式的敘事結構,如第二集《上學》中,導演通過拍攝開學第一天小朋友們與家長分別時的場景,讓觀眾們感受到了家長與孩子的“分離焦慮”,不僅很多孩子哭得撕心裂肺,家長也是悄悄抹眼淚,這些場景讓人心疼不已,但是只有經(jīng)歷了這些以后,家長們才能體會到該以什么樣的心情“放手”,該怎樣讓孩子學會長大。導演還分別對幼兒園的小朋友們進行了專訪,問他們長大以后想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覺得什么是童年,第一天上幼兒園有沒有哭,覺得幼兒園的老師們怎么樣等問題,孩子們的童言童趣讓觀眾看了以后忍俊不禁;除了拍攝幼兒園們的小朋友以外,導演還拍攝了從幼兒園離開升入小學一年級的小學生們,通過展示雙胞胎兒子左左和右右以及郭雨晴的上學和放學后的日常,展示了孩子們開始慢慢告別童年,慢慢長大的過程。紀錄片中大量運用這種并列式的敘事結構,可以產(chǎn)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圖4.4《上學》4.3平民化的敘事視角所謂平民化的敘事視角,是指制作者以一種平坦的視點進行記錄,這是與觀眾進行深入交流的方法,也能夠體現(xiàn)出紀錄片的創(chuàng)作者尊重觀眾,縮短與觀眾之間的距離[7]。在《人生第一次》這部紀錄片中,平民化的敘事視角貫穿始終,雖然每一集的導演都不同,但是他們都堅持用平民化的敘事視角來記錄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用樸實無華的語言來感染觀眾。如第四集《當兵》中,導演拍攝了離開家鄉(xiāng)踏入軍營的七尺男兒們,他們光榮地成為了一名空降兵,通過拍攝他們艱苦的日常訓練,將軍營的神秘面紗緩緩向觀眾解開。但是創(chuàng)作者并沒有用語言或文字來強調軍人是多么地神圣多么地偉大,只是通過一件件的小事來展現(xiàn)出來,讓觀眾自己慢慢品味,慢慢體悟,沒有夸張的語言,也沒有干巴巴的說教,但是卻讓觀眾在真實、溫暖的場景中感受到了軍人的錚錚鐵骨與俠骨柔情。圖4.5《當兵》圖4.6《當兵》4.4獨立的解說人引導故事解說詞在紀錄片中是必不可少的,解說詞在某種程度上有對導演想要表達的內容進行解釋說明的作用,是視覺感受的補充,能夠幫助觀眾在觀看的時候加深感受,使觀眾能夠達到情感上的強烈共鳴[8]。但是,其他紀錄片的解說人一般從頭到尾都是同一個人,而《人生第一次》的解說人每一集都是不一樣的,每一集請到的解說人都是與本集所要講述的故事相關的,基本上都是經(jīng)歷過該集所講述的內容,因此會有很強的代入感,情緒也會非常飽滿,這樣也會更容易打動觀眾。比如第一集《出生》的故事講述人是涂松巖,而他也是剛做爸爸不久,因此在看到產(chǎn)房的孕婦遭受到的生產(chǎn)痛苦以及產(chǎn)房外的丈夫及家人的焦灼時感觸頗深,以至于在回憶起妻子生產(chǎn)的經(jīng)歷時忍不住落淚。筆者認為,紀錄片中適當?shù)慕庹f詞比沒有解說詞的效果要更好,解說詞可以讓觀眾在觀看的過程中更能體會到導演所要表達的內容,而故事講述人飽滿的情緒更能讓觀眾身臨其境,切身地感受紀錄片中主人公的情感。圖4.7《人生第一次》視頻截圖4.5鏡頭特寫可以更好地表達情感美國的早期電影導演格里菲斯是最早開始使用特寫鏡頭的,它的出現(xiàn)對于電影藝術發(fā)展史來說是一項非常重大的突破[9]。特寫鏡頭一般是導演將整個畫面都充滿想要拍攝的對象,這種拍攝手法比近景更加地貼近觀眾,背景是次要的,甚至沒有,可以使觀眾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到被拍攝對象的身上。人物細微的面部表情可以通過鏡頭特寫很清晰地表現(xiàn)出來,從而將拍攝對象的內心活動通過細小的動作或表情向觀眾傳遞,能夠更好地表達情感,傳情達意。因為特寫鏡頭能夠讓人在觀看的時候產(chǎn)生非常強烈的視覺感受,所以不宜用得太多,要用得少而精,用得恰到好處,才能產(chǎn)生出乎意外的效果,如果用得太多的話,反而會適得其反,讓觀眾覺得厭煩,從而將特寫鏡頭的作用削弱。特寫鏡頭能使觀眾的注意力集中在主體身上,可以表現(xiàn)人物微妙的面部表情,使主體的內心活動通過表情或動作傳遞給觀眾,特寫鏡頭剛開始是在電影領域出現(xiàn)的,后來在紀錄片中開始出現(xiàn)。比爾尼·科爾斯——一位美國的紀錄片專家,他曾經(jīng)說過,一部好的紀錄片應該可以向觀眾提供他們想要追求的場景、歷史或對前景的展望[10]。紀錄片本身不和其他影片形式一樣,追求唯美的表現(xiàn)形式,紀錄片所要表現(xiàn)的是對真實場景和真實情感的表達,用最直觀的鏡頭將拍攝對象傳達給觀眾,真實是紀錄片的靈魂。我們在觀看一部紀錄片時,可以通過這部紀錄片的敘事結構來大概得知導演的敘事表現(xiàn)和敘事思想。被特寫的場面,由于表現(xiàn)了一個事物的細微部分,將全景立體畫和周圍的環(huán)境分割開來,被特寫的場面的空間感很弱,因此,如果我們以特寫鏡頭作為場景的過渡,就不會讓觀眾感受到明顯的跳躍性。紀錄片在特寫鏡頭中的表現(xiàn)力和展示場景的沖擊在其他場景中是看不到的,而在特寫鏡頭中,可以刻畫和傳達出其他場景無法刻畫出來的情感思想。圖4.8《當兵》圖4.9《當兵》人文紀錄片《人生第一次》中就有很多關于拍攝對象的特寫鏡頭,如在第三集《長大》中,當老師帶領孩子們在篝火旁,引導他們寫詩的時候,鏡頭多次對其中的幾個孩子以及老師的表情進行了特寫,使觀眾能夠清晰地感覺到詩歌對于這群孩子們的啟蒙,“心中有詩的人,都浪漫”,孩子們在寫詩的時候專注的表情被導演特寫,能夠讓觀眾們感受到孩子們對于詩歌的向往,能夠更好地傳達導演想要傳達的思想。在第四集《當兵》中,也有很多對張書豪的特寫鏡頭,導演通過對張書豪當兵前與當兵訓練后的眼神特寫,表現(xiàn)出經(jīng)過部隊艱苦的訓練之后,眼神中慢慢有了軍人的那種堅毅與果敢。圖4.10《上學》中孩子們寫的詩圖4.11《上學》中孩子們寫的詩結論人文紀錄片貼近人們的普通生活,聚焦社會現(xiàn)實問題,關注人們的生活狀態(tài),傳播大眾文化,由與其大眾的緊密關聯(lián)性,受到社會的普遍關注,是人們喜聞樂見的紀錄片類型。但是人文紀錄片從初創(chuàng)到現(xiàn)在,敘事一直作為人文紀錄片的必備元素。目前,在我國紀錄片的發(fā)展過程中,大家對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以及人文思想的廣泛轉播越來越重視,紀錄片能夠記錄當代社會中正在發(fā)生或已經(jīng)發(fā)生的事情,能夠引起人們對社會的重視以及關注。紀錄片的創(chuàng)作者們需要在為觀眾呈現(xiàn)現(xiàn)實的情況下,講述身邊人的案例和故事,讓觀眾在觀看紀錄片的時候能夠切實地感受到紀錄片的紀實魅力。事實上,紀錄片也是一種講故事的方式。人文紀錄片在遵循真實性的原則上,適當?shù)倪\用了一些敘事手段,能夠使人文紀錄片更加具有藝術審美性,講故事的話必須要有沖突和矛盾,這樣才能引人入勝,吸引觀眾。隨著人文紀錄片的不斷發(fā)展,越來越多的人借鑒國內外紀錄片的創(chuàng)新形式,運用豐富的視同語言,塑造了大量的人物形象,給觀眾帶來可視性,觀賞性和知識性,讓大眾在觀看紀錄片的時候體會創(chuàng)作者的意圖,引起大家的共鳴。只有不斷地創(chuàng)新與追求才能讓觀眾看到更多有思想、有內涵、有深度的紀錄片。參考文獻[1]王列.電視紀錄片創(chuàng)作教程[M].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5.02[2]趙玉明.電視辭典[M].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1995.[3]聶欣如.紀錄片研究[M].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4]宋家玲.影視敘述學[M].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7.[5](美)希拉·柯倫·伯納德.孫紅云譯.紀錄片也要有故事(第二版)[M].北京世界圖書出版社,2011.03[6]歐陽宏生.紀錄片概述[M].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1.6.1[7]李霞.電視紀錄片敘事結構與敘事藝術分析[J].傳播力研究,2018.[8]朱學兵.淺析電視紀錄片的敘事結構[J].廣電視角-新聞研究導刊2015.[9]廖宣軍,王鶯.淺析紀錄片的真實性與主觀性[J].試聽天地-新聞知識2010.10[10]朱強.電視紀錄片的敘事結構初探[J].SpecialTopic專題致謝論文的完成代表著我的大學已經(jīng)快要接近尾聲,回想剛剛剛剛得知自己被錄取時的心情放佛還歷歷在目,而今卻馬上要畢業(yè)了,我的心情并沒有因為論文的完成而輕松,而是因為自己大學生涯時代的結束變得復雜起來。十幾年的學生時代即將揮手告別,這一路走來的點點滴滴也慢慢在腦海中回放,無論是快樂、收獲還是悲傷、挫敗,現(xiàn)在看來都顯得那樣彌足珍貴。四年的大學生涯,要感謝學院對我們的栽培,不論是授課老師還是導員,都對我們的學習、生活等給予了無限的關懷,諄諄教導、淳淳善誘。尤其是我的導師——李龍躍老師,給了我寶貴的向他學習的機會,他寬闊的研究視野、敏銳的研究思路,對我論文的選題與寫作提供了莫大的幫助。如果不是我的導師,那我的論文不會完成得這么順利。還要感謝我親愛的同室友們,我們一起并肩作戰(zhàn),經(jīng)歷了找工作的困擾、寫論文的困頓,我們在一起互相加油打氣,最終都取得了不錯的結果,我會永遠記得你們。最后,再次由衷地感謝所有幫助過我的人,謝謝你們,永遠銘記在心。
調查法是科學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tǒng)地搜集有關研究對象現(xiàn)實狀況或歷史狀況的材料的方法。一般是通過書面或口頭回答問題的方式獲得大量數(shù)據(jù),進而對調查中收集的大量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比較、總結歸納,為人們提供規(guī)律性的知識。
調查法中最典型的例子是問卷調查法。它是通過書面提問收集信息的一種方法,即調查人員編制調查項目表,分發(fā)或郵寄給相關人員,詢問答案,然后收集、整理、統(tǒng)計和研究。
1.確定調查課題
確定題目時要注意選題是否具有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同時要注意選題切忌太大,也要避免無意義的重復勞動。
2.制定調查計劃
要明確調查課題、調查目的、調查對象、調查范圍、調查手段、調查步驟、時間安排。
3.收集材料
收集材料時要盡可能保持材料的客觀性,盡可能采取多種手段或途徑。
4.整理材料
將收集到的材料進行整理,以便后續(xù)總結歸納、形成結論。
5.總結研究
對整理完的材料進行分析、總結、歸納,得出一般性的結論。
調查法相對其他研究方法來說較為耗時耗力,但也有其優(yōu)勢,即獲得的一手資料信息真實具體,能夠對研究對象有更加準確、清晰的認識。
觀察法是指人們有目的、有計劃地通過感官和輔助儀器,對處于自然狀態(tài)下的客觀事物進行系統(tǒng)考察,從而獲取經(jīng)驗事實的一種科學研究方法。
皮亞杰的兒童認知發(fā)展理論就是通過觀察法提煉總結出來的;兒童心理學創(chuàng)始人——普萊爾,也是在一次次地使用觀察法后,提出了兒童心理學領域中的諸多理論。
1.明確觀察對象
在選擇和確定研究問題的基礎上確定觀察者與觀察對象。
2.制定觀察計劃
在觀察計劃中要規(guī)定明確的觀察目的、重點、范圍以及要搜集的材料。
3.做好觀察準備
觀察準備是否充分,往往影響觀察的成敗。
4.做好記錄
在觀察過程中要時時記錄,不放掉任何一個關鍵信息。
觀察法具有拓展人們的感性知識、啟發(fā)思想等優(yōu)點,但是由于其強調研究要在自然環(huán)境下進行,且不允許摻雜個人的偏見,確為實際操作帶來了一定困難。
實驗法是指經(jīng)過精心設計,在高度控制的條件下,通過操縱某些因素,從而發(fā)現(xiàn)變量間因果關系以驗證預定假設的研究方法。核心在于對所要研究的對象在條件方面加以適當?shù)目刂疲懦匀粻顟B(tài)下無關因素的干擾。
采取實驗法的一個典例是羅森塔爾效應的提出,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L.雅各布森通過對小學生進行“未來發(fā)展趨勢測驗”,發(fā)現(xiàn)人們對他人行為的期望通??梢詫е滤讼蚱谕较蚋淖?。
1.發(fā)現(xiàn)并提出問題
2.收集與問題相關的信息
3.作出假設
4.設計實驗方案
5.實施實驗并記錄
6.分析實驗現(xiàn)象
7.得出結論
1、主動變革性
觀察法與調查法都是在不干預研究對象的前提下去認識研究對象,發(fā)現(xiàn)其中的問題。而實驗卻要求主動操縱實驗條件,人為地改變對象的存在方式、變化過程,使它服從于科學認識的需要。
2、控制性
根據(jù)科學實驗要求、研究的需要,借助各種方法技術,減少或消除各種可能影響科學的無關因素的干擾,在簡化、純化的狀態(tài)下認識研究對象。
3、因果性
實驗是發(fā)現(xiàn)、確認事物之間的因果聯(lián)系的有效工具和必要途徑。
定量分析是對事物或事物的各個組成部分進行數(shù)量分析的一種研究方法。依據(jù)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建立數(shù)學模型,并用數(shù)學模型計算出研究對象的各項指標及其數(shù)值。常見的定量分析法包括比率分析法、趨勢分析法、數(shù)學模型法等等。
企業(yè)管理中時常采用定量分析法,比如企業(yè)信用結果的得出,就是采用定量分析法,以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遙感應用課程設計
- 非標法蘭課程設計
- 龜兔賽跑課程設計
- 運動會系統(tǒng)課程設計
- 藝考形體走姿課程設計
- 椰汁雙效順流課程設計
- 運動課程設計與方法
- 雕塑課程設計范文
- 重慶大學防火課程設計
- 氣液壓課程設計jk63
- 米-伊林《十萬個為什么》閱讀練習+答案
- 碎屑巖油藏注水水質指標及分析方法
- 【S洲際酒店婚禮策劃方案設計6800字(論文)】
- 醫(yī)養(yǎng)康養(yǎng)園項目商業(yè)計劃書
- 《穿越迷宮》課件
- 《C語言從入門到精通》培訓教程課件
- 2023年中國半導體行業(yè)薪酬及股權激勵白皮書
- 2024年Minitab全面培訓教程
- 社區(qū)電動車棚新(擴)建及修建充電車棚施工方案(純方案-)
- 項目推進與成果交付情況總結與評估
- 鐵路項目征地拆遷工作體會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