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上冊勞動教案_第1頁
六年級上冊勞動教案_第2頁
六年級上冊勞動教案_第3頁
六年級上冊勞動教案_第4頁
六年級上冊勞動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科教學進度表

在年上班學科勞動教育教師.

周別日期教學內容備注

19.1-9.2開學準備

29.5-9.9包餃子

39.13-9.16發(fā)豆芽中秋假1天

49.19-9.23炒土豆絲

59.26-9.30編制小蝦

610.1-10.7國慶放假國慶放假

710.8-10.14縫香包

810.17-10.21制作三棒孔明鎖

910.24-10.28絲帶繡

1010.31-11.4做個智力環(huán)

1111.7-11.11毛線鉤織

1211.14-11.18毛線鉤織

1311.21-11.25易拉罐小制作(一)小花盆

1411.28-12.2易拉罐小制作(一)小花盆

1512.5-12.9易拉罐小制作(二)裝飾品

1612.12-12.16易拉罐小制作(二)裝飾品

1712.19-12.23舊衣?lián)Q新顏--做筆袋

1812.26-12.30舊衣?lián)Q新顏--做筆袋

191.2-1.6期末復習元旦

20

21

22

23

學科教學計劃

近年工班學科勞動教師

本冊1通過對物品的整理與取舍,清理自己的學習與生活空間,初步掌握對物品、居室

教學進行整理。

要求2.用簡單的炒、煎、炮等烹飪方法制作2-3道家常菜,了解不同烹飪方法與食物

營養(yǎng)的關系。

3.通過閱讀產品說明書,了解家庭常用電器,根據需求選擇使用功能,規(guī)范、安全

地操作。

4.種植與養(yǎng)護1~2種當?shù)爻R姷氖卟?、盆栽花草、果樹等?/p>

本冊1.選擇1?2項傳統(tǒng)工藝制作項目,初步掌握制作的技能和方法。

教學2.選擇1~2項新技術,如三維打印技術,初步進行勞動體驗與技術應用。

重難點

本本冊教材共三大單元,分別是家務勞動、手工勞動及舊物改造。教材的設置主

冊要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為主,能根據學校實際情況地方歷史文化,選擇

教開展適宜的勞動實踐,將學生親歷勞動實踐與現(xiàn)代農業(yè)技術考察、探究結合起來,

材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本班共有學生人數(shù)42人,其中男生23人,女生19人,絕大多數(shù)學生出自農

學村,因此一些簡單的勞動如洗衣服,做一些簡單的菜都能基本掌握。但對于一些復

生雜的勞動仍不會熟悉。如縫補、編織等。有些學生甚至不感興趣。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

基興趣尤為重要。要讓學生明白勞動的意義,不僅能幫助父母減輕家庭的負擔,同時

礎也能掌握一項技能。

本1.從勞技課的實際出發(fā)、使學生理論和實際相結合,提高思想認識陶冶道德情操,

期培養(yǎng)審美情趣。

教2、理論知識的傳授要突出重點,注重知識,能力和情感之間的聯(lián)系。

學3、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發(fā)展他們的觀察,思考,聯(lián)想和想象力,尤其要重

措視培養(yǎng)學生作品制作的創(chuàng)造能力。

施4、教字過程中要抓住學生的閃光點,多表揚,少批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本期課

研課題

第一課包餃子

一、教學目標

1.進一步了解包餃子的相關知識,掌握搟餃子皮、包餃子的基本方法。

2.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搟餃子皮和包餃子的各種方法,在活動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觀察、

思維、想象的能力和創(chuàng)造精神,感受勞動的樂趣。

3.培養(yǎng)學生耐心細致、不怕困難的勞動態(tài)度,增進親情關系提高做家務的能力。

二、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搟餃子皮和包餃子的要領。

教學難點:搟餃子皮和包餃子的技巧。

三、課前準備:

1.學生分成6個小組。

2.拌好的餃子餡、面團、面粉、搟面杖、面板、盤子、筷子、建蓋、調料。

四、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教師導入,多媒體出示課題圖片:包餃子

2.同學們,今天這節(jié)課咱們繼續(xù)來學習有關包水餃的知識。

二、包餃子

1.分組學習

學生到自己的小組內,由老師教著搟皮、包水餃。

教師隨機指導。

2.學生自己在組內練習搟皮和包。

3.隨時討論交流在搟皮和包的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應該如何解決?

4.師強調小結:

Q)搟皮的時候,兩只手要配合好,要協(xié)調一致,搟的那只手要用力。

(2)包的時候由于技術不熟練,放餡不能過多;

(3)先捏中央,再捏兩邊,然后由中間向兩邊將餃子皮邊緣擠一下,這樣餃子下

鍋煮時就不會漏湯了。

5、學生再嘗試。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包出完整的餃子。

三、成果展示(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1.展示成果:讓學生將自己的勞動成果展示給同學們老師看,對著自己說聲"我

真棒!"

2.吃餃子

全體同學、老師品嘗餃子,在品嘗的過程中聽聽同學、老師的意見和建議,感受

成功的喜悅,增進親人之間的感情。

四、總結

引導同學說一說本次活動的感受,認識到勞動的不易,家長的辛苦,激勵自己做

-個懂事而又感恩的好孩子。

第一課發(fā)口牙

教學目標:

1.學習水培發(fā)豆芽的基本方法,并能通過實踐體驗提高種植技術。

2.在實踐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和探究能力,進一步拓展思維,探究更多的種植

技術。

教學重點:學習水培發(fā)豆芽的方法。

教學難點:按照一定的步驟完成水培發(fā)豆芽。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花盆、浸泡24小時的綠豆、小石頭、紗布水培發(fā)豆芽的錄像片段、

綠豆芽烹飪錄像等。

學生準備:可樂瓶、浸泡24小時的綠豆、紗布、小石頭、抹布等。收集綠豆芽

的烹飪方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

1.我們在上一節(jié)課學習了土培法種植吊蘭,生活中還有哪些種植方法?

2.出示一盆發(fā)好的綠豆芽。豆芽是一種健康蔬菜,它不僅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還

有預防消化道疾病和促進消化的功效。

3.這就是用水培方法發(fā)出的豆芽。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嘗試水培發(fā)豆芽。板書

課題

二、學習水培方法

1.自學課文,了解水培發(fā)豆芽需要準備哪些材料?

2指名交流。

3.如果沒有花盆,可以用什么材料來替代?為什么要在瓶底打孔?

4.學生準備材料。

5.自學課文,了解水培發(fā)豆芽的基礎步.指名交流

6.板書:鋪設盆底一一放入綠豆-----蓋上濕布--------壓上石頭------每

天澆水------觀察收獲

7.提出疑問:對于水培發(fā)豆芽的實踐步驟還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8.交流解答

9.放錄像,了解豆芽生長過程的變化,幫助學生掌握最佳收獲時機。

三、學生實踐體驗

1.按照水培發(fā)豆芽的步驟,學生進行實踐活動。

2.教師巡視指導

(1)盆底紗布是否合適?綠豆是否浸泡?打濕的抹布是否蓋好綠豆?小石頭不

需要太多。

(2)播放錄像

四、評價展開

1.填寫活動自我評價表

2.小組開展活動評價

(-)拓展體驗活動

1.水培發(fā)豆芽需要等待一定時間,課堂上不能當天完成,在培植過程中需要注意

什么呢?

2.學習"小貼士"

3.指名讀一讀。

4.我們了解了水培發(fā)豆芽要注意的問題,發(fā)好的綠豆芽怎么做菜呢?

5.學習"知識窗"

6.指名讀一讀

7.分小組交流收集到的綠豆芽的烹飪方法。

8.播放錄像:綠豆芽的烹飪方法。

五、拓展思維,總結課文

1.我們學習了水培發(fā)豆芽的方法,通過一個星期左右的時間,

相信大家都能品嘗到自己發(fā)的豆芽了。

2.生活中還有哪些植物是采用水培的方法進行培植的?

3.指名交流

4.還有別的種植方法嗎?讓我們開展實踐調查,學習更多的種植技術,不斷提高

探究實踐的能力。

第三課炒土豆絲

一、教學目標

1.讓學生知道清炒土豆絲的常識和過程。

2.在實踐操作中能獨立學會清炒土豆絲的方法。

3、體驗自己動手清炒土豆絲的愉快心情。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學會清炒土豆絲加工過程,知道調料放入的恰當時間。

教學難點:切絲粗細均勻,土豆絲味道鮮美,顏色好看。

三、教學準備:

1.材料準備:老師上課前準備好所用材料,并把所用工具、食材分成三組。

2.安全教育:

1)每組一把刀,不允許拿著刀亂跑。

2)每組在炒菜時,待鍋干時,再放油,防止油濺。

3)用電安全。不允許用濕手拔插插頭。

3.衛(wèi)生教育:

1)做食物前先洗手(用洗手液把手清洗干凈)。

2)做食物前,把食材清洗干凈

3)課結束前打掃衛(wèi)生,每組搞好自己的衛(wèi)生,操作臺、灶臺、

水池干凈如初。

五、教學過程:

(一)準備過程

師:我們學習的是用土豆做一道菜,說說土豆可以做哪些菜肴?

師:對,土豆的吃法是很多的,它的營養(yǎng)價值也比較高的。我們這次就是用土

豆做一道菜《清炒土豆絲》。

提問:那些同學在家做過這道菜需要準備哪些材料呢

生:土豆、調味品有:食物油、醋、鹽、味精、糖、辣椒、花椒等。

師:對,學生們分組活動,把需要的調味品準備到位,把要學習做的土豆去皮清

洗干凈,把皮削到袋子里(組長合理安排)。

(二)操作實踐過程:

1、切土豆絲(老師演示)

土豆快刀切細絲,放在水里泡洗幾次,徹底洗掉淀粉;菜椒切成細絲。

具體過程:

師:現(xiàn)在該做什么?

生:把土豆切成絲。

師:好的。

生:老師,土豆切絲不容易。

師:為什么?

生:土豆放在砧板上不穩(wěn)定,下刀不方便。

師:這個學生講的有道理,因為土豆的形狀造成的。

師:我們可以想辦法改變土豆的形狀來為我便用,我給你們示范一下。

生:這個方法好,去掉土豆不光滑的一面,這樣土豆放在砧板就穩(wěn)了。

首先要把土豆去皮清洗干凈,然后考慮到切土豆時把握不穩(wěn),把土豆四面

切除一小塊,使其變成方形的,便于切片和切絲。切土豆絲要求切絲粗細均勻,

這個尺寸學生掌握起來可能有難度,但只要把土豆絲切成后,看上去細一點就可

以了。把切好的土豆絲放在盛滿水的碗里,待用。也可以讓學生思考一下,為什

么要把切好的土豆絲放在盛滿水的碗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通過示范讓學生

在觀察中加深自己對土豆絲的加工認識。讓學生基本能說說土豆絲的加工的過)

程。

2、炒土豆絲(老師演示)

第一步:燒熱油鍋,把花椒、辣椒,蔥,蒜放入鍋內翻炒均勻;

第二步:加入土豆絲帶著點水分一起進鍋,翻炒均勻;

第三步:加入適量醋、鹽,翻炒均勻,熟了就可以起鍋

3、學生嘗試操作(老師進行指導)

(三)品嘗評價(引導評價)

把炒好的菜放在各自的位置上,從色、香、味進行評比。

(四)、教學總結:把整個教學過程進行總結

第四課編制小蝦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學生了解繩結種類,學會繩結的編織技法。

2、學會小蝦的設計與制作。

3、感受中國民間藝術的魅力,理解生命意義和人生價值。

教學重難點:了解繩結種類,學會繩結編織小蝦技法。

教學過程:

一、欣賞彩繩編制的小掛件

1.這么多的小掛件,真好看。

2.同學們,用彩繩編制小工藝品一定要有耐心,要學會看懂編制的步驟圖。請

你試著編一只小蝦吧!

二、學一學

1.三種基礎結的編制方法:

(1)用一根95厘米長的線繩對折后編制雙聯(lián)結。

(2)選擇四根80厘米長的不同顏色的線繩,在雙聯(lián)結下方的線繩上依次編制

出雙套結。

(3)用左右兩側線繩分別編制斜卷結。

這就是斜卷結的編制方法,接下來的編制都是運用斜卷結,你們一定要仔細觀

察,反復練習,找到編制斜卷結的規(guī)律。

2.通過視頻學習編制小蝦的步驟:

(1)編制小蝦的頭部。

(2)編制小蝦的身體。

(3)制作蝦尾和眼睛。

3.編制斜卷結有什么規(guī)律?

斜卷結是中國結編制過程中的一個基礎結形,既可以獨立使用,也可與其他結

組合在一起。運用斜卷結編制的作品大多比較平整,而且用途廣泛,人們可以

根據需要設計各種造型,并運用左斜卷結和右斜卷結的交叉使用,編制出精美

的繩結藝術品。

三、做一做。

你準備幾根漂亮的線繩,試著編一編。在編制的過程中,要耐心、細致地觀察

步驟圖,分析每一步的編制方法,在體驗中發(fā)現(xiàn)規(guī)律,掌握方法。記錄下編制

過程中的發(fā)現(xiàn)和收獲。

小貼士:在編制過程中,線繩一定要拉緊,保證每一次編制的松緊程度一樣。

四、說一說。

在編制的過程中有什么發(fā)現(xiàn)和收獲?

第五課縫香包

教學目標:

1.學會根據不同的材料、設計不同形狀的香袋。

2學會用排針法縫制香袋,并探索不同的步驟,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動手能力。

3.以合作的方式進行小課題的研究,較全面地了解“香袋",提高學生的合作意

識和實踐能力。

4使學生體驗勞動的快樂,培養(yǎng)生活情趣。

教學重點難點:學會用平針法縫制香袋。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中華民族歷史悠久,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形式多樣,你知道有哪些

傳統(tǒng)節(jié)日嗎?有哪些習俗呢?一、走進香袋(說香袋)

L說香袋的由來

師:端午佳節(jié)少不了要佩戴香包,你們知道是為什么嗎?今天,我們就先來說說香

袋。

預設:香袋又叫香囊,也叫荷包。起初有人認為這是辟邪之物,"五月繡香袋”曾

經是地方的風俗。傳說,每年五月五日午時,這個時辰是所有妖魔鬼怪都出來活

動。古人很害怕這個時辰,會給鬼怪害死。這時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托夢給人

們,說妖魔鬼怪最怕金屬、香氣,只要你帶上金屬和香氣之類,就能避過妖魔鬼

怪之害。于是他們就在這一天午時,身上佩帶各種各樣的金屬與香氣之類來避邪。

從此,人們每年在這天佩帶金屬、香氣之類的東西,時間久了,就漸漸地發(fā)展為

今天的香袋。

2.說香袋的作用

師:當然這是迷信的說法,但是在香袋里放不同的中草藥淡淡的藥草香氣可以提

神醒腦,對人的身體有好處。你還知道香袋有什么作用?

預設:防潮、防蚊、防蛀、防霉、吸濕、防感冒……

3.說香袋的樣式

師:那么香袋都有些什么樣式呢?預設:心形的、動物形的……

二、親近香袋(賞香袋)

師:是呀,香袋樣式有各種各樣,如:兔袋、葫蘆袋、雞心袋、虎袋,繡球袋等,

最常見的是棕袋。這些香袋,手藝精巧,造型優(yōu)美

三、領悟香袋(研香袋)

L我要縫

師:看到這么精致美觀的香袋,你現(xiàn)在最想做什么?你想不想自己也親自縫上一個?

好,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學做香袋。

出示課題:縫香袋

2.我會縫

師:雖說香袋各不相同,但縫制方法大同小異。誰親手縫制過香袋?請同學們打開

書本仔細地看一下做香袋的每一個步驟。我們該如何縫制香袋。(指明回答,師

板書)

1設計圖形2縫合兩邊3翻回正3、教師演示:

拿出己縫好兩邊的半成品,示范用回針法縫合一邊。打結,翻袋(手指頂一下角

上)塞入香料,平針縫合。

(簡介平針、回針優(yōu)缺點,告訴學生可以自由選擇。平針法簡單,但是很容易漏

棉花,回針法是最牢固的一種手縫方法。)

四、創(chuàng)作香袋(縫香袋)

1.出示制作說明、香袋制作要點精心設計、針腳平整、香料塞勻。溫馨提示:

安全、衛(wèi)生、互助、耐心

2.師生共同拿出準備好的物品,我們來比一比,看誰的香袋縫的最漂亮,我們還

要評獎的哦!

3.學生開始縫制,老師巡回指導。(放輕音樂,營造和諧氛圍。)

4.發(fā)現(xiàn)問題隨機再引導。

五、展示香袋(評香袋)

1.自評:自我介紹自己制作的香袋小朋友,給自己打打星(三星、四星、五星),

好嗎?(讓學生把自己的作品按照自己的評價標準,放在不同星級的臺階上。)

2.互評:評出最佳作品獎

3.顧發(fā)獎品一香袋。

頒獎詞:香袋設計新穎,既有傳統(tǒng)古典的風格,亦有現(xiàn)代時尚的形式.外美內翻,

寄情寓意,針腳均勻平整,被評為最佳作品獎。

六、贈送香袋(贈香袋)

師:香袋做好了。你看怎么辦?

預設:把自己做的香袋送給疼你愛你的父母長輩,送去你深深的謝意和溫馨的祝

福。

第六課制作三棒孔明鎖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常用的工具和設備,知道根據工藝要求選用適合的工具制作,

學會木料常用材料的加工方法,掌握鋸條的安裝方法,起鋸的方法,鑿子的使用,

以及鑿子和挫子的使用。

過程與方法:了解孔明鎖的加工流程。了解孔明鎖制作過程中的設備和工具,認

識鋼直尺、角尺、手鋼鋸、挫刀、臺虎鉗、鑿子與錘子等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在孔明鎖制作的教學中,從了解工藝含義到明白工藝處處

存在我們生活中。

教學重點:

1.通過制作孔明鎖,體驗"模型的制作"這個過程。

2.了解木工加工工藝,并感受傳統(tǒng)木質榨結構的獨特魅力

3.感受工藝對產品質量的影響

教學過程:

一、學生課前搜集孔明鎖的相關資料,以小組為單位合作、交流,小組合作,制

定學習任務單,小組長記錄。

二、觀察孔明鎖的幾個部件,分析孔明鎖的凹槽設計。

三、學一學:

1.手工鋸、鑿子和木工鋰是制作三棒孔明鎖的主要工具。

2.學習鑿子的使用方法。

3.學習木工挫的使用方法。

4.準備三根100毫米x20毫米x20毫米的木條。

5.如圖所示,對木條進行加工。

用直線鋸割的方法沿淺黃色鋸開,再用鑿子沿紅色線割下陰影部分。

四、小百科:樟卯結構

樟卵是在兩個木構件上采用的一種凹凸結合的連接方式。凸出部分叫樟,凹進部

分叫卵,樟和卯咬合,可有效地限制木構件向各個方向的扭動,起到連接作用。

樟卵是中國古代建筑、家具及其他木制器械的主要結構方式。

五、做一做。

1.觀看組圖,集體學習孔明鎖的拆分方法,并以小組為單位,嘗試

練習。

2.教師操作演示,并分步驟講解方法。

3.同學之間可以自由組合、分工合作,制作完成一個三棒孔明鎖。

4.做好后,一起來研究一下它的組合和拆解方法。

第七課絲帶繡

教學目標:

1、學習并掌握幾種絲帶繡的方法。

2、感受中國民間藝術的魅力,理解生命意義和人生價值。

教學重難點:學會幾種絲帶繡的方法。

教學準備:繡針、彩色緞帶、格紋布、剪刀。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今天我們來學習絲帶繡(板書:絲帶繡),通過這幾個字,你能知道緞帶繡需

要哪些材料嗎?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緞帶繡有哪些特點?

二、介紹絲帶繡。絲帶繡也稱帶繡,是一線為繡線直接在織物上進行刺繡。花紋

醒目有立體感,是一種深受人們喜愛的,非常別致的服裝裝飾形式。

三、介紹材料及工具

絲帶繡所用的主要材料是各種顏色,寬窄不同的絲帶、線布料。

絲帶繡所用的主要工具是剪刀、繡針等

四、學一學。

1.玫瑰繡的方法。

2豆針繡。

3.卷邊直針繡。

4.莖的繡法

方法一:用輪廓繡的方法繡制莖。

方法二:先繡一個直針繡,第二針的出針從第一針的絲帶中穿出。重復以上動作,

完成鎖鏈繡,作為相對較粗的莖。

5.葉的繡法:

方法一:直接用卷邊直針繡繡制葉子。

方法二:先繡一個直針繡,然后左右交替進行直針繡,完成葉子的繡制。

6.絲帶繡該怎樣穿針、打結?

7.小百科。

絲帶繡的歷史可追溯到17世紀的法國。絲帶繡的針法很多,除了前面介紹的,

還有菊葉繡、折疊花瓣繡、羽毛繡等。繡制起來趣味性較強,能夠充分鍛煉我們

動手動腦的能力。

五.做一做。

請你準備好布料和絲帶,嘗試繡一朵小花??梢愿〗M同學一起研究和設計自己

喜歡的圖案。

六、總結:通過學習繡制絲帶繡,你有什么感悟?

第八課做個智力環(huán)

教學目標:

1.學習制作簡單的智力環(huán)并學會玩游戲。

2.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思維能力。

教學重難點:學習制作簡單的智力環(huán)。

教學準備:金屬絲、尖嘴鉗。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新課。

強強要參加益智游戲大比拼的活動,不過參與活動的道具要自己親手制作,于是

他就去請教老師。

強強:老師,您能教給我一個智力玩具的制作方法嗎?

老師:強強,智力環(huán)的制作比較簡單,材料也容易找到,你就做一個智力環(huán)吧!

二、學一學。

L我們先來認識一下制作智力環(huán)的工具-尖嘴鉗。尖嘴鉗由尖頭、刀口和鉗柄組

成。一般用右手操作,使用時采用平握法,握住尖嘴鉗的兩個手柄,開始夾持或

剪切工作。

2.安全提示:使用尖嘴鉗時,注意動作慢一些;不要使用過粗的金屬絲;金屬絲

有硬度,要控制好力度,避免傷到手指。制作每一部分時,都要預估金屬絲的長

度,金屬絲不要太長或太短;要注意金屬絲的兩端,不要劃傷自己或劃壞衣物;

有條件的,可佩戴護目鏡。

3.學習制作智力環(huán)的方法:

(1)用兩根長度為8厘米左右的鐵絲制作兩個直徑約2.5厘米的圓環(huán)。(2)

用一根長度為80厘米左右的鐵絲制作環(huán)體,兩環(huán)間距為2厘米。邊彎制邊將兩

個直徑為2.5厘米的圓環(huán)套在環(huán)體中。

(3闈]作手柄需要一根長度為50厘米左右的鐵絲,手柄寬度為1.5厘米左右。

4.游戲方法:

(1)將手柄套入環(huán)體圓心,再將手柄由圓心退出。

(2)在游戲時,不得損壞手柄或環(huán)體的整體形狀。

5.怎樣使用尖嘴鉗彎折出小圓環(huán)?

小百科

智力環(huán),又稱“智環(huán)",是我國一種富有民族風格的智力游戲,亦是中國民間古

典智力玩具的精粹。智力環(huán)是用金屬絲做成的各種圖形,有基架、圓環(huán)、框柄等

部分。表面上看智力環(huán)是無法分解的,但是只要掌握了一定的方法,按照一定的

程序反復操作,就能使其中的框柄或某個圓環(huán)解套出來。連環(huán)類智力玩具的魅力

在于它的神秘性、挑戰(zhàn)性和品種的多樣性。連環(huán)類智力玩具具有較強的趣味性,

有助于啟迪學生的智慧,對開發(fā)智力很有益處。

三、做一做。

請你先學習尖嘴鉗的使用方法,掌握之后,選擇粗細合適的金屬絲嘗試制作智力

環(huán)。還可試著制作這樣的智力玩具-"金蟬脫殼",并進行游戲。

四、總結:今天的制作有什么感悟?

第九課毛線鉤織

教學目標:

1、學習毛線鉤織的基本方法與技巧,會用毛線鉤織簡單的作品。

2、培養(yǎng)學生對毛線鉤織的興趣和耐心細心的品質。

教學重難點:學習毛線鉤織的基本方法與技巧,會用毛線鉤織簡單的作品。

教學準備:鉤針、毛線

教學過程:

一、提出問題

L你家里還有什么東西是利用鉤織技術做出來的物品?

2.在生活中,我們會見到很多毛線鉤織品。毛線鉤織品不僅可以起到裝飾的作用,

還很實用。像保暖的背心、圍巾,防曬的帽子,防燙又便于攜帶的杯套,等等。

3同學們,毛線鉤織是一種很常見的、流傳很廣的編織工藝,簡單易學,實用性

強。我喜歡這些鉤織作品,該怎樣織呢?

二、學一學。

1、毛線鉤織和毛線編織一樣,也是一種流傳很廣的編織工藝。你

能說出鉤織用的工具、材料嗎?(鉤針、毛線)

2.認識鉤針:針鉤針柄針桿

3.持針:用拇指、食指輕輕握住針柄,針鉤朝下,這是握筆式持針方法。

4.拿線:

(1)在線的一端打個活結,將線在小拇指上繞一圈后,夾在食指與中指之間。

(2)將線從食指后繞到前面,拇指和中指捏在活結下端。

(3)用食指挑住線,無名指和小指彎曲,協(xié)助控制線的松緊度。

5.怎樣鎖針?

6.學習引拔針。

7.為什么鉤針有粗有細?你們知道鉤織哪種毛線時用粗一些的鉤針,鉤織哪種毛

線時用細一些的鉤針嗎?

8.小百科

鉤織是一種特殊的絨線組織編織手法,它具有"露、彈、密、柔、活”的藝術風

格,組織結構可塑性強,是任何機械產品都取代不了的一種具有藝術特色的手工

工藝。在領略手工藝品獨特文化內涵的同時,通過學習鉤織還可以協(xié)調左右手的

靈活性。制作融時代性、趣味性、創(chuàng)造性于一體的手工鉤織,有利于促進學生個

性的健康發(fā)展。

三、做一做。

1.請你準備好鉤針和線,學習正確的持針和拿線方法。

2.和小組同學一起研究后,嘗試鉤個小鎖鏈。

3.比一比,看誰鉤的小鎖鏈線圈大小均勻、松緊一致。

四、總結:今天的鉤織有什么感悟?

第十課易拉罐小制作(一)---小花盆

教學目標:

1、了解手工制作的基本步驟,學會制作小花盆。

2、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和動手能力。

教學重難點:了解手工制作的基本步驟,學會制作小花盆。

教學準備:剪刀、易拉罐等。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易拉罐手工制作小花盆,沒有很復雜的技巧,簡單又好看。

二、學一學。

1.制作易拉罐小花盆需要哪些工具和材料?

壁紙刀、剪刀、鋁制易拉罐等。

2.下面是易拉罐花盆的做法圖解:

(1)準備兩個啤酒易拉罐、小植物(蘆薈)。

(2)用草稿紙剪一個長橢圓形,用它為模板在易拉罐的側面剪出一個窗口。

(3)如圖用剪刀沿著易拉罐表面的.窗口修剪,把剪口部位往里面折入,那樣就

不怕掛破手了。把剪好的廢棄易拉罐重新洗干凈,晾干后涂上白色的底色。

(4)然后,用別的顏色畫上自己喜歡的圖案。簡簡單單的波點或者線條其實也

挺好的。

(5)畫好以后的易拉罐花盆的效果。

(6)放入泥土和種植好蘆薈以后的易拉罐小花盆。

(7)在易拉罐拉環(huán)上吊上繩子,就可以把這個DIY花盆掛在任何陽光充足的地方。

三、做一做。

1.你也來動手做一個易拉罐小花盆,再種上一棵植物美化環(huán)境吧!

2.安全提示:易拉罐的拉環(huán)邊緣非常鋒利,千萬不要用手指捋這個部位,制作時

可以戴上手套做好防護。

四、總結:在今天的變廢為寶的勞動中,你有什么感悟?

第十一課易拉罐小制作(二)--裝飾品

教學目標:

1.把握易拉罐工藝得基礎制作要領。

2.加強對美得感悟力,進步審美情趣,加強環(huán)保意識。

教學重點:學習領會易拉罐工藝得制作。

教學難點:運用質料制作,并表達本身得創(chuàng)作意圖。

教學準備:易拉罐、較剪、雙面膠、以及其他幫助質料。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這節(jié)課我們就實行用生存中最常見得易拉罐去制作工藝品。

二、作品欣賞,要領探究

師:請同硯們拿出網絡好得鋁制易拉罐,看看、摸摸、捏捏,說說它有什么特點.

(師歸納:質地浮滑,光芒華麗,有彈性,易剪切,易造型。)

(翻開課件易拉罐作品欣賞。)

師;正由于易拉罐有這些特點,以是它可以制作出種種手事變品。

師:今天,我們就讓這些易拉罐活起去,變成我們想要得種種事物:一個易拉罐,

一把錢剪,就可以活龍活現(xiàn)地體現(xiàn)變化多端得天然形態(tài),為所欲為地表達心田天

下得美感。我們用錢剪代替筆,把我們所見得、所想得剪出去,同硯們預備好了

嗎?

三、實踐制作

1.確定主題:(依據主題去制作種種形象,比方車船、花草、果蔬、蟲魚、鳥獸等:)

2.采取剪、折、卷、接、擰、粘等技法加工;

3.公道分工,團體相助;

4.留意安全,不要傷得手,剪下得碎片不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