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8年上半年中學教師資格考試(高級化學學科知識與教
學能力)真題試卷
單項選擇題
1.下列物質使用合理的是()。
(A)用石灰石、純堿和石英制造坡璃
(B)用加酶洗衣粉洗滌毛料服裝
(C)用工業(yè)酒精與水勾兌生產白酒
(D)用聚氯乙烯制造食品袋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WO中,H—O-H的鍵角為90°
(B)NH4+中,H—N—H的鍵角大于109。28',小于120。
(C)NFh中N以sp2雜化軌道與H成鍵,鍵角為120°
(D)NH4+中N以sp3雜化軌道與H成鍵,鍵角為109。28'
3.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離子是()。
2
(A)pH=l的溶液中:K+、Na\SO4-,HCO3-
2
(B)澄清透明的溶液中:Fe3\Na\Cl,SO4-
(C)能與鋁反應生成氫氣的溶液中:Mg2+、Na\Cl-、NO3-
+
(D)pH=13的溶液中:CH3co0-、NH4\Cl-、Na
4.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1mol乙酸和1mol乙醇充分反應生成的水分子數為NA
(B)常溫常壓下,3.0g含甲醛的冰醋酸中含有的原子總數為0.4NA
(c)標準狀況下,1.12L甲醇中碳原子的數目為0.05NA
(D)1L1moLL-i的NaQO溶液中含有QO-的數目為NA
5.在恒容密閉容器中,將CO和H2S混合加熱,發(fā)生下列反應并達到平衡:
CO(g)+H2s(g)y^=
(A)升高溫度,H2S濃度增加,表明正反應是吸熱反應
(B)通入CO后,正反應速率逐漸增大
(C)反應前H2S物質的量為7mol
(D)CO的平衡轉化率為80%
6.下列實驗裝置,試劑選用或操作均正確的是()。
Ip-可上下移動的用絲
mNaOH
>濾紙
--------
濃硫酸
①②③④
圖1
(A)用①裝置除去CL中含有的少量水蒸氣
(B)用②裝置稱量NaOH
(C)用③裝置稀釋濃硫酸
(D)用④裝置制備和收集NO2氣體
7.已知H2O2在催化劑作用下分解速率加快,其能量隨反應進程的變化如圖2所
能尸.
&/一無催化劑
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有催化劑
HX):、
HjO+1/20,
0反應進程
圖2
(A)催化劑減小了反應的熱效應
(B)加入催化劑,可提高H2O2的平衡轉化率
(C)因為H2O2的分解反應中<0、。>0,所以該反應的七<0
(D)因為反應物的總能量高于生成物的總能量,所以該反應屬于自發(fā)進行的反
應
8.電化學氣敏傳感器監(jiān)測環(huán)境中NK含量的工作原理如圖3所示。下列說法正
(A)O2在電極b上發(fā)生氧化反應
(B)溶液中OH-向電極b移動
(C)反應消耗的NH3與。2的物質的量之比為4:5
(D)負極的電極反應式為2NH3-6e-+6OH-=N2+6H2O
9.圖4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X、Y、Z、W為短周期元素,W元素的核
x
電荷數為X元素的2倍。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X、Z、W元素的原子半徑依次遞增
(B)X元素常見氫化物的沸點高于W元素常見氫化物的沸點
(C)YX2晶體熔化、液態(tài)WX3氣化均需克服分子間作用力
(D)Y、Z、W元素在自然界中均不能以游離態(tài)存在
10.化合物M具有廣譜抗菌活性,合成M的反應可表示如下:
OH
圖5
(A)每個X分子中含有2個手性碳原子
(B)Y分子中所有原子不能在同一平面內
(C)可用FeCb溶液或NaHCO3溶液鑒別X和Y
(D)在NaOH溶液中,1molM最多可與5molNaOH發(fā)生反應
11.下列關于高中化學課程性質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高中化學課程強調學科本位
(B)高中化學課程仍然是基礎教育課程
(C)高中化學課程體現基礎性和選擇性
(D)高中化學課程是科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12.下列屬于描述技能性學習目標的行為動詞是()。
(A)知道
(B)說出
(C)獨立操作
(D)交流討論
13.教學工作是一項有組織有計劃的活動,教學工作計劃包括()。①學期(或學
年)教學計劃②單元教學計劃③課時教學計劃
(A)①
(B)①②
(C)②③
(D)①②③
14.關于"氧化還原反應”的知識,初中、高中必修和高中選修內容中均有所涉
及。這三個階段知識的關系是()。
(A)螺旋式深化
(B)重復鞏固
(C)從理論到應用
(D)平行式拓展
15.化學課堂上,有些學生只喜歡觀看教師所做的演示實驗。這種興趣屬于()。
(A)操作興趣
(B)探究興趣
(C)感知興趣
(D)創(chuàng)造興趣
16."結構決定性質”是人們認識物質過程中獲得的一條規(guī)律。下列現象不適用
這一規(guī)律解釋的是()。
(A)乙烯、乙烷分別通入浸水現象不同
(B)甲醛和乙醇沸點不同
(C)金剛石與石墨硬度不同
(D)不同濃度的鹽酸與鎂反應速率不同
17.化學實驗是化學科學賴以產生和發(fā)展的基礎。下列關于化學實驗的說法,正
確的是()。
(A)〃化學教學實驗”與〃化學實驗教學〃是一回事
(B)在課堂教學中,演示實瞼既可由教師操作也可由學生操作
(C)實驗視頻完全可以代替現場實驗,且效果更好
(D)化學實驗的"綠色化〃,就是指化學實驗的原料都是無毒無害的物質
18.下列評價方式符合現行高中化學課程評價理念的是()。①統(tǒng)一評價標準,進
行定量評價②學生自我評價與他人評價相結合③終結性評價與過程性評價相
結合④評價目標多元化與評價方式多樣化
(A)①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9.下列說法不符合《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要求的是()。
(A)教科書內容要有鮮明的時代性
(B)教科書是教學和考試的唯一依據
(C)教科書中的習題類型要多樣化
(D)教科書編寫要有助于期化學教師的創(chuàng)造性
20.某教師在進行〃強弱電解質〃的教學時,設計了實驗:分別測量0.1moll
-1鹽酸和醋酸溶液的pH。這樣的設計運用了()。
(A)對比的方法
(B)類比的方法
(C)分類的方法
(D)演繹的方法
簡答題
閱讀卜面文字,回答有關問題:某教師在進行“活潑的黃綠色氣體——氯氣”
第一課時教學時,在查閱大量資料的基礎上,將教學內容設計成PPT課件(約50
頁)。在課堂上他根據每一張PPT進行講解,整節(jié)課共有2次提問,幾乎沒有板
書,遇到需要演示的實驗時,播放實驗視頻,供學生觀看。問題:
21.該教學過程的主要優(yōu)點和缺點有哪些?
22.演示實驗的教學功能是什么?
閱讀下面文字,回答有關問題:《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中有這樣的
表述:結合人類探索物質及其變化的歷史與化學科學發(fā)展的趨勢,引導學生進一
步學習化學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問題:
24.簡述化學史在中學化學教育教學中的作用。
25.結合高中化學某一內容的教學,舉例說明如何借助化學史開展教學。
診斷題
某化學教師在一次化學測驗中設計了下面試題。【試題】如圖6所示,容器A
左側是可移動的活塞。向A中充入1moIX氣體和1molY氣體,起始時容器A
X(g)+Y(g){Z(g)+2W(g)
的體積為aL。命寺儂不變,發(fā)生下列■Z:[
A
圖6
26.本題正確答案是_____請寫出本題正確的解題過程。
27.請分析學生解題錯誤的主要原因。(請寫出至少2點)
案例分析題
案例:下面是某化學教師關于〃金屬鋁”課堂教學實錄片段。教師:通過前面
的分析,我們知道了生活中鋁制品能夠"安然尢恙"的原因是……學生:生成
了致密的氧化膜。教師:其實不僅是鋁,大多數金屬在空氣中都易與氧氣反應
生成氧化物,只是有的氧化物疏松,有的致密。我們來看兩幅圖片,一幅是鎂條
在空氣中燃燒,另一幅是鐵絲在純氧中燃燒。那么鋁能不能在空氣中燃燒呢?學
生:應該會吧。教師:那么你們有沒有辦法,讓鋁在空氣中燃燒起來呢?學生:
(無人能回答)教師:怎樣能做到呢?同學們肯定有想法吧,大家可以相互討論一
下。學生:(開始交頭接耳,但仍舊不能回答)教師:(板書鐵、鋁和鎂分別與氧
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鎂可以燃燒,鐵也可以燃燒,我們預測鋁應該也可以燃燒。
那有什么辦法嗎?大家有沒有想到什么?學生:(小聲說)沒見過鋁燃燒呢。教師:
對。同學們說沒見過。真的沒見過嗎?下面我給大家先看兩張圖片。這張圖片熟
悉吧,節(jié)日美麗的焰火。焰火是煙花燃燒后留下的美麗。煙花里含有什么呢?就
含有金屬鎂、鋁以及其他一些物質。大家有些想法了嗎?學生煙花中含有鋁啊,
是粉末嗎?教師:對啊。大家有些想法了。再給大家看這張圖片,這是面粉廠四
處張貼的"禁止吸煙"和"禁止明火”的圖片。大家的靈感采了嗎?學生1:溫
度要高。教師:哦?!囟纫?〃大家覺得他說的有沒有道理?學生:有道理。
學生2:可以用別的東西引燃它。教師:哦,弓I燃彳艮好,還有嗎?學生3:研
磨成足夠小的顆粒,增大與氧氣接觸面積。教師:這位同學,你評價一下她剛
才說的對不對?(老師指著一位同學)學生4:我覺得好像是龍的。那個面粉廠的
圖片,就是說粉末易于燃燒吧。老師:非常不錯啊。你看,大家的靈感不是都
來了嘛。溫度、引燃、小顆粒……大家想不想做做這個實驗?學生:想。(非常興
奮)教師和學生一起實驗。問題:
27.請寫出鋁的燃燒演示實驗的儀器、試劑和操作。
28.在上述案例中,該教師教學的主要特色是什么?請結合案例具體說明。
29.該案例中,教師的教學體現了哪些新課程理念?
教學設計題
閱讀下列三段材料,根據要求完成任務。材料一《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
驗)》關于"乙烯"的內容標準是:了解乙烯的主要性質,認識乙烯在化工生產
中的重要作用。材料二某版本高中實驗教科書《化學2》第三章有機化合物第
二節(jié)的部分內容:一、乙烯乙烯是一種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2001年乙烯的
世界年產量已突破1億噸。乙烯的產量可以用來衡量一個國家的石油化工發(fā)展水
平。盡管我國乙烯的年生產量逐年增長,仍不能滿足快速增長的工業(yè)需求,目前
還需大量進口。學與問乙烯的分子式是C2H4,參照圖3-8所示的乙烯分子
結構模型,試寫出乙烯的電子式和結構式:
yaoai
乙烯分子中碳碳
8
乙■分子的電子式乙。分子的0的式出3~8乙.分子的模費
雙鍵的存在,使乙烯與酸性高鎰酸鉀溶液、溪的四氯化碳溶液均能反應,表現出
較活潑的化學性質。1,乙培的氧化反應乙烯在空氣中燃燒,火焰明亮且伴有
黑煙,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時放出大量熱。C2H4+3。2速幺2co2+2H2。乙
烯使酸性高鎰酸鉀溶液褪色的反應說明乙烯能被高鎰酸鉀氧化,利用這個反應可
以鑒別甲烷和乙烯。二12.乙烯的加成反應乙烯能使浸的四氧
紫色I無色|
?件KMn。,濯液
93<9乙毋使?性離恁
■11?朦<■色
化碳溶液褪色,說明乙烯與浸發(fā)生了化學反應。反應中,乙烯雙鍵中的一個鍵斷
裂,兩個浸原子分別加在兩個價鍵不飽和的碳原子上,生成無色的1,2—二浸
HHHH
II1I
乙烷液體:H—C=C-H.Br—BrfH-C-C-H有機物分子中雙鍵(或三鍵)兩端的
BrBr
1,2-二演乙烷
碳原子與其他原子或原子團直接結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應叫加成反應。
澳的內,化事
簿液
93-10乙加使原的
化破溶液
30.根據材料二回答下列問題。乙烯分子的電子式:乙烯分子的結構式:
乙烯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31.根據上述材料完成"乙烯"的教學設計,字數不少于300字。內容包括:①
教學目標。②教學重點和難點。③主要教學過程。
答案
1-5ADBBC6-10ACDBC11-15ACDAC16-20DBCBA
21該教學過程的主要優(yōu)點:
①該教師運用了信息技術進行教學,通過多媒體將抽象的、炬以直接觀察和研究
的內容進行了演示。有利于學生理解,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②氯氣是一種有毒氣體。有關氯氣性質的探究實驗全部通過實驗視頻來演示,避
免了氯氣對空氣的污染,保證了學生安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實驗能力。
③該教師通過PPT呈現教學內容,增大了課堂容量,提高了教學效率。
該教學過程的主要缺點:
①該教師采用以講授為主的教學方法,教學活動單一。整節(jié)課都是教師在講,共
有兩次提問,師生互動少,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地位,不利于學生主體性的
發(fā)揮。
②實驗視頻并不能代替真實實驗。該教師將所涉及的實驗全部以視頻的方式呈現,
不利于學生實驗操作能力的提高。
③該教師的課堂教學過于依賴PPT。整節(jié)課教師只是按照PPT進行講解,幾乎
替代了板書,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吸收。
22①認識論功能。演示實驗是提出化學教學認識問題的重要途徑之一,同時為
學生認識化學科學知識、檢驗化學理論、驗證化學假說提供了化學實驗事實。
②方法論功能。演示實驗是落實科學素養(yǎng)中的"過程與方法”目標的重要手段。
演示實驗可以使學生經歷科學實驗的一般過程,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實驗
操作能力。學生通過觀察教師的演示,明確實驗的方法。
③教學論功能。教師通過演示實驗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化學實驗興趣。演示實驗是創(chuàng)
設生動活潑的化學教學情境的重要手段,也是落實〃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的
重要手段。
23化學史在中學化學教育教學中有如下重要作用:
①加深學生對化學知識的埋解,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教師在化學教學中結合含
有化學研究方法的歷史進行教學,向學生展示化學家們揭開化學現象背后的規(guī)律
時所進行的思維活動,所采用的科學方法,以及在這一過程中化學家勇于探索和
獻身的精神,不僅可以使學生學到化學知識,而且還可以學到認知過程中的研究
方法以及蘊含其中的科學思維方法和化學家的科學態(tài)度,從而加深學生對化學知
識的理解,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
②利用化學史,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瘜W史為我們提供了許多具有愛國情懷的
素材,在化學教學中,教師通過化學史對學生進行爰國主義教育。化學史中有許
多成功是化學家從無數次失敗中獲得的,教師可以通過這些化學史對學生進行挫
折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精神。
③利用化學史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利用化學史創(chuàng)設生動的化學教學
情境,給抽象、枯燥、單調的化學知識賦予具體的、生動的、豐富多彩的內涵,
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24學習〃氯氣”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以舍勒發(fā)現氯氣的化學史為線索創(chuàng)設
教學情境,展開教學。
①導入新課。展示舍勒在將黑磕礦和濃鹽酸混合加熱時發(fā)現產生一種黃綠色的氣
體的化學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②設疑探究。通過化學史中對氯氣的描述,能知道氯氣的哪些基本性質?根據舍
勒發(fā)現氯氣的過程,讓學生做一次科學家,小組合作設計出制務氯氣的實驗方案。
③實驗探究。教師對學生設計出來的方案進行優(yōu)化之后進行實驗演示,讓學生觀
察實驗現象。學生結合當年舍勒發(fā)現氯氣的過程,通過觀察實驗現象,分析總結
出氯氣的性質。
25D。
解題過程:設X氣體的轉化量為xmol,利用三段式法進行求解:
X(g)+Y(g)-Z(g)+2W(g)
起始量(mol)l100
轉化量(mol)xxx2x
平衡量(mol)l-x1-xx2x
因為同溫同壓下氣體的體積之比等于其物質的量之比,所以可得:
(i-x_1.2a
~2
解得x=0.4,BPX的轉化率是40%。故本題選D。
26學生解題錯誤的主要原因是:①對阿伏加德羅定律及其推論掌握不牢固。不
能熟練運用恒溫、恒壓條件下,氣體的體積之比等于氣體的物質的量之比這一推
論。②對轉化率的計算掌握不牢固。轉化率指反應中物質轉化的物質的量占起始
量的百分數。
27
實驗儀器:鏡子、酒精燈、脫脂棉、集氣瓶、細沙。
試劑:鋁粉、氧氣。
操作:用銀子夾住一小團脫脂棉,蘸上一些鋁粉,在酒精燈上點燃,并立即伸入
盛有氧氣的集氣瓶中(瓶底放一些細沙)。
28①該教師的教學過程富有啟發(fā)性,增強了學生的學習動力。該教師通過問題
引導學生合作探究,在學生遇到困惑時,教師通過生活中的實例引導學生思考,
激發(fā)了學生的思考積極性,增強了學生的學習動力。
②該教師注重提問的時機,提高了學生的探索興致。在學生討論無果時,教師通
過案例啟發(fā)學生思考,然后再進行提問,準確把握了提問的時機,既提高了學生
的探索興致,也使學生掌握了思考問題的方法。
③該教師選擇的實例與生活密切相連,具有趣味性,容易激發(fā)學生的思考興趣。
例如,使用煙花、面粉廠等實例進行啟發(fā),既為學生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思路,又
提高了學生的思考興趣。
④該教師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層層遞進,課堂效率高。案例中,教師利用問題鏈,層層遞
進地進行設問,問題之間過渡自然,由淺到深,使課堂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9該教師的教學體現了如下的新課程的理念:
①立足于學生適應現代生活和未來發(fā)展的需要,著眼于提高21世紀公民的科學
素養(yǎng),構建"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相融合的高中
化學課程目標體系。該教師結合生活中的實例運用啟發(fā)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通
過自己思考解決問題。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學會了關于金屬鋁的知識,掌握了探
究金屬鋁性質的方法同時認識到化學與生活緊密聯(lián)系,培養(yǎng)了學習化學的興趣,
實現了三維目標的落實。
②從學生已有的經凝口將要經歷的社會生活實際出發(fā),幫助學生認識化學與人類
生活的密切關系,關注人類面臨的與化學相關的社會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
感、參與意識和決策能力。案例中,教師利用生活中的煙花、面粉廠等實例對學
生進行啟發(fā),使學生認識到化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關系。
30
HHHxjH一定條件
”.尸??RH、U/C=CCH2=CH2+HQ—CHjCHQH
nri
31教學設計
①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乙烯分子的組成、結構;掌握乙烯的氧化反應、加成反應。
過程與方法:通過從乙烯氧化反應和加成反應的實驗現象到乙烯結構的推理,體
會研究的方法,提高邏輯思維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實驗探究乙烯的性質,逐步形成嚴謹求實的科學態(tài)度。
②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乙烯的氧化反應、加成反應。
難點:乙烯結構與性質的關系。
③教學過程:
環(huán)節(jié)一:導入新課
【播放圖片+提問】將剛摘下的香蕉和成熟的香蕉放在一起,幾天后香蕉全部變
黃。這是什么原因?
【學生回答】①成熟的香蕉能夠散發(fā)某種物質,催熟剛摘下的香蕉;②細菌的作
用……
【教師引導】其實是因為成熟的香蕉能散發(fā)出一種物質——乙烯,該物質具有
催熟作用。除此之外,乙烯還具有哪些性質呢?
環(huán)節(jié)二:新課講授
【多媒體展示】乙烯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
【教師提問】結合甲烷的電子式、結構式、結構簡式的寫法,嘗試寫出乙烯的電
子式、結構式和結構簡式。
HHH、C=1H吁黑
H:C::C:HHz、H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電子式結構式結構筒式
乙烯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30年中國過氧化鋅市場發(fā)展現狀及前景趨勢分析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調壓箱市場發(fā)展狀況及營銷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裝飾天花板制造行業(yè)運行狀況及發(fā)展趨勢預測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行業(yè)運行趨勢及投資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粗糧飲料市場發(fā)展趨勢及前景調研分析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硝酸異辛酯行業(yè)運行狀況及發(fā)展趨勢分析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眼影市場運行現狀及發(fā)展前景分析報告
- 綜合實踐項目 制作細胞模型 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級上冊
- 青島版二年級數學下冊課程綱要
- 光伏電氣設備試驗方案
- 經濟法律法規(guī)基礎知識單選題100道及答案
- 新蘇教版三年級科學下冊全冊課件【全套】
- 2024-2030年中國精細化工行業(yè)發(fā)展分析及發(fā)展前景與投資研究報告
- 2024至2030年中國非標自動化行業(yè)需求領域與供需平衡預測分析報告
- 2024年重慶市高考生物試卷(含答案解析)
- 2024年(學習強國)思想政治理論知識考試題庫與答案
- DL∕T 540-2013 氣體繼電器檢驗規(guī)程
- 數控機床技術先進性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