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三節(jié) 微專題4 河流沖淤 學(xué)案 高中地理 人教版選擇性必修1_第1頁
第二章 第三節(jié) 微專題4 河流沖淤 學(xué)案 高中地理 人教版選擇性必修1_第2頁
第二章 第三節(jié) 微專題4 河流沖淤 學(xué)案 高中地理 人教版選擇性必修1_第3頁
第二章 第三節(jié) 微專題4 河流沖淤 學(xué)案 高中地理 人教版選擇性必修1_第4頁
第二章 第三節(jié) 微專題4 河流沖淤 學(xué)案 高中地理 人教版選擇性必修1_第5頁
全文預(yù)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微專題4河流沖淤1.沖淤平衡的概念沖淤平衡是指在一定時間內(nèi),河段上游來沙量等于本河段水流挾沙能力,下泄的沙量與進入河段的沙量基本保持相等的現(xiàn)象。河床的沖淤是由于上游來沙量與本河段的水流挾沙能力不平衡而引起。2.河流沖淤的原理(1)某一河段①淤積原理:當(dāng)上游來沙量大于本河段的水流挾沙能力時,產(chǎn)生淤積,河床升高。②沖刷原理:當(dāng)上游來沙量小于本河段水流挾沙能力時,產(chǎn)生沖刷,河床下降。③交替原理:同一河段,河流的侵蝕與堆積往往是“你強我弱”,交替進行。流量大時(汛期),以侵蝕為主;流量小時(枯水期),以堆積為主。(2)某一河口區(qū)域①河口河床的沖淤:河流和潮汐(海浪)的共同影響,兩者的強弱“此消彼長”。汛期,上游下泄的徑流沖刷河床,河床變深;枯水期,以潮流、海浪(頂托)帶來的泥沙淤積為主,河床變淺。②河口海床的沖淤:汛期,流水作用強時,流入海底泥沙多,海底以淤積為主,引發(fā)海水的后退(海岸線后退);枯水期,流水作用弱,流入海底泥沙少,海底以侵蝕為主,引發(fā)海水的侵入(海岸線前進)。3.河流沖淤主要影響因素(2024·寧夏吳忠期末)新橋水道是長江口崇明島南側(cè)河道中的深水溝槽,其沖淤變化受入海徑流、漲潮流等因素影響。1998年長江流域特大洪水以及2003年長江三峽大壩蓄水發(fā)電都對新橋水道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下圖反映1984~2020年新橋水道年平均沖淤變化。據(jù)此完成1~3題。1.1984~1992年,新橋水道()A.沖淤平衡 B.淤積為主C.先沖后淤 D.沖刷為主2.1998年,引起新橋水道沖淤量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漲潮流動力增強,沖刷增強B.長江輸沙量減小,淤積減少C.長江徑流量增多,沖刷增強D.水利工程建成后,淤積增多3.2003~2020年期間,新橋水道整體()①變淺②變寬③向海移動④向上游移動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下圖為“三峽工程建成后,下游城陵磯至武漢河段累計沖淤狀況預(yù)測圖”(沖刷大于淤積為負值,沖刷小于淤積為正值)。讀圖完成4~5題。4.圖示時段內(nèi)城陵磯至武漢河段()A.一直以淤積作用為主B.一直以沖刷作用為主C.先沖刷為主后淤積為主D.先淤積為主后沖刷為主5.針對0~50年之間累計沖淤狀況,該河段應(yīng)采取的有效措施是()A.疏浚河道 B.加固河堤C.植樹造林 D.修筑大壩(全國文綜Ⅰ)黃河小北干流是指黃河禹門口至潼關(guān)河段,全長132.5千米。該河段左岸有汾河、涑水河,右岸有渭河等支流匯入;河道擺動頻繁,沖淤變化劇烈,為典型的堆積性游蕩河道。下圖為“黃河小北干流河段示意圖”。據(jù)此完成6~8題。6.黃河小北干流為堆積性游蕩河道,是因為該河段河流()A.流量大、含沙量季節(jié)變化小B.流量大、含沙量季節(jié)變化大C.含沙量大、流量季節(jié)變化小D.含沙量大、流量季節(jié)變化大7.黃河小北干流河道中段擺動范圍較小的主要影響因素有()①河水流量②支流匯入③沿岸地貌④兩岸巖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8.渭河是黃河最大的支流,流量和含沙量均較大。在主汛期,渭河的洪峰導(dǎo)致黃河小北干流()A.含沙量劇增,擺幅增大B.水量增大,流速加快C.水位上升,淤積增強D.侵蝕加強,河床加深9.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河口地貌的演變與海平面、河流輸沙量等密切相關(guān)。2萬年以來,恒河流域地殼相對穩(wěn)定,但由于氣候變暖,海平面上升約120米;恒河年入海輸沙量在距今約1.1萬年前達到頂峰(約25億噸,當(dāng)今約10億噸);距今約0.7萬年前,海平面開始趨于穩(wěn)定。當(dāng)今恒河河口(如下圖)原為下切河谷,2萬年以來經(jīng)歷了下切河谷→河口灣→三角洲的演變。(1)分析恒河河口地貌由下切河谷→河口灣→三角洲的演變的原因。(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推測距今1.1萬年以來恒河流域西南季風(fēng)強弱的變化趨勢,并說明理由。(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有學(xué)者預(yù)測恒河三角洲面積未來將萎縮,分析該預(yù)測成立的條件。(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