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八、九單元+重要概念清單 高一歷史統(tǒng)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_第1頁
第七、八、九單元+重要概念清單 高一歷史統(tǒng)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_第2頁
第七、八、九單元+重要概念清單 高一歷史統(tǒng)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_第3頁
第七、八、九單元+重要概念清單 高一歷史統(tǒng)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_第4頁
第七、八、九單元+重要概念清單 高一歷史統(tǒng)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部資料免費交流內部資料免費交流兩次世界大戰(zhàn)、十月革命與國際秩序的演變(一)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與戰(zhàn)后國際秩序1.凡爾賽體系凡爾賽體系由一系列戰(zhàn)勝國與戰(zhàn)敗國的和約組成。(1)1919年6月28日簽訂的《協(xié)約及參戰(zhàn)各國對德和約》,即《凡爾賽條約》,包括440條條款和一項議定書,第一部分為《國際聯盟盟約》;第二部分是對德和約,主要內容包括:①關于戰(zhàn)爭責任。和約第231條規(guī)定,德國及其各盟國應當承擔戰(zhàn)爭罪責。②重劃德國疆界。西部:莫列斯納、歐本和馬爾梅迪劃歸比利時;阿爾薩斯—洛林重歸法國;薩爾煤礦由法國開采,行政由國際聯盟代管15年,期滿后通過公民投票決定其歸屬(1935年公民投票以壓倒多數決定歸屬德國);萊茵河西岸的德國領土由協(xié)約國占領15年,東岸50千米內德國不得設防。南部:德國承認奧地利獨立,德奧永遠不得合并。德國承認捷克斯洛伐克在協(xié)約國規(guī)定的疆界內獨立,將古爾琴地區(qū)劃歸該國。東部:德國承認波蘭獨立。波蘭從德國得到西普魯士和波茲南的絕大部分、東普魯士的一部分和中西里西亞的小塊領土,以及穿過西普魯士的以波蘭居民為主的波莫熱,即所謂“波蘭走廊”的狹窄出??冢珴墒校ň用裰饕堑乱庵救耍閲摫Wo下的自由市,進入波蘭的關稅體系并由波蘭管理其對外關系。默麥爾地區(qū)暫由協(xié)約國占領(后合并于立陶宛)。北部:在德國和丹麥之間的石勒蘇益格地區(qū)實行公民投票以決定其歸屬(1920年投票結果,其北部重歸丹麥,南部仍屬德國)?!斗矤栙悧l約》對德國疆界的劃定,使德國在歐洲大陸喪失了13.5%的領土和10%的人口。③瓜分德國的殖民地。剝奪德國在非洲和太平洋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主要戰(zhàn)勝國英國(包括其自治領)、法國、比利時和日本以“委任統(tǒng)治”形式予以瓜分。和會不顧中國的反對和抗議,公然把德國在山東的一切非法權益和膠州灣租借地全部移交給日本,激起了中國人民的極大義憤并引發(fā)了五四運動。在全國人民反帝愛國高潮的推動下。中國代表拒絕在條約上簽字。④限制德國軍備。陸軍不得超過10萬人,其中軍官不得超過4000人;解散總參謀部;禁止生產和輸入重型武器;廢除普遍義務兵役制。海軍限定為小型戰(zhàn)列艦和輕巡洋艦各6艘,驅逐艦和魚雷艇各12艘,不得擁有主力艦和潛艇;海軍兵員不得超過1.5萬人,其中軍官不得超過1500人;銷毀德國港口以外的德國軍艦。德國不得擁有陸海軍航空兵力。⑤賠款和經濟條款。規(guī)定由賠償委員會于1921年5月1日前確定賠款總額;在此之前德國應償付與200億金馬克價值相等之物,并承擔占領軍的一切費用。德國關稅不得高于他國,戰(zhàn)勝國對德國輸出貨物不受限制;德境內幾條主要河流為國際河流,基爾運河對外國軍艦與商船開放。(2)1919年9月10日,協(xié)約國與奧地利簽訂《圣日耳曼條約》。此條約確認奧匈帝國解體,匈牙利與奧地利分立;承認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1929年以前稱塞爾維亞—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王國)獨立;禁止德奧合并;將一些土地割讓給意大利、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和羅馬尼亞;加里西亞暫由協(xié)約國管理(后合并于波蘭);阜姆為自由港;廢除強迫普及征兵制,陸軍不得超過3萬人;海軍只保留3艘巡邏艦,禁止擁有潛艇和空軍。賠款總額由賠款委員會決定;財政由協(xié)約國加以監(jiān)督。(3)1919年11月27日,協(xié)約國與保加利亞簽訂《納伊條約》。條約規(guī)定保加利亞承認南斯拉夫獨立,將一些土地劃給南斯拉夫、羅馬尼亞和希臘;廢除義務兵役制;陸軍限額為2萬人,不得擁有海、空軍;賠款22.5億金法郎。(4)1920年6月4日,協(xié)約國與匈牙利簽訂《特里亞農條約》。條約重申對奧條約的主要條款,并將一些領土劃歸南斯拉夫、羅馬尼亞和捷克斯洛伐克;廢除強迫普及兵役制;限制保留陸軍3.5萬人、巡邏艇3艘;賠款22億金法郎。匈牙利的國土只剩下原來的28.6%,人口為原來的36.3%。(5)1920年8月10日,協(xié)約國與土耳其蘇丹政府簽訂《色佛爾條約》。條約規(guī)定土耳其的歐洲領土僅保留伊斯坦布爾及附近地區(qū),亞洲領土僅保留安納托利亞高原地區(qū);東色雷斯和伊茲密爾地區(qū)割讓給希臘;漢志和亞美尼亞獨立;土耳其的阿拉伯地區(qū)由英、法委任統(tǒng)治;海峽地區(qū)為非軍事區(qū),由國際共管,無論平時或戰(zhàn)時均對一切國家的軍艦、商船及軍用、民用飛機開放。條約恢復了列強在土耳其的領事裁判權和監(jiān)督其財政與關稅權,并限制其軍事力量。該條約使土耳其喪失了獨立地位。該條約從未生效。(6)1923年7月24日,協(xié)約國與凱末爾政府簽訂《洛桑條約》。條約規(guī)定將小亞細亞全部領土和東色雷斯歸還土耳其;承認土耳其領土完整和國家獨立;廢除領事裁判權;取消賠款,財政不受外國監(jiān)督和關稅自主;維持海峽地區(qū)非軍事化和國際共管;保留對其他地區(qū)的委任統(tǒng)治安排;會后協(xié)約國軍隊撤出伊斯坦布爾。《洛桑條約》取代《色佛爾條約》,使土耳其基本獲得了民族獨立。國際聯盟是凡爾賽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凡爾賽體系標志著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后,列強經過近5年的時間,終于在歐洲、近東和非洲建立了戰(zhàn)后資本主義的新秩序。2.華盛頓體系華盛頓體系由華盛頓會議上達成的一系列條約組成。(1)1921年12月13日,美、英、日、法簽訂《關于太平洋區(qū)域島嶼屬地和領地的條約》,即《四國條約》。規(guī)定:相互尊重、彼此協(xié)商解決四國在該地區(qū)的爭端,廢止英日同盟。(2)1922年2月6日,美、英、法、意、日五國簽訂《美英法意日五國關于限制海軍軍備條約》即《五國海軍條約》。條約規(guī)定:美、英、日、法、意五國的主力艦總噸位的比例為5:5:3:1.75:1.75;對航空母艦的總噸位也進行了限制;美國和英國不得在菲律賓、關島、中國香港及太平洋東經110°以東的島嶼修建海軍基地和新的要塞,日本則主要承諾不在臺灣設防。(3)1922年2月4日,中日簽訂《解決山東懸案條約》及《附約》。規(guī)定:日本同意將德國舊租借地歸還中國,但保留了日本在山東的諸多特殊權益。(4)1922年2月6日,與會九國美國、英國、日本、中國、法國、意大利、比利時、荷蘭、葡萄牙簽訂《九國關于中國事件應適用各原則及政策之條約》,即《九國公約》。它的中心內容是尊重中國主權與獨立及領土與行政完整,堅持中國的門戶開放與各國的商業(yè)機會均等,其核心是列強確認并同意把“門戶開放”“機會均等”作為它們共同侵略中國的基本原則;對中國提出的收回關稅主權、取消治外法權等要求并未應允。華盛頓會議簽訂的各項條約修改和補充了《凡爾賽條的》中的一些條款,解決了巴黎和會上沒有解決的一些問題,通過戰(zhàn)勝國之間的暫時協(xié)調,在遠東和亞太地區(qū)形成了列強新的國際關系結構,被稱為“華盛頓體系”。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建立,標志著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戰(zhàn)勝國在全球范圍內基本完成了對戰(zhàn)后列強關系的調整和對世界秩序的重新安排。(二)十月革命的勝利與蘇聯的社會主義實踐1.蘇維埃俄語Совет的音譯,意為“會議”或“代表會議”。俄國1905年革命時首創(chuàng)“工人代表蘇維?!?,成為領導革命斗爭的組織形式。1917年二月革命后,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蘇維埃與臨時政府形成“兩個政權并存”局面。布爾什維克掌握蘇維埃領導權后,發(fā)動十月革命,推翻臨時政府,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的蘇維埃政權,簡稱“蘇維埃俄國”(蘇俄)。在蘇聯國家體制中,最高蘇維埃是國家立法機構。2.蘇俄國內戰(zhàn)爭1918-1920年,蘇維埃俄國與外國武裝干涉者和國內白衛(wèi)軍武裝進行的戰(zhàn)爭。1918年春夏,英、法、美、日等協(xié)約國軍隊先后在蘇俄北部和遠東港口登陸,并從南部進入高加索地區(qū)。協(xié)約國軍隊的干涉策動了蘇俄國內反蘇維埃政權的各種力量,他們組織白衛(wèi)軍,成立地方割據“政府”,并用武力向蘇維埃政權發(fā)起進攻,由此開始了歷時三年的國內戰(zhàn)爭。1918年夏,捷克軍團的叛亂是國內戰(zhàn)爭爆發(fā)的標志。各地白衛(wèi)軍勢力蜂起,一度占據四分之三國土。蘇維埃政府領導剛組建的紅軍,與外國干涉者和白衛(wèi)軍進行殊死戰(zhàn)斗。1918年下半年,紅軍粉碎了捷克軍團,擊退了入侵的協(xié)約國武裝和白衛(wèi)軍在東、南、北三個方向發(fā)起的進攻,并利用1918年11月德國革命后的時機,廢除《布列斯特和約》,收復了部分被割占的領土。1919年,紅軍與白軍在東線和南線進行了兩次具有決戰(zhàn)意義的大規(guī)模較量。1919年春,東線紅軍挫敗白軍的攻勢,并轉入反攻。7月下旬,紅軍解放烏拉爾,然后向西伯利亞推進,白軍主力高爾察克部隊被擊潰。同時,尤登尼奇在愛沙尼亞方向對彼得格勒的進攻也被粉碎。1919年夏,南線白軍主力鄧尼金的進攻一度逼近圖拉,威脅莫斯科。為了扭轉危局,紅軍集中力量加強南線,于10月下旬發(fā)動反攻,擊潰鄧尼金部隊。同時,尤登尼奇對彼得格勒的第二次進攻也被粉碎,高爾察克殘部被全殲,其本人被抓獲處決。1920年3月,南線白軍總部諾沃羅西斯克被紅軍攻占,鄧尼金逃亡國外。1920年4月下旬,西線波蘭軍隊向烏克蘭發(fā)起進攻,一度占領基輔。弗蘭格爾軍隊也從南方向烏克蘭出擊。紅軍首先向西線調集重兵,并從5月底發(fā)動反攻。7月下旬,紅軍越過波蘭邊界,鋒芒直指華沙。由于戰(zhàn)線拖長,后援不繼,致使紅軍受挫。雙方在里加舉行和談,10月12日就停戰(zhàn)及和約達成協(xié)議(波蘇和約于1921年3月18日正式簽訂,雙方劃定了邊界,根據這一條約,西烏克蘭和西白俄羅斯劃歸波蘭)。西線停戰(zhàn)后,紅軍主力轉向南線,擊潰弗蘭格爾部隊,11月17日,潰退到克里米亞半島的白軍殘部被殲滅。與此同時,紅軍還分兵進入高加索地區(qū),在阿塞拜疆、亞美尼亞、格魯吉亞先后建立了蘇維埃政權。國內戰(zhàn)爭以蘇維埃政權的勝利而結束。3.戰(zhàn)時共產主義亦稱“軍事共產主義”。蘇俄政府在1918-1920年國內戰(zhàn)爭時期實施的經濟體制和政策。其主要內容有:農村實行余糧收集制,國家所需的糧食數額就是征集的“余糧”額,農民應無條件完成所攤派的征糧額,攤派比例按階級原則確定,禁止私人買賣糧食。城市實行工業(yè)國有化,并建立集中統(tǒng)一的總局管理體制,企業(yè)沒有自主權,由總局按國家指令領導企業(yè)的生產經營。流通和分配領域實行國家壟斷和非市場化,私人商業(yè)和自由貿易被禁止,城鄉(xiāng)經濟關系和個人消費趨向實物化。推行普遍勞動義務制,并按軍事體制管理勞動者。戰(zhàn)時共產主義是一種適應戰(zhàn)爭條件的特殊經濟體制,但列寧和布爾什維克黨曾經錯誤地將其看作向共產主義直接過渡的捷徑。國內戰(zhàn)爭結束后,1921年初爆發(fā)的經濟政治危機迫使蘇俄政府轉向新經濟政策。4.新經濟政策蘇俄政府于1921年起實施的經濟政策,為區(qū)別于此前的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而定名。1921年3月舉行的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會,根據列寧的報告通過《關于以實物稅代替余糧收集制的決議》,標志著新經濟政策的開始。其主要內容有:在農業(yè)領域,用糧食稅代替余糧收集制;在工業(yè)領域,采取租讓、出租等方式,把外國資本和私人資本重新引入國有企業(yè),并允許私人經營小型企業(yè),國家除直接管理一批重要的大型企業(yè),其他中小企業(yè)管理權限下放;在流通領域,恢復市場交易和商品貨幣交換。以建立工農經濟聯盟為目標、重視并利用市場機制的新經濟政策的推行,是列寧和布爾什維克黨在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階段。列寧逝世后,斯大林提出“社會主義工業(yè)化”方針,逐步縮小新經濟政策的實施范圍,到1929年,隨著農業(yè)集體化高潮的到來,新經濟政策亦告終止。5.社會主義工業(yè)化蘇聯通過計劃經濟體制的建立,實現由農業(yè)國向工業(yè)國的轉型。1925年,聯共(布)第十四次代表大會確定社會主義工業(yè)化方針,要求經過三個五年計劃實現工業(yè)化目標。1927年,聯共(布)第十五次代表大會確定國民經濟第一個五年計劃,從1928年開始實施,并于1932年提前完成。在此期間,城鄉(xiāng)非公有制經濟成分被改造成適應計劃經濟要求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全民所有制”和“集體所有制”)。第二個五年計劃在1933-1937年實施,基本實現了預定的社會主義工業(yè)化目標,一些主要工業(yè)部門的產量趕上了資本主義發(fā)達國家,在計劃經濟體制確立的同時,蘇聯躋身于工業(yè)化國家行列。1938年開始的第三個五年計劃繼續(xù)優(yōu)先發(fā)展重工業(yè),并根據國際形勢的變化提高了國防建設比重,加快發(fā)展東部地區(qū),為后來轉入戰(zhàn)時經濟軌道奠定了基礎。6.農業(yè)集體化20世紀20年代末30年代初,蘇聯將個體小農經濟改造為社會主義集體經濟的運動。1927年,聯共(布)十五大將農業(yè)集體化列為農村工作的中心任務。1929年11月,根據斯大林指示,聯共(布)中央全會又通過“全盤集體化”決議,運動被推向高潮。為了完成運動指標,各地都出現了強制農民加入集體農莊的現象,受到農民的抵制,農業(yè)生產因此受到嚴重影響。但集體化進程繼續(xù)推進,到1932年底,集體農莊和國營農場的播種面積已占全國播種面積的80%,預定的集體化目標基本實現。到1936年,幾乎所有農戶都加入了集體農莊。在這個過程中,小農經濟中的“富農”階層被徹底消滅。農業(yè)集體化運動是運用“階級斗爭”方式進行的生產關系的變革,它為計劃經濟體制提供了穩(wěn)定的來自農業(yè)的資源(糧食、原料和資金),滿足了高速工業(yè)化的需要。但它嚴重損害了農民的利益,違背了農業(yè)現代化的經濟規(guī)律,致使蘇聯的農業(yè)發(fā)展長期滯后。(三)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的高漲印度非暴力不合作運動“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是甘地在20世紀20-40年代領導印度人民反抗英國殖民統(tǒng)治的運動。印度民眾在甘地的倡導和領導下,以和平方式抵制英印當局的機關、法庭、學校,并采取總罷業(yè)、抵制英貨、抗稅等非暴力手段進行反對殖民統(tǒng)治的斗爭。非暴力不合作運動主要有4次運動高潮,分別是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文明不服從運動、個人文明不服從運動、退出印度運動。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沉重打擊了英國的殖民統(tǒng)治,極大地增強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為二戰(zhàn)后印度獨立創(chuàng)造了條件。(四)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與戰(zhàn)后國際秩序的形成1.德國吞并奧地利奧地利是以德意志民族為主體的國家,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前后,兩國都有合并的意圖。但是《凡爾賽條約》規(guī)定,德國和奧地利永遠不能合并。1933年希特勒上臺后,不斷擴軍備戰(zhàn),改變《凡爾賽條約》、將奧地利吞并,是其外交政策的目標之一。1936年3月,德國公然違反《凡爾賽條約》和《洛迦諾公約》,重新占領萊茵非軍事區(qū),沒有受到英、法干涉,這對希特勒是一個鼓舞;1935年10月,意大利發(fā)動侵略埃塞俄比亞的戰(zhàn)爭,得到法、英的縱容,而且意大利也由于陷入侵埃戰(zhàn)爭,遂放棄了與德國爭奪奧地利。在此形勢下,德國迫使奧地利簽訂了德奧協(xié)定,使德國基本控制了奧地利的內政和外交。1937年11月,希特勒決定動手修改《凡爾賽條約》,幾乎與此同時,英國樞密大臣哈里法克斯在伯希特斯加登拜會希特勒,明確表示“凡爾賽強制條約的錯誤必須加以糾正”,歐洲秩序的變更問題,亦即但澤、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問題,遲早定會發(fā)生,英國所關心的只是“這些變更必須通過和平演變來實現”。希特勒了解到了英、法的底線,知道它們對德國吞并奧地利不會進行干涉,便放手大膽去干了。1938年3月12日,希特勒兵不血刃,占領了奧地利并將其吞并。接下來,希特勒便準備對捷克斯洛伐克下手了。2.《雅爾塔密約》《雅爾塔密約》又稱《雅爾塔協(xié)定》,全稱《蘇美英三國關于日本的協(xié)定》,是在雅爾塔會議期間的1945年2月11日,美蘇首先達成,英國隨后支持的關于蘇聯參加對日作戰(zhàn)條件的秘密協(xié)定。根據該協(xié)定,蘇聯要在德國投降及歐戰(zhàn)結束后2個月或3個月內參加作戰(zhàn),其條件是:(1)外蒙古(今蒙古共和國)現狀須予維持;(2)庫頁島南部及鄰近一切島嶼須交還蘇聯;大連商港須國際化,蘇聯在該港的優(yōu)越權益須予保證,蘇聯租用旅順港為海軍基地須予以恢復;蘇中共同經營中東鐵路和南滿鐵路,但蘇聯的優(yōu)先權益須予以保證,中國可保持在“滿洲”的全部主權;(3)千島群島須交予蘇聯。該協(xié)定完全是背著當時作為四大盟國之一的中國簽訂的,是大國強權政治的集中表現,也是美蘇劃分勢力范圍的產物。1945年8月14日,當時中國的國民黨政府與當時的蘇聯政府簽訂了《中蘇友好同盟條約》,前者基本上接受了《雅爾塔密約》中有關中國的規(guī)定。3.國際格局與國際秩序國際格局是指在一定的歷史時期內,在國際關系中起到舉足輕重作用的主要行為體,如國家或國家集團,所形成的一種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相互作用的相對穩(wěn)定的結構狀態(tài)和局面。各主要行為體之間力量對比的變化是國際格局演變的基礎和推動力量,而國際格局的演變,則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重大的具有全局性的國際事件,是推動國際格局從量變到質變的決定性因素。國際格局的重要性就在于它影響并制約一定歷史時期內的國際秩序。國際秩序是指在一定的歷史時期內,國際社會主要戰(zhàn)略力量之間圍繞某種目標、依據一定規(guī)則相互作用運行的機制,是指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的準則和行為規(guī)范。特定的國際秩序總是與特定的國際格局相對應,并受到國際格局的影響與制約。當國際格局變化時,國際秩序也會發(fā)生變化,并影響國家關系的變化。20世紀下半葉世界的新變化(一)冷戰(zhàn)與國際格局的演變1.冷戰(zhàn)冷戰(zhàn)(ColdWar)是二戰(zhàn)后美國政論家赫伯特·斯沃普在為參議員巴魯克起草的演講稿中首次使用的。最初的意思是,兩國或兩個國家集團之間采用除了使用武力之外的一切手段進行斗爭。1947年,沃爾特·李普曼將自己撰寫的一系列政論文章集結出版,取書名為《冷戰(zhàn)》,冷戰(zhàn)一詞由此開始流行。2.“戰(zhàn)略防御計劃”美國總統(tǒng)羅納德·里根在其第一任期內(1981-1984),以重新謀求對蘇軍事優(yōu)勢為出發(fā)點,提出并著手實施“戰(zhàn)略防御計劃”(StrategicDefenseInitiative,簡寫為SDI),亦稱“星球大戰(zhàn)計劃”(StarWarsProgram)。該計劃是要運用高科技手段,在美國上空建立一種反彈道導彈的核戰(zhàn)略防御體系,在敵方的導彈起飛、進入太空和重新進入大氣層襲擊目標的不同階段,利用太空和地面武器進行層層攔截,以保證美國在核攻擊時處于安全狀態(tài)。該計劃是將過去利用核報復來進行威懾發(fā)展為以核防御來進行威懾,是后來美國建立國家導彈防御系統(tǒng)的先聲。(二)資本主義國家的新變化1.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是國家政權與壟斷資本融為一體的壟斷資本主義,是資本主義基本矛盾不斷發(fā)展的必然結果,是以資本主義私有制為基礎,維護資產階級利益和資本主義制度。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形式主要包括國家所有并直接經營的企業(yè),國家與私人共有、合營的企業(yè)等。但是,從一般壟斷資本主義轉化為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意味著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發(fā)生部分質變。它以壟斷資本與國家政權相結合的巨大力量,對整個社會經濟活動進行宏觀干預和調節(jié)。2.種族隔離制度資本主義國家對白人和有色人種、歐洲人和非歐洲人等種族集團強制實行的分離。又譯為種族分隔、種族分離。種族隔離大體可分為兩種:(1)人身隔離或制度隔離。在社會生活各領域,通過建立各個種族集團的平行機關或有色人種的專門部門所實行的分離。如禁止有色人種和白色人種同讀一個學校,同住一個房間,同上一個教堂,同葬一個墓地等。(2)地域隔離。對一定的種族集團在指定地域內實行的分離。如建立印第安人保留地、黑人區(qū)、猶太區(qū)等。兩種隔離一般被結合并用。1973年11月30日,聯合國大會通過的《禁止并懲治種族隔離罪行國際公約》宣布:種族隔離違反國際法原則,特別是違反《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對國際和平和安全構成嚴重威脅,是危害人類的罪行。凡是有種族隔離行為的組織、機構或個人即為犯罪。締約國承擔義務,禁止、預防并懲治犯有這種罪行的人。3.如何理解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中的兩個“決不會”社會革命發(fā)生的終極原因不是在人們的頭腦中,而是在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沖突中。因此,當一種生產關系和以它為基礎的社會形態(tài)還能夠容納生產力的發(fā)展時,這個社會形態(tài)是決不會滅亡的;當生產力還沒有發(fā)展到與現有生產關系發(fā)生沖突,要求用新的生產關系取代它時,是決不會有新的生產關系產生出來的。這兩個“決不會”表明,社會革命是不能人為地制造出來的,生產關系是不能主觀隨意地改變的。《序言》中兩個“決不會”的論斷強調了社會革命的客觀根源在于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沖實,指出了革命發(fā)生的客觀必然性。如果沒有這樣的客觀根源,革命就不會發(fā)生,更不會取得勝利。因此,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不忘初心,不斷努力,積極發(fā)展生產力,創(chuàng)造實現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條件。(三)社會主義國家的發(fā)展與變化蘇聯模式“蘇聯模式”是蘇聯共產黨采用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模式,在斯大林時期形成。這一模式的基本特點是政治上高度集權、經濟上嚴密的計劃經濟。這一模式在特定的歷史時期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存在諸多問題。蘇聯領導集團曾對其進行過不同程度的改革,但都沒有真正突破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而且在改革中出現了重大偏差,最終導致蘇聯解體。(四)世界殖民體系的瓦解與新興國家的發(fā)展1.第三世界“第三世界”(TheThirdWorld)的概念,大約出現在20世紀50年代中期,泛指不屬于以美、蘇為首的兩大集團的經濟不發(fā)達的亞非拉和其他地區(qū)的發(fā)展中國家。該詞于60年代以后被廣泛使用。1973年9月,不結盟國家在阿爾及爾通過的《政治宣言》中正式使用了“第三世界”這個概念。第三世界的崛起發(fā)端于萬隆會議。一般認為,萬隆會議和“萬隆精神”是第三世界形成的起點,標志著亞非國家開始作為一支嶄新的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國際政治的舞臺。不結盟運動是第三世界發(fā)展的里程碑,其主要訴求是反對參加大國軍事集團和與大國結盟,不允許在本國建立大國軍事基地,要求尊重各國主權、共同參與解決國際政治經濟的重大問題等。1964年出現的77國集團,以維護發(fā)展中國家經濟權益,變革以控制和掠奪為核心的國際經濟舊秩序,建立公平合理、平等互利的國際經濟新秩序為斗爭目標,20世紀七八十年代達到高潮,是第三世界力量的發(fā)展并在國際事務中發(fā)揮作用的重要而鮮明的標志。其行動主要體現為推動南北對話和加強南南合作,重點是南南合作,以南南合作推進南北對話的發(fā)展。近年來“第三世界”一詞已不太常用,更常用的是發(fā)展中國家。2.南北對話“南北對話”是指發(fā)展中國家與發(fā)達國家之間圍繞改革不合理的國際經濟舊秩序,加強南北雙方的經濟合作等問題所進行的國際性的經濟會議和談判。因發(fā)展中國家多在南半球,習慣上被稱為“南方”,發(fā)達國家多在北半球,習慣上被稱為“北方”,故名“南北對話”。南北對話可追溯到20世紀50年代,醞釀于60年代初。為改革國際經濟舊秩序,第三世界發(fā)展中國家通過不結盟國家會議、77國集團、石油輸出國組織以及其他一些原料生產國組織積極展開活動,終于在1964年推動了聯合國貿易與發(fā)展會議的舉行,揭開了南北會談的序幕。1974年,聯大特別會議通過《建立新的國際經濟秩序的宣言》和《行動綱領》,標志著南北關系問題被正式提上國際議事日程,受到各國的廣泛重視,對話的范圍深入原料、貿易、發(fā)展、技術轉讓、國際貨幣金融等各個領域,并取得了一些成果。1993年10月,各國議會聯盟在加拿大首都渥太華召開南北對話促進世界繁榮大會,會后發(fā)表的《最后文件》,呼吁發(fā)達國家和發(fā)展中國家反對貿易保護主義,要求發(fā)達國家取消所有最窮國家的政府債務,敦促發(fā)達國家及國際金融機構向發(fā)展中國家直接投資并提供技術。在推進南北對話過程中,原歐洲共同體國家對非洲、加勒比海沿岸、太平洋的一些發(fā)展中國家實施國際貿易中的“非互惠”原則,即單方面對后者的優(yōu)惠原則,是南北關系中的積極因素。但總的來說,南北對話進展不大。3.南南合作“南南合作”是發(fā)展中國家間的經濟技術合作,是促進發(fā)展的國際多邊合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世界上的發(fā)展中國家絕大部分處于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南部分,于是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這些國家之間為發(fā)展民族經濟,開展專門的經濟合作,就被稱為“南南合作”,如中國與拉丁美洲的合作、中國與非洲的合作、非洲各國之間的合作等。1955年召開的萬隆會議確定了南南合作磋商原則,促進了原料生產國和輸出國組織的建立,提出了在發(fā)展中國家間實施資金和技術合作,因此被認為是南南合作的開端。1978年9月18日,138個聯合國會員國在阿根廷通過的布宜諾斯艾利斯行動計劃。該計劃為南南合作建立了一個框架,包括尊重主權、不干涉內政和各國平等權利。1982年,首屆南南合作會議在印度新德里召開,1983年和1986年先后在北京和吉隆坡召開南南合作會議,這三次會議是南南合作的重要里程碑。南南合作的實質,是面對不平等的南北經濟關系,實行聯合自強,共同發(fā)展。南南合作的主要內容包括推動發(fā)展中國家間的技術合作和經濟合作,并致力于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能源與環(huán)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