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tǒng)編版八年級歷史上冊第二單元教案教學設計_第1頁
統(tǒng)編版八年級歷史上冊第二單元教案教學設計_第2頁
統(tǒng)編版八年級歷史上冊第二單元教案教學設計_第3頁
統(tǒng)編版八年級歷史上冊第二單元教案教學設計_第4頁
統(tǒng)編版八年級歷史上冊第二單元教案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統(tǒng)編版八年級歷史上冊第二單元教案教學設計第二單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與民族危機的加劇單元體例單元主題歷史要素第二單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與民族危機的加劇洋務運動、邊疆危機、甲午中日戰(zhàn)爭、列強瓜分中國狂潮、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八國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備課說明一、單元課標要求基于《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闡述,本單元講述的是19世紀中后期至20世紀初的中國歷史,學生將通過對本單元的學習,了解洋務運動的主要內容,初步認識洋務運動的作用和局限性;了解19世紀中后期的邊疆危機和中法戰(zhàn)爭,知道甲午中日戰(zhàn)爭的主要戰(zhàn)役和《馬關條約》的主要內容,初步認識《馬關條約》與中國民族危機加劇的關系;了解戊戌變法的主要史事,認識變法的意義和局限性;知道義和團運動和抗擊八國聯(lián)軍侵華的史事,結合《辛丑條約》的主要內容,認識《辛丑條約》對中國民族危機全面加深的影響。二、單元教材分析本單元上承第一單元“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下啟第三單元“資產(chǎn)階級民主革命與中華民國的建立”,在晚清歷史的發(fā)展過程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這一時期列強的侵略無論從手段、規(guī)模還是程度上較之前都進一步加劇,中國的民族危機日益深重。以義和團運動為代表的反抗列強侵略的斗爭是中國人民郁積多年反抗列強侵略義憤的總爆發(fā)。隨著民族危機的加劇,中國人開啟了艱難的近代化探索。本單元的學習對于學生了解整部中國近代史的基本線索起著關鍵作用。三、單元學情分析本單元的學科概念較多,八年級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的困難,需要教師以扎實的專業(yè)知識為基礎,對學生進行深入淺出的解釋。本單元的史事錯綜復雜,但又有一定的內在聯(lián)系,如列強侵華、民族危機、人民反抗、近代化探索,教師應引導學生透過這些事件之間的聯(lián)系把握中國近代史的基本線索,并在此過程中逐步提高學生的時空觀念、唯物史觀、歷史解釋等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四、單元教學目標1.了解洋務運動的目的、口號及內容,初步認識洋務運動的作用和局限性。2.了解甲午中日戰(zhàn)爭的主要戰(zhàn)役;知道《馬關條約》的主要內容,理解其與中國民族危機加劇的關系。3.了解戊戌變法的主要史事,認識變法的意義和局限性。4.了解義和團運動、八國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等基本史事;理解《辛丑條約》對中國民族危機全面加深的影響。洋務運動和邊疆危機設計說明洋務運動是中國近代化的開端,通過本課教學,教師應使學生認識到20世紀60年代初,在內憂外患的背景下,為了維護清王朝的統(tǒng)治,封建統(tǒng)治集團內部一些比較開明的官員,掀起了一場學習西方先進技術的自救運動。這場運動雖然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的道路,但順應了時代潮流,開啟了中國的近代化。對于洋務運動和邊疆危機等基本史事,學生可以通過閱讀教材自主學習,個別問題可以通過教師的點撥解決。洋務運動是本課的重點內容,教師應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展示交流的方式來學習,使其對洋務運動有一個更立體更全面的認識,進而突破本課的重難點。教學目標1.用史實說明洋務運動的背景。(時空觀念、歷史解釋)2.了解洋務運動的時間、口號、階級派別和性質。(唯物史觀)3.認識洋務派創(chuàng)辦的近代軍事工業(yè)和民用企業(yè)等內容。(史料實證)4.從多角度評價洋務運動。(唯物史觀、歷史解釋)5.了解美、日侵略臺灣,左宗棠收復新疆,中法戰(zhàn)爭等基本史事。(史料實證)6.體會先進的中國人為實現(xiàn)國家獨立、富強而付出的不懈努力,感悟中華民族不屈的斗爭精神。(家國情懷)教學重難點重點:洋務運動的概況。難點:從多角度評價洋務運動。教學方法自主學習法合作探究法講授法資源與工具1.數(shù)字資源包,學習成果上傳和互動的平臺。2.圖書館資源,網(wǎng)絡搜索工具等。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一、教學情境教師以視頻《李鴻章的洋務生涯》導入本課,通過鮮活的歷史人物拉近學生與歷史事件之間的距離,并利用李鴻章的“千年變局論”來激發(fā)學生對學習本課內容的興趣。二、預習檢查1.舉例說明洋務派的主要活動。2.洋務運動的結果和影響分別是什么?三、學習任務一洋務運動教師活動: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第20頁相關內容,提出問題。(1)19世紀50—60年代,清政府面臨怎樣的局面?(2)清政府一些比較開明的官員提出了怎樣的主張來應對上述局面?當時持有這一主張的代表人物有哪些?他們屬于哪一階級派別?他們旨在踐行這一主張而開展的運動在歷史上被稱為什么?這場運動的起止時間是什么時候?他們在運動中提出了什么口號?學生活動:閱讀教材,回答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了解洋務運動的概況。(1)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2)主張:利用西方先進技術,強兵富國,維護清王朝的統(tǒng)治。代表人物:奕、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等。階級派別:地主階級洋務派。名稱:洋務運動。起止時間:從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口號:“自強”“求富”。教師活動: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第21頁相關內容,概括洋務運動的主要內容。學生活動:閱讀教材,小組合作學習,回答問題。創(chuàng)辦近代軍事工業(yè);興辦新式學校,設立翻譯館,派遣留學生出國深造;開辦近代民用企業(yè);建立新式海陸軍;等等。教師活動:你是如何評價洋務運動的?學生活動:結合所學知識,小組自由討論,回答問題。(1)進步性:洋務運動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近代化運動,是中國近代化的開端,在客觀上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chǎn)生。(2)局限性:洋務運動的根本目的是維護和鞏固清政府的統(tǒng)治,再加上其內部的腐敗和外國勢力的擠壓,它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的道路。【設計意圖】通過動手、動腦、動口的形式,學生自主挖掘本課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發(fā)揮學生之間的合作互動作用,使其完成對本課知識的學習,突破本課的難點,從而培養(yǎng)學生唯物史觀、史料實證的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四、學習任務二美、日侵略臺灣,收復新疆,中法戰(zhàn)爭教師活動: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第22—24頁相關內容,從方位、形成原因、抗爭史實、結果、管轄及意義方面了解邊疆危機,制作表格。學生活動:閱讀教材并獨立完成表格,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了解邊疆危機的概況。教師活動: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第22—23頁“收復新疆”相關內容,提出問題,讓學生掌握該部分的重點內容。(1)清政府成功收復新疆的原因有哪些?(2)清政府收復新疆有什么歷史意義和現(xiàn)實意義?學生活動:對清政府成功收復新疆的原因和影響進行合作探究,回答問題。(1)原因:正確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新疆地區(qū)各族人民的支持;清軍的英勇戰(zhàn)斗;收復新疆屬于正義之舉;等等。(2)歷史意義:粉碎了俄、英兩國分裂中國西北領土的陰謀,維護了國家統(tǒng)一;促進了新疆的開發(fā),鞏固了祖國的西北邊防?,F(xiàn)實意義:證明了新疆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驹O計意圖】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提高自身的學習意識和能力,在展示學習成果的過程中增強自信。五、過程性評價《七彩作業(yè)》課堂練習六、課堂小結本節(jié)課主要學習了兩部分內容,即洋務運動和邊疆危機。這兩部分內容在時間上重疊,同時也相互影響。一方面,洋務運動初步建立起近代化的工業(yè)和軍隊,使清政府在應對邊疆危機時有了一定的實力;另一方面,邊疆危機的日益加深,刺激了清政府加快國防的近代化建設,加強了對邊疆地區(qū)的管轄。七、布置作業(yè)1.基礎型作業(yè):完成課后活動題,并標明所考查的知識點。2.發(fā)展型作業(yè):完成《七彩作業(yè)》課時練習。八、板書設計教學反思

甲午中日戰(zhàn)爭與列強瓜分中國狂潮設計說明本課內容總體分為三個部分,即甲午中日戰(zhàn)爭的原因、過程和影響。學生可以通過閱讀教材初步了解甲午中日戰(zhàn)爭爆發(fā)的原因,但其中涉及的日本、朝鮮的歷史,需要教師補充材料,同時對這場戰(zhàn)爭爆發(fā)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進行點撥。甲午中日戰(zhàn)爭過程中的主要戰(zhàn)役是本課的重點,但內容比較簡單,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即可掌握,教師可以補充戰(zhàn)爭期間一些英雄人物事跡的材料,使學生能夠更深入地體會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的精神。甲午中日戰(zhàn)爭的影響既是本課的重點也是難點,教師應引導學生結合所學知識及材料,小組合作探究完成學習,同時進行適當?shù)狞c撥和總結。教學目標1.了解甲午中日戰(zhàn)爭爆發(fā)的背景。(史料實證)2.通過識讀《甲午中日戰(zhàn)爭形勢圖》,了解甲午中日戰(zhàn)爭的過程。(時空觀念)3.了解《馬關條約》的主要內容,結合史實說明《馬關條約》簽訂后中國民族危機的加深。(歷史解釋)4.通過鄧世昌等人的英雄事跡,感受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抗爭精神,樹立維護國家領土主權完整的意識。(家國情懷)教學重難點重點:甲午中日戰(zhàn)爭,《馬關條約》的簽訂。難點:列強瓜分中國狂潮,美國“門戶開放”政策的實質和影響。教學方法自主學習法合作探究法講授法資源與工具(一)資源影視作品:(電影)《甲午風云》。(二)工具1.數(shù)字資源包,學習成果上傳和互動的平臺。2.圖書館資源,網(wǎng)絡搜索工具等。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一、教學情境以吳玉章對甲午中日戰(zhàn)爭的評價作為材料導入本課,使學生初步感受甲午中日戰(zhàn)爭給中國人帶來的“震動”,從而引發(fā)學生對本課內容的思考。二、預習檢查1.甲午中日戰(zhàn)爭的主要戰(zhàn)役有哪些?2.甲午中日戰(zhàn)爭后簽訂了什么條約?該條約對中國產(chǎn)生了什么影響?三、學習任務一甲午中日戰(zhàn)爭教師活動: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第26頁相關內容,并出示材料,思考甲午中日戰(zhàn)爭爆發(fā)的原因。材料欲稱霸世界,必先征服亞洲;欲征服亞洲,必先征服中國;欲征服中國……必先征服朝鮮。——日本大陸政策學生活動:閱讀教材并分析材料,回答問題。(1)根本原因:日本蓄謀已久,企圖征服朝鮮,侵略中國,稱霸世界。(2)直接原因:朝鮮發(fā)生東學黨起義,應朝鮮國王請求,清政府派兵幫助鎮(zhèn)壓。教師活動: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第26—28頁相關內容,自主學習甲午中日戰(zhàn)爭的主要戰(zhàn)役,并補充有關旅順大屠殺的史料,使學生了解旅順大屠殺的基本史事。材料日軍占領旅順后,對城內連續(xù)進行了四天大屠殺。只有埋尸的36人幸免于屠殺,死難者人數(shù)達兩萬多人。學生活動:自主學習甲午中日戰(zhàn)爭的主要戰(zhàn)役,并了解旅順大屠殺的基本史事?!驹O計意圖】感知日本侵華的兇惡本質及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的不屈不撓的精神。四、學習任務二《馬關條約》的簽訂教師活動: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第28頁相關內容,列表歸納《馬關條約》的主要內容,并分別指出各項條款對中國產(chǎn)生的危害。學生活動:閱讀教材,小組合作交流,制作表格。項目主要內容危害割地割遼東半島、臺灣全島及所有附屬各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嚴重破壞了中國的領土主權,使中國喪失了更多領土賠款賠償日本兵費白銀2億兩加重了人民的負擔和清政府的財政危機通商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使外國侵略勢力進一步深入中國腹地設廠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等列強的侵略方式由以商品輸出為主轉變?yōu)橐再Y本輸出為主,阻礙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展教師活動:出示材料,引導學生分析材料,并結合上述對《馬關條約》主要內容的總結,說說甲午中日戰(zhàn)爭對中國的影響。材料一在中國,以甲午中日戰(zhàn)爭和《馬關條約》為標志,列強侵華政策出現(xiàn)了體現(xiàn)帝國主義特點的重大變化。一是經(jīng)濟方面,此前主要是圍繞商品輸出,攫取片面協(xié)定關稅等特權,現(xiàn)在則著重于資本輸出。二是政治方面,此前主要出于商貿需要,攫取相關特權,現(xiàn)在則在瓜分世界的大形勢下,更進一步分割在華權益。——摘編自李育民《甲午戰(zhàn)爭暨<馬關條約>與中外條約關系的變化》材料二梁啟超曾這樣評價1894年的甲午中日戰(zhàn)爭:“吾國四千余年大夢之喚醒,實自甲午戰(zhàn)敗割臺灣償二百兆以后始也。”學生活動: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1)《馬關條約》使外國侵略勢力進一步深入中國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2)列強侵華進入新階段,經(jīng)濟上,列強的侵略方式由以商品輸出為主轉變?yōu)橐再Y本輸出為主;政治上,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狂潮,中國的民族危機空前嚴重。(3)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為了挽救民族危亡,中國各階層掀起了救亡圖存運動的高潮?!驹O計意圖】利用已有的知識解決新的問題,鍛煉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培養(yǎng)學生歷史解釋、史料實證的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五、學習任務三列強瓜分中國狂潮教師活動:《馬關條約》簽訂后,列強在中國掀起瓜分中國狂潮。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第28—29頁相關內容,自主學習列強瓜分中國狂潮的主要史事。學生活動:閱讀教材,加深對列強瓜分中國狂潮的認識。教師活動:列強在中國掀起瓜分狂潮時,美國正忙于和西班牙爭奪殖民地,無暇東顧。1899年,美國向英、俄、德、日、意、法六國提出“門戶開放”的照會。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第29頁相關內容,這個照會的主要內容是什么?產(chǎn)生了什么影響?學生活動:閱讀教材,回答問題。(1)主要內容:承認各國在中國的“勢力范圍”和既得特權,同時要求在各國租借地和“勢力范圍”內享有均等貿易機會。(2)影響:這個照會得到各國的同意。這樣,列強不但劃分了“勢力范圍”,而且彼此協(xié)調關系,共同奴役中國?!驹O計意圖】引導學生閱讀教材,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加深學生對列強瓜分中國狂潮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史料實證的歷史核心素養(yǎng)。六、過程性評價《七彩作業(yè)》課堂練習七、課堂小結明治維新后的日本走上了對外侵略擴張的道路,為了實現(xiàn)征服朝鮮、侵略中國、稱霸世界的企圖,于1894年發(fā)動了甲午中日戰(zhàn)爭。雖然鄧世昌等愛國官兵進行了英勇抵抗,但因清政府的腐敗,戰(zhàn)爭仍以中國失敗而告終,并引發(fā)了后來的列強瓜分中國狂潮,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八、布置作業(yè)1.基礎型作業(yè):完成課后活動題,并標明所考查的知識點。2.發(fā)展型作業(yè):完成《七彩作業(yè)》課時練習。九、板書設計教學反思

戊戌變法設計說明本課內容以戊戌變法的經(jīng)過為線索,總體分為四個部分,即序幕、發(fā)展、高潮和結束。“序幕”和“發(fā)展”兩個部分的內容比較簡單,教師可通過設置問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案叱薄焙汀敖Y局”兩個部分則需要教師提供相關史料,組織學生合作探究,通過對史料的分析,學生更全面地理解戊戌變法的背景,認識戊戌變法的作用。教學目標1.了解公車上書,康有為、梁啟超等維新派代表人物及百日維新的內容等基本史事。(史料實證)2.通過閱讀、分析史料,思考戊戌變法對中國近代社會的影響及其局限性。(歷史解釋)3.通過學習維新人士的進步立場和為變法圖強勇于犧牲的事跡,激發(fā)愛國熱情、振興中華的高尚情操和歷史責任感,樹立以天下為己任的正確人生觀和價值觀。(家國情懷)教學重難點重點:公車上書、百日維新。難點:戊戌變法對中國近代社會的影響。教學方法自主學習法合作探究法講授法資源與工具1.數(shù)字資源包,學習成果上傳和互動的平臺。2.圖書館資源,網(wǎng)絡搜索工具等。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一、教學情境通過復習提問的方式導入本課:甲午中日戰(zhàn)爭的失敗,使先進的中國人認識到,單憑引進外國器物已不足以挽救民族危亡。于是,謀求制度的變革被提上議事日程。戊戌變法就是制度變革的一次嘗試。這次變法是怎么發(fā)動起來的?變革的內容有哪些?它的歷史命運又是怎樣的呢?二、預習檢查1.拉開變法維新運動序幕的是什么歷史事件?2.標志著戊戌變法失敗的是什么歷史事件?3.百日維新的主要內容是什么?三、學習任務一康有為與公車上書教師活動: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第30頁相關內容,了解公車上書的基本史事,并試著從多角度(背景、領導人、主張、影響等)對公車上書進行介紹。學生活動:閱讀教材,回答問題。(1)背景:1895年春,《馬關條約》簽訂的消息傳到北京后,群情激憤。(2)領導人:康有為、梁啟超等。(3)主張:拒和、遷都、變法。(4)影響:這次上書并沒有上達光緒帝,卻轟動京、滬,拉開了變法維新運動的序幕。教師活動: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第31頁相關內容,并提出問題。(1)公車上書失敗后,維新人士為繼續(xù)推動變法維新進行了哪些努力?請舉例說明。這些“努力”產(chǎn)生了怎樣的影響?(2)梁啟超、嚴復的共同主張是什么?你是怎樣理解這一主張的(通過什么途徑達到什么目的)?康有為、梁啟超等維新人士屬于哪一階級派別?學生活動:閱讀教材,自主學習,小組合作討論。(1)努力:公車上書失敗后,維新人士在各地組織學會,創(chuàng)辦報刊,宣傳變法,如上海的《時務報》和天津的《國聞報》。影響:推動了維新變法思想的廣泛傳播。(2)共同主張:變法。理解:他們希望通過自上而下的改革,在中國建立起資產(chǎn)階級君主立憲制,挽救民族危亡。派別:資產(chǎn)階級維新派。【設計意圖】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及教師的點撥,掌握戊戌變法的主張、階級派別等基本內容,提高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四、學習任務二百日維新教師活動: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第32頁相關內容并結合之前所學的知識,分別從政治、經(jīng)濟和思想方面分析戊戌變法的背景。并提出問題“戊戌變法開始的標志是什么”。學生活動:閱讀教材,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1)背景:政治上,《馬關條約》簽訂后,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中國的民族危機空前嚴重;思想上,維新變法思想得到廣泛傳播;經(jīng)濟上,甲午中日戰(zhàn)爭后,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得到了初步發(fā)展。(2)標志:1898年6月11日,清政府頒布“明定國是”詔書,宣布實行變法。教師活動: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第32頁相關內容,講解百日維新的主要內容。學生活動:閱讀教材,了解百日維新的主要內容。教師活動:戊戌變法的結局是什么?出示材料,引導學生分析戊戌變法失敗的原因,并談談從中得到的啟示。材料一變法遭到守舊勢力的強烈抵制和反對,除慈禧控制的朝廷外,各省督撫大多持觀望態(tài)度。材料二當慈禧太后把光緒帝囚禁后,光緒帝無奈地感慨:“朕雖有改革之心,卻毫無實權,朕就是一個傀儡呀!”材料三戊戌變法的階級基礎是知識分子和民族資產(chǎn)階級,當變法曲終人散之時,廣大人民群眾對此很漠然,好多人都不知道具體情況。學生活動:分析材料并結合教材知識,回答問題。(1)結局: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發(fā)動政變,囚禁光緒帝,搜捕維新人士,廢除變法詔令,戊戌變法失敗了。(2)原因:以慈禧太后為首的頑固派勢力強大;變法依靠一個沒有實權的皇帝;沒有發(fā)動人民群眾;資產(chǎn)階級具有軟弱性;等等。(3)啟示:資產(chǎn)階級改良道路在中國行不通。教師活動:1898年9月21日,戊戌變法失敗了。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第33頁相關內容,說說戊戌變法產(chǎn)生了什么影響。學生活動:閱讀教材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戊戌變法雖然失敗了,但在思想文化方面產(chǎn)生了廣泛而持久的影響,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的作用?!驹O計意圖】通過小組之間的合作與互動,學生掌握戊戌變法的結局、失敗的原因、影響及啟示,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和探究能力。五、過程性評價《七彩作業(yè)》課堂練習六、課堂小結甲午中日戰(zhàn)爭后,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狂潮,中國的民族危機空前嚴重。為了救亡圖存,以康有為、梁啟超為代表的維新人士發(fā)起了變法維新運動。戊戌變法開啟了中國政治近代化的大門,在社會上起到了思想啟蒙的作用。但因為中國的民族資本主義發(fā)展不充分,民族資產(chǎn)階級具有軟弱性,戊戌變法以失敗告終,這說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資產(chǎn)階級改良道路是行不通的。七、布置作業(yè)1.基礎型作業(yè):完成課后活動題,并標明所考查的知識點。2.發(fā)展型作業(yè):完成《七彩作業(yè)》課時練習。八、板書設計教學反思

八國聯(lián)軍侵華與《辛丑條約》簽訂設計說明本課內容總體分為三個部分,即義和團運動、抗擊八國聯(lián)軍和《辛丑條約》的簽訂。在“義和團運動”部分的教學中,教師主要通過問題引導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了解義和團運動的相關史事,合作探究義和團運動的影響;在“抗擊八國聯(lián)軍”部分的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閱讀教材,從教材中了解八國聯(lián)軍侵華的目的、概況及義和團反抗八國聯(lián)軍的重大史事;在“《辛丑條約》的簽訂”部分的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合作探究及教師的點撥,理解《辛丑條約》簽訂的影響。教學目標1.了解義和團運動的興起和發(fā)展,評價義和團運動的口號。(唯物史觀)2.了解八國聯(lián)軍侵華的原因、目的、經(jīng)過和義和團抗擊八國聯(lián)軍的基本史事,體會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家國情懷)3.掌握《辛丑條約》的主要內容,分析《辛丑條約》的簽訂對中國民族危機全面加深的影響。(史料實證、歷史解釋)教學重難點重點:義和團運動,抗擊八國聯(lián)軍,《辛丑條約》的簽訂。難點:“扶清滅洋”口號的提出,《辛丑條約》的簽訂。教學方法自主學習法合作探究法講授法資源與工具1.數(shù)字資源包,學習成果上傳和互動的平臺。2.圖書館資源,網(wǎng)絡搜索工具等。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

一、教學情境教師出示兩張圖片,一張是2021年中美阿拉斯加高層戰(zhàn)略對話的瞬間,另一張是1901年《辛丑條約》簽訂時的場景。請同學們仔細觀察時隔120年的兩張圖片,從人物的神態(tài)、坐姿、整體氛圍等角度思考兩張圖片的不同,從而引出本課的內容。二、預習檢查1.義和團運動的口號是什么?2.《辛丑條約》的主要內容是什么?三、學習任務一義和團運動教師活動: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第34—36頁相關內容,并提出問題。(1)義和團運動興起的原因是什么?義和團運動的口號是什么?你是如何評價這一口號的?試著分析義和團運動的性質。(2)簡述清政府對義和團運動的態(tài)度發(fā)生的變化歷程。(3)指出義和團運動的結局及造成這一結局的客觀原因。(4)分析義和團運動的影響。學生活動:閱讀教材,小組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成果。(1)原因:帝國主義侵略的加劇和外國傳教士活動的猖獗??谔?“扶清滅洋”。評價:“滅洋”,鮮明地表達了中國人民反對帝國主義的斗爭意志,但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扶清”,反映出義和團對清政府的本質認識不清,對它抱有幻想。性質:農(nóng)民階級的反帝愛國運動。(2)剿滅→招撫→剿滅。(3)結局:失敗??陀^原因:中外反動勢力的鎮(zhèn)壓。(4)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野心,使侵略者不得不承認中國“尚含有無限蓬勃生氣”?!驹O計意圖】自主閱讀教材,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小組合作探究,提高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和分析、概括知識點的能力。四、學習任務二抗擊八國聯(lián)軍教師活動: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第35—36頁相關內容,分析八國聯(lián)軍侵華的原因,并了解義和團抗擊八國聯(lián)軍侵華的重大史事。學生活動:閱讀教材,回答問題。(1)根本原因:維護和擴大在華權益。直接原因:鎮(zhèn)壓義和團運動。(2)重大史事:廊坊阻擊戰(zhàn)、圍攻西什庫教堂和東交民巷使館區(qū)、天津保衛(wèi)戰(zhàn)等。教師活動: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第36頁相關內容,說說八國聯(lián)軍占領北京后實施了哪些暴行。學生活動:閱讀教材,回答問題。采取了報復性的屠殺、劫掠,充分暴露了侵略者的兇惡本質?!驹O計意圖】從教材中提取關鍵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