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RIA 15003-2023 汽車用空調管_第1頁
TCRIA 15003-2023 汽車用空調管_第2頁
TCRIA 15003-2023 汽車用空調管_第3頁
TCRIA 15003-2023 汽車用空調管_第4頁
TCRIA 15003-2023 汽車用空調管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11-01發(fā)布2024-02-01實施中國橡膠工業(yè)協(xié)會發(fā)發(fā)出布版I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guī)則》的規(guī)定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fā)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本文件適用于在-40℃~125℃溫度條件下使用R134a/R1234yf為冷媒的乘用汽車用空調管。GB/T1040.1塑料拉伸性能的測定第1部分:總則GB/T11547塑料耐液體化學試劑性能的測定 2A型B型阻隔層中膠層 3表1空調管內襯層物理性能(續(xù))(125℃,504h,制冷劑與硬度變化(邵氏A)(140℃,168h,制冷劑與硬度變化(邵氏A)(125℃,504h,制冷劑與(140℃,168h,制冷劑與(125℃,504h,制冷劑與(140℃,168h,制冷劑與4當按照7.2.1的試驗方法測量時,空調管的典型內徑應符食表5給出的公稱內徑內徑公8公稱內徑士0.5士0.6當按照7.2.2所述試驗方法測試時,空調管應能承受表7中給出的拉脫5公稱內徑最小拉脫力N8~13(含)當按照7.2.3所述試驗方法測試時,空調管中的制冷劑損失不應大于表8中給出的值。表8制冷劑滲透等級當按照7.24所述試驗方法測試時,空調管的最大彎曲力滿足表9的要求公稱內徑最大彎曲力N8當按照7.2.5所述試驗方法測試時,空調管標稱外徑(OD)與尺寸dk和dg之間的差值不得超過表10所示的值。6表10抗扭性能8當按照7.2.7所述試驗方法測試時,空調管的收縮不應超過4%,或伸長超過2%。當按照7.2.8所述試驗方法測試時,最小爆破壓力應滿足表11中列出的值。表11最小爆破壓力最小爆破壓力高壓當按照7.2.9所述試驗方法測試時,制冷劑R134a/R1234yf從空調管內壁抽出的物質數(shù)量不應超空調管的內壁應干燥和清潔。當根據(jù)7.2.10所述試驗方法測試時,根據(jù)空調管的內部表面積,不溶物質的質量應不大于270mg/m2,顆粒物大小不大于0.5mm×0.1mm。當按照7.2.11所述試驗方法測試時,空調管在150000次循環(huán)之前不應泄漏或失效。當按照7.2.12所述試驗方法測試時,濕氣侵入率不應超過表12所列值。7公稱內徑≤13公稱內徑>13層的拉伸強度、拉斷伸長率測試按照GB/T1040.1進行;空調管阻隔層的耐介質性能測試按照8按照QC/T664—2019中6.5描述的步驟測試空調管,試驗溫度為80℃。根據(jù)圖2,空調管應垂直夾在適當?shù)脑囼炑b置中。空調管長度設置見表13。每條空調管應在垂直方向以外的所有4個方向(與空調管自然彎曲方向相反,并左右彎曲)彎曲至水平位置。保持3s后,應使用適當?shù)膹椈沙訙y量所需的拉力。圖2彎曲剛度測試工裝公稱內徑8空調管長度為30倍外徑的空調管應采用重疊配件的環(huán)形彎曲,參見圖3。在這種情況下,dk和dg應在保持10min后確定。9圖3抗扭試驗用軟管橫截面取300mm~1000mn的空調管3根,在室溫下,將樣件填充試驗介質至軟管容積的70%。將充空調管繞直徑為空調管外徑8倍的芯軸,并固定好,一起在-40℃±2℃低溫箱中放置24h,之后取出將試樣恢復至室溫仔細觀察外表面是否有肉眼可見的泄露或裂紋等缺陷。然后將每一根空調管中的介質倒入合適的回收容器中,將軟管在2.4MPa(低).3.5MPa(高壓)的靜液壓壓力下保持5min,檢查軟管是否有肉眼可見的泄露或裂紋等缺陷。70kPa時的長度變化百分比表示長度變化率。取3根已接受723所述制冷劑滲透測試的測試件,安裝到壓力試驗臺上,用水或其他液體充滿空測試組件的自由長度應在450nm和1000mm之間在環(huán)境溫度下,使用液體制冷劑將測試組件填充到其容量的70%。空調管和制冷劑宜冷卻至-30℃以下使制冷劑處于液體狀態(tài)。將填充的組件置于70℃±2℃的循環(huán)空氣干燥箱中24h。在老清空空調管,用準備好的坩堝或已知質量的0.4μm過濾器過濾溶劑。將過濾器和殘留物在70℃±2℃干燥20min后,用差值確定不溶物質的質量。通過1μm濾紙進行篩濾,測量篩余物尺寸。7.2.11脈沖性能按照QC/T664—2019中6.16所述的試驗方法測試,在測試裝置上安裝至少2根空調管。7.2.12耐濕氣侵入取3根長度在450mm~900mm的空調管,常溫儲存24h。將空調管放在100℃±5℃中烘干24h;將軟管內充注70%容積的3A分子篩,充注前稱重3A分子篩,密封。將軟管及組件放入恒濕箱內,設定溫度50℃±2℃,相對濕度95%±5%,放置240h。測試結束后從恒濕箱中取出,取出3分子篩稱重,測量分子篩的質量變化,計算軟管暴露部分240h每單位面積的濕氣進入量。7.2.13接頭完整性總成扣壓應與實際應用的情況相同。取空調管長度100mm~300mm,空調管和金屬壓力罐之間的直管長度50mm~60mm,金屬壓力罐容積1260cm3并配有充裝裝置。按照以下步驟進行驗證。a)將10cm3±1cm3的制冷劑兼容潤滑劑充入每個空調管中并添加100g±1g制冷劑。稱量空調管以給出原始質量。檢查所有接頭制冷劑是否泄漏。稱重在溫度范圍為18℃~29℃b)高壓管在125℃±2℃下放置96h,低壓管在80℃±2℃下放置96h。c)高壓管在計時器控制的高低溫老化箱中從-30℃到125℃放置48h,低壓管從-30℃到80℃放置48h。箱體溫度每4h從極值變化至另一極值,變溫過程要在3h內完成。d)重復步驟b)一次。e)重復步驟c)一次。步驟結束后,稱量空調管,確定并記錄質量損失(以g為單位)。取軟管暴露長度為300mm~1000mm的空調管3根,繞直徑為軟管外徑8倍的芯軸彎曲,然后將其放入恒溫箱中,在135℃±2℃的條件下放置168h;取出試樣,冷卻至室溫后松開空調管,仔細檢查空調管外表面是否有肉眼可見的裂紋等缺陷,然后將空調管在2.4MPa(低壓管)和3.5MPa(高壓管)的靜液壓壓力下保壓5min。7.2.15耐真空性取長度為600mm~1000mm的空調管,將空調管彎成“U”形,“U”形空調管的內徑為公稱外徑的5倍(內徑>19mm的空調管“U”形的內徑為空調管公稱外徑的6倍),測量“U”形底部任意平面上最小外徑尺寸為初始外徑D。,將空調管抽真空至相對壓力-81kPa±3kPa,保壓2min;在保壓結束后空調管仍處于真空狀態(tài)時,再次測量“U”形空調管底部任意平面上最小外徑尺寸D?,然后按式(1)計算空調管外徑塌陷率:式中:k——空調管外徑塌陷率,%;D?——初始外徑(“U”形空調管底部任意平面上的最小外徑尺寸),單位為毫米(mm);將軟管繞直徑為軟管公稱外徑8倍的芯軸彎曲后,放入試驗溫度為40℃±2℃、臭氧分壓為表14出廠檢驗和型式檢驗試驗類別出廠檢驗XX×××內徑×X××拉脫力××彎曲剛度×××X爆破壓力X制冷劑抽出×內壁清潔度×××××X×出廠檢驗是發(fā)貨之前在所有成品空調管上進行的試驗。由8.3型式檢驗型式檢驗是為確認經特定方法、用特定材料制造的空調管的設計滿足本文件全部要求而進行的試驗。該檢驗應在最長間隔一年,或當制造方法或材料發(fā)生改變時進行。8.4判定規(guī)則若空調管的外觀和尺寸中有一項不符合本文件的要求,則該產品為不合格產品。8.4.2型式檢驗判定規(guī)則若空調管的物理性能檢驗中有一項不符合本文件的要求,應在該批產品中另取雙倍試樣對不合格項目進行復試,若其中一個復試結果中仍不符合本文件的要求,則該批產品為不合格產品,每批產品以時間作為批次劃分脈沖性能測試時,每次應抽取3根為一組進行試驗。若試驗結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