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滄州市2021-2022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歷史試題(含答案及解析)_第1頁
河北省滄州市2021-2022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歷史試題(含答案及解析)_第2頁
河北省滄州市2021-2022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歷史試題(含答案及解析)_第3頁
河北省滄州市2021-2022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歷史試題(含答案及解析)_第4頁
河北省滄州市2021-2022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歷史試題(含答案及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滄州市2021~2022學年度高一年級第一學期期末教學質量監(jiān)測歷史試卷考生注意:1.本試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2.答題前,考生務必用直徑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將密封線內項目填寫清楚。3.考生作答時,請將答案答在答題卡上。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非選擇題請用直徑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在答題卡上各題的答題區(qū)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qū)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試題卷、草稿紙上作答無效。4.本卷命題范圍:人教版《中外歷史綱要》(上)。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郭沫若在《中國史稿》一書中指出:“所謂西周的宗法制度,就是用‘大宗’和‘小宗’的層層區(qū)別把奴隸主貴族聯(lián)系起來。周王自稱為‘天子’,他既是政治上的共主,又是天下的大宗。”這說明西周政治制度的特點是A.家國一體 B.政教合一 C.君主專制 D.等級森嚴2.近年來,我國在考古發(fā)掘的過程中,陸續(xù)發(fā)現(xiàn)了9卷古紙。這9卷古紙的質地與“蔡侯紙”高度一致,經過碳14鑒定,這些紙要比蔡倫生活的時代早100多年。這些發(fā)現(xiàn)說明了A.漢代紙已成為主要書寫材料 B.西漢時期已經出現(xiàn)了紙C.造紙術最早出現(xiàn)于秦漢時期 D.蔡倫改進造紙術不可信3.有學者認為: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實踐,使他成為我國歷史上一位著名的改革家;但他沒有充分認識和考慮本民族的特點,沒有對中原封建文化加以區(qū)分,既引起了鮮卑貴族的強烈不滿和對立,也造成了鮮卑貴族的迅速腐化。由此可知,該學者A.認為北魏滅亡源于孝文帝改革 B.反對民族交融力主維護本民族特色C.主張應辯證地看待孝文帝改革 D.強調孝文帝改革促進了民族的交融4.作為唐朝最高學府的國子監(jiān),僅唐太宗時,就接收吐蕃地區(qū)和百濟、新羅等周邊國家派遣的入學子弟八千余人,后來的崔致遠、金可記等甚至通過科舉入仕。這一現(xiàn)象反映出唐朝A.文化政策較為開明 B.民族交融程度日趨加深C.對外交流較為頻繁 D.人才選拔基礎不斷擴大5.下面為北宋財政收入統(tǒng)計表。出現(xiàn)這一狀況的主要原因是時間賦稅總額農業(yè)稅商業(yè)稅宋太宗至道三年(997年)約3559萬貫2321萬貫1238萬貫宋真宗天禧五年(1021年)約5698萬貫2762萬貫2936萬貫宋神宗熙寧十年(1077年)約7070萬貫2162萬貫4911萬貫A.重農抑商政策的異變 B.資本主義萌芽的誕生C.農業(yè)生產發(fā)展的緩慢 D.工商業(yè)環(huán)境較為寬松6.明初內閣本為“特侍左右,備顧問而已”;仁、宣時,內閣始得“密封言事”之特權,以致出現(xiàn)“外廷千言,不如禁密片語”的情況;英宗時,各部奏章皆內閣閱覽草批后,再交皇帝“朱批”。這一變化反映了明朝A.內閣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君主權力 B.中央權力制衡日趨完善C.內閣已經成為法定的中央決策機構 D.封建君主專制得到強化7.自《三國演義》問世后,歷史演義的創(chuàng)作受到追捧,可觀道人曾描述道:“嗣是效顰日眾,因而有《夏書》《商書》《列國》《兩漢》《唐書》《殘?zhí)啤贰赌媳彼巍分T刻,其浩瀚幾與正史分簽并架?!边@一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A.體現(xiàn)了文學發(fā)展開始出現(xiàn)世俗化趨勢 B.說明市民文學素養(yǎng)不斷提高C.得益于印刷技術出現(xiàn)了革命性的突破 D.源自于商品經濟的日趨繁榮8.李大釗在評論中國近代某一事件時說:“一班抱有民族思想的農村青年們,身受外來經濟的壓迫,目擊……官僚政治的腐敗,自然要號召那些種田燒山不能自給的農夫,破產失業(yè)的手工業(yè)者……起來,恢復他們的民族的國家了?!庇纱丝芍?,該事件是A.太平天國運動 B.義和團運動 C.辛亥革命 D.秋收起義9.義和團運動在山東爆發(fā),并迅速發(fā)展到直隸,在進入京津地區(qū)以后,引起全國范圍內的強烈反響。在長城內外、黃河中下游、長江兩岸、兩廣、西北和西南的邊遠地區(qū),都有反帝活動與義和團相呼應。這一現(xiàn)象反映了當時A.民主革命思潮的廣泛傳播 B.中西方之間矛盾十分尖銳C.反帝反封建順應時代潮流 D.中國社會矛盾已趨于匯流10.下圖是1912和1921年,中國面粉行業(yè)生產能力變化示意圖。由此可推知,當時中國民族資本主義A.以發(fā)展輕工業(yè)為主 B.深受國內外環(huán)境變遷的影響C.獲得了初步發(fā)展 D.已經擺脫對外國資本的依賴11.中國共產黨各地的早期組織創(chuàng)辦了眾多啟發(fā)覺悟的刊物,如創(chuàng)刊于上海的《勞動界》,用短小、通俗的文章和生動的事例揭露中外資本家對工人的壓迫。通過此類刊物,我們可以研究A.馬克思主義的傳播 B.國民革命的開展C.新文化運動的興起 D.北伐戰(zhàn)爭的勝利12.1935年召開的遵義會議,糾正了黨內的“左”傾錯誤,取消了博古的中共中央總負責人的職務,但黨一改以往懲辦主義的做法,而是繼續(xù)分配博古等犯了錯誤的同志以適當?shù)墓ぷ鳌|h的這一轉變A.是黨政治智慧的體現(xiàn) B.利于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鞏固C.源于共產國際的壓力 D.旨在緩和黨內的派系斗爭13.日本侵華期間.勒令淪陷區(qū)各學校一律采用日偽當局統(tǒng)編的教科書,各級學校教材由日偽教育部編訂。這些教材刪去了帶有民族意識的內容,并流露出濃重的“復興禮教、振興東洋道德”的思想,日本的這一舉措旨在A.對中國民眾進行奴化教育 B.恢復和弘揚儒家的傳統(tǒng)思想C.促進中日兩國間友好交流 D.消除中國文化中的封建因素14.中共中央發(fā)出《1948年的土地改革工作和整黨工作》文件中規(guī)定:新區(qū)農村在解放后的相當時期內,不應立即實行分浮財、分土地的社會改革政策,而要先實行減租減息和酌量調劑種子、口糧的社會政策和財政政策。這一文件的頒布A.標志著右傾機會主義的興起 B.是基于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C.豐富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思想 D.有利于保障解放戰(zhàn)爭的順利進行15.下圖為1976~2005年河北滄州水澆地小麥的平均產量變化圖。由此可知,這一時期河北滄州A.糧食產量全國領先 B.農業(yè)科技發(fā)展較為迅速C.農耕技術相對落后 D.糧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16.習近平在“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系30周年紀念峰會”上說:“中國愿啟動‘中國東盟健康之盾’合作倡議:包括再向東盟國家提供1.5億劑新冠疫苗無償援助……幫助東盟加強基層公共衛(wèi)生體系建設和人才培養(yǎng)?!边@一提議體現(xiàn)出我國A.外交政策具有意識形態(tài)色彩 B.外交理念彰顯大國責任擔當C.積極推動經濟全球化的發(fā)展 D.外交戰(zhàn)略贏得國際廣泛贊譽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包括4小題,第17題12分,第18題14分,第19題14分,第20題12分,共52分。)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針對眾多的邊疆民族,唐王朝以各邊疆民族部落的分布范圍作為羈縻府、州行政區(qū)劃的基礎,廣置羈縻府和州、縣,并以邊疆民族的首領為都督、刺史,管理府州的具體事務。此外,唐王朝還在邊疆廣設軍鎮(zhèn),軍鎮(zhèn)兵力多者數(shù)萬,少者數(shù)千,并可隨時調派邊疆民族軍隊作為補充。唐王朝對邊疆民族采取的和親政策次數(shù)之多、持續(xù)時間之長也是歷代王朝所無法比擬的,對于因戰(zhàn)亂和自然災害而內徙和入唐求學的少數(shù)民族同胞,唐王朝也妥善安置,并將眾多漢文經典書籍頒賜周邊民族。材料二在中央,元朝以中書省為最高行政機構,在地方則廣設行省,嶺北、遼陽、云南等邊疆行省,既負責邊疆行政事務,也負責少數(shù)民族的管理。此外,元朝還建立了“朝令夕至,聲聞畢達”的驛站制度,將邊疆地區(qū)和中原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根據吐蕃宗教盛行的特點,元朝對吐蕃采取了政教合一的政策,并設置宣政院實現(xiàn)對吐蕃的直接管理。為了加強對北疆的管理,元朝在這里部署了大量的軍隊和移民,在戍守的同時進行屯田?!陨喜牧暇幾择R大正《中國古代的邊疆政策與邊疆治理》(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唐朝邊疆政策的特點。(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元朝邊疆政策歷史意義。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唐以來,韓愈等人打著“復古”的旗幟,掀起了恢復孔孟思想正統(tǒng)地位的古文運動。而宋代商品經濟的發(fā)展,也客觀上要求儒學更多地關注現(xiàn)實,即強調“格物致知”。面對從相對統(tǒng)一到偏安一隅的現(xiàn)實,許多有識之士努力通過對儒學經典研究,從而作出符合現(xiàn)實的新解釋。因此,以“理”為宇宙萬物本質的本體論哲學觀逐漸形成,這既論證了封建綱常的永恒性、合理性,又孕育了一種與之相抗衡的理性精神。更重要的是,兩宋理學從宇宙本體論的高度論證了人性,使得傳統(tǒng)儒學的“富貴不淫、威武不屈”等精神,真正融化到中華民族的血脈之中?!幾酝跤凉独韺W對傳統(tǒng)儒學的變革及其意義》材料二時代的震蕩迫使明清之際的大儒對理學做出多方面的反省。王夫之提出了“六經責我開生面”的主張,力圖復興經學;顧炎武則批評理學“以明心見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實學”。人們愈加傾向于朱熹格物、專研經典的趨實作風,而對于王學末流沾染禪氏習氣略感不滿,并從明亡的反思中,意識到理學之中摻雜佛老成分的危害。隨著學風的轉變,學者轉向以儒家經典為研究對象,出于對經典的維護,對先圣的推崇,他們力圖弄清孔孟的原意,恢復經典本義,對古籍的整理、???、注疏、輯佚成為主要治學方法?!幾岳顫h興《簡折明清之際的理學反思》(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述兩宋理學興起的背景及其影響。(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明清之際理學反思的表現(xiàn)。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常言道:“物極必反”。一些重大的災難往往成為時局轉換的契機。甲午中日戰(zhàn)爭在某種程度上成為中華民族覺醒和團結奮斗,振興中華的新起點。甲午戰(zhàn)敗,中華民族岌岌可危,正是這種亡國滅種的厄勢,引起了社會思潮的急劇變化?!幾贼敽慵t《淺析甲午中日戰(zhàn)爭》材料二抗戰(zhàn)時期,共產黨和國民黨雖然階級利益不同,但在亡國的危機下,求同存異,合作抗日。國民黨在正面戰(zhàn)場粉碎了日軍速戰(zhàn)速決的計劃,而共產黨則廣泛發(fā)動人民群眾參與抗戰(zhàn),積極開辟敵后戰(zhàn)場,在中后期逐漸成為中流砥柱。兩者之間相互配合,互相牽制敵人,亡國滅種的危機感也促使中華民族每一個愛國人士團結一致,共赴國難,民族覺醒程度空前提高。1942年,美、英、蘇、中等26國簽署了《聯(lián)合國家宣言》,國際反法西斯統(tǒng)一戰(zhàn)線正式成立,為抗戰(zhàn)的勝利提供了保障?!幾渣S曉新肖雄《從甲午戰(zhàn)敗到抗戰(zhàn)勝利的啟示》(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甲午戰(zhàn)爭對中國的影響。(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總結甲午戰(zhàn)敗而抗戰(zhàn)勝利的原因。2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840~2018年我國部分工業(yè)產品產量變化表1840年前后1949年1978年2018年原煤少量開采0.32億噸618億噸36.8億噸鋼約2萬噸15.8萬噸3178萬噸11.33億噸原油無現(xiàn)代開采12萬噸10405萬噸18911萬噸發(fā)電量尚未使用43.08億度2565.5億度7.17萬億度——摘編自《從三個歷史節(jié)點看中國經濟發(fā)展奇跡》根據上述材料并結合中國近現(xiàn)代史的相關知識,從表中提取一個有關近現(xiàn)代中國經濟發(fā)展的信息,自擬一個論題并進行闡述。(要求:表述成文,敘述完整;理論正確,史論結合;邏輯嚴密,條理清晰。)

滄州市2021~2022學年度高一年級第一學期期末教學質量監(jiān)測歷史試卷考生注意:1.本試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2.答題前,考生務必用直徑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將密封線內項目填寫清楚。3.考生作答時,請將答案答在答題卡上。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非選擇題請用直徑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在答題卡上各題的答題區(qū)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qū)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試題卷、草稿紙上作答無效。4.本卷命題范圍:人教版《中外歷史綱要》(上)。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郭沫若在《中國史稿》一書中指出:“所謂西周的宗法制度,就是用‘大宗’和‘小宗’的層層區(qū)別把奴隸主貴族聯(lián)系起來。周王自稱為‘天子’,他既是政治上的共主,又是天下的大宗。”這說明西周政治制度的特點是A.家國一體 B.政教合一 C.君主專制 D.等級森嚴【答案】A【解析】【詳解】根據材料信息,西周的宗法制用‘大宗’和‘小宗’的層層區(qū)別把奴隸主貴族聯(lián)系起來,而周王既是政治上的共主,又是天下的大宗,這種宗法和政治制度結合的格局,體現(xiàn)了家國一體的特點,A項正確;材料沒有關于宗教的信息,無法體現(xiàn)政教合一,排除B項;西周時期沒有君主專制制度,排除C項;材料是體現(xiàn)家國一體的特點,而不是等級森嚴,排除D項。故選A項。2.近年來,我國在考古發(fā)掘的過程中,陸續(xù)發(fā)現(xiàn)了9卷古紙。這9卷古紙的質地與“蔡侯紙”高度一致,經過碳14鑒定,這些紙要比蔡倫生活的時代早100多年。這些發(fā)現(xiàn)說明了A.漢代紙已成為主要書寫材料 B.西漢時期已經出現(xiàn)了紙C.造紙術最早出現(xiàn)于秦漢時期 D.蔡倫改進造紙術不可信【答案】B【解析】【詳解】根據材料,在今年我國的考古發(fā)掘與“蔡侯紙”高度一致的9卷古紙,而經過碳14鑒定,這些紙要比蔡倫生活的時代早100多年,這正處于西漢時期,故這表明了西漢時期已經出現(xiàn)了紙,B項正確;漢代紙不是主要的書寫材料,排除A項;材料無法說明造紙術是否最早出現(xiàn)于秦漢時期,排除C項;蔡倫改進造紙術不可信表述錯誤,排除D項。故選B項。3.有學者認為: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實踐,使他成為我國歷史上一位著名的改革家;但他沒有充分認識和考慮本民族的特點,沒有對中原封建文化加以區(qū)分,既引起了鮮卑貴族的強烈不滿和對立,也造成了鮮卑貴族的迅速腐化。由此可知,該學者A.認為北魏滅亡源于孝文帝改革 B.反對民族交融力主維護本民族特色C.主張應辯證地看待孝文帝改革 D.強調孝文帝改革促進了民族交融【答案】C【解析】【詳解】根據材料中的信息,該學者認為北魏孝文帝是我國歷史上一位著名的改革家,但是由于其改革對本民族和中原文化認知的偏差,從而也造成了鮮卑貴族的迅速腐化,這體現(xiàn)了該學者一分為二,來辯證看待孝文帝改革的主張,C項正確;材料沒有說明北魏滅亡是源于孝文帝的改革,排除A項;材料只是說孝文帝對對本民族和中原文化認知有偏差,不是反對民族融合,排除B項;材料是強調對孝文帝改革要辯證認識,不是強調孝文帝改革對民族融合的作用,排除D項。故選C項。4.作為唐朝最高學府的國子監(jiān),僅唐太宗時,就接收吐蕃地區(qū)和百濟、新羅等周邊國家派遣的入學子弟八千余人,后來的崔致遠、金可記等甚至通過科舉入仕。這一現(xiàn)象反映出唐朝A.文化政策較為開明 B.民族交融程度日趨加深C.對外交流較為頻繁 D.人才選拔基礎不斷擴大【答案】A【解析】【詳解】根據材料“唐太宗時,就接收吐蕃地區(qū)和百濟、新羅等周邊國家派遣的入學子弟八千余人,后來的崔致遠、金可記等甚至通過科舉入仕”可知,唐朝時期大量外國人來到中國,而且外國人還可以在唐朝入仕為官,這體現(xiàn)了唐朝包容開放的特點,即文化政策較為開明,A項正確;材料內容體系的是中外文化交流,而非民族交融,無法得出民族交融程度日益加深的結論,排除B項;“對外交流較為頻繁”是材料內容的表象,而不是所反映的問題,排除C項;材料內容主要強調了唐朝時期較為開明的文化政策,而不是人才選拔制度,排除D項。故選A項?!军c睛】5.下面為北宋財政收入統(tǒng)計表。出現(xiàn)這一狀況的主要原因是時間賦稅總額農業(yè)稅商業(yè)稅宋太宗至道三年(997年)約3559萬貫2321萬貫1238萬貫宋真宗天禧五年(1021年)約5698萬貫2762萬貫2936萬貫宋神宗熙寧十年(1077年)約7070萬貫2162萬貫4911萬貫A.重農抑商政策的異變 B.資本主義萌芽的誕生C.農業(yè)生產發(fā)展的緩慢 D.工商業(yè)環(huán)境較為寬松【答案】D【解析】【分析】【詳解】根據材料可知,宋真宗及宋神宗時期商業(yè)稅明顯增多,甚至超過了農業(yè)稅,這反映了商品經濟的不斷發(fā)展,工商業(yè)環(huán)境較為寬松,D項正確;材料不是重農抑商政策的異變,排除A項;資本主義萌芽明中葉以后,排除B項;僅憑農業(yè)稅高低,不能反映農業(yè)發(fā)展的實際情況,排除C項。故選D項。【點睛】6.明初內閣本為“特侍左右,備顧問而已”;仁、宣時,內閣始得“密封言事”之特權,以致出現(xiàn)“外廷千言,不如禁密片語”的情況;英宗時,各部奏章皆內閣閱覽草批后,再交皇帝“朱批”。這一變化反映了明朝A.內閣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君主權力 B.中央權力制衡日趨完善C.內閣已經成為法定的中央決策機構 D.封建君主專制得到強化【答案】D【解析】【詳解】根據材料“備顧問而已”“外廷千言,不如禁密片語”“英宗時,各部奏章皆內閣閱覽草批后,再交皇帝‘朱批’”等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內容主要體現(xiàn)了明朝內閣權力逐漸擴大的現(xiàn)象,這本質上反映了皇權加強,即封建君主專制得到強化,D項正確;材料內容主要體現(xiàn)了內閣權力的擴大,沒有體現(xiàn)對皇權的制約作用,排除A項;材料內容主要體現(xiàn)了明朝內閣權力逐漸擴大,這本質上反映了君主專制的加強,沒有體現(xiàn)中央權力制衡的信息,排除B項;根據所學可知,明朝內閣不是法定的中央決策機構,排除C項。故選D項。7.自《三國演義》問世后,歷史演義的創(chuàng)作受到追捧,可觀道人曾描述道:“嗣是效顰日眾,因而有《夏書》《商書》《列國》《兩漢》《唐書》《殘?zhí)啤贰赌媳彼巍分T刻,其浩瀚幾與正史分簽并架。”這一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A.體現(xiàn)了文學發(fā)展開始出現(xiàn)世俗化趨勢 B.說明市民文學素養(yǎng)不斷提高C.得益于印刷技術出現(xiàn)了革命性的突破 D.源自于商品經濟的日趨繁榮【答案】D【解析】【詳解】根據材料信息,在《三國演義》問世后,歷史演義的創(chuàng)作受到追捧,以至于出現(xiàn)一系列的歷史演義著作,其浩瀚幾與正史分簽并架,這主要是源于明清時期商品經濟的日趨繁榮,這正是商品經濟繁榮在文化上的表現(xiàn),D項正確;開始表述錯誤,排除A項;材料無法看出市民文學素養(yǎng)是否提高,排除B項;印刷技術出現(xiàn)了革命性的突破是在宋朝時期,排除C項。故選D項。8.李大釗在評論中國近代某一事件時說:“一班抱有民族思想的農村青年們,身受外來經濟的壓迫,目擊……官僚政治的腐敗,自然要號召那些種田燒山不能自給的農夫,破產失業(yè)的手工業(yè)者……起來,恢復他們的民族的國家了?!庇纱丝芍撌录茿.太平天國運動 B.義和團運動 C.辛亥革命 D.秋收起義【答案】A【解析】【分析】【詳解】根據材料“一班抱有民族思想的農村青年們”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該事件是太平天國運動,建立太平天國,沉重打擊了清王朝統(tǒng)治,A項正確;義和團運動的口號是扶清滅洋,且與材料中信息“目擊……官僚政治的腐敗,自然要號召那些種田燒山不能自給的農夫,破產失業(yè)的手工業(yè)者”不符,排除B項;辛亥革命是資產階級領導,與材料信息不符,排除C項;中共領導的秋收起義,與材料中信息“一班抱有民族思想的農村青年們”不符,排除D項。故選A項?!军c睛】9.義和團運動在山東爆發(fā),并迅速發(fā)展到直隸,在進入京津地區(qū)以后,引起全國范圍內的強烈反響。在長城內外、黃河中下游、長江兩岸、兩廣、西北和西南的邊遠地區(qū),都有反帝活動與義和團相呼應。這一現(xiàn)象反映了當時A.民主革命思潮的廣泛傳播 B.中西方之間矛盾十分尖銳C.反帝反封建順應時代潮流 D.中國社會矛盾已趨于匯流【答案】B【解析】【詳解】義和團運動在全國范圍內都引起強烈反響,說明當時中西方之間的矛盾尖銳,義和團得到民眾的支持,B項正確;義和團宣揚的不是民主革命思想,所以支持義和團并不能說明民主革命思潮的廣泛傳播,排除A項;材料主要體現(xiàn)的是反帝,沒有體現(xiàn)反封建,排除C項;“矛盾趨于匯流”的說法無從體現(xiàn),排除D項。故選B項。10.下圖是1912和1921年,中國面粉行業(yè)生產能力變化示意圖。由此可推知,當時中國民族資本主義A.以發(fā)展輕工業(yè)為主 B.深受國內外環(huán)境變遷的影響C.獲得了初步的發(fā)展 D.已經擺脫對外國資本的依賴【答案】B【解析】【詳解】根據材料數(shù)據可知,1912-1921年間,民族資本主義發(fā)展迅速,是由于一戰(zhàn)期間西歐列強暫時放松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說明我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展深受國內外環(huán)境變遷的影響,B項正確;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近代民族資本主義經濟以發(fā)展輕工業(yè)為主,但材料內容沒有體現(xiàn)近代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結構問題,排除A項;根據所學可知,近代民族資本主義經濟初步發(fā)展是在19世紀末,不符合題干時間,排除C項;根據材料數(shù)據可知,1921年,民族資本主義面粉業(yè)生產能力超過外國資本主義在華企業(yè),但外國資本主義在華企業(yè)仍在,說明還未擺脫對外國資本的依賴,排除D項。故選B項?!军c睛】11.中國共產黨各地的早期組織創(chuàng)辦了眾多啟發(fā)覺悟的刊物,如創(chuàng)刊于上海的《勞動界》,用短小、通俗的文章和生動的事例揭露中外資本家對工人的壓迫。通過此類刊物,我們可以研究A.馬克思主義的傳播 B.國民革命的開展C.新文化運動的興起 D.北伐戰(zhàn)爭的勝利【答案】A【解析】【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前,各地早期組織創(chuàng)辦的,以揭露資本家對工人壓迫為主要內容的刊物,可以用來研究馬克思主義的傳播,A項正確;國民革命是國共第一次合作時期展開的反帝反封建斗爭,與揭露資本家壓迫工人無關,排除B項;新文化運動興起時,反對的是袁世凱的倒行逆施,即封建專制和迷信,不是資本家的壓迫,排除C項;宣傳無產階級革命的《勞動界》等刊物和“打倒列強、除軍閥”的革命戰(zhàn)爭即北伐戰(zhàn)爭無關,排除D項。故選A項。

12.1935年召開的遵義會議,糾正了黨內的“左”傾錯誤,取消了博古的中共中央總負責人的職務,但黨一改以往懲辦主義的做法,而是繼續(xù)分配博古等犯了錯誤的同志以適當?shù)墓ぷ?。黨的這一轉變A.是黨政治智慧的體現(xiàn) B.利于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鞏固C.源于共產國際的壓力 D.旨在緩和黨內的派系斗爭【答案】A【解析】【詳解】根據材料“黨一改以往懲辦主義的做法,而是繼續(xù)分配博古等犯了錯誤的同志以適當?shù)墓ぷ鳌苯Y合所學知識可知,遵義會議中中國共產黨第一次獨立自主地運用馬克思主義原理解決自己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問題,因此該會議上即使取消了博古的中共中央的職務,但改變以往懲辦主義做法,繼續(xù)分配博古等犯了錯誤的同志以適當?shù)墓ぷ?,說明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是黨政治智慧的體現(xiàn),A項正確;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時間是1924年-1927年,不符合題干時間,排除B項;材料所述黨的轉變源于中共黨的逐漸成熟,而不是源于共產國際的壓力,排除C項;材料內容主要體現(xiàn)了中共黨以馬克思主義原理解決中國存在的問題,體現(xiàn)了中共黨的成熟,其目的不是緩和黨內的派系斗爭,排除D項。故選A項。【點睛】13.日本侵華期間.勒令淪陷區(qū)各學校一律采用日偽當局統(tǒng)編的教科書,各級學校教材由日偽教育部編訂。這些教材刪去了帶有民族意識的內容,并流露出濃重的“復興禮教、振興東洋道德”的思想,日本的這一舉措旨在A.對中國民眾進行奴化教育 B.恢復和弘揚儒家的傳統(tǒng)思想C.促進中日兩國間友好交流 D.消除中國文化中的封建因素【答案】A【解析】【詳解】日本侵華期間,在淪陷區(qū)強制推行有利于其殖民統(tǒng)治的教科書,刪去書中帶有民族意識的內容,鼓吹“振興東洋道德”等做法,體現(xiàn)了其侵略者的本質,即旨在對中國民眾進行奴化教育,A項正確;日本控制淪陷區(qū)教育的目的,并非為了恢復和弘揚中國的傳統(tǒng)儒家思想,排除B項;促進中日兩國間友好交流與“日本侵華期間”“刪去了帶有民族意識的內容”等不符,排除C項;消除中國文化中的封建因素并非日本侵略者控制淪陷區(qū)教育的目的,排除D項。故選A項。

14.中共中央發(fā)出的《1948年的土地改革工作和整黨工作》文件中規(guī)定:新區(qū)農村在解放后的相當時期內,不應立即實行分浮財、分土地的社會改革政策,而要先實行減租減息和酌量調劑種子、口糧的社會政策和財政政策。這一文件的頒布A.標志著右傾機會主義的興起 B.是基于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C.豐富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思想 D.有利于保障解放戰(zhàn)爭的順利進行【答案】D【解析】【詳解】根據材料信息,這是解放戰(zhàn)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對新區(qū)農村的土地政策的規(guī)定,要避免立即實行分浮財、分土地的社會改革政策,而要先實行減租減息和酌量調劑種子、口糧的社會政策和財政政策,這主要是有利于團結各種力量,以保障解放戰(zhàn)爭的順利進行,D項正確;材料中未涉及右傾機會主義,排除A項;當時中國社會主要矛盾依然是國共兩黨的階級矛盾,沒有變化,排除B項;工農武裝割據思想同材料無關,排除C項。故選D項。15.下圖為1976~2005年河北滄州水澆地小麥的平均產量變化圖。由此可知,這一時期河北滄州A.糧食產量全國領先 B.農業(yè)科技發(fā)展較迅速C.農耕技術相對落后 D.糧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答案】B【解析】分析】【詳解】根據材料可知,1976~2005年河北滄州水澆地小麥的平均產量不斷增加,體現(xiàn)了改革開放后農業(yè)科技發(fā)展較為迅速,B項正確;材料沒有涉及河北滄州和其它地區(qū)比較,得不出糧食產量全國領先,排除A項;材料反映農業(yè)科技發(fā)展較為迅速,而不是農耕技術相對落后,排除C項;材料與糧食安全無關,排除D項。故選B項。【點睛】16.習近平在“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系30周年紀念峰會”上說:“中國愿啟動‘中國東盟健康之盾’合作倡議:包括再向東盟國家提供1.5億劑新冠疫苗無償援助……幫助東盟加強基層公共衛(wèi)生體系建設和人才培養(yǎng)。”這一提議體現(xiàn)出我國A.外交政策具有意識形態(tài)色彩 B.外交理念彰顯大國責任擔當C.積極推動經濟全球化的發(fā)展 D.外交戰(zhàn)略贏得國際廣泛贊譽【答案】B【解析】【詳解】根據材料“中國愿啟動‘中國東盟健康之盾’合作倡議:包括再向東盟國家提供1.5億劑新冠疫苗無償援助……幫助東盟加強基層公共衛(wèi)生體系建設和人才培養(yǎng)”等信息,再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新時期我國從各方面援助東盟,構建了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維護了地區(qū)的穩(wěn)定和安全,彰顯了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的責任擔當,B項正確;材料沒有關于意識形態(tài)色彩的信息,排除A項;材料體現(xiàn)的是我國的責任擔當,不是全球化發(fā)展,排除C項;材料未體現(xiàn)我國外交戰(zhàn)略贏得國際廣泛贊譽,排除D項。故選B項。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包括4小題,第17題12分,第18題14分,第19題14分,第20題12分,共52分。)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針對眾多的邊疆民族,唐王朝以各邊疆民族部落的分布范圍作為羈縻府、州行政區(qū)劃的基礎,廣置羈縻府和州、縣,并以邊疆民族的首領為都督、刺史,管理府州的具體事務。此外,唐王朝還在邊疆廣設軍鎮(zhèn),軍鎮(zhèn)兵力多者數(shù)萬,少者數(shù)千,并可隨時調派邊疆民族軍隊作為補充。唐王朝對邊疆民族采取的和親政策次數(shù)之多、持續(xù)時間之長也是歷代王朝所無法比擬的,對于因戰(zhàn)亂和自然災害而內徙和入唐求學的少數(shù)民族同胞,唐王朝也妥善安置,并將眾多漢文經典書籍頒賜周邊民族。材料二在中央,元朝以中書省為最高行政機構,在地方則廣設行省,嶺北、遼陽、云南等邊疆行省,既負責邊疆行政事務,也負責少數(shù)民族的管理。此外,元朝還建立了“朝令夕至,聲聞畢達”的驛站制度,將邊疆地區(qū)和中原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根據吐蕃宗教盛行的特點,元朝對吐蕃采取了政教合一的政策,并設置宣政院實現(xiàn)對吐蕃的直接管理。為了加強對北疆的管理,元朝在這里部署了大量的軍隊和移民,在戍守的同時進行屯田?!陨喜牧暇幾择R大正《中國古代的邊疆政策與邊疆治理》(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唐朝邊疆政策的特點。(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元朝邊疆政策的歷史意義?!敬鸢浮浚?)特點:因俗而治,因地制宜;邊疆防御體系相對完善;以懷柔、招撫為主;文化政策相對開明。(2)歷史意義:行省制度開創(chuàng)了我國省制的開端;實現(xiàn)了對西藏的直接管轄,為我國版圖的奠定作出巨大貢獻;實現(xiàn)了對歷代王朝羈縻區(qū)域的有效行政管理,有利于國家疆域的穩(wěn)定;在邊疆實行發(fā)軍戍邊和和移民實邊政策,促進了民族間的交融和中華民族的進一步形成?!窘馕觥俊驹斀狻浚?)根據材料“廣置羈縻府和州、縣,并以邊疆民族的首領為都督、刺史,管理府州的具體事務。此外,唐王朝還在邊疆廣設軍鎮(zhèn)”信息,可得出因俗而治,因地制宜;根據材料“唐王朝對邊疆民族采取的和親政策次數(shù)之多、持續(xù)時間之長也是歷代王朝所無法比擬的”,可以得出以懷柔、招撫為主;再結合整體材料信息,唐朝在邊疆地區(qū)設置機構,建立軍鎮(zhèn),和親等措施,可知邊疆防御體系相對完善;唐朝將眾多漢文經典書籍頒賜周邊民族,也體現(xiàn)了文化政策相對開明。(2)根據材料“在地方則廣設行省,嶺北、遼陽、云南等邊疆行省,既負責邊疆行政事務,也負責少數(shù)民族的管理”“政教合一的政策,并設置宣政院實現(xiàn)對吐蕃的直接管理”“元朝在這里部署了大量的軍隊和移民,在戍守的同時進行屯田”等信息,再結合所學知識,可以從元朝開創(chuàng)了我國省制的開端、對西藏的直接管轄奠定了我國版圖、對歷代王朝羈縻區(qū)域的有效行政管理穩(wěn)定了國家疆域、通過戍邊和和移民實邊政策,促進了民族間的交融和中華民族的進一步形成等角度回答。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唐以來,韓愈等人打著“復古”的旗幟,掀起了恢復孔孟思想正統(tǒng)地位的古文運動。而宋代商品經濟的發(fā)展,也客觀上要求儒學更多地關注現(xiàn)實,即強調“格物致知”。面對從相對統(tǒng)一到偏安一隅的現(xiàn)實,許多有識之士努力通過對儒學經典研究,從而作出符合現(xiàn)實的新解釋。因此,以“理”為宇宙萬物本質的本體論哲學觀逐漸形成,這既論證了封建綱常的永恒性、合理性,又孕育了一種與之相抗衡的理性精神。更重要的是,兩宋理學從宇宙本體論的高度論證了人性,使得傳統(tǒng)儒學的“富貴不淫、威武不屈”等精神,真正融化到中華民族的血脈之中?!幾酝跤凉独韺W對傳統(tǒng)儒學的變革及其意義》材料二時代的震蕩迫使明清之際的大儒對理學做出多方面的反省。王夫之提出了“六經責我開生面”的主張,力圖復興經學;顧炎武則批評理學“以明心見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實學”。人們愈加傾向于朱熹格物、專研經典的趨實作風,而對于王學末流沾染禪氏習氣略感不滿,并從明亡的反思中,意識到理學之中摻雜佛老成分的危害。隨著學風的轉變,學者轉向以儒家經典為研究對象,出于對經典的維護,對先圣的推崇,他們力圖弄清孔孟的原意,恢復經典本義,對古籍的整理、???、注疏、輯佚成為主要治學方法?!幾岳顫h興《簡折明清之際的理學反思》(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述兩宋理學興起的背景及其影響。(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明清之際理學反思的表現(xiàn)?!敬鸢浮浚?)背景:儒學復興運動興起;兩宋商品經濟繁榮;兩宋“積貧”“積弱”危機日盛;兩宋推行“崇文抑武”的政策。影響:豐富了儒家思想,使其更加哲學化、思辨化;在一定程度上禁錮了人們的思想;利于維護封建社會的穩(wěn)定,成為維護封建統(tǒng)治秩序的工具;利于中華民族重氣節(jié)、重道德、重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的民族精神的形成。(2)表現(xiàn):主張振興儒家經典;學風更偏向于務實;批判理學蘊含的佛道思想;注重對儒家經典的研究;考據學逐漸興起?!窘馕觥俊驹斀狻浚?)背景一問,根據材料“掀起了恢復孔孟思想正統(tǒng)地位的古文運動”,可以得出儒學復興運動興起;根據材料“宋代商品經濟的發(fā)展,也客觀上要求儒學更多地關注現(xiàn)實”,可以得出兩宋商品經濟繁榮;再結合所學知識,可以答出兩宋“積貧”“積弱”危機日盛;兩宋推行“崇文抑武”的政策。影響一問,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可以從對儒學哲學化、思辨化的豐富、對人們思想的禁錮、對封建社會的穩(wěn)定和維護封建秩序、對中華民族的氣節(jié)和社會責任及歷史使命的民族精神等角度回答。(2)根據材料“王夫之提出了‘六經責我開生面’的主張,力圖復興經學”,可以概括主張振興儒家經典;根據材料“人們愈加傾向于朱熹格物、專研經典的趨實作風”,可以概括出學風更偏向于務實;根據材料“而對于王學末流沾染禪氏習氣略感不滿,并從明亡的反思中,意識到理學之中摻雜佛老成分的危害”,可以概括出批判理學蘊含的佛道思想;根據材料“學者轉向以儒家經典為研究對象”,可以概括出注重對儒家經典的研究;根據材料“恢復經典本義,對古籍的整理、??薄⒆⑹?、輯佚成為主要治學方法”,可以概括出考據學逐漸興起。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常言道:“物極必反”。一些重大的災難往往成為時局轉換的契機。甲午中日戰(zhàn)爭在某種程度上成為中華民族覺醒和團結奮斗,振興中華的新起點。甲午戰(zhàn)敗,中華民族岌岌可危,正是這種亡國滅種的厄勢,引起了社會思潮的急劇變化。——摘編自魯恒紅《淺析甲午中日戰(zhàn)爭》材料二抗戰(zhàn)時期,共產黨和國民黨雖然階級利益不同,但在亡國的危機下,求同存異,合作抗日。國民黨在正面戰(zhàn)場粉碎了日軍速戰(zhàn)速決的計劃,而共產黨則廣泛發(fā)動人民群眾參與抗戰(zhàn),積極開辟敵后戰(zhàn)場,在中后期逐漸成為中流砥柱。兩者之間相互配合,互相牽制敵人,亡國滅種的危機感也促使中華民族每一個愛國人士團結一致,共赴國難,民族覺醒程度空前提高。1942年,美、英、蘇、中等26國簽署了《聯(lián)合國家宣言》,國際反法西斯統(tǒng)一戰(zhàn)線正式成立,為抗戰(zhàn)的勝利提供了保障?!幾渣S曉新肖雄《從甲午戰(zhàn)敗到抗戰(zhàn)勝利的啟示》(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甲午戰(zhàn)爭對中國的影響。(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總結甲午戰(zhàn)敗而抗戰(zhàn)勝利的原因?!敬鸢浮浚?)積極影響:推動了維新變法等愛國救亡運動的興起;使國人對西方的學習由“器物”轉向“制度”,進一步解放了思想;沖擊了自然經濟,推動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展。消極影響:使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民族危機日益嚴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