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語言活動設計:誰的本領大9500字(論文)】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0/04/12/wKhkGWcFRRyAWDPQAAK15c0UKks572.jpg)
![【中班語言活動設計:誰的本領大9500字(論文)】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0/04/12/wKhkGWcFRRyAWDPQAAK15c0UKks5722.jpg)
![【中班語言活動設計:誰的本領大9500字(論文)】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0/04/12/wKhkGWcFRRyAWDPQAAK15c0UKks5723.jpg)
![【中班語言活動設計:誰的本領大9500字(論文)】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0/04/12/wKhkGWcFRRyAWDPQAAK15c0UKks5724.jpg)
![【中班語言活動設計:誰的本領大9500字(論文)】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0/04/12/wKhkGWcFRRyAWDPQAAK15c0UKks572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班語言活動設計:《誰的本領大》目錄TOC\o"1-2"\h\u120841引言 2176422選題緣由 2247423對象分析 33234設計思路 4257724.1設計意圖 4185964.2活動內容的選擇與編排 562264.3教學方法的使用 610165活動方案 722085.1活動目標 7237555.2活動重難點 7202405.3活動準備 7113625.4活動過程 8140135.5活動延伸 10134816活動反思 1161677結語 1231143參考文獻 12摘要:故事是一種敘述性體裁,其使用真實或虛構的事件作為故事講述的對象,例如有生命的動物、植物,同時也包括無生命的桌椅板凳等等。它具有著強烈的連貫性,吸引力和感染力。這些特點符合學前幼兒的心理特點和生理特點。故事以它鮮明直觀的主題,跌宕起伏的情節(jié),明快而簡潔的敘述,淺顯、活潑而富有童趣的語言深深吸引著兒童。開展科學的故事教學活動有利于幼兒多方面和諧發(fā)展。本次教學活動采用提問法、游戲法、講述法,以及多媒體課件、實物教具使得活動更加有趣。教師帶領幼兒共同講述以感知故事內容,讓幼兒初步感知故事中小動物的性格特征,采用游戲表演的形式,加深幼兒對于故事的理解,最后通過欣賞孩子在生活中相互合作的照片,讓幼兒進一步對合作有感觸。幼兒的語言教育需要社會家庭和幼兒園共同合作,教師需要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家長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幼兒的口語表達,社會需要為幼兒的語言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關鍵詞:中班;語言活動;文學作品活動;故事1引言幼兒一生的發(fā)展是漫長的,其中他們口語以及書面語言表達能力的發(fā)展貫穿在幼兒一生的發(fā)展之中,同時對其他領域的學習與發(fā)展也有著極為深刻的指導價值。幼兒從出生之日起,就無時無刻不在聽取周圍人和大自然的聲音,并且從中汲取營養(yǎng)。從牙牙學語之日起,幼兒就開啟了運用語言表達自己思想的道路。幼兒用哭鬧聲表達自己的愿望,或餓或困或其他。幼兒在能夠使用語言和同齡人或者成人進行交談的時候,無形之中也在發(fā)展著專屬于他們自己的社會人際交往能力,他們從中開始學會理解他人語言、語調甚至語氣,逐步學會判斷當下交往情境對自己是否有利,開始學會組織自己的思想。兒童語言的發(fā)展是指兒童在理解運用語言、到逐漸學會理解他人以及最終自身表達能力三方面迅速成長變化的過程和現(xiàn)象,因此我們必須要重視3-6歲幼兒的語言發(fā)展。“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揭示教學的本質特征不在于“訓練”、“強化”已形成的內部心理機能,而在于激發(fā)、形成目前還不存在的心理機能。[1]諸芳曾提出在故事教學活動中要選擇好故事素材,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和手段來突出幼兒的主體地位。[2]因此根據(jù)查閱到的相關資料文獻,并結合自身所學專業(yè)知識,同時在深入幼兒園進行實地觀察了解中班幼兒身心發(fā)展特點與語言發(fā)展實際水平的基礎之上,選擇了故事素材《看誰本領大》進行語言教學活動,針對具體的故事內容設計合理的活動目標,進行教學所需的物質和經(jīng)驗準備,使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使整個語言活動過程更加合理、有趣。2選題緣由現(xiàn)如今幼兒園中,幼兒的語言領域教育方面存在著以下一些問題:五大領域之間的整合程度不夠;語言教學活動目標過于單一,強調會讀會寫漢字等。針對這些問題,幼兒的語言活動需要有所改進。3-6歲作為人生發(fā)展的關鍵階段,其中包含著眾多敏感期,能否有效抓住這些敏感期促進幼兒發(fā)展對幼兒來說是關鍵。幼兒時期語言的發(fā)展尤其是口語的發(fā)展對幼兒以后的語言能力高低起著關鍵性作用。幼兒時期是否能夠熟練地使用這些口語,可能會影響到日后語文及其他學科的學習。故事教學活動是對幼兒進行語言教育的基本手段之一,因此如何有效順利地開展故事教學活動至關重要。據(jù)了解,從實踐的角度來看,幼兒園故事教學活動尚且存在著不足的地方。例如,在活動前,教師不夠重視素材的選擇,對于故事素材的選擇不夠合理;對本班幼兒的原有經(jīng)驗和實際的發(fā)展水平了解不夠充分。在活動中,存在著教學形式和手段滯后的問題,大多以教師講授為主,沒有體現(xiàn)幼兒的主體性,缺乏幼兒之間、師幼之間的雙向互動;[3]教師過于關注幼兒識字量的多少,甚至在中班就開始進行漢字的認讀教學;指導過分著眼于機械記憶、模仿,認為會讀會背就是理解,如此種種皆是忽略了幼兒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的表現(xiàn);部分教師還缺乏對幼兒語言學習環(huán)境的營造和幼兒創(chuàng)造性思維發(fā)展的關注,在班級里擺滿了小學階段才會用到的書籍,而適合幼兒閱讀的繪本卻寥寥無幾。為確保更加有效地落實中班語言領域教育目標,更好地促進幼兒社會、藝術領域的發(fā)展,筆者選擇了中班語言故事活動《看誰本領大》這一活動,這個故事既符合幼兒的心理特點也與幼兒的現(xiàn)實生活經(jīng)驗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中班的幼兒對于故事題材有一種濃厚的興趣,故事可以激發(fā)幼兒求知閱讀的興趣,產(chǎn)生角色對話表演的興趣,幼兒一方面能夠了解有趣的故事情節(jié),從中獲得合作的道理,另一方面鍛煉幼兒進行口語表達的能力。3對象分析陳鶴琴指出:“若不知兒童心理而實施教育,那這種教育必定沒有良好效果的”。[4]3-6歲幼兒通常對于感興趣的話題會表現(xiàn)出一定的表達欲望,但部分幼兒會由于害羞或許不敢在眾人面前勇敢表達自己的想法,教師在一日生活的方方面面注意多使用表揚教育,以此增強幼兒的自信心。同時中班幼兒處在學齡前期承上啟下的位置,有了一定的語言詞匯的積累,正迫切需要進行必要的語言輸出。杜威在提出的“新三中心論”中指出學生是教學活動中的主體,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時,以幼兒為主體,關注幼兒動態(tài),捕捉幼兒信息,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多給予幼兒表達的機會,有助于幼兒熟練使用已經(jīng)掌握的單詞和語言語法,但同時幼兒一般缺少良好的傾聽習慣,語言表達的流利性和連貫性有待加強。中班幼兒對語言教學活動中活動方式的新穎性和教學方法的多樣性有著很強烈的內在需求,因此在活動中使用多種教學方法,采取多樣的教學方式是必要的。中班幼兒以具體形象性思維為主,這就表明,同樣的故事教學使用多媒體課件,具體的教具所呈現(xiàn)的教學效果比教師單純使用語言進行講述更好。當幼兒在一個寬松自由的環(huán)境中進行自主學習,就是能夠根據(jù)自己的喜好,依靠自己的發(fā)展水平,用自己的獨立認知來接觸信息,獲得知識,提升認知,并且能夠自主的發(fā)展。[5]人在壓抑不自在的情況下所攝取的知識往往是有限的并封閉的,給予幼兒一個寬松自在的環(huán)境無疑為幼兒插上了一雙思想的翅膀。中班幼兒的情緒情感在生活中表現(xiàn)出喜歡與同伴進行交往,情緒情感有所發(fā)展,能察覺出同伴不安的情緒并給予安慰,喜歡與人分享,這些特點都便于幼兒去理解故事中小動物之間彼此互相合作的感情。4設計思路4.1設計意圖針對查閱到的和調查到的現(xiàn)如今幼兒園語言領域教育方面存在的一些實際問題和考慮到中班幼兒的語言能力目前正處在迅速發(fā)展的時期,為了有效提升幼兒口語表達,筆者了解到讓幼兒學習故事中的角色對話可以提高其口語的表達能力。為此,本活動增加了讓幼兒進行表演游戲學習動物之間對話的這一環(huán)節(jié),一方面學習動物對話可以使整個教學活動變得有趣,另一方面幼兒是真切地通過自己的語言表達,無疑是一次絕佳的展示機會?;顒又?,首先教師運用談話導入,調動幼兒對于故事強烈的好奇心,再利用生動的課件展示故事情節(jié),讓幼兒賞析故事、猜測故事發(fā)生的轉折點,并且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法、表演游戲體驗情感、明晰道理并能在實際生活中勤于實踐。本次教學活動的意圖是希望幼兒可以積極大膽的與自己的同伴去交流探討自己的想法,能夠盡量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不僅僅獲得關于語言表達、語言詞匯這些方面的的積累,同時能促進幼兒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方面的發(fā)展,為以后做下鋪墊。選擇《誰的本領大》是因為它是一篇經(jīng)典傳承的童話故并深受廣大幼兒喜愛,對于幼兒來說具有一定的教育意義,故事內容雖淺顯易懂但寓意深刻。故事通過:小猴和梅花鹿比本領大小-找來大象做裁判-團結合作摘果子的故事情節(jié)為主線,故事通篇架構清晰,故事情節(jié)跌宕起伏具有一定的戲劇性,動物角色特點十分鮮明,揭示了自己個人本領大不是真的本領大,在別人遇到困難時,要相互給予幫助解決困難,以及合作解決問題彼此更加快樂的道理。幼兒園故事教學素材的選擇要多關注幼兒的實際經(jīng)驗。正因為中班幼兒對于在當自己或他人遇到困難時會想辦法合作解決問題有所了解,因此在活動中也會更加有興趣、有話可說、有話愿意說。這是選擇此故事作為活動的一個重要原因。幼兒擅長模仿,喜歡模仿成年人的語言,針對幼兒的傾聽習慣和口語表達的完整性的問題,整個活動過程教師注意語言表達的規(guī)范性和生動性,避免因此帶給幼兒諸多不良的影響。教師利用幼兒喜愛聽的語言、直觀的照片、有趣多樣的教學方法與豐富的活動形式牢牢抓住幼兒的好奇心把握他們的思維特點,引導幼兒集中注意力,主動思考、想象、認真傾聽并積極表達。希望通過此次活動幼兒能夠初步感受合作本領大同時更加快樂的道理,學習練習說故事中的動物們的對話,鍛煉口語表達能力,感受文學作品語言魅力的同時有創(chuàng)造性的加以改編,切實體驗故事活動帶給自己的樂趣,培養(yǎng)愿意、大膽表達的性格和習慣以及良好的傾聽習慣。在此同時希望廣大幼教工作者和家長重視避免語言給幼兒的不良影響,重視開展科學合理有趣的語言活動,使教師的語言教學更加優(yōu)化,使家長的語言更加規(guī)范文明,通過此次活動希望引起廣大家長對幼兒語言教育的重視,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能重視以及避免自己的口語表達帶給幼兒的不良影響。幼兒語言的發(fā)展不可能僅靠一方的力量,需要全社會,幼兒園和家庭三方面的共同努力以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發(fā)展,使幼兒成為一個全面發(fā)展的人。4.2活動內容的選擇與編排幼兒園語言教育是幼兒園教育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包括:談話活動、講述活動、聽說游戲、文學活動、早期閱讀活動。[6]《誰的本領大》此篇故事是根據(jù)要求,為中班下學期語言領域所編寫的一則童話故事。主要講述了梅花鹿和小猴之間由于比較誰的本領大而發(fā)生了爭吵,在大象的建議下成功得通過雙方的合作完成了任務,梅花鹿和小猴從此明白了自己本領大也千萬不可以驕傲,相反相互合作本領更大的道理,整個故事充滿了濃濃的情感,通過故事的學習,幼兒可以掌握抓耳撓腮、合作等詞匯。針對這個活動,我選擇了理解故事大致情節(jié),看圖復述故事內容、模仿動物對話作為活動內容。故事的題目是《誰的本領大》,首先比較本領大小是中班幼兒感興趣的話題,不同的幼兒有專屬于自己判斷標準,因此本活動從談話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入手,教師利用問題導入,向幼兒提出了一系列有趣的問題,通過導入引導幼兒主動思考,激發(fā)幼兒好奇心,給幼兒留下懸念,同時自然而然的引出故事情節(jié)。研究發(fā)現(xiàn),重復可以顯著提高4-5歲幼兒的詞匯廣度和詞匯深度。[7]基于這一觀點,在活動中,教師注重自己對于故事內容和幼兒動口復述故事的重復,以此達到提高詞匯廣度和詞匯深度的目的,而不是走馬觀花的給幼兒講一遍故事。其次在基本部分中,教師分段給幼兒講述故事,帶領幼兒逐步地理解故事內容,配合適當?shù)奶釂枺プ∮變核季S,讓幼兒敢于說,愿意說,發(fā)展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鍛煉幼兒的想象能力,教師對于幼兒尚且不能回答完善的問題及時加以總結,豐富認知。再次活動過程中配合角色扮演游戲,中班幼兒處于“萬物有靈論”的階段,他們認為世上所有東西皆有生命,因此角色扮演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游戲之一,能夠使教育過程更加有趣,也有利于滲透、融合語言、藝術和社會三領域的目標。游戲是幼兒的天性,在游戲中幼兒可以解放天性,釋放能量。選擇游戲作為活動的結束點,游戲可以加深幼兒對于動物角色們的理解,拉近他們與動物之間的距離,同時,以一個相對輕松的內容作為結束有利于幼兒保持愉悅心情進入下面的學習活動。4.3教學方法的使用陳鶴琴強調,教師應與兒童接近,兒童才會與教師無話不說,這是進行語言教育的最好契機[8]。在本次活動中教師主要運用的教學方法包括:講述法、游戲法和提問法。講述法是指教育者利用較為生動形象通俗易懂的口語向學習者傳授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講述法要求講述者做到言簡意賅,講述之前要進行一定的講述準備,講述中觀察學生表情和反應,及時作出調整,講述后重視學生反饋,以便改進講述內容。教師恰當?shù)倪\用講述法,一方面可以有效集中學生注意,使學生專心聽教師講述故事內容,另一方面可以利用講述者講述的語氣、神態(tài)和語調吸引幼兒,使幼兒參與故事講述,提到代入感。在本次故事教學活動中,教師首先給幼兒講一遍故事,幼兒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嘗試自己看圖講故事。游戲法是指教育者利用學習者感興趣的事物作為游戲對象,多人共同參與游戲使學習者加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并且達到彼此心情愉快的教學方法。利用游戲法能夠為幼兒提供一個較為寬松自由的環(huán)境,幼兒在這個環(huán)境中身心較為放松,能夠發(fā)揮想象適當改編臺詞,加入肢體動作,更加符合其心理特點。提問法是指教育者利用封閉式或開放式的問題向學習者提問,學習者通過回答問題讓教育者了解自己的教學情況,以便教育者改進教學效果。提問法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思考,激發(fā)表達欲望,給予幼兒口語表達的機會。例如在活動中,教師提問“小朋友們,如果你是大象,你會采取什么樣的方法來判斷究竟是誰的本領大呢?”開放性的提問有助于幼兒積極思考,不拘泥于標準答案,想象力得到鍛煉。教學方法的恰當使用是教育者進行良好教育的必備之處,對于教學效果的呈現(xiàn)至關重要,作為教育者必須重視教學方法的使用。5活動方案5.1活動目標5.1.1認知目標知道梅花鹿和小猴的本領,理解故事情節(jié)。5.1.2能力目標能依據(jù)故事情節(jié),與同伴進行表演游戲學習對話。5.1.3情感目標能感受合作的快樂,懂得同伴之間相互幫助本領會更大的道理。5.2活動重難點5.2.1活動重點能看課件較流暢地復述出故事內容。5.2.2活動難點體驗小動物在遇到難題時通過合作解決困難的快樂情感。5.3活動準備5.3.1物質準備與《誰的本領大》故事內容有關的對媒體課件、小猴,梅花鹿和大象頭飾各一個,視頻資料(幼兒在幼兒園游戲中各種合作的照片)。5.3.2經(jīng)驗準備初步知道動物的本領,有過相互合作的經(jīng)驗感受。5.4活動過程5.4.1導入部分師:小朋友們早上好!今天動物王國里有兩個小動物因為誰的本領大的問題竟然發(fā)生了爭吵,小朋友們想不想知道它們兩個是誰啊,它們之間究竟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呢?小朋友們會覺得到底是誰的本領更大呢?故事中的答案和小朋友們的猜想是不是一樣呢?跟著老師一起來找一找答案吧!5.4.2基本部分(1)分段欣賞故事,從多方面感受故事情節(jié)①播放課件,教師講述第一段故事,引導幼兒初步理解故事內容師:小朋友們,我們剛剛一起聽了故事的第一段對不對?(幼:對!)有哪位小朋友可以告訴老師在剛剛這個故事里發(fā)生爭吵的兩個小動物分別是誰?(幼:小猴和梅花鹿)它們因為什么吵起來了?(幼:因為各自都說自己的本領最大)。誰可以告訴我小猴和梅花鹿分別有什么樣的本領呢?它們對自己又是怎樣進行夸獎的?(幼:小猴說它會爬很高很高的樹,它覺得他的本領是最大的;梅花鹿說它跑得很快,所以它的本領最大)那么聽了剛才的故事,小朋友們自己認為哪個小動物的本領更大一些呢?又是為什么呢?(幼兒自主討論)那么故事中究竟是誰的本領更大,是不是和小朋友們想的一樣呢?大象提出了一個檢測辦法,我們一起往下看看吧。(分析:此部分這樣設計首讓幼兒大致了解故事第一段內容,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產(chǎn)生對故事情節(jié)的好奇心,有利于教師推進活動,通過對故事情節(jié)一步步的了解,幼兒可以很好的將自己代入故事中,激發(fā)自己的想象力和表達的欲望)。②繼續(xù)播放課件,教師講述第二段故事,幼兒討論交流摘果子的方法師:小朋友們,大象作為裁判提出了一個什么樣的辦法呀?(幼:大象讓它們到河對岸的果樹上摘一個果子)小猴和梅花鹿在途中有沒有遇到問題呀?(幼:梅花鹿不夠高,摘不著果子;小猴它不會游泳,沒辦法跳到河對岸)它們又是怎么解決的?(幼:梅花鹿把小猴駝在自己的背上,一起跳過了小河,小猴很快爬上了果樹,摘到了果子)小朋友們想一想如果自己是小猴或者梅花鹿會不會嘗試其他的一些方法呢?又會不會像它們一樣愿意合作來共同解決問題呢?為什么呢?(幼兒自主討論回答,教師總結。)(分析:此部分這樣設計能讓幼兒進一步了解故事內容,知道即使小猴和梅花鹿各自有本領但也不是輕易就能辦成功事情,需要相互合作才能夠提高效率的道理,并且通過提問讓幼兒自己開動腦筋想一想有無其他方法能夠鍛煉幼兒認知能力和想象能力;為什么的提問有利于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敢說放心說,營造一個良好的語言運用的環(huán)境)。③繼續(xù)播放課件,教師講述第三段故事師:小朋友們,這個故事的結局是怎么樣的?(幼:小猴和梅花鹿通過一起合作成功地摘到了果子并且把它送給了大象,而且它們成為了好朋友)大象裁判說的道理小朋友有沒有明白呢?請小朋友們說說你從這個故事里學到了什么?。ǚ治觯捍瞬糠只顒拥脑O計能夠讓幼兒自己總結出合作力量大的道理,真正做到道理內化,提高自身思想,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性格和態(tài)度)。師幼合作完整講述故事,感受合作的快樂,懂得合作力量更大①結合課件,教師和幼兒共同復述故事情節(jié)(分析:此部分活動的設計讓教師和幼兒一起嘗試復述故事內容,體現(xiàn)相互幫助合作的道理,學以致用,加深幼兒對道理的理解)。②師幼互動教師向幼兒提出問題,引導幼兒比較兩個小動物順利爬上果樹摘到果子前后不同的心情,從中理解互助更加高效的道理。(分析:此部分的設計讓幼兒比較小猴、梅花鹿摘果子前后的不同表現(xiàn)和心情,讓幼兒明顯形成強烈對比,給幼兒印象更加深刻,感悟也更深刻)。(3)角色扮演游戲師:小朋友們這個故事是不是很有趣呢?有沒有小朋友愿意來給大家表演一下這個故事?老師現(xiàn)在邀請三位小朋友來分別扮演大象、小猴和梅花鹿好不好?好的,那現(xiàn)在我們有好幾位小朋友都想來扮演是不是,那現(xiàn)在小朋友們自己決定最終哪三位小朋友來扮演,通過石頭剪刀布還是黑白配大家自己決定,老師不參與決定,老師想告訴大家每個小朋友以后都會有機會的,不要爭不要搶。好了,那通過剪刀石頭布我們選擇出來了三位小朋友,請這三位小朋友抓緊時間戴好自己的頭飾呦,游戲就開始嘍,其他的小朋友要認真的觀看這三位小朋友的表演,到時候選擇出自己最喜歡的那個小動物,老師會獎勵他小紅花。(教師作為旁白講述故事,幼兒隨情節(jié)進行表演)。(分析:此部分活動考慮到游戲是幼兒的天性,幼兒最喜歡的活動就是游戲,游戲活動是教育幼兒的基本活動之一,良好的游戲可以促進幼兒的智力快速發(fā)展,游戲可以促進幼兒身體發(fā)展,強健幼兒體魄,促進幼兒良好情緒、情感和社會性的發(fā)展,學會與人合作,與人交往,進一步理解角色之間的關系)。(4)欣賞照片,感受合作帶來的快樂師:小朋友們,我們剛剛看了小猴和梅花鹿合作帶來的成功,我們大家真為它們感到高興,你們知道嗎,老師在平時也有看到很多小朋友相互合作的場景哦,老師有偷偷地把它們記錄了下來,下面就請照片里出現(xiàn)的小朋友嘗試回憶來向我們介紹介紹當時發(fā)生了什么事情,通過合作又帶來了什么結果。(分析:本活動設計從幼兒實際情況出發(fā),聯(lián)系實際,跳出故事本身,讓幼兒真切感受合作就在我們身邊,離我們并不遙遠,在幼兒心中埋下合作的種子)。5.4.3結束部分師:小朋友們,我們今天一起學習了《誰的本領大》這則故事,相信小朋友們一定都收獲滿滿,希望小朋友們要時刻記住今天所學習的故事帶給你們的啟發(fā)和感悟,做人要謙虛一些,謙受益,滿招損。謙虛可以給我們帶來好處,而盲目驕傲則有可能會讓我們損失一些東西。在其他人遇到困難時,我們要積極地伸出援助之手,給予他人幫助。5.5活動延伸5.5.1區(qū)角活動讀書區(qū):采購一批有關合作互助主題的書籍供幼兒閱讀,加深對于合作的理解和踐行合作。美工區(qū):引導幼兒嘗試用超輕泥土捏出小動物的形象,幼兒既能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又能動手操作。5.5.2一日活動引導幼兒主動觀察生活中隨時發(fā)生的互助行為,幼兒分享,集體討論。5.5.3家園共育家長和幼兒共同參與制作小猴、梅花鹿和大象的頭飾,鍛煉動手操作能力,促進親密友好關系的形成;家長搜索有關合作互助的新聞或者故事,幼兒晨間進行分享。6活動反思“大家都知道,兒童好奇好模仿,富于想象,不過兒童沒有分辨是非善惡的能力,而想象也不一定正確合理。因此我們可以利用有組織、有條理、有教育意義的故事,使兒童學習正確的語言,模仿善良的行為,幫助兒童辨別善惡是非,開啟兒童合理的運用思想,擴展兒童的知識,以培養(yǎng)兒童對宇宙間事物進行鉆研?!盵9]從故事內容本身來看,該故事字數(shù)為436字,篇幅適中,情節(jié)活潑有趣,符合幼兒的好奇心,幼兒不會感到無趣,這使得活動的順利進行有了一定的基礎;從活動目標來看,本次活動目標分為認知目標、能力目標和情感目標,不拘泥于單純地認識漢字,可以有效地促進幼兒發(fā)展,使其成為一個綜合全面的兒童。認知目標方面做到讓幼兒初步理解故事內容,對故事情節(jié)有初步的把握,這是語言活動最基礎的一個環(huán)節(jié);能力目標方面做到讓幼兒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根據(jù)線索猜測故事發(fā)展進程中的一些情節(jié);情感目標方面做到讓幼兒心里有合作的概念,埋下合作的種子。從活動準備、重難點和實現(xiàn)效果來說,整個活動需要一份相關的多媒體課件,各個動物的頭飾各一份,以及幼兒平時在園的一些有關合作的照片,這些準備活動對于幼兒教師來說是工作常態(tài);重點是讓幼兒能夠在學習故事后可以嘗試看著課件復述故事;難點是在整個過程中需要充分調動幼兒的興趣,讓幼兒全身心投入,體會故事中小動物遇到難題時互相合作解決問題的快樂情感。其中,后者并非一次活動就可以達到,教師需要避免因活動效果不佳所帶來的負面情緒,調整心態(tài)。至于實現(xiàn)效果,教師在展開活動時,充分利用已經(jīng)準備好的教具是關鍵,因為中班幼兒具有直觀形象思維的特點,教具作為直觀的物品對幼兒的沖擊是文字所無法比擬的。以此同時,中班是以無意注意為主,有意注意正逐漸發(fā)展的年齡班,教師上課前注意班級環(huán)境的布置,盡量減少無關物品對于幼兒注意力的分散,教育目標基本能夠得到實現(xiàn)。通過實習期間對本次活動的進行來看,幼兒的好奇心可以被充分調動,幼兒對故事情節(jié)表現(xiàn)出莫大的興趣,這是一個好的開始,但是過程由于教師提問的過于頻繁,個別幼兒會表現(xiàn)出精神分散注意力不集中的現(xiàn)象,教學效果有所下降,詢問所帶班級的主班老師的建議,有所改善,最終通過表演游戲,進行到整個活動的最高潮。從目標來看,這次活動雖有不足但對日后的教學來說有借鑒作用。7結語3-6歲是人發(fā)展的黃金時期,也是幼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百分數(shù)的認識》(說課稿)-2024-2025學年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北師大版
- 班主任春季工作計劃
- 干股激勵合同范本
- 轉讓股權合同范本
- 愛心捐贈協(xié)議書范本
- 英文國際貿易合同范本
- 湘教版數(shù)學八年級上冊《1.4 分式的加法和減法》聽評課記錄
- 滬科版數(shù)學九年級下冊《圓的定義》聽評課記錄1
- 青島版八年級上冊數(shù)學聽評課記錄《4-2中位數(shù)》
- 重慶焊接鋼板倉施工方案
- 必修3《政治與法治》 選擇題專練50題 含解析-備戰(zhàn)2025年高考政治考試易錯題(新高考專用)
- 二零二五版電商企業(yè)兼職財務顧問雇用協(xié)議3篇
- 課題申報參考:流視角下社區(qū)生活圈的適老化評價與空間優(yōu)化研究-以沈陽市為例
- 深圳2024-2025學年度四年級第一學期期末數(shù)學試題
- 《openEuler操作系統(tǒng)》考試復習題庫(含答案)
- 2024-2025學年成都市高新區(qū)七年級上英語期末考試題(含答案)
- 17J008擋土墻(重力式、衡重式、懸臂式)圖示圖集
- 《中南大學模板》課件
-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qū)2024-2025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考試九年級英語試卷(含答案)
- T-CISA 402-2024 涂鍍產(chǎn)品 切口腐蝕試驗方法
- 2024-2025學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級上冊期末綜合測試卷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