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初中語文考試必考內(nèi)容詳解_第1頁
中考初中語文考試必考內(nèi)容詳解_第2頁
中考初中語文考試必考內(nèi)容詳解_第3頁
中考初中語文考試必考內(nèi)容詳解_第4頁
中考初中語文考試必考內(nèi)容詳解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中考初中語文考試必考內(nèi)容全考點詳解

《詩經(jīng)》的三種藝術(shù)表達方法手法一一賦、比、興。

要想創(chuàng)作出一首詩,首先詩人要有想要抒發(fā)的思想感情,然

后詩人通過寫一些意象、人物形象來寄托他的情感。

有了這些還不夠,詩人還要通過一些特殊的藝術(shù)表達手法來

把情感表達出來。

我們還是以《渡荊門送別》這首詩來舉例: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jié)海樓。

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

那現(xiàn)在我還是為你先標(biāo)出意象,然后是能體現(xiàn)李白思想感情

的最后兩句。

這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像〃飛天鏡〃〃結(jié)海樓"這樣的詞我們并沒

有標(biāo)出,然而正是這樣的詞,就體現(xiàn)了整首詩的藝術(shù)層次。

首先是〃月“,李白沒有直接寫月亮,卻寫月亮在水面的倒

影,如明鏡一般,這一下子就讓〃月〃變得充滿詩意。

接著是〃云“,李白寫白云聚攏在一起感覺就像空中樓閣。

你看,經(jīng)過李白的描繪,這云也變得氣象萬千了。

由此可見,意象的運用也是需要一些特殊的手法,才能達到

出色的藝術(shù)效果,像“飛天鏡結(jié)海樓〃這樣的手法,我

們通稱為藝術(shù)表達。

孔穎達《毛詩正義》中說〃賦、比、興者,《詩》文之異辭

耳〃,這是說賦比興是《詩經(jīng)》中主要的表達方式,所以我

們可以將古代詩歌的藝術(shù)表達先大致的分類為賦比興。

所謂的賦就是平鋪直敘,如《國風(fēng)?七月》中就有〃四月秀

#(yao),五月鳴蜩(t陷。)。八月其獲,十月隕建(yUntu

6)?!ㄟ@幾句詩就是簡單的記敘了農(nóng)夫在四、五、八、十

這幾個月份中,都做了些什么。

〃比〃其實就是類比。舉個例子,《衛(wèi)風(fēng)?碩人》中有〃手

如柔ft,膚如凝脂。令(ling)如蠟蟒(qiuqi),指如

瓠犀(hCixi)。"

這是形容衛(wèi)國夫人莊姜的詩句,其中就運用了四個類比,分

別是手和柔軟的嫩草,皮膚和凝固的油脂,脖頸和蟠蟒,牙

齒和白瓜子!古人借身邊的自然事物,讓這位莊姜夫人的美

貌更容易讓人聯(lián)想,這就是〃比〃的巨大作用。

最后就是〃興〃了。宋代李仲蒙解釋到〃觸物以起情謂之興,

物動情者也。〃這句話可以簡單解釋為“用事物引起人的情

緒〃,所謂〃動情”就是〃卓動人的情緒〃,這就是〃興〃

了。

如樂府詩《孔雀東南飛》,講的是焦仲卿和劉蘭芝的愛情故

事,然而開頭兩句卻是〃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這就

是以〃孔雀徘徊而飛〃來引動人對愛情的感受,所以這兩句

詩就是〃興〃的最好例子了!

到這里,《詩經(jīng)》中賦比興這三種藝術(shù)表達就介紹完了。

隨著詩歌不斷的發(fā)展,藝術(shù)表達的方式也從賦比興三種發(fā)展

出了更加豐富的內(nèi)容。

所謂〃細節(jié)描寫〃,就是對人物動作、神態(tài)、心理以及自

然景物、場面氣氛等細小環(huán)節(jié)或情節(jié)的描寫。詩歌作品中,

經(jīng)常運用細節(jié)描寫。

例如趙師秀的《約客》:

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詩中寫詩人與朋友約了要見面,但是朋友到半夜也沒有來,

所以詩人就〃閑敲棋子落燈花〃,這個小小的動態(tài)描寫,就

是細節(jié)描寫。

朋友久等不來,詩人百無聊賴,下意識地拿著一顆棋子在

敲打,而篤篤的敲棋聲竟把燈花震落了,一個下意識的動作,

就把詩人等待時的悵惘失意表現(xiàn)了出來,比直接的抱怨有韻

味多了。

所以細節(jié)描寫的作用之一,就在于精妙地刻畫人物形象,

表達思想感情。

細節(jié)描寫的另一個作用,就是可以深化主題,豐富描寫的

內(nèi)容。

如張籍的《秋思》:

洛陽城里見秋風(fēng),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fù)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fā)又開封。

我們看最后一句〃行人臨發(fā)又開封〃,信差剛要上路,卻

又被〃我"叫住。打開信細看,是否還有遺漏。

這一細節(jié)看似平常,卻照應(yīng)了前面的〃意萬重〃即〃思緒

萬千〃,刻畫出心有千言萬語唯恐言之不盡的復(fù)雜而微妙的

心理,體現(xiàn)出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深化了思鄉(xiāng)這一主題。

除了精妙地刻畫人物形象和深化主題,細節(jié)描寫還能起到

渲染烘托氣氛的作用。

比如白居易的《邯鄲冬至夜思家》:

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yīng)說著遠行人。

作者住在邯鄲客棧的時候正好是冬至佳節(jié),晚上只能〃抱

著雙膝坐在燈前,只有影子相伴〃,詩人通過對這一細節(jié)的

刻畫,渲染了深刻的孤寂之感和思家之情。

說了這么多細節(jié)描寫的作用,我們還是通過一道高考題來

實戰(zhàn)演練一下吧!

來看秦觀的這首《畫堂春》:

落紅鋪徑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園憔悴杜鵑啼,無奈

春歸。

柳外畫樓獨上,憑欄手捻ndn)花枝,放花無語對斜暉,

此恨誰知?

其中一個問題,問的是〃憑欄手捻(ni3n)花枝,放花無語

對斜暉〃這兩句主要運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表現(xiàn)了詞中人物

怎樣的感情變化?

首先我們要判斷出,這兩句是對人物的描寫,倚著欄桿用

手捻花枝,又把花放下,默默地對著余暉,這都是細節(jié)描寫,

而通過這兩個細節(jié)就會發(fā)現(xiàn),人物的感情是先珍惜花,珍惜

春日,后來變成了無奈花落、傷春的感情,分析到這里,這

道題就解出來了。

這兩句詞主要的表現(xiàn)手法是細節(jié)描寫。用捻花、放花兩個

細節(jié)表現(xiàn)了詞中人物由愛春、傷春(惜春)到無奈春歸的感

情變化。

到這里,詩歌描寫方法中細節(jié)描寫的作用我們就講完了,

一起來回顧一下。

細節(jié)描寫,就是對人物動作、神態(tài)、心理等以及自然景物、

場面氣氛等細小環(huán)節(jié)或情節(jié)的描寫。

細節(jié)描寫主要有三個作用:

一是精妙地刻畫人物形象,表達思想感情;

二是深化主題,豐富描寫的內(nèi)容;

三是渲染烘托氣氛;

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學(xué)習(xí)詩歌描寫手法中虛實結(jié)合的特點

和運用。

在學(xué)習(xí)之前,我們先來看一幅畫。

這是齊白石的《蛙聲十里出山泉》,從山澗的亂石中瀉出

一道急流,幾只蝌蚪在急流中擺動著小尾巴順流而下。雖然

畫面中沒有蛙,但是我們見到搖頭擺尾的蝌蚪游蕩在溪水的

源頭,自然會想到蛙和蛙的叫聲。這就是虛實結(jié)合的妙用。

虛實結(jié)合就是把抽象的述說與具體的描寫結(jié)合起來,或者

是把眼前現(xiàn)實生活的描寫與回憶、想象結(jié)合起來。

一般來說,客觀具體的事物是〃實〃,而主觀抽象的事物

是“虛",所謂“文章實作則有盡,虛作則無窮”?!▽崱?/p>

是立足現(xiàn)實,而〃虛”則能為詩歌打開想象的大門。

如王昌齡的《送魏二》就寫到:

醉別江樓橘柚香,江風(fēng)引雨入舟涼。

憶君遙在瀟湘月,愁聽清猿夢里長。

詩歌的前兩句是實寫,描述的是詩人在靠江的高樓上設(shè)宴

為朋友送別,然后在秋風(fēng)秋雨中送友人上船情景,這是眼前

的實景;后兩句寫的是友人難以成眠,即使暫時入夢,兩岸

猿啼也會一聲一聲闖入夢境,使他擺不脫愁緒。這就是虛寫

了,因為友人所處的旅夜孤寂的環(huán)境是詩人設(shè)想的內(nèi)容,他

并沒有看到。

實寫的內(nèi)容我們比較容易判斷,比較難判斷的是虛寫的內(nèi)

容。我們主要來學(xué)習(xí)一下〃虛〃的內(nèi)容。

“虛〃主要包括四類,首先是神仙鬼怪以及夢境。

比如李白的《夢游天姥(mu)吟留別》中的〃霓為衣兮

風(fēng)為馬,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這兩句就扣住了題目中的〃夢

游〃二字,寫了李白夢見云中的神仙們以彩虹為衣,以風(fēng)為

馬的夢幻景象。

其次是回憶的情景。

如姜夔(kui)的《揚州慢》,寫道〃過春風(fēng)十里,盡舞麥

青青〃,這里的〃春風(fēng)十里〃就是虛寫,指的是作者記憶中

昔日十分繁華的揚州,后一句就是實寫,如今的揚州城野生

麥子青青,一片破敗的景象。

第三類是設(shè)想中未來的情景。

如柳永在《雨霖鈴》中寫到的〃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

曉風(fēng)殘月〃,前一句就是柳永在設(shè)想〃今晚酒醒時我會身在

何處呢〃,后兩句〃楊柳岸,曉風(fēng)殘月〃就是柳永設(shè)想中醒

來的地點和情景了。

最后一類虛寫是聯(lián)想的內(nèi)容。

如高適的《除夜作》,其中寫到〃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

何事轉(zhuǎn)凄然?故鄉(xiāng)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前兩句

是實寫,詩人除夕夜客居他鄉(xiāng)、孤獨難眠,而后兩句就是虛

寫了,這是詩人在聯(lián)想,〃今夜親人在團聚的時候,定是想

念我這個在外的游子吧;我的鬢發(fā)已經(jīng)變得斑白,到了明天

又是新的一年。。

如果你掌握了上面說的四種虛寫的情況,那么你基本上就

理解虛實結(jié)合了。

我們用一道高考題來測驗一下吧。

2015高考安徽卷,考了杜甫的《月圓》

孤月當(dāng)樓滿,寒江動夜扉。

委波金不定,照席綺逾依。

未缺空山靜,高懸列宿稀。

故園松桂發(fā),萬里共清輝。

其中有一問:〃本詩最后兩句情感真摯,請從虛實結(jié)合的

角度進行賞析?!?/p>

我們看,這首詩是寫的圓月,而詩歌最后一句的“故園〃

則在提醒我們,詩人是通過眼前的圓月,思念故鄉(xiāng)?!ü蕡@

松桂發(fā)〃是詩人想象的故鄉(xiāng)松樹當(dāng)茂、桂花正香的景象,是

虛寫,而這又是實際發(fā)生的,所以是虛中有實;〃清輝〃指

月亮的光輝,是眼前實景,在這明凈的夜晚,唯愿同遠隔萬

里的親人們共同沐浴在這美好的月光之中,這句實中有虛。

總之,這兩句用虛實結(jié)合的手法寫出了詩人思念故園的游子

之情。

到這里詩歌描寫手法中虛實結(jié)合的特點和運用就講完了,

下面我們還是來回顧一下。

要掌握虛實結(jié)合的運用,需著重理解虛寫的種類。

第一類是神仙鬼怪以及夢境。

第二類是回憶的情景。

第三類則是設(shè)想中未來的情景。

最后一類是聯(lián)想的內(nèi)容。

理解了虛寫的內(nèi)容后,實寫的內(nèi)容也就很找到了。

這節(jié)課我們來說一下詩歌中貶官謫居之恨。

古代文人但凡出仕,總免不了貶官左遷的危險,所以詩歌

中有不少作品是表達詩人貶官謫居之恨的。

表達這種憤恨的最好的方式,就是直接抒發(fā)出來。

唐憲宗時期佛教盛行,于是韓愈寫下了《論佛骨表》,對

最高統(tǒng)治者及社會佞佛之風(fēng)進行批判。他的行為觸怒了唐憲

宗,因此被貶到了潮州。

韓愈在去潮州的路上,就寫了一首《左遷至藍關(guān)示侄孫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

欲為圣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

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guān)馬不前。

知汝遠來應(yīng)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詩歌的前四句是說,〃早晨我把一篇薦書上奏給皇帝,晚

上被貶至離京八千里路程的潮州。本來想替皇帝除去那些有

害的事,哪能以衰老為由吝惜殘余的生命呢!〃

三四句韓愈堅持自己的行為是對的,就是他無畏的膽氣體

現(xiàn),而最后兩句是對他的侄子韓湘說的〃我知道你遠道而來

應(yīng)該是有所打算,正好在瘴江邊把我的尸骨收殮",最后一

句緊扣說自己年老體衰的第四句,刻畫出一個老邁卻鐵骨錚

錚的形象,由此可見韓愈貶謫后那種凄苦、郁憤之情。

如果說韓愈是通過塑造憤怒的人物來表達貶官謫居之恨,

那柳宗元就是通過意象的組合來表達的。

柳宗元在貶謫嶺南的途中寫過一首《嶺南江行》

瘴江南去入云煙,望盡黃而是海邊。

山腹雨晴添象跡,潭心日暖長蛟涎。

射工巧伺游人影,颶母偏驚旅客船。

從此憂來非一事,豈容華發(fā)待流年。

這首詩中,有江水、〃云煙〃、"黃茄草〃、〃雨〃、〃日〃、

颶風(fēng)、〃客船”這些常見的意象,還有〃象〃〃長蛟〃〃射

工”這樣特殊罕見的事物,這些意象,都給我們描繪出了一

個荒涼兇險的嶺南。

云霧繚繞的江面,雨后山林中出現(xiàn)的大象,水里有長長的

水蛇出沒,岸邊有土著盯視,時不時還有颶風(fēng)驚擾客船,怪

不得柳宗元會說〃從此憂來非一事,豈容華發(fā)待流年。"〃從

今后憂慮之事何止一樁,哪容我衰老之身再挨幾年!〃所以

柳宗元是借嶺南荒涼兇險的自然環(huán)境,來暗喻自己遭遇貶謫

后險惡的政治環(huán)境。

歐陽修的《貶滁州聞雁》也是通過意象的組合來表達貶官

謫居之恨的。這首詩寫道:

陽城淀里新來雁,趁伴南飛逐越船。

野岸柳黃霜正白,五更驚破客愁眠。

這里出現(xiàn)了〃雁〃〃船〃〃柳〃〃霜”等意象,這幾種意

象都有凄涼蕭瑟之意,特別是鴻雁,更有一種遠離之感。所

以說起貶謫之恨,你要特別注意這些意象。

到這里,詩歌中貶官謫居之恨就講完了,下面我們來回顧

一下。

韓愈塑造了一個老邁卻鐵骨錚錚的人物形象,來表達他的

凄楚、郁憤;

柳宗元重在描繪荒涼的自然環(huán)境,借此暗喻自己的政治遭

遇;

歐陽修的詩中出現(xiàn)了“雁"〃船〃“柳〃〃霜〃等帶有凄

涼蕭瑟意味的意象,表達了自己的貶謫之恨。

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xué)習(xí)詩歌中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

中國古代,儒家思想是主流思想,儒家主張“達則兼濟天下〃,

所以那些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讀書人,都會對百姓、國家非

常關(guān)切,這樣的情感反映在詩歌中,就是憂國憂民的思想感

情。

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主要體現(xiàn)在四類詩歌中。

第一類是反映社會黑暗,揭露統(tǒng)治者的昏庸腐朽的詩歌。

例如杜牧的《過華清宮》(其一):

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杜牧生活的晚唐時期,政治黑暗、官場腐敗,有一次,杜

牧經(jīng)過驪山華清宮,想起了唐玄宗和楊貴妃,不禁有感而發(fā),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講述了唐玄宗不惜

勞民傷財,千里迢迢為楊貴妃供應(yīng)荔枝的史實,既巧妙地總

結(jié)了歷史,又深刻地諷喻了現(xiàn)實,表達了詩人對最高統(tǒng)治者

的窮奢極欲、荒淫誤國的無比憤慨之情。

第二類是同情人民的疾苦的詩歌。

唐代詩人白居易寫過一首《賣炭翁》,其中寫到〃可憐身

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這位賣炭翁是把解決衣食的

全部希望都寄托在〃賣炭得錢〃上,所以他“心憂炭賤愿天

寒”,在凍得發(fā)抖的時候,一心盼望天氣更冷。詩人深刻的

理解賣炭翁的艱難處境和復(fù)雜的心理活動,只用了14個字就

如此真切地表現(xiàn)了出來,又用〃可憐〃傾注了無限同情,催

人淚下,表達了他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

第三類,憂國憂民的情感有時也體現(xiàn)在對民族國家命運的

擔(dān)憂上,比如杜甫的《登樓》

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

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云變古今。

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

可憐后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甫吟。

頷聯(lián)寫詩人憑樓遠望,錦江流水挾著蓬勃的春色從天地的

邊際洶涌而來,玉壘山上的浮云飄忽起滅,正像古今世勢的

風(fēng)云變幻,詩人聯(lián)想到國家動蕩不安的局勢,透露憂國憂民

的無限心事。

第四類是對山河淪喪國破家亡的痛楚的詩歌。

例如陸游的《示兒》: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這首詩是陸游的絕等,他在臨終之前〃但悲不見九州同〃,

唯一使他痛心的,就是沒能親眼看到〃九州同〃,體現(xiàn)了他

憂國憂民的情懷,用熱切期望的語氣表達了渴望收復(fù)失地的

信念。

說了這么多,我們還是一起來回顧一下吧。

詩歌中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主要通過四類詩歌展現(xiàn):

第一類是反映社會黑暗,揭露統(tǒng)治者的昏庸腐朽的詩歌;

第二類是同情人民的疾苦的詩歌;

第三類是對民族國家命運的擔(dān)憂的詩歌;

第四類是對山河淪喪國破家亡的痛楚的詩歌。

這些詩歌都體現(xiàn)了詩人對于國家、人民的深切關(guān)懷,表達

了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

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說一下詩歌中的傷離思別之情。

對詩人來說,背井離鄉(xiāng),分隔兩地,與親人朋友分離,都

是能產(chǎn)生傷感的情緒的。

例如白居易,長期在外做官,非常思念自己的弟弟妹妹,

因此他寫了一首《除夜寄弟妹》:

感時思弟妹,不寐百憂生。

萬里經(jīng)年別,孤燈此夜情。

病容非舊日,歸思逼新正。

早晚重歡會,羈離各長成。

詩的前兩句,為我們塑造了一個因為思念弟弟妹妹而夜不

能寐的人物形象;接下來幾句,將人物形象塑造得更加深刻,

詩人在孤獨的燈光下,想著與弟弟妹妹各在萬里之外,又分

開了好多年,而自己又是一番病容。這里的〃新正〃指的是

新年,要過年了,詩人的思念之情自然更加濃厚。

通過分析,我們可以看出,離別后對家人的思念,可以通

過描寫自身的人物形象來表現(xiàn)出來。

當(dāng)然,也有詩人會通過描寫他思念的那個人來表達自己的

思想感情。

比如宋代詩人黃庭堅寫給他的朋友黃幾復(fù)的《寄黃幾復(fù)》: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傳書謝不能。

桃李春風(fēng)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薪三折肱。

想得讀書頭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詩歌前兩句,交代了詩人和朋友一個在北,一個在南,傳

信非常不方便。

接下來兩句遙想當(dāng)年觀賞桃李共飲美酒,而十年過去了,

如今確是江湖落魄,只能對著孤燈聽著夜雨來思念對方。

最后面四句描寫了黃幾復(fù)的人物形象。支撐生計的只有四

堵空墻,清貧自守發(fā)奮讀書,想來頭發(fā)都已經(jīng)白了,將朋友

的清貧但刻苦的形象寫了出來,抒發(fā)了作者的憐才之意,以

及對摯友的深深思念。

當(dāng)然,如果把人物形象和意象的描寫結(jié)合在一起,傷離思

別之情就會更富有情調(diào)。

比如唐朝的張伯,寫過一首《寄人》:

別夢依依到謝家,小廊回合曲闌斜。

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

這首詩,寫的是詩人的夢境。

在夢中,院中風(fēng)景依舊,小廊闌干仍在,但再也看不到令

詩人魂牽夢縈的那個人,只有明月多情,為尋夢的人照著落

在地上的花。

詩歌通過描寫〃小廊〃〃月〃〃落花"這幾個意象,營造

出一種寂寥的氛圍,表達自己深沉曲折的思念之情。

說到用意境營造氛圍,柳永的《雨霖鈴》也很具有代表性。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寒蟬的叫聲凄涼而急促,傍晚時分的長亭,急雨剛剛停住,

三個簡單的意象,就描繪出了別離時哀傷的情景。

詩歌的后面又寫到: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今宵酒醒何處?

楊柳岸,曉風(fēng)殘月。

自古以來多情的人無不為離別悲傷,分手之時偏偏又在這

冷落凄清的深秋時節(jié)。今晚醒酒時身在何處呢?也許是泊舟

楊柳岸邊,晨風(fēng)習(xí)習(xí),天空掛著一彎殘月。

又是三個意象,將離別的畫面描繪的更加凄涼,在這種環(huán)

境下,傷離別的情感就更濃烈了。

到這里,詩歌中傷離思別的思想感情我們就說的差不多了,

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

自古離別最為傷人,詩人會通過描寫自身的形象,來表達

對親友的思念;

有的詩人會通過塑造思念之人的形象,來抒發(fā)他們對朋友

的牽掛;

意象的作用也是巨大的,詩人常常通過意象,來塑造傷感

寂寥的離別氛圍。

今天我們一起來說一下詩歌中懷才不遇的人物形象。

古代文人都講求〃學(xué)而優(yōu)則仕“,希望能在官場中有所作

為,但他們并不是每一個人都能仕途通達。因此,很多有才

華的文人在仕途受挫后,都會產(chǎn)生懷才不遇的感慨。

比如漢代的賈誼就是這樣一個懷才不遇的人。

賈誼是西漢初年著名的政論家、文學(xué)家,具有治國之才,

但卻并不受重用。唐代李商隱感嘆他的遭遇,寫了一首《賈

生》:

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diào)更無倫。

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從前面兩句我們可以看出,漢文帝求賢,在宣室里召見被

貶的臣子。賈誼才能,確實高明無人能及。

前面看起來像是皇帝求賢若渴,但是后兩句卻筆鋒一轉(zhuǎn),

漢文帝和賈誼只是空談半夜,令人扼腕嘆息。文帝盡問鬼神

之事,只字不提國事民生。

原來皇帝并不在意賈誼的政治才能,可惜了賈誼空有一腔

才華,這個時候的賈誼肯定是充滿了無奈。

李商隱通過首詩表達了對賈誼懷才不遇的同情,同時也寄

寓詩人自己在政治上備受排擠、不得重用的感傷。

有才華卻不被重用的經(jīng)歷,不僅發(fā)生在賈誼身上,也發(fā)生

在〃詩圣〃杜甫身上。

唐代的官場,流行熟人引薦,而杜甫卻是無權(quán)無勢,只能

到處找官員推薦自己。

在《贈韋左丞丈濟》中,杜甫寫到〃老驥思千里,饑鷹待

一呼〃,在這里,杜甫把自己比喻為〃老驥〃和〃饑鷹〃,

其中,一個〃老〃字就寫出了杜甫的年華殆盡,而一個〃饑〃

字,更讓人感受到杜甫的窮途末路。

詩的最后,杜甫更是這樣寫道,〃君能微感激,亦足慰榛

蕪〃,〃榛蕪〃的意思是〃荊棘雜草〃,是杜甫的自謙之辭。

杜甫用如此謙卑的口吻,希求這位韋左丞能夠引薦自己。這

首詩是為我們刻畫了杜甫入仕無門、懷才不遇的形象。

明代的徐渭也曾寫詞感慨自己的懷才不遇。

徐渭天資聰穎,二十歲考取山陰秀才,然而后來連應(yīng)八次

鄉(xiāng)試都名落孫山,終身不得志。

徐渭晚年時創(chuàng)作了《題葡萄圖》,來感慨自己的遭遇:

半生落魄已成翁,獨立書齋嘯晚風(fēng)。

筆底明珠無處賣,閑拋閑擲野藤中。

第一句中的〃落魄〃寫出了詩人的潦倒不得志,〃獨立〃

〃晚風(fēng)〃寫出了他晚年的孤苦寂寞;〃書齋〃〃嘯〃則寫出

了詩人的恃才傲物。”明珠〃表面上是寫所畫的葡萄,實際

上指的是詩人的才識無人可以欣賞,只能像明珠被拋棄在野

藤中一樣被埋沒。

詩歌塑造了一個飽嘗辛酸、懷才不遇而又狂放孤傲的老人

形象。

到這里,詩歌中懷才不遇人物形象的講解就先告一段落了,

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

古代多有才高而不受重用之人,比如漢代的賈誼,他雖有

經(jīng)世致用之才,卻被皇帝拉著求神問鬼;〃詩圣”杜甫,更

是入仕無門、懷才不遇;文學(xué)家徐渭,才識無人欣賞,像一

顆明珠被拋棄在野藤之中。

這節(jié)課,我們來說說詩歌中的愛恨情長。

爰情是人類最美好的情感之一,莎士比亞曾說過〃爰是一

種甜蜜的痛苦,真誠的爰情永不是一條平坦的道路的〃。在

古代詩歌中,那些描寫爰情的就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詩經(jīng)》中就收錄了很多描寫爰情的詩,其中有一首《靜

女》

靜女其姝,俟(si)我于城隅(y。)。

愛而不見搔首跳蹦

[xiWn],(chichu)e

在詩歌中,出現(xiàn)了兩個人物形象:一個是靜女,她在與人

約會的時候,故意〃愛而不見〃;另一個就是愛慕靜女的男

子,他與靜女約定在城墻邊相會,卻因為靜女〃愛而不見〃,

而急的〃搔首跳蹦〃,也就是抓耳撓腮。

這首詩生動地刻畫了約會中的男女形象,女子活潑可愛,

男子愛慕情深,讀來讓人覺得親切有趣。

時間推移到漢代,我們就會聽到司馬相如“琴挑文君〃的

爰情故事。司馬相如以一曲《鳳求凰》贏得卓文君的爰情。

卓文君下嫁司馬相如后甘愿過貧苦生活,誰知司馬相如發(fā)跡

后卻欲遺妻另娶,卓文君忍無可忍,因而寫下《白頭吟》。

詩中道:

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

今日斗酒會,明旦溝水頭。

聽說你懷有二心,所以來與你決裂。今日猶如最后的聚會,

明日便將分手溝頭。

曾經(jīng)〃愿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以為嫁了一個情意專

心的稱心郎,可以相愛到老,永遠幸福。誰知稱心郎竟然變

心,因此卓文君毅然與司馬相如決裂。

《白頭吟》為我們塑造了一位敢爰敢恨的女性形象。

能相守的愛情自然是幸福的,而相愛卻不能相守的愛情注

定是痛苦的。但世間最大的痛苦是深深相愛的兩個人卻遭遇

了生離死別。

唐代詩人元稹和妻子韋叢就是其中之一。韋叢在元稹尚無

功名的時候就嫁給了他,兩人感情甚篤。韋叢去世后,元稹

悲痛萬分,為她寫了很多悼亡詩,其中就有《離思五首(其

四)》:

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曾經(jīng)到臨過滄海,別處的水就不足為顧;除了巫山,別處

的云便不稱其為云。除了詩人所念、鐘爰的女子,再也沒有

能使他動情的女子了。詩人用這一首詩,表達了爰情的悲戚

和對伴侶深沉的懷念。

宋代則有這樣一對情侶,兩人婚后舉案齊眉、琴瑟相和,

卻得不到男方母親的認可,最終被迫分離。這就是陸游和唐

琬。

數(shù)年后,兩人于沈園一見。陸游寫《釵頭鳳》表達眷戀之

深和相思之切,唐琬和了一首同樣的曲牌的詞,從女性的角

度感嘆愛情的悲劇。

〃世情薄,人情惡,〃

涼薄的世情,險惡的人心,是唐琬爰情悲劇的主要原因,

而被迫與陸游分離,唐琬自己也是〃欲箋(jian)心事,獨語

斜闌(I臺n)。難,難,難!〃。

從詞作中可見出她對陸游的一往情深和矢志不渝的忠誠。

這首詞為我們展現(xiàn)了古代一個被剝奪爰情的女性形象。

到這里,詩歌中的愛情形象我們就講完了,下面我們一起

來回顧一下。

相思別離,愛恨情長,《詩經(jīng)?靜女》為我們塑造了一對相

親相愛的美好情侶形象。

而漢代卓文君的《白頭吟》感情強烈,為我們塑造了敢愛

敢恨的女性形象。

陰陽兩相隔,何處話凄涼。通過元稹的一首悼亡詩,我們

可以看到一位懷念亡妻的悲戚形象。

宋代的唐琬,以一首《釵頭鳳》從女性的角度感嘆愛情的

悲劇,塑造了一位被剝奪愛情的女性形象。

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xué)習(xí)白描手法在詩歌中的運用。

白描原本是中國繪畫的傳統(tǒng)技法,是只用墨色線條勾描形

象而不藻修飾與渲染烘托的畫法,重在以形傳神。

引入詩歌中,就是不用形容詞和修飾語,也不用精雕細刻

和層層渲染,抓住描寫對象,用準(zhǔn)確有力的筆觸,明快簡潔

的語言,樸素平易的文字,描畫出鮮明生動的形象。運用白

描,能使描寫的對象主體突出,簡潔明了,給讀者留下豐富

的想象和再創(chuàng)作空間。

白描手法在詩歌中有多種用法。

當(dāng)白描手法用來刻畫人物形象時,通常不描繪背景,只突

出人物主體。

比如白居易的《賣炭翁》: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

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

這首詩中,白居易就用了白描手法來塑造賣炭翁的形象。

根據(jù)他的描寫,我們很容易在腦海中形成賣炭老人這個形象:

他滿臉灰塵,顯出被煙熏火燎的顏色,兩鬢頭發(fā)灰白,十個

手指也被炭燒得很黑。

由此可見,白描手法用于寫人,三言兩語就能揭示人物的

外貌、神態(tài),使讀者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