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安徽A10聯盟高二下學期6月月考生物試題(解析版)_第1頁
2023-2024學年安徽A10聯盟高二下學期6月月考生物試題(解析版)_第2頁
2023-2024學年安徽A10聯盟高二下學期6月月考生物試題(解析版)_第3頁
2023-2024學年安徽A10聯盟高二下學期6月月考生物試題(解析版)_第4頁
2023-2024學年安徽A10聯盟高二下學期6月月考生物試題(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級中學名校試卷PAGEPAGE1安徽A10聯盟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6月月考試題第I卷選擇題(共45分)一、選擇題(本題共有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細胞作為一個開放系統(tǒng),可以直接與內環(huán)境進行物質交換,從而維持細胞正常的生命活動。下列有關內環(huán)境的敘述正確的是()A.內環(huán)境的化學成分和理化性質在不斷發(fā)生變化B.組織液、淋巴液的成分和各成分的含量與血漿相同C.組織液是由血漿通過毛細血管壁滲出到細胞間而形成D.維持人體pH相對穩(wěn)定最重要的緩沖對是HPO42-/H2PO4-〖答案〗A〖祥解〗關于“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的調節(jié)”應掌握以下幾點:(1)實質:體內滲透壓、溫度、pH等理化特性呈現動態(tài)平衡的過程;(2)定義:在神經系統(tǒng)和體液的調節(jié)下,通過各個器官、系統(tǒng)的協(xié)調活動,共同維持內環(huán)境相對穩(wěn)定的狀態(tài);(3)調節(jié)機制:神經-體液-免疫調節(jié)網絡;(4)層面:水、無機鹽、血糖、體溫等的平衡與調節(jié)?!驹斘觥緼、隨著外界環(huán)境的變化和體內細胞代謝活動的進行,內環(huán)境的化學成分和理化性質在不斷發(fā)生變化,A正確;B、組織液、淋巴液的成分和各成分的含量與血漿相近,最主要的區(qū)別在于血漿中含有較多的蛋白質,B錯誤;C、組織液主要是由血漿通過毛細血管壁滲出到細胞間而形成,細胞內液也可通過細胞膜進入細胞間形成組織液,C錯誤;D、維持人體pH相對穩(wěn)定最重要緩沖對是HCO3-/H2CO3,D錯誤。故選A。2.正常成年人空腹血糖3.9~6.1mmol/L,餐后2小時血糖<7.8mmol/L時為正常血糖濃度。當血糖濃度升高時,胰島素是體內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正常成年人空腹基礎血漿胰島素濃度為5~20mU/L,進餐后約1小時可上升至基礎值的5~10倍。胰島素受體幾乎分布于哺乳動物所有細胞膜中。不同組織細胞胰島素受體的數量存在差異,如在肝細胞和脂肪細胞可有(2~3)×103個受體,而在紅細胞僅有40多個。下列有關血糖平衡調節(jié)敘述正確的是()A.胰島素對不同組織細胞的作用效果可能存在差異B.進餐后血糖上升刺激胰島B細胞開始分泌胰島素C.胰島素保持動態(tài)平衡的原因是一經起作用后即失活D.人體血糖含量過高都是由于胰島素分泌不足引起的〖答案〗A〖祥解〗胰島素是機體唯一降血糖的激素,作用是抑制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質轉化為葡萄糖?!驹斘觥緼、不同組織細胞胰島素受體的數量存在差異,所以胰島素對不同組織細胞的作用效果可能存在差異,A正確;B、進餐后血糖上升刺激胰島B細胞分泌胰島素加快,而不是開始分泌,B錯誤;C、胰島素保持動態(tài)平衡的原因是一經起作用后即失活,同時機體源源不斷產生,C錯誤;D、人體血糖含量過高可能是胰島素分泌不足引起,也可能是胰島素受體數量減少或活性降低等因素引起的,D錯誤。故選A。3.人體抗利尿激素的水平取決于血漿滲透壓,而醛固酮的水平與血鈉含量有關,同時兩種激素的分泌也受到循環(huán)血量的調控,當血量減少時,兩種激素的分泌量都增加。下圖為一次飲1000mL清水和1000mL生理鹽水的甲、乙個體內排尿率隨時間變化曲線。下列關于甲乙個體的生理變化說法正確的是()A.甲個體內由垂體釋放的抗利尿激素減少而乙恒定不變B.乙個體腎小管集合管受體與醛固酮結合而甲不需要C.甲乙個體都需通過調節(jié)尿量及尿的成分實現水鹽平衡D.甲乙個體的血漿滲透壓在a操作后半小時內保持不變〖答案〗C〖祥解〗人體的水平衡調節(jié)過程:當人體失水過多、飲水不足或吃的食物過咸時→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下丘腦滲透壓感受器受到刺激→垂體釋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腎小管、集合管對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減少,同時大腦皮層產生渴覺(主動飲水)?!驹斘觥緼、甲個體內由于血漿滲透壓減小及循環(huán)血量增加使垂體釋放的抗利尿激素減少,乙個體由于循環(huán)血量增加,抑制垂體釋放抗利尿激素,A錯誤;B、甲、乙個體腎小管集合管受體都需與醛固酮結合調控血鈉含量,B錯誤;C、甲乙個體都需通過調節(jié)尿量及尿的成分實現水鹽平衡,C正確;D、甲個體中的血漿滲透壓在a操作后半小時內尿量增加,說明其血漿滲透壓下降導致抗利尿激素釋放減少,而乙個體可能保持相對穩(wěn)定,D錯誤。故選C。4.正常機體在寒冷環(huán)境和炎熱環(huán)境中都可以通過調節(jié)保持體溫恒定。下列有關兩種環(huán)境下體溫調節(jié)的敘述錯誤的是()A.兩種環(huán)境下人體下丘腦體溫調節(jié)中樞都處于興奮狀態(tài)B.兩種環(huán)境下機體通過實現產熱和散熱的平衡維持體溫正常C.兩種環(huán)境下都可促進甲狀腺激素、腎上腺素等激素的釋放D.兩種環(huán)境下都可通過自主神經系統(tǒng)調節(jié)血管及汗腺的分泌〖答案〗C〖祥解〗寒冷環(huán)境→皮膚冷覺感受器→下丘腦體溫調節(jié)中樞→增加產熱(骨骼肌戰(zhàn)栗、立毛肌收縮、甲狀腺激素分泌增加),減少散熱(毛細血管收縮、汗腺分泌減少)→體溫維持相對恒定?!驹斘觥緼、兩種環(huán)境下都會使皮膚相應的溫度感受器興奮,并將興奮傳遞到人體下丘腦體溫調節(jié)中樞進行調控,A正確;B、人體體溫相對穩(wěn)定就是人體產熱和散熱過程保持動態(tài)平衡的結果,B正確;C、寒冷環(huán)境下因散熱增加,為增加產熱,機體促進甲狀腺激素、腎上腺素等激素的釋放,而進入炎熱環(huán)境中機體由于散熱量的減少,為維持體溫穩(wěn)定,機體不會增加產熱,C錯誤;D、兩種環(huán)境下的血管和汗腺作為效應器都可以接受自主神經系統(tǒng)的控制,D正確。故選C。5.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病毒存在于患者的呼吸道中,在患者咳嗽、打噴嚏時通過空氣或手接觸經由鼻腔傳染?;颊叨嘤懈邿?9℃~40℃,伴寒戰(zhàn),病程3~5天,全身癥狀明顯。下列發(fā)生在患者體內的是()A.流感病毒突破第一道防線進入皮膚細胞內大量繁殖B.體液中的樹突狀細胞吞噬并殺滅了侵入人體的全部病毒C.輔助性T細胞與病毒接觸后開始分裂分化并分泌細胞因子D.機體產生的抗體與該病毒結合抑制其對人體細胞的粘附〖答案〗D〖祥解〗免疫系統(tǒng)的組成:免疫器官:免疫細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場所(如:骨髓、胸腺、脾、淋巴結等);免疫細胞:發(fā)揮免疫作用細胞;免疫活性物質:由免疫細胞或其他細胞產生的發(fā)揮免疫作用物質。【詳析】A、流感病毒突破第一道防線進入呼吸道細胞內繁殖,A錯誤;B、患者全身癥狀明顯,說明引起了特異性免疫反應,體液中的樹突狀細胞不可能吞噬并殺滅了侵入人體的全部病毒,B錯誤;C、輔助性T細胞識別已被抗原呈遞細胞處理的抗原后開始分裂分化并分泌細胞因子,C錯誤;D、機體產生的抗體與該病毒結合,可以抑制病毒對人體細胞的粘附,D正確。故選D。6.關于“探究培養(yǎng)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的變化”實驗,下列關于該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A.培養(yǎng)過程中由于代謝物積累和接觸抑制需定期更換培養(yǎng)液B.從試管中吸出培養(yǎng)液進行計數之前需將試管輕輕振蕩幾次C.每隔相同時間取樣,稀釋相同倍數后用血細胞計數板計數D.為排除實驗操作對實驗結果的干擾需另設一組空白對照組〖答案〗B〖祥解〗在“探究培養(yǎng)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的變化”實驗中注意事項:(1)由于酵母就是單細胞微生物,因此計數必須在顯微鏡下進行,顯微鏡計數時,對于壓線的酵母菌,應只計固定的相鄰兩個邊及其頂角的酵母菌。(2)從試管中吸出培養(yǎng)液進行計數前,需將試管輕輕振蕩數次,目的是使培養(yǎng)液中的酵母菌均勻分布,減少誤差。(3)每天計算酵母菌數量的時間要固定。(4)溶波要進行定量稀釋。(5)本實驗不需要設置對照和重復,因為該實驗在時間上形成前后對照,只要分組重復實驗,獲得平均值即可。【詳析】A、該實驗探究的是有限的資源條件下酵母菌種群數量變化,所以即使培養(yǎng)過程中有代謝物積累也不需更換培養(yǎng)液,同時酵母菌作為單細胞真菌,沒有接觸抑制現象,A錯誤;B、從試管中吸出培養(yǎng)液進行計數之前需將試管輕輕振蕩幾次,使酵母菌培養(yǎng)液中分布均勻后再吸取,未振蕩可能會造成結果偏大或偏小,B正確;C、每隔相同時間取樣,早期酵母菌數量少,不需要稀釋,后期隨酵母菌數量增加,稀釋倍數也在增加,C錯誤;D、本實驗可以形成前后自身對照,不需另設一組空白對照組,D錯誤。故選B。7.豌豆蚜(吸取植物汁液為食)和鱗翅目(蛾、蝶類)幼蟲(以葉片為食)是利馬豆的主要害蟲,蟬大眼蝽可取食利馬豆及兩類害蟲。研究人員用蔬果劑處理去除部分豆莢后,測試以上動物密度的變化,結果見下表(單位;個/株,蔬果劑對以上動物無危害)。下列關于該實驗的說法正確的是()物種分組第7天第14天第21天蟬大眼蝽對照組0.200.620.67處理組0.200.100.13豌豆蚜對照組2.004.002.90處理組2.008.7022.90鱗翅目幼蟲對照組1.001.310.82處理組1.132.192.03A.處理組豌豆蚜密度變化就是其出生率在不斷增大造成的B.蟬大眼蝽密度減小是利馬豆豆莢減少即食物減少造成的C.隨著蟬大眼蝽密度減小豌豆蚜種群數量將呈“J”型增長D.本實驗結果可以推斷出捕食者數量變化可改變種間關系〖答案〗B〖祥解〗(1)分析題文:豌豆蚜和鱗翅目幼蟲是利馬豆的主要害蟲,蟬大眼蝽可取食利馬豆及上述兩類害蟲,說明蟬大眼蝽既屬于第二營養(yǎng)級,也屬于第三營養(yǎng)級。(2)分析表格數據:去除部分豆莢后,蟬大眼蝽數量減少,而豌豆蚜和鱗翅目幼蟲數目增多?!驹斘觥緼、該實驗中豌豆蚜密度是由其出生率與死亡率共同決定的,A錯誤;B、本實驗的自變量是去除利馬豆的部分豆莢,因變量是動物密度的變化,因此蟬大眼蝽密度減小是蟬大眼蝽偏好利馬豆豆莢,當利馬豆豆莢數量減少時蟬大眼蝽數量也減少,B正確;C、隨著蟬大眼蝽密度減小,食物資源有限等,豌豆蚜種群數量將呈“S”型增長,C錯誤;D、豌豆蚜與利馬豆為寄生關系,鱗翅目幼蟲與植物為捕食關系,這種種間關系是長期進化形成的,并不會隨捕食者數量變化而發(fā)生改變,D錯誤。故選B。8.下列關于調查方法,說法錯誤的是()A.與標記重捕法相比,紅外觸發(fā)相機監(jiān)測野生動物對其生活干擾較小B.調查跳熵種群密度可使用樣方法,取樣方時要隨機取樣C.在土壤小動物豐富度的調查研究過程中,注意標記物不能過于醒目D.科研人員利用糞便中的DNA可以調查某地區(qū)大熊貓的數量〖答案〗C〖祥解〗調查植物和活動范圍較小動物的種群密度,一般用樣方法;調查活動范圍較大的動物,一般用標記重捕法;調查土壤小動物豐富度,使用取樣器取樣法。【詳析】A、紅外觸發(fā)相機監(jiān)測野生動物方法是一種新型調查手段,特別適用于對活動隱秘的大中型、珍稀獸類、鳥類的記錄,標記重捕法需要捕捉動物并標記后再次捕捉,標記重捕法干擾更大,A正確;B、跳蝻活動能力比較弱,活動范圍比較小,可以用樣方法調查其種群密度,B正確;C、標記重捕法是用來調查種群密度,不是用來調查土壤小動物豐富度的,土壤小動物豐富度的調查方法是取樣器取樣調查法,C錯誤;D、糞便DNA是基于被調查個體的DNA堿基序列,特異性很強,結果準確可信。D正確。故選C。9.為了研究植被的分布,科研人員根據不同季節(jié)江水上漲的高度將江心到防洪堤之間的濕地劃分為A、B、C、D四個區(qū)域(如圖所示)。下列相關說法錯誤的是()A.蘆葦可以抑制藻類的生長主要是因為蘆葦較高會遮擋藻類的光照B.枯水期A區(qū)重新露干時植被能迅速恢復,該過程屬于次生演替C.不同高度的蘆葦形成了群落的垂直結構,可以更充分利用無機鹽D.從江心到岸邊由地形變化導致種群分布不同,構成群落水平結構〖答案〗C〖祥解〗圖示為一個既有水域生態(tài)系統(tǒng)也有陸地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環(huán)境,從A到D四個區(qū)域由于海拔高度的差異,形成不同的水分、土壤、光照環(huán)境從而影響了生物群落的差異?!驹斘觥緼、蘆葦比較高,蘆葦會遮擋藻類的光照,抑制藻類的光合作用,A正確;B、A區(qū)有淤泥,有土壤存在,枯水期A區(qū)重新露干時發(fā)生次生演替,植被恢復比較快,B正確;C、群落的垂直結構是群落內不同種群的分布,蘆葦是一個物種,長勢高低錯落不屬于群落的垂直結構,C錯誤;D、從江心到岸邊主要是地形高低不同,地形變化導致種群分布不同,構成群落水平結構,D正確。故選C。10.我國農村有很多庭院生態(tài)系統(tǒng),如圖為某庭院生態(tài)系統(tǒng)設計實例,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A.用管道將豬舍和蔬菜大棚連通,可以增加蔬菜大棚中的CO2濃度B.圖中沼氣的利用實現了能量的多級利用,提高了能量利用率C.沼液中含有的無機鹽被蔬菜吸收利用實現了物質和能量的循環(huán)利用D.該設計遵從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規(guī)律也促進農民增收,體現了整體原理〖答案〗C〖祥解〗(1)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是通過生物與環(huán)境、生物與生物之間的協(xié)同進化而形成的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遵循整體原理,首先要遵從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規(guī)律,各組分之間要有適當的比例,不同組分之間應構成有序的結構,通過改變和優(yōu)化結構,達到改善系統(tǒng)功能的目的。其次,人類處在一個社會——經濟——自然復合而成的巨大系統(tǒng)中。進行生態(tài)工程建設時,不僅要考慮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規(guī)律,更要考慮經濟和社會等系統(tǒng)的影響力。(2)研究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能量流動,可以幫助人們科學地規(guī)劃和設計人工生態(tài)系統(tǒng),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例如,在農業(y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如果把作物秸稈當燃料燒掉,人類就不能充分利用秸稈中的能量。如果將秸稈用作飼料喂牲畜,可獲得肉、蛋、奶等;將牲畜的糞便作為沼氣池發(fā)酵的原料,可以生產沼氣提供能源;沼氣池中的沼渣還可以作為肥料還田,這樣就實現了對能量的多級利用,從而大大提高能量的利用率?!驹斘觥緼、用管道將豬舍和蔬菜大棚連通,可以實驗豬舍與蔬菜大棚的氣體交換,可以增加蔬菜大棚中的CO2濃度,A正確;B、該生態(tài)系統(tǒng)增加了沼氣池等能量利用的環(huán)節(jié),實現了能量的多級利用,提高了能量利用率,B正確;C、沼液中無機鹽被蔬菜吸收利用實現了物質循環(huán)利用,但是能量不能循環(huán)利用,C錯誤;D、生態(tài)工程的整體原理首先要遵從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規(guī)律,各組分之間要有適當的比例,不同組分之間應構成有序的結構,通過改變和優(yōu)化結構,達到改善系統(tǒng)功能的目的;其次,人類處在一個社會-經濟-自然復合而成的巨大系統(tǒng)中。進行生態(tài)工程建設時,不僅要考慮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規(guī)律,更要考慮經濟和社會等系統(tǒng)的影響力,D正確。故選C。11.下圖表示的是營養(yǎng)缺陷型菌株常用的篩選方法。將誘變后的菌株接種在基本培養(yǎng)基上,野生型菌株迅速形成較大菌落,營養(yǎng)缺陷型菌株生長緩慢,不出現菌落或形成微小菌落?;九囵B(yǎng)基中補充精氨酸后,營養(yǎng)缺陷型菌株快速生長。據圖分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添加精氨酸可誘導野生型菌株發(fā)生定向突變B.精氨酸缺陷型菌株細胞膜缺少精氨酸運輸載體C.甲培養(yǎng)基中沒有添加精氨酸也沒有添加瓊脂D.菌落②很有可能是精氨酸營養(yǎng)缺陷型的菌株〖答案〗D〖祥解〗將誘變后的菌株接種在基本培養(yǎng)基上,野生型菌株迅速形成較大菌落,營養(yǎng)缺陷型菌株生長緩慢,不出現菌落或形成微小菌落?!驹斘觥緼、用紫外線照射誘導野生型菌株發(fā)生的變異是基因突變,是不定向的,精氨酸不能定向誘變,A錯誤;B、圖中添加精氨酸之后精氨酸缺陷型菌株開始生長,說明其能吸收精氨酸,只是不能合成精氨酸,B錯誤;C、甲培養(yǎng)基是固體培養(yǎng)基,需要添加瓊脂,C錯誤;D、對比甲和乙可知,加入精氨酸后才出現的②是精氨酸營養(yǎng)缺陷型菌株,所以可以選擇圖乙中菌落②獲得精氨酸營養(yǎng)缺陷型菌株,D正確。故選D。12.科研人員為了篩選出能分解淀粉的細菌,以淀粉為唯一碳源制備選擇培養(yǎng)基。接種培養(yǎng)后,培養(yǎng)平板經稀碘液處理,出現以菌落為中心的透明圈(如圖),實驗結果見下表。在此基礎上,科研人員進一步研究發(fā)現菌株A和B合成淀粉酶的基因不同,但是合成的淀粉酶完全相同,細菌A合成分泌的淀粉酶更多。有關本實驗的敘述,錯誤的是()菌落菌落直徑:C(mm)透明圈直徑:H(mm)H/CA5.111.22.2B8.113.01.6A.該培養(yǎng)基需要氮源,但不能使用蛋白胨提供氮源B.細菌A和B淀粉酶基因的啟動子區(qū)域堿基可能不同C.細菌A和B中指導淀粉酶合成的mRNA模板一定相同D.細菌A的H/C值更大,反映其分解淀粉的能力更強〖答案〗C〖祥解〗(1)培養(yǎng)基的營養(yǎng)構成①各種培養(yǎng)基的具體配方不同,但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和無機鹽;②不同培養(yǎng)基還要滿足不同微生物對pH、特殊營養(yǎng)物質以及氧氣的要求。(2)據圖分析:圖示接種方法為稀釋涂布平板法,菌種A分解淀粉的能力更強?!驹斘觥緼、蛋白胨除了可以提供氮源,也能提供碳源。該培養(yǎng)基要以淀粉為唯一碳源,如果添加了蛋白胨就不符合題目要求,所以不能添加蛋白胨,A正確;B、根據題干信息,細菌A比細菌B合成分泌更多的淀粉酶,有可能是兩者啟動子有區(qū)別,導致基因表達強度不同,B正確;C、根據題干信息,科研人員進一步研究發(fā)現菌株A和B合成淀粉酶的基因不同,細菌A、B合成的淀粉酶完全相同,考慮到密碼子的簡并性,淀粉酶氨基酸序列完全相同,但是翻譯淀粉酶的模板mRNA堿基序列可能不同,C錯誤;D、H/C值表示單位大小的菌落產生透明圈的能力,可以反映兩種細菌分解淀粉能力的差異,D正確。故選C。13.JEB是一種皮膚病,病因是LAMB3基因發(fā)生了突變,導致皮膚產生水皰和糜爛。下圖是利用表皮干細胞基因療法治療該病的具體過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皮膚干細胞形成皮膚細胞過程中基因的表達情況會改變B.移植的皮膚細胞和患者細胞基因相同可以減少免疫排斥反應C.培養(yǎng)皮膚細胞前需用胰蛋白酶把皮膚細胞分散成單個細胞D.培養(yǎng)皮膚細胞的時候需要利用CO2培養(yǎng)箱〖答案〗B〖祥解〗動物細胞培養(yǎng)的條件:(1)無菌、無毒的環(huán)境;(2)營養(yǎng):除糖、氨基酸、促生長因子、無機鹽、微量元素之外還通常需加入血清等天然成分;(3)適宜的溫度和pH:溫度為36.5℃±0.5℃,pH為7.2~7.4;(4)氣體環(huán)境:CO2和O2,O2是細胞代謝所必需的,CO2的主要作用是維持培養(yǎng)液的pH?!驹斘觥緼、皮膚干細胞形成皮膚細胞屬于細胞分化的過程,是通過基因選擇性表達來實現的,基因表達情況會發(fā)生變化,A正確;B、移植的皮膚細胞中轉入了正常的LAMB3基因,和患者的細胞中基因不完全相同,B錯誤;C、皮膚細胞培養(yǎng)時需要將細胞分散成單個細胞放入培養(yǎng)液中再進行增殖,C正確;D、皮膚細胞培養(yǎng)的過程中需要利用CO2培養(yǎng)箱來提供O2,維持培養(yǎng)液的pH,D正確。故選B。14.中醫(yī)中三白草和魚腥草具有疊加效應??蒲腥藛T欲利用植物體細胞雜交的方法來實現相關藥用成分的工廠化生產,具體操作流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為避免雜菌污染,纖維素酶處理過的細胞要放入無菌水中B.可以利用高Ca2+-高pH融合法誘導②過程原生質體融合C.過程③培養(yǎng)基需要添加營養(yǎng)物質、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等D.該過程通過形成愈傷組織生產藥物,不能體現細胞的全能性〖答案〗A〖祥解〗圖中三白草和魚腥草體細胞雜交過程,其中①為去除細胞壁,②為原生質體融合,③脫分化形成愈傷組織,④提取代謝產物。【詳析】A、過程①需要用纖維素酶和果膠酶去除植物細胞壁形成原生質體,原生質體在無菌水中會吸水膨脹而破裂,所以需要提供和細胞內液體等滲的溶液,A錯誤;B、高Ca2+-高pH融合法可以誘導植物原生質體融合,B正確;C、過程③是脫分化,需要一定濃度的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C正確;D、圖中植物細胞只是形成愈傷組織,并沒有形成完整個體,也沒有形成其他類型的細胞,不能體現植物細胞的全能性,D正確。故選A。15.研究人員制備哺乳動物膀胱生物反應器,用其獲得人體特殊功能蛋白W的基本過程如下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圖中轉基因動物乳腺細胞也含W基因,可從乳汁中提取WB.步驟③前需要檢查胚胎的抗原物質防止出現免疫排斥反應C.將囊胚中滋養(yǎng)層細胞分割后進行步驟③可獲得多個轉基因動物D.圖中W基因前需添加在膀胱上皮細胞中特異性表達的啟動子〖答案〗D〖祥解〗題圖分析:①表示將目的基因導入受體細胞;②表示早期胚胎培養(yǎng);③表示胚胎移植?!驹斘觥緼、圖中轉基因動物體細胞都含有W基因,但是膀胱生物反應器技術中W基因在膀胱壁細胞中特異性的表達,A錯誤;B、胚胎移植過程中,一般不會發(fā)生免疫排斥反應,不需要做抗原檢測,B錯誤;C、囊胚中滋養(yǎng)層細胞將會發(fā)育成胎盤胎膜,分割滋養(yǎng)層細胞進行胚胎移植無法獲得多個轉基因動物,需要將囊胚中內細胞團均等分割后進行胚胎移植才能獲得多個轉基因動物,C錯誤;D、膀胱生物反應器技術需要在目的基因前添加在膀胱壁細胞中特異性表達的蛋白質所對應的啟動子等調控組建,D正確。故選D。第Ⅱ卷(非選擇題共55分)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5小題,共55分)16.骨骼肌神經肌接頭是神經與肌肉之間的連接點,也被稱為神經肌肉突觸。當神經沖動到達運動神經元的軸突末梢時,運動神經元能夠向肌肉細胞傳遞信號,從而導致肌肉收縮。下圖為反射弧中神經—肌肉接頭的結構及其生理變化示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注:ACh:乙酰膽堿;AChR:乙酰膽堿受體)(1)當神經沖動沿神經纖維傳導到神經末梢時,神經末梢會表現為內正外負的興奮狀態(tài),此時的膜電位稱為動作電位。神經末梢能產生動作電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2)興奮到達突觸前膜所在的神經元的軸突末梢,神經末梢上的Ca2+通道開放,Ca2+內流,引起_____,釋放乙酰膽堿,乙酰膽堿經擴散與突觸后膜上的AChR結合后,引起肌肉收縮,該過程中興奮在突觸后膜上完成的信號轉換是_____。(3)當神經肌肉接頭的突觸后膜乙酰膽堿受體被自身抗體攻擊時,通過激活相應的物質而使乙酰膽堿受體降解或結構改變,使突觸后膜上_____。當神經沖動傳來時,不足以產生引起肌纖維收縮的動作電位,從而在臨床上表現為容易疲勞的肌無力癥狀,即重癥肌無力。某人感到吞咽困難、頸部活動受限和四肢無力等癥狀,去醫(yī)院檢查時,可通過抽血檢測_____,初步判斷是否為重癥肌無力。若確診為重癥肌無力,可使用乙酰膽堿酯酶抑制劑,能夠從癥狀上改善病情,請據圖解釋使用乙酰膽堿酯酶抑制劑能改善病情的原因是_____。〖答案〗(1)神經細胞外Na+濃度高于膜內,當神經沖動傳導到神經末梢時,末梢細胞膜Na+通透性增加,造成Na+內流,使膜內正電荷數量高于膜外(2)①.突觸小泡向突觸前膜移動并與它融合②.化學信號轉換成電信號(3)①.乙酰膽堿受體(AChR)減少或受損②.血漿中是否存在乙酰膽堿受體抗體③.乙酰膽堿酯酶抑制劑抑制乙酰膽堿酯酶的活性,使乙酰膽堿在突觸中積累,延長并且增加了乙酰膽堿的作用〖祥解〗突觸是由突觸前膜、突觸間隙和突觸后膜構成的,突觸小體含有突觸小泡,內含神經遞質,神經遞質有興奮性和抑制性兩種,受到刺激以后神經遞質由突觸小泡運輸到突觸前膜與其融合,遞質以胞吐的方式排放到突觸間隙,作用于突觸后膜,引起突觸后膜的興奮或抑制。(1)神經末梢能產生動作電位的主要原因是神經細胞外Na+濃度高于膜內,當神經沖動傳導到神經末梢時,末梢細胞膜Na+通透性增加,造成Na+內流,使膜內正電荷數量高于膜外。(2)興奮到達突觸前膜所在的神經元的軸突末梢,神經末梢上的Ca2+通道開放,Ca2+內流,引起突觸小泡向突觸前膜移動并與它融合,釋放乙酰膽堿,乙酰膽堿經擴散與突觸后膜上的AChR結合后,引起肌肉收縮,該過程中興奮在突觸后膜上完成的信號轉換是化學信號轉換成電信號。(3)當神經肌肉接頭的突觸后膜乙酰膽堿受體被自身抗體攻擊時,通過激活相應的物質而使乙酰膽堿受體降解或結構改變,使突觸后膜上乙酰膽堿受體(AChR)減少或受損。某人感到吞咽困難、頸部活動受限和四肢無力等癥狀,去醫(yī)院檢查時,可通過抽血檢測血漿中是否存在乙酰膽堿受體抗體,初步判斷是否為重癥肌無力。若確診為重癥肌無力,可使用乙酰膽堿酯酶抑制劑,能夠從癥狀上改善病情,使用乙酰膽堿酯酶抑制劑能改善病情的原因是乙酰膽堿酯酶抑制劑抑制乙酰膽堿酯酶的活性,使乙酰膽堿在突觸中積累,延長并且增加了乙酰膽堿的作用。17.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積累的豐富農業(yè)生產經驗,至今仍在實踐中應用,這些生產經驗中蘊含著植物激素調控植物生長發(fā)育的原理?;卮鹣铝袉栴}。(1)適時打頂去心,可促進棉株開花結實?!按蝽斎バ摹笨墒箓妊可L,增加棉株的結實。當頂芽存在時,側芽發(fā)育受到抑制的原因是_____。(2)正月種白稻,五月收獲后,根茬長新稻,九月又成熟。根茬長新稻再發(fā)育到成熟是多種激素共同調控植物的生長發(fā)育和對環(huán)境的適應。如:生長素主要促進_____,而細胞分裂素主要促進_____,二者協(xié)調促進細胞分裂的完成,表現出協(xié)同作用。此過程中,植物受到光照射時,接受紅光和遠紅光信號的_____,其結構發(fā)生變化,這一變化信息會經過信息傳遞系統(tǒng)傳導到細胞核內,影響_____,從而調節(jié)生長發(fā)育。除了光,_____(至少答兩點)等環(huán)境因素也會參與調節(jié)植物的生長發(fā)育?!即鸢浮剑?)頂芽產生的生長素逐漸向下運輸,枝條上部的側芽處生長素濃度較高。由于側芽對生長素濃度比較敏感,因此它的發(fā)育受到抑制(2)①.細胞核的分裂②.細胞質的分裂③.光敏色素④.特定基因的表達⑤.溫度、重力〖祥解〗生長素:合成部位:幼嫩的芽、葉和發(fā)育中的種子。主要生理功能:生長素的作用表現為兩重性,即:低濃度促進生長,高濃度抑制生長。細胞分裂素:合成部位:正在進行細胞分裂幼嫩根尖。主要生理功能:促進細胞分裂;誘導芽的分化;防止植物衰老。(1)“適時打頂去心”是打破植物的頂端優(yōu)勢,可促進側芽發(fā)育成側枝,當頂芽存在時,頂芽產生的生長素逐漸向下運輸,枝條上部的側芽處生長素濃度較高。由于側芽對生長素濃度比較敏感,因此側芽發(fā)育受到抑制。(2)生長素主要促進細胞核的分裂,而細胞分裂素主要促進細胞質的分裂,二者協(xié)調促進細胞分裂的完成,表現出協(xié)同作用。光敏色素能吸收紅光和遠紅光,植物受到光照射時,光敏色素接受紅光和遠紅光信號,其結構發(fā)生變化,這一變化信息會經過信息傳遞系統(tǒng)傳導到細胞核內,影響特定基因的表達,從而調節(jié)生長發(fā)育。除了光,溫度、重力等環(huán)境因素也會參與調節(jié)植物的生長發(fā)育。18.東北科爾沁草原耕作前的原始植被為貝加爾針茅草原,開墾后種了幾年玉米,后因產量下降而棄耕。棄耕后的1~2年內以黃蒿、狗尾草等雜草占優(yōu)勢;2~3年后,黃蒿占優(yōu)勢;3~4年后,羊草、狼尾草等根莖禾草入侵,并逐漸占優(yōu)勢,進入根莖禾草階段;7~8年后,土壤變堅實,叢生禾草開始定居,并逐漸代替了根莖禾草,恢復到貝加爾針茅群落,這一過程需要經歷10~15年?;卮鹣铝袉栴}。(1)耕作前的科爾沁草原始植被為貝加爾針茅草原,棄耕后的科爾沁草原仍恢復到貝加爾針茅群落,此過程中_____(填“發(fā)生”或“未發(fā)生”)演替,判斷依據是_____。(2)黃蒿和狗尾草地面上競爭陽光,地面下競爭水和無機鹽,兩者的種間競爭中黃蒿占優(yōu)勢。種間競爭是指_____。(3)從棄耕到恢復到貝加爾針茅群落的過程中,不同生物種群分別占據了草原的不同空間,形成了草原群落的_____。在垂直方向上,植物的分層現象逐漸復雜,這種植物分層現象顯著提高了_____。研究發(fā)現,隨著植物的分層現象越復雜,動物的種類及數量也在增多,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答案〗(1)①.發(fā)生②.生物群落類型在不斷發(fā)生改變(2)兩種或更多種生物共同利用同樣的有限資源和空間而產生的相互排斥的現象(3)①.空間結構(垂直結構和水平結構)②.群落利用陽光等環(huán)境資源的能力③.植物的垂直分層為動物創(chuàng)造了多種多樣的棲息空間和食物條件〖祥解〗群落的演替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兩種類型。在一個從來沒有被植物覆蓋的地面,或者原來存在過植被、但被徹底消滅了的地方發(fā)生的演替,叫做初生演替。例如,在冰川泥、裸巖或沙丘上開始的演替。在原有植被隨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條件基本保留,甚至還保留了植物的種子或其他繁殖體(如能發(fā)芽的地下莖)的地方發(fā)生的演替,叫做次生演替。例如,火災過后的草原、過量砍伐的森林、棄耕的農田上進行的演替。(1)耕作前的科爾沁草原始植被為貝加爾針茅草原,棄耕后的科爾沁草原仍恢復到貝加爾針茅群落,生物群落類型在不斷發(fā)生改變,因此此過程中發(fā)生了演替。(2)種間競爭是指兩種或更多種生物共同利用同樣的有限資源和空間而產生的相互排斥的現象。(3)從棄耕到恢復到貝加爾針茅群落的過程中,不同生物種群分別占據了草原的不同空間,形成了草原群落的空間結構(垂直結構和水平結構)。在垂直方向上,植物的分層現象顯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陽光等環(huán)境資源的能力。植物的垂直分層為動物創(chuàng)造了多種多樣的棲息空間和食物條件,因此隨著植物的分層現象越復雜,動物的種類及數量也在增多。19.綜合種養(yǎng)模式可以控制農田害蟲和雜草,減少農藥和除草劑的使用。稻蝦共作是常見的種養(yǎng)模式,請回答下列問題。(1)小龍蝦以昆蟲、稻田雜草和某些有機廢棄物等為食,屬于生態(tài)系統(tǒng)成分中的_____。(2)科研人員研究的稻蝦共作模式相關實驗結果如下表所示。

雜草存量(kg/畝)化肥使用量(kg/畝)水稻產量(kg/畝)利潤(元/畝)水稻單作模式25062.9477.81386.2稻蝦共作模式532.4540.86058.3小龍蝦糞便被微生物分解產生無機鹽被水稻吸收,可以減少化肥的使用,該過程加速了水稻生態(tài)系統(tǒng)的_____功能。從能量流動角度分析,小龍蝦使水稻增產的原因是_____。(3)小龍蝦對惡劣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非常強,科研人員通過研究發(fā)現了其細胞內多種抗逆性基因,這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_____價值。(4)科研人員進一步研究了長期稻蝦共作對雜草的影響,結果如下圖所示。注:CK是對照組(單種水稻),RC1、RC2、RC4、RC9分別表示稻蝦共作1、2、4、9年據圖分析雜草總數隨著稻蝦共作年限增加均呈現_____的趨勢。因此同一農田不宜長期稻蝦共作,應探索更多其他的種養(yǎng)方案,輪換種養(yǎng)方式?!即鸢浮剑?)消費者、分解者(2)①.物質循環(huán)②.小龍蝦通過吃雜草,減少水稻和雜草的競爭,通過捕食害蟲,減少水稻的能量流向害蟲,從而調整能量流動關系,使能量更多流向水稻達到增產的效果(3)直接(4)稻蝦共作雜草數量先不斷減少,之后開始增加,雜草數量都比對照組少〖祥解〗(1)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結構包括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組成成分和營養(yǎng)結構,組成成分又包括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營養(yǎng)結構包括食物鏈和食物網。(2)種間關系主要有競爭、寄生、捕食和互利共生等。(3)生態(tài)農業(yè)是一個農業(yè)生態(tài)經濟復合系統(tǒng),將農業(yè)生態(tài)系統(tǒng)同農業(yè)經濟系統(tǒng)綜合統(tǒng)一起來,以取得最大的生態(tài)經濟整體效益。建立該人工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目的是實現對能量的多級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減少環(huán)境污染。①小龍蝦以昆蟲、稻田雜草為食,此時小龍蝦屬于生態(tài)系統(tǒng)成分中的消費者,小龍蝦以某些有機廢棄物等為食,此時小龍蝦屬于生態(tài)系統(tǒng)成分中的分解者。②小龍蝦糞便被微生物分解產生無機鹽被水稻吸收,可以減少化肥的使用,該過程加速了水稻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物質循環(huán)功能。從能量流動角度分析,小龍蝦使水稻增產的原因是小龍蝦通過吃雜草,減少水稻和雜草的競爭,通過捕食害蟲,減少水稻的能量流向害蟲,從而調整能量流動關系,使能量更多流向水稻達到增產的效果。③科研人員通過研究發(fā)現了其細胞內多種抗逆性基因,這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直接價值。(4)據圖分析雜草總數隨著稻蝦共作年限增加均呈現稻蝦共作雜草數量先不斷減少,之后開始增加,雜草數量都比對照組少的趨勢。因此同一農田不宜長期稻蝦共作,應探索更多其他的種養(yǎng)方案,輪換種養(yǎng)方式。20.玻尿酸是一種重要的醫(yī)用材料,研究人員欲將玻尿酸合成酶基因H導入到枯草芽孢桿菌中以獲得能生產玻尿酸的轉基因工程菌。圖1中的DNA中虛線中間的部分是H基因。H基因以a鏈為轉錄模板鏈。載體質粒P0(如圖2所示)具有四環(huán)素抗性基因(tetR)和氨芐青霉素抗性基因(ampR),A為木糖誘導型啟動子,其中EcoRV酶切位點的識別序列為5'-GATATC-3',Xbal酶切位點的識別序列為5'-TCTAGA-3'?;卮鹣铝袉栴}。(1)以圖1中的DNA分子為模板,通過PCR擴增基因H,并且在引物中添加相應限制酶切位點,則與b鏈結合的引物序列為5'-_____-3'。(2)基因表達載體含有啟動子,啟動子是指_____。將構建好的重組質粒轉入經_____處理的枯草芽孢桿菌。為篩選出含有重組質粒的枯草芽孢桿菌菌落,在培養(yǎng)平板中添加了抗生素(如下表所示),得到C1、C2、C3三類菌落。菌落類型平板類型C1C2C3無抗生素+++氨芐青霉素++-四環(huán)素+--氨芐青霉素+四環(huán)素+--根據表中結果判斷,應選擇的菌落是_____(填表中字母)類,另外兩類菌落質粒導入情況分別是_____。(3)進行現代工業(yè)發(fā)酵時,在發(fā)酵罐加入適宜的培養(yǎng)基外,還需嚴格控制_____(至少答出兩點)等發(fā)酵條件。利用轉基因工程菌發(fā)酵獲得玻尿酸的過程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菌體生長階段,第二階段產物生產階段。在第一階段培養(yǎng)基是以蔗糖為唯一碳源。第二階段需要添加_____以誘導產生更多的玻尿酸?!即鸢浮剑?)TCTAGAATGGGC(2)①.位于基因首端的一段特殊DNA序列,是RNA聚合酶識別及結合的部位,能驅動轉錄過程②.Ca2+/CaCl2③.C2④.C1菌落含有Po、C3未轉入質粒(3)①.溫度、pH、溶解氧②.木糖〖祥解〗PCR技術的引物設計需考慮兩方面因素:第一是能與模板鏈3′端進行堿基互補配對,第二是要能產生與質粒連接的酶切位點。(1)基因H以a鏈為轉錄模板鏈,轉錄時mRNA自身的延伸方向為5′→3′,即轉錄是從DNA的3′端開始的,所以應在引物的5′端改造添加限制酶識別序列;再結合質粒中啟動子的方向可知,a鏈3′端連接啟動子,5′端連接終止子,所以需要在PCR擴增儀中加入與b鏈結合的引物序列5'-TCTAGAATGGGC-3'。(2)基因表達載體含有啟動子,啟動子是指位于基因首端的一段特殊DNA序列,是RNA聚合酶識別及結合的部位,能驅動轉錄過程。將目的基因導入微生物細胞常用Ca2+處理法,用Ca2+(CaCl2)處理受體細胞,可使其處于一種能吸收周圍環(huán)境中DNA分子生理狀態(tài),這種細胞叫感受態(tài)細胞。由圖2和表中信息分析可知,構建基因表達載體時,破壞了四環(huán)素抗性基因(tetR)但沒有破壞氨芐青霉素抗性基因(ampR),則導入重組質粒的微生物不能在含有四環(huán)素的培養(yǎng)上生存,能在含有氨芐青霉素的培養(yǎng)基上生存,因此應選擇的菌落是C2類;C1類在含有四環(huán)素或氨芐青霉素的培養(yǎng)基上都能生存,說明兩種標記基因都沒有被破壞,即導入的是P0質粒;C3類在含有四環(huán)素或氨芐青霉素的培養(yǎng)基上都不能生存,說明未轉入質粒。(3)進行現代工業(yè)發(fā)酵時,在發(fā)酵罐加入適宜的培養(yǎng)基外,還需要嚴格控制溫度、pH、溶氧量等發(fā)酵條件,以確保發(fā)酵過程的順利進行。在利用轉基因工程菌發(fā)酵獲得玻尿酸的過程中,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菌體生長階段,此時培養(yǎng)基以蔗糖為唯一碳源;第二階段是產物生產階段,需要添加適量的誘導物(木糖)以誘導產生更多的玻尿酸。這些誘導物通常是能夠與工程菌中特定基因表達的蛋白質結合的化學物質,通過激活或抑制基因表達,從而促進玻尿酸的生產。安徽A10聯盟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6月月考試題第I卷選擇題(共45分)一、選擇題(本題共有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細胞作為一個開放系統(tǒng),可以直接與內環(huán)境進行物質交換,從而維持細胞正常的生命活動。下列有關內環(huán)境的敘述正確的是()A.內環(huán)境的化學成分和理化性質在不斷發(fā)生變化B.組織液、淋巴液的成分和各成分的含量與血漿相同C.組織液是由血漿通過毛細血管壁滲出到細胞間而形成D.維持人體pH相對穩(wěn)定最重要的緩沖對是HPO42-/H2PO4-〖答案〗A〖祥解〗關于“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的調節(jié)”應掌握以下幾點:(1)實質:體內滲透壓、溫度、pH等理化特性呈現動態(tài)平衡的過程;(2)定義:在神經系統(tǒng)和體液的調節(jié)下,通過各個器官、系統(tǒng)的協(xié)調活動,共同維持內環(huán)境相對穩(wěn)定的狀態(tài);(3)調節(jié)機制:神經-體液-免疫調節(jié)網絡;(4)層面:水、無機鹽、血糖、體溫等的平衡與調節(jié)?!驹斘觥緼、隨著外界環(huán)境的變化和體內細胞代謝活動的進行,內環(huán)境的化學成分和理化性質在不斷發(fā)生變化,A正確;B、組織液、淋巴液的成分和各成分的含量與血漿相近,最主要的區(qū)別在于血漿中含有較多的蛋白質,B錯誤;C、組織液主要是由血漿通過毛細血管壁滲出到細胞間而形成,細胞內液也可通過細胞膜進入細胞間形成組織液,C錯誤;D、維持人體pH相對穩(wěn)定最重要緩沖對是HCO3-/H2CO3,D錯誤。故選A。2.正常成年人空腹血糖3.9~6.1mmol/L,餐后2小時血糖<7.8mmol/L時為正常血糖濃度。當血糖濃度升高時,胰島素是體內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正常成年人空腹基礎血漿胰島素濃度為5~20mU/L,進餐后約1小時可上升至基礎值的5~10倍。胰島素受體幾乎分布于哺乳動物所有細胞膜中。不同組織細胞胰島素受體的數量存在差異,如在肝細胞和脂肪細胞可有(2~3)×103個受體,而在紅細胞僅有40多個。下列有關血糖平衡調節(jié)敘述正確的是()A.胰島素對不同組織細胞的作用效果可能存在差異B.進餐后血糖上升刺激胰島B細胞開始分泌胰島素C.胰島素保持動態(tài)平衡的原因是一經起作用后即失活D.人體血糖含量過高都是由于胰島素分泌不足引起的〖答案〗A〖祥解〗胰島素是機體唯一降血糖的激素,作用是抑制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質轉化為葡萄糖?!驹斘觥緼、不同組織細胞胰島素受體的數量存在差異,所以胰島素對不同組織細胞的作用效果可能存在差異,A正確;B、進餐后血糖上升刺激胰島B細胞分泌胰島素加快,而不是開始分泌,B錯誤;C、胰島素保持動態(tài)平衡的原因是一經起作用后即失活,同時機體源源不斷產生,C錯誤;D、人體血糖含量過高可能是胰島素分泌不足引起,也可能是胰島素受體數量減少或活性降低等因素引起的,D錯誤。故選A。3.人體抗利尿激素的水平取決于血漿滲透壓,而醛固酮的水平與血鈉含量有關,同時兩種激素的分泌也受到循環(huán)血量的調控,當血量減少時,兩種激素的分泌量都增加。下圖為一次飲1000mL清水和1000mL生理鹽水的甲、乙個體內排尿率隨時間變化曲線。下列關于甲乙個體的生理變化說法正確的是()A.甲個體內由垂體釋放的抗利尿激素減少而乙恒定不變B.乙個體腎小管集合管受體與醛固酮結合而甲不需要C.甲乙個體都需通過調節(jié)尿量及尿的成分實現水鹽平衡D.甲乙個體的血漿滲透壓在a操作后半小時內保持不變〖答案〗C〖祥解〗人體的水平衡調節(jié)過程:當人體失水過多、飲水不足或吃的食物過咸時→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下丘腦滲透壓感受器受到刺激→垂體釋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腎小管、集合管對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減少,同時大腦皮層產生渴覺(主動飲水)。【詳析】A、甲個體內由于血漿滲透壓減小及循環(huán)血量增加使垂體釋放的抗利尿激素減少,乙個體由于循環(huán)血量增加,抑制垂體釋放抗利尿激素,A錯誤;B、甲、乙個體腎小管集合管受體都需與醛固酮結合調控血鈉含量,B錯誤;C、甲乙個體都需通過調節(jié)尿量及尿的成分實現水鹽平衡,C正確;D、甲個體中的血漿滲透壓在a操作后半小時內尿量增加,說明其血漿滲透壓下降導致抗利尿激素釋放減少,而乙個體可能保持相對穩(wěn)定,D錯誤。故選C。4.正常機體在寒冷環(huán)境和炎熱環(huán)境中都可以通過調節(jié)保持體溫恒定。下列有關兩種環(huán)境下體溫調節(jié)的敘述錯誤的是()A.兩種環(huán)境下人體下丘腦體溫調節(jié)中樞都處于興奮狀態(tài)B.兩種環(huán)境下機體通過實現產熱和散熱的平衡維持體溫正常C.兩種環(huán)境下都可促進甲狀腺激素、腎上腺素等激素的釋放D.兩種環(huán)境下都可通過自主神經系統(tǒng)調節(jié)血管及汗腺的分泌〖答案〗C〖祥解〗寒冷環(huán)境→皮膚冷覺感受器→下丘腦體溫調節(jié)中樞→增加產熱(骨骼肌戰(zhàn)栗、立毛肌收縮、甲狀腺激素分泌增加),減少散熱(毛細血管收縮、汗腺分泌減少)→體溫維持相對恒定?!驹斘觥緼、兩種環(huán)境下都會使皮膚相應的溫度感受器興奮,并將興奮傳遞到人體下丘腦體溫調節(jié)中樞進行調控,A正確;B、人體體溫相對穩(wěn)定就是人體產熱和散熱過程保持動態(tài)平衡的結果,B正確;C、寒冷環(huán)境下因散熱增加,為增加產熱,機體促進甲狀腺激素、腎上腺素等激素的釋放,而進入炎熱環(huán)境中機體由于散熱量的減少,為維持體溫穩(wěn)定,機體不會增加產熱,C錯誤;D、兩種環(huán)境下的血管和汗腺作為效應器都可以接受自主神經系統(tǒng)的控制,D正確。故選C。5.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病毒存在于患者的呼吸道中,在患者咳嗽、打噴嚏時通過空氣或手接觸經由鼻腔傳染?;颊叨嘤懈邿?9℃~40℃,伴寒戰(zhàn),病程3~5天,全身癥狀明顯。下列發(fā)生在患者體內的是()A.流感病毒突破第一道防線進入皮膚細胞內大量繁殖B.體液中的樹突狀細胞吞噬并殺滅了侵入人體的全部病毒C.輔助性T細胞與病毒接觸后開始分裂分化并分泌細胞因子D.機體產生的抗體與該病毒結合抑制其對人體細胞的粘附〖答案〗D〖祥解〗免疫系統(tǒng)的組成:免疫器官:免疫細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場所(如:骨髓、胸腺、脾、淋巴結等);免疫細胞:發(fā)揮免疫作用細胞;免疫活性物質:由免疫細胞或其他細胞產生的發(fā)揮免疫作用物質?!驹斘觥緼、流感病毒突破第一道防線進入呼吸道細胞內繁殖,A錯誤;B、患者全身癥狀明顯,說明引起了特異性免疫反應,體液中的樹突狀細胞不可能吞噬并殺滅了侵入人體的全部病毒,B錯誤;C、輔助性T細胞識別已被抗原呈遞細胞處理的抗原后開始分裂分化并分泌細胞因子,C錯誤;D、機體產生的抗體與該病毒結合,可以抑制病毒對人體細胞的粘附,D正確。故選D。6.關于“探究培養(yǎng)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的變化”實驗,下列關于該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A.培養(yǎng)過程中由于代謝物積累和接觸抑制需定期更換培養(yǎng)液B.從試管中吸出培養(yǎng)液進行計數之前需將試管輕輕振蕩幾次C.每隔相同時間取樣,稀釋相同倍數后用血細胞計數板計數D.為排除實驗操作對實驗結果的干擾需另設一組空白對照組〖答案〗B〖祥解〗在“探究培養(yǎng)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的變化”實驗中注意事項:(1)由于酵母就是單細胞微生物,因此計數必須在顯微鏡下進行,顯微鏡計數時,對于壓線的酵母菌,應只計固定的相鄰兩個邊及其頂角的酵母菌。(2)從試管中吸出培養(yǎng)液進行計數前,需將試管輕輕振蕩數次,目的是使培養(yǎng)液中的酵母菌均勻分布,減少誤差。(3)每天計算酵母菌數量的時間要固定。(4)溶波要進行定量稀釋。(5)本實驗不需要設置對照和重復,因為該實驗在時間上形成前后對照,只要分組重復實驗,獲得平均值即可?!驹斘觥緼、該實驗探究的是有限的資源條件下酵母菌種群數量變化,所以即使培養(yǎng)過程中有代謝物積累也不需更換培養(yǎng)液,同時酵母菌作為單細胞真菌,沒有接觸抑制現象,A錯誤;B、從試管中吸出培養(yǎng)液進行計數之前需將試管輕輕振蕩幾次,使酵母菌培養(yǎng)液中分布均勻后再吸取,未振蕩可能會造成結果偏大或偏小,B正確;C、每隔相同時間取樣,早期酵母菌數量少,不需要稀釋,后期隨酵母菌數量增加,稀釋倍數也在增加,C錯誤;D、本實驗可以形成前后自身對照,不需另設一組空白對照組,D錯誤。故選B。7.豌豆蚜(吸取植物汁液為食)和鱗翅目(蛾、蝶類)幼蟲(以葉片為食)是利馬豆的主要害蟲,蟬大眼蝽可取食利馬豆及兩類害蟲。研究人員用蔬果劑處理去除部分豆莢后,測試以上動物密度的變化,結果見下表(單位;個/株,蔬果劑對以上動物無危害)。下列關于該實驗的說法正確的是()物種分組第7天第14天第21天蟬大眼蝽對照組0.200.620.67處理組0.200.100.13豌豆蚜對照組2.004.002.90處理組2.008.7022.90鱗翅目幼蟲對照組1.001.310.82處理組1.132.192.03A.處理組豌豆蚜密度變化就是其出生率在不斷增大造成的B.蟬大眼蝽密度減小是利馬豆豆莢減少即食物減少造成的C.隨著蟬大眼蝽密度減小豌豆蚜種群數量將呈“J”型增長D.本實驗結果可以推斷出捕食者數量變化可改變種間關系〖答案〗B〖祥解〗(1)分析題文:豌豆蚜和鱗翅目幼蟲是利馬豆的主要害蟲,蟬大眼蝽可取食利馬豆及上述兩類害蟲,說明蟬大眼蝽既屬于第二營養(yǎng)級,也屬于第三營養(yǎng)級。(2)分析表格數據:去除部分豆莢后,蟬大眼蝽數量減少,而豌豆蚜和鱗翅目幼蟲數目增多?!驹斘觥緼、該實驗中豌豆蚜密度是由其出生率與死亡率共同決定的,A錯誤;B、本實驗的自變量是去除利馬豆的部分豆莢,因變量是動物密度的變化,因此蟬大眼蝽密度減小是蟬大眼蝽偏好利馬豆豆莢,當利馬豆豆莢數量減少時蟬大眼蝽數量也減少,B正確;C、隨著蟬大眼蝽密度減小,食物資源有限等,豌豆蚜種群數量將呈“S”型增長,C錯誤;D、豌豆蚜與利馬豆為寄生關系,鱗翅目幼蟲與植物為捕食關系,這種種間關系是長期進化形成的,并不會隨捕食者數量變化而發(fā)生改變,D錯誤。故選B。8.下列關于調查方法,說法錯誤的是()A.與標記重捕法相比,紅外觸發(fā)相機監(jiān)測野生動物對其生活干擾較小B.調查跳熵種群密度可使用樣方法,取樣方時要隨機取樣C.在土壤小動物豐富度的調查研究過程中,注意標記物不能過于醒目D.科研人員利用糞便中的DNA可以調查某地區(qū)大熊貓的數量〖答案〗C〖祥解〗調查植物和活動范圍較小動物的種群密度,一般用樣方法;調查活動范圍較大的動物,一般用標記重捕法;調查土壤小動物豐富度,使用取樣器取樣法?!驹斘觥緼、紅外觸發(fā)相機監(jiān)測野生動物方法是一種新型調查手段,特別適用于對活動隱秘的大中型、珍稀獸類、鳥類的記錄,標記重捕法需要捕捉動物并標記后再次捕捉,標記重捕法干擾更大,A正確;B、跳蝻活動能力比較弱,活動范圍比較小,可以用樣方法調查其種群密度,B正確;C、標記重捕法是用來調查種群密度,不是用來調查土壤小動物豐富度的,土壤小動物豐富度的調查方法是取樣器取樣調查法,C錯誤;D、糞便DNA是基于被調查個體的DNA堿基序列,特異性很強,結果準確可信。D正確。故選C。9.為了研究植被的分布,科研人員根據不同季節(jié)江水上漲的高度將江心到防洪堤之間的濕地劃分為A、B、C、D四個區(qū)域(如圖所示)。下列相關說法錯誤的是()A.蘆葦可以抑制藻類的生長主要是因為蘆葦較高會遮擋藻類的光照B.枯水期A區(qū)重新露干時植被能迅速恢復,該過程屬于次生演替C.不同高度的蘆葦形成了群落的垂直結構,可以更充分利用無機鹽D.從江心到岸邊由地形變化導致種群分布不同,構成群落水平結構〖答案〗C〖祥解〗圖示為一個既有水域生態(tài)系統(tǒng)也有陸地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環(huán)境,從A到D四個區(qū)域由于海拔高度的差異,形成不同的水分、土壤、光照環(huán)境從而影響了生物群落的差異?!驹斘觥緼、蘆葦比較高,蘆葦會遮擋藻類的光照,抑制藻類的光合作用,A正確;B、A區(qū)有淤泥,有土壤存在,枯水期A區(qū)重新露干時發(fā)生次生演替,植被恢復比較快,B正確;C、群落的垂直結構是群落內不同種群的分布,蘆葦是一個物種,長勢高低錯落不屬于群落的垂直結構,C錯誤;D、從江心到岸邊主要是地形高低不同,地形變化導致種群分布不同,構成群落水平結構,D正確。故選C。10.我國農村有很多庭院生態(tài)系統(tǒng),如圖為某庭院生態(tài)系統(tǒng)設計實例,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A.用管道將豬舍和蔬菜大棚連通,可以增加蔬菜大棚中的CO2濃度B.圖中沼氣的利用實現了能量的多級利用,提高了能量利用率C.沼液中含有的無機鹽被蔬菜吸收利用實現了物質和能量的循環(huán)利用D.該設計遵從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規(guī)律也促進農民增收,體現了整體原理〖答案〗C〖祥解〗(1)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是通過生物與環(huán)境、生物與生物之間的協(xié)同進化而形成的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遵循整體原理,首先要遵從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規(guī)律,各組分之間要有適當的比例,不同組分之間應構成有序的結構,通過改變和優(yōu)化結構,達到改善系統(tǒng)功能的目的。其次,人類處在一個社會——經濟——自然復合而成的巨大系統(tǒng)中。進行生態(tài)工程建設時,不僅要考慮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規(guī)律,更要考慮經濟和社會等系統(tǒng)的影響力。(2)研究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能量流動,可以幫助人們科學地規(guī)劃和設計人工生態(tài)系統(tǒng),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例如,在農業(y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如果把作物秸稈當燃料燒掉,人類就不能充分利用秸稈中的能量。如果將秸稈用作飼料喂牲畜,可獲得肉、蛋、奶等;將牲畜的糞便作為沼氣池發(fā)酵的原料,可以生產沼氣提供能源;沼氣池中的沼渣還可以作為肥料還田,這樣就實現了對能量的多級利用,從而大大提高能量的利用率?!驹斘觥緼、用管道將豬舍和蔬菜大棚連通,可以實驗豬舍與蔬菜大棚的氣體交換,可以增加蔬菜大棚中的CO2濃度,A正確;B、該生態(tài)系統(tǒng)增加了沼氣池等能量利用的環(huán)節(jié),實現了能量的多級利用,提高了能量利用率,B正確;C、沼液中無機鹽被蔬菜吸收利用實現了物質循環(huán)利用,但是能量不能循環(huán)利用,C錯誤;D、生態(tài)工程的整體原理首先要遵從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規(guī)律,各組分之間要有適當的比例,不同組分之間應構成有序的結構,通過改變和優(yōu)化結構,達到改善系統(tǒng)功能的目的;其次,人類處在一個社會-經濟-自然復合而成的巨大系統(tǒng)中。進行生態(tài)工程建設時,不僅要考慮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規(guī)律,更要考慮經濟和社會等系統(tǒng)的影響力,D正確。故選C。11.下圖表示的是營養(yǎng)缺陷型菌株常用的篩選方法。將誘變后的菌株接種在基本培養(yǎng)基上,野生型菌株迅速形成較大菌落,營養(yǎng)缺陷型菌株生長緩慢,不出現菌落或形成微小菌落?;九囵B(yǎng)基中補充精氨酸后,營養(yǎng)缺陷型菌株快速生長。據圖分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添加精氨酸可誘導野生型菌株發(fā)生定向突變B.精氨酸缺陷型菌株細胞膜缺少精氨酸運輸載體C.甲培養(yǎng)基中沒有添加精氨酸也沒有添加瓊脂D.菌落②很有可能是精氨酸營養(yǎng)缺陷型的菌株〖答案〗D〖祥解〗將誘變后的菌株接種在基本培養(yǎng)基上,野生型菌株迅速形成較大菌落,營養(yǎng)缺陷型菌株生長緩慢,不出現菌落或形成微小菌落。【詳析】A、用紫外線照射誘導野生型菌株發(fā)生的變異是基因突變,是不定向的,精氨酸不能定向誘變,A錯誤;B、圖中添加精氨酸之后精氨酸缺陷型菌株開始生長,說明其能吸收精氨酸,只是不能合成精氨酸,B錯誤;C、甲培養(yǎng)基是固體培養(yǎng)基,需要添加瓊脂,C錯誤;D、對比甲和乙可知,加入精氨酸后才出現的②是精氨酸營養(yǎng)缺陷型菌株,所以可以選擇圖乙中菌落②獲得精氨酸營養(yǎng)缺陷型菌株,D正確。故選D。12.科研人員為了篩選出能分解淀粉的細菌,以淀粉為唯一碳源制備選擇培養(yǎng)基。接種培養(yǎng)后,培養(yǎng)平板經稀碘液處理,出現以菌落為中心的透明圈(如圖),實驗結果見下表。在此基礎上,科研人員進一步研究發(fā)現菌株A和B合成淀粉酶的基因不同,但是合成的淀粉酶完全相同,細菌A合成分泌的淀粉酶更多。有關本實驗的敘述,錯誤的是()菌落菌落直徑:C(mm)透明圈直徑:H(mm)H/CA5.111.22.2B8.113.01.6A.該培養(yǎng)基需要氮源,但不能使用蛋白胨提供氮源B.細菌A和B淀粉酶基因的啟動子區(qū)域堿基可能不同C.細菌A和B中指導淀粉酶合成的mRNA模板一定相同D.細菌A的H/C值更大,反映其分解淀粉的能力更強〖答案〗C〖祥解〗(1)培養(yǎng)基的營養(yǎng)構成①各種培養(yǎng)基的具體配方不同,但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和無機鹽;②不同培養(yǎng)基還要滿足不同微生物對pH、特殊營養(yǎng)物質以及氧氣的要求。(2)據圖分析:圖示接種方法為稀釋涂布平板法,菌種A分解淀粉的能力更強?!驹斘觥緼、蛋白胨除了可以提供氮源,也能提供碳源。該培養(yǎng)基要以淀粉為唯一碳源,如果添加了蛋白胨就不符合題目要求,所以不能添加蛋白胨,A正確;B、根據題干信息,細菌A比細菌B合成分泌更多的淀粉酶,有可能是兩者啟動子有區(qū)別,導致基因表達強度不同,B正確;C、根據題干信息,科研人員進一步研究發(fā)現菌株A和B合成淀粉酶的基因不同,細菌A、B合成的淀粉酶完全相同,考慮到密碼子的簡并性,淀粉酶氨基酸序列完全相同,但是翻譯淀粉酶的模板mRNA堿基序列可能不同,C錯誤;D、H/C值表示單位大小的菌落產生透明圈的能力,可以反映兩種細菌分解淀粉能力的差異,D正確。故選C。13.JEB是一種皮膚病,病因是LAMB3基因發(fā)生了突變,導致皮膚產生水皰和糜爛。下圖是利用表皮干細胞基因療法治療該病的具體過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皮膚干細胞形成皮膚細胞過程中基因的表達情況會改變B.移植的皮膚細胞和患者細胞基因相同可以減少免疫排斥反應C.培養(yǎng)皮膚細胞前需用胰蛋白酶把皮膚細胞分散成單個細胞D.培養(yǎng)皮膚細胞的時候需要利用CO2培養(yǎng)箱〖答案〗B〖祥解〗動物細胞培養(yǎng)的條件:(1)無菌、無毒的環(huán)境;(2)營養(yǎng):除糖、氨基酸、促生長因子、無機鹽、微量元素之外還通常需加入血清等天然成分;(3)適宜的溫度和pH:溫度為36.5℃±0.5℃,pH為7.2~7.4;(4)氣體環(huán)境:CO2和O2,O2是細胞代謝所必需的,CO2的主要作用是維持培養(yǎng)液的pH。【詳析】A、皮膚干細胞形成皮膚細胞屬于細胞分化的過程,是通過基因選擇性表達來實現的,基因表達情況會發(fā)生變化,A正確;B、移植的皮膚細胞中轉入了正常的LAMB3基因,和患者的細胞中基因不完全相同,B錯誤;C、皮膚細胞培養(yǎng)時需要將細胞分散成單個細胞放入培養(yǎng)液中再進行增殖,C正確;D、皮膚細胞培養(yǎng)的過程中需要利用CO2培養(yǎng)箱來提供O2,維持培養(yǎng)液的pH,D正確。故選B。14.中醫(yī)中三白草和魚腥草具有疊加效應。科研人員欲利用植物體細胞雜交的方法來實現相關藥用成分的工廠化生產,具體操作流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為避免雜菌污染,纖維素酶處理過的細胞要放入無菌水中B.可以利用高Ca2+-高pH融合法誘導②過程原生質體融合C.過程③培養(yǎng)基需要添加營養(yǎng)物質、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等D.該過程通過形成愈傷組織生產藥物,不能體現細胞的全能性〖答案〗A〖祥解〗圖中三白草和魚腥草體細胞雜交過程,其中①為去除細胞壁,②為原生質體融合,③脫分化形成愈傷組織,④提取代謝產物?!驹斘觥緼、過程①需要用纖維素酶和果膠酶去除植物細胞壁形成原生質體,原生質體在無菌水中會吸水膨脹而破裂,所以需要提供和細胞內液體等滲的溶液,A錯誤;B、高Ca2+-高pH融合法可以誘導植物原生質體融合,B正確;C、過程③是脫分化,需要一定濃度的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C正確;D、圖中植物細胞只是形成愈傷組織,并沒有形成完整個體,也沒有形成其他類型的細胞,不能體現植物細胞的全能性,D正確。故選A。15.研究人員制備哺乳動物膀胱生物反應器,用其獲得人體特殊功能蛋白W的基本過程如下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圖中轉基因動物乳腺細胞也含W基因,可從乳汁中提取WB.步驟③前需要檢查胚胎的抗原物質防止出現免疫排斥反應C.將囊胚中滋養(yǎng)層細胞分割后進行步驟③可獲得多個轉基因動物D.圖中W基因前需添加在膀胱上皮細胞中特異性表達的啟動子〖答案〗D〖祥解〗題圖分析:①表示將目的基因導入受體細胞;②表示早期胚胎培養(yǎng);③表示胚胎移植?!驹斘觥緼、圖中轉基因動物體細胞都含有W基因,但是膀胱生物反應器技術中W基因在膀胱壁細胞中特異性的表達,A錯誤;B、胚胎移植過程中,一般不會發(fā)生免疫排斥反應,不需要做抗原檢測,B錯誤;C、囊胚中滋養(yǎng)層細胞將會發(fā)育成胎盤胎膜,分割滋養(yǎng)層細胞進行胚胎移植無法獲得多個轉基因動物,需要將囊胚中內細胞團均等分割后進行胚胎移植才能獲得多個轉基因動物,C錯誤;D、膀胱生物反應器技術需要在目的基因前添加在膀胱壁細胞中特異性表達的蛋白質所對應的啟動子等調控組建,D正確。故選D。第Ⅱ卷(非選擇題共55分)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5小題,共55分)16.骨骼肌神經肌接頭是神經與肌肉之間的連接點,也被稱為神經肌肉突觸。當神經沖動到達運動神經元的軸突末梢時,運動神經元能夠向肌肉細胞傳遞信號,從而導致肌肉收縮。下圖為反射弧中神經—肌肉接頭的結構及其生理變化示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注:ACh:乙酰膽堿;AChR:乙酰膽堿受體)(1)當神經沖動沿神經纖維傳導到神經末梢時,神經末梢會表現為內正外負的興奮狀態(tài),此時的膜電位稱為動作電位。神經末梢能產生動作電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2)興奮到達突觸前膜所在的神經元的軸突末梢,神經末梢上的Ca2+通道開放,Ca2+內流,引起_____,釋放乙酰膽堿,乙酰膽堿經擴散與突觸后膜上的AChR結合后,引起肌肉收縮,該過程中興奮在突觸后膜上完成的信號轉換是_____。(3)當神經肌肉接頭的突觸后膜乙酰膽堿受體被自身抗體攻擊時,通過激活相應的物質而使乙酰膽堿受體降解或結構改變,使突觸后膜上_____。當神經沖動傳來時,不足以產生引起肌纖維收縮的動作電位,從而在臨床上表現為容易疲勞的肌無力癥狀,即重癥肌無力。某人感到吞咽困難、頸部活動受限和四肢無力等癥狀,去醫(yī)院檢查時,可通過抽血檢測_____,初步判斷是否為重癥肌無力。若確診為重癥肌無力,可使用乙酰膽堿酯酶抑制劑,能夠從癥狀上改善病情,請據圖解釋使用乙酰膽堿酯酶抑制劑能改善病情的原因是_____。〖答案〗(1)神經細胞外Na+濃度高于膜內,當神經沖動傳導到神經末梢時,末梢細胞膜Na+通透性增加,造成Na+內流,使膜內正電荷數量高于膜外(2)①.突觸小泡向突觸前膜移動并與它融合②.化學信號轉換成電信號(3)①.乙酰膽堿受體(AChR)減少或受損②.血漿中是否存在乙酰膽堿受體抗體③.乙酰膽堿酯酶抑制劑抑制乙酰膽堿酯酶的活性,使乙酰膽堿在突觸中積累,延長并且增加了乙酰膽堿的作用〖祥解〗突觸是由突觸前膜、突觸間隙和突觸后膜構成的,突觸小體含有突觸小泡,內含神經遞質,神經遞質有興奮性和抑制性兩種,受到刺激以后神經遞質由突觸小泡運輸到突觸前膜與其融合,遞質以胞吐的方式排放到突觸間隙,作用于突觸后膜,引起突觸后膜的興奮或抑制。(1)神經末梢能產生動作電位的主要原因是神經細胞外Na+濃度高于膜內,當神經沖動傳導到神經末梢時,末梢細胞膜Na+通透性增加,造成Na+內流,使膜內正電荷數量高于膜外。(2)興奮到達突觸前膜所在的神經元的軸突末梢,神經末梢上的Ca2+通道開放,Ca2+內流,引起突觸小泡向突觸前膜移動并與它融合,釋放乙酰膽堿,乙酰膽堿經擴散與突觸后膜上的AChR結合后,引起肌肉收縮,該過程中興奮在突觸后膜上完成的信號轉換是化學信號轉換成電信號。(3)當神經肌肉接頭的突觸后膜乙酰膽堿受體被自身抗體攻擊時,通過激活相應的物質而使乙酰膽堿受體降解或結構改變,使突觸后膜上乙酰膽堿受體(AChR)減少或受損。某人感到吞咽困難、頸部活動受限和四肢無力等癥狀,去醫(yī)院檢查時,可通過抽血檢測血漿中是否存在乙酰膽堿受體抗體,初步判斷是否為重癥肌無力。若確診為重癥肌無力,可使用乙酰膽堿酯酶抑制劑,能夠從癥狀上改善病情,使用乙酰膽堿酯酶抑制劑能改善病情的原因是乙酰膽堿酯酶抑制劑抑制乙酰膽堿酯酶的活性,使乙酰膽堿在突觸中積累,延長并且增加了乙酰膽堿的作用。17.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積累的豐富農業(yè)生產經驗,至今仍在實踐中應用,這些生產經驗中蘊含著植物激素調控植物生長發(fā)育的原理。回答下列問題。(1)適時打頂去心,可促進棉株開花結實。“打頂去心”可使側芽生長,增加棉株的結實。當頂芽存在時,側芽發(fā)育受到抑制的原因是_____。(2)正月種白稻,五月收獲后,根茬長新稻,九月又成熟。根茬長新稻再發(fā)育到成熟是多種激素共同調控植物的生長發(fā)育和對環(huán)境的適應。如:生長素主要促進_____,而細胞分裂素主要促進_____,二者協(xié)調促進細胞分裂的完成,表現出協(xié)同作用。此過程中,植物受到光照射時,接受紅光和遠紅光信號的_____,其結構發(fā)生變化,這一變化信息會經過信息傳遞系統(tǒng)傳導到細胞核內,影響_____,從而調節(jié)生長發(fā)育。除了光,_____(至少答兩點)等環(huán)境因素也會參與調節(jié)植物的生長發(fā)育?!即鸢浮剑?)頂芽產生的生長素逐漸向下運輸,枝條上部的側芽處生長素濃度較高。由于側芽對生長素濃度比較敏感,因此它的發(fā)育受到抑制(2)①.細胞核的分裂②.細胞質的分裂③.光敏色素④.特定基因的表達⑤.溫度、重力〖祥解〗生長素:合成部位:幼嫩的芽、葉和發(fā)育中的種子。主要生理功能:生長素的作用表現為兩重性,即:低濃度促進生長,高濃度抑制生長。細胞分裂素:合成部位:正在進行細胞分裂幼嫩根尖。主要生理功能:促進細胞分裂;誘導芽的分化;防止植物衰老。(1)“適時打頂去心”是打破植物的頂端優(yōu)勢,可促進側芽發(fā)育成側枝,當頂芽存在時,頂芽產生的生長素逐漸向下運輸,枝條上部的側芽處生長素濃度較高。由于側芽對生長素濃度比較敏感,因此側芽發(fā)育受到抑制。(2)生長素主要促進細胞核的分裂,而細胞分裂素主要促進細胞質的分裂,二者協(xié)調促進細胞分裂的完成,表現出協(xié)同作用。光敏色素能吸收紅光和遠紅光,植物受到光照射時,光敏色素接受紅光和遠紅光信號,其結構發(fā)生變化,這一變化信息會經過信息傳遞系統(tǒng)傳導到細胞核內,影響特定基因的表達,從而調節(jié)生長發(fā)育。除了光,溫度、重力等環(huán)境因素也會參與調節(jié)植物的生長發(fā)育。18.東北科爾沁草原耕作前的原始植被為貝加爾針茅草原,開墾后種了幾年玉米,后因產量下降而棄耕。棄耕后的1~2年內以黃蒿、狗尾草等雜草占優(yōu)勢;2~3年后,黃蒿占優(yōu)勢;3~4年后,羊草、狼尾草等根莖禾草入侵,并逐漸占優(yōu)勢,進入根莖禾草階段;7~8年后,土壤變堅實,叢生禾草開始定居,并逐漸代替了根莖禾草,恢復到貝加爾針茅群落,這一過程需要經歷10~15年?;卮鹣铝袉栴}。(1)耕作前的科爾沁草原始植被為貝加爾針茅草原,棄耕后的科爾沁草原仍恢復到貝加爾針茅群落,此過程中_____(填“發(fā)生”或“未發(fā)生”)演替,判斷依據是_____。(2)黃蒿和狗尾草地面上競爭陽光,地面下競爭水和無機鹽,兩者的種間競爭中黃蒿占優(yōu)勢。種間競爭是指_____。(3)從棄耕到恢復到貝加爾針茅群落的過程中,不同生物種群分別占據了草原的不同空間,形成了草原群落的_____。在垂直方向上,植物的分層現象逐漸復雜,這種植物分層現象顯著提高了_____。研究發(fā)現,隨著植物的分層現象越復雜,動物的種類及數量也在增多,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答案〗(1)①.發(fā)生②.生物群落類型在不斷發(fā)生改變(2)兩種或更多種生物共同利用同樣的有限資源和空間而產生的相互排斥的現象(3)①.空間結構(垂直結構和水平結構)②.群落利用陽光等環(huán)境資源的能力③.植物的垂直分層為動物創(chuàng)造了多種多樣的棲息空間和食物條件〖祥解〗群落的演替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兩種類型。在一個從來沒有被植物覆蓋的地面,或者原來存在過植被、但被徹底消滅了的地方發(fā)生的演替,叫做初生演替。例如,在冰川泥、裸巖或沙丘上開始的演替。在原有植被隨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條件基本保留,甚至還保留了植物的種子或其他繁殖體(如能發(fā)芽的地下莖)的地方發(fā)生的演替,叫做次生演替。例如,火災過后的草原、過量砍伐的森林、棄耕的農田上進行的演替。(1)耕作前的科爾沁草原始植被為貝加爾針茅草原,棄耕后的科爾沁草原仍恢復到貝加爾針茅群落,生物群落類型在不斷發(fā)生改變,因此此過程中發(fā)生了演替。(2)種間競爭是指兩種或更多種生物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