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縣平永鎮(zhèn)初級中學2024-2025學年部編版七年級上學期9月質量監(jiān)測歷史試卷_第1頁
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縣平永鎮(zhèn)初級中學2024-2025學年部編版七年級上學期9月質量監(jiān)測歷史試卷_第2頁
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縣平永鎮(zhèn)初級中學2024-2025學年部編版七年級上學期9月質量監(jiān)測歷史試卷_第3頁
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縣平永鎮(zhèn)初級中學2024-2025學年部編版七年級上學期9月質量監(jiān)測歷史試卷_第4頁
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縣平永鎮(zhèn)初級中學2024-2025學年部編版七年級上學期9月質量監(jiān)測歷史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榕江縣平永中學2024—2025學年度第一學期9月質量監(jiān)測七年級歷史試卷第Ⅰ卷(選擇題共24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第1—12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下列各題的備選答案中,只有一項是正確或符合題意的答案,請將正確選項的字母代號填寫在相應的答題框內。1.如果你要去參觀我國境內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類遺址,尋找古人類的足跡,感知約170萬年前的生活,應該去()A.北京 B.河南 C.陜西 D.云南2.“鄖縣人”3號是考古學家在湖北十堰市鄖陽區(qū)學堂梁子遺址發(fā)現的一枚距今約100萬年的古人類頭骨化石,是迄今所發(fā)現歐亞內陸同時代保存最為完好的直立人頭骨化石。這反映出史前歷史的研究方法是()A.實地考察 B.走訪調查 C.化石研究 D.口耳相傳3.《探索·發(fā)現》欄目曾播放了專題片《我們的祖先是怎樣生活的》。在這部專題片中可能看到的場景是()A.元謀人使用磨制石器勞動 B.北京人懂得用火御寒、照明C.河姆渡人住半地穴式房屋 D.半坡居民大面積種植水稻4.距今約3萬年的山頂洞人使用的勞動工具中有骨針,裝飾品有鉆孔的小石珠、礫石和青魚眼上骨等。這說明山頂洞人()A.掌握鉆孔技術 B.學會種植莊稼 C.使用打制石器 D.懂得飼養(yǎng)家畜5.考古人員在河南南陽黃山遺址發(fā)現了三座“前坊后居”式大型復雜房址,還在兩座大墓中出土了梯形獨木棺、耜、斧、鏟、少量陶器、豬下頜骨等重要遺物。據此推斷,當時該聚落()A.發(fā)動戰(zhàn)爭較為頻繁 B.出現農耕和定居生活C.尚未出現貧富分化 D.大規(guī)模進行豬的養(yǎng)殖6.福建平潭殼丘頭遺址群入選2023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fā)現,該遺址群出土了陶器、人骨及中國東南沿海島嶼最早的水稻等遺存。下列遺址的遺存特征與其相近的是()A.元謀人遺址 B.北京人遺址 C.山頂洞人遺址 D.河姆渡遺址7.仰韶文化是黃河中游地區(qū)重要的新石器文化,其主要特征是制作彩陶。下列符合這一特征的文物是()A. B. C. D.8.考古學家在大汶口文化時代的墓葬中發(fā)現了大量的陶制陪葬品及玉制臂穿、手鐲;墓主人正中間還放置著當時權力與武力的象征——玉刀。據此可知,這一時期()A.正處于舊石器時代 B.君權神授思想十分濃厚C.出現階級分化現象 D.已進入封建制國家時代9.考古學者在距今約四五千年前的良渚古城遺址、陶寺古城遺址發(fā)現了大型建筑工程,并在墓地中發(fā)現了大量制作精美的玉器和體現墓主人尊貴身份的禮器。這表明當時()A.產生了階級和早期國家 B.已出現原始農耕生活C.普遍盛行奢侈享樂之風 D.世襲制取代了禪讓制10.考古發(fā)現證實,在距今5800年前后,遼河流域、黃河流域和長江中游等區(qū)域,都出現了社會分化,即文明起源的跡象,最終在相互交流中形成了以中原地區(qū)為核心的格局。這突出反映了中華文明()A.一枝獨秀 B.多元一體 C.一脈相承 D.豐富多彩11.據學者統(tǒng)計,當今中國常見的前200個姓氏中,出自炎帝的姓氏約占10%,出自黃帝的姓氏約占89%。該統(tǒng)計資料可用于研究()A.早期猿人 B.半坡遺址 C.人文初祖 D.禪讓制度12.圖①是小歷同學畫的展現我國原始社會末期情況的漫畫。對該漫畫理解正確的是()圖①A.炎帝會制作樂器 B.黃帝是部落聯盟的首領C.當時實行禪讓制 D.當時社會出現貧富分化第Ⅱ卷(非選擇題共36分)二、填空題:本大題共5小題,第13—17小題,每空1分,共5分。13.【原始人類·生產生活】我國是世界上發(fā)現古人類化石和舊石器時代遺址最多的國家之一,其中________生活在距今約70萬—20萬年,使用打制石器,已經會使用火。14.【農業(yè)起源·文明貢獻】我國是世界上農業(yè)起源地之一。________、粟和黍的人工栽培,是我們的祖先為人類文明作出的重要貢獻。15.【環(huán)境影響·建筑類型】如圖②是半坡人的房屋復原想象圖,受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他們主要居住在________的房屋里。圖②16.【考古發(fā)現·早期國家】良渚古城遺址位于浙江余杭,它的考古發(fā)現證實,距今約5000年,________地區(qū)已經出現早期國家。17.【治水有功·民眾愛戴】相傳,________采用疏導的方法治水,“三過其門而不入”,解除了水患。他因為治水有功,被推舉為部落聯盟首領。三、綜合問答題:本大題共1小題,第18小題,共11分。18.(11分)史前社會距今遙遠,充滿神秘色彩。歷慎思同學開展了以下歷史探究活動。請你參與,共同完成。活動一【探尋我國境內的古人類】圖③(1)圖③中我國境內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類之一的遺址位于______處;迄今所知世界上內涵最豐富、材料最齊全的直立人遺址之一位于______處。(填寫圖中字母即可,2分)根據地圖分析,我國境內的古人類主要生活在什么地方?(1分)活動二【對比遠古先民的生產生活】河姆渡人半坡人時空定位距今約7000年;長江流域,浙江余姚距今約6000年;黃河流域,陜西西安自然環(huán)境溫暖濕潤寒冷多風生產生活人工栽培水稻;飼養(yǎng)豬、狗、水牛;使用磨制石器;建造干欄式建筑種植粟、黍;飼養(yǎng)豬、狗;制作精美的磨制石器;建造半地穴式房屋(2)依據表格內容概括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生產生活的共同點。(2分)根據表格及所學知識,指出造成兩者之間房屋差異的主要原因。(1分)活動三【聆聽傳說中的先民故事】圖④禹立,勤勞天下,日夜不懈。通大川,決壅塞,鑿龍門,降通滲水以導河,疏三江五湖,注之東海,以利黔首?!秴问洗呵?古樂》(3)閱讀活動三圖④,補全①②兩處內容。(2分)從圖中可看出華夏族的演化有什么特點?(1分)從文獻記載中可以看出大禹具有什么樣的精神?(1分)(4)綜合上述內容,請你為歷慎思同學的歷史探究活動擬定一個主題。(1分)四、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第19小題10分,第20小題10分,共20分。19.(10分)距今5000多年,我國進入早期文明社會。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文明的起源和形成是一個十分復雜的過程。中國學者從中國的實際材料出發(fā),概括出了進入文明社會的三個標準:一是包括農業(yè)、手工業(yè)在內的生產發(fā)展,隨之人口增加并聚集出現城市;二是社會分工分化不斷加劇,隨后出現貧富分化;三是出現王權、國家。其中,國家的出現是進入文明社會最主要的標志?!幾酝跷 短皆垂こ趟娢鬟|河流域文明化進程》材料二中國早期文明的考古發(fā)現(部分)。序號文化遺存考古發(fā)現序號文化遺存考古發(fā)現①河姆渡文化④半坡文化②紅山文化⑤大汶口文化③馬家窯文化材料三2024年4月4日,甲辰(2024)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在陜西省延安市黃陵縣舉行。參祭人員依次瞻仰軒轅殿、拜謁黃帝陵。部分參祭人員在陵園中種植橋山柏,讓巍巍軒轅殿、蒼蒼橋山柏見證生生不息的華夏文明,凝聚中華兒女奮進的力量。(1)根據材料一,指出進入文明社會的標志有哪些。(3分)(2)根據材料二,寫出位于長江流域的文化遺存。(1分)從材料二中選擇至少兩個相互關聯的考古發(fā)現,從中提煉一個觀點。(要求:觀點正確、合理。3分)長江流域的文化遺存:__________??脊虐l(fā)現(寫序號):______;觀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據材料三和所學知識,說出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2分)你認為舉辦這樣的活動有什么現實意義?(1分)20.(10分)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史前社會發(fā)展歷程。我國早期人類起源元謀人是我國境內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類之一,距今約170萬年原始農業(yè)興起距今約1萬年,我國原始①________出現,為古代文明社會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礎文明社會出現大約在5000多年前,隨著②________、階級、國家的產生,我國進入了文明社會材料二經歷十余年的孜孜以求,“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專家們在浙江良渚古城遺址、山西陶寺古城遺址、陜西石峁遺址和河南二里頭遺址等地開展大規(guī)??脊耪{查和發(fā)掘,以考古資料實證了中華大地5000年文明。悠久的文明傳承,自此不再僅僅是史書中泛黃的記憶;每一塊鑄就民族血脈的基石上,都深深鐫刻著文化自信。材料三“中華文明的起源”的考古實證??脊乓豢脊哦间竟懦沁z址位于浙江余杭,距今約5300—4300年,由宮殿區(qū)、內城和外城組成。古城北面有一個復雜的水利系統(tǒng),是同時期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的水利工程。城內外的貴族墓地里,隨葬有數十件至數百件精美的玉器,包括祭祀用的玉琮、玉璧等。陶寺古城遺址位于山西襄汾,距今約4300—4000年,城內有圍墻環(huán)繞的宮城。城內有兩處墓地,大型墓葬集中分布,墓中往往隨葬陶鼓、石磬、玉鉞、陶盤等表明墓主人尊貴身份的器物。城內還出土了小件青銅器和帶有書寫符號的陶壺。(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在材料中的①②兩處填入相應的史實。(2分)(2)根據材料二,概括中華文明的起源和初步發(fā)展的特點。(不能照抄原文,2分)(3)請從材料三中選擇一個考古發(fā)現,圍繞“中華文明的起源”提煉一個觀點,并綜合上述材料加以論證。(要求:觀點正確,至少列舉兩個史實,史論結合,邏輯清晰,有總結提升。6分)

答案1—5DCBAB 6—10DBCAB 11—12CC13.北京人 14.水稻 15.半地穴式 16.長江下游17.禹18.(1)AB(2)共同點:都種植糧食作物;都飼養(yǎng)家畜;都使用磨制石器;都會建造房屋,過上定居生活。(答出兩點即可,2分)原因: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不同。(1分)(3)①:炎帝;②涿鹿之戰(zhàn)。(2分)特點:華夏族是多民族相互交融、交流而逐漸演化而來的。(1分)精神:創(chuàng)新精神、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無私奉獻精神、敬業(yè)精神。(答出一點即可,1分)(4)原始社會與中華文明的起源。(類似即可,1分)19.(1)包括農業(yè)、手工業(yè)在內的生產發(fā)展,人口增加并聚集出現城市;社會分工分化不斷加劇,出現貧富分化;出現王權、國家。(每點1分,共3分)(2)長江流域的文化遺存:河姆渡文化??脊虐l(fā)現(寫序號):①④;觀點:河姆渡人、半坡人已經開始原始農耕生活。(3)人文初祖:黃帝和炎帝。(2分)意義:可以弘揚傳統(tǒng)文化和民族精神,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凝聚力;可以展示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歷史底蘊等。(答出一點且言之有理即可,1分)20.(1)農業(yè)私有制(2)歷史悠久;分布廣泛;豐富多樣;傳承發(fā)展。(答出兩點即可,2分)(3)觀點:中華文明歷史悠久。(1分)論述:考古發(fā)現證實了中華文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