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屆黑龍江省哈三中高三生物第一學期期末經典試題含解析_第1頁
2025屆黑龍江省哈三中高三生物第一學期期末經典試題含解析_第2頁
2025屆黑龍江省哈三中高三生物第一學期期末經典試題含解析_第3頁
2025屆黑龍江省哈三中高三生物第一學期期末經典試題含解析_第4頁
2025屆黑龍江省哈三中高三生物第一學期期末經典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屆黑龍江省哈三中高三生物第一學期期末經典試題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共6小題,每小題6分,共36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1.果蠅的棒眼與圓眼、長翅與殘翅分別受兩對等位基因A(a)與B(b)控制?,F以純合的棒眼長翅雌蠅與純合的圓眼殘翅雄蠅作親本進行雜交實驗。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若兩對基因位于一對染色體上,則F1在產生配子時不能發(fā)生基因重組B.若兩對基因位于兩對染色體上,則F2雌蠅的表現型比例為9:3:3:1C.若F2雄蠅的表現型比例為3:1:3:1,則兩對基因符合自由組合定律D.若雙隱性個體胚胎不能正常發(fā)育,則兩對基因不符合自由組合定律2.消毒和滅菌是微生物培養(yǎng)中常用的操作方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微生物接種技術的方法各不相同,但核心都是要防止雜菌污染,保證培養(yǎng)物的純度B.在100℃煮沸5-6分鐘屬于滅菌方法,可殺死微生物細胞和一部分芽孢C.在滅菌后倒平板前,加入一定量的緩沖液以調節(jié)培養(yǎng)基的pH值D.高壓蒸汽滅菌,只有當壓力表的壓力降到一個標準大氣壓時,才能打開蓋子3.如圖是甲、乙兩種色盲類型的家系圖。已知控制甲型色盲的基因為A、a,控制乙型色盲的基因為D、d,Ⅱ5不攜帶甲型色盲基因。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Ⅰ1和Ⅰ2的基因型分別是AaXDXd和AaXdYB.Ⅱ5與一個不含甲型色盲基因而含乙型色盲基因的攜帶者婚配,其后代全色盲個體的概率為1/32C.在Ⅱ4和Ⅱ5產生后代過程中,Ⅱ4、Ⅱ5個體可能發(fā)生了染色體畸變或基因突變D.若乙型色盲產生的原因是基因的起始部位發(fā)生了突變,則一定導致轉錄無法起始4.甲、乙、丙是食性相同的、不同種的蝌蚪,三者之間無相互捕食關系。某研究小組在4個條件相同的人工池塘中各放入1200只蝌蚪(甲、乙、丙各400只)和數量不等的同種捕食者,一段時間后,各池塘中3種蝌蚪的存活率如下表:池塘編號捕食者數量/只蝌蚪存活率/%甲乙丙1087740225830253442321148203710下列推測不合理的是A.捕食者主要捕食甲和丙B.蝌蚪的種間競爭結果可能受捕食者影響C.無捕食者時蝌蚪的種間競爭可能導致乙消失D.隨著捕食者數量增加,乙可獲得的資源減少5.下列關于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過程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A.若細胞質正在發(fā)生不均等分裂,則細胞中不一定有同源染色體B.染色單體和核DNA數目相等的時期,可能發(fā)生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C.染色體和核DNA數目相等的時期,每條染色體上均沒有姐妹染色單體D.染色體組數加倍的時期,可發(fā)生著絲點分裂,同源染色體分離6.水蚤是一種體型微小的水生動物。圖是某水城中水蚤種群數量的變化圖,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調查水蚤種群數量的變化時,宜采用標志重捕法B.b時期水蚤種群數量增長最快,b~c時期出生率小于死亡率C.當水蚤種群數量穩(wěn)定在K1時,其種群年齡結構為穩(wěn)定型D.若d時期種群出生率升高,則種群數量可大幅度超過K。二、綜合題:本大題共4小題7.(9分)生態(tài)專家把某一廢棄池塘改造成新型池塘,并對該生態(tài)系統的營養(yǎng)結構和能量流動進行了調查,結果如圖所示。該新型池塘生態(tài)系統中有香蓮、蘆蒿、多種藻類、水草,還有多種魚類、蟲類,塘邊建有豬舍和蘑菇房?;卮鹣铝袉栴}:(1)在該池塘上發(fā)生的群落演替類型屬于____;調查池塘中草魚的種群密度,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該生態(tài)系統中的挺水植物、浮游植物、沉底植物及生活在水體中的其他生物形成了群落的____結構。(2)改造后的生態(tài)系統生物組分增多,食物網變復雜,提高了生態(tài)系統的____。寫出該生態(tài)系統中營養(yǎng)級最多的一條食物鏈_____。(3)該生態(tài)系統的能量來源是____。消費者的新陳代謝和分解者的分解作用,能把有機物轉化成無機物,這體現了生態(tài)系統具有____的功能,圖中的分解者有__________8.(10分)與花生不同,玉米固定CO2后首先會形成C4化合物,因此被稱為C4植物。C4植物含有的PEP羧化酶對CO2具有很強的親和力,可以把濃度很低的CO2固定下來供給植物體利用,科學家形象地把這種作用比喻為“CO2泵”,具體機制如圖1所示。圖2為夏季某地晴朗的白天玉米和花生光合速率測定值,請分析回答:(1)科學家獲得圖1所示CO2的固定機制,常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2)花生葉肉細胞中的CO2在_____中被C5固定下來,該過程_____(需要/不需要)消耗NADPH。(3)花生在13:00時光合速率下降的現象,稱為“光合午休”,這是由于光照增強,溫度過高,_____,導致花生光合作用速率明顯下降;而此時玉米光合作用速率仍然有所升高,原因是________(4)生物在長期進化中形成的特定功能往往與特定環(huán)境相適應,據此分析玉米產地的氣候條件一般是:_____。9.(10分)下圖為某干旱地區(qū)草場物質循環(huán)模式圖。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物質循環(huán)是指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在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之間循環(huán)。(2)自然界中的生產者,除了綠色植物,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兩種)。(3)圖中缺失一個重要的流程,請用箭頭和文字表示該過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化石燃料的燃燒會導致霧霾,但一定程度內的霧霾可自行散去。這說明生態(tài)系統具有__________。(5)為保護生態(tài)平衡,該地大力進行環(huán)境整治,下列做法可以實現這一目的的有_______A.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提倡電動汽車的使用B.引人天敵,控制當地蟲害,以提高能量利用率C.對過度利用的草場。首先應封育,待恢復到較好狀態(tài)再適度利用D.大力植樹造林,促使草原加速向更穩(wěn)定的森林群落演替10.(10分)圖1為某地自然生態(tài)系統中碳循環(huán)示意圖,①?⑧代表生理過程,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1中所有生物共同組成一個__________,①?⑧中代表同一生理過程的是__________。(2)碳在無機環(huán)境和生物群落之間主要以__________形式進行循環(huán)。(3)若將該生態(tài)系統沒有的狼引入該生態(tài)系統,將可能造成該地區(qū)__________減少,請預測圖2坐標系中狼數量的變化曲線為_____型。若要調查狼的種群密度,應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4)狼被引入該生態(tài)系統后,建立了如圖3所示的食物關系,則狼與野狗屬于__________關系。(5)人類對生態(tài)系統的能量流動進行調查研究,其意義:一是__________,二是還可幫助人類建立人工生態(tài)系統,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11.(15分)2019年亞馬遜河流域的森林持續(xù)發(fā)生大火,給當地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如圖表示該生態(tài)系統的部分結構和功能,圖中A--D代表生態(tài)系統的生物成分,其中B為食草動物,①~⑩則代表碳元素流動的相應過程,回答下列問題:(l)圖中五種成分構成___________;分析圖示可知,圖中沒有標出的生態(tài)系統的組成成分是________。(2)該生態(tài)系統中碳元素以_____形式在A~D之間流動;圖示可以發(fā)生還原氫與氧氣結合的過程是______(填圖中序號)。(3)根據圖中營養(yǎng)結構,若要使D同化的能量增加100kJ,則至少需要第一營養(yǎng)級提供的能量為________kJ;B用于生長、發(fā)育和繁殖的能量流動去向是________。(4)亞馬遜河流域的森林持續(xù)發(fā)生大火,給當地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造成了嚴重的影響,這說明生物多樣性具有______價值。運用恢復生態(tài)學重建了該森林曾有的植物和動物群落,該過程屬于群落的______演替。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6小題,每小題6分,共36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1、C【解析】

基因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進行減數分裂產生配子的過程中,位于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隨同源染色體分離而分離,分別進入不同的配子中,隨配子獨立遺傳給后代,同時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進行自由組合。【詳解】A、根據題意分析,若兩對基因位于一對染色體上,則兩對基因之間不能自由組合,但是其產生配子的過程中可能發(fā)生交叉互換,因此F1在產生配子時可能發(fā)生基因重組,A錯誤;B、若兩對基因位于兩對染色體上,其中棒眼基因型在X染色體上的話,則F2雌蠅的表現型比例為3∶1∶3∶1,B錯誤;C、若F2雄蠅的表現型比例為3∶1∶3∶1,說明兩對基因相當于雜合子自交和測交實驗,進而說明兩對基因符合自由組合定律,且有一對基因在性染色體X上,C正確;D、雙隱性個體胚胎不能正常發(fā)育,并不影響基因是否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D錯誤。故選C。2、A【解析】

消毒是能是指使用較為溫和的物理或化學方法殺死物體表面和內部的部分微生物(不包括芽孢和孢子),滅菌是指用強烈的理化因素殺死物體表面和內部的所有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常用的接種方法有平板劃線法和稀釋涂布平板法,稀釋涂布平板法常用來統計樣品中活菌的數目?!驹斀狻緼、微生物接種技術的方法各不相同,但核心都是要防止雜菌污染,保證獲得純凈的培養(yǎng)物,A正確;B、在100℃煮沸5-6分鐘屬于煮沸消毒法,可殺死微生物細胞和一部分芽孢,B錯誤;C、在滅菌前,加入一定量的緩沖液以調節(jié)培養(yǎng)基的pH值,B錯誤;D、高壓蒸汽滅菌,只有當壓力表的壓力降到零時,才能打開排氣閥,擰松螺栓,打開蓋子,D錯誤。故選A。3、C【解析】

性狀是由基因控制的,控制性狀的基因組合類型稱為基因型。染色體分為常染色體和性染色體兩種。伴性遺傳指位于性染色體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狀表現出與性別相聯系的遺傳方式。自然界中由性染色體決定生物性別的類型,主要有XY型和ZW型,XY型在雌性的體細胞內,有兩個同型的性染色體,在雄性的體細胞內,有兩個異型的性染色體。由于生殖細胞或受精卵里的遺傳物質發(fā)生了改變,從而使發(fā)育成的個體患疾病,這類疾病都稱為遺傳性疾病,簡稱遺傳病。色盲分為全色盲和部分色盲(紅色盲、綠色盲、藍黃色盲等)。Ⅰ1和Ⅰ2生下了Ⅱ4,說明乙型色盲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由d基因控制。Ⅱ5不攜帶甲型色盲基因,但卻生下了患甲型色盲的患者,說明甲型色盲為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由a基因控制。【詳解】A、Ⅰ1和Ⅰ2的基因型分別是DdXAXa和DdXaY,A錯誤;B、Ⅱ5的基因型為D_XAY,與一個不含甲型色盲基因而含乙型色盲基因的攜帶者(DdXAXA)婚配,其后代全色盲個體的概率為0,B錯誤;C、在Ⅱ4(ddXAXa)和Ⅱ5(D_XAY)產生后代過程中,Ⅲ8患甲?。╔aXa),Ⅱ4、Ⅱ5個體可能發(fā)生了染色體畸變或基因突變,C正確;D、若乙型色盲產生的原因是基因的起始部位發(fā)生了突變,則不一定導致轉錄無法起始,也可能有其它的原因導致乙型色盲的產生,D錯誤。故選C。4、D【解析】

四個池塘實驗對照比較,隨著捕食者數量的增加,甲、丙種群數量越來越少,可見甲、丙是捕食者的主要食物來源;同時甲、乙、丙相對數量發(fā)生變化,說明捕食者數量會影響甲、乙、丙之間的競爭關系?!驹斀狻繌姆湃氩妒痴吆篁蝌降拇婊盥士芍?、丙兩種蝌蚪隨捕食者種類增加,存活率下降,而乙蝌蚪存活率增加,說明捕食者主要捕食甲和丙,A不符合題意;由表格提供的數據可以直接看出,隨著放入捕食者數目的增多,甲和丙的存活率減少,乙的存活率增加,說明蝌蚪的種間競爭結果可能受捕食者影響,B不符合題意;從池塘1的結果可知,三種蝌蚪競爭的結果是乙的存活率很低,甲和丙的存活率很高,此條件下的種間競爭可能導致乙消失,C不符合題意;因為捕食者主要捕食甲和丙,所以隨捕食者數量增加,甲和丙數量減少,與乙的競爭減弱,乙可獲得的資源增多,D符合題意。

故選D。5、D【解析】

減數分裂過程:(1)減數第一次分裂間期:染色體的復制。(2)減數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聯會,同源染色體上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交叉互換;②中期:同源染色體成對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④末期:細胞質分裂。(3)減數第二次分裂過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漸解體消失,出現紡錘體和染色體;②中期:染色體形態(tài)固定、數目清晰;③后期:著絲點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成為染色體,并均勻地移向兩極;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紡錘體和染色體消失?!驹斀狻緼、卵細胞形成過程中,減數第一次和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都會出現細胞質不均等分裂,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時細胞中存在同源染色體,A正確;B、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時,發(fā)生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此時細胞中染色單體和DNA數目相等,B正確;C、染色體和DNA數目相等的時期,即每條染色體上只有一個DNA分子,說明此時每條染色體上沒有姐妹染色單體,C正確;D、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時,由于著絲點分裂,導致染色體組數加倍,此時細胞中沒有同源染色體,D錯誤。故選D?!军c睛】本題比較基礎,考查細胞的減數分裂,要求考生識記細胞減數分裂的特點,掌握減數分裂不同時期的特點,能根據題干要求作出準確的判斷。6、C【解析】

種群的特征包括種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遷入率和遷出率、年齡組成和性別比例。其中,種群密度是種群最基本的數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對種群數量起著決定性作用;年齡組成可以預測一個種群數量發(fā)展的變化趨勢。種群的K值即環(huán)境容納量,K值和環(huán)境有關?!驹斀狻緼、調查活動能力強的動物的種群密度常選用標志重捕法,水蚤活動能力較弱,通常集群分布,不宜采用標志重捕法,A錯誤;B、b時期水蚤種群數量曲線的斜率最大,證明此時水蚤的種群數量增長最快,b~c時期種群數量仍在增長,證明種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B錯誤;C、穩(wěn)定型年齡結構的特征是:種群中各年齡期個體數目比例適中,種群密度在一段時間內會保持穩(wěn)定,當水蚤種群數量穩(wěn)定在K1時,即d~e時期,其種群數量相對穩(wěn)定,滿足穩(wěn)定型年齡結構的特征,C正確;D、d時期種群數量基本保持穩(wěn)定,該時期的種群數量接近環(huán)境容納量,即一定空間中所能維持的種群最大數量。若出生率升高,則種群數量可能超過K,但受限于環(huán)境中的食物等條件,種群數量不可能大幅度提高,D錯誤。故選C?!军c睛】本題考查種群的特征、種群數量增長曲線、種群K值等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判斷能力,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二、綜合題:本大題共4小題7、次生演替標志重捕法垂直抵抗力穩(wěn)定性(或自我調節(jié)能力)水草→蟲類→鯉魚(或鯽魚)→人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物質循環(huán)蘑菇、細菌【解析】

1、群落水平結構和垂直結構: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的起伏、光照的陰暗、濕度的大小等因素的影響,不同地段往往分布著不同的種群,種群密度也有差別.例如,在森林中,在喬木的基部和其他被樹冠遮住的地方,光線較暗,適于苔蘚植物生存,而屬管轄的間隙或其他光照較充足的地方,則有較多的灌木和草叢。群落的垂直結構:在垂直方向上,生物群落具有明顯的分層現象.例如,在森林里,高大的喬木占據森林的上層,往下一次是灌木層和草本植物層。2、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區(qū)別:初生演替是指在一個從來沒有被植物覆蓋的地面,或者是在原來存在過植被、但被徹底消滅了的地方發(fā)生的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雖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條件基本保留,甚至還保留了植物的種子或其他繁殖體的地方發(fā)生的演替.可以看出,兩者的區(qū)別主要表現為起始條件不同?!驹斀狻浚?)在該池塘上發(fā)生的群落演替類型屬于次生演替;調查池塘中草魚的種群密度,草魚活動能力強,活動范圍廣,常采用的方法是標志重捕法;該生態(tài)系統中的挺水植物、浮游植物、沉底植物形成了群落的垂直結構。(2)抵抗力穩(wěn)定性和物種豐富度成正相關,改造后的生態(tài)系統生物組分增多,食物網變復雜,提高了生態(tài)系統的抵抗力穩(wěn)定性(或自我調節(jié)能力),該生態(tài)系統中營養(yǎng)級最多的一條食物鏈是水草→蟲類→鯉魚(或鯽魚)→人,共四個營養(yǎng)級。(3)該生態(tài)系統的能量來源是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消費者的新陳代謝和分解者的分解作用,能把有機物轉化成無機物,這體現了生態(tài)系統具有物質循環(huán)功能。圖中蘑菇、細菌屬于分解者?!军c睛】本題考查了生態(tài)農業(yè)中的能量流動的相關知識,分析清楚圖中生態(tài)系統的組成成分,同時理解該生態(tài)系統的意義。8、同位素標記法葉綠體基質不需要氣孔關閉,CO2進入減少玉米含有的PEP羧化酶對CO2具有很強的親和力,可以把濃度很低的CO2固定下來供給植物體利用,在進入植物內的CO2減少的情況下,仍可以維持細胞內較高的CO2濃度,此時光照強度增強,促進光合作用加強高溫干旱、光照強【解析】

由圖1可知,C4植物含有的PEP羧化酶對CO2具有很強的親和力,可以把濃度很低的CO2固定形成C4,C4分解產生的二氧化碳經過與C5固定形成C3,C3被還原形成有機物。分析圖2:在13:00時花生出現了“午休”,光合速率降低,而玉米的光合速率不僅沒有降低,反而升高了。【詳解】(1)科學家獲得圖1所示CO2的固定機制,需要研究CO2的轉移途徑,常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同位素標記法。(2)花生葉肉細胞中的CO2在葉綠體基質中被C5固定形成C3,該過程不需要消耗NADPH。(3)花生在13:00時出現“光合午休”,這是由于光照增強,溫度過高,部分氣孔關閉,二氧化碳進入減少,導致花生光合作用速率明顯下降;而玉米含有的PEP羧化酶對CO2具有很強的親和力,可以把濃度很低的CO2固定下來供給植物體利用,在進入植物內的CO2減少的情況下,仍可以維持細胞內較高的CO2濃度,并且此時光照強度增強,促進光合作用加強,所以此時玉米的光合作用速率不僅沒有下降,反而有所升高。(4)由于玉米能在較低的二氧化碳條件下固定并利用二氧化碳進行暗反應,所以氣孔關閉對其光合速率影響不大,據此可知玉米產地的氣候條件一般是高溫干旱、光照強。【點睛】本題考查了影響光合作用的環(huán)境因素,以及C3和C4植物的區(qū)別,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學知識要點,并能根據題意推測某些現象產生的原因。9、生物群落無機環(huán)境藍藻和硝化細菌牧草等植物→大氣中CO2庫一定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AC【解析】

有關“碳循環(huán)”,考生可以從以下一方面把握:(1)碳在無機環(huán)境中的存在形式主要是碳酸鹽和二氧化碳;(2)碳在生物群落中的存在形式主要是含碳有機物;(3)碳在生物群落和無機環(huán)境之間的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循環(huán);(4)碳在生物群落內部是以含碳有機物的形式流動;(5)碳循環(huán)過程為:無機環(huán)境中的碳通過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進入生物群落,生物群落中的碳通過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燃燒進入無機環(huán)境【詳解】(1)物質循環(huán)是指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在生物群落和無機環(huán)境之間循環(huán)。(2)生產者是能夠將CO2轉變成有機物的生物,除了綠色植物,還有硝化細菌和藍藻。(3)在碳循環(huán)過程中,各營養(yǎng)級都通過呼吸作用釋放CO2至大氣中的CO2庫,所以缺少牧草等植物→大氣中CO2庫這個過程。(4)生態(tài)系統具有一定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所以能夠經過一段時間再一定程度內清除霧霾。(5)A、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提倡電動汽車的使用,可以減少有害氣體的排放,A正確;B、盲目引人天敵,可能造成本地物種滅絕,生物多樣性降低,B錯誤;C、對過度利用的草場,首先應封育,待恢復到較好狀態(tài)再適度利用,有利于保護生態(tài)平衡,C正確;D、能否演替成森林是由當地的環(huán)境決定,如果當地氣候干旱則不能演替至森林階段,D錯誤。故選AC。【點睛】本題重點考查碳循環(huán),考生識記碳循環(huán)的基礎知識,生態(tài)系統的穩(wěn)定性的基礎等基本知識,能夠運用生態(tài)學原理解決回答(5)。10、生物群落②⑥⑦CO2生物多樣性S型標志重捕法捕食、競爭調整能量流動關系,使能量持續(xù)高效地流向對人類最有益的部分【解析】

1.研究生態(tài)系統的能量流動,可以幫助人們科學規(guī)劃設計人工生態(tài)系統,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實現了能量的多級利用,大大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同時也降低了對環(huán)境的污染;研究生態(tài)系統的能量流動,還可以幫助人們合理地調整生態(tài)系統中的能量流動關系,使能量持續(xù)高效的流向人類最有益的部分。題圖分析,圖1中甲是生產者,乙為消費者,丙為分解者;①表示光合作用,②⑥⑦分別表示三類生物的呼吸作用,這里分解作用的本質是呼吸作用,③表示植物的殘枝落葉流向分解者;④表示被捕食過程,⑤表示化石燃料燃燒,⑧表示消費者的糞便、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