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2024學年四川省資陽市安岳縣李家中學八年級(上)第三次月考物理試卷一、選擇題(共12題,每題3分,共36分)1.(3分)以下是一位中學生對自身情況的估測,其中合理的是()A.體溫約為26℃ B.眨一次眼約用1min C.手掌寬度約為50cm D.體重約為50kg2.(3分)如圖是乘坐過山車時的場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過山車沿軌道做勻速直線運動 B.游客乘坐過山車時發(fā)出的尖叫聲是聲帶振動產(chǎn)生的 C.以過山車為參照物,軌道是靜止的 D.小明看到地面上的建筑物在旋轉,選取的參照物可能是建筑物3.(3分)如圖所示的光現(xiàn)象中可以用光的折射解釋的是()A.后視鏡中的汽車 B.夜空中的光柱 C.池底變淺的游魚 D.湖水中的夕陽4.(3分)如圖所示,在注射器中吸入少量液態(tài)乙醚,用橡皮塞堵住注射孔,液態(tài)乙醚消失。下列選項中的物態(tài)變化與其相同的是()A.清晨,人在戶外呼出“白氣” B.雪水在屋檐下形成冰錐 C.洗手后,用熱風干手器將手烘干 D.寒冬,雪人沒有熔化卻變小了5.(3分)汽車電子后視鏡通過攝像頭成像,將車側后方路況呈現(xiàn)在顯示屏上,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攝像頭的鏡頭相當于一個凹透鏡 B.攝像頭成的是正立、縮小的虛像 C.當側后方車靠近攝像頭時,顯示屏上車的像變大 D.普通后視鏡與電子后視鏡成像原理相同6.(3分)如圖是近視眼成像的示意圖,要使光源S發(fā)出的光會聚在視網(wǎng)膜上成清晰的像S′,下面哪種方法能達到目的()A.在眼睛前放一塊合適的凸透鏡 B.在眼睛前放一塊合適的凹透鏡 C.發(fā)光點的位置向左移 D.發(fā)光點的位置向上移7.(3分)小昕在光具座的中間放一片帶小孔不透光的擋板,擋板左側支架上有兩個LED發(fā)光點,光點的顏色和位置信息如圖所示。在擋板右側放一光屏(未畫出),則選項中對兩個亮斑的顏色和位置表示最合理的是()A. B. C. D.8.(3分)如圖所示,將一束太陽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鏡上,在棱鏡后側光屏上的AB范圍內(nèi)觀察到了不同顏色的光,則()A.A的外側的光能使熒光物質(zhì)發(fā)光 B.只有AB之間有光 C.將溫度計放到A的外側示數(shù)會升得更高 D.該實驗證明了太陽光是單色光9.(3分)學校組織同學們一起觀看電影《長津湖》,感受我們偉大的社會主義國家的愛國情懷與戰(zhàn)友情誼,同時還聯(lián)想到許多與物理知識有關的現(xiàn)象()A.觀影時小華可以通過演員發(fā)出聲音的響度來分辨出自己熟悉的演員 B.觀影過程中,雖然看到銀幕發(fā)光,但是銀幕不屬于光源 C.電影播放是應用了凸透鏡成正立、放大的實像的原理 D.電影中戰(zhàn)士們帽子上布滿的霜是水凝華而形成10.(3分)除夕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除夕夜吃餃子也是北方人過節(jié)的重要習俗,小明在家仔細觀察了煮餃子的過程,下列語句中說法合理的是()A.餃子從冰箱拿出時表面有一層“白霜”,“白霜”是凝固形成的 B.鍋中水沸騰后會停止吸熱,但溫度會繼續(xù)升高 C.打開鍋蓋,迎面撲來的一片白霧,是水蒸氣液化形成的 D.吹一吹碗中的餃子,加快水分蒸發(fā),蒸發(fā)放熱,會使餃子變涼11.(3分)如圖所示是從同一位置沿同一方向運動的甲、乙兩物體通過的路程。隨時間t變化的關系圖象,由圖象可知()A.甲和乙同時出發(fā) B.乙在3s后做勻速直線運動 C.甲運動時的平均速度為1.2m/s D.4s末甲、乙相距2m12.(3分)在做“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實驗時,實驗小組所描繪的圖象如圖所示。圖線中A、B、C三點分別與蠟燭在光具座上移動過程中的三個位置相對應。則下列論法正確的是()A.透鏡的焦距是20cm B.蠟燭從B對應的位置移動到C對應的位置的過程中,成的像逐漸變大 C.蠟燭處于B點對應的位置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D.蠟燭處于A點對應的位置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二、填空題(共4題,每空1分,共10分)13.(3分)親愛的同學請你應用所學的物理知識解答下列問題:(1)圖甲中停表的讀數(shù)是s;(2)如圖乙所示,是小明在溫暖的室內(nèi)用鋼尺測量兩枚相同紐扣直徑的情形cm。若只考慮到該紐扣熱脹冷縮的性質(zhì),在寒冷室外測量時測得紐扣的直徑會偏(選填“大”或“小”)。14.(2分)生活中常常有這樣的感受和經(jīng)歷,當你吃餅干或硬脆的食物時,如果用手捂緊自己的雙耳,這說明能夠傳聲,但是你身旁的人即使離得很近也聽不到明顯的聲音,這是因為。15.(3分)如圖所示,圖中tA、tB兩點坐標的溫度分別對應是某晶體物質(zhì)的熔點和沸點,若該晶體物質(zhì)某一時刻的溫度t<tA,該晶體物質(zhì)處于Ⅰ區(qū)域,是(選填“固”“液”或“氣”)態(tài);若該晶體物質(zhì)由Ⅲ區(qū)域的狀態(tài)直接到Ⅰ區(qū)域狀態(tài)時,該晶體物質(zhì)發(fā)生(填物態(tài)變化名稱)現(xiàn)象,且熱。16.(2分)一物體做變速直線運動先用時10s通過40m的路程,再以2m/s的速度運動6s,則該物體在前10s內(nèi)的平均速度為,在這16s內(nèi)的平均速度為。三、作圖題(共3題,每題3分,共9分)17.(3分)如圖所示,小聰通過一平面鏡看到小貓要偷吃小魚。圖中畫出了入射光線和反射光線,但未標出光的傳播方向。請你在圖中用箭頭標出小聰看到小貓偷魚吃時的光的傳播方向18.(3分)畫出圖中S發(fā)出的光線經(jīng)平面鏡反射后過P點的光路。19.(3分)如圖所示,一條光線經(jīng)平面鏡反射后,過凸透鏡的焦點F射向凸透鏡。請在圖中畫出射向平面鏡的入射光線和經(jīng)凸透鏡后的折射光線。四、實驗題(共2題,每題2分,共20分)20.(10分)在如圖所示的斜面上測量小車運動的平均速度。讓小車從斜面的A點由靜止開始下滑,分別測出小車到達B點和C點的時間,即可測出不同階段的平均速度。(1)圖中AB段的路程sAB=cm,如果測得時間tAB=1.6s,則AB段的平均速度vAB=cm/s。(2)在測量小車到達B點的時間時,如果小車過了B點才停止計時,測得的AB段的平均速度vAB會偏。(3)為了測量小車運動過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學讓小車從B點由靜止釋放,測出小車到達C點的時間,理由是。21.(10分)小華同學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1)將點燃的蠟燭、光屏放在凸透鏡的兩側,并將燭焰、凸透鏡和光屏的中心調(diào)整到。(2)小華為了準確的知道凸透鏡的焦距,找到了平行光源,進行了如圖甲所示的實驗。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可知cm。(3)將凸透鏡固定在圖乙中的光具座上,位于50cm刻度線處,光屏和點燃的蠟燭位于凸透鏡兩側。小華將蠟燭移至35cm刻度線處,直到光屏上出現(xiàn)了燭焰清晰的像,則該像是倒立、的實像,(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利用了這條規(guī)律。(4)若保持圖乙中凸透鏡和光屏的位置不變,小華將蠟燭移動到15cm刻度線處,在光屏上得不到清晰的像。如果把凸透鏡看成人的眼睛,則此時成像情況相當于(選填“近視眼”或“遠視眼”)的形成原因。五、計算題(共3題,21題7分,22題8分,23題10分,共25分)22.(7分)聰聰背著書包去上學,她先以1m/s的速度走了30s,原地休息了60s(1)聰聰前30s走的路程是多少?(2)聰聰走后32m的平均速度是多少?(3)聰聰全程的平均速度為多少?23.(8分)周末,牛牛同學和牛爸進行了一次測車速的實踐活動,牛牛站在平直公路邊的C點。牛爸駕車從遠處沿平直公路勻速駛向牛牛,二人同時開始計時,且牛爸在A點進行第一次鳴笛。牛牛2s后聽到鳴笛的聲音,牛牛1s后再次聽到鳴笛聲。(1)假設聲速為340m/s,則他們測得牛爸駕駛汽車的速度是多少?(2)假設第二次鳴笛后牛爸繼續(xù)駕車行駛1min,則此時汽車與C點的距離是多少?24.(10分)發(fā)生交通事故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況時汽車不能立即停止。駕駛員從發(fā)現(xiàn)前方道路有異常情況到踩下剎車開始制動需要一段時間,這段時間叫反應時間,在這段時間里汽車通過的距離叫反應距離,汽車又前進一段距離,這段距離叫制動距離。制動距離與踩下剎車時的汽車速度有關,行駛中突遇緊急情況,駕駛員從發(fā)現(xiàn)緊急情況到汽車最終靜止的過程中,其中制動距離階段用時4s。求:(1)制動距離階段汽車的平均速度;(2)駕駛員的反應時間;(3)該車勻速駛入某超聲測速路段,當與測速儀的距離OA=45m時(如圖乙),測速儀向小車發(fā)出超聲波,超聲波的速度為340m/s。請通過計算判斷該車在此路段是否超速?2023-2024學年四川省資陽市安岳縣李家中學八年級(上)第三次月考物理試卷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選擇題(共12題,每題3分,共36分)1.(3分)以下是一位中學生對自身情況的估測,其中合理的是()A.體溫約為26℃ B.眨一次眼約用1min C.手掌寬度約為50cm D.體重約為50kg【答案】D【解答】解:A、人體正常體溫在37℃左右,故A不合理;B、人們常用“眨眼之間”形容時間短,故B不合理;C、中學生手掌寬度在8cm左右;D、成年人質(zhì)量(平常稱為體重)在65kg左右,在50kg左右。故選:D。2.(3分)如圖是乘坐過山車時的場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過山車沿軌道做勻速直線運動 B.游客乘坐過山車時發(fā)出的尖叫聲是聲帶振動產(chǎn)生的 C.以過山車為參照物,軌道是靜止的 D.小明看到地面上的建筑物在旋轉,選取的參照物可能是建筑物【答案】B【解答】解:A、過山車在軌道上,故A錯誤;B、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故B正確;C、過山車相對于軌道的位置改變,過山車相對運動;D、小明看到地面上的建筑物在旋轉,故D錯誤;故選:B。3.(3分)如圖所示的光現(xiàn)象中可以用光的折射解釋的是()A.后視鏡中的汽車 B.夜空中的光柱 C.池底變淺的游魚 D.湖水中的夕陽【答案】C【解答】解:A.汽車的后視鏡是凸面鏡,后視鏡中的汽車是光的反射形成的。B.夜空中的光柱是由于光是沿直線傳播形成的,故B不合題意。C.池底游魚是光線通過水、空氣進入人眼看到魚的像,故屬于光的折射現(xiàn)象。D.湖水中的夕陽是由于光的反射現(xiàn)象形成的,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4.(3分)如圖所示,在注射器中吸入少量液態(tài)乙醚,用橡皮塞堵住注射孔,液態(tài)乙醚消失。下列選項中的物態(tài)變化與其相同的是()A.清晨,人在戶外呼出“白氣” B.雪水在屋檐下形成冰錐 C.洗手后,用熱風干手器將手烘干 D.寒冬,雪人沒有熔化卻變小了【答案】C【解答】用橡皮塞堵住注射孔,向外拉動活塞,乙醚由液態(tài)變?yōu)闅鈶B(tài)是汽化現(xiàn)象;A.清晨,人在戶外呼出“白氣”,故此選項不符合題意;B.雪水在屋檐下形成冰錐,水從液態(tài)變?yōu)楣虘B(tài)是凝固現(xiàn)象;C.洗手后,用熱風干手器將手烘干,故此選項符合題意;D.寒冬,雪人沒有熔化卻變小了,故此選項不符合題意。故選:C。5.(3分)汽車電子后視鏡通過攝像頭成像,將車側后方路況呈現(xiàn)在顯示屏上,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攝像頭的鏡頭相當于一個凹透鏡 B.攝像頭成的是正立、縮小的虛像 C.當側后方車靠近攝像頭時,顯示屏上車的像變大 D.普通后視鏡與電子后視鏡成像原理相同【答案】C【解答】解:ABC、攝像頭的鏡頭是一個凸透鏡,成倒立;當側后方車靠近攝像頭時,像距變大,故C正確;D、普通后視鏡是凸面鏡;而電子后視鏡利用的是凸透鏡成像,兩者的原理不相同。故選:C。6.(3分)如圖是近視眼成像的示意圖,要使光源S發(fā)出的光會聚在視網(wǎng)膜上成清晰的像S′,下面哪種方法能達到目的()A.在眼睛前放一塊合適的凸透鏡 B.在眼睛前放一塊合適的凹透鏡 C.發(fā)光點的位置向左移 D.發(fā)光點的位置向上移【答案】B【解答】解:由圖可知,圖中的入射光線會聚在視網(wǎng)膜的前方;近視眼是由于晶狀體對光線的會聚作用太強,使遠處物體射來的光線會聚在視網(wǎng)膜的前方,就需要在光線進入人的眼睛以前發(fā)散一下,發(fā)光點的位置不管是向左移還是向上移都不能達到目的。故選:B。7.(3分)小昕在光具座的中間放一片帶小孔不透光的擋板,擋板左側支架上有兩個LED發(fā)光點,光點的顏色和位置信息如圖所示。在擋板右側放一光屏(未畫出),則選項中對兩個亮斑的顏色和位置表示最合理的是()A. B. C. D.【答案】B【解答】解:根據(jù)光的直線傳播的知識,可知紅色光點發(fā)出的光線穿過小孔之后,綠色光點發(fā)出的光線穿過小孔之后,如圖所示:擋板左側支架到小孔所在支架的水平距離為20cm,小孔所在的支架到光屏所在支架的水平距離為40cm,且紅、綠光點的距離為8cm×8cm=16cm。故選:B。8.(3分)如圖所示,將一束太陽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鏡上,在棱鏡后側光屏上的AB范圍內(nèi)觀察到了不同顏色的光,則()A.A的外側的光能使熒光物質(zhì)發(fā)光 B.只有AB之間有光 C.將溫度計放到A的外側示數(shù)會升得更高 D.該實驗證明了太陽光是單色光【答案】C【解答】解:A.AB范圍A的外側是紅外線,紅外線熱效應強,故A錯誤;B.太陽光經(jīng)三棱鏡后發(fā)生色散,圖中位置從A到B依次呈現(xiàn)紅、橙、黃、綠、藍、靛,AB之間為可見光,故B錯誤;C.AB范圍A的外側是紅外線,紅外線熱效應強,故C正確;D.該實驗證明了太陽光是復色光,是由多種色光組成的。故選:C。9.(3分)學校組織同學們一起觀看電影《長津湖》,感受我們偉大的社會主義國家的愛國情懷與戰(zhàn)友情誼,同時還聯(lián)想到許多與物理知識有關的現(xiàn)象()A.觀影時小華可以通過演員發(fā)出聲音的響度來分辨出自己熟悉的演員 B.觀影過程中,雖然看到銀幕發(fā)光,但是銀幕不屬于光源 C.電影播放是應用了凸透鏡成正立、放大的實像的原理 D.電影中戰(zhàn)士們帽子上布滿的霜是水凝華而形成【答案】B【解答】解:A、觀影時小華可以通過演員發(fā)出聲音的音色來分辨出自己熟悉的演員;B、銀幕是反射光,銀幕不屬于光源;C、電影播放是應用了凸透鏡成倒立,故C錯誤;D、電影中戰(zhàn)士們帽子上布滿的霜是水蒸氣凝華而形成。故選:B。10.(3分)除夕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除夕夜吃餃子也是北方人過節(jié)的重要習俗,小明在家仔細觀察了煮餃子的過程,下列語句中說法合理的是()A.餃子從冰箱拿出時表面有一層“白霜”,“白霜”是凝固形成的 B.鍋中水沸騰后會停止吸熱,但溫度會繼續(xù)升高 C.打開鍋蓋,迎面撲來的一片白霧,是水蒸氣液化形成的 D.吹一吹碗中的餃子,加快水分蒸發(fā),蒸發(fā)放熱,會使餃子變涼【答案】C【解答】解:A、“白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形成的小冰晶,故A錯誤;B、鍋中水沸騰后會不斷吸熱,故B錯誤;C、白霧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形成的小水珠,故C正確;D、吹一吹碗中的餃子,蒸發(fā)吸熱,故D錯誤。故選:C。11.(3分)如圖所示是從同一位置沿同一方向運動的甲、乙兩物體通過的路程。隨時間t變化的關系圖象,由圖象可知()A.甲和乙同時出發(fā) B.乙在3s后做勻速直線運動 C.甲運動時的平均速度為1.2m/s D.4s末甲、乙相距2m【答案】D【解答】解:A、由圖象知,故A錯誤;B、乙在前3s做勻速直線運動,故B錯誤;C、由圖象知,通過的路程為8m==8m/s;D、由圖象知甲=4m,乙在3s后為s乙=5m,然后靜止不動、乙兩物體、乙相距;Δs=s乙﹣s甲=6m﹣4m=2m,故D正確。故選:D。12.(3分)在做“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實驗時,實驗小組所描繪的圖象如圖所示。圖線中A、B、C三點分別與蠟燭在光具座上移動過程中的三個位置相對應。則下列論法正確的是()A.透鏡的焦距是20cm B.蠟燭從B對應的位置移動到C對應的位置的過程中,成的像逐漸變大 C.蠟燭處于B點對應的位置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D.蠟燭處于A點對應的位置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答案】D【解答】解:AC、由圖象知,此時凸透鏡成倒立,則該凸透鏡的焦距f=10cm;B、將蠟燭從B移動到C的過程中,物距變大,同時像變?。籇、當蠟燭在A點時,2f>u>f、放大的實像。故選:D。二、填空題(共4題,每空1分,共10分)13.(3分)親愛的同學請你應用所學的物理知識解答下列問題:(1)圖甲中停表的讀數(shù)是217.5s;(2)如圖乙所示,是小明在溫暖的室內(nèi)用鋼尺測量兩枚相同紐扣直徑的情形1.50cm。若只考慮到該紐扣熱脹冷縮的性質(zhì),在寒冷室外測量時測得紐扣的直徑會偏小(選填“大”或“小”)。【答案】(1)217.5;(2)1.50;小。【解答】解:(1)在停表的中間表盤上,1min分為兩個小格,指針在“3”和“4”之間;在停表的大表盤上,所以一個小格代表0.1s,所以此時秒針指示的時間為37.8s;(2)由圖知:刻度尺上1cm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的長度是0.3cm=1mm;左側紐扣圓心與4.00cm對齊,右側紐扣圓心與8.50cm對齊;紐扣有熱脹冷縮的性質(zhì),在寒冷室外,測得紐扣的直徑會偏小。故答案為:(1)217.5;(2)1.50;小。14.(2分)生活中常常有這樣的感受和經(jīng)歷,當你吃餅干或硬脆的食物時,如果用手捂緊自己的雙耳,這說明固體能夠傳聲,但是你身旁的人即使離得很近也聽不到明顯的聲音,這是因為固體傳聲效果比氣體好?!敬鸢浮抗腆w;固體傳聲效果比氣體好。【解答】解:當自己吃餅干或者硬而脆的食物時發(fā)出的破裂聲是經(jīng)過頭部骨骼直接傳到自己的聽覺神經(jīng)的,如果再用手捂緊自己的雙耳,自己的耳朵聽起來就覺得聲響較大。旁邊的同學往往卻聽不到明顯的聲音,是因為食物發(fā)出的破裂聲經(jīng)過空氣傳到同學耳朵的過程中,且氣體比固體傳聲效果差。故答案為:固體;固體傳聲效果比氣體好。15.(3分)如圖所示,圖中tA、tB兩點坐標的溫度分別對應是某晶體物質(zhì)的熔點和沸點,若該晶體物質(zhì)某一時刻的溫度t<tA,該晶體物質(zhì)處于Ⅰ區(qū)域,是固(選填“固”“液”或“氣”)態(tài);若該晶體物質(zhì)由Ⅲ區(qū)域的狀態(tài)直接到Ⅰ區(qū)域狀態(tài)時,該晶體物質(zhì)發(fā)生凝華(填物態(tài)變化名稱)現(xiàn)象,且放熱?!敬鸢浮抗?;凝華;放?!窘獯稹拷猓簻囟鹊陀谌埸c時物質(zhì)是固態(tài),溫度高于熔點低于沸點時物質(zhì)是液態(tài);所以,在Ⅱ區(qū)域是液態(tài);若該晶體物質(zhì)由Ⅲ區(qū)域的狀態(tài)直接到Ⅰ區(qū)域狀態(tài)時,是凝華過程;故答案為:固;凝華;放。16.(2分)一物體做變速直線運動先用時10s通過40m的路程,再以2m/s的速度運動6s,則該物體在前10s內(nèi)的平均速度為4m/s,在這16s內(nèi)的平均速度為3.25m/s。【答案】4m/s;3.25m/s?!窘獯稹拷猓涸撐矬w在前10s內(nèi)的平均速度:v1===4m/s;該物體以2m/s的速度運動2s通過的路程為:s2=v2t3=2m/s×6s=12m,則16s內(nèi)通過的總路程為:s=s5+s2=40m+12m=52m,則這16s內(nèi)的平均速度為:v===3.25m/s。故答案為:6m/s;3.25m/s。三、作圖題(共3題,每題3分,共9分)17.(3分)如圖所示,小聰通過一平面鏡看到小貓要偷吃小魚。圖中畫出了入射光線和反射光線,但未標出光的傳播方向。請你在圖中用箭頭標出小聰看到小貓偷魚吃時的光的傳播方向【答案】見試題解答內(nèi)容【解答】解:根據(jù)光的反射定律,首先做入射光線與反射光線的角平分線即法線。故答案為:如圖所示。18.(3分)畫出圖中S發(fā)出的光線經(jīng)平面鏡反射后過P點的光路?!敬鸢浮恳娫囶}解答內(nèi)容【解答】解:過鏡面作出點S的對稱點S′,即為點光源S在平面鏡中的像,即為入射點(反射點),如下圖所示:19.(3分)如圖所示,一條光線經(jīng)平面鏡反射后,過凸透鏡的焦點F射向凸透鏡。請在圖中畫出射向平面鏡的入射光線和經(jīng)凸透鏡后的折射光線?!敬鸢浮恳娫囶}解答內(nèi)容【解答】解:(1)過平面鏡的反射點垂直鏡面作出法線,因為反射光線與鏡面的夾角為30°,則入射角也為60°;(2)過焦點的光線經(jīng)凸透鏡折射后折射光線平行于主光軸;如圖所示:四、實驗題(共2題,每題2分,共20分)20.(10分)在如圖所示的斜面上測量小車運動的平均速度。讓小車從斜面的A點由靜止開始下滑,分別測出小車到達B點和C點的時間,即可測出不同階段的平均速度。(1)圖中AB段的路程sAB=40.0cm,如果測得時間tAB=1.6s,則AB段的平均速度vAB=25.0cm/s。(2)在測量小車到達B點的時間時,如果小車過了B點才停止計時,測得的AB段的平均速度vAB會偏小。(3)為了測量小車運動過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學讓小車從B點由靜止釋放,測出小車到達C點的時間不正確,理由是因為所測時間不是運動過程中下半程的時間;小車從A到C的過程中通過B點時的速度不為0;小車通過AC段的時間與AB段的時間之差才是下半程BC段的時間?!敬鸢浮浚?)40.0;25.0;(2)小;(3)不正確;因為所測時間不是運動過程中下半程的時間;小車從A到C的過程中通過B點時的速度不為0;小車通過AC段的時間與AB段的時間之差才是下半程BC段的時間。【解答】解:(1)小車運動距離sAB=80.0cm﹣40.0cm=40.5cm,tAB=1.6s,小車通過AB段的平均速度:vAB===25.8cm/s;(2)如果讓小車過了B點才停止計時,會導致時間的測量結果偏大知,平均速度會偏小;(3)所測時間不是運動過程中下半程的時間;小車從A到C的過程中通過B點時的速度不為0,因此他的做法不正確。故答案為:(1)40.0;25.6;(2)??;(3)不正確;因為所測時間不是運動過程中下半程的時間;小車通過AC段的時間與AB段的時間之差才是下半程BC段的時間。21.(10分)小華同學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1)將點燃的蠟燭、光屏放在凸透鏡的兩側,并將燭焰、凸透鏡和光屏的中心調(diào)整到同一高度。(2)小華為了準確的知道凸透鏡的焦距,找到了平行光源,進行了如圖甲所示的實驗。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可知10.0cm。(3)將凸透鏡固定在圖乙中的光具座上,位于50cm刻度線處,光屏和點燃的蠟燭位于凸透鏡兩側。小華將蠟燭移至35cm刻度線處,直到光屏上出現(xiàn)了燭焰清晰的像,則該像是倒立、放大的實像,投影儀(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利用了這條規(guī)律。(4)若保持圖乙中凸透鏡和光屏的位置不變,小華將蠟燭移動到15cm刻度線處,在光屏上得不到清晰的像。如果把凸透鏡看成人的眼睛,則此時成像情況相當于近視眼(選填“近視眼”或“遠視眼”)的形成原因。【答案】(1)同一高度;(2)10.0;(3)放大;投影儀;(4)近視眼。【解答】解:(1)實驗中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實驗前應將燭焰、光屏的中心大致調(diào)整到同一高度處;(2)由甲圖知,焦點到凸透鏡的距離為60.0cm﹣50.0cm=10.7cm;(3)小華將蠟燭移至35cm刻度線處,此時的物距為15.0cm,成倒立,其應用是投影儀;(4)凸透鏡和光屏的位置不變,將物體遠離透鏡,相當于近視眼。故答案為:(1)同一高度;(2)10.0;投影儀。五、計算題(共3題,21題7分,22題8分,23題10分,共25分)22.(7分)聰聰背著書包去上學,她先以1m/s的速度走了30s,原地休息了60s(1)聰聰前30s走的路程是多少?(2)聰聰走后32m的平均速度是多少?(3)聰聰全程的平均速度為多少?【答案】(1)聰聰前300s走的路程是30m;(2)聰聰走后32m的速度是0.8m/s;(3)聰聰全程的平均速度為0.48m/s。【解答】解:(1)由v=可知1=v1t6=1m/s×30s=30m;(2)由v=可知2===0.3m/s;(3)全程的路程:s=s1+s2=30m+32m=62m,全程所用的時間:t=t8+t2+t3=30s+40s+60s=130s;聰聰全程的平均速度:v==≈7.48m/s。答:(1)聰聰前300s走的路程是30m;(2)聰聰走后32m的速度是0.8m/s;(3)聰聰全程的平均速度為8.48m/s。23.(8分)周末,牛牛同學和牛爸進行了一次測車速的實踐活動,牛牛站在平直公路邊的C點。牛爸駕車從遠處沿平直公路勻速駛向牛牛,二人同時開始計時,且牛爸在A點進行第一次鳴笛。牛牛2s后聽到鳴笛的聲音,牛牛1s后再次聽到鳴笛聲。(1)假設聲速為340m/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版錨索施工項目質(zhì)量監(jiān)督及驗收合同4篇
- 二零二五版高校教師博士后工作合同范本2篇
- 2025年度個人食材采購與加工一體化服務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品牌冰箱環(huán)保認證與推廣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國際會議外籍嘉賓邀請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公共場所安全管理服務協(xié)議3篇
- 2025版國際合作項目合同中因國際關系變化情勢變更的合同修訂條款4篇
- 二零二五年度企業(yè)專利技術評估與交易合同3篇
- 2025年度商業(yè)地產(chǎn)租賃轉租與廣告投放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房屋抵押貸款貸款期限延長合同3篇
- 第三單元名著導讀《經(jīng)典常談》知識清單 統(tǒng)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
- 第十七章-阿法芙·I·梅勒斯的轉變理論
- 焊接機器人在汽車制造中應用案例分析報告
- 合成生物學在生物技術中的應用
- 中醫(yī)門診病歷
- 廣西華銀鋁業(yè)財務分析報告
- 無違法犯罪記錄證明申請表(個人)
- 大學生勞動教育PPT完整全套教學課件
- 繼電保護原理應用及配置課件
- 《殺死一只知更鳥》讀書分享PPT
- 蓋洛普Q12解讀和實施完整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