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屆柳州鐵路第一中學高三語文第一學期期末統(tǒng)考試題含解析_第1頁
2025屆柳州鐵路第一中學高三語文第一學期期末統(tǒng)考試題含解析_第2頁
2025屆柳州鐵路第一中學高三語文第一學期期末統(tǒng)考試題含解析_第3頁
2025屆柳州鐵路第一中學高三語文第一學期期末統(tǒng)考試題含解析_第4頁
2025屆柳州鐵路第一中學高三語文第一學期期末統(tǒng)考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屆柳州鐵路第一中學高三語文第一學期期末統(tǒng)考試題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碼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條形碼區(qū)域內(nèi)。2.答題時請按要求用筆。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答題卡各題目的答題區(qū)域內(nèi)作答,超出答題區(qū)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卷上答題無效。4.作圖可先使用鉛筆畫出,確定后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描黑。5.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絲綢之路以絲綢為名,卻不以絲綢貿(mào)易為限,包含著更豐富的內(nèi)容,但物質(zhì)文化交流是其重要內(nèi)容,互通有無、利益訴求,讓道路穿越沙漠綠洲、跨過崇山激流,讓不同區(qū)域、不同語言、不同膚色的人群分享同一品質(zhì)的物質(zhì)文明。絲綢無疑是唐朝與吐蕃物質(zhì)交流中的代表和大宗?!杜f唐書·吐蕃傳》記載:“高宗嗣位.授弄贊(松贊干布)為駙馬都尉,封西??ね?,賜物二千段。”公元719年,“吐蕃遣使求和”,唐玄宗“因賜其柬帛,用修前好,以雜彩二千段賜贊普”(《冊府元龜·外臣部·通好》)。這不僅展現(xiàn)了絲綢作為賞賜物的特殊地位,而且也反映了在吐蕃地方受賜者的身份地位。茶葉是僅次于絲綢的稀罕之物。藏文史書《漢藏史集》記載了一個美妙傳神的故事,飛鳥銜來樹枝,浸泡杯中,為不思飲食的贊普祛除了疾病。贊普嘆為神奇,派人在漢藏交界地區(qū)找到了名為茶的植物,飲茶之風在吐蕃漸次興盛。唐人李肇《國史補》記載:“常魯公使西蕃,烹茶帳中。贊普問曰:‘此為何物?’魯公日:‘滌煩療渴,所謂茶也。’贊普曰:‘我此亦有?!烀鲋?,以指曰:‘此壽州者,此舒州者,此顧渚者?!薄纱丝梢?,該贊普儼然已是一位茶葉鑒賞專家。此外,唐朝中原地區(qū)的瓷器,連同制造工藝也傳到吐蕃地區(qū),并形成種類繁多的系列,乃至地方特色產(chǎn)品,在高原地區(qū)的百姓的生產(chǎn)生活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從漢藏文資料記載來看,文成公主進藏、唐蕃古道暢通是絲綢、茶葉和瓷器等中原地區(qū)出產(chǎn)的物品進入西藏地區(qū)的重要時機,但是,近年來西藏阿里故如甲木墓地的發(fā)現(xiàn),改變了我們對青藏高原地區(qū)絲綢之路的認識。這里發(fā)現(xiàn)的屬于公元3—5世紀、帶有“王侯”銘文和復雜鳥獸圖案的絲綢,被認為是迄今為止青藏高原地區(qū)發(fā)現(xiàn)的最早絲綢。這里還發(fā)現(xiàn)了距今有1800年之久的茶葉,以及青銅劍、漆器、陶器等,這些物品均非青藏高原本地出產(chǎn),而是來自中原地區(qū),或者與西北、西南地區(qū)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人們有理由相信穿越青藏高原地區(qū)的絲綢很早已經(jīng)出現(xiàn),并發(fā)揮最基本的溝通功能。通過絲綢之路從唐朝傳入吐蕃的不僅有大量物品,還有中原的物種和先進的生產(chǎn)及工藝技術。吐蕃使者向唐朝請賜蠶種及造酒、碾、皚、紙、墨之匠,均獲得允準。中原地區(qū)的菜種和種植技術也隨文成公主進藏、唐蕃文化交流傳入吐蕃地區(qū)。內(nèi)地的建筑技術、醫(yī)學、音樂、繪畫等也相繼傳入吐蕃,持續(xù)影響到青藏高原地區(qū)的百姓生活與社會發(fā)展進步。(摘編自張云《吐蕃絲綢之路與文化交流》)1.關于原文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絲綢、茶葉和瓷器等通過絲綢之路從中原傳入吐蕃,使人們享受到同一品質(zhì)的物質(zhì)文明。B.從史料看,中原歷代王朝對吐蕃的賞賜很多,不僅有絲綢等物品,還有技術以及工匠。C.中原地區(qū)的瓷器傳入吐蕃后很快融入了當?shù)匕傩盏纳a(chǎn)生活,并形成了自己的地方特色。D.西藏阿里故如甲木墓地發(fā)現(xiàn)的絲綢等物品,表明絲綢之路早在公元3世紀就已經(jīng)形成了。2.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首段指出絲綢之路不僅有絲綢貿(mào)易,還有更豐富的內(nèi)容,后四段主要以多物交流予以論證。B.文章以唐高宗和唐玄宗的事例,論述了吐蕃當時已經(jīng)成為唐的附屬國,兩國關系很融洽。C.引述《漢藏史集》和李肇《國史補》中的內(nèi)容,表明當時茶在吐蕃已是極為重要的物品。D.文章二、三段主要講唐蕃之間的物品交流,末段則強調(diào)內(nèi)地的物種、藝術等也傳入了吐蕃。3.原文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人們通過絲綢之路互通有無,在物品與技術的交流中,高原地區(qū)百姓的生活得到改善。B.如果絲綢不貴重,就不會有作為賞賜物的特殊地位,也無法反映出受賜者的身份地位。C.阿里出土的茶葉、青銅劍、陶器等距今有1800年之久,可見中原文化很早就對吐蕃產(chǎn)生影響。D.文成公主進藏促進了唐與吐蕃的文化交流,從而深遠影響了吐蕃的百姓生活與社會發(fā)展。2.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朱云字游,魯人也,徙平陵。少時通輕俠借客報仇長八尺余容貌甚壯以勇力聞年四十乃變節(jié)從博士白子友受《易》又事前將軍蕭望之受《論語》皆能傳其業(yè)好倜儻大節(jié),當世以是高之。元帝時,華陰守丞嘉上封事,言:“治道在于得賢。平陵朱云,兼資文武,忠正有智略,可使以六百石秩試守御史大夫,以盡其能。”上乃下其事問公卿。太子少傅匡衡對,以為:“大臣者,明王所慎擇也。而嘉猥稱云,欲令為御史大夫,妄相稱舉,疑有奸心,宜下有司案驗以明好惡?!奔胃傋3傻蹠r,安昌侯張禹以帝師位特進,甚尊重。云上書求見,曰:“愿賜尚方斬馬劍,斷佞臣一人以厲其余?!鄙蠁枺骸罢l也?”對曰:“安昌侯張禹?!鄙洗笈唬骸靶〕季酉掠樕?,廷辱師傅,罪死不赦。”御史將云下,云攀殿檻,檻折。云呼曰:“臣得下從龍逄、比干游于地下,足矣!未知圣朝何如耳?”御史遂將云去。于是左將軍辛慶忌免冠解印綬,叩頭殿下曰:“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誅;其言非,固當容之。臣敢以死爭?!睉c忌叩頭流血。上意解,然后得已。及后當治檻,上曰:“勿易!因而輯之,以旌直臣?!痹谱允侵蟛粡褪耍>盂固?,教授諸生。時出乘牛車從諸生,所過皆敬事焉。薛宣為丞相,云往見之。宣備賓主禮,因留云宿,從容謂云曰:“在田野亡事,且留我東閣,可以觀四方奇士。”云曰:“小生乃欲相吏邪?”宣不敢復言。云年七十余,終于家。病不呼醫(yī)飲藥。遺言以身服斂,棺周于身,土周于槨,為丈五墳,葬平陵東郭外。(節(jié)選自《漢書·卷六十七》,有刪改)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少時通輕俠借客/報仇/長八尺余/容貌甚壯/以勇力聞/年四十/乃變節(jié)從博上白子友受《易》/又事前將軍蕭望之受《論語》/皆能傳其業(yè)/B.少時通/輕俠借客報仇/長八尺余/容貌甚壯/以勇力聞/年四十乃變節(jié)/從博士白子友受《易》/又事前將軍蕭望之受《論語》/皆能傳其業(yè)/C.少時通輕俠/借客報仇/長八尺余/容貌甚壯/以勇力聞年四十/乃變節(jié)/從博士白子友受《易》/又事前將軍蕭望之受《論語>/皆能傳其業(yè)/D.少時通輕俠/借客報仇/長八尺余/容貌甚壯/以勇力聞/年四十/乃變節(jié)從博士白子友受《易》/又事前將軍蕭望之受《論語>/皆能傳其業(yè)/2.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易》,“五經(jīng)”之一,深富哲理,是傳播儒家思想的著作中最古老而深邃的經(jīng)典。B.封事,指密封的奏章,古時臣下上書陳奏秘密事項時,用皂囊封緘,以防泄密。C.御史大夫,官職名,西漢時相當于副丞相,以協(xié)助丞相綜理大政,偏重于監(jiān)察執(zhí)法。D.東閣,在這里并非“開我東閣門”中的“東閣”,而是指宰相招致、款待賓客的地方。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朱云才兼文武,得到世人尊重。華陰守丞因為朱云忠正而有智謀,向朝廷請求任命他為御史大夫;朱云帶領學生乘牛車出行時,探訪的人都對他很敬重。B.朱云直言諫凈,留下檻折佳話。朱云彈劾張禹,漢成帝很生氣,御史拉他下殿,他攀住欄桿不走,直至欄桿被拉斷;經(jīng)大臣辛慶忌勸解,他才被饒恕。C.朱云特立獨行,好倜儻有大節(jié)。致仕后的朱云遠離官場,居住在鄉(xiāng)野,教授學生;與宰相薛宣交往,薛宣邀他留在丞相府中,朱云謝絕了對方的好意。D.朱云恬淡無欲,要求死后薄葬。朱云病重時未請醫(yī)喝藥,臨終囑咐用便服入殮,棺木只需容身,墓穴只需容棺即可,家人遵其囑造了一丈五尺的小墳。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l)妄相稱舉,疑有奸心,宜下有司案驗以明好惡。(2)及后當治檻,上曰:“勿易!因而輯之,以旌直臣?!?.對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煉,最準確的一項是比之于埃及的金字塔、古希臘的神殿、古羅馬的斗獸場遺跡,一般修建于ー時,興盛于一時,以后就以純粹遺跡的方式保存著,讓人瞻仰,而中國的長城總是代代修建,代代拓伸,莫高窟千年始終血脈暢通,呼吸勻停。A.中國人比西方人更善于保護歷史遺跡。B.中國文明比西方文明更具有保存價值。C.中國文化比西方文化更具有創(chuàng)新性。D.中國文化比西方文化更具傳承性。4.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中國年畫里蘊藏著大量吉祥符號,每個符號都代表了人們在新年對生活的渴望,比如蝙蝠代表幸福,用柿子代表事事如意,用牡丹代表富貴,用花瓶代表平安……中國年畫有約2000年的歷史,年畫的肇始可以_______至漢。最先出現(xiàn)的是驅(qū)邪的門畫和種種神像。宋代雕版印刷術的興起,推動了民間年畫的蓬勃發(fā)展。至明清兩代,年畫產(chǎn)地逐漸形成。由于地域人文相異,各地年畫的風格______。年畫最興盛時,()。為了在時代轉(zhuǎn)型期保證傳統(tǒng)文化的活態(tài)存在與傳承,本世紀以來,中國文化界對各地的民間文化進行了_______的搶救。文化界對民間文化進行了________收集、記錄和整理。政府向民間文化遺產(chǎn)進行了國家名錄登記和傳承人牽頭的保護體系,并對非遺保護立法。各年畫產(chǎn)地都建立了年畫博物館,年畫在漸漸復活。1.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都恰當?shù)囊豁検茿.追敘大相徑庭史無前例地毯式B.追溯迥然不同史無前例地毯式C.追敘迥然不同空前絕后立體式D.追溯大相徑庭空前絕后立體式2.下列填入文中括號內(nèi)的語句,銜接最恰當?shù)囊豁検茿.在全國有100多個產(chǎn)地,國內(nèi)所有的省份都有分布。B.有100多個產(chǎn)地在我國,分布到全國所有的省份。C.在全國有100多個產(chǎn)地,分布到了國內(nèi)所有的省份。D.年畫產(chǎn)地在全國所有省份都有,有100多個。3.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shù)囊豁検茿.政府為民間文化遺產(chǎn)進行了國家名錄登記和傳承人牽頭的保護體系,并為非遺保護立法。B.政府對民間文化遺產(chǎn)建立了傳承人牽頭的保護體系和國家名錄,并對非遺保護立法。C.政府向民間文化遺產(chǎn)進行了國家名錄和傳承人牽頭的保護體系,并為非遺保護立法。D.政府為民間文化遺產(chǎn)建立了國家名錄和傳承人牽頭的保護體系,并為非遺保護立法。5.閱讀下面這首清詩,完成下列小題。清明前一日(清)李漁①正當離亂世,莫說艷陽天。地冷易寒食,烽多難禁煙。戰(zhàn)場花是血,驛路柳為鞭?;嫩怅P山隔,憑誰寄紙錢?(注)李漁(1611-約1679),清代劇作家及戲劇理論家。順治二年(1645年),清軍攻占南京,南明弘光政權滅亡。順治三年(1646年),清軍攻占金華并屠城,民族英雄朱大典全家自焚,詩人逃入深山,作此詩。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清明之前是寒食節(jié),這首詩是詩人對戰(zhàn)亂時期的寒食節(jié)的社會實錄,具有詩史的性質(zhì)。B.頷聯(lián)寫春寒料峭,詩人在戰(zhàn)火連天、輾轉(zhuǎn)顛簸的避亂生活中,吃冷食來紀念寒食節(jié)。C.頸聯(lián)用比喻手法,寫春天的紅花綠柳,猶如戰(zhàn)場上死傷者的鮮血和催馬廝斗的鞭子。D.尾聯(lián)詩人感嘆關山阻隔,無法祭掃,恨戰(zhàn)亂,念祖上,悼英雄,言簡意深,詩短情長。2.本詩從逃難者的視角來寫,把客觀現(xiàn)實和主觀感受完美交融,請結合詩歌前三聯(lián)簡要賞析。6.把下列句子補寫完整(1)______,陰晴眾壑殊。(王維《終南山》)(2)故木受繩則直,____。(荀子《勸學》)(3)______,到黃昏、點點滴滴。(李清照《聲聲慢》)(4)大行不顧細謹,_____。(司馬遷《史記》)(5)______,玉壺光轉(zhuǎn),一夜魚龍舞。(辛棄疾《青玉案?元夕》)(6)譬如平地,____,進,吾往也!(《論語?子罕》)(7)_____,禪房花木深。(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8)香霧云鬟濕,_____。(杜甫《月夜》)7.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題。安徒生的童話《皇帝的新衣》是一個家喻戶曉的故事。那位皇帝明明沒有穿衣服,為什么成人明明知道而不敢說,反倒說皇帝的新衣如何如何漂亮;最后還是一個孩子直截了當?shù)卣f,皇帝沒穿衣服,是光屁股,把事實戳穿呢?這就是因為成人知道皇帝的厲害,戳穿事實是要掉腦袋的,所以面對事實不敢說破。孩子還不懂世事,沒有什么顧慮,看到什么就說什么,所謂“童言無忌”。我國明代有一位思想家,叫李贄,他是一位思想很解放的學者。他寫過一篇文章《童心說》。他認為,一個詩人、作家最重要的品質(zhì)就是要有“童心”“赤子之心”。他說,一個人要是頭腦里塞滿了四書五經(jīng)、孔孟之道,那么他就有了所謂的“聞見”和“道理”,這“聞見”和“道理”就會把他的眼睛蒙蔽住,從而失去“童心”。喪失“童心”是非??膳碌?,因為這時候,人就成為“假人”,言就成為“假言”,文也隨之成為“假文”。只有保持“童心”,不為所謂的“聞見”和“道理”所遮蔽,“發(fā)乎情性,由乎自然”,以“最初一念之本心”去看世界,才能寫出天下之至文,成為一個具有獨創(chuàng)性的作家。這個道理許多藝術家都談到過。有的畫家說,牡丹花最難畫。因為你必須拋棄別人的眼光和自己以前眼光中的牡丹花形象,似乎是第一次看見這種牡丹花那樣驚奇,你才能畫出一朵新的屬于你的牡丹花,而不是別人畫過的或自己畫過的牡丹花。有一個現(xiàn)象是值得注意的。那些極富創(chuàng)造力的大師當然是成熟的、老練的,但他們往往憎恨自己的成熟和老練,期望能重新獲得童心,以兒童的天真直率的眼睛來看世界。畢加索有一次參觀了一個兒童畫展,感慨很多,他說:“我和他們一樣大時,就能夠畫得和拉斐爾一樣,但是我要學會像他們這樣畫,卻花去了我一生的時間。”另一位畫家柯羅說得更直接:“我每天向上帝祈禱,希望他使我變成一個孩子,就是說,他可以使我像孩子那樣不帶任何偏見地觀察自然?!碑斎?,使成人變成孩子,這連上帝也做不到,假如真有上帝的話。但人們可不可以使童心再現(xiàn)呢?這是可以的,那就是被某些心理學家稱為“第二次天真”。不過通往這“第二次天真”的路是困難重重的,因為成人已經(jīng)社會化了,連他對世界的看法也社會化了。當你看見一個新的事物,總是會用社會世俗賜給你的眼光去看它,于是你所看到的與別人看到的是一樣的,這里很少有新鮮感。如果你不愿像別人那樣去看,就意味著你必須與強大的社會化保持距離,擺脫陳規(guī)陋習和世俗之見。只有這樣,你才會或多或少獲得“第二次天真”,在更高的層次上恢復童心,以質(zhì)樸的、率真的、自由的、詩意的眼睛去面對世界。這時,世界就將像最初展現(xiàn)在兒童面前的一樣,充滿神奇,充滿詩一般的色彩和聲音,世界才會聽你調(diào)遣:太陽是甜甜的,晨霧是紅紅的,春天是喧鬧的,秋天是寂靜的;你可以從黃河里鉆進去,又可以從亞馬孫河里鉆出來;你可以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你可以從平凡中看出偉大,從偉大中又看出平凡……這時你才是一個富于獨創(chuàng)性的詩人、作家、畫家、音樂家……(選自《苦日子、甜日子:童慶炳美學隨筆》,上海人民出版社,有刪改)1.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李贄在他的《童心說》中認為,喪失“童心”為人為文就“假”了,這是很可怕的。B.那些極富創(chuàng)造力的大師們之所以憎恨自己的成熟和老練,是因為他們很難再獲童心。C.畫家柯羅每天向上帝祈禱,希望他能讓自己變成一個天真的孩子無憂無慮地生活。D.雖然通往“第二次天真”的路很難,因為成人已經(jīng)社會化了,但也不是無法實現(xiàn)的。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通過《皇帝的新衣》這一家喻戶曉的故事,例證擁有“童心”才能無所顧忌。B.文章從美學的角度來具體分析做人和創(chuàng)作的問題,提出“第二次天真”這一論題。C.文章可分為前后兩部分,分別談了“童心”的重要性和如何獲得“第二次天真”。D.文章采用“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式展開論證,邏輯嚴密,思路清晰。3.結合全文,簡要概括“童心”的重要性及如何重獲“第二次天真”。8.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遷徙的樹賈志紅⑴下午炫目的陽光把一個熱帶海濱城市鮮亮亮地推送到我眼前。我瞇著眼往廣場外望,看見了一排樹。我認識它們。這情形像在遙遠的陌生之地的人流中意外看到一個熟人的身影晃過,詫異之后,眼神和心思便跟著那個身影去了別處。⑵細長的葉子在午后明艷的太陽光下干凈深綠,有蠟質(zhì)的光芒。樹葉有小波紋狀的邊兒,均勻細密。特別之處在于它沒有樹冠,樹干直接披著滿身的樹葉,就那么錐子似的直挺挺指向天,而樹葉稠密,層層疊疊把樹干圍得嚴嚴實實……⑶沒錯,我的確認識它們。我首次見到這種樹,是在印度洋的彼岸,距離此地五千多公里的印度。我一直記得印度小伙阿布說的話,他說,這是偉大的阿育王樹,只有印度才有,只有印度的菩提迦耶才有。阿布當然是站在一排阿育王樹下說這番話的,我也站在樹下,正仰臉順著樹干往上看,發(fā)現(xiàn)阿育王樹之所以沒有樹冠,并不是它沒有樹枝,而是它的枝丫向下生長,倒置的方向使得阿育王樹像一座塔。兩千多年前印度歷史上最著名的君主阿育王,以護佛著稱,他廣建寺廟,推崇佛法。這外形如錐的樹恰似佛教中的尖塔,便被廣植于寺廟周圍,并被命名為阿育王樹,成為神圣的宗教植物。⑷阿布,他在樹名前冠之以偉大,語氣崇敬自豪,表情莊重。他令我相信只有印度,只有印度的菩提迦耶才有阿育王樹,這概念直到我離開印度都深信不疑。⑸現(xiàn)在,在達累斯薩拉姆,大街小巷,處處我都能看到阿育王樹,它幾乎是這座非洲城市道路兩側的景觀樹。時而成排,時而單株,葉子油光水亮,熱帶的陽光和濕潤的海洋,令這喜光喜濕的植物生機勃勃。⑹在這座城市游走,我見到了另一種樹,菩提樹。無獨有偶,它也和印度有關。一個周日的下午,我坐在樹下,樹冠形成的幾百平方米的濃陰阻隔了炎炎烈日。一陣風吹來,樹葉沙沙,整個下午,沙沙聲不絕于耳,宛如輕柔的述說。我又憶起了印度,菩提樹在印度也是佛教圣樹。在菩提迦耶的摩訶菩提寺,傳說釋迦摩尼修佛得道的那株菩提樹下,我也是坐了很久,席地而坐,等待一片菩提葉或是一枚菩提果降落在我身上。自然降落在身上的葉或果,傳說能帶來福緣。我抬頭望著菩提樹,它的葉和果,都有纖細但強韌的莖,不輕易折斷,不隨便飄落。⑺阿育王樹和菩提樹來自同一國度,又有著同樣的寓意,雖然在這廣袤的非洲,它們從佛壇上走了下來,進入凡俗,不再具有佛教意義,它們回到了樹本身,還原了一棵植物本來的屬性。但我還是習慣仰望它們。它們樹形過于高大偉岸,令渺小的人生出距離之感,縈繞枝葉間的古老神秘氣息又如自帶的光芒,拒人千里。⑻因工作的緣故在達累斯薩拉姆的大街小巷穿行,我遇到很多樹,除了阿育王樹和菩提樹,還有牙買加櫻桃樹、亞歷山大椰子樹以及在中國北方廣泛種植的石榴樹……⑼看樹的時候往往容易陷入遐思而忘了自己身處何地,比如在達累斯薩拉姆的印度人聚居區(qū),我就忘記了自己身在非洲,那滿街滿巷的印度人令我疑似身處遙遠的新德里或是瓦拉納西。像遠道遷徙而來的樹一樣,印度人是這個城市最多的外來族群。我在他們聚居的街區(qū)徜徉,印度神廟赫然聳立,戴著黃色花環(huán)的人在門口脫了鞋子神色肅穆地進去,店鋪里出售印度風情的服飾,餐廳飄來咖喱的氣味,印度女人們精致的紗麗在街巷閃現(xiàn)。在這個街區(qū),有更多的阿育王樹和菩提樹,親人一樣,人和樹互相依存。我在想,源于印度的阿育王樹和菩提樹,在達累斯薩拉姆如此之多,如此之繁茂,絕非僅僅是風、水,或者鳥兒的助力吧,終究,人,才是那更為重要的力量。⑽植物的自我遷徙或許不像我此前以為的那樣簡單輕松。當氣候變化、生存環(huán)境惡劣或相互競爭殘酷,一些首先感知的植物就如率先覺醒的人一樣。有一種叫作還魂草的植物,遇到大旱之年,瀕臨渴死的時候,它們能硬生生地把自己的根從土壤里掙脫出來,卷身成一個圓球,借助風力游走,直到遇到水源才恢復身形,扎下根,繼續(xù)生長。疼痛、悲壯不亞于人類族群的遷徙。⑾在達累斯薩拉姆的印度人居住區(qū)游逛的那段時期,我正在讀印度作家阿蘭達蒂?洛伊的《微物之神》。我沉湎在洛伊構筑的令人不忍卒讀的情節(jié)中,那印度式的、細致綿長的筆調(diào)將一個位于印度南部的家族故事寫得淚斑斑血淋淋。印度社會中頑固的種姓等級制度毀滅人的愛情和生命。處于賤民階層的維魯沙無罪而被警察凌辱、毒打致死,目睹暴行的小兄妹因驚懼而出現(xiàn)幻覺,他們喃喃自語著,維魯沙沒有死,沒有死,他逃到非洲去了,逃到非洲去了。⑿逃到非洲來,渡過印度洋,這是一塊新的大陸,沒有種姓的標記。一百多年前印度的世襲階級制度迫使成千上萬的印度人離開祖國漂洋過海來到非洲謀求機遇,像一粒種子尋求發(fā)芽的機會,像一棵幼苗尋求平等的陽光、空氣和水。一個多世紀過去了,當年背井離鄉(xiāng)的磨難換來如今商業(yè)階層地位的穩(wěn)固,現(xiàn)今印度人在達累斯薩拉姆的富裕程度遠超當?shù)卦用瘢麄兊呢敻辉诤芏囝I域是這個國家的經(jīng)濟支柱。一棵樹終于生了根,枝丫擴展,花葉繁茂。植物學上說植物長距離的向新環(huán)境遷移,本身也在不斷演化,在新地區(qū)產(chǎn)生新的后代種群。非洲大地上的印度人,一百多年,三代人,他們的根已經(jīng)深入這片大地,成為了非洲的一個民族。(原文刊發(fā)于《散文》2019年第3期,有刪改)1.下列對文章相關內(nèi)容和藝術特色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A.第(3)段說“我也站在樹下,正仰臉順著樹干往上看”,第(7)段說“但我還是習慣仰望它們”,其中的“仰臉”與“仰望”的含義是一樣的。B.第(6)段中“一陣風吹來,樹葉沙沙,整個下午,沙沙聲不絕于耳,宛如輕柔的述說”渲染了靜謐的氛圍,也為這種佛教圣樹增加了些許神秘色彩。C.作者在文中用細膩的筆觸描寫了各種樹的外在形態(tài),如葉子的“蠟質(zhì)的光芒”和“有小波紋狀的邊兒”以及“纖細但強韌的莖”等,形象生動。D.文章由植物的遷徙寫到人的遷徙,作者聯(lián)想到自己曾經(jīng)讀過的印度作家阿蘭達蒂?洛伊的作品《微物之神》,書中曲折的情節(jié)讓都他舍不得讀完。2.下列對文中第(10)段介紹還魂草習性情節(jié)在全文中所起作用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通過描寫還魂草為了生存,在惡劣環(huán)境中不懈抗爭,最終找到適合自己生存的環(huán)境的過程來寫印度人為了尋求生路而逃到非洲的血淚斑斑的歷史。B.結構上承上啟下,由植物的自我遷徙過渡到人類族群的遷徙。C.把渺小堅韌的還魂草與高大偉岸的阿育王樹和菩提樹進行對比,用還魂草象征低賤卑微的印度賤民階層。D.豐富了文章內(nèi)容,讓讀者對遷徙的理解更深入了,增強了文章的可讀性。9.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聽雨任文在故鄉(xiāng)北山貧瘠的那些歲月里,沒有電視可看,人們的日常生活非常單調(diào)。莊稼人日日耕作在田地里,唯有下雨的當兒可以清閑幾天,坐在炕頭上聽雨,享受一下難得的輕松和溫馨。春雨到來,淅淅瀝瀝,莊稼人的眉頭舒展了,心里樂開了花?!按河曩F似油”,難得的好雨。干枯的冬季過去了,小麥需要滋潤,土壤需要疏松,小苗需要養(yǎng)分,空氣需要濕潤。這時節(jié),蒙蒙細雨下起來,扛著鋤頭進村的農(nóng)人,笑嘻嘻推開院門,邊放鋤頭邊念叨:“好雨,好雨!”隨手取來毛巾擦干滿臉的雨水,身心輕松起來。男人架起二耶腿坐在炕沿,“吧嗒吧嗒”地吸著煙瞅著窗外;女人則洗手和面,趁著這閑暇搟面條或包餃子,餃子餡有的是,年前就曬干的蘿卜絲,這會兒正好用著。春雨蒙蒙,大人樂滋滋,小孩子更快樂,看不見大人臉上的愁眉不展,奔跑玩耍,自由自在。聽雨的日子,也給我們這些北山的孩子帶來了福音。春雨過后,小麥迅速成熟,玉米瘋長起來,形成綠色陣勢,鋪排開來,占領著季節(jié)里的一道長河。當人們還沉浸在綠色夢想中,夏雨突至,或連綿不斷,或傾盆而下,聽雨的日子漸漸浮現(xiàn)出絲絲憂愁。夏雨多變,經(jīng)常下個十天半月,讓人憂愁生厭,連綿的雨在檐下“滴滴瀝瀝”地響著,莊稼人只好在屋里轉(zhuǎn)悠。男人只顧吸煙吐煙圈,看天聽雨,煩了罵女人幾聲,女人不吭聲,只顧干手中的活兒。山里女人總有干不完的活,掃地、做飯……做不完的繁瑣事兒。可她知道男人心里煩呢,雨下個沒完,地里的玉米倒下了,怎么不煩呢?女人理解男人,雨住了氣就消了。雨下著下著,屋外的院子積滿了水,流不出去,男人挽起褲腿,披著蓑衣拿著鋤頭在檐下挖開水溝,水流走了,男人身上濕透了,女人給他換,濕衣服在火炕頭烤著,男人笑了,卷個紙煙吸著,很舒服!身旁的孩子試探著開口了:“肚子餓了,想吃飯呢?!迸巳プ鲲?,窗外的雨仍舊下著,孩子在檐下玩起柳條做的水輪轉(zhuǎn)……白雨天(北山人把下暴雨叫“白雨”),雨傾天覆地而來,很快就會遮住眼前的一切,山上山下一片白花花的雨霧,伴隨著雷鳴閃電,讓人驚恐不安、興奮異常。白雨到來時,北山莊稼人大多還在地里。一聲悶雷響,一團黑云扯過頭頂,眼前附近的村子看不見了,有人高喊:“白雨來了!”聞此呼聲,地里的人慌忙逃跑。人們未來得及跑回村子,暴雨就到了,只好就近避雨,雨點打落在地上,地上泛起了土泡兒。避雨的人家熱鬧起來,屋里坐滿了人,檐下站滿了人,你擠著我,我擠著你,說笑打鬧,無所顧忌。干渴的屋檐上已吊起了急落的水柱,地下頃刻積起了水洼。避雨的男女一邊聽雨一邊說笑,誰家的女娃有出息,嫁到了山外,誰家的男娃長得好,把山外的女子引進了山。愛打撲克牌的年輕人就地鋪排,玩得熱火朝天。有的小伙子拿個臉盆放在檐下,聽那“叮當叮當”響的樂聲,和著風聲、雨聲、雷聲一起,一片興奮和喜悅。白雨說下就下,說停就停。檐下的雨線止住了,屋里屋外的男女嘩啦一下就走開了,主人好意留客吃飯,勸也勸不住,大家熱鬧著扛起農(nóng)具匆忙回家。夏夜里,躺在炕上睡覺的北山人聽著屋外澇池里傳來“呱兒——呱兒——”的青蛙叫聲,忘記了疲勞和困苦,香甜地酣睡……秋雨連綿的日子,莊稼已收獲歸倉,這時節(jié),莊稼人難有靜下心來聽雨的閑心,那些玉米棒子要收拾架在樓上,大豆小豆需要通風晾曬。人們忙活起來,煤油燈下熬至深夜,拖著疲憊的身子躺下睡覺,男人呼嚕,女人也呼嚕,在風聲、雨聲、秋蟲的伴奏聲中睡一個踏實覺。雨歇,風住,天晴。抬頭看秋日的天空,格外地高遠,湛藍湛藍的,無一絲纖塵。1.下列對文本相關內(nèi)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首段交代了時間、地點、背景,既有總括全篇的作用,又是全篇的思想感情所在,奠定了文章親切溫馨的感情基調(diào)。B.作者圍繞著“聽雨”,以季節(jié)為順序,深情地描寫了北山人在艱苦的歲月中樸實繁忙又不失溫情的雨中農(nóng)家生活。C.散文從看似微不足道的生活細節(jié)中攝取素材,用樸素平實的語言寫了一段生存記憶,字里行間,流淌出絲絲溫情。D.作者善于觀察,注重描摹人物的語言、動作,欲抑先揚,在細膩的描繪中抒發(fā)情感,寄寓了對昔日故鄉(xiāng)生活的追憶和懷念。2.本文標題為“聽雨”,請概括文中農(nóng)人聽雨的情境?3.文章以對秋日晴空的描寫作結,有怎樣的藝術效果?請簡要賞析。10.閱讀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題送陳經(jīng)秀才序[宋]歐陽修①伊出陸渾①,略國南,絕山而下,東以會河。山夾水東西,北直國門,當雙闕。隋煬帝初營宮洛陽,登邙山南望,曰:“此豈非龍門邪!”世因謂之“龍門”,非《禹貢》所謂導河自積石而號龍門者也。然山形中斷,巖崖缺呀,若斷若鑱。當禹之治水九州,披山斬木,遍行天下,凡水之破山而出之者,皆禹鑿之,豈必龍門?②然伊之流最清淺,水濺濺鳴石間。刺舟隨波,可為浮泛;釣魴捉鱉,可供膳羞。山兩麓浸流中,無巖嶄頹怪盤絕之險,而可以登高顧望。自長夏而往,才十八里,可以朝游而暮歸。故人之游此者,欣然得山水之樂,而未嘗有筋骸之勞,雖數(shù)至不厭也。③然洛陽西都,來此者多達官尊重,不可輒輕出。幸時一往,則騶奴從騎吏屬遮道,唱呵后先,前儐旁扶,登覽未周,意已怠矣。故非有激流上下、與魚鳥相傲然徙倚之適也。然能得此者,惟卑且閑者宜之。④修為從事、子聰參軍、應之主縣簿、秀才陳生旅游,皆卑且閑者?!跸嗯c期于茲夜宿西峰,步月松林間,登山上方,路窮而返。明日,上香山石樓,聽八節(jié)灘,晚泛舟,傍山足夷猶而下,賦詩飲酒,暮已歸。后三日,陳生告予且西。予方得生,喜與之游也,又遽去,因書其所以游以贈其行。(注)①伊出陸渾:伊水發(fā)源于陸渾縣。1.對第①段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首先介紹伊水與龍門山的地理形勢。B.然后交代“龍門”這一名稱的由來。C.接著指出此龍門非《禹貢》中的龍門。D.最后想象夏禹鑿開龍門山缺口的過程。2.第③段連用兩個“然”字,請分析其表達效果。3.可填入第④段方框處的虛詞是()。A.因 B.而 C.則 D.且4.這篇贈序“獨辟蹊徑,意味雋永”,請對此加以賞析。11.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蒙恬者,其先齊人也。恬大父蒙鴦,自齊事秦昭王。莊襄王二年,攻趙,取三十七城。始皇七年,卒。鴦子曰武,武子曰恬。羅皐二十三年,蒙武為秦裨將軍,與王翦攻楚,大破之,殺項燕。蒙恬弟毅。始皇二十六年,蒙恬因家世得為秦將,攻齊,大破之,號為內(nèi)史。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將三十萬眾北逐見邳,收河南。筑長城因地形用制險塞起臨洮至遼東延袤萬馀里于是渡河據(jù)陽山逶蛇而北暴師于外十馀年,居上郡。是時蒙恬威振匈奴。始皇甚尊寵蒙氏,信任賢之。恬任外事而毅常為內(nèi)謀,名為忠信,故雖諸將相莫敢與之爭焉。始皇欲游天下,三十七年冬,行出游會稽,至沙丘成,秘之,群臣莫知。是時丞相李斯、公子胡亥、中車府令趙高常從。高雅得幸于胡亥,欲立之,乃與李斯陰謀立為太子,遣使以罪賜公子扶蘇、蒙恬死。扶蘇已死,蒙恬疑而復請之。胡亥已聞扶蘇死,即欲釋蒙恬。趙高恐蒙氏復貴而用事,怨之。趙高因為胡亥忠計,欲以滅蒙氏,乃言曰:“臣聞先帝欲舉賢立太子久矣,而毅諫曰‘不可’。以臣愚意,不若誅之?!焙ヂ牰得梢阌诖耙亚裘商裼陉栔堋手料剃?,已葬,太子立為二世皇帝,而趙高親近,日夜毀惡蒙恬,求其罪過,舉劾之。子嬰進諫曰:“誅殺忠臣而立無節(jié)行之人,是內(nèi)使群臣不相信而外使斗士之意離也,臣竊以為不可?!焙ゲ宦?。而遣御史之代,使者知胡亥之意,不聽蒙毅之言,遂殺之。二世又遣使者之陽周,恬曰:“臣將兵三十馀萬,身雖囚系,其勢足以倍畔,然自知必死而守義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不忘先主也?!笔拐咴唬?臣受詔行法于將軍,不敢以將軍言聞于上也。”蒙恬喟然太息曰:"我何罪于天,無過而死乎?"良久,徐曰:“恬罪固當死矣。起臨汰屬之遼東,城塹萬馀里,此其中不能無絕地脈哉?此乃恬之罪也?!蹦藚姿幾詺?。(節(jié)選自《史記?蒙恬列傳》)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筑長城/因地形/用制險/塞起臨洮/至遼東/延袤萬馀里/于是渡河/據(jù)陽山/逶蛇而北/B.筑長城/因地形/用制險塞/起臨洮/至遼東/延袤萬馀里/于是渡河/據(jù)陽山/逶蛇而北/C.筑長城/因地形/用制險/塞起臨洮/至遼東/延袤萬馀里,/于是渡河據(jù)陽/山逶蛇而北/D.筑長城/因地形/用制險塞/起臨洮/至遼東/延袤萬馀里/于是渡河據(jù)陽/山逶蛇而北/2.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一項是A.始皇是秦王嬴政的尊號,他認為“子議父、臣議君”不可取,取消了“謚號”傳統(tǒng)。B.拜指授予官職,類似的還有“除”“授”,“拔”“擢”“遷”“陟”則可表示升遷官職。C.戎狄是先秦時代華夏民族對西方和北方的非華夏部落的統(tǒng)稱,即對北戎和西狄的合稱。D.崩是對古代帝王之死的諱稱,太后與王后之死也可稱崩,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之死可稱薨。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蒙恬出身武將世家,戰(zhàn)功顯赫。他的祖父、父親都是秦國將軍,戰(zhàn)功卓著,他雖因家族得官,卻不同于普通的紈絡子弟,而是取得了超越祖輩的功勛。B.蒙恬忠貞不渝,盡心為國。他為秦國立下戰(zhàn)功,修筑長城,并威震匈奴,得到秦始皇的信任和重用。在被誣陷時,子嬰進諫皇上不要殺他。C.蒙恬得罪趙高,屢遭讒陷。趙高在始皇逝世后就想置他于死地,又在胡亥想釋放蒙恬時,堅執(zhí)不允,請求胡亥一定要殺掉蒙恬,以絕后患。D.蒙恬無罪被害,吞藥自盡。他總結自己的錯誤,認為自己不該修筑長城,因為修筑過程中一定會截斷地脈,這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他認識上的局限性。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高雅得幸于胡亥,欲立之,乃與李斯陰謀立為太子,遣使以罪賜公子扶蘇、蒙恬死。(2)身雖囚系,其勢足以倍畔,然自知必死而守義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不忘先主也。12.閱讀下面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有一種觀點認為:教育是競技比賽,贏在起點,贏得先機,贏得成功,愛拼才會贏。也有一種觀點認為:教育是生長、成長,無所謂輸贏,自然而然就好。站在基礎教育即將結束的今天,一路走來,你對“教育”一詞是怎么看的,說說你的理解。根據(jù)材料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看法。(注意)①角度自選,立意自定,題目自擬。②明確文體,不得寫成詩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襲、套作。

參考答案1、1.A2.B3.C【解析】1.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關于原文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此類試題解答時,一般先瀏覽選項,然后到文中找到與選項相關的語句,進行比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題要辨明檢索區(qū)間,確定對應語句;聯(lián)系上下文體會,要死摳字眼。B項,擴大范圍。文中只提及唐朝皇帝賞賜吐蕃,而選項卻擴大范圍,說“中原歷代王朝”。C項,條件不充分。原文說的是“唐朝中原地區(qū)的瓷器,連同制造工藝也傳到吐蕃地區(qū),并形成種類繁多的系列,乃至地方特色產(chǎn)品,在高原地區(qū)的百姓的生產(chǎn)生活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只有瓷器傳入吐蕃是無法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產(chǎn)品的,“制造工藝也傳到吐蕃地區(qū)”是至關重要的條件,不可或缺。D項,條件關系不當。結合文本內(nèi)容“近年來西藏阿里故如甲木墓地的發(fā)現(xiàn),改變了我們對青藏高原地區(qū)絲綢之路的認識。這里發(fā)現(xiàn)的屬于公元3—5世紀”分析,不能說明“絲綢之路早在公元3世紀就已經(jīng)形成了”。故選A。點睛:解答此類題的步驟是: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內(nèi)容?!昂Y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內(nèi)容一般范圍比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內(nèi)容是篩選和整合的基礎。具體來說,要探究文章的觀點,把握作者在文中體現(xiàn)的態(tài)度,篩選出文中使用的論據(jù)等。對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有個整體把握,篩選和整合信息時才會心中有數(shù)。第二步,把握題干,確定答題區(qū)間。第三步,將選項信息與原文語句內(nèi)容進行對應比較。選項信息的語言與原文語句內(nèi)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區(qū)別,命題者常通過改變敘述的方式來設置一些干擾項,解答時要認真核對,找出符合題干的選項。2.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此類試題解答時,第一步,逐項審查每一個選項有幾個分句,分句與分句之間是什么關系,一般的有因果、條件、假設、目的等關系。第二步,比對每一分句的意義在原文是否有依據(jù),分句與分句之間的邏輯關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據(jù)。B項,對事例所證明的論點分析不恰當。文章引述兩個皇帝的事例,旨在表面絲綢“是唐朝與吐蕃物質(zhì)交流中的代表和大宗”,并未提及“吐蕃當時已經(jīng)成為唐的附屬國”。故選B。3.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對作者觀點的理解。此類試題解答時,命題的手段為改變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內(nèi)容,此題主要從概念的內(nèi)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內(nèi)容較難,答題時首先閱讀題干,在文中找到題干對應的區(qū)位,然后仔細分析。C項,張冠李戴?!俺鐾恋牟枞~、青銅劍、陶器等距今有1800年之久”分析錯誤,從文中可知,距今有1800年之久的是茶葉,青銅劍、陶器的距今時間文中并無交代。故選C。2、1.D2.A3.A4.(1)虛妄地稱頌舉薦他恐怕懷有奸邪的想法。應該交給有關部門查驗來了解他的好壞。(2)后來要修治欄桿成諧說:“不要換了!就把舊欄桿修修.用它來表彰正直的臣子。”【解析】1.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的能力。斷句是解讀文言文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常見的斷句方法有名詞斷句、修辭斷句、對稱結構斷句、虛詞斷句等。文言斷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職名、文言虛詞、句子結構以及語段中動詞的賓語或補語等斷句。本題中劃線句的意思是“年輕時結交輕捷豪健的俠客,依靠俠客幫人報仇。他身高八尺多,容貌壯偉,憑借勇力聞名。四十歲時,才改變節(jié)操跟隨博士白子友學習《周易》,又跟隨前將軍蕭望之學習《論語》,都能夠傳承《周易》和《論語》?!薄敖杩蛨蟪稹钡闹髡Z是朱云,之前斷開,排除AB兩項;“年四十”強調(diào)年齡,引領后文,之前斷開,排除C項。故選D。2.本題考查文化常識的能力。重要的文化常識是一個高中生必須具有的基本常識。復習中要注意突出重點,不糾纏于細枝末節(jié),注意構建完整的知識網(wǎng)絡和體系,建立知識樹,同時加強積累,注重歸納,分類記憶。A項,“是傳播儒家思想的著作中……”錯誤,道家和儒家學派成型之前,《周易》已經(jīng)成書,后為道家和儒家所信奉。故選A。3.本題考查把握文章內(nèi)容要點和鑒賞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通讀全文,粗知大意,了解人物的作為,概括人物形象;其次對選項中的句子進行觀察,在原文中找出相關的句子,看看有沒有答非所問、偷換概念、以偏概全、混淆因果條件、輕重范圍失當?shù)葐栴},在此基礎上判斷正誤。A項,“忠正而有智謀”錯誤,只是華陰守丞認為的,而且“試守”的意思是試任,并不是直接任命。故選A。4.本題考查學生翻譯文言文的能力。翻譯句子,第一:理解文句大意,將所要翻譯的句子放入原文中,前貫后連,把握大意;第二:確定考查重點,命題者在命題時從文段中選擇的句子往往含有某些文言知識點,如詞類活用、特殊句式、重點實虛詞等,要通過審題抓住命題意圖,確定考查點;第三:連綴詞義成句,直譯求“字字落實”(留、刪、換),意譯求“文從字順”(調(diào)、補、變);第四:認真審讀檢查,書寫規(guī)范清楚。在確定文言句子中的語法現(xiàn)象全部落實到位后,做到書寫規(guī)范清晰。本題,(1)中“相”,動作偏指一方,他;“舉”,舉薦;“有司”,有關部門;“案”,查驗;(2)中“治”,修治;“易”,換;“旌”,表彰?!军c睛】翻譯題是區(qū)分度較大的題目,一定要注意直譯,注意重點字,還要注意文言句式,如果有考綱規(guī)定的“判斷句”“被動句”“賓語前置句”“定語后置句”“介賓短語后置句”“省略句”,在翻譯中一定要有所體現(xiàn)。參考譯文:朱云,字游,魯國人,后遷居平陵。年輕時結交輕捷豪健的俠客,依靠俠客幫人報仇。他身高八尺多,容貌壯偉,憑借勇力聞名。四十歲時,才改變節(jié)操跟隨博士白子友學習《周易》,又跟隨前將軍蕭望之學習《論語》,都能夠傳承《周易》和《論語》。喜歡倜儻灑脫的大節(jié),當時社會上的人因此而很看重他。漢元帝時,華陰縣守丞嘉向皇帝上呈密封的奏章,說:“治理的辦法在于得到賢才。平陵人朱云,文武兼?zhèn)?,忠正而有智謀,可以讓他以六百石的官秩試任御史大夫,以盡顯他的才能?!痹塾谑前堰@建議交付公卿研究,征詢意見。太子少傅匡衡在對策中認為:“大臣是圣明的君王謹慎地選擇的??墒羌螀s曲意稱頌朱云,想讓他擔任御史大夫,虛妄地稱頌舉薦他,恐怕懷有奸邪的想法,應該交給有關部門查驗來了解他的好壞?!奔尉挂虼双@罪。成帝時,安昌侯張禹憑借皇帝老師的身份得到破格提拔,(皇上)極為尊敬推崇他。朱云上書求見成帝,說:“請求陛下賜一口尚方斬馬劍,斬一個佞臣,以此來勸勉其他人?!背傻蹎枺骸澳阋獢氐氖钦l呀?”朱云答道:“安昌侯張禹?!背傻鄞笈溃骸澳阋粋€小官居于下位而毀謗上級,在朝廷上侮辱我的老師,罪死不赦!”御史拉朱云下朝堂,朱云攀住殿上的欄桿,欄桿被他拉斷。朱云大呼道:“微臣我得以和龍逄(夏桀時忠臣,因諫被殺)、比干(商紂時忠臣,因諫被殺)在九泉之下交往,也就滿足了!只是不知圣朝將要怎樣?”御史便把朱云拉了下去。這時左將軍辛慶忌摘掉官帽,解下宮印和綬帶,在大殿之上叩頭,說:“朱云一向以狂傲直率之名著稱于世。假如他說的有理,就不可誅殺;他說的不對,也應該寬容。臣斗膽以死相爭!”辛慶忌叩頭流血。(這樣)成帝的怒氣才消解,然后才饒了朱云。后來要修治欄桿,成帝說:“不要換了!就把舊欄桿修修,用它來表彰正直的臣子?!敝煸茝拇撕缶筒辉僮龉?,常居住在鄠縣鄉(xiāng)間,教授學生。有時帶領著學生們乘牛車出行,探訪的人都對他很敬重。薛宣為丞相,朱云前往拜見。薛宣以賓主之禮相待,并趁機挽留朱云住宿,很隨便地對朱云說:“您在田野間也沒有事,暫且留在我的東閣中,可以看看天下的奇士?!敝煸普f:“你以為我想當你的屬吏嗎?”薛宣就不敢再提這事。朱云七十多歲的時候,在家中去世。他病重時不請醫(yī)不喝藥。臨終囑咐用身上的便服入殮,棺木只需容身,墓穴只需容棺即可。(家人)只造個一丈五尺的小墳,(把他)埋葬在平陵東郭之外。3、D【解析】【分析】【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壓縮語段的能力。壓縮語段題的主要方法有:一是查找法,即在原文中尋找能表述主要信息的關鍵語句,如議論文中表述論點的語句,說明文中的中心句,記敘文中的過渡句,新聞中的導語均屬關鍵語句。二是刪減法,就是保留材料中主要信息,刪除次要信息。三是連綴法,即將符合題干要求的信息篩選整合,連綴成最終答案。根據(jù)語文,“代代修建,代代拓伸”“始終血脈暢通,呼吸勻?!蓖怀龅氖俏幕囊淮膫鞒泻蜕幌ⅲ虼藨撏怀觥皞鞒行浴?。故選D。4、1.B2.A3.D【解析】【分析】1.本題主要考查正確使用詞語的能力。此類試題解答的關鍵在于兩點:仔細審查該詞語的語言環(huán)境;注意對近義詞語的分析辨別。辨析近義詞語的關鍵就是要仔細分辨它們的細微差別。首先閱讀語境,把握語境含義,然后抓住相異語素,分析其意義差異,同時可聯(lián)系日常習慣用語,推斷詞語意義及用法。追溯:逆流而上,向江河發(fā)源處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來。追敘:一種敘述方式,在敘述時先寫出結果,然后再倒回頭去敘述經(jīng)過。第一空的語境是探尋年畫的發(fā)源,所以應該選擇“追溯”;迥然不同:意思是形容差別很大,一點兒也不相同。大相徑庭:表示彼此相差很遠或矛盾很大。第二空,根據(jù)上文“由于地域人文相異,各地年畫的風格”的表述,此處說的是各地年畫的風格差別很大,故應選擇“迥然不同”;史無前例:歷史上從來沒有過??涨敖^后:以前沒有過,以后也不會有,多用來形容非凡的成就或盛況。第三空,結合語境“本世紀以來,中國文化界對各地的民間文化進行了的搶救”,這種“搶救”,應該是之前沒有過的,但不能確定以后沒有,故應選擇“史無前例”;地毯式:全面的,沒有遺漏的。立體式:是指從空間、時間等各個角度出發(fā)。第四空,結合語境,“文化界對民間文化進行了收集、記錄和整理”,這種行為是應該是具體而全面的,故應選擇“地毯式”。故選B。2.本題考查語言表達準確、連貫的能力??忌鞔饡r應結合上下文語境分析,按照話題一致的原則或時間順序、邏輯順序等排列。本題中,前一分句是“年畫最興盛時”,主語是年畫,根據(jù)表述習慣,后一分句的主語往往承前省,故排除D;根據(jù)上下文可知,年畫是我國特有的傳統(tǒng)文化現(xiàn)象,B項,“有100多個產(chǎn)地在我國”則意味著其他國家也可能有,不符合事實,故排除B;年畫不具備主觀能動性,所以不能用“分布到了”這樣的表述,排除C。故選A。3.本題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命題者從一段文字中選擇一個句子,將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題中列出四種修改情形,要求選出修改最恰當?shù)囊环N。此類試題解答時,需要掌握病句的常見類型。常見的病句類型有:語序不當、搭配不當、成分殘缺或贅余、結構混亂、表意不明、不合邏輯等。錯誤一般可以分為兩類,凡是違反語法結構規(guī)律的叫語法錯誤,違反客觀事理的句子叫邏輯錯誤。解題時先確定邏輯類病句,再按照成分分析法排除語法類病句,常見的邏輯錯誤類病句有語序不當、結構混亂、不合邏輯等。文中畫線的句子“政府向民間文化遺產(chǎn)進行了國家名錄登記和傳承人牽頭的保護體系,并對非遺保護立法”中,“進行”和“保護體系”搭配不當,排除AC;“建立”和“國家名錄”搭配不當,排除B;介詞“向”運用不當,排除C;故選D?!军c睛】對于詞語題,第一要辨析詞義,包括詞語的語義側重點、詞語的詞義輕重、詞義范圍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義。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習慣、語法功能、使用對象等方面。解答詞語題,第一、逐字解釋詞語,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詞語潛在的感情色彩和語體色彩;第三、要注意詞語使用范圍,搭配的對象;第四、弄清所用詞語的前后語境,盡可能找出句中相關聯(lián)的信息;第五、從修飾與被修飾關系上分析,看修飾成分跟中心詞之間是否存在前后語義矛盾或者前后語義重復的現(xiàn)象。5、1.B2.①首聯(lián),“離亂世”是對嚴峻的客觀現(xiàn)實的概括:“莫說艷陽天”則是主觀感受,正當離亂時世,哪有閑情逸致去欣賞美好春光呢?②領聯(lián),是對動蕩生活的客觀描繪,難民們顛沛流離,只能食生冷之物度日,寒食節(jié)本來不準生火,可是今年偏偏烽火遍地,狼煙四起。一“易”一“難”,逃難之苦,哀傷彷徨之情,蘊蓄于字里行間。③頸聯(lián),“戰(zhàn)場花”“驛路柳”是客觀的自然現(xiàn)象,“花是血”“柳為鞭”則是流民心驚肉跳的主觀感受。情與景完美交融,賦予春天的自然景色以深刻的社會內(nèi)容?!窘馕觥俊痉治觥?.本題考查學生對詩詞綜合賞析能力。此類題綜合考查詩詞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個選項一個考點,幾乎涵蓋詩詞的所有內(nèi)容,注意結合全詩進行分析,主要的錯誤是意象的含義不對,手法不準確,手法的解說和藝術效果的分析不對,語言方面主要是風格不正確,內(nèi)容一般為曲解詩詞意思,答題時注意仔細辨析。本提要求選出“對詩歌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B項,難民顛沛流離,無法熟炊,只能食生冷之物度日,不是為了紀念寒食節(jié)。故選B。2.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語言、表達技巧和思想內(nèi)容的能力??忌獯饡r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經(jīng)歷及本詩詞的寫作背景,逐句翻譯詩句,然后把握詩歌的意象,分析詩歌營造了什么樣的意境,領悟作者表達了怎么樣的思想情感,思考詩歌中運用了哪些表現(xiàn)手法.最后得出答案。李漁是明末清初文學家、戲劇家、戲劇理論家、美學家。他經(jīng)歷了清軍攻占金華并屠城,詩人逃入深山,故作此詩。首聯(lián)“正當離亂世,莫說艷陽天”作者首先寫出了當時的社會現(xiàn)實環(huán)境——離亂世,而現(xiàn)實環(huán)境則影響到了作者的主觀感受,因為戰(zhàn)亂的紛擾,作者已沒有閑情逸致來欣賞艷艷高照的春天美景。而頷聯(lián)“地冷易寒食,烽多難禁煙”則是對客觀事實的描寫,同時也帶有一種自嘲的味道。寒食節(jié)根據(jù)風俗只能吃生冷的食物,但此時的逃難民眾卻不是為了過寒食節(jié)而吃冷的食物,而是因為逃難在野外,無法生火而不得不吃生冷的食物,同時,寒食節(jié)本來不準生火,可是今年偏偏烽火遍地,狼煙四起。作者通過這兩句寫出了逃難之苦。頸聯(lián)“戰(zhàn)場花是血,驛路柳為鞭”則是將客觀現(xiàn)實和主觀感受完美的結合了起來,戰(zhàn)場上盛開的花朵在難民的眼里是讓人觸目驚心的鮮血,而清明時節(jié)的依依柳枝則成了抽打在身上的皮鞭,此聯(lián)寫盡了離亂世中人們的感受,給讀者以深刻的震撼。6、分野中峰變金就礪則利梧桐更兼細雨大禮不辭小讓鳳簫聲動雖覆一簣曲徑通幽處清輝玉臂寒【解析】【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文的背誦、理解、默寫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寫和理解性默寫兩種類型。解答此類題,要求學生平時既要注意記憶、積累,同時在此基礎上加以理解、應用和賞析。答題時看清題目要求,本題屬于直接性默寫。寫錯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題默寫時需注意以下字詞書寫:礪、辭、簫、覆、簣、幽、清?!军c睛】此題考查學生名句默寫的能力。在默寫名句名篇時,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潔,字跡清楚,筆畫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誤寫。高考所選擇的名句大多出自課內(nèi)所學篇目,只有少數(shù)來自課外,該如何識記這些課內(nèi)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復雜,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經(jīng)常在這些“淺水灘”“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寫,光記不辨,不知道聯(lián)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來區(qū)分。所以在平時對名句記憶時要立足于對詩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既準確還不容易寫錯字,然后要立足于“寫”,不要背下來但得不到分數(shù)。7、1.C2.B3.①只有擁有“童心”,才能直面事實,無所顧忌。②只有擁有“童心”,才能“發(fā)乎性情,由乎自然”。③只有擁有“童心”,作品才具有獨創(chuàng)性。只有與社會保持一定的距離,擺脫陳規(guī)陋習和世俗之見,才能獲得“第二次天真”在更高的層次上恢復童心,以質(zhì)樸率真、自由詩意的眼光面對世界?!窘馕觥俊痉治觥?.本題考查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類試題解答時,命題的手段為改變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內(nèi)容,此題主要從概念的內(nèi)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內(nèi)容較難,答題時首先閱讀題干,在文中找到題干對應的區(qū)位,然后仔細分析。C項,“無憂無慮地生活”錯,結合原文“我每天向上帝祈禱,希望他使我變成一個孩子,就是說,他可以使我像孩子那樣不帶任何偏見地觀察自然”分析,應該是“不帶任何偏見地觀察自然”。故選C。2.本題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的論點、論據(jù)和論證方法的能力。此類試題解答時,第一步,逐項審查每一個選項有幾個分句,分句與分句之間是什么關系,一般的有因果、條件、假設、目的等關系。第二步,比對每一分句的意義在原文是否有依據(jù),分句與分句之間的邏輯關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據(jù)。B項,“從美學的角度來具體分析做人和創(chuàng)作的問題”錯誤。文章沒有具體分析“做人”的問題。結合“那些極富創(chuàng)造力的大師當然是成熟的、老練的,但他們往往憎恨自己的成熟和老練,期望能重新獲得童心,以兒童的天真直率的眼睛來看世界”“不過通往這‘第二次天真’的路是困難重重的,因為成人已經(jīng)社會化了,連他對世界的看法也社會化了”“這時你才是一個富于獨創(chuàng)性的詩人、作家、畫家、音樂家……”等分析,文章主要論述創(chuàng)作的問題,沒有具體分析“做人”的問題。故選B。3.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類題,要通讀文章,整體把握文章內(nèi)容大意,在此基礎上,仔細閱讀題干,明確題目要求,然后回歸文本,仔細閱讀,從中篩選出符合題目要求的信息,進行整合概括回答問題。對文章進行段落的劃分,篩選文中的重要語句,整合后作答。重點關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條作答。題干問的是“結合全文,簡要概括‘童心’的重要性及如何重獲‘第二次天真’”,本題為兩問。結合“只有保持‘童心’,不為所謂的‘聞見’和‘道理’所遮蔽,‘發(fā)乎情性,由乎自然’,以‘最初一念之本心’去看世界,才能寫出天下之至文,成為一個具有獨創(chuàng)性的作家”分析,只有擁有“童心”,才能直面事實,能“發(fā)乎性情,由乎自然”,作品才具有獨創(chuàng)性。結合“如果你不愿像別人那樣去看,就意味著你必須與強大的社會化保持距離,擺脫陳規(guī)陋習和世俗之見。只有這樣,你才會或多或少獲得‘第二次天真’,在更高的層次上恢復童心,以質(zhì)樸的、率真的、自由的、詩意的眼睛去面對世界”分析重獲“第二次天真”的方法。8、1.B2.C【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欣賞作品的形象,賞析作品的內(nèi)涵,領悟作品的藝術魅力。文學類文本閱讀的選擇題往往涉及內(nèi)容(寫了什么、為什么這樣寫)和藝術特色(怎樣寫的)兩個方面。內(nèi)容方面包括對文本有關內(nèi)容的理解、對主旨的理解等;特色方面主要是解讀藝術手法。具有一定的綜合性??忌プ牲c(內(nèi)容+藝術特色)去讀文,速解選擇題,題干要求選出“下列對文章相關內(nèi)容和藝術特色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做此題,要著重了解選項的常見錯誤類型和題干中的敏感點,并注意把握二者間的關系。A項,“其中的‘仰臉’與‘仰望’的含義是一樣的”錯誤。仰臉:抬起頭看,只是一個動作,仰望:表達對阿育王樹和菩提樹的敬慕、敬仰和向往之情。所以二者的含義是不同的。C項,“用細膩的筆觸描寫了各種樹的外在形態(tài)”錯誤,作者并沒有在文中用細膩的筆觸描寫了各種樹的外在形態(tài),“牙買加櫻桃樹、亞歷山大椰子樹以及在中國北方廣泛種植的石榴樹”只是一筆帶過,只是個別的樹用了細膩的筆觸描寫。D項,“書中曲折的情節(jié)讓都他舍不得讀完”錯誤,文中只是說《微物之神》那印度式的、細致綿長的筆調(diào)將一個位于印度南部的家族故事寫得淚斑斑血淋淋,并未說“情節(jié)曲折”,而且“不忍卒讀”常用于形容內(nèi)容悲慘動人,不忍心讀完,而不是“舍不得讀完”。故選B。2.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句子的作用的能力,做此題,首先審題,題干要求“下列對文中第(10)段介紹還魂草習性情節(jié)在全文中所起作用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那就意味著四個選項的內(nèi)容或是內(nèi)容上的作用,或是結構的作用,或是藝術效果;那么,考生要知道,文段的作用通常從內(nèi)容和結構兩方面來答。內(nèi)容方面要先概括句子的內(nèi)容,然后分析這個內(nèi)容能表現(xiàn)所闡述對象的什么特點,有什么作用,如是人,則分析表現(xiàn)人什么形象特點,表現(xiàn)作者對他什么情感態(tài)度。如是景物,則分析表現(xiàn)景物什么特點,渲染什么氣氛,能烘托人物什么心情或形象。分析結構,則考慮其和上下文這間的關系,是否照應前文,是否為下文某內(nèi)容做鋪墊,是否與什么內(nèi)容形成對比等。A項,由原文句子由句子“遇到大旱之年,瀕臨渴死的時候,它們能硬生生地把自己的根從土壤里掙脫出來,卷身成一個圓球,借助風力游走,直到遇到水源才恢復身形,扎下根,繼續(xù)生長”可知,介紹還魂草習性,從內(nèi)容上講,作者通過描寫還魂草為了生存,在惡劣環(huán)境中不懈抗爭,最終找到適合自己生存的環(huán)境的過程,是來述說印度人為了尋求生路而逃到非洲的血淚斑斑的歷史;故此項表述正確。B項,從結構上說,由植物的自我遷徙過渡到人類族群的遷徙;故此項正確。D項,說法正確。C項,沒有“對比”,由原文可知,阿育王樹、菩提樹和還魂草都屬于能遷徙的樹,作者對遷徙的樹呈現(xiàn)出的堅韌和蓬勃生命力都是贊頌的。因此可知二者內(nèi)在是一致的,不存在對比。故選C。9、1.D2.①春雨滋潤莊稼,農(nóng)人在勞作之后喜滋滋地聽雨;②夏雨不停,農(nóng)人在家中愁悶地聽雨;③暴雨(白雨)傾盆,農(nóng)人在倉皇躲雨時,喜悅興奮地聽雨;④秋雨連綿,農(nóng)人在勞動的疲憊中伴著雨聲人眠。3.①展現(xiàn)了自然清新的鄉(xiāng)村風景,營造了寧靜祥和的生活氛圍。②烘托出作者平和愜意的心態(tài),表達了他對故鄉(xiāng)風物(農(nóng)村生活)的眷戀與喜愛。③以景作結,給讀者留下了豐富的想象空間,收尾耐人尋味,意蘊悠長。【解析】1.試題分析:題干要求選出“下列對文本相關內(nèi)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這是綜合考查題,考查的角度比較多,有內(nèi)容的概括,有語言的理解,有材料安排的意圖。解答此類題目,考生應先瀏覽選項,把握考查的方向,然后有針對性的分析。D項,“作者……欲抑先揚”錯誤?!坝窒葥P”,“揚”褒揚、抬高,“抑”按下、貶低;如果要批評、貶斥某人(物)的不良之處,不是一開始就直接指責,而是用假托的方式,先先說其“好處”,在讀者心存狐疑之時,作者再由所謂“好處”轉(zhuǎn)而揭示其害處,由“贊美”轉(zhuǎn)為指責。從文中來看,作者對文中的男人或女人沒有貶低的意思,文中寫不同雨天人物不同的表現(xiàn),借以展現(xiàn)昔日故鄉(xiāng)寧靜祥和的生活氛圍,表現(xiàn)自己對昔日故鄉(xiāng)生活的追憶和懷念。2.試題分析:題干要求“概括文中農(nóng)人聽雨的情境”,這是考查學生理解文本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忌紫葢页雒鑼戅r(nóng)人聽雨的段落,然后根據(jù)下雨的情景和農(nóng)人的表現(xiàn)來概括。如第二段,“春雨到來,淅淅瀝瀝,莊稼人的眉頭舒展了,心里樂開了花”“‘春雨貴似油’,難得的好雨。干枯的冬季過去了,小麥需要滋潤,土壤需要疏松,小苗需要養(yǎng)分,空氣需要濕潤……笑嘻嘻推開院門……春雨蒙蒙,大人樂滋滋,小孩子更快樂,看不見大人臉上的愁眉不展,奔跑玩耍,自由自在。聽雨的日子,也給我們這些北山的孩子帶來了福音”,因春雨滋潤莊稼,故農(nóng)人聽雨的時候內(nèi)心是充滿希望的,是喜滋滋的;如第四段,“夏雨突至,或連綿不斷,或傾盆而下,聽雨的日子漸漸浮現(xiàn)出絲絲憂愁。夏雨多變,經(jīng)常下個十天半月,讓人憂愁生厭,連綿的雨在檐下‘滴滴瀝瀝’地響著,莊稼人只好在屋里轉(zhuǎn)悠?!瓱┝肆R女人幾聲……做不完的繁瑣事兒……可她知道男人心里煩呢……”,夏天的雨下起來就沒完沒了,農(nóng)人無法做活,只能待在家中,此時的農(nóng)人是愁悶的,是厭煩的;如第五段“白雨天,雨傾天覆地而來,很快就會遮住眼前的一切,山上山下一片白花花的雨霧,伴隨著雷鳴閃電,讓人驚恐不安、興奮異常?!乩锏娜嘶琶μ优堋苡甑哪信贿吢犛暌贿呎f笑,……一片興奮和喜悅”,暴雨傾盆,農(nóng)人在倉皇躲雨時,喜悅興奮地聽雨;如第七段“秋雨連綿的日子,莊稼已收獲歸倉,……人們忙活起來,煤油燈下熬至深夜,拖著疲憊的身子躺下睡覺,男人呼嚕,女人也呼嚕,在風聲、雨聲、秋蟲的伴奏聲中睡一個踏實覺”,秋雨連綿,農(nóng)人在勞動的疲憊中伴著雨聲入眠。3.試題分析:題干問的是“文章以對秋日晴空的描寫作結,有怎樣的藝術效果?請簡要賞析”,這是考查段落的作用。從題干來看,這是結尾段,且結尾的內(nèi)容是“秋日晴空”,且是“描寫”,這屬于景物描寫,是以景作結,故考生可以從景物描寫的作用和以景作結的效果角度分析?!坝晷L住,天晴。抬頭看秋日的天空,格外地高遠,湛藍湛藍的,無一絲纖塵”,這是寫秋日雨后的天空,“高遠”“湛藍”“無一絲纖塵”,表現(xiàn)出雨后天空的明朗,展現(xiàn)出自然清新的鄉(xiāng)村風景,營造了一種寧靜祥和的生活氛圍;這樣的景物烘托出作者平和愜意的心態(tài),再結合上文對昔日故鄉(xiāng)雨天生活的回憶可以看出,最后“秋日晴空”這一結尾表達了他對故鄉(xiāng)生活的眷戀與喜愛;文章以景作結,這就給讀者留下了豐富的想象空間,收尾耐人尋味,意蘊悠長。景物描寫的作用一般如下:①點明故事發(fā)生的時間、節(jié)令和地點,為人物活動提供背景;②映襯人物心情,烘托人物性格、心理;③推動或預示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④暗示或象征社會環(huán)境、人物命運,襯托主題。答題時要結合文章具體內(nèi)容來分要點回答。一般的答題模式為:……具體描寫了……景色,交代了……(時間、地點、環(huán)境);……營造(創(chuàng)設)了一種……氣氛;渲染(定下)了……的抒情基調(diào);……揭示人物心境,……體現(xiàn)人物性格,……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為下文……情節(jié)展開作了鋪墊,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10、1.D2.第一個“然”由上文伊洛勝景令人數(shù)至不厭轉(zhuǎn)入達官之游的無趣,第二個“然”由此再轉(zhuǎn)入惟卑微閑適者能得山水真趣。連用兩個“然”字轉(zhuǎn)折過渡,文氣紓徐,曲折有致,使兩者游山結果的對比更為突出,充分表現(xiàn)出作者對富貴庸俗者的不屑,對閑雅適意之游的自得。3.A4.作為一篇贈序,本文沒有直接贈言表達惜別勸勉之意,而是用大半篇幅濃墨重彩地描寫伊洛山水勝景和偕友游賞的愜意,以達官游山的熱鬧無趣映襯出自己和陳經(jīng)等友人游山時的閑適之樂,和淡泊自守、閑靜高雅的知己俯仰天地間的愉悅躍然紙上,暗含人格道德上的期勉。文末淡筆點染與陳經(jīng)之間情意相投、自然融洽的友情,含蓄婉轉(zhuǎn)地表達臨別留戀之意,獨出機杼,余味綿長?!窘馕觥?.本題考查理解文言內(nèi)容的能力。解答時,要在閱讀全文的基礎上,把握層次脈絡,利用關鍵詞語,歸納內(nèi)容要點,把選項表述和原文相對照,得出正確選項?!耙脸鲫憸?,略國南,絕山而下,東以會河。山夾水東西,北直國門,當雙闕”是介紹伊水與龍門山的地理形勢;“隋煬帝初營宮洛陽,登邙山南望,曰:‘此豈非龍門邪!’世因謂之‘龍門”’,非《禹貢》所謂導河自積石而號龍門者也”是交代“龍門”這一名稱的由來?!叭簧叫沃袛啵瑤r崖缺呀,若斷若鑱。當禹之治水九州,披山斬木,遍行天下,凡水之破山而出之者,皆禹鑿之,豈必龍門”指出此龍門非《禹貢》中的龍門。D項,無中生有?!白詈笙胂笙挠龛忛_龍門山缺口的過程”于文無據(jù)。故選D。2.本題考查文言實詞的理解,涉及一詞多義。解答時,要結合上下文,對該詞語語意和用法進行分析,體會其在句段中的表達效果。第③段連用兩個“然”字,“然洛陽西都,來此者多達官尊重,不可輒輕出”意思是“但是洛陽是西京,到這里來的大多是達官貴人,他們不可能隨隨便便地輕易出游”,“然”,表轉(zhuǎn)折,承上啟下,由上文伊洛勝景令人數(shù)至不厭轉(zhuǎn)入達官之游的無趣?!叭荒艿么苏?,惟卑且閑者宜之”意思是“然而,能夠領略這種游覽樂趣的,只有地位低下而又有閑暇的人才適宜”?!叭弧弊直磙D(zhuǎn)折,由此再轉(zhuǎn)入惟卑微閑適者能得山水真趣。一個段首,一個段尾,使兩者游山結果的對比更為突出,充分表現(xiàn)出作者對富貴庸俗者的不屑,對閑雅適意之游的自得。3.本題考查文言虛詞的理解和運用能力。解答時,要注意平時積累,掌握18個虛詞的用法和意義然后結合語境,利用詞語結構分析作答?!靶逓閺氖?、子聰參軍、應之主縣簿、秀才陳生旅游,皆卑且閑者”,意思是“我為西京留守推官、楊子聰為河南府戶曹參軍、張應之為河南縣主簿,秀才陳經(jīng)游學到這里,都是地位低下而又有閑暇的人”?!跋嗯c期于茲夜宿西峰,步月松林間,登山上方,路窮而返”,意思是“彼此約定在這一夜住宿龍門山西峰廣化寺,月色下漫步松林之間,攀登菩提峰的上方閣,直到山路盡頭才返回寺廟休息”。前后句子是承接關系。A項,“因”連接句子時,可有副詞,“于是、就”的意思。B項,“而”連接句子時,可表轉(zhuǎn)折、并列或遞進關系。C項,“則”連接句子,相當于現(xiàn)代漢語的“就”“便”“那么”,一般用在后一分句。D項,“且”連接句子,大多表遞進關系。綜合看,“因”更適合于語境需要。故選A。4.本題考查賞析文本藝術特色的能力,解答時,要通讀全文,利用關鍵句,理解文章內(nèi)容,從語言、句式和風格等方面去分析。題干說,這篇贈序“獨辟蹊徑,意味雋永”,“獨辟蹊徑”是指構思的特點,“意味雋永”是思想內(nèi)涵和語言風格的特點。要求對此加以賞析,要結合體裁和內(nèi)容看。本文是一篇贈序,用大半篇幅濃墨重彩地描寫伊洛山水勝景和偕友游賞的愜意,以達官游山的熱鬧無趣映襯出自己和陳經(jīng)等友人游山時的閑適之樂,和淡泊自守、閑靜高雅的知己俯仰天地間的愉悅躍然紙上,暗含人格道德上的期勉,沒有直接贈言表達惜別勸勉之意,這是獨辟蹊徑所在。文末淡筆點染與陳經(jīng)之間情意相投、自然融洽的友情,含蓄婉轉(zhuǎn)地表達臨別留戀之意,獨出機杼,余味綿長,這體現(xiàn)了意味雋永?!军c睛】參考譯文:伊水發(fā)源于陸渾縣,流過洛陽南面,越過伊山而下,向東匯合于黃河。東西兩山夾持著伊水,北面對洛陽城門,正處在兩個闕樓的位置。隋煬帝初時在洛陽造宮殿時,登上北邙山南望說:“這豈不是龍門嗎!”所以世稱伊闕為“龍門”,但它不是《尚書?禹貢》所記載的大禹“導河積石”的龍門。然而山在這里截斷,高大的山崖張開一個缺口,像是自然斷裂又像人工開鑿。當年大禹在九州治水,辟山斬棘,足跡踏遍全國,凡是河水破山而出的,都是大禹所開鑿,哪里僅是開鑿龍門呢?然而伊水的流水最為清澈見底,河水發(fā)出潺潺之聲在山石問飛濺。撐著小船在水面隨波逐流,可以泛舟游覽;在河中釣魴魚,刺龜鱉,可作為佐餐的佳肴。兩山的山腳都沉浸在水中,沒有危崖峭壁和曲折難行的險境,因而可以登高四處眺望。在漫長的夏日來游覽,只有十八里路程,可以清晨出游傍晚歸來。所以游覽龍門的人能夠盡情地享受山水的樂趣,卻不會感到身體的疲勞,即使多次游覽也不會覺得厭倦。但是洛陽是西京,到這里來的大多是達官貴人,他們不可能隨隨便便地輕易出游。倘若前往游龍門,就會有牽馬的士兵、騎馬的隨從、衙門的僚屬擠滿了道路,前呼后喝而行,先導的侍從不離左右。登山游覽還沒有走遍,興致已經(jīng)消失殆盡。所以沒有在伊水激流中泛舟往來,和游魚飛鳥一般放縱的舒適。然而,能夠領略這種游覽樂趣的,只有地位低下而又有閑暇的人才適宜。我為西京留守推官、楊子聰為河南府戶曹參軍、張應之為河南縣主簿,秀才陳經(jīng)游學到這里,都是地位低下而又有閑暇的人。于是彼此約定在這一夜住宿龍門山西峰廣化寺,月色下漫步松林之間,攀登菩提峰的上方閣,直到山路盡頭才返回寺廟休息。第二天,登上香山石樓,靜聽八節(jié)灘激流的水聲,傍晚坐船游覽伊水,沿著山腳從容自得順流而下,吟詩飲酒,到天黑才回城。過了三天,陳秀才告訴我將要西往長安。我正為結識陳秀才得以和他一起游覽而高興,而他又急于要走了,于是就寫下這次游歷的經(jīng)過,作為贈別的禮物。11、1.B2.C3.C4.(1)趙高一向被胡亥寵幸,想要擁立胡亥為皇帝,于是和李斯暗中商議立他為太子,派使者以罪名賜公子扶蘇、蒙恬死。(2)我雖然被囚禁,可我的勢力足以背叛皇上,但是我自己知道一定會死卻要遵守節(jié)義的原因、是不敢辱沒先人的教導,以表示不忘先主的恩德?!窘馕觥?.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斷句的能力。給文言文斷句時,要注意句首發(fā)語詞、句末語氣詞,要確定謂語。一般情況下,句首發(fā)語詞前、句末語氣詞后要停頓,并列成分之間也要停頓;分析謂語,謂語如果是形容詞,謂語后可停頓;如果是動詞,賓語后可以停頓;同時還要注意結構上的對稱,省略、對偶、反復等修辭;尤其要關注“曰”“乎”“于”“而”“之”“也”“矣”“焉”“耳”“則”這些關鍵詞。句子大意是:修筑長城,憑借地形,用以控制要塞,(長城)起于臨洮,直達遼東,延綿廣袤有一萬多里。于是渡過黃河,依靠陽山,蜿蜒曲折向北延伸?!坝弥齐U塞”意為“用以控制要寒”,后一句“起臨洮”的主語應該是“長城”而非“塞”,“塞”應該斷在前一句,排除AC項;“逶蛇而北”的主語應該是長城,而不是“山”,應該在“陽山”之后斷,排除D項。故選B。2.此題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識的能力,此類文化常識題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稱謂、官職的變遷、建筑的名稱、年號、謚號、廟號、一些文書的名稱、官場的一些禮節(jié)、朝廷的一些機構、典章制度、行政區(qū)劃、還有一些避諱的說法等。平時注意積累,尤其是課本的注釋的相關內(nèi)容,答題時還要注意集合語境的含義作答。C項“對北戎和西狄的合稱”錯誤,戎狄是西戎和北狄的合稱。故選C。3.本題考查學生歸納內(nèi)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理解文言文內(nèi)容的題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據(jù)選項,在文中找到相關語句,分析選項是否概括全面,翻譯是否正確。本類題型設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錯位、語句翻譯錯誤等。做題時要回歸語境,理解翻譯選項涉及的相關句子,然后將原文內(nèi)容和選項加以對比,即能發(fā)現(xiàn)問題。C項,有三處錯誤:“得罪趙高”在文中沒有體現(xiàn),而是因為“趙高恐蒙氏復貴而用事,怨之”;趙高認為“以臣愚意,不若誅之”的應該是蒙毅而非蒙恬,且態(tài)度也不是“堅執(zhí)不允”,只是提岀建議。故選C。4.本題考查理解并翻譯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譯時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把句子中的每一個字都要落到實處,注意重點實詞、虛詞、詞類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譯,不能翻譯的助詞等刪掉,省略的內(nèi)容根據(jù)上下文補充,平時訓練時注意自己確定句子的賦分點,翻譯時保證賦分點的落實。本題關鍵詞有:(1)雅,一向、平素;陰謀,暗中謀劃;“立(之)為太子”要補充賓語;“遣使以罪賜公子扶蘇、蒙恬死”,以罪名賜……死,以罪名賜……自殺,“罪”譯為“罪名”。(2)“囚系”,被拘囚、遭到拘囚;倍畔,通假字,“背叛”;“然自知必死而守義者”,但是……的原因;“不敢辱先人之教”,不敢辱沒先人的教導;“以不忘先主也”,以表示不忘先主(的恩德)?!军c睛】文言文語句翻譯,首先要找出專有名詞,即人名、地名、官職等;然后再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