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實驗報告_第1頁
霉菌實驗報告_第2頁
霉菌實驗報告_第3頁
霉菌實驗報告_第4頁
霉菌實驗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霉菌實驗報告霉菌實驗報告范文

在人們素養(yǎng)不斷提高的今天,報告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報告具有語言陳述性的特點。在寫之前,可以先參考范文,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霉菌實驗報告范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實驗目的

1.掌握配制馬鈴薯培養(yǎng)基(PDA)的一般方法。

2.學習并掌握觀察霉菌形態(tài)的基本方法。

3.了解并掌握四類霉菌(根霉、毛霉、曲霉、青霉)的基本形態(tài)。

二.實驗原理

1.霉菌

霉菌是可產生復雜分枝的菌絲體,其菌絲分基內菌絲和氣生菌絲,氣生菌絲生長到一定階段分化產生繁殖菌絲,由繁殖菌絲產生孢子。霉菌菌絲體(尤其是繁殖菌絲)及孢子的形態(tài)特征是識別不同種類霉菌的重要依據。

霉菌菌絲和孢子的寬度通常比細菌和放線菌粗得多(約3~10μm),常是細菌菌體寬度的幾倍至幾十倍,因此,用低倍顯微鏡即可觀察。本實驗采用毛霉、青霉,曲霉,根霉四種常見的霉菌作為菌種進行觀察。

2.小室培養(yǎng)法

觀察霉菌的形態(tài)有多種方法,常用的有直接制片觀察法、載玻片培養(yǎng)觀察法和玻璃培養(yǎng)觀察法三種方法,本次實驗采用載玻片培養(yǎng)觀察法(小室培養(yǎng)法)。

用無菌操作將培養(yǎng)基瓊脂薄層置于載玻片上,沿瓊脂邊緣接種后蓋上蓋玻片培養(yǎng),霉菌即在載玻片和蓋玻片之間的有限空間內沿蓋玻片橫向生長。培養(yǎng)一定時間后,將載玻片上的培養(yǎng)物置于顯微鏡下觀察。這種方法既可以保持霉菌自然生長狀態(tài),還便于觀察不同發(fā)育期的培養(yǎng)物。

三.實驗器材

1.菌種

曲霉(Aspergillussp.),青霉(Penicilliumsp.),毛霉(Mucorsp.)和根霉(Rhizopussp.)培養(yǎng)48h的馬鈴薯瓊脂(PDA)斜面培養(yǎng)物。

2.培養(yǎng)基及試劑

馬鈴薯瓊脂(PDA),20%甘油(無菌),乙醇。

3.儀器及其它用品

無菌操作臺,解剖刀,鑷子,無菌吸管,U型玻璃棒,普通光學顯微鏡,擦鏡紙,綢布,酒精燈,載玻片,接種針,培養(yǎng)皿等。

四.操作步驟

1.培養(yǎng)基的配制

按附錄所示配方稱取PDA各組分,先將馬鈴薯去皮,切成小塊稱取20g煮沸

姓名系年級?學號?組別科目?題目霉菌的形態(tài)觀察

同組者:

20min,然后先用1層紗布濾去未溶解的固體,再用6層紗布過濾,將濾液體積用無菌水調至101mL,然后再加入糖及瓊脂,加塞后用牛皮紙包好,準備滅菌。

2.培養(yǎng)基及裝置的滅菌

(1)滅菌準備

準備12個平皿,在其中10個平皿皿底鋪一張略小于皿底的圓濾紙片,再放一U形玻棒,其上放一潔凈載玻片和三塊蓋玻片,蓋上皿蓋后再與另外2個空平皿一起用牛皮紙包好;在101mL錐形瓶中用甘油配制20%的甘油,加塞包好;最后取2mL移液管兩支并用牛皮紙包好。

(2)滅菌

將上述用牛皮紙包好的儀器與試劑連同配好的PDA培養(yǎng)基一并放入滅菌鍋中110℃滅菌20到30min(由于培養(yǎng)基中有葡萄糖,為防止由于高溫而使糖發(fā)生糊化而變質,滅菌溫度不宜過高)。

3.瓊脂塊制備

分別取已滅菌并溶化冷卻至約50℃的馬鈴薯瓊脂培養(yǎng)基6~7mL注入兩個滅菌空平皿中,使之凝固成薄層。在兩個凝固后的平板背部用記號筆畫下約1x1cm的方格,通過無菌操作,用解剖刀沿畫下的方格線將其切成方形的'瓊脂塊。(注:解剖刀使用前應先在酒精中浸泡,然后在酒精燈上灼燒,冷卻后再進行切割操作)

4.接種

在無菌操作臺上,先用鑷子將載玻片放于U型玻璃管上,然后用解剖刀取一小塊兒瓊脂塊,置于載玻片上,用接種環(huán)分別從斜面培養(yǎng)物上挑取很少量的4種菌的孢子,分別接種于培養(yǎng)小室中瓊脂塊的邊緣上,用無菌鑷子將蓋玻片覆蓋在瓊脂塊上。最后用移液管在培養(yǎng)小室中的圓濾紙上加2mL滅菌的20%的甘油(用于保持平皿內的濕度),蓋上皿蓋并貼上標簽,每一種菌接種兩個小室(其中毛霉接種4個小室)。

5.恒溫培養(yǎng)

將接種后的平皿正置于28℃培養(yǎng)箱中恒溫培養(yǎng)7天。6.鏡檢

在顯微鏡下直接觀察小室培養(yǎng)后的載玻片,用低倍鏡即可較為清晰的觀察到霉菌的菌絲體及孢子,根據所學的四種菌的基本特征對四種菌進行觀察比較與區(qū)分,必要時可以采用高倍鏡對菌進行觀察。

五.實驗結果記錄

1.四種霉菌的形態(tài)特征

姓名系年級?學號?組別科目?題目霉菌的形態(tài)觀察

同組者:

毛霉、根霉、青霉、曲霉的形態(tài)特征比較

2.四種霉菌的圖示

圖1根霉的形態(tài)(10x40)

姓名系年級?學號?組別科目?題目霉菌的形態(tài)觀察

同組者:

圖2黑曲霉的形態(tài)(10x10)

3黑曲霉的形態(tài)(10x40)

圖4黑曲霉足細胞(10x40)

姓名系年級?學號?組別科目?題目霉菌的形態(tài)觀察

同組者:

圖5毛霉的形態(tài)(10x40)

分生小梗隔

圖6青霉的形態(tài)(10x40)

六、實驗小結

通過本次實驗,學會了小室培養(yǎng)培及馬鈴薯培養(yǎng)基的配制方法。另外,通過觀察霉菌的形態(tài)并且有特別的關注不同霉菌的細節(jié)及不同之處,比如菌絲是否有隔,孢子囊形態(tài)等特征,細心比較各種霉菌細節(jié)狀態(tài)的不同,掌握了霉菌的一些基本形態(tài)特征,擴展了視野。

七、思考題

1、黑曲霉和黑根霉在形態(tài)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