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饒市鄱陽縣博文中學(xué)2024-2025學(xué)年高三上學(xué)期10月考試語文試卷_第1頁
江西省上饒市鄱陽縣博文中學(xué)2024-2025學(xué)年高三上學(xué)期10月考試語文試卷_第2頁
江西省上饒市鄱陽縣博文中學(xué)2024-2025學(xué)年高三上學(xué)期10月考試語文試卷_第3頁
江西省上饒市鄱陽縣博文中學(xué)2024-2025學(xué)年高三上學(xué)期10月考試語文試卷_第4頁
江西省上饒市鄱陽縣博文中學(xué)2024-2025學(xué)年高三上學(xué)期10月考試語文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江西省上饒市鄱陽縣博文中學(xué)2024-2025學(xué)年高三上學(xué)期10月考試語文試卷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深海探索包含兩個概念:一是探索深海的水圈,包括水體及其生物;二是探索深海底下的巖石圈,指的是石頭。水圈的變化過程快,講的大多是現(xiàn)在的事情;巖石圈的變化過程慢,討論的往往是超過人類壽命的時間尺度,動不動講萬年、億年?,F(xiàn)代科學(xué)300年的發(fā)展,拓展了人類活動的空間范圍,能夠擺脫地心引力而進入太空;但是在時間域里還是寸步難行,既進不到未來,也回不到過去。好在空間上的拓展也能彌補時間上的不足,①深海的發(fā)現(xiàn)可以成為一把時間的新標(biāo)尺,猶如進入立體影院戴上了3D眼鏡。古人吟詩作對時喜歡講花卉月亮,賭咒發(fā)誓時通常用山岳海洋,其實山和海也是會變的,②只是“海枯石爛”容易,“翻江倒海”難,時間尺度并不相同。兩者的時間尺度為什么不同呢?“海枯石爛”是氣候變化,變的是海水;“翻江倒海”是構(gòu)造運動,變的是地殼。在“板塊學(xué)說”建立之前,人們習(xí)慣上把構(gòu)造變化都叫作“地殼運動”,現(xiàn)在知道這并不確切,因為板塊運動不光是地殼,而是整個巖石圈在運動。弄清楚巖石圈和地殼的關(guān)系非常重要。100年前魏格納提出“大陸漂移說”,碰到的第一個釘子就在這里:地殼長在地幔上,都是硬碰硬的巖石,怎么“漂移”呢?魏格納確實錯了,“漂”的不是大陸的地殼,而是大洋的巖石圈。巖石圈由兩部分組成:上部是地殼,下部是地幔的頂層。按照現(xiàn)在的“板塊學(xué)說”,是巖石圈在軟流圈上“漂”,上地幔的頂部和地殼都是剛性的石頭,合在一起組成60~120km厚的巖石圈。所謂板塊就是浮在軟流圈上的巖石圈,軟流圈因為高溫高壓的作用,能夠以半黏性的狀態(tài)緩慢流動,這就解決了“漂移”的難題。當(dāng)然,“板塊學(xué)說”的關(guān)鍵其實還是在地殼,在于大洋地殼的新生和隱沒?!鞍鍓K學(xué)說”成功的關(guān)鍵,是在深海海底發(fā)現(xiàn)了大洋地殼如何形成,具體說是從大西洋的洋中脊入手,發(fā)現(xiàn)新的大洋地殼在這里形成,洋殼的年齡向東西兩邊都變得越來越老,這就證明了海底在擴張。擴張中的海底使大洋巖石圈向東西兩側(cè)拓展,把大陸巖石圈推開,這就是板塊運動。巖石圈的時間尺度比水圈的長,海岸線只是水圈分布的海陸界限。海岸線會隨著潮汐周期或者冰期旋回中海平面變化而移動;而大洋和大陸巖石圈的界限不同,是兩類地殼相當(dāng)穩(wěn)定的界限。通常所說地球表面大陸占29%、海洋占71%是按水圈分的;按照巖石圈的分布,地球上大洋巖石圈的面積只是略大于大陸巖石圈。有了深海探索的結(jié)果,現(xiàn)在洋殼的形成過程和巖石成分都比較清楚,而陸殼的形成卻要復(fù)雜得多。原因在于這兩類地殼十分不同:陸殼主要是花崗巖類基底,而洋殼是玄武巖類基底。因為玄武巖比重大,大洋巖石圈比大陸巖石圈重,在軟流圈上往下沉,這才形成了深海盆。厚度也不一樣,大洋巖石圈厚50~140km,大陸巖石圈厚40~280km,其中大洋地殼厚度不到10km,大陸地殼厚度有25~70km?,F(xiàn)在地球上大陸的平均高度約在海平面以上840m,大洋的平均深度將近3700m,地形分布出現(xiàn)這種“雙峰”現(xiàn)象的只有地球才有。太陽系固態(tài)星球的表面,往往像月球那樣布滿撞擊坑,滿目瘡痍,只有金星的表面和地球最為相近,同樣也有強烈的地形起伏,但是因為沒有板塊運動,金星上產(chǎn)生不了陸殼,地形分布就只有一個“峰”。所以說陸殼是地球的“專利”。陸殼的化學(xué)成分也非常特殊,比如說單單硅一個元素就占據(jù)質(zhì)量的60.6%,這種情況在太陽系里獨一無二。兩類巖石圈之間更加本質(zhì)的區(qū)別,在于它們形成的年齡。陸殼的年齡比洋殼老得多,原因在于兩者的產(chǎn)生機制根本不同。洋殼的產(chǎn)生是個簡單的連續(xù)過程,新洋殼在洋中脊產(chǎn)生的同時,老洋殼在俯沖帶消失,所以洋盆不斷地在“換底”,世界上最老的洋殼也不過2億年。陸殼的形成過程復(fù)雜,新陸殼在俯沖帶和地幔柱形成,而形成的機制與時間分布至今還在爭論,只知道陸殼的平均年齡就高達22億年。大陸地殼并沒有大洋地殼那種“推陳出新”的機制,雖然地質(zhì)歷史上大陸的形成和破壞已幾經(jīng)反復(fù),原有的大陸經(jīng)過了多次分解與拼接,但是核心部分的“元老”仍然地位穩(wěn)定,被稱為克拉通(craton)。正是大陸地殼年代的古老性和成因的復(fù)雜性,使得地質(zhì)學(xué)家經(jīng)過200多年的努力,始終沒能理解其運動機制。相反,大洋深處的巖石圈比較活躍也比較簡單,半個多世紀(jì)深海地質(zhì)的新發(fā)現(xiàn),就解答了大陸地質(zhì)中令人長期困惑的百年難題。(摘編自汪品先《深海淺說》)1.下列對原文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大洋巖石圈附于軟流圈上,當(dāng)軟流圈經(jīng)受高溫高壓呈半黏性狀態(tài)緩慢流動時,巖石圈也隨之“漂移”。B.從大西洋的洋中脊入手發(fā)現(xiàn)了新的大洋地殼的形成,通過洋殼的年齡變化可證明海底在擴張,這是“板塊學(xué)說”的成功。C.大洋巖石圈比大陸巖石圈重,在軟流圈上往下沉而形成了深海盆,這源于洋殼與陸殼基底的巖石類型不同。D.太陽系中地球獨有“雙峰”地形,這種地形指大洋與大陸在巖石圈、地殼方面的厚度差值所形成的地形起伏。2.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深海探索包含深海的水圈與深海底下的巖石圈兩個方面的探索,如今深海底下的巖石圈的探索更重要。B.“翻江倒?!笔菢?gòu)造運動,變的是地殼。以前人們習(xí)慣上把構(gòu)造變化都叫作“地殼運動”,是不確切的。C.海底的不斷擴張使得大陸巖石圈向東西兩側(cè)拓展,不斷擠壓大洋巖石圈,從而引起一系列的板塊運動。D.陸殼的年齡比洋殼老得多,陸殼的平均年齡達22億年。大陸地殼不會“推陳出新”,地質(zhì)非常穩(wěn)定。3.下列選項,不屬于文章第二段中“海枯石爛”或“翻江倒海”范疇的一項是(

)A.幾萬年前大冰期時,隨著海平面的大幅下降,東海和黃海的很多區(qū)域變?yōu)檫B成一片的陸地。B.在唐朝時揚州還是觀潮的好地方,而后海平面不斷回升,泥沙逐漸堆積出今天的長江三角洲。C.劉禹錫《歷陽書事七十韻》中“海潮隨月大,江水應(yīng)春生”描繪了海水周期性漲落的現(xiàn)象。D.2000多萬年前中國西部隆升、地形倒轉(zhuǎn),長江大河流向翻轉(zhuǎn),方才有了“一江春水向東流”。4.請簡要闡釋文中兩處畫橫線句子的含意。5.這篇科普文向讀者講述復(fù)雜的海洋知識,是如何做到既通俗易懂又生動形象的?請簡要分析。(二)現(xiàn)代文閱讀II(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華山論劍又何妨爾容①“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舉頭紅日近,回首白云低?!边@首詩是寇準(zhǔn)筆下的華山,極言山之高。其實,華山作為中國著名的五岳之一,是以“險”字獨步天下的。2018年,我慕名前往華山。在旅游大巴車上,導(dǎo)游伸出一只手說:“華山就像這只手,有五座山峰,北峰最矮,四面絕壁,相當(dāng)于大拇指。然后是中峰、西峰、東峰、南峰,如人的四指。最高是南峰,2154.9米。”《山海經(jīng)》記載:“太華之山,削成而四方,高五千仞,廣十里。”華山,由一個完整的花崗巖分裂為東西南北中五峰,形似一朵盛開的蓮花而得名。古時華與花互為通假字,“華山”其實就是“花山”。②由于只有半天游華山的時間,五峰只能選其一,我這顆怯懦的心選擇了最矮的北峰。上得山來,果然地?zé)o三尺平,轉(zhuǎn)身之間都是懸崖陡壁。沿石階穿過一個窄細的陰濕通道,來到一個人工打造的平臺。這里就是云臺山莊。連接云臺山莊的是蜿蜒的石階。偶爾有老者用一根扁擔(dān)串兩壺水,如履平地,健步而來。走出云臺亭,是一條狹長的石道。走出石道,西邊竟連著一個還算寬敞的平臺,緊繃的心弦隨之一松。走近才知它也是有名姓的,上書“擦耳崖”。③又經(jīng)過二十來級的石階,是個平臺,人流潮涌,仿佛聚仙臺,一股仙氣撲面而來。一豎一臥兩塊石頭十分顯眼,豎著的石頭以紅漆鐫刻“華山論劍”,筆力蒼勁,乃金庸先生親題。臥著的方塊石也用紅漆寫著兩行字,只是筆力纖柔得多,“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這是金庸先生用自己十四部武俠小說名的首字連成的一副對聯(lián)。我不是武俠迷,也非來華山論劍,無意中闖入勝地,算是天賜神運。現(xiàn)在,我才知道,很多武俠迷登華山就是沖這幾個字來的。游客們?nèi)魷u流急湍,紛紛擁石拍照,以志紀(jì)念。④華山論劍是金庸武俠小說里的重大事件和精彩情節(jié),他的十五部武俠小說中,有十三部提到了華山。1957年,金庸在小說《大漠英雄傳》中率先創(chuàng)造“華山論劍”一詞。多年后,《大漠英雄傳》更名為家喻戶曉的《射雕英雄傳》,華山也便沖出四方叢林,從沉默和寂寞中殺出一條血路來,占據(jù)江湖地位,名震天下。華山論劍橫跨《射雕英雄傳》和《神雕俠侶》,前后共舉辦三次,均在南宋年間。最經(jīng)典的一次華山論劍,由東邪黃藥師、西毒歐陽鋒、南帝段智興、北丐洪七公、中神通王重陽五大高手在華山頂上斗了七天七夜。最終王重陽智奪“天下第一”以及武功秘籍《九陰真經(jīng)》。而“華山論劍”也幾乎成為高手過招的既定短語廣為傳頌,商業(yè)論壇、體育比賽,更有甚者連白酒都以其命名。⑤金庸先生親臨華山,也是唯一一次登上華山,并題寫“華山論劍”四個大字,卻是在2003年,地點正在此地。不見華山,卻將華山寫得路人皆知、人神共往,這要算是作家的秘籍絕技了吧。⑥走出“華山論劍”,再過一段上行的狹長石階,便是蒼龍嶺。一整塊巨大的花崗巖似騰龍一般擋住去路。石面高隆呈斜坡,只能手腳并用爬上石面,兩邊絕壑千尺,連站直的勇氣都宣告撤退,只懷抱一顆怯懦的苦膽龜縮于石面。傳說韓愈過此處時嚇得大哭,投書求救。我只敢坐著合個影,幾次三番想站一站,或者試圖走到石頭的端頂看看前面的路,卻無絲毫的勇力。此時驀然回首,只見北峰四面懸絕,下通地脈,巍巍然,天地之間,云臺之上一枝獨秀也。⑦蒼龍嶺便成為我登臨華山的制高點。走過蒼龍嶺,便可登金鎖關(guān),是往東、南、西、中峰的必經(jīng)之路。遠遠望去,若云梯垂掛,人蟻附壁穿梭,只是那一望,我的心便像狂風(fēng)之葉哆嗦不止??磥?,這世上許多的風(fēng)景是我永遠不能抵達的。⑧此刻,知了長鳴,不時有一聲大吼從人群中猛地躥起:“哦——哦——哦——”像劍、像鞭,直插云霄。展翅的大雁見怪不怪,凌空盤旋。小巧的云雀不卑不亢,翩然劃行。華山的片片山峰形似挺立在中華大地中心的倚天之劍。環(huán)顧左右,實在找不出一塊平坦得可容五人一決高下的地方了。對于單打獨斗、飛檐走壁的大俠們,華山論劍無異于劍尖上的挑戰(zhàn)。這才是武俠高手的巔峰夢想啊。⑨我怯懦地走此一遭,驀然明白金大俠何以選華山為武林高手一決天下的擂臺。原來世上很多的艱險,只為成全絕世高人。我們能當(dāng)一回看客已屬大幸運?;爻虝r又遇一位送水的老人,仍是七十多歲的年紀(jì),爬階踏坎,如履平地。而這些挑夫仿佛劍走飛俠,日日年年,何嘗不是真的修行就這樣不斷地前行,不斷地告別吧。(有刪改)6.下列對散文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通過作者選擇游覽華山北峰而非其他峰,反映出作者內(nèi)心的謹慎與保守。B.作者描述自己“怯懦的心選擇了最矮的北峰”,以此強調(diào)自己面對挑戰(zhàn)時的猶豫和恐懼。C.文中“華山論劍”不僅是金庸小說中的情節(jié),也成為了現(xiàn)實中的旅游景點,吸引了大量游客。D.作者通過提及“華山論劍”成為流行詞語,反映了文化現(xiàn)象對自然景觀影響力的增強。7.下列對散文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通過詳細描寫“華山論劍”景點,突出了其在作者心中的特殊地位,同時也體現(xiàn)了作者對武俠文化的尊重。B.作者引用韓愈的傳說,通過與作者的類比,增強了蒼龍嶺險峻特點的表現(xiàn)力。C.第⑧段中作者運用擬人和比喻手法,生動描繪了山峰的險峻和動物的自由,與武俠世界的想象相呼應(yīng)。D.文章通過反復(fù)提及“華山論劍”和作者的個人體驗,構(gòu)建了一種跨越現(xiàn)實與武俠世界的敘事結(jié)構(gòu),增強了文章的深度和廣度。8.文章通過引用寇準(zhǔn)的詩和《山海經(jīng)》的記載,為讀者描繪了華山的峻峭與神秘。請分析這種開篇方式如何為后文對華山及其文化意義的深入探討奠定了基礎(chǔ)。9.在文中,“華山論劍”不僅是武俠小說中的經(jīng)典場景,也象征著高手之間的較量。請結(jié)合全文,探討“華山論劍”這一概念如何被賦予了超越武俠文化的深層含義,并分析作者對華山及其文化價值的個人感悟。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問題。材料一:太公望東封于齊,齊東海上有居士曰狂矞、華士昆弟二人者立議曰:“吾不臣天子,不友諸侯,耕作而食之,掘井而飲之,吾無求于人也。無上之名,無君之祿,不事仕而事力?!碧劣跔I丘,使吏執(zhí)而殺之,以為首誅。周公旦從魯聞之,發(fā)急傳而問之曰:“夫二子,賢者也。今日饗國而殺賢者,何也?”太公望曰:“彼不臣天子者,是望不得而臣也;不友諸侯者,是望不得而使也;耕作而食之,掘井而飲之,無求于人者,是望不得以賞罰勸禁也。且先王之所以使其臣民者,非爵祿則刑罰也。今四者不足以使之,則望當(dāng)誰為君乎?不服兵革而顯,不親耕褥而名,又非所以教于國也。今有馬于此,如驥之狀者,天下之至良也。然而驅(qū)之不前,卻之不止,左之不左,右之不右,則臧獲雖賤,不托其足。己自謂以為世之賢士而不為主用行極賢而不用于君。此非明主之所以臣也,亦驥之不可左右矣,是以誅之?!保ü?jié)選自《韓非子·外儲說右上》)材料二:周公聞太公誅二子,非而不是,然而身執(zhí)贄以下白屋之士。白屋之士,二子之類也,周公禮之,太公誅之,二子之操,孰為是者?宋人有御馬者不進,拔劍剄而棄之于溝中;又駕一馬,馬又不進,又剄而棄之于溝。若是者三。以此威馬,至矣,然非王良之法也。王良登車,馬無罷駑。堯、舜治世,民無狂悖。王良馴馬之心,堯、舜順民之意。人同性,馬殊類也。王良能調(diào)殊類之馬,太公不能率同性之士。然則周公之所下白屋,王良之馴馬也;太公之誅二子,宋人之剄馬也。舉王良之法與宋人之操,使韓子平之,韓子必是王良而非宋人矣。王良全馬,宋人賊馬也。馬之賊,則不若其全;然則,民之死,不若其生。使韓子非王良,自同于宋人,賊善人矣。如非宋人,宋人之術(shù)與太公同。非宋人,是太公,韓子好惡無定矣。(節(jié)選自王充《論衡·非韓》)10.材料一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紙上相應(yīng)位置的答案標(biāo)號涂黑。已自謂A以為B世之賢士C而不為主D用E行極F賢G而不用于君。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封,受封,與《燭之武退秦師》中“又欲肆其西封”的“封”意思相同。B.左,使動用法,與《琵琶行》中“予左遷九江郡司馬”的“左”用法不同。C.類,同類的人或事物,與《核舟記》中“絕類彌勒”的“類”意思不同。D.之,用以取消句子獨立性,與《師說》“師道之不復(fù)”的“之”用法相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狂矞、華士隱居于東海,想要無求于人,不臣服天子,不交結(jié)諸侯,靠自己耕作吃飯,靠自己挖井喝水,結(jié)果被姜太公殺掉。B.姜太公認為,不打仗而顯貴,不耕田而揚名,不是教化國人的辦法,就像是不受支配的馬,低賤的奴仆也不會依托它的腳力。C.周公聽說姜太公殺了狂矞和華士,就指責(zé)這種做法不對,然后拿著禮物去看望地位低下的人,王充對周公的做法提出了質(zhì)疑。D.王良是一個善于馴馬的人,給他拉車的馬,沒有疲沓不走的壞馬,王充認為,王良馴馬的方式,也一定會得到韓非子的肯定。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且先王之所以使其臣民者,非爵祿則刑罰也。(2)以此威馬,至矣,然非王良之法也。14.為什么王充認為韓非子“好惡無定”?請簡要概括分析。(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詩,回答問題。次韻任君官舍秋雨①黃庭堅墻根戢戢數(shù)蝸牛,雨長垣衣亭更幽。驚起歸鴻不成字,辭柯落最知秋。菊花莫恨開時晚,谷穟猶思晴后收。獨立搔頭人不解,南山用取一樽酬?!咀ⅰ竣俅嗽娮饔谠娙嗽诤幽先~縣擔(dān)任縣尉期間。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墻根上聚集著很多蝸牛,亭子里長滿了苔蘚,首聯(lián)體現(xiàn)了官舍環(huán)境的幽靜。B.根據(jù)林庚《說木葉》中對“木”特征的解釋,詩中橫線處可填寫“木”字。C.面對雨后秋景,詩人內(nèi)心無限感慨,卻無人理解,只能對著南山飲酒抒懷。D.本詩意象豐富,且具有季節(jié)特征,讓讀者能感知濃郁的秋意和深沉的情感。16.本詩頸聯(lián)蘊含深意和哲理,請結(jié)合詩歌內(nèi)容簡要分析。(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共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魏征在《諫太宗十思疏》里提到“,”,這兩句來源于《詩經(jīng)·大雅·蕩》中的“靡不有初,鮮克有終”。(2)杜甫《登岳陽樓》中借“昔”“今”二字展開思路,拉開時間的帷幕,為全詩浩大的氣勢奠定基礎(chǔ)的詩句是“,”。(3)在《春江花月夜》中,寫出江水、天空成一色,沒有微塵,只有一輪明亮的孤月高懸空中的句子是“,”。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3小題,11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世間天才之所以為天才,固然由于具有偉大的創(chuàng)造力,而他的感受力也分外比一般人強烈。比方詩人和美術(shù)家,你見不到的東西他能見到,你聞不到的東西他能聞到。A的人就不然,你就請伯牙向他彈琴,他也只聯(lián)想到棉匠彈棉花。感受也可以說是“領(lǐng)略”。所謂領(lǐng)略,就是能在生活中尋出趣味。能處處領(lǐng)略到趣味的人決不至于岑寂,也決不至于煩悶。朱子有一首詩說:“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边@是一種絕美的境界。你姑且閉目一思索,把這幅圖畫印在腦里,然后假想這半畝方塘便是你自己的心,你看這首詩比擬人生苦樂多么愜當(dāng)!一般人的生活枯燥,只是因為他們的那“半畝方塘”中沒有B,沒有源頭活水來,這源頭活水便是領(lǐng)略得的趣味。領(lǐng)略趣味的能力固然一半由于天資,一半也由于修養(yǎng)。大約靜中比較容易見出趣味。一般人不能感受趣味,大半因為心地太忙,不空所以不靈。我所謂“靜”,便是指心界的空靈,不是指物界的沉寂,物界永遠不沉寂的。你的心境愈空靈,你愈不覺得物界沉寂,或者我還可以進一步說,你的心界愈空靈,你也愈不覺得物界喧嘈。18.請在文中畫橫線處填入恰當(dāng)?shù)某烧Z。19.下列各句中的“就”,與文中加點的“就”的用法和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你就把這件事辦妥了?真是太厲害了!B.你就不會想想,這事為什么辦成了這樣?C.你就再流淚,也于事無補??!D.你就會永遠活在往事中,無法自拔,如果你不學(xué)會遺忘。20.文中有幾處在論述過程中有所省略,請你根據(jù)文意,將省略的部分補寫出來。(1)一般人不能感受趣味,大半因為心地太忙,(),不空所以不靈。(2)你的心境愈空靈,(),你愈不覺得物界沉寂。(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題目。盡管草叢里的“紡織娘”“油葫蘆”總在鳴叫著提醒她。臺兒溝在哪兒?她向前望去,她看見迎面有一顆顆黑點在鐵軌上蠕動。再近一些她才看清,那是人,是迎著她走過來的人群。第一個是鳳嬌,鳳嬌身后是臺兒溝的姐妹們?!焦壤锿蝗槐l(fā)了姑娘們歡樂的吶喊,她們叫著香雪的名字,聲音是那樣奔放,熱烈;她們笑著,笑得是那樣不加掩飾,無所顧忌。古老的群山終于被感動得戰(zhàn)栗了,它發(fā)出洪亮低沉的回音,和她們共同歡呼著。21.在文學(xué)作品中,使用恰當(dāng)?shù)男揶o手法能夠加強表達效果,請對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所用的修辭進行簡要分析。22.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若改寫成:“她們奔放,熱烈地叫著香雪的名字;她們不加掩飾,無所顧忌地笑著。”從語義上看二者基本相同,為什么說原文表達效果更好?四、寫作(60分)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①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荀子②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醢彩廴藗兊那巴局荒芸孔约旱囊庵?、自己的努力來決定?!┒苷埥Y(jié)合以上材料寫一篇文章,體現(xiàn)你的感悟和思考。要求:綜合材料內(nèi)容及含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biāo)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參考答案:1.D2.B3.C4.①人類在時間域里寸步難行,既進不到未來,也回不到過去。但人類在深海的探索中發(fā)現(xiàn)這種空間上的拓展可以彌補時間上的不足,探究地球巖石圈億萬年的變化。②“??菔癄€”與“翻江倒海”的時間尺度并不相同?!昂?菔癄€”是氣候變化,變的是海水;“翻江倒?!笔菢?gòu)造運動,變的是地殼。5.①舉例子,如以古人吟詩作對的慣例引出地殼運動,通俗易懂,豐富了內(nèi)容。②運用比喻,如將深海的發(fā)現(xiàn)比喻新標(biāo)尺,突出海洋研究的意義,既通俗又生動。③作比較,如將金星與地球進行比較,凸顯地球陸殼的獨特,具體生動。④用詞形象,“漂移”“元老”“換底”等詞概括性強,有趣味性,能概括事物特點,又通俗易懂。6.B7.A8.①文章開篇引用寇準(zhǔn)的詩和《山海經(jīng)》的記載,為讀者描繪了一幅華山的峻峭與神秘的畫面。這種開篇方式不僅為后文對華山自然景觀的描寫提供了豐富的想象空間,也為探討華山在文化和歷史中的意義奠定了基礎(chǔ)。②通過引用古代文獻,作者將華山的歷史悠久和文化底蘊深厚展現(xiàn)給讀者,使讀者在欣賞華山自然美景的同時,也能感受到其深厚的文化內(nèi)涵。9.①在文中,“華山論劍”不僅是一個武俠小說中的經(jīng)典場景,它還象征著高手之間的較量與較量。作者通過引用金庸的武俠小說,將“華山論劍”這一概念賦予了超越武俠文化的深層含義。通過這一概念,作者探討了華山在中國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它作為武俠文化象征的意義。②作者通過對華山的自然景觀和文化價值的描述,表達了對華山的深厚感情和對其文化價值的認可。作者認為,華山不僅是自然美景的代表,更是武俠文化的象征,體現(xiàn)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通過“華山論劍”這一概念,作者展現(xiàn)了華山在中國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它作為武俠文化象征的意義。10.CEG11.A12.C13.(1)況且先王用來驅(qū)使臣民的,不是爵位俸祿就是刑罰。(2)用這種方法來威嚇馬,算是到極點了,然而這不是王良馴馬的方法。14.(1)韓非子既肯定太公誅殺狂商華士,又肯定王良馴馬,而王良馴馬與周公禮待白屋之士相似,太公誅二子與宋人殺馬相似。(2)如果韓非子否定宋人殺馬,就應(yīng)否定太公誅二子;如果韓非子肯定太公誅二子,就應(yīng)肯定宋人殺馬。(3)但韓非子對這兩種相似的情況態(tài)度不同,所以王充認為他“好惡無定”。15.B16.①深意:頸聯(lián)表面寫菊花不要怨恨比其他花卉晚開,成熟的禾穗等待著天晴后被收割,實際抒發(fā)了詩人對長久不得志的感慨,也相信自己能受人賞識,得到重用。②哲理:菊花在秋天終會盛開,稻谷在成熟后也會被收割,人生要懂得沉淀,注重積累,在合適的時機,總會初露鋒芒,有所作為。17.有善始者實繁能克終者蓋寡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18.A麻木不仁B天光云影19.C20.太忙所以不空對物界的感受愈敏銳(愈能領(lǐng)略物界的趣味)21.①將古老的群山當(dāng)作人來寫,賦予它人的情感和動作;②群山被“感動”得“戰(zhàn)栗”,發(fā)出回音和姑娘們“共同歡呼”,映襯她們笑聲里的歡樂和激動。22.①強調(diào)的重點不同:改句的重點落在“叫著香雪的名字”和“笑著”,強調(diào)姑娘們的動作;原句重點落在“奔放,熱烈”和“不加掩飾,無所顧忌”,強調(diào)吶喊聲和笑聲的特點,更能表現(xiàn)姑娘們形象。②抒情效果不同:改句只是客觀陳述,抒情意味不濃;原句中連用兩個“那樣”,以反復(fù)的修辭強調(diào)吶喊聲和笑聲的同時,有強烈的抒情色彩,富有感染力。23.《善假于物,亦須自強》“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